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婧邬瑞杰党登峰刘海燕(北京农学院食品学院,北京昌平102206)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2-0062-02
摘要: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出现的特定现象,农业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更加困难,笔者从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现实困难、就业心理问题方面分别阐述,进而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农业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
大学毕业生作为承载社会、家长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强,社会对其要求也很高,这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表现出了特有的心理状态,也产生了很多心理困惑,出现了诸如焦虑、抑郁、恐惧、精神崩溃甚至自杀等就业心理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进入高校的女大学生比例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北京农学院食品学院2012年毕业生女大学生比例高达72%)。女大学生同样承担着未来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任,但女性成为就业弱势群体的状况却不容忽视,尤其是农业院校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她们在就业过程中面临很大的困难,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了一些心理障碍。因此,准确把握女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有针对性地做好就业心理指导工作,帮助其成功就业,对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院校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现实困难
(一)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人们简单认为农业院校就是和黄土地和猪马牛羊打交道,因而农业院校毕业生遭受着学校歧视、身份歧视和性别歧视。同样的本科学校,同样的专业,农业院校低人一等,这种现象在各大招聘会时有发生。现行的农业经营模式从根本上制约着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从农业自身特点上讲,农业是艰苦行业、基础产业,目前尚属科技含量较低的弱质产业,现实农业对高级人才的刚性需求不足;我国农业的市场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偏低,制约了农业院校大学毕业生新的人才载体的形成。
(二)农业院校女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
尽管社会在进步发展,但性别歧视仍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在头脑中往往固执地认为女人即使工作也应从事安全的、文字性的、服务性的工作。当女性在职场中、在社会生活甚至在政治生活中与男性一起竞争时,却会遭致许多非议和诘难。社会的角色认同严重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就业范围,使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劣势。企业总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用人单位会全面衡量使用某种劳动力的“性价比”。生理、家庭责任等因素,成为限制女大学生毕业的绊脚石。
二、农业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一)农业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自我调节能力较弱。
就业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在面对理想与现实、考研与就业、签约与违约等各种选择和诱惑时,农业院校女大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外在压力,遭受的挫折更大,面临更剧烈的心理冲突。女大学生在意外界的议论与评价,较易因他人意见束缚自己或动摇决心,也容易因为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小挫折就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很多女生的心理释放能力较弱,她们不是在失败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自我否定,这些不良情绪的堆积如不能及时进行调适与干预,就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的心理。同时,农业院校的女生性格往往更内向,不善于和人交流,面对就业市场的压力,她们会表现出敏感多疑、沉默寡言、自我封闭、痛苦孤独的心理特征;有的甚至在就业受挫后不思进取,放弃应聘和面试机会,听天由命,更有甚者对外界环境冷漠淡然、拒绝与外界联系,导致抑郁情绪的发生。
(二)农业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适应与角色转换过程缓慢。
农业院校的女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能顺利入读大学的大多是佼佼者,大部分女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基础。在大学阶段,她们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刻苦努力、做事认真踏实,学习成绩普遍比男生优秀,倍受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和呵护。因此,她们更自尊和自强,凡事都尽心尽力,力求完美。从单纯的校园环境进入到激烈复杂的社会环境竞争中,女大学生往往表现出自尊和自卑心理交织的心态。
一方面相对优越的地位和要强的心理使她们奋发图强,力拔头筹。另一方面又有一种恐惧心理,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估计过低,缺乏竞争勇气和必胜信心。她们对社会环境了解较少,在现实和理想发生冲突时无所适从。她们在工作处事的过程中仍带着大学时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很难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面对当前复杂的就业环境,加之女大学生本身存在抗干扰力较差、容易受环境影响、情绪波动较大等天性上的弱点,这些都导致她们在就业目标的追求上缺乏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精神。如果不能正确面对就业挫折,往往导致她们在择业失利时垂头丧气、怨天尤人,有的面对即将工作的岗位产生恐惧,失去信心。
(三)农业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易受其他因素干扰。
对于家庭与婚姻的较多考虑也让女大学生在择业时矛盾重重。许多女生认为“既有事业的成功,又有美满幸福的家庭,才算真正的成功”。女大学生除了要考虑经济、文化和教育环境对自己今后发展的影响外,还要比男大学生更多地考虑上述因素对将来的家庭特别是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所以,女生比男生更强调工作地域、工作环境。父母的期望,同学朋友的看法、恋爱关系的影响等因素都构成了影响女大学生择业、就业心理的外在刺激因素。
三、破解农业院校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强化教学改革,适应市场需求。
农业院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好结构调整。做好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调整,提升教学质量,把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的职业发展及其培训结合起来,加强实践环节,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建立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制度,安排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到基层农业企业、农业战线从事实习和实践工作,使他们增长社会实践知识,了解和熟悉现代农业技术,适应农业技术的发展变化,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做好职业规划教育,提升综合素质,增强竞争能力。
建立职业化的就业工作指导队伍,将就业指导课纳入全校性必修课,确定学分,使学生能够重视就业指导的训练。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人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要迈向理想职业必须具备实实在在的就业竞争能力,必须依靠出色的表现赢得用人单位的肯定。首先,要培养农业院校女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其次,要培养农业院校女大学生主动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使自己具备丰富的知识涵养;还要培养农业院校女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让她们在求学的同时成为诚实守信、德才兼备的人才。只有具备了奋斗的目标和能力,才会在就业过程中底气十足,才会有受挫的能力和勇往直前的信心。
(三)引导农业院校女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部分女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充满一种“浪漫”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大多希望能从事既代表一定社会地位,又能契合自我兴趣爱好,体现自我价值的职业。“小资”情结成为许多女大学生择业的重要影响因素。这种理想化的择业观导致其丧失很多就业机会,在临近毕业时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引导女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调整就业期待值树立合理的职业观。既要避免一步到位的“求稳心态”,也要避免缺乏理性思考与规划的盲目选择。在择业过程中要放远眼光,寻找合适的就业起点,树立“先就业,在择业,后创业”的观念。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经验,然后再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循序渐进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四)引导女大学生学农、爱农,形成服务基层的就业观念。
目前,农业院校大部分学生是非第一自愿或调剂进入的,尤其是农业院校涉农专业更是如此。农业院校涉农专业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因此,农业院校涉农专业学生进校后加强其专业思想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农科院校涉农专业的老师在新生入学后可以就本专业的形成、课程设置、专业方向及今后就业发展方向等相关内容作详细介绍,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专业,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打下扎实的农业科学基础,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优秀人才。针对性地对有志去农村就业的大学生加强指导和服务,及时收集和发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市场和就业信息网的作用,主动帮助面向农村自主创业的女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定期走访和慰问面向农村就业、创业的女大学生。热爱本专业、最终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能大大缓解女大学生就业求职过程中的茫然无助的心理,最终实现在良好的就业心理状况下合理就业。
注:北京农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基金项目——《北京农学院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典型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