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韩城矿区煤层气开发潜力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边利恒[1](2021)在《韩城区块11号煤及其顶底板岩石力学参数计算及煤层气开发有利区预测》文中研究表明韩城煤层气开发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渭北隆起东北部,是国内煤层气主要开发区之一。通过系统收集前人研究成果,结合区块资料,利用测井、岩心、分析化验、压裂数据及监测结果等资料,以地应力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油气开发的成功经验,对太原组11号煤进行了精细地应力研究,讨论了煤层气“富集+高渗”的主要控制因素,建立了煤层显微组分含量与测井响应关系,揭示了放射性Th元素正异常能较好的指示煤层气“甜点区”,预测太原组11号煤开发有利区,通过研究得出一下地质认识:(1)研究区现今水平最大主应力方位主要为北偏东45度方向;(2)地应力分布特征:随埋深增大,水平应力差逐渐变大,煤层顶底板的整体水平应力低于煤层,水平最大主应力>垂向主应力>水平最小主应力;(3)自然伽马、深浅电阻率比值、中子孔隙度等参数为煤层镜质组含量的测井敏感参数,镜质组含量与中子孔隙度成正比,与自然伽马和深浅电阻率比值成反比;(4)Th元素正异常能较好的指示11号煤层“甜点区”,分析认为放射性元素降低烃源岩的生烃门限,当其他区域煤层刚刚达到生烃门限开始产生甲烷时,反射性异常段位置的煤层已经生产大量的甲烷,甲烷的存在使得煤层割理所受的有效应力降低,大量的割理得以保留;(5)主要受断裂、水动力对煤层气保存条件的破坏作用,预测薛峰井区的中部、薛峰井区东部的鼻隆以及板桥井区的中部,这些区域远离断裂以及浅部水动力场的扰动,煤层气的含量在8m3/t以上,薛峰北断裂带、薛峰南断裂带、板桥井区西部和东部大部分,这些区域大断裂发育,部分断裂与近地表断裂系统沟通,大量的煤层气已经遭受逸散,预测这些区域煤层气含量介于在14m3/t之间;(6)煤层渗透率的大小主要受面割理发育情况和开启情况影响,深浅电阻率的比值对煤层割理测井响应明显,可定量表征割理发育程度,在现今应力场作用下,研究区东部面割理方位与现今水平最大主应力夹角近90°,面割理处于闭合状态下,研究区西部面割理现今水平最大主应力夹角近45,面割理相对开启。此外,小型低倾角逆断层伴生的“X”剪裂隙对局部煤层渗透性具有改善作用。预测割理在薛峰井区的中部和鼻隆位置较为发育,板桥井区中部零星发育。(7)煤层厚度、含气性和渗透性是煤层气富集高产的主控因素,按照“富集+高渗”有利区优选思路,确定煤层厚度、含气量下限,将富集区划分为一类富集区和二类富集区,同时确定有效渗透率下限,预测11号煤有利区平面展布,一类有利区只分布在薛峰井区中部,二类有利区只分布在薛峰井区的中部和西部,三类有利区在薛峰井区鼻隆,四类有利区主要分布在薛峰井区和板桥井区北部,其他区域均是11号煤层开发不利区。
蔺亚兵[2](2021)在《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控藏要素与高产地质模式》文中研究说明鄂尔多斯盆西南缘黄陇侏罗纪煤田低阶煤层气勘探开发取得局部突破,但规模性建产仍面临诸多地质问题。鉴于此,本文系统分析了该煤田高渗煤储层发育机理和低阶煤层气控藏要素,建立了高产地质模式,取得如下创新认识:(1)揭示了黄陇煤田低阶煤储层高渗发育机理。基于试井资料,提取构造应力场要素,发现深度600m左右煤储层渗透率最高,对应的侧压系数、水平主应力差、有效应力最低。建立了构造应力与煤储层渗透率的两段式反向耦合(<→D)模型,揭示了该煤田高渗煤储层发育特点及其地质控制机理。(2)揭示了第一次煤化跃变作用(FCJ)对早期煤化阶段煤孔结构及其吸附能力的控制特点。黄陇煤田FCJ位于镜质组随机反射率(Rr)0.60~0.65%之间,对煤吸附性产生了深刻影响。发现FCJ之前煤样朗格缪尔体积及游离烃产率随Rr增大呈减小趋势,主控因素为富惰质组煤的显微组分组成;之后两个参数显着增大,煤化作用影响更为显着,富惰质组特点对吸附性影响明显减弱。研究认为,煤化沥青质产物被镜质组吸附或堵塞镜质组孔隙,这是煤吸附性在FCJ前后突变的根本原因。(3)建立了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成藏模式。发现煤层气富集区主要集中在黄陵矿区北部、焦坪矿区东部、彬长矿区中南部及永陇矿区中北部,埋深300~800m为煤层气富集最佳层段。根据煤层气稳定同位素组成判识,彬长矿区、永陇矿区和焦坪矿区为生物成因气,黄陵矿区发育次生生物成因气和热成因气两种类型。建立了盆缘缓坡水力封堵-生气二元成藏和多源富集成藏两类成藏模式。第一种类型是低阶煤储层在盆地边缘有利渗透率和水文地质条件作用下,次生生物成因气生成与保存的结果。第二种类型是煤系下伏地层油气资源通过垂向构造裂隙向煤系地层运移,并在煤系地层与煤层气共生成藏。(4)建立了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高产地质模式。分析勘探开发试验资料,发现该煤田煤储层渗透率越高、水动力条件越弱,煤层气井产量越高,而资源条件差异对气井产能影响较小。直井和多分支水平井对低阶煤层气开发具有较好的适用性,U型井效果不甚显着。结合成藏模式,建立了背斜翼部高位、背斜轴部及向斜富集区三种煤层气高产地质模式。建议在背斜等构造高部位选择直井,在向斜低部位选择多分支水平井,形成两种井型优势互补的低阶煤层气开发技术体系。该论文包括插图114幅,表格29个,参考文献240篇。
陈世达[3](2020)在《黔西多煤层煤层气储渗机制及合层开发技术对策》文中提出黔西多煤层煤层气资源的离散性决定了其勘探开发的特殊性,基础地质研究和适应性开发技术探索仍是目前主要的攻关目标。论文以黔西多煤层为研究对象,以室内试验分析和现场动态跟踪为手段,剖析了煤层气储渗空间静、动态演化特征,探讨了其对煤层气吸附-解吸-渗流的影响;建立了薄煤层煤体结构测井识别方法;揭示了“叠置含煤层气系统”的地应力作用机制;提出了产层组合优选方法,并分析了不同改造和排采方式对合采井产能的影响。剖析了煤层气储渗空间静、动态演化特征,总结了影响气体吸附-解吸的主控因素,建立了煤层气解吸过程及解吸效率识别图版。高变质程度煤以发育微小孔为主,储渗动态的应力敏感程度最弱,对甲烷的吸附能力较强,在实现高解吸效率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碎裂煤渗流能力最强,其次为原生结构煤,碎粒煤不具备压裂增产适应性。层域尺度上,高灰分产率会降低煤层对甲烷的吸附能力;原位温压条件下,煤吸附性能主要受储层压力“正效应”控制。构建了薄煤层煤体结构精确识别方法。针对薄煤层测井“边界效应”难题,引进小波分析技术对测井曲线进行分频加权重构,提高了测井信号的纵向分辨率;选取伽马、密度、声波、电阻率测井参数,借助FISHER线性判别法投影降维思想和最小方差分析理念,建立了煤体结构测井识别图版和分类函数。查明了原位应力随埋深变化的地质作用过程,提出了“应力封闭型”叠置含煤层气系统的概念。黔西地区煤储层应力梯度变化是埋深和构造综合作用的结果,向斜轴部是水平主应力最为集中的区域。垂向上,可将应力状态依次划分为应力挤压区、应力释放区、应力过渡区和构造集中区。应力释放区(500750m)有利于相对高渗储层和统一压力系统的形成,以常压储层为主;200500 m、>750m煤储层具有“应力封闭”特征,压力系统叠置发育,储层压力与埋深失去相关性。剖析了织金区块典型合采井排采动态,提出了多层合采产层组合评价方法及排采管控建议。在层间供液均衡的前提下,确保各产层实现高解吸效率时仍具备一定的埋没度是最大化采收率的产层组合方案;“大液量、高砂量”的压裂改造是高产的重要保障;快速提液降压、稳流压、高套压和稳套压等生产方式不适应合层排采技术要求。
叶金诚[4](2020)在《煤阶制约下煤层气赋存状态及可采潜势研究》文中指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是我国煤层气重点开发基地之一,但因区域广阔、区内不同煤级煤层发育齐全,导致煤层气赋存状态认知不明确,可采潜势评价不充分,制约了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保德、柳林、韩城区块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煤阶煤层气储层孔裂隙特征研究,分析煤阶制约下储层孔裂隙变化规律;基于甲烷等温吸附实验,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构建了三相态含气量计算模型,揭示含气性变化规律,评价鄂东地区可采潜势。研究区储层孔隙以微孔和小孔为主,大孔次之,中孔占比最少。随着煤阶的增高,微孔和小孔比例先减小后增加;中孔比例先增加后减小;大孔整体上变化不明显。研究区BET比表面积为0.0916.84m2/g,平均为2.81m2/g,BJH孔体积为0.5321.27ml/g,平均为4.61ml/g。孔隙度、微孔含量与煤阶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规律。微孔含量对比表面和孔体积贡献率最大,随着微孔含量的变化,比表面和孔体积随着煤阶增高,也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而平均孔径则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煤岩吸附能力受孔隙结构、形态的制约,低煤阶孔隙度、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较大,为气体提供吸附空间大,但因其孔形态以开放性连通孔为主,使气体容易逸散降低吸附能力;中煤阶具有部分墨水瓶状孔,高煤阶墨水瓶状孔大量发育以及微孔含量增高,使吸附能力随煤阶增高而增大,吸附气含量也随之增加。随着煤阶的增加,孔隙度的变化影响游离气、溶解气的赋存空间。相同含水饱和度下,低煤阶和高煤阶具有较高的孔隙度,游离气含量较高;中煤阶孔隙度较低,游离气含量较少;溶解气含量也呈现类似变化规律,但是溶解气含量远小于吸附气和游离气。基于研究区地质背景、孔隙特征及三相态含气模拟,运用等温吸附曲线公式法,计算不同煤阶煤层理论采收率与实际采收率,评价研究区可采潜势。研究区理论采收率在48%88%之间,实际采收率为18%76%。保德、柳林、韩城地区煤层气平均实际采收率依次为36%、38%、46%,可采资源量依次为66.11、248.24、394.80亿立方米,随着煤阶增高,煤层可采潜势增大,煤层气采收率增加。
郭晨,夏玉成,孙学阳,王生全,王社荣,杜荣军,解海军,许珂[5](2019)在《高瓦斯矿井采煤工作面瓦斯地质分级评价方法与实践》文中提出瓦斯灾害是制约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类型,在当前煤炭精准开采背景下,如何在工作面尺度实现瓦斯地质分级评价与风险精准识别,成为保障高瓦斯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关键。韩城矿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构造条件复杂,瓦斯含量高且瓦斯动力现象频发,但工作面尺度瓦斯地质及致灾风险缺乏精细研究,对实际生产指导性不足。基于此,本文立足韩城矿区瓦斯地质条件,基于适用性与可行性原则优选煤层埋深、厚度、煤体结构、构造变形、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共6个参数作为基本指标,厘定其分级评价阈值标准;基于多层次模糊数学评价原理,提出了包括评价参数体系确立与分级、隶属函数与权重确定、数学模型构建、地质成图与分区评价等流程的工作面瓦斯地质分级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桑树坪矿4321回采工作面为例,对其进行网格剖分,耦合单因素地质指标计算瓦斯地质分级评价指数,结果显示该工作面瓦斯地质条件差异显着,可划分为Ⅰ型有利区、Ⅱ型相对有利区、Ⅲ型相对不利区和Ⅳ型不利区,分区结果与实际地质条件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煤层构造变形及煤体结构破碎是制约工作面安全回采的主要地质因素。建立的工作面多层次模糊数学瓦斯地质分级评价方法符合当前煤炭精准、安全开采的现实需求,对其他高瓦斯矿井和构造煤区瓦斯地质保障具有借鉴意义。
李剑[6](2019)在《韩城区块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煤层气作为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目前已成为最现实的能源接替之一。煤层气的开采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区域地质、气藏特征、水文地质、排采技术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煤层气是否能够规模效益开发。煤层气生产主要通过排水降压来实现,水文地质控制着煤层气的保存和富集,贯穿于煤层气的生成、成藏与产出整个过程。地下水不仅是煤层气形成的介质,而且是煤层气运移的驱动力与产出的载体。因此,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不仅影响煤层气富集状态,更是影响煤层气商业开发的主要因素。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韩城区块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煤层气地质和开发工程等理论,从实际地质资料入手,系统研究了区域构造特征、煤储层特征、含水层分布情况以及水动力场和水化学场特征,划分区块水文地质的分带情况,针对不同类型水文地质带对煤层气藏富集状态以及煤层气开采的影响,提出相应措施和建议。本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韩城区块区域地质文献调研,总结了区块构造背景、水文地质特征、水动力活跃度、构造特征、含煤地层特征,结合煤层气勘探开发历史及现状,系统研究了本文研究区的地质背景。(2)韩城区块3号、5号和1 1号三套主力煤层上下共有四套含水层,煤储层水动力场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分布,在区块东部和断层附近水动力较活跃,煤层水的矿化度受断层和补给水的影响变化比较大,水型主要为Na-HC03.Cl(重碳酸钠型)和Na-Cl(氯化钠型),在此基础上,将区块水文地质的平面分布划分为自由交替带、交替阻滞带(交替阻滞上亚带、交替阻滞下亚带)和滞流带三个带。(3)对比区块水动力场特征参数与含气量的关系发现:储层压力系数较高区域,煤层含气量大;断层构造显着影响煤层气富集成藏的规律特征,断层附近,煤层含气量低;从水位等值线图的变化梯度和分布状态反映出区域水流方向为从西北向南东方向,在区块东部和断层附近水动力相对较活跃,北部和西南部水动力场相对较稳定。(4)对比区块水化学场特征参数与含气量的关系发现:矿化度总体上呈西高东低的特点,在断裂区和边浅部矿化度低,向深部逐渐变高;随着矿化度的升高,地层水离子中阳离子浓度无明显变化,均以Na+、K+离子为主;阴离子由HC03-逐渐过渡为Cl-,说明地层由封闭性较差逐渐向封闭性较好过渡;区块钠氯系数和碳酸盐平衡系数同样显示为边浅部和断层区域高,向深部逐渐降低。矿化度、钠氯系数和碳酸盐平衡系数指示煤层气的富集特征。(5)根据水动力场和水化学场特征,将区块煤层气富集程度划分为破坏区(自由交替带)、过渡区(交替阻滞上亚带)和富集区(交替阻滞下亚带、滞流带)三个区。由南东向北西方向水动力条件逐渐减弱,相应的煤层气由破坏区逐渐过渡到富集区,保存条件逐渐变好。(6)区块水文地质条件识别的煤层气富集区与煤层气井生产现状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破坏区产水较高、产气效果较差;富集区产气效果较好。根据水文地质研究成果及认识,确定了勘探开发部署的优先考虑区块,并提出对富集区的井进行储层压裂改造,产气效果相对较好。研究成果用于排采井的水源判识、采出水处理、动态变化分析、井间沟通识别、排采制度等方面,对不同区内的煤层气井提出相应开发对策,开展分类措施处理,成效显着。
刘明杰[7](2018)在《韩城矿区3号煤层物性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韩城矿区地质资料和煤层气勘探开发资料,对区内3号煤层物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得出:煤层结构简单且全区稳定可采的中厚煤层,为煤层气开发提供了良好目标层位;煤的中-高变质,煤层含气量整体较高;煤储层的超压异常状态,有利于驱动煤层气排水降压产出和煤层气高产。
孙良忠[8](2018)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煤层气开发经济效益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煤层气资源量丰富,开发利用煤层气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还具有安全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综合性效益,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投入煤层气勘探开发以来,已积累了大量排采动态资料。由于我国煤层气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不同地区、不同区块的经济效益差异很大。本文选择煤层气地质条件不同的三个区块——柿庄南区块(沁水盆地)、韩城区块(鄂尔多斯盆地)和白杨河区块(准噶尔盆地),充分利用这些区块的静态地质资料开展了煤层气储集地质条件和开发工程条件对比研究,利用排采动态资料进行了各区块代表井的产能模拟与预测,并开展了煤层气开发经济效益评价,建立了以丰富地质资料和排采动态资料为基础,以分类代表井产能预测为纽带,对不同地质条件下煤层气开发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的模型。本文研究得出以下认识:(1)渗透率和资源丰度是影响产能的两个重要因素,但在不同区块的敏感性具有差异性;(2)煤储层渗透率的差异明显受到区块间应力强度差异的控制:地应力强度越高,渗透率越低;(3)煤层气开发项目回收周期较长,短期内难以保证收益,不可操之过急;(4)在一定资源丰度的前提下,若区块煤储层渗透率整体高于0.1mD,长期来看煤层气开发能够达到8%的内部收益率,渗透率小于0.1mD的区块则比较困难;(5)区块煤层气开发经济效益具有典型的“短板效应”;(6)提升产量是提高区块经济效益的关键。根据这些认识,最后对企业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对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出了配套性建议。
伊伟,熊先钺,卓莹,季亮,王客,耿虎,刘清[9](2017)在《韩城矿区煤储层特征及煤层气资源潜力》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加强韩城矿区煤层气资源的系统评价工作,以覆盖全区的煤层气探井获取的原始资料为基础,对韩城矿区地质条件、煤储层特征、煤层含气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运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数学方法建立了煤层气资源量的计算模型,最终对煤层气资源量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主要的含煤地层为二叠系山西组和太原组,主力煤层3号、5号和11号煤层分布稳定,镜质组含量较高,煤变质程度高,吸附煤层气的潜力较大;影响煤层含气量的主控因素为埋藏深度、构造条件、水文地质条件、镜质组反射率、灰分含量、显微组分及盖层条件;煤层含气量较高且含气饱和度高,但煤层渗透率相对较低,小于0.5m D,后期开发需要加强对煤储层的改造。煤层气资源量预测结果表明:该区煤层气总资源量为858.25×108m3,资源丰度为0.93×108m3/km2,其中煤层埋深小于1200m的煤层气资源量为672.32×108m3,资源丰度为1.08×108m3/km2。
康永尚,孙良忠,张兵,顾娇杨,叶建平,姜杉钰,王金,毛得雷[10](2017)在《中国煤储层渗透率主控因素和煤层气开发对策》文中提出我国煤储层渗透率比美国煤储层渗透率低12个数量级,低渗透率是制约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煤储层渗透率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煤储层的渗透率主要受煤体结构、宏观裂隙以及割理/裂隙系统充填状况和现今地应力等因素的控制,适度构造变形产生的碎裂煤中因宏观裂隙发育导致其渗透率高于原生结构煤的渗透率,但强烈构造变形形成的碎粒煤和糜棱煤则使渗透率降低;割理/裂隙系统矿物充填和高应力不利于渗透率保存。在不同地区,控制煤储层渗透率的关键因素不同,针对性对策是煤层气开发的关键:针对复杂煤体结构,在压裂井层优选时要在煤体结构测井解释的基础上考虑避开糜棱煤;针对我国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系煤层割理/裂隙普遍以方解石充填为主的煤储层低渗透成因,建议探索和开发酸化压裂一体化储层增透技术;针对高应力和地应力类型在垂向上的转换,在压前搞清应力强度和类型的基础上,控制水力压裂隙高度以避免沟通煤层围岩含水层;针对煤储层的应力敏感性和高应力状态,建议采用逐级降压制度,以提高单井的累计产气量。
二、韩城矿区煤层气开发潜力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韩城矿区煤层气开发潜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韩城区块11号煤及其顶底板岩石力学参数计算及煤层气开发有利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岩石力学及地应力研究现状 |
1.3.2 煤层气有利区优选研究现状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2.2 地层及煤层特征 |
2.3 研究区勘探开发现状 |
第三章 研究区岩石力学参数计算 |
3.1 岩石力学室内实验结果 |
3.2 横波预测 |
3.2.1 横波、纵波回归拟合 |
3.2.2 模型误差原因分析 |
3.3 岩石弹性力学参数计算 |
3.4 动静态参数转换 |
第四章 研究区地应力综合评价 |
4.1 地应力方向 |
4.1.1 方法与原理 |
4.1.2 单井地应力方向分析 |
4.1.3 区域地应力方向特征 |
4.2 地应力大小 |
4.2.1 测井计算方法 |
4.2.2 地应力模型选取和关键参数确定 |
4.2.3 地应力分布特征 |
4.3 现今地应力场模拟 |
第五章 研究区煤层气开发有利区预测 |
5.1 煤层气富集条件的主控因素 |
5.1.1 煤层厚度对煤层气产能的影响 |
5.1.2 煤储层含气性对煤层气产能的影响 |
5.2 煤层渗透性对煤层气产能的影响 |
5.2.1 煤层割理 |
5.2.2 天然裂隙 |
5.3 煤层气开发有利区预测 |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控藏要素与高产地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现存问题 |
1.4 研究方案 |
1.5 论文工作量 |
2 煤层气地质背景 |
2.1 构造及现代地热场 |
2.2 含煤地层及其沉积环境 |
2.3 煤储层及其基本属性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5 小结 |
3 低阶煤储层物性及其地质控因 |
3.1 低阶煤样孔隙和裂隙发育特点 |
3.2 低阶煤样吸附性 |
3.3 低阶煤储层渗透性及其地质控制 |
3.4 低阶煤储层流体能量 |
3.5 小结 |
4 低阶煤层气成藏要素与模式 |
4.1 延安组油气显示与分布 |
4.2 延安组油气成因与来源 |
4.3 延安组煤层气控藏地质要素 |
4.4 延安组煤层气成藏地质模式 |
4.5 小结 |
5 低阶煤层气井产能影响因素及高产模式 |
5.1 煤层气可采性地质控制 |
5.2 低阶煤层气井产能工程控因 |
5.3 低阶煤层气高产地质模式 |
5.4 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开发对策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黔西多煤层煤层气储渗机制及合层开发技术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3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及研究趋势 |
1.2.2 含煤层气系统研究进展 |
1.2.3 原位地应力测量与应力场分析 |
1.2.4 煤体结构划分与测井识别 |
1.2.5 贵州省多煤层煤层气开发现状及关键技术 |
1.3 面临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1.6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6.1 研究成果 |
1.6.2 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区域构造特征 |
2.1.2 区域构造演化 |
2.2 煤系沉积作用 |
2.2.1 煤系地层及沉积特征 |
2.2.2 煤层发育特点 |
2.3 煤岩煤质特征 |
2.3.1 宏观煤岩类型 |
2.3.2 煤变质程度作用 |
2.3.3 显微煤岩组分 |
2.3.4 煤质变化 |
3 不同变质程度煤煤层气储层物性表征 |
3.1 不同变质程度煤储渗空间静态表征 |
3.1.1 压汞法对中大孔的表征 |
3.1.2 低温N_2 吸附对2~100 nm孔隙的表征 |
3.1.4 低场核磁共振综合表征 |
3.2 煤岩吸附特征及影响因素 |
3.2.1 煤变质程度对吸附的影响 |
3.2.2 灰分产率对吸附的影响 |
3.2.3 储层原位温压条件对吸附的影响 |
3.3 不同变质程度煤煤层气解吸特性 |
3.3.1 解吸阶段划分理论 |
3.3.2 解吸效率及解吸节点变化 |
3.3.3 煤层气解吸动态识别图版 |
4 不同煤体结构物性显现特征及测井识别 |
4.1 煤体结构物性显现特征 |
4.1.1 显微镜对微裂隙的表征 |
4.1.2 不同煤体结构低温N_2/CO_2 吸附特征 |
4.1.3 不同煤体结构核磁共振结果 |
4.1.4 单轴压缩作用下煤体损伤演化规律CT观测 |
4.2 测井曲线重构及煤体结构测井响应特征 |
4.2.1 测井曲线分频加权重构 |
4.2.2 煤体结构测井响应特征 |
4.3 煤体结构定量识别方法及应用 |
4.3.1 Fisher判别法分析原理 |
4.3.2 判别图版与分类函数 |
4.3.3 方法验证及应用实例 |
5 原位地应力场转换及其储渗控制效应 |
5.1 煤岩储渗空间动态演化表征 |
5.1.1 核磁T_2 谱动态变化特征 |
5.1.2 核磁分形维数及其动态变化 |
5.1.3 煤岩等效割理压缩系数 |
5.2 煤储层原位地应力分布特征 |
5.2.1 煤储层原位应力场临界转换深度 |
5.2.2 应力比随埋深变化规律统计分析 |
5.3 地应力-渗透率-储层压力-含气性协同关系 |
5.3.1 地应力对渗透率的控制作用 |
5.3.2 含气系统叠置发育的地应力封闭效应 |
6 多煤层煤层气高效开发技术对策 |
6.1 合采产层组合优选评价方法 |
6.1.1 产层解吸动态与动液面协同关系 |
6.1.2 产层跨度 |
6.1.3 地层供液能力 |
6.2 储层压裂改造方式 |
6.2.1 合采井压裂改造 |
6.2.2 水平井分段压裂 |
6.3 排采管控方式 |
6.3.1 排采制度对产能的影响 |
6.3.2 排采阶段及管控方式 |
7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煤阶制约下煤层气赋存状态及可采潜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储层孔裂隙结构研究进展 |
1.2.2 煤层气赋存状态及相态平衡研究进展 |
1.2.3 煤层含气性及可采潜势研究进展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
2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2 实验方法 |
2.2.1 压汞实验 |
2.2.2 低温液氮吸附实验 |
2.2.3 二氧化碳吸附实验 |
2.2.4 甲烷等温吸附实验 |
3 不同煤阶煤储层孔裂隙特征 |
3.1 压汞孔隙表征 |
3.1.1 孔隙参数特征 |
3.1.2 压汞孔隙分形特征 |
3.2 低温液氮吸附孔隙表征 |
3.2.1 孔隙参数特征 |
3.2.2 低温氮吸附等温线分类 |
3.2.3 低温氮吸附分形特征 |
3.3 二氧化碳吸附孔隙表征 |
4 不同煤阶煤储层含气性研究 |
4.1 煤阶制约下煤储层吸附能力研究 |
4.2 温压制约下煤储层吸附能力研究 |
4.3.1 吸附热动力学对吸附量研究 |
4.3.2 温度对煤储层吸附量的影响 |
4.3.3 压力对煤储层吸附量的影响 |
4.3 不同煤阶煤层含气量研究 |
4.3.1 吸附气含量预测 |
4.3.2 游离气含量预测 |
4.3.3 溶解气含量预测 |
5 煤阶制约下煤层气可采潜势分析 |
5.1 保德地区 |
5.1.1 地质概况 |
5.1.2 孔隙特征 |
5.1.3 含气性模拟 |
5.1.4 可采潜势评价 |
5.2 柳林地区 |
5.2.1 地质概况 |
5.2.2 孔隙特征 |
5.2.3 含气性模拟 |
5.2.4 可采潜势评价 |
5.3 韩城地区 |
5.3.1 地质概况 |
5.3.2 孔隙特征 |
5.3.3 含气性模拟 |
5.3.4 可采潜势评价 |
6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高瓦斯矿井采煤工作面瓦斯地质分级评价方法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瓦斯地质分级评价标准探讨 |
1.1 煤层基本特征 |
1.1.1 煤层埋深 |
1.1.2 煤层厚度 |
1.2 煤层形变特征 |
1.2.1 煤体结构 |
1.2.2 构造曲率 |
1.3 瓦斯涌出量 |
2 瓦斯地质分级评价方法 |
2.1 参数体系与隶属度 |
2.2 权重确定与评价模型 |
3 应用实例 |
4 结 论 |
(6)韩城区块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层气富集水动力条件研究 |
1.2.2 煤层气富集水化学条件研究 |
1.2.3 水文地质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背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
2.2.1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
2.2.2 含水层特征 |
2.2.3 水动力活跃度分区 |
2.3 区块构造特征 |
2.4 区块含煤地层特征 |
2.4.1 含煤地层特征 |
2.4.2 可采煤层特征 |
2.5 韩城区块煤储层基本特征 |
2.5.1 煤变质程度特征 |
2.5.2 煤岩宏观特征 |
2.5.3 煤岩显微组分特征 |
2.5.4 煤储层物性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3 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分布规律 |
3.1 水动力场特征分析 |
3.1.1 地下水水势特征 |
3.1.2 储层压力系数特征 |
3.2 水化学场特征分析 |
3.2.1 矿化度特征 |
3.2.2 水化学参数特征 |
3.2.3 离子特征 |
3.2.4 水型特征 |
3.2.5 地层水化学成因分析 |
3.3 水文地质带划分 |
3.3.1 自由交替带 |
3.3.2 交替阻滞带 |
3.3.3 阻滞带 |
3.4 本章小结 |
4 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富集的影响 |
4.1 韩城区块煤层含气量分布特征 |
4.1.1 平面分布特征 |
4.1.2 含气量随埋深变化规律分析 |
4.2 水动力场对煤层气富集的影响 |
4.2.1 影响机理 |
4.2.2 地下水水势特征对煤层气富集的影响 |
4.2.3 储层压力系数特征对煤层气富集的影响 |
4.3 水化学场对煤层气富集的指示作用 |
4.3.1 矿化度对煤层气富集的指示作用 |
4.3.2 水化学参数对煤层气富集指示作用 |
4.4 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富集区控制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5 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 |
5.1 韩城区块煤层气井产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5.1.1 煤层气井产水量分布 |
5.1.2 煤层气井产水量对产气量的影响 |
5.1.3 煤层顶底板含水性对产水量的影响 |
5.2 不同水文地质带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 |
5.2.1 水文地质带对产水和产气的控制作用 |
5.2.2 典型解剖分析 |
5.3 外源水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 |
5.3.1 断层沟通含水层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 |
5.3.2 顶底板含水性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水文地质研究成果在韩城区块的实际应用 |
6.1 排采井水源层识别及治理措施 |
6.2 勘探开发部署及措施改造建议 |
6.2.1 勘探开发部署建议 |
6.2.2 措施改造建议 |
6.3 水文地质特征动态变化分析 |
6.4 采出水处理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韩城矿区3号煤层物性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煤层气储层物性特征 |
2.1 煤层与煤岩特征 |
2.2 煤层孔裂隙特征 |
2.3 煤层含气性 |
2.4 煤的吸附特性 |
2.5 煤储层压力 |
2.6 煤层渗透性 |
3 结论 |
(8)不同地质条件下煤层气开发经济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典型区块煤层气地质特征及其对比分析 |
2.1 概述 |
2.1.1 储集地质条件评价内容 |
2.1.2 开发工程条件评价内容 |
2.2 柿庄南区块(沁水盆地)煤层气地质特征 |
2.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2 煤层气储集地质条件 |
2.2.3 煤层气开发工程条件 |
2.3 韩城区块(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地质特征 |
2.3.1 区域地质概况 |
2.3.2 煤层气储集地质条件 |
2.3.3 煤层气开发工程条件 |
2.4 白杨河区块(准噶尔盆地)煤层气地质特征 |
2.4.1 区域地质概况 |
2.4.2 煤层气储集地质条件 |
2.4.3 煤层气开发工程条件 |
2.5 研究区地质条件对比总结 |
第3章 不同地质条件下煤层气井产能预测 |
3.1 COMET3数值模拟软件简介 |
3.2 柿庄南区块典型煤层气井产量预测 |
3.2.1 煤层气井产量分类和代表井排采情况 |
3.2.2 产量历史拟合和产量预测 |
3.3 韩城区块典型煤层气井产量预测 |
3.3.1 煤层气井产量分类和典型井排采情况 |
3.3.2 产量历史拟合和产量预测 |
3.4 白杨河区块典型煤层气井产量预测 |
3.4.1 煤层气代表井排采情况 |
3.4.2 产量历史拟合和产量预测 |
3.5 不同区块单井产量影响因素探讨 |
3.5.1 资源丰度影响作用 |
3.5.2 渗透率影响作用 |
第4章 不同地质条件下煤层气开发概念设计 |
4.1 开发概念设计原则、开发方式和和井网井距设计 |
4.1.1 煤层气开发概念设计原则 |
4.1.2 开发方式 |
4.1.3 井网井距设计 |
4.2 产能规划 |
4.3 煤层气开发投资和经营费用预测 |
4.3.1 工程造价和经营费用取值标准 |
4.3.2 煤层气开发投资和经营费用预测 |
第5章 不同地质条件下煤层气开发经济效益评价 |
5.1 基于净现值法的经济效益评价模型 |
5.2 我国现行煤层气产业财税政策和财税参数取值 |
5.2.1 现行有关政策条文 |
5.2.2 税费法规和条款 |
5.2.3 煤层气开发利用补贴政策 |
5.2.4 煤层气开发财税相关参数取值标准 |
5.3 煤层气开发经济评价结果 |
5.3.1 柿庄南区块煤层气开发经济评价结果 |
5.3.2 韩城区块煤层气开发经济评价结果 |
5.3.3 白杨河区块煤层气开发经济评价结果 |
5.4 煤层气开发经济效益影响因素分析与建议 |
5.4.1 煤层气开发经济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
5.4.2 煤层气开发相关建议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柿庄南区块煤层气开发经济效益评价表 |
附录B 韩城区块煤层气开发经济效益评价表 |
附录C 白杨河区块煤层气开发经济效益评价表 |
致谢 |
(9)韩城矿区煤储层特征及煤层气资源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1.1 区域构造特征 |
1.2 煤层分布特征 |
1.3 煤岩煤质特征 |
1.4 煤岩渗透性 |
2 煤层含气性 |
2.1 含气量分布特征 |
2.2 含气量控制因素 |
2.2.1 煤层埋深 |
2.2.2 灰分含量 |
2.2.3 镜质组含量 |
2.2.4 镜质组反射率 |
2.3 含气量预测模型 |
3 煤层气资源量预测 |
3.1 煤层气资源量计算模型 |
3.2 煤层气资源量计算 |
4 结论 |
(10)中国煤储层渗透率主控因素和煤层气开发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煤储层渗透率与煤阶关系 |
2 煤体结构和割理/裂隙密度对渗透率的影响 |
2.1 煤体结构对渗透率的影响 |
2.2 宏观割理/裂隙对渗透率的影响 |
2.3 微观割理/裂隙对渗透率的影响 |
3 割理/裂隙开启条件对渗透率的影响 |
3.1 割理/裂隙矿物充填状况对渗透率的影响 |
3.2 地应力场对渗透率的控制作用 |
4 中国低渗透煤储层开发对策 |
4.1 合理选择压裂井层, 避免直接压开糜棱煤 |
4.2 针对割理/裂隙充填, 开发酸化压裂一体化技术 |
4.3 充分考虑地应力类型和强度, 优化压裂设计方案 |
4.4 逐级降压, 合理排采 |
5 结论 |
四、韩城矿区煤层气开发潜力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韩城区块11号煤及其顶底板岩石力学参数计算及煤层气开发有利区预测[D]. 边利恒.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2]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控藏要素与高产地质模式[D]. 蔺亚兵.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黔西多煤层煤层气储渗机制及合层开发技术对策[D]. 陈世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4]煤阶制约下煤层气赋存状态及可采潜势研究[D]. 叶金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高瓦斯矿井采煤工作面瓦斯地质分级评价方法与实践[J]. 郭晨,夏玉成,孙学阳,王生全,王社荣,杜荣军,解海军,许珂. 煤炭学报, 2019(08)
- [6]韩城区块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D]. 李剑.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0)
- [7]韩城矿区3号煤层物性特征研究[J]. 刘明杰. 山东煤炭科技, 2018(08)
- [8]不同地质条件下煤层气开发经济效益评价[D]. 孙良忠.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9]韩城矿区煤储层特征及煤层气资源潜力[J]. 伊伟,熊先钺,卓莹,季亮,王客,耿虎,刘清. 中国石油勘探, 2017(06)
- [10]中国煤储层渗透率主控因素和煤层气开发对策[J]. 康永尚,孙良忠,张兵,顾娇杨,叶建平,姜杉钰,王金,毛得雷. 地质论评,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