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不应期离散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不应期,心房,肺静脉,间期,心室,重构,心脏。
不应期离散度论文文献综述
徐振兴,钟敬泉[1](2013)在《心房有效不应期离散预测室上速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房颤的发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成功对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旁路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慢径进行消融治疗后,患者的房颤发生率仍然高于普通人群。然而目前还没有对室上速患者射频消融后房颤发生的预测指标。该研究评估心房有效不应期离散(dERP)是否可以作为室上速患者消融治疗后房颤发生的预测指标。方法509名室上速患者在进行电生理检查的过程中分别在高位右房(HRA)、低位右房(LRA)、(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3-08-22)
李希[2](2012)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及肺静脉不应期离散度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相关组织的电生理特性改变。方法选取阵发性房颤患者10例(房颤组)和无房颤病史的左侧旁路患者15例(对照组)。将大头电极分别放置在两组患者左上肺静脉、左下肺静脉、右上肺静脉、右下肺静脉开口及左心房顶壁、前壁、后壁,高位右心房,分别测定各部位有效不应期(EPR)。结果①房颤组心房及肺静脉DI为0.117±0.028,对照组为0.074±0.029,两组比较,P<0.05。②房颤组左心房ERP为(234±28.72)ms,肺静脉ERP为(230.75±32.69)ms;对照组左心房ERP为(248±25.99)ms,肺静脉ERP为(244.33±26.78)ms,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D工较对照组明显增大;房颤患者的左心房、肺静脉较对照组相应部位有效不应期(EPR)缩短。(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2-05-01)
李希,刘浩,张棠,杨仁贵,唐瑞庆[3](2012)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及肺静脉不应期离散度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相关组织的电生理特性改变情况。方法选取阵发性房颤患者10例(房颤组)和无房颤病史的左侧旁路有显性预激波患者15例(对照组)。将大头电极分别放置在两组患者左上肺静脉、左下肺静脉、右上肺静脉、右下肺静脉开口及左心房顶壁、前壁、后壁、高位右心房,分别测定各部位有效不应期(EPR)。结果①房颤组心房及肺静脉EPR离散度指数(DI)为0.117±0.028,对照组为0.074±0.029,两组比较,P<0.05。②房颤组左心房ERP为(234.00±28.72)ms,肺静脉ERP为(230.75±32.69)ms;对照组左心房ERP为(248.00±25.99)ms,肺静脉ERP为(244.33±26.78)ms,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DI明显增大,左心房、肺静脉ERP显着缩短。(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2年05期)
林长坚,金奇,张凝,周建,庞旸[4](2011)在《左心室心外膜不同部位起搏对心室不应期离散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不应期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模拟心脏再同步治疗中左室电极在左心室心外膜不同部位起搏情况,观察不同部位起搏对心室不应期离散度的影响。方法:采用6只开胸犬,在其左心室前侧壁心外膜缝上一块含有144(12×12)个单极电极(电极间距2 mm)的电极板。选取位(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期刊2011-08-11)
林长坚,金奇,张凝,周建,庞旸[5](2011)在《左心室心外膜不同部位起搏对心室不应期离散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模拟心脏再同步治疗中左室电极在左心室心外膜不同部位起搏情况,观察不同部位起搏对心室不应期离散度的影响。方法:采用6只犬开胸,在其左心室前侧壁心外膜缝上1块含有144(12×12)个单极电极(电极间距2 mm)的电极板。选取位于电极板对角处的2个起搏部位(左上角靠近心底部,右下角靠近心尖部),采用连续起搏方法,记录起搏周期为300 ms时整个电极板上每个单极电极上的激动恢复间期,通过其标准差及变异系数评估不应期离散度。结果:近心底部与近心尖部起搏时起搏阈值及心室激动恢复间期无显着差异[起搏阈值(0.34±0.22)mA比(0.26±0.05)mA;激动恢复间期(144.3±12.4)ms比(147.7±14.8)ms,均P>0.05]。但是,近心底部位起博的不应期离散度较近心尖部起搏的不应期离散度显着减小[标准差(4.3±0.8)ms比(5.8±0.7)ms,P<0.01;变异系数(0.030±0.006)比(0.039±0.005),P<0.01]。结论:在心脏再同步治疗左室电极植入过程中,选择恰当的左室电极植入部位有利于降低不应期离散度。(本文来源于《内科理论与实践》期刊2011年04期)
林长坚,金奇,张凝,周建,庞旸[6](2011)在《心室不应期离散度及激动周期变异与心室颤动诱发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应期离散度及激动周期变异与心室颤动(VF)诱发的关系。方法采用6只开胸犬,在其左心室前壁心外膜缝上一块含有12×12个单极电极(电极间距2 mm)的电极板。采用连续起搏方法,分别记录300 ns、200 ms及诱发VF或失去1:1心室夺获前不应期及激动周期。通过不应期标准差及其变异系数测定不应期离散度,激动周期差值的绝(本文来源于《第十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1-06-23)
谭含璇,初红霞,樊静静,阮磊,全小庆[7](2011)在《心力衰竭犬跨室壁心肌复极时间和不应期离散度的致心律失常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复极和不应期两个角度,观察不同部位起搏对心力衰竭犬叁层心肌跨室壁复极和不应期离散度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致心律失常机制。方法:正常犬8只和心力衰竭模型犬5只,模拟临床上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情况,分别从右心室心内膜、左心室心外膜和双心室发放刺激,在体记录和比较犬叁层心肌的单相动作电位时程、不应期及其跨室壁离散度。在心力衰竭犬组,给予维拉帕米进行干预并重复上述实验。结果:心力衰竭犬叁层心肌的动作电位时程与不应期均有延长,中层心肌动作电位时程延长最明显[(279.30±54.81)ms vs(270.03±57.58)ms,P<0.01],跨室壁复极离散显着增大[(29.80±25.67)ms vs(20.60±12.65)ms,P<0.01],不应期离散有所减小[(29.21±15.83)ms vs(31.25±20.83)ms,P>0.05];左心室心外膜和双心室刺激增加跨室壁复极离散度,但对跨室壁不应期离散度无明显影响;维拉帕米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中层和心外膜下心肌的动作电位时程与不应期,减小跨室壁复极和不应期离散[心力衰竭犬给予维拉帕米后(24.50±15.18)msvs正常犬(31.25±20.83)ms,P<0.05]。结论:心力衰竭犬跨室壁复极离散增大、不应期离散减小;维拉帕米减小心力衰竭犬跨室壁复极与不应期离散;左心室心外膜参与的起搏方式对心肌不应期无明显影响,但增大跨室壁复极离散,且这一效应不能被维拉帕米矫正。(本文来源于《中国病理生理杂志》期刊2011年03期)
周学军,丁志坚[8](2010)在《心房有效不应期离散度与心房颤动》一文中研究指出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关于心房颤动的机制有较多的学说,目前研究已经证实心房电重构能够促进心房颤动的发生与维持,心房电重构包括心房有效不应期的缩短,心房有效不应期离散度的增加及局部电传导的减慢,现就心房有效不应期离散度与心房颤动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做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心血管病学进展》期刊2010年05期)
杨志健,廖德宁[9](2008)在《心房有效不应期离散在心房颤动中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心房有效不应期离散是一重要的电生理现象,是形成折返的基础,在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维持中起重要作用,其与心房颤动也有密切关系。各种病理因素引起的心房肌有效不应期离散增大可以触发和维持心房颤动,同时,组织重构和电重构均可引起有效不应期离散的增大,以减小有效不应期离散为靶点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治疗心房颤动。(本文来源于《心血管病学进展》期刊2008年05期)
雷靖祎,郑强荪,高渊,张超,刘雄涛[10](2007)在《自主神经系统对在体兔急性心肌梗死跨室壁有效不应期离散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探讨自主神经系统对在体家兔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跨室壁3层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ERP)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分别在基础和心肌梗死状态下,在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刺激的过程中,用自制复合电极结合程序电刺激法测定家兔在体基础和梗死时心外膜心肌、中层心肌和心内膜心肌的ERP,并计算跨室壁ERP的离散度(TDERP)。结果在基础状态下,交感神经刺激能缩短3层心肌细胞的ERP,中层心肌细胞的ERP缩短最明显,TDERP由(21±17)ms增加到(30±16)ms(P<0.05);迷走神经刺激能延长3层心肌的ERP,心内膜心肌ERP增加明显,TDERP由(21±17)ms降低到(24±18)ms,差异无显着性。在AMI后30 min,交感神经刺激延长3层心肌细胞的ERP,其中中层心肌细胞的ERP增加最明显,与基础状态下交感刺激相比,TDERP由(30±16)ms增加到(38±11)ms(P<0.05);迷走神经刺激时TDERP为(21±13)ms,与基础状态(24±18)ms迷走刺激相比,TDERP无显着变化。结论AMI后,交感神经兴奋能增加TDERP;迷走神经兴奋对TDERP无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心脏杂志》期刊2007年02期)
不应期离散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相关组织的电生理特性改变。方法选取阵发性房颤患者10例(房颤组)和无房颤病史的左侧旁路患者15例(对照组)。将大头电极分别放置在两组患者左上肺静脉、左下肺静脉、右上肺静脉、右下肺静脉开口及左心房顶壁、前壁、后壁,高位右心房,分别测定各部位有效不应期(EPR)。结果①房颤组心房及肺静脉DI为0.117±0.028,对照组为0.074±0.029,两组比较,P<0.05。②房颤组左心房ERP为(234±28.72)ms,肺静脉ERP为(230.75±32.69)ms;对照组左心房ERP为(248±25.99)ms,肺静脉ERP为(244.33±26.78)ms,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D工较对照组明显增大;房颤患者的左心房、肺静脉较对照组相应部位有效不应期(EPR)缩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不应期离散度论文参考文献
[1].徐振兴,钟敬泉.心房有效不应期离散预测室上速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房颤的发生[C].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2013
[2].李希.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及肺静脉不应期离散度的变化[D].广西医科大学.2012
[3].李希,刘浩,张棠,杨仁贵,唐瑞庆.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及肺静脉不应期离散度的变化[J].山东医药.2012
[4].林长坚,金奇,张凝,周建,庞旸.左心室心外膜不同部位起搏对心室不应期离散度的影响[C].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2011
[5].林长坚,金奇,张凝,周建,庞旸.左心室心外膜不同部位起搏对心室不应期离散度的影响[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1
[6].林长坚,金奇,张凝,周建,庞旸.心室不应期离散度及激动周期变异与心室颤动诱发的关系[C].第十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
[7].谭含璇,初红霞,樊静静,阮磊,全小庆.心力衰竭犬跨室壁心肌复极时间和不应期离散度的致心律失常机制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1
[8].周学军,丁志坚.心房有效不应期离散度与心房颤动[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
[9].杨志健,廖德宁.心房有效不应期离散在心房颤动中的意义[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8
[10].雷靖祎,郑强荪,高渊,张超,刘雄涛.自主神经系统对在体兔急性心肌梗死跨室壁有效不应期离散度的影响[J].心脏杂志.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