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局部减薄缺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局部,缺陷,强度,管道,剩余,系数,载荷。
局部减薄缺陷论文文献综述
王战辉,马向荣,范晓勇,高勇[1](2019)在《含局部减薄缺陷管道剩余强度和剩余寿命的分析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局部减薄是压力管道缺陷中常见的一种体积型缺陷,会导致压力管道的剩余强度、承载能力和安全可靠性急剧下降,还会使疲劳裂纹、管体变形、管内输送物料泄漏甚至管道爆破等情况的概率增大,使用寿命降低直至损坏失效。为了防止局部减薄带来的危害,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以方形缺陷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缺陷的轴向长度、宽度和深度,考察它对剩余强度和等效应力的影响,并结合采油厂实际数据进行管道寿命预测。(本文来源于《化工机械》期刊2019年01期)
秦敬芳,陈定岳,陈文飞,黄焕东,陈虎[2](2017)在《含局部减薄缺陷压力管道的塑性极限载荷数值分析和安全评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局部减薄是压力管道一种常见的体积型缺陷。对含体积型缺陷管道,一般采用塑性极限载荷评价其承载能力和安全性。因此准确预测含局部减薄缺陷压力管道的极限载荷,对于压力管道的安全评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承受内压、弯矩及弯矩和内压组合作用下的局部减薄压力管道极限载荷开展了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在内压单独作用时,局部减薄缺陷的深度和轴向长度压力管道极限载荷影响显着,而周向长度的影响较小;在弯矩单独作用时,局部减薄缺陷的深度与周向长度对压力管道极限弯矩的影响显着,而轴向长度的影响较小。根据计算结果,得到了含局部减薄缺陷管道在内压和弯矩载荷联合作用下的安全评定方法。(本文来源于《化工设备与管道》期刊2017年02期)
孟祥进,吴佳琦,施哲雄,蒋晓东[3](2015)在《碳纤维修复技术在局部减薄缺陷管道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含有腐蚀、擦伤等局部减薄缺陷的管道,探究了碳纤维修复的原理及应用。在理论计算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爆破实验验证了碳纤维材料对含缺陷管道补强的可行性,并讨论了包裹层数对补强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5年08期)
解社娟,陈洪恩,田明明,陈振茂[4](2015)在《核电管道局部减薄缺陷脉冲涡流定量无损评价方法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In this study,an inverse analysis scheme has been proposed and validated based on a fast PECT signal simulator developed by authors and a deterministic optimization strategy.(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8-16)
李建,周昌玉,薛吉林[5](2015)在《含内局部减薄缺陷高温弯管蠕变极限载荷及其安全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P91材料高温等时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对高温含内局部减薄缺陷弯管的蠕变极限载荷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高温蠕变极限载荷在蠕变初期急剧下降,之后下降趋缓,该现象反映了高温下材料蠕变劣化过程。不同应变准则下蠕变极限载荷变化规律一致。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提出了与蠕变时间无关的蠕变极限载荷计算方法,得到了含内局部减薄缺陷高温弯管的安全评定方法。(本文来源于《机械强度》期刊2015年02期)
李思源,张玉福,唐毅,李祚成,李倩倩[6](2014)在《压力管道直管段局部减薄缺陷评定的新公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压力管道含局部减薄直管段的评定理论和方法:利用剩余强度系数的新公式和爆破失效剩余强度系数的新数据,建立了外壁含规则化减薄直管段(圆柱壳)剩余强度系数的计算式RSFo;应用薄壁直管剩余弯矩系数m的计算式、边界理论解和有限元计算结果,建立了内外壁含规则化减薄直管段剩余弯矩系数RMC的计算式;提出了失效载荷因子的新概念,导出了规则化减薄直管段的失效准则、判据和极限弯矩的计算方法;由失效判据导出了规则化减薄直管段的安全评定判据,建立了含局部减薄直管段的评定方法。(本文来源于《压力容器》期刊2014年08期)
李思嘉,王杰[7](2014)在《含局部减薄缺陷X80长输管线的安全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准确评价含局部减薄缺陷管道的剩余强度,研究了API579-2007标准含局部减薄缺陷管道剩余强度的评价方法,针对长输管线,对评价流程进行了优化。以X80长输管线为研究对象,基于API579标准,完成了对含局部减薄缺陷管线的安全评定,得到的给定局部减薄缺陷下管道最大运行压力真实反映了含局部减薄缺陷管道的承载能力,二级评价的结果比一级评价更为精确,证明了API579标准评价含局部减薄缺陷管道的剩余强度的合理性。开发出含局部减薄缺陷的长输管线安全评定软件,该软件大大减少了安全评定过程中计算的工作量,提高了长输管线的安全评定工作效率,降低了评定的难度。(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4年01期)
常乐,周昌玉[8](2013)在《含局部减薄缺陷高温弯管的蠕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含局部减薄缺陷高温弯管由于其结构受到削弱和承载复杂,是管系中的薄弱环节,因此需要对其寿命进行预测,以确保高温管系的安全可靠。本文通过对内压、弯矩及内压加弯矩联合作用下含局部减薄缺陷弯管叁维有限元分析,获得了缺陷尺寸对蠕变应力、蠕变应变的影响及其与时间的变化关系。最后根据蠕变应变失效准则得到蠕变寿命,回归出蠕变寿命与缺陷尺寸、内压、弯矩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第八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3-11-09)
李思源,李祚成,许燕,俞昶聿[9](2013)在《评定含局部减薄缺陷圆柱壳的新公式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实验数据,选用能自动识别区域的简单函数,分区域拟合含缺陷圆柱壳的鼓胀系数Ml,建立了计算含矩形缺陷圆柱壳剩余强度系数(RSF)的新公式,其计算精度高于或相当于API 579 1级评定和BS 7910中相应的计算公式;采用鼓胀系数Ml,给出了2级评定相应的计算公式;应用20段评定法分别建立了轴向含叁角形、椭圆形和圆弧形凹坑圆柱壳的剩余强度系数计算公式,计算了含叁角形和椭圆形凹坑圆柱壳的RSFl值,并用表格列出了能直接用于工程评定的RSFl值。(本文来源于《压力容器》期刊2013年02期)
李思源,唐毅,李祚成[10](2011)在《含局部减薄缺陷圆柱壳的评定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含局部减薄缺陷圆柱壳承压构件的完整性评定中,BS 7910,API 579和Janelle评定方法备受关注。采用100多个纵向含矩形面积缺陷承压管爆破失效的试验剩余强度系数RSFb,检验和评价了叁种评定方法中剩余强度系数RSF计算式的精度,当α=a/t≥0.7时,叁种方法都可能不安全;对BS 7910单个矩形缺陷计算式RSFB的鼓胀系数作了重要修正,建立了改进的1级评定方法的计算式RSFL;并提出了类似于API 579 2级评定的评定方法。(本文来源于《压力容器》期刊2011年08期)
局部减薄缺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局部减薄是压力管道一种常见的体积型缺陷。对含体积型缺陷管道,一般采用塑性极限载荷评价其承载能力和安全性。因此准确预测含局部减薄缺陷压力管道的极限载荷,对于压力管道的安全评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承受内压、弯矩及弯矩和内压组合作用下的局部减薄压力管道极限载荷开展了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在内压单独作用时,局部减薄缺陷的深度和轴向长度压力管道极限载荷影响显着,而周向长度的影响较小;在弯矩单独作用时,局部减薄缺陷的深度与周向长度对压力管道极限弯矩的影响显着,而轴向长度的影响较小。根据计算结果,得到了含局部减薄缺陷管道在内压和弯矩载荷联合作用下的安全评定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局部减薄缺陷论文参考文献
[1].王战辉,马向荣,范晓勇,高勇.含局部减薄缺陷管道剩余强度和剩余寿命的分析预测[J].化工机械.2019
[2].秦敬芳,陈定岳,陈文飞,黄焕东,陈虎.含局部减薄缺陷压力管道的塑性极限载荷数值分析和安全评定研究[J].化工设备与管道.2017
[3].孟祥进,吴佳琦,施哲雄,蒋晓东.碳纤维修复技术在局部减薄缺陷管道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化工.2015
[4].解社娟,陈洪恩,田明明,陈振茂.核电管道局部减薄缺陷脉冲涡流定量无损评价方法研究(英文)[C].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2015
[5].李建,周昌玉,薛吉林.含内局部减薄缺陷高温弯管蠕变极限载荷及其安全评定[J].机械强度.2015
[6].李思源,张玉福,唐毅,李祚成,李倩倩.压力管道直管段局部减薄缺陷评定的新公式[J].压力容器.2014
[7].李思嘉,王杰.含局部减薄缺陷X80长输管线的安全评定[J].当代化工.2014
[8].常乐,周昌玉.含局部减薄缺陷高温弯管的蠕变研究[C].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第八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
[9].李思源,李祚成,许燕,俞昶聿.评定含局部减薄缺陷圆柱壳的新公式及其应用[J].压力容器.2013
[10].李思源,唐毅,李祚成.含局部减薄缺陷圆柱壳的评定方法[J].压力容器.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