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后囊混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混浊,晶状体,白内障,超声,上皮细胞,角膜,水肿。
后囊混浊论文文献综述
吴丹萍,吴强[1](2019)在《不同表面处理及设计人工晶状体对后囊膜混浊影响的量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使用EPCO2000定量比较不同表面处理及设计人工晶状体(IOL)对后囊膜混浊(PCO)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随访观察2016-03/11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a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00例971眼。按IOL类型分为4组:ZCB00组43眼,ZA9003组365眼;HQ-201HEP组340眼,Human Optics组223眼。充分扩瞳后获取后照法图片,使用EPCO2000进行PCO程度评分并将各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CO累及瞳孔中央3mm的有167眼(17.2%),发生显着性PCO或已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的有78眼(8.0%);按IOL光学面材料疏水性分组,疏水组总分0.000(0.000,0.012)显着低于亲水组0.127(0.056,0.242)(P<0.05);按IOL光学面肝素修饰与否分组,无肝素修饰组总分0.127(0.056,0.242)低于肝素修饰组0.175(0.067,0.371)(P<0.05);按IOL一片式及叁片式设计分组,一片式组总分0.000(0.000,0.012)显着低于叁片式组0.120(0.041,0.247)(P<0.05);按襻成角分组,襻成角0°组总分0.107(0.000,0.212)低于襻成角5°组0.142(0.051,0.298)(P<0.05)。结论:一片式疏水性直角边缘设计的丙烯酸酯IOL可以更有效地减少PCO形成。(本文来源于《国际眼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于童,王静,张劲松[2](2019)在《上皮间充质转化在后囊膜下混浊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白内障是我国首位致盲性眼病,也是世界上多数国家致盲的主要原因,目前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后囊膜下混浊即后发性白内障(PCO)是白内障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术后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术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在PCO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概述了近些年来EMT在PCO中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国际眼科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张利民,包秀丽[3](2019)在《Sprouty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介导的上皮间充质转化抑制后囊膜混浊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是白内障手术的主要远期并发症,是由于手术切除纤维块后残留在囊袋中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LEC)的异常生长引起的。在成人术后2~5 a的发生率为20%~40%,儿童几乎为100%。大量研究表明LEC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增殖过程是PCO发展的主要病理改变,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通路参与了LEC的EMT过程,其包括经典的Smad信号通路及非Smad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为主要的非Smad信号通路。Sprouty是RTK介导的Ras/ERK/MAPK信号通路特异的抑制蛋白,并作为TGF-β诱导的EMT的负性调节因子抑制ERK信号通路,从而抑制EMT过程。本文将总结在PCO中LEC的EMT过程,以及Sprouty通过抑制TGF相关信号通路阻断PCO过程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眼科新进展》期刊2019年07期)
秦章鹏[4](2019)在《后囊膜混浊机制及对比不同激光方式治疗早期后囊膜混浊的安全性有效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不同材料人工晶状体与后囊膜混浊发生率相关性;对比不同激光方式治疗早期后囊膜混浊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587例(603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患者随访1年,其中植入非亲水性丙烯酸树酯人工晶体296例(301眼)、植入聚甲基丙烯酸酯人工晶体291例(302眼)。观察记录两种人工晶体后囊膜混浊发生率。I级后囊膜混浊46眼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3眼。II级后囊膜混浊40眼随机分为C、D两组,每组20眼。分别对A、C组患者行ND:YAG激光十字形后囊切开治疗,B、D组患者行ND:YAG激光环形后囊切开治疗。将A、B组,C、D组分别对比患者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1、587例(603眼)中,296例(301眼)植入非亲水性丙烯酸树酯人工晶体1年后囊膜混浊发生32例(33眼),发生率为11.0%,其中I级后囊膜混浊18例(18眼),发生率为6.0%,II级后囊膜混浊14例(15眼),发生率为5.0%,III级后囊膜混浊发生0例,发生率为0%。291例(302眼)植入聚甲基丙烯酸酯人工晶体1年后囊膜混浊发生50例(53眼),发生率为17.5%,其中I级后囊膜混浊28例28眼,发生率为9.3%,II级后囊膜混浊22例25眼,发生率为8.3%,III级后囊膜混浊发生0例,发生率为0%。植入两种人工晶体一年后后囊膜混浊发病率比较:非亲水性丙烯酸树酯人工晶体33眼少于聚甲基丙烯酸酯人工晶体53眼,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A、B、C、D四组患者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治疗,术中激光参数结果。(1)脉冲数:A组,50.3±2.8(个);B组,54.6±4.3(个);C组,47.8±3.3(个);D组,54.2±5.1(个)。A、B组对比,C、D组对比P值(27)0.05,有统计学意义。(2)激光总能量:A组,40.30±4.75(mJ);B组,45.63±9.24(mJ);C组,41.80±4.85(mJ);D组,49.09±8.72(mJ)。A、B组对比,C、D组对比P值(27)0.05,有统计学意义。3、A、B、C、D四组患者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治疗后,术后并发症结果。A组发生并发症1眼(前葡萄膜炎),发生率(4.35%);B组发生并发症8眼(人工晶体损伤1眼,一过性高眼压2眼,玻璃体前界膜破裂1眼,前葡萄膜炎4眼),发生率(34.78%);C组发生并发症2眼(人工晶体损伤1眼,前葡萄膜炎1眼),发生率(10.0%);D组发生并发症8眼(人工晶体损伤1眼,一过性高眼压2眼,玻璃体前界膜破裂1眼,前葡萄膜炎4眼),发生率(40.0%);术后并发症方面,A、B组对比,C、D组对比,P值(27)0.05,有统计学意义。4、A、B、C、D四组患者接受激光后,术后都能形成约4mm大小类圆形的后囊膜孔,有效性100%,P>0.05。A组患者术前视力0.32±0.15,术后视力0.56±0.12;B组患者术前视力0.31±0.14,术后视力0.55±0.12;C组患者术前视力0.21±0.12;术后视力0.55±0.14;D组患者术前视力0.22±0.13,术后视力0.54±0.15。四组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27)0.0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年,植入非亲水性丙烯酸树酯人工晶体较植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人工晶体生物相容性更好,后囊膜混浊发生率更低。2、ND:YAG激光后囊切开治疗早期后发性白内障操作简单,安全性与成功率高。患者激光后,眩光症状不同程度改善,视力明显提高。采用十字形后囊切开方式较环形后囊切开方式,激光脉冲数更少,总能量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十字形后囊切开法安全、实用性优于环形后囊膜切开法。(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01)
徐晓玮,田爱军,陈红,郝微[5](2018)在《miR-449a对上皮后囊混浊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及间质转化的影响及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miR-449a对后囊混浊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常规培养后囊混浊组织晶状体上皮细胞(PCO-LECs)及正常附着组织晶状体上皮细胞(normal-LECs),分别用qRTPCR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内miR-449a及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纤黏蛋白(fibronectin)表达。向PCOLECs中转染miR-449a特异性的mimics(mimics组)及scrambled序列(miR-NC组),分别用qRT-PCR、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内miR-449a及相关蛋白质表达,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449a与c-Met、c-Myc的靶向关系。结果与normal-LECs比较,PCO-LECs中miR-449a、E-cadherin低表达,fibronectin高表达(P均<0. 05)。与miR-NC组比较,mimics组miR-449a高表达(P <0. 05),细胞增殖活力、迁移能力低(P均<0. 05),E-cadherin高表达(P均<0. 05),fibronectin低表达(P均<0. 05)。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表明miR-449a具有潜在靶向抑制c-Met、c-Myc 3'UTR端的能力。结论 miR-449a可抑制后囊混浊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抑制c-Myc、c-Met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8年37期)
苏安乐,高宁,温誗[6](2018)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并植入后倾角人工晶体术后对后囊混浊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并植入后倾角人工晶体术后后囊混浊(PCO)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西安市第一医院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手术并植入人工晶状体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00例,依据自愿原则,29例患者植入后倾角为5°FLEX晶体,作为FLEX组;38例患者植入倾角为0°AO晶体,作为AO组;33例患者植入前倾角为10°SKY晶体,作为SKY组;观察患者术后眼底、并发症、发生后囊混浊及屈光度、前房深度变化情况。结果随访期间叁组患者都没有发生Ⅲ级后囊混浊,叁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3个月及5个月发生PCO几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叁组患者术后5个月随访时,屈光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叁组对象手术前后前房深度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中均未出现后弹力层脱落、切口撕裂、后囊膜破裂、角膜内皮损坏及玻璃体溢出等,患者均未发生黄斑囊样水肿、切口渗漏、视网膜脱落、人工晶体偏位青光眼或继发眼内感染等。结论人工晶状体为后倾角和常规人工晶状体对患者术后后囊混浊影响无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热带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李蕾,姜红,邱红,魏秀华,纪元[7](2018)在《张力线法后囊膜切开术治疗晶状体后囊膜混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张力线后囊膜切开术治疗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浑浊需手术治疗者70例。观察组35例(42眼)采用张力线法后囊膜切开术,对照组35例(40眼)采用十字切开法后囊膜切开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单次最小切开能量及总能量小于对照组,点数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观察组黑影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27.50%(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无黑影症状患者(0/40),对照组黑影发生率为7.50%(3/40)(P>0.05)。结论张力线法可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激光用量,术后短时间内黑影症状少。(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期刊2018年13期)
刘莹,滕玉明,孙丽珍[8](2018)在《前囊膜抛光预防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成熟手术方式,术后其主要的并发症是后囊膜混浊(PCO),发生机制考虑与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残留与增殖有关,因此术中清除和术后抑制其增殖显得尤为重要~([1])。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集的142例(156眼)白内障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7月在解放军第404医院收集的142例(156眼)白(本文来源于《实用医药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刘婷婷,包秀丽[9](2018)在《后囊膜混浊相关分子调控通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白内障手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最成熟的眼科手术之一。手术包括摘除混浊的晶状体及人工晶状体的植入,可以较好地恢复患者视力。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又称继发性白内障,是白内障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手术的治疗效果。在白内障手术后2~5 a,由PCO导致的视力下降患者占20%~40%。PCO是一种纤维变性疾病。研究PCO的发生机制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医学课题。目前证实手术后晶状体赤道部及前囊下残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通过增殖、迁移、上皮间质转化成为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伴随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最终导致了PCO的发生。一系列生长因子及信号通路参与到PCO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对与PCO发生相关的分子调控通路的最新知识进行了总结,并探讨了干扰PCO发生的可能途径。(本文来源于《眼科新进展》期刊2018年06期)
马强,潘士印,李曦冉,郑博,曲晓瑜[10](2018)在《吉西他滨对兔眼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眼内应用不同浓度的吉西他滨对兔眼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CO)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吉西他滨在眼内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36只3个月龄新西兰白兔采用随机单位组设计分组法分为A、B、C叁组,每组12只。A组为吉西他滨5 mg/m L治疗组,B组为吉西他滨10 mg/m L治疗组,C组为空白对照组;所有的实验动物均进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监测角膜水肿,对后囊膜混浊程度及角膜内皮细胞数量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第1天、第3天,叁组兔角膜均出现水肿,组间比较水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5天叁组兔角膜水肿均吸收;后囊膜混浊术后第2周出现,术后30 d后囊膜混浊程度分级,A、B组后囊膜混浊分布于1级和2级,而C组多分布于2级和3级,A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和B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和C叁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数量低于术前,角膜内皮损失量分别为(182.0±65.6)个/mm~2、(195.2±60.4)个/mm~2和(158.8±58.6)个/mm~2,叁组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损失量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吉西他滨治疗组可以有效抑制后囊膜混浊的发生;5 mg/m L吉西他滨溶液可作为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药物。(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8年04期)
后囊混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白内障是我国首位致盲性眼病,也是世界上多数国家致盲的主要原因,目前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后囊膜下混浊即后发性白内障(PCO)是白内障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术后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术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在PCO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概述了近些年来EMT在PCO中的研究进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后囊混浊论文参考文献
[1].吴丹萍,吴强.不同表面处理及设计人工晶状体对后囊膜混浊影响的量化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9
[2].于童,王静,张劲松.上皮间充质转化在后囊膜下混浊中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9
[3].张利民,包秀丽.Sprouty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介导的上皮间充质转化抑制后囊膜混浊的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19
[4].秦章鹏.后囊膜混浊机制及对比不同激光方式治疗早期后囊膜混浊的安全性有效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9
[5].徐晓玮,田爱军,陈红,郝微.miR-449a对上皮后囊混浊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及间质转化的影响及机制[J].山东医药.2018
[6].苏安乐,高宁,温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并植入后倾角人工晶体术后对后囊混浊的影响[J].热带医学杂志.2018
[7].李蕾,姜红,邱红,魏秀华,纪元.张力线法后囊膜切开术治疗晶状体后囊膜混浊[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
[8].刘莹,滕玉明,孙丽珍.前囊膜抛光预防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的效果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18
[9].刘婷婷,包秀丽.后囊膜混浊相关分子调控通路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18
[10].马强,潘士印,李曦冉,郑博,曲晓瑜.吉西他滨对兔眼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抑制作用[J].海南医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