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多晶论文-王全龙,张超锋,武美萍,陈家轩

纳米多晶论文-王全龙,张超锋,武美萍,陈家轩

导读:本文包含了纳米多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晶铜,纳米切削,晶界,亚表层损伤

纳米多晶论文文献综述

王全龙,张超锋,武美萍,陈家轩[1](2019)在《纳米多晶铜单点金刚石切削亚表层损伤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Poisson-Voronoi和Monte Carlo方法构建了多晶铜分子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纳米切削中多晶铜材料去除、切削力变化及晶界与位错间的相互转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晶界的阻碍作用使得切屑流向发生了改变,并在已加工表面形成凹槽和毛刺;切削过程中晶界前方材料变形能的逐渐积聚及晶界的最终断裂,造成了切削力发生由最大峰值到最小谷值的大幅波动;晶界附近的材料去除经历了材料变形积聚、位错穿越晶界、晶界转变为位错及晶界最终断裂等过程。通过详细分析多晶铜纳米切削中位错与晶界间的演化过程,揭示了晶界与位错间的相互转化机制,丰富了多晶铜亚表层损伤机理的内涵。(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9年23期)

刘波[2](2019)在《多晶硅纳米线的湿法刻蚀及光学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采用湿法刻蚀的方法来制备多晶硅纳米线,通过扫描电镜、反射率测试和XRD晶形分析等手段来对制备样品的形貌和光学性质进行表征。通过实验研究HF浓度、AgNO_3浓度、H_2O_2浓度、反应时间对硅纳米线表面形貌和漫反射率的影响,从而得到刻蚀的最佳条件,制备出低反射率而又均匀的多晶硅纳米线材料。(本文来源于《湖北农机化》期刊2019年13期)

米刚,刘明娣,李玉,董亚娜,张军[3](2019)在《多晶硒化钼纳米薄片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水合肼为还原剂,乙二醇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方法制备了硒化钼(MoSe_2)纳米薄片。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以制备的MoSe_2纳米薄片为催化剂,对亚甲基蓝染料进行光催化降解,分析了MoSe_2纳米薄片的光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MoSe_2纳米薄片为多晶结构,在240 nm有强的光吸收。在紫外光照射下,MoSe_2纳米薄片对亚甲基蓝具有高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当亚甲基蓝质量浓度为10 mg/L,MoSe_2纳米薄片质量浓度为0.30 g/L时,光催化反应4 h后亚甲基蓝完全降解。动力学分析表明降解过程为一级反应。(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苏殿臣[4](2019)在《梯度纳米结构多晶铜变形机理的分子动力学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梯度纳米结构材料近几年开始获得广泛关注,这是对金属表面纳米化处理后引申得到的概念,即晶粒尺寸在空间上由小到大逐渐增加,这种纳米结构能有效增强材料性能。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仿真方法研究了梯度纳米结构多晶铜的变形机理,仿真内容包括单轴拉伸和疲劳拉伸模拟。单轴拉伸的仿真发现梯度纳米结构多晶铜在拉伸时具有独特的应力分布,高应力区域为类似叁角形的“金字塔”形状,这种受力形态能够协调大晶粒和小晶粒,避免应力局部化并抑制裂纹的产生;通过对比不同晶粒尺寸分布的梯度模型,发现当晶粒尺寸呈线性变化时材料的强度极限较高;通过改变最大晶粒尺寸,发现最大晶粒尺寸(20nm)是最小晶粒尺寸(5nm)的4倍时模型有较高的强度极限和伸长率,当最大晶粒尺寸(16nm)减小到最小晶粒的3.2倍时,梯度结构抵抗拉伸变形的能力急剧下降;在疲劳拉伸循环的仿真中,梯度纳米结构多晶铜模型能有效缓解应力集中,抑制裂纹萌生,延长材料疲劳寿命,普通结构多晶铜疲劳寿命相对较短,失效时裂纹扩展迅速同时伴有位错出现。总之,本次仿真证明梯度纳米结构多晶铜在强度极限、伸长率和疲劳寿命方面都明显优于普通结构多晶铜,通过观察和分析变形机理,发现影响因素主要是梯度结构模型的受力特点,即有效避免应力局部化,实现整体受力,这与实际实验结果相吻合。(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袁斯洋[5](2019)在《多晶铜纳米压痕力学特性及变形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纳米材料在国防航天、微电子、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促使了纳米加工技术产生并迅速发展,这门技术已成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然而目前对于纳米加工机理的认知仍然不够全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纳米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纳米多晶铜,作为新型纳米材料的一种,具备高电阻率、高强度、低热传导率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等产品的制备。本文基于分子动力学技术,通过构造纳米多晶铜材料分子动力学仿真模型并通过模拟加工中的变形过程,从多晶铜中所含合金元素比例、纳米压痕位置和晶粒度特性等方面对于材料力学性质和变形机制进行研究。本文采用Poisson-Voronoi方法和Monte Carlo统计模拟法构建了纳米多晶铜和铜铅合金分子动力学模拟模型。通过实验进行模拟变形过程中的原子内应力、等效应力等作用力变化,经过分析得到如下结论:随着铅元素比例的增加,铜铅合金中不同部位原子内应力分布的不均匀性得到了有效的减弱,晶界区的等效应力梯度有所下降,同时静水压力梯度略微增加;铅原子引起的较低的等效应力梯度是有效延缓缺陷形核的主要因素,较高的静水压力梯度作为次要因素与缺陷形核有关,可以促进位错形核过程。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分析了晶粒度对于位错演变及变形机理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压痕引起的塑性变形和位错演变过程与晶界面结构密切相关,而晶界面由多晶材料的晶粒度大小决定,因此可以认为具有不同晶粒度的多晶铜纳米压痕过程存在显着的规律性,其中单晶铜压痕力高于多晶铜,多晶铜压痕力随着晶粒度降低而下降;当晶粒度遵循Hall-Petch关系时,在纳米压痕过程中内应力和缺陷的范围分布较小,但多晶材料的延展性也有所降低。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纳米多晶铜的初始压痕位置对于变形特性引起的变化,从中揭示了缺陷演化过程和压痕引致变形的机理。压头与工件之间的强烈粒子相互作用导致压痕过程中法向压痕力迅速增大;工件的缺陷分布范围与初始纳米压痕位置有关;缺陷在压痕区域成核,并按顶点团、叁叉晶界和晶界的顺序传播到界面的微观结构,然后被界面吸收。(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徐喻琼,马小强[6](2019)在《多晶钨纳米线拉伸变形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不同晶粒尺寸多晶钨纳米线在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应变行为,详细分析晶粒尺寸对应力-应变曲线模式、弹性模量及拉伸变形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晶粒尺寸在(5.303~7.653)nm内的多晶钨纳米线的应力-应变曲线中存在双峰、单峰;弹性模量随晶粒尺寸的增大而增加;拉伸力学性能呈反向Hall-Petch关系;塑性变形主要在晶界处,并伴随晶粒转动;应变量达0.15时,纳米线中观察到孪晶组织;随着应变量增加,出现孪晶滑移,且孪晶附近出现局部应力集中,导致断裂。(本文来源于《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赵鹏越,郭永博,张兴群,刘欢,白清顺[7](2019)在《晶粒度对多晶铜纳米压痕表面变形机理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晶粒度在多晶材料纳米压痕过程中对其塑性变形机制及位错演生过程影响.采用Poisson-Voronoi和Monte Carlo方法建立大规模多晶铜分子动力学模型,针对多晶铜Hall-Petch效应曲线建立具有不同晶粒度的多晶铜模型,并与单晶铜纳米压痕模型对比,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计算金刚石探针压入模型的纳米压痕过程,计算4种模型的缺陷结构的配位数、内应力、原子势能等参数.采用中心对称参数法研究压痕过程中位错等缺陷结构的演化机制.结果表明:具有不同晶粒度的多晶铜纳米压痕过程存在显着的规律性,单晶铜压痕力高于多晶铜,多晶铜压痕力随着晶粒度降低而下降;多晶铜的晶界结构能够限制压痕缺陷、内应力与原子势能向材料内部传递,而单晶铜难以限制此传递过程;压痕过程中,具有较小晶粒度的多晶铜具有更高的静水压力、范式等效应力与原子势能,单晶铜内应力与原子势能低于多晶铜.表层及亚表层为较低晶粒度而材料内部为较大晶粒度的梯度晶粒度材料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刘宇,李振环,朱亚新[8](2018)在《氢对银纳米孪晶多晶强化机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用分子动力学方法通过单轴拉伸研究了氢对纳米银多层孪晶多晶强化效应和变形机制的影响,发现随着氢浓度(原子数浓度)提高,孪晶层厚不变的情况下流动应力也会相应的提高,在氢浓度不变时,随着层厚的减少,流动应力也会显着增加,多层孪晶强度显示出了尺寸相关性,通过对不同厚度下位错构型的研究发现了在孪晶层厚小于某个尺寸时位错形状表现出项链型的形态,而在大于这个厚度时位错形状显示出发夹状的形态,对于不同的位错构型我们分析了变形机制对纳米孪晶强度的不同影响,解释了强化机制的尺度效应,而对于不同的氢浓度我们考虑了对材料的属性的影响并与流动应力相联系,解释了浓度提高时强度提高的原因(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期刊2018-11-23)

邹宇新,邱佳佳,席风硕,杨玺,李绍元[9](2018)在《纳米金属银、铜辅助化学刻蚀制绒金刚线切割多晶硅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金刚线切割多晶硅为原料,研究不同纳米金属催化剂(银、铜)辅助化学刻蚀对纳米结构引入及多晶硅片表面制绒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纳米金属物种诱导刻蚀对硅片表面形貌结构的影响巨大,相比于纳米银辅助刻蚀形成的硅纳米线阵列结构而言,纳米铜辅助刻蚀形成的倒金字塔结构在各方面的性能均比较突出,大面积微尺度的倒金字塔阵列结构可以更完美地融合表面低反射率和钝化不佳之间的矛盾,且硅片表面切割纹去除效果明显。当金属铜辅助化学刻蚀制绒15min时,倒金字塔结构最规则、均匀,且在300~1 100nm波段范围内,反射率由原片的41.8%降低至5.8%。同时倒金字塔形貌具有优越的减反效果和去除切割纹能力,使得制绒金刚线切割多晶硅片有望用来制备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8年21期)

何艮春,许超,刘春梅[10](2018)在《纳米多晶金刚石微结构及塑性形变机制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多晶金刚石是指晶粒尺寸小于100nm的金刚石晶粒直接结合而形成的多晶材料。石墨经高温高压直接转变合成的纳米多晶金刚石的硬度达120~145GPa,洋葱碳直接转变合成的金刚石晶粒内含高密度孪晶,此纳米孪晶金刚石硬度达200GPa,远超单晶金刚石的硬度。材料优良的性能源于其微观结构,揭示其塑性形变机制将利于更高性能纳米超硬材料的设计与合成。本文概述了纳米多晶金刚石微观结构及其塑性形变机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介绍和评价了纳米多晶金刚石塑性形变机制的实验及理论研究,为纳米多晶金刚石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纳米多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绍了采用湿法刻蚀的方法来制备多晶硅纳米线,通过扫描电镜、反射率测试和XRD晶形分析等手段来对制备样品的形貌和光学性质进行表征。通过实验研究HF浓度、AgNO_3浓度、H_2O_2浓度、反应时间对硅纳米线表面形貌和漫反射率的影响,从而得到刻蚀的最佳条件,制备出低反射率而又均匀的多晶硅纳米线材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纳米多晶论文参考文献

[1].王全龙,张超锋,武美萍,陈家轩.纳米多晶铜单点金刚石切削亚表层损伤机理[J].中国机械工程.2019

[2].刘波.多晶硅纳米线的湿法刻蚀及光学性质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

[3].米刚,刘明娣,李玉,董亚娜,张军.多晶硒化钼纳米薄片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苏殿臣.梯度纳米结构多晶铜变形机理的分子动力学仿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5].袁斯洋.多晶铜纳米压痕力学特性及变形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6].徐喻琼,马小强.多晶钨纳米线拉伸变形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9

[7].赵鹏越,郭永博,张兴群,刘欢,白清顺.晶粒度对多晶铜纳米压痕表面变形机理影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9

[8].刘宇,李振环,朱亚新.氢对银纳米孪晶多晶强化机制的影响[C].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2018

[9].邹宇新,邱佳佳,席风硕,杨玺,李绍元.纳米金属银、铜辅助化学刻蚀制绒金刚线切割多晶硅的研究[J].材料导报.2018

[10].何艮春,许超,刘春梅.纳米多晶金刚石微结构及塑性形变机制的研究进展[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8

标签:;  ;  ;  ;  

纳米多晶论文-王全龙,张超锋,武美萍,陈家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