谈判结构论文-耿仲钟,肖海峰

谈判结构论文-耿仲钟,肖海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谈判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RCEP,农产品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

谈判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耿仲钟,肖海峰[1](2019)在《RCEP谈判方农产品出口技术水平与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研究了RCEP 7个谈判方的农产品出口技术水平与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较高,中国、印度和东盟的农产品出口结构相对偏低;样本期内RCEP谈判方农产品出口的总体技术水平在提高,中国农产品出口技术水平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东盟之间的差距仍在扩大,中国与这些RCEP谈判方在农产品出口上互补特征更为明显;中国对日本、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出口的农产品以中等技术农产品为主,对印度和东盟出口的农产品以中低技术和低技术农产品为主,样本期内中国对这些谈判方的农产品出口技术水平总体提升,但低技术农产品出口份额仍然较高。(本文来源于《国际商务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高亢[2](2019)在《突破结构困境:小国在不对称谈判中的国际化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困境是外交谈判研究中的经典问题之一,探究小国为何能在与大国的不对称谈判中达成对其相对有利的结果。基于对总体结构权力与问题结构权力的区分,不对称谈判理论上具有不对称性相同与相反这两种权力结构类型。其中,小国在总体与问题权力对比上均处于弱势地位的同向不对称结构,才是结构困境的真正范畴。策略研究是消解结构困境的主要路径。现有关于谈判策略的研究,对基于小国特性的谈判策略关注不多。小国因其脆弱性而具有国际道义优势和多边外交偏好,使其在不对称谈判中运用国际化策略成为可能。所谓国际化策略,是指小国利用多边外交机制和自身道义优势,吸引其它国家或组织对谈判问题的关注,形成偏向小国立场的国际舆论,从而向参与谈判的大国施加国际压力,促进谈判向有利于小国的方向发展的一种谈判策略。能否成功运用国际化策略,主要取决于谈判类型、谈判阶段和小国的多边外交资源叁个因素。巴拿马与美国关于巴拿马运河新约的谈判是小国在不对称谈判中成功运用国际化策略的典型案例。(本文来源于《外交学院》期刊2019-05-27)

师敏[3](2019)在《基于序列结构的商务谈判请求—回复人际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请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言语行为,其表达的恰当与否和回复可能会威胁到双方的面子,甚至会影响到目的的达成及和谐人际关系的维持,在商务环境中亦是如此。近年来,用会话分析理论分析自然会话中言语行为的研究日益增多,但对像商务谈判这样的机构性话语中请求与回应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基于人际和谐理论对商务谈判中请求扩展语列分布,请求表达及其回复形式的特征进行研究。本研究基于VOICE语料库中的4场商务谈判,先人工筛选请求-回复表达并按序列进行划分,继而统计出每个序列表达的数量,然后对统计结果进行定性分析。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叁个方面。第一,在请求扩展语列方面,研究发现后语列出现频率最高,插入语列和前语列次之。第二,在请求表达方面,直接请求出现频率最高,规约性间接请求策略次之,非规约性间接请求策略没有出现。第叁,在请求回复方面,行为类请求的回复中小品词使用频率最高,而信息类请求回复方面,回复形式因具体的信息请求类型而略显差异。这些特征都与商务谈判注重效率,更看重交易性目标而弱化面子的特征相关。本研究有利于帮助谈判双方提高沟通效率,从而更好地推进合作。同时对商务谈判和言语行为教学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4-01)

刘向丽,黄旭[4](2018)在《美国重新谈判北美自贸协定的原因——基于内部制成品贸易结构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现政府竞选时就提出了重新谈判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设想并在执政后将其变成了现实。现有研究主要从选举、利益集团、大国博弈、贸易失衡等角度进行解读。不过,重新谈判这样的安排,若非是一体化的根基出现了动摇,很难具备经济上的合理性,也难以得到广泛的国内支持。北美自由贸易区内部贸易结构的变化是美国态度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除了相关理论自身的前提条件和现实世界存在差距外,区域生产网络和区域价值链的重塑、内部市场容量增长有限、技术创新能力和潜力的相对下降、国际直接投资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是其内部贸易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这给予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和地区诸多启示。(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李连祺[5](2018)在《中美贸易谈判的权力结构与中国的策略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美贸易谈判诸多研究领域中,有关谈判分析框架和谈判权力的研究存在着明显空白。更为严重的是,目前谈判理论的片面和狭隘易使中方陷入被动、不利的境地。针对中美贸易谈判的复杂多变性和互动性,本文提出谈判权力结构是影响美国贸易政策转变的重要因素,并依据叁层博弈分析框架来解读中美贸易谈判的全貌,进而指出中美贸易谈判是涉及"国际—国内—决策者"叁层博弈之间互动的过程,谈判结果是国际权力结构、国内获胜集合与决策者认知交互作用的产物。通过构建中美贸易谈判模型,归纳出整体权力并非谈判方的权力来源,特定议题权力才是影响谈判结果的关键因素,并且国内获胜集合和决策者认知的变化都会引起权力结构的改变,信任更可能主导谈判进程和结果。鉴于谈判权力对谈判行为和结果的影响尤为显着,本文建议可以通过坚持策略、议题关联、改变对方的获胜集合等方法增强中国谈判权力。(本文来源于《东北亚论坛》期刊2018年05期)

王秀丽[6](2017)在《SPV分期缴纳海关增值税模式中交易结构谈判涉税风险点探讨——以上海自贸区SPV融资租赁公司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设立在上海自贸区的SPV公司为例,分析了上海自贸区SPV融资租赁直租模式分期缴纳海关进口关税及增值税的优势,并以A公司采用上海自贸区SPV模式向B通用航空公司融资租赁直升机的案例作为背景。分析发现以上海自贸区SPV模式交易,为承租人(通用航空公司)不但节省了交易成本、优化了现金流,还有助于实现航空公司机队规模的快速扩充,也为出租人(租赁公司)提供了税收优惠、控制了项目风险,保障了项目收益。但是在享受这个优惠政策的交易结构谈判及合同签订过程中,由于分期缴纳海关进口关税及增值税在进关时有"双抬头"。出租人及承租人都可以办理报关进口。而分期缴纳海关增值税,因其报关次数多且手续繁琐,会增加出租人的交易成本及纳税成本,部分公司会选择由承租人按租金支付频率去缴纳关税及增值税并由承租人抵扣。看似完整的交易结构,但是在财务核算及涉税处理时,会导致出租人出现涉税风险,业务流程不通畅。本文从A公司的实践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分析融资租赁公司在自贸区开展业务的SPV模式,并提出在分期缴纳海关增值税的业务模式下如何更好地设计交易结构,畅通交易流程。(本文来源于《财经界(学术版)》期刊2017年22期)

吴正祥,郭婷婷[7](2017)在《不同批发价格谈判模式与渠道权力结构下的双渠道供应链博弈研究——基于营销努力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双渠道供应链成员在批发价格制定过程中的讨价还价问题以及在供应链中权力的差异问题,基于批发价格制定的两种谈判基准和供应链的叁种渠道权力结构,构建销售价格和营销努力共同影响需求的六种博弈模型,通过博弈模型分析得到两种批发价格谈判模式和叁种渠道权力结构下的最优渠道定价策略。研究发现:相比于制造商营销努力,零售商营销努力对渠道定价和利润的影响受到更多因素的制约;制造商与零售商均愿意作为跟随方发挥后动优势;当网络直销渠道市场份额较低时,制造商与零售商偏好于以对方销售价格为基准的批发价格谈判模式,当网络直销渠道市场份额较高时,二者偏好于以自身销售价格为基准的批发价格谈判模式。(本文来源于《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任志涛,张赛,王滢菡,梁晨睿[8](2017)在《PPP项目触发再谈判的关键因素分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查阅文献和总结学者观点,得出PPP项目中触发再谈判的相关因素,并设计调查问卷,整理收集的数据并形成样本数据库。建立PPP项目触发再谈判结构方程模型,根据路径系数等级划分原则,得出触发再谈判的关键因素。分析得出触发PPP项目再谈判的关键因素主要集中在政府、外在宏观条件、公众叁方面。(本文来源于《建筑经济》期刊2017年07期)

张建[9](2016)在《WTO框架下《信息技术协议》的结构规范与扩围调整——兼对多哈回合谈判受挫的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WTO多边贸易体制下的多哈回合谈判一度陷入困境,阻滞不前。2015年12月,WTO框架下《信息技术协定》的扩围谈判成功达成,以信息技术产品贸易零关税、解除非关税壁垒为目标,对成员方之间信息技术产品的国际贸易自由化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使得WTO成员方重拾对多边贸易体制的信赖。通过审视此次扩围谈判中各国不同的立场,研究ITA扩围对中国的冲击及对策,十分必要。(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6期)

孟泉[10](2016)在《超越规则的边界?——比较视角下中国集体谈判结构变化背后的权力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情境下的集体谈判在出现罢工的情况下,可以成为具有化解与预防罢工功能的工具性博弈机制。本文通过对比D区与G省两个典型案例的分析发现,集体谈判结构变化实际上受到了工人罢工与地方政府政治空间开放双重因素的推动,但同时又受到地方政府管控与工人经济性诉求双重因素的局限。因此,其效果既实现工人工资的增长,也同时将罢工工人自发形成的集体力量嵌入并约束在制度化的轨道上。而工会作为中间的调节组织推动了这种约束的形成。本文认为,谈判结构变化背后的权力关系变化暗示出在地方政府与工会对集体谈判间接或直接的介入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很难发展成为劳资自主形式的集体谈判。然而,工会作为调节组织其有效性将决定这类集体谈判机制再生产出工人的"同意"抑或"反抗"。(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期刊2016年20期)

谈判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结构困境是外交谈判研究中的经典问题之一,探究小国为何能在与大国的不对称谈判中达成对其相对有利的结果。基于对总体结构权力与问题结构权力的区分,不对称谈判理论上具有不对称性相同与相反这两种权力结构类型。其中,小国在总体与问题权力对比上均处于弱势地位的同向不对称结构,才是结构困境的真正范畴。策略研究是消解结构困境的主要路径。现有关于谈判策略的研究,对基于小国特性的谈判策略关注不多。小国因其脆弱性而具有国际道义优势和多边外交偏好,使其在不对称谈判中运用国际化策略成为可能。所谓国际化策略,是指小国利用多边外交机制和自身道义优势,吸引其它国家或组织对谈判问题的关注,形成偏向小国立场的国际舆论,从而向参与谈判的大国施加国际压力,促进谈判向有利于小国的方向发展的一种谈判策略。能否成功运用国际化策略,主要取决于谈判类型、谈判阶段和小国的多边外交资源叁个因素。巴拿马与美国关于巴拿马运河新约的谈判是小国在不对称谈判中成功运用国际化策略的典型案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谈判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耿仲钟,肖海峰.RCEP谈判方农产品出口技术水平与结构研究[J].国际商务研究.2019

[2].高亢.突破结构困境:小国在不对称谈判中的国际化策略[D].外交学院.2019

[3].师敏.基于序列结构的商务谈判请求—回复人际管理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

[4].刘向丽,黄旭.美国重新谈判北美自贸协定的原因——基于内部制成品贸易结构的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5].李连祺.中美贸易谈判的权力结构与中国的策略选择[J].东北亚论坛.2018

[6].王秀丽.SPV分期缴纳海关增值税模式中交易结构谈判涉税风险点探讨——以上海自贸区SPV融资租赁公司为例[J].财经界(学术版).2017

[7].吴正祥,郭婷婷.不同批发价格谈判模式与渠道权力结构下的双渠道供应链博弈研究——基于营销努力视角[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8].任志涛,张赛,王滢菡,梁晨睿.PPP项目触发再谈判的关键因素分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J].建筑经济.2017

[9].张建.WTO框架下《信息技术协议》的结构规范与扩围调整——兼对多哈回合谈判受挫的反思[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10].孟泉.超越规则的边界?——比较视角下中国集体谈判结构变化背后的权力关系[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

标签:;  ;  ;  

谈判结构论文-耿仲钟,肖海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