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神健脑丸治疗神经衰弱92例(论文文献综述)
胡文军[1](2021)在《栀灵复方颗粒的制备及其镇静助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拟将对镇静助眠有效的临床经验方栀灵复方进行剂型改进,研制出栀灵复方颗粒,并对其进行颗粒剂制备工艺、药效、药动学、质量标准、初步稳定性研究,为药物的开发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首先,根据处方中中药饮片的临床提取方法和有效成分的化学性质选择水煎煮法提取,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栀子苷和橙皮苷含量为指标,对栀灵复方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然后,对稀释剂、润湿剂及药物与稀释剂的比例进行单因素考察,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成型率、休止角、堆密度、吸湿率、溶化率为指标,优选最佳成型工艺。并对栀灵复方颗粒进行质量标准研究及初步稳定性试验。药效方面,采用自主活动试验对栀灵复方汤液及颗粒进行镇静助眠研究,并对栀灵复方开展最大耐受量试验。药代动力学方面,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颗粒中栀子苷在大鼠体内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而进行一只动物采血一次和同只动物多次采血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通过提取工艺的研究得出了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为10倍、提取3次、第一次1.0h,第二次0.5h,第三次0.5h。通过成型工艺的研究,得出了颗粒最佳成型工艺为浸膏粉末与可溶性淀粉比例1∶0.75,润湿剂70%乙醇(用量为浸膏粉末量的24%)制软材,干燥,整粒,即得。分别建立了栀灵复方颗粒中天麻和延胡索薄层鉴别的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苷和橙皮苷含量的方法,以及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颗粒中总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的方法,初步建立了栀灵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初步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各项指标符合规定。药效试验证实栀灵复方汤液及颗粒具有镇静助眠的作用,最大耐受量试验结果显示最大耐受倍数为135.44,表明颗粒对人体安全,同时得出成人日服剂量不得大于15倍处方量。两次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大鼠口服给药后颗粒中栀子苷的房室模型属于一室模型,栀子苷首先在体内快速吸收浓度达到一个峰值,接着可能由于肝肠循环出现第二峰,最后栀子苷全部吸收浓度趋于零。两次药代动力学研究中栀子苷在大鼠体内的t1/2分别为13.70h和8.07h,Tmax分别为0.25h和0.50h,表明口服给药后栀子苷在大鼠体内吸收较快。结论:本研究表明栀灵复方颗粒有效安全,制备工艺合理,方法稳定可行,为镇静助眠药物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于珺[2](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临床应用规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现代,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疾病负担在世界疾病负担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社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新的精神心理问题也不断产生。心理不健康状态人群包含相当数量的心身疾病或身心疾病患者,涉及人群广泛,但现有治疗方法相对局限于药物治疗范畴,治疗方法的有限性呼吁人们加强相关研究。除药物治疗外,针灸调神成为国内治疗心身疾病以及身心疾病的一项重要手段,近年来,针灸调神也逐渐成为中医学界临床、理论研究的一大热点。庄礼兴教授在靳三针疗法治神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调神针法,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对神志病、心身疾病及身心疾病有良好的疗效。本文旨在借助数据挖掘方法,通过对庄礼兴教授门诊病历的分析,探索调神针法的病种、临床用穴等方面的规律,以期为临床工作者使用调神针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拍照、笔记的方式收集庄礼兴教授门诊接受针灸治疗患者的病历,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所有病历进行初步筛选。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病历信息录入计算机,构建原始资料数据库,原始数据库内容包括:患者一般信息、诊断、症状、体征、辅助检查、针灸处方等信息。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并将所有病历按照未使用调神针法、调神为主、调神为辅分类并标记调神针法使用情况。根据下一步数据挖掘所需的数据类型将规范化处理之后的原始数据库划分为附有调神针法使用情况的一般信息数据库、诊断数据库、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数据库、针灸处方数据库。对纳入本研究的病历的数据挖掘步骤如下:(1)使用SPSS Statistics对患者一般信息、是否使用调神针法、调神主辅情况、中西医诊断、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既往史、针灸处方等进行频数分析,以了解纳入病历的整体情况,并初步观察调神针法临床使用的整体情况。(2)使用SPSS Statistics对针刺取穴进行聚类分析,观察取穴的大致分组情况,并进一步观察调神为主、调神为辅病历针刺取穴的分组情况。(3)使用SPSS Modeler制作针刺取穴的网状图以观察取穴之间的相关情况,并对中西医诊断、针灸处方、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与调神针法使用情况及针刺取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进一步观察这些要素之间的具体相关程度。中西医诊断与调神针法使用情况的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有助于观察诊断对调神针法使用情况的影响;针刺取穴的频数分析、网状图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有助于观察针刺取穴在调神为主、为辅病历中的使用规律。(4)使用SPSS Statistics对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与是否使用调神针法、调神为主或调神为辅进行决策树分析,以观察影响调神针法使用情况的具有较明显分辨力的因素。(5)在对症状的频数分析基础上,使用SPSS Statistics对频数高的前28个症状进行因子分析,观察具有代表性的症状公因子,总结每个症状公因子可能涉及的脏腑、经络,并据此探讨症状公因子提示的病机。结果:从频数分析可知,符合纳入标准的病历共527例,使用调神针法的病历共221例,占病历总体的41.9%。调神为主或调神为辅病历在性别上的分布没有明显区别,但在不同年龄段中性别上的分布存在差异;调神病历数量在各月和各节气中也有涨落变化,但影响因素尚不明确。诊断方面,病历总体共涉及117个西医诊断,调神病历涉及其中69个,全部病历均为调神病历的西医诊断有失眠、运动障碍、癫痫、小儿抽动障碍等共48个,调神和非调神病历兼有的西医诊断有颈椎病、腰痛、颈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等共21个;病历总体共涉及中医诊断45个,调神病历涉及的中医诊断共37个;所有病历都为调神病历的中医诊断有不寐、颤证、郁证、痫证等共20个,调神和非调神病历兼有的西医诊断有腰痹、项痹、痹症、面瘫病等共17个。现病史方面,主诉持续时间为12个月时调神针法的病历数量更多;症状、体征方面,失眠、头晕、头痛等共34个症状或体征在调神病历中的频数较高,失眠、纳差、入睡困难在调神为主的病历中出现频数较高;舌象和脉象在是否使用调神针法和调神为主或为辅病历中没有表现明显的倾向。针灸处方方面,调神病历中以毫针针刺为主要治疗方法,还包括穴位埋线、耳穴、皮肤针等治疗方法;全部取穴中,四神针、印堂、神庭等调神为主的取穴和头部督脉排针表现出较高频次,是调神主要使用的取穴;其他毫针针刺取穴中督脉腧穴使用频数最高。配合使用耳穴疗法的病历约占调神病历整体的43.4%,使用频数较高的耳穴为肝、交感、心、缘中、肾、神门、皮质下。可见并非所有就诊患者都有使用调神针法的必要性,且调神为主与调神为辅病历在一般信息、诊断、现病史等方面各有特点,调神针法以毫针针刺为主要治疗方法,酌情配合其他方法。调神病历的97个取穴可聚类为3个大类:C1包含取穴较复杂,可大致分为治疗面瘫病等面部疾病的取穴、百会和后顶以及其他77个取穴;C2包含百劳、颈阿是、头部督脉排针、晕听区、风池,是治疗以颈肩部经气不利为主要病机的疾病常用的取穴;C3包含申脉、照海、神庭、印堂、三阴交、四关、四神针,是调神为主病历的主要取穴。可见,调神为主的取穴与头部督脉排针在系统聚类分析中分属于不同类。从关联规则分析可知西医诊断为癫痫、运动障碍、失眠的病历和中医诊断为痫证、郁证、颤证、不寐的病历必然使用调神针法;西医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疲劳综合征、抑郁症、帕金森病、儿童抽动障碍、癫痫、运动障碍和中医诊断为瘈疭、痫证、郁证的病历必然使用调神为主的取穴;症状与取穴方面,调神为主的取穴与痴呆、耳聋、耳鸣、腹痛、关节痛等12个症状存在一定相关性,与痴呆、关节痛、面痛、心悸的相关程度较高;头部督脉排针与痴呆、颈痛、失眠、头痛、心悸、足痛症状存在一定相关性。调神针法取穴之间的网状图表明调神为主的取穴之间联系紧密度高,而头部督脉排针与调神为主取穴的联系程度低,这与系统聚类结果一致,取穴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也表明,调神为主的取穴与头部督脉排针同时使用的可能性小,两组取穴的配穴情况区别明显。结合调神病历取穴的频数分析和多阶关联规则分析可知,调神为主的取穴中四神针、印堂、神庭是最核心的取穴,三阴交、四关、申脉、照海是较常用的配穴,神门、内关、百会、素髎、水沟均是较少使用的配穴,头部督脉排针在调神为辅的病历中发挥调神的作用。从对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既往史的决策树分析可知,影响是否使用调神针法的节点有:头晕、入睡困难、头痛、纳差、上肢震颤、颈痛、耳鸣,共形成9条决策树路线;影响使用调神为主或为辅取穴的节点有:查体、辅检阳性、入睡困难、瞤目频繁、头痛,共形成5条决策树路线;区别使用调神为辅或不使用调神针法的主要节点有:头晕、神疲、耳鸣、头痛、言语不利、面痛、大便溏、有相关既往史,共形成9条决策树路线。多数决策树路线具有参考价值,但决策树总体拟合度还有提升空间。从对症状的因子分析可见,28个症状可提取为15个公因子,公因子提示调神病历中具有共性的病机在脏腑方面与心(脑)、肝、胆、脾、肾有关,在经络方面主要与督脉、太阳经、少阳经有关。结论:调神针法可划分为调神为主的治疗思路和调神为辅的治疗思路。调神为主的治疗思路主要适用于神志病及心身疾病的治疗,调神为辅的治疗思路适用于身心疾病的治疗。调神为主与调神为辅的治疗思路用穴有区别:调神为主治疗思路用穴以四神针、神庭、印堂为核心取穴,以三阴交、四关、申脉、照海、内关、神门、百会、素髎、水沟为加减取穴;调神为辅治疗思路的用穴中,头部督脉排针是主要起到调神作用的取穴,配合治疗躯体原发病的其他取穴使用。
孙岩[3](2020)在《老年期痴呆历代相关中医医案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收集、整理关于老年期痴呆病的古代文献,并将医案类文献和医案类以外文献(以下简称医理类文献)分列研究,总结古代医家对老年期痴呆病的认识,补充病因病机理论,探寻辨证治疗规律,为临床提供文献学参考。2.收集、整理关于老年期痴呆病的现代中医临床报道,总结现代中医临床用药规律,比较古今中医治疗老年期痴呆病在用药上的异同,提出今后中医临床用药建议。方法1.第五版《中华医典》为主,网络APP“翰堂典藏数据库”和“超星图书”为参照和补充,检索“健忘、善忘、好忘、喜忘、痴呆、呆病、神呆、神痴、不慧”等关键词,收集与上述关键词相关的文献。2.在CNKI数据库1999.1.1-2019.9.30时间范围内,分别检索主题词为“老年期痴呆+临床”和“中医+治疗”、“老年性痴呆+临床”和“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和“中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和“中医+治疗”、“AD+临床”和“中医+治疗”以及“VD+临床”和“中医+治疗”,检索过程中不限制更新时间。以同样条件,检索万方数据库,作为参照和补充。收集上述现代中医临床文献。3.整理、过滤古代老年期痴呆相关文献和现代老年期痴呆中医临床报道或研究,提取相关资料并予以标准化、数据化,建立古代医案类、古代医理类和现代临床类三个数据库。对舌象、脉象、面色、药量、诊次、预后等一般资料进行定性分析,中药的选用范围、被选用中药的功能归类、归经分类等进行频数、离散度、相似度、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和挖掘。最终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和讨论,探索老年期痴呆的用药规律和趋势。结果1.古代医案中脉象整理结果提示老年期痴呆病多与痰饮、气血不足、气滞、血瘀、阳气衰败等因素有关。舌诊整理结果提示该病与痰饮、瘀血及气血不足等因素有关。面色整理结果提示血虚、脾虚、痰湿及阴虚阳亢等因素与该病关系密切。2.古代医案中老年期痴呆病位首要在心,与肾、肝、脾、肺等脏腑关系密切,病性以“阴虚”为最多。另外,“痰”在老年期痴呆病中也是颇为关键的一环。病机前10位的分别为心血不足、心肾不交、痰火蒙心、肾阴亏虚、痰火上扰、精髓不足、水不涵木、痰饮阻滞、心气不足和虚火扰神。3.古代医案中共出现192味中药。按功能主治分类,中药分为20大类和47小类,总频次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补虚药、安神药、清热药、理气药、化痰药。补益药中补气药出现总频次最多,以下顺次为补血药、补阴药和补阳药。中药归经涉及肝、心、脾、肺、肾、小肠、大肠、膀胱、胃、胆、心包和三焦,尤以归肺经的中药最多。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补益类、化痰类组合出现的较多,辅以收涩类、开窍类、安神类、理气类等组合。4.古代医理类文献研究表明,通过舌、脉和面汇总结果发现,老年期痴呆病与忧思、心气不足、心血不足、积热在胃、瘀血、痰饮等关系密切。在治疗上,主治中药按功能分别属于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安神药、利水药、清热药等14大类,中药归经涉及肝、心、脾、肺、肾、小肠、大肠、膀胱、胃、胆和心包。5.现代中医临床报道中共出现214味中药。按功能主治分类,中药分为17大类和39小类,总频次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安神药、开窍药、清热药。补益药中补气药出现总频次最多,以下顺次为补血药、补阳药和补阴药。中药归经涉及肝、心、脾、肺、肾、小肠、大肠、膀胱、胃、胆、心包和三焦,尤以归脾经的中药最多。通过因子分析、聚类分析,补益类、活血化瘀类组合出现较多,温里类、安神类、开窍类、清热类等组合也有出现。6.古代医案类和医理类文献比较。两者记录的脉象、舌象和面色提示的临床意义一致,但医理类文献收集到的记录较医案类文献记录的内容更为丰富。在方剂使用上,具名的方剂重合度不高,医理类文献记载的方剂多于医案类文献实际使用的方剂。在中药选取范围上,有柏子仁、半夏、柴胡等38味中药重合。与医案类文献相比,医理类文献中缺少归三焦经的中药,缺少化湿类、驱虫类、祛风湿类、收涩类、温里类、消食类、涌吐类和止血类8类中药,多出拔毒化腐生肌类中药。7.古代医案与现代中医临床比较。在用药范围上,古代医案所用中药有石菖蒲、川芎、远志等118味到现在中医临床还在使用。古今用药的相似度达到40.48%,也就是说现代中医临床用药将近一半的中药在古代也是治疗老年期痴呆的常用药。从药物归经上看,古代医案中药归经最多的归为肺经,其次是肝经,第三为脾经;而现代中医临床用药归经最多的脏腑是脾,其次是肝经,第三归肾经。从中药功效分类方面比较。古代医案所用中药分属20类,现代中医临床所用中药分属17类。除攻毒杀虫止痒药、驱虫药、涌吐药3类药物外,现代中医临床中药功效分类完全与古代一致,保持了较高的延续性。古代用药功能选用范围大于现代。攻毒杀虫止痒药、驱虫药、涌吐药3类药物在现代中医临床上不再作为治疗老年期痴呆的药物使用。用药偏好方面,古今中医临床补益类中药均居首位,安神药、开窍药、清热药和解表药都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较高的总频次。但现代中医临床用药偏好性更强,明显侧重于补益药和活血化瘀药的应用。而古代中医临床用药较为分散,除了着重使用补益药外,还较高频率应用了安神药、化痰药和理气药。药物组合方面,古今中医均注重补益类药物组合的使用,但是在组合搭配侧重上有所不同。古代医案,大量出现补益类中药间的配合组对,少量与安神类、清热类、化痰药等中药配合使用。而现代中医临床,补益类中药两两配合使用情况没有古代多也没有古代普遍,反而是更多选择与活血化瘀类中药搭配。此外,现代中医临床还有活血化瘀类的其他组合,并出现了温里类药物组合的应用;而古代医案更注重化痰类药物组合的使用。8.在古代医案类文献、古代医理类文献以及现代中医临床报道中共有人参、远志、石菖蒲等30味中药重合。结论1.古代中医文献对老年期痴呆病的认识。病位首要在心,与肝、肾、脾、肺等脏腑关系密切。病因主要包括年高体虚、平素思虑劳心过度、大病后虚弱、它病误治迁延日久、大怒、情志不遂日久、平素气虚痰湿体质或向有肝阳再遇外邪等。病机按照虚实辨证,虚证最多、虚实夹杂证次之、实证居末,虚证中尤以“阴虚”为最多。另外,“痰”作为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在该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古代医案治疗老年期痴呆在方证对应上有两个显着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病位首要在心,而药物归经上以归肺经的中药居多;第二个特点是病机以“阴虚”、“血虚”最为多见,而药物分类上以补气类、补阳类中药居多。3.古今临床用药异同。古代医案中所用中药共192味(AY集合),现代临床报道中所用中药共214味(CY集合),现代医家使用中药种类上比古代多22味。中药使用范围方面,相同点在于古今中医临床补益类中药的使用都居首位,安神类中药、开窍类中药、清热类中药和解表类中药也均得到重视;不同点在于,古代临床更为注重化痰类中药和理气类中药的使用,而现代临床偏重于活血化瘀类中药的应用。药物组合方面相同,相同点在于古今中医临床均偏重于补益类药物的组合使用,并均有开窍类、安神类药物组合的辅助;不同点在于现代中医临床注重活血化瘀类和温里类药物组合的应用,而古代中医临床则注重化痰类药物组合的使用。4.今后中医临床建议。今后中医临床可以尝试多辨证使用化痰药和理气药,以及化痰类组合。单味药推荐:人参、远志、石菖蒲、熟地黄、酸枣仁、茯苓、半夏、柴胡、川芎、丹参、当归、地骨皮、茯神、枸杞子、龟甲、黄连、煅龙骨、龙眼肉、麦冬、牛黄、山药、生地黄、桃仁、天南星、菟丝子、五味子、益智仁、柏子仁、炙甘草、鳖甲这30味中药,在古代医理类文献、古代医案以及现代中医临床中均有出现,可以作为治疗老年期痴呆优选中药。
林文颖[4](2018)在《耳穴贴磁对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将耳穴贴磁应用于卒中后睡眠障碍(PSSD)患者,观察耳穴贴磁对其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指数)、睡眠效率(国际统一睡眠效率值)、生活质量(脑卒中特定生活质量量表)的影响,旨在评价耳穴贴磁改善PSSD的疗效,为PSSD患者提供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根据诊断、纳入、排除标准,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神经康复科选取符合条件的PSSD患者93例,用Excel产生随机数字将纳入的患者随机分为耳穴贴磁组、王不留行籽组、常规护理组,每组各31例。三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耳穴贴磁组患者予以耳穴磁疗贴按压,王不留行籽组予以王不留行籽按压,两组均选择神门、皮质下、交感、心、肾、枕、垂前耳穴,采用对压法,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日按压耳穴4次(三餐后及睡前),每次每穴按压20~30秒,两耳交替,每隔3天更换一侧耳廓贴压,共治疗4周。试验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睡眠效率值、生活质量(SS-QOL)量表评分,观察并记录患者睡眠状况、生活质量的变化,评价其疗效。结果1 PSSD患者的基线资料情况试验前三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职业等)、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居住环境、饮酒、吸烟、熬夜、午休等)、评价指标基线(PSQI量表评分、睡眠效率值、SS-QOL量表评分)比较分析,三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 PSSD患者完成试验情况本研究共纳入93例患者,其中83例完成试验,耳穴贴磁组完成28例,剔除1例(原因:患者在试验期间未配合试验研究),脱落2例(原因:患者提前出院,出院失访);王不留行籽组完成27例,剔除2例(原因:患者在试验期间未配合试验研究),脱落2例(原因:患者提前出院,出院后失访;患者依从性差);常规护理组完成28例,剔除1例(原因:患者在试验期间未配合试验研究),中止1例(原因:患者出现病情恶化),脱落1例(原因:患者提前出院,出院后失访)。3 PSSD患者试验后的临床效果评价3.1睡眠质量3.1.1 PSQI评分三组试验后比较,耳穴贴磁组睡眠质量的提高优于王不留行籽组(P<0.05),耳穴贴磁组、王不留行籽组睡眠质量的提高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1)。其中:耳穴贴磁组在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维度的评分较王不留行籽组有所下降(P<0.05);耳穴贴磁组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维度评分上较常规护理组有明显下降(P<0.01);王不留行籽组在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维度评分上较常规护理组有明显下降(P<0.01),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维度评分上较常规护理组有所下降(P<0.05)。三组试验前后比较,患者睡眠质量均较试验前有所改善。其中,耳穴贴磁组、王不留行籽组在各维度评分方面较试验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护理组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方面较试验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3.1.2睡眠效率值比较三组试验后比较,耳穴贴磁组与王不留行籽组睡眠效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贴磁组、王不留行籽组睡眠效率值较常规护理组有所提高(P<0.01、P<0.05)。三组试验前后比较,耳穴贴磁组、王不留行籽组试验后睡眠效率值有明显提高(P<0.01);常规护理组睡眠效率值试验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生活质量三组试验后SS-QOL量表评分比较,耳穴贴磁组生活质量的提高明显优于王不留行籽组、常规护理组(P<0.01);王不留行籽组生活质量的提高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1)。具体表现,耳穴贴磁组在改善患者精力、家庭角色、个性、社会角色方面明显优于王不留行籽组(P<0.01);耳穴贴磁组在改善患者精力、家庭角色、情绪、个性、社会角色、工作或劳动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1);王不留行籽组在改善精力、家庭角色、情绪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1),在改善个性、社会角色方面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三组试验前后比较,除视力方面的变化无差异外,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安全性观察经安全性观察,三组患者在试验期间并未出现晕厥、异常感觉、皮肤损伤或过敏等耳穴疗法的不良反应。结论1耳穴贴磁、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均可一定程度改善PSSD患者的睡眠状况。耳穴贴磁组的疗效优于王不留行籽组。2耳穴贴磁、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可有助于提高脑PSSD患者的生活质量。耳穴贴磁组的疗效在一定程度上优于王不留行籽组。
武峻艳[5](2016)在《中医肾脑相关学说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研究肾脑相关的理论源流与病案实践,探寻肾脑相关的机制、实质与特征,挖掘肾脑相关的临床意义及应用模式,为肾脑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方法:采用文献互证、逻辑推理、信息检索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查阅经典着作与检索现代文献相结合的方式,在运用归纳、综合、比较等具体研究方法的同时,广泛参阅了中医学典籍与相关的哲学论着进行理论研究。并借助《中国知网》与《中华医典》等工具平台,进行了典型医案的个案分析。结果:1.形神一体之肾统一于肾气。脑通过御气而为一身之主。“肾脑相关”表现为经络联系、精髓化生、阴阳属性、神气功能上的相互协调。2.肾脑相关,以“阴阳学说”等深刻影响中医理论的哲学命题为指导,以经脉络属和精髓化生为基础,以多元复杂的功能联系为表现。3.肾脑相关有其特定的机制、实质与特征,并作为一个整体对人体的生命存续、气机升降、形神合一、情感记忆、行为动作等产生重要影响。结论:肾脑相关于气,气机升降相因是肾脑互济的机制。肾和脑兼具有先后天两种属性,脑为脏腑之主,脑神通过御气而统御五脏神。“气”在肾—督脉—脑系统中,通过沟通“精”与“神”实现人体的自为自和及人身的形神合一。先天不足、劳逸过度和情志所伤,使精髓化生不足或气机升降失调,是肾脑相关病证的主要病因病机。结合药物气味,顺应肾、脑之特性用药,及从督脉腧穴用针灸,填精益髓、调理气机,是治疗肾脑相关病证的主要思路。气之和与气之顺是肾脑相关的关键。
李楠楠[6](2014)在《颅内外动脉狭窄相关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证候学研究及临床研究》文中提出慢性脑供血不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但由于其相关病名在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文件及我国脑血管病疾病分类中相继被取消,此疾病诊断率低,在临床较少受到关注和重视,但是这一疾病群体却客观存在,发病率极高。慢性脑供血不足是中风、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重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过程,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和延缓重大脑血管病事件。慢性脑供血不足在现阶段尚无被国际国内公认的病名和诊断标准,现代医学在治疗上也无确实有效的方法,但是中医药在其治疗方法上多靶点、多途径的优势较为明显,对于本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从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相关文献和临床研究入手,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证候学分布规律以及中医药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从而为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治疗开拓新的思路,为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药防治、重大脑血管疾病延缓和预防指明新的方向。一、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证候学现代文献研究目的:分析慢性脑供血不足中医证候学文献,从中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年1月2013年12月所有慢性脑供血不足中医证候学相关文献,对其进行筛选和分类,总结其中有关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症状表征、证候要素、证型等资料,进行录入和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共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6篇,纳入患者2452例,共归纳出14个证候类型,16个证候要素,515个表征。(2)中医表征分析:515个表征中,一般表征320个,其中常见表征共11个,分别为头晕、头痛、失眠、耳鸣、健忘、腰膝酸软、乏力、胸闷、头重、神疲、多梦,其在文献中出现频率均大于25%。脉象表征83个,其中细脉、弦脉、沉脉出现频率最高。舌象表征112个,其中常见舌色为舌淡、舌红,常见舌苔为苔薄、苔白、苔黄。(3)证候要素分析:所有文献中,共归纳出中医证候要素16个,总频次5660次,其中病位证候要素4个,病性证候要素12个。常见的病位类证候要素为肝、肾和脑。常见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为气虚、血瘀、阴虚、痰浊、精亏、气滞和血虚。(4)中医证型分布:慢性脑供血不足相关文献中归纳出中医证候类型共14个,其中常见证候类型为肾精亏虚证、气虚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肝阳上亢证、痰浊中阻证。二、慢性脑供血不足中医证候学临床研究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特征,为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临床收集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医证候学资料,制订中医证候学观察量表,观察7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将其数据进行录入分析,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证候学分布规律,并与文献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7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男性45例(59%),女性31例(41%)。发病年龄以60-79岁最多,共55例(72.3%)。合并基础疾病最多的为高血压病,共65例患者(85.5%),其次为血脂异常(68.4%)和糖尿病(53.9%)、冠心病(19.7%);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有2个或以上基础疾病者占80%。(2)中医证候要素分布:7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共总结出9个病性类证候要素和5个病位类证候要素,其中常见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为髓亏证、痰浊证、血虚证、气虚证和血瘀证。常见的病位类证候要素为脑、肾和肝。所有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证候要素合并情况中,单纯一证者仅4例,2证至4证合并出现者共65例(85.5%)。其中纯虚证者29例(38.2%),纯实证者仅1例(1.3%),虚实夹杂证者46例(60.5%)。由此可见,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病机复杂,多为虚实夹杂证。(3)中医证候聚类分析:将9类病性类证候要素进行聚类分析,将其聚为两类时,痰浊和髓亏证聚为一类,其他7证聚为一类。(4)中医证候要素与基础病情况相关分析:将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病性类证候要素分别与其合并的基础疾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瘀证与血脂紊乱呈正相关(P<0.05);痰浊证与高血压病呈正相关性(P<0.05)。而其他证候要素与基础疾病之间则没有显着的相关性(P>0.05)。(4)文献调查与临床观察慢性脑供血不足中医证候学分布差异:将文献调查中医证候学结果与临床观察结果进行比较,文献调查结果以气虚证、血瘀证、阴虚证、痰浊证为慢性脑供血不足常见证候要素,而临床观察中以髓亏证、痰浊证、血虚证、气虚证、血瘀证最为常见。三、中药活络益脑方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目的:通过中西医量表及脑灌注检查评价活络益脑方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从而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所有7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均服用中药活络益脑方三个月以上,于治疗前后均行简明智力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测量表(MoC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和中医症状学量表评分,评价活络益脑方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2)7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部分患者共31例行SPECT脑灌注检查,测定灌注减低区的脑血流量,与脑梗死组及正常人局部脑血流量进行比较,观察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血流量特点。(3)部分治疗前行SPECT脑灌注检查患者治疗后再次行SPECT脑灌注检查,评价其局部脑血流变化情况,从而评价活络益脑方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结果:(1)伴有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管情况分析:76例伴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单发狭窄者33例(43.4%),多发者43例(56.6%);所涉及的182条狭窄动脉中,颅内狭窄动脉135条(74.2%),颅外狭窄动脉47条(25.8%),颅内多于颅外;其中前循环135条(74.2%),后循环47条(25.8%),前循环多于后循环。(2)各种量表评定情况: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评分、简明智力状态量表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医症状量表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1)。(3)局部脑血流量(rCBF)分布特点:慢性脑供血不足组rCBF值高于脑梗死患者,而低于正常人,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前后脑血流量情况评价: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其治疗后rCBF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结果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本研究通过文献和临床研究,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证候学分布规律及中医药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结果表明,慢性脑供血不足是一类虚实夹杂的疾病,以气虚、血虚、髓亏等证为本,以痰浊、瘀血为标;其中大动脉狭窄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髓亏证较无大动脉狭窄者更为明显。对于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中,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认知水平下降及睡眠障碍,经中药活络益脑方治疗后,其焦虑、抑郁、认知功能及睡眠质量均有所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血流量处于正常人与脑梗死患者之间,经治疗后,其脑血流量可显着改善。通过研究慢性脑供血不足中医证候学分布规律、临床症状特点及脑血流灌注情况,加深对慢性脑供血不足这一疾病的认识;通过观察中药活络益脑方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预防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客观依据。
吴九如[7](2014)在《熟眠方对失眠模型大鼠IL-1β、PGD2和GABA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研究熟眠方对失眠症的治疗作用,并进一步明确熟眠方治疗失眠症的作用机制。在中医药治疗失眠作用于人体的机制尚不明确的情况下,本课题通过观察熟眠方对失眠模型大鼠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及大鼠下丘脑中细胞因子IL-1、激素PGD2、其合成酶L-PGDS及其受体DPR、中枢神经递质GABA及其受体GABAARa1亚单位表达的影响。对中医药作用于机体的靶点进行探讨。方法:1.清洁级Wistar大鼠给予PCPA腹腔注射,复制失眠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成失眠模型组、熟眠方低、中、高三个剂量组、阳性药对照药(枣仁安神胶囊)组,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每组18只。观察大鼠一般状态,用戊巴比妥钠翻正实验观察大鼠睡眠潜伏期及睡眠总时间的差异。2.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大脑皮质超微结构,观察熟眠方对失眠模型大鼠脑组织结构的改变。3.采用酶联免疫法观察细胞因子IL-1、激素PGD2、神经递质GABA的含量;4.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PGD2mRNA、L-PGDS mRNA、DPR mRNA、GABAARa1m RNA的表达。5.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神经递质GABA的表达。结果:1.熟眠方能够改善失眠模型大鼠的一般状态并能减少其睡眠潜伏期增加总的睡眠时间。2.熟眠方具有改善失眠模型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病理改变的作用。3.熟眠方具有提高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细胞因子IL-1含量的作用。4.熟眠方具有提高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PGD2含量及PGD2mRNA、L-PGDSmRNA、DPR mRNA的表达的作用。5.熟眠方具有提高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GABA含量及GABAARa1mRNA表达的作用。结论:熟眠方能够改善失眠模型大鼠一般状态以及减少其睡眠潜伏期增加其总的睡眠时间;改善失眠模型大鼠大脑皮质结构病理改变。同时能够提高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细胞因子IL-1含量,提高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PGD2含量及PGD2mRNA、L-PGDSmRNA、DPR mRNA的表达,提高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GABA含量及GABAARa1mRNA表达。说明熟眠方是通过干预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细胞因子、激素、神经递质而发挥改善睡眠的的作用。导师王中男教授认为失眠的病机关键是气血阴亏虚、心神失养,治疗上以补气补血、养阴安神为主。中医学的精髓是整体观,以调整阴阳,脏腑的平衡来从整体上探索生命活动的规律。本实验建立在调整阴阳的基础上,选取细胞因子、激素、神经递质等西医的微观指标,从多系统、多靶点、多层面来阐明中药作用与人体的整体作用。目前有关中医药治疗失眠的药理研究多局限于单一的作用研究,不能全面反映中医药的整体调节优势。而本次实验研究能够从多途径、多靶点、多层面的作用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使被破坏的机体机能恢复平衡,起到改善睡眠障碍,恢复正常生物节律的作用,达到改善失眠之目的。熟眠方在益气滋阴、养血安神的治疗方法指导下,通过干预细胞因子、激素、神经递质而发挥改善睡眠的的作用。
蔡昕宏[8](2013)在《针药结合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失眠症为多种原因导致的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的一类疾病。轻者入睡困难或睡不酣、时睡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入睡,重则彻夜不得入眠,多伴有头晕、头痛、神疲、健忘等症状;失眠能导致人体免疫力、记忆力下降,产生焦虑、抑郁或恐惧等不良情绪,同时还容易诱发高血压、神经衰弱,妨碍社会活动,甚至造成猝死,已成为全世界最关注的高发病率疾病之一。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失眠症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比较调任通督针法结合四逆散和单纯四逆散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评价针药结合与单纯中药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和各自优势,从而对调任通督针法结合四逆散做初步探讨,为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症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治法。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3月在博爱医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医临床教研中心(沙田)就诊的肝郁脾虚型失眠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入调任通督针法加四逆散针药结合组和四逆散组。针药结合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0-60岁,平均42.3±5.2岁,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15.8士1.5,中医症候总积分25.1±3.8。中药对照组30例,男女各15例,年龄21-60,平均41.2±4.8岁,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15.8±1.6,中医症候总积分25.2±-4.1。调任通督针法重用任督脉腧穴,穴位选用:百会、神庭、关元、气海、三阴交、神门、阳陵泉、太冲、足三里。以调和阴阳为法,结合时间医学,循经气流注次序,隔日针刺治疗一次,于上午9-11点(巳时)这段时间治疗,每次30分钟,总疗程4周。中药处以四逆散加味,柴胡10g,白芍15g,枳实10g,炙甘草10g,白术10g,茯苓15g,素馨花10g;水煎服,每天1剂,1周服5天,休息2天,1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后2周、4周观察评定疗效。在治疗前后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中医症候积分评定,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各睡眠因子评分值变化。成果: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各组的临床有效率及治愈率均有差别:针药结合组临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中药组。治疗2周后,针药结合组的总有效率为76.7%,中药组为36.7%。治疗4周后针药结合组临床痊愈率为63.3%,显效率20.0%,好转率13.3%,总有效率96.7%。中药组临床痊愈率为33.3%,显效率23.3%,好转率23.3%,总有效率80.0%。量表分值变化:治疗4周后两组的PSQI总分,中医症状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针药结合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11.8±2.5,中医症候总积分11.6±3.2;中药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14.8±1.7,中医症候总积分16.5±4.0。针药结合组与中药组比较,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催眠药物这几个因子的分值下降明显(P<0.01)。针药结合组较中药组,在改善入寐困难、早醒、多梦、胁肋胀痛、腹胀腹痛、便溏不爽方面更有优势。提示针药结合较单纯中药能更全面地改善睡眠情况。结论:调任通督针法结合四逆散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四逆散,能更快取得疗效,令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较全面地改善,有临床推广价值。针药并用,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有机的结合,将两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运用,以发挥针灸得效快速、施行便捷和中药疗效稳固、全面调治的优势,达到更好治疗失眠症的目的。
高尚社[9](2012)在《中医药治疗失眠近况》文中认为失眠是一组常见的睡眠障碍,以生理、心理性失眠最为常见,长期失眠会给人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甚至会造成或严重的意外事故。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正常人可以偶尔发生,持续性出现失眠症状大多是疾病的表现。关于失眠的定义,范新刚等认为
王燕[10](2011)在《西北燥证与心系疾病关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分析新疆地区心系疾病与西北燥证的罹患关系;2)分析新疆地区心系疾病病情、证情与西北燥证主兼证的相关性;3)分析新疆地区心系疾病患者与西北燥证罹患者素体状态的异同,从而揭示西北燥证对新疆地区心系疾病患者病证状态的影响。方法:运用文献学分析方法及临床流行病学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共收集1314份调查问卷,其中病例组486例,对照组828例,对2组西北燥证罹患率、西北燥证证情、气血阴阳及五脏虚证罹患率进行比较。对病例组中燥证组非燥证组病情、临床证候证情、西北燥证证情、虚证证情进行比较。资料全部收回后采取EPIDATA3.0录入,然后导出数据。由SPSS16.0统计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均进行人口学资料均衡性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方差不齐者采用t’检验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值小于或等于0.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意义。计数资料多组间两两比较时,检验水准α’ = 2α/k(k-1)。结果:1)心系疾病病例组西北燥证罹患率为37.86%,对照组为18.47%,病例组高于对照组(χ2=60.329,P<0.01)。各病种病例组西北燥证罹患率均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各病种西北燥证罹患率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神经衰弱(62.65%)、皮肤瘙痒症(49.35%)、冠心病(31.48%)、高血压(31.37%)、痤疮(24.13%);2)心系疾病组西北燥证总积分高于对照组(P<0.01)。各证候除肺心脾风火燥证两组无差异外,其余主兼证西北燥证积分二者均有显着差异,病例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各证候均数差值以心肾阴虚证及肺卫孔窍皮肤燥证最高;3)除高血压外,各病种病例组外燥证均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尤以皮肤瘙痒症、痤疮明显。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三病种内燥证均高于外燥证(均有P<0.05)。皮肤瘙痒症、痤疮内燥证与外燥证积分比较未显示出差异(P>0.05);4)高血压与神经衰弱燥证组病情积分均高于非燥证组(均见P<0.01)。皮肤瘙痒症与痤疮燥证组与非燥证组病情积分未显示出差异(P>0.05);5)高血压阴阳两虚证与燥证总证情相关性最强(r=0.864,P<0.01);典型相关分析提示,西北燥证主兼证与高血压各证有很强关联性,其中因变量组阴阳两虚证、痰湿壅盛证与自变量组脾胃蕴湿证、肝肾精血不足证相关性最强。神经衰弱气郁化火证与西北燥证总证情相关性最强(r=0.692,P<0.01);典型相关分析提示,西北燥证主兼证与神经衰弱各证有很强关联性,其中因变量组肝阴亏虚证、气郁化火证与自变量组肝肾精血不足证、心肾阴虚证相关性最强。皮肤瘙痒症血虚风燥证与西北燥证总证情相关性最强(r=0.517,P<0.01);典型相关分析提示,西北燥证主兼证与皮肤瘙痒症各证有很强关联性,其中因变量组血虚风燥证、湿热壅盛证与自变量组肺心脾风火燥证、脾胃阴虚证相关性最强。痤疮湿热证与西北燥证总证情相关性最强(r=0.391,P<0.01);典型相关分析提示,西北燥证主兼证与痤疮各证有很强关联性,其中因变量组湿热证、风热证与自变量组肺心脾风火燥证、肺卫孔窍皮肤燥证相关性最强;6)高血压病情与西北燥证证情有较强关联度(fi=0.51)。类证中与肝肾精血不足证(fi=0.49)、肺心脾风燥证(fi=0.38)、心肾阴虚证(fi=0.38)关联度也较强(P<0.01)。神经衰弱病情与西北燥证证情病证切合指数=0.31(P<0.01),提示神经衰弱病情与西北燥证证情有较强关联度。与各类兼证病证切合指数均有P<0.01,尤以肝肾精血不足证病证切合指数(fi=0.40)最大,其次是脾胃蕴湿证(fi=0.37)、心肾阴虚证(fi=0.32)、脾胃阴虚证(fi=0.32),与肺心脾风火燥证关联度最小(fi=0.29)。皮肤瘙痒症病情除与肺心脾风火燥证(fi=0.30,P<0.01)有较强关联度外,其余各证fi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痤疮病情积分与西北燥证病证切合指数经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心系疾病病例组气虚证、阳虚证、心虚证、肝虚证罹患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虚证罹患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心病组阳虚证、心虚证、肺虚证、肝虚证罹患率高于对照组(均有P<0.01)。高血压组心虚证、肝虚证罹患率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衰弱组气虚证、心虚证、肝虚证罹患率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虚证罹患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皮肤瘙痒症组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罹患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尤以气虚证、阳虚证明显(P<0.01)。痤疮组各类虚证罹患情况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8)冠心病燥证组气血阴阳虚证及五脏罹患率均高于非燥证组(P<0.01)。高血压燥证组气血阴阳及五脏虚证罹患率均高于非燥证组(P<0.01)。神经衰弱燥证组气虚证、阴虚证、心虚证、肺虚证、肝虚证罹患率高于非燥证组(P<0.01)。血虚证、阳虚证、脾虚证、肾虚证罹患率2组无差异(P>0.05)。皮肤瘙痒症燥证组阴虚证、阳虚证、心虚证、肝虚证、肾虚证罹患率高于非燥证组(P<0.05)。气虚证、血虚证、肺虚证、脾虚证、胃虚证罹患率2组无差异(P>0.05)。痤疮燥证组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肝虚证高于非燥证组(P<0.05)。其他虚证罹患率2组无差异(P>0.05);9)病证组、唯病组、唯证组、非病证组4组虚证比较:既罹患心系疾病又罹患西北燥证的人群体质最差,各类虚证均较明显。其次为西北燥证罹患者,再次为仅患有心系疾病者,而以既无疾病又无西北燥证罹患的人群体质状态最佳。结论:1)西北燥证是新疆地区心系疾病的危险因素。西北燥证是新疆地区心系疾病的共同临床伴随证候,并以心肾阴虚证为突出表现;2)新疆地区心系疾病病情和证情与西北燥证主兼各证均有较强相关性,随各病种特点,与西北燥证主兼证相关性亲疏不等;3)新疆地区心系疾病组虚证证情较对照组严重,突出表现为气虚、阳虚、心虚和肝虚证重而且多;4)冠心病组以阳虚为主,其次为气虚。五脏虚证中以心虚、肺虚、肝虚较为突出。其中肺虚证是新疆地区冠心病患者特殊素体状态。高血压组以心虚、肝虚为主,亦有气虚表现。这是新疆地区高血压患者有别于内地的体质特点。神经衰弱组气虚、心虚、肝虚较为突出。皮肤瘙痒症组气虚、阴虚、阳虚较为突出。痤疮组因年龄较轻,整体体质状况较好,但亦有肾虚表现。肾虚可能是新疆地区痤疮患者的潜在病理状态;5)西北燥证加重新疆地区心系疾病虚证证情。西北燥证是新疆民众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形式,防治西北燥证有助于提高新疆地区民众的健康水平。
二、安神健脑丸治疗神经衰弱9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神健脑丸治疗神经衰弱92例(论文提纲范文)
(1)栀灵复方颗粒的制备及其镇静助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栀灵复方提取工艺的研究 |
1 材料 |
2 栀灵复方中栀子苷与橙皮苷方法学的建立 |
2.1 色谱条件 |
2.2 溶液的制备 |
2.3 方法学考察 |
3 提取工艺的研究 |
4 提取工艺的验证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二章 栀灵复方颗粒成型工艺的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浸膏粉末的制备 |
2.2 稀释剂、润湿剂的选择 |
2.3 药物与稀释剂比例的初选 |
2.4 正交优化 |
2.5 矫味剂的选择 |
2.6 验证试验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栀灵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性状 |
2.2 检查 |
2.3 薄层鉴别 |
2.4 栀子苷和橙皮苷的含量测定 |
2.5 多糖的含量测定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栀灵复方颗粒的初步稳定性试验 |
1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加速试验 |
2.2 室温留样试验 |
3 小结 |
第五章 栀灵复方汤液及颗粒镇静助眠与急性毒性的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汤液镇静助眠药效试验 |
2.2 颗粒镇静助眠药效试验 |
2.3 急性毒性试验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栀灵复方颗粒中栀子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1 材料 |
2 体内方法学的建立 |
2.1 色谱条件 |
2.2 溶液的制备 |
2.3 血浆样品的预处理 |
2.4 方法学考察 |
3 栀灵复方颗粒中栀子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3.1 一只动物采血一次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3.2 同只动物多次采血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4 讨论 |
5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镇静助眠的中药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临床应用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综述 |
第一节 现代精神心理问题概况 |
第二节 “调神”“治神”相关针法研究概述 |
一、各家“调神”“治神”针法概况 |
二、“调神”“治神”相关针法的临床研究 |
三、“调神”“治神”相关针法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三节 “调神”“治神”相关中医理论研究 |
第二章 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简介 |
第一节 调神针法简介 |
第二节 调神针法研究现状 |
一、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经验总结 |
二、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的临床疗效研究 |
第三章 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临床用穴规律的数据挖掘 |
第一节 数据及研究方法 |
一、数据来源 |
二、统计分析方法 |
第二节 数据分析结果 |
一、频数分析 |
二、系统聚类分析 |
三、关联规则 |
四、决策树分析 |
五、因子分析 |
第三节 讨论 |
一、数据挖掘结果讨论 |
二、调神针法使用路径 |
三、调神针法的“调神”思想源流 |
四、数据挖掘与名家经验总结 |
五、创新点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
(3)老年期痴呆历代相关中医医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病名沿革 |
1.1 西医病名沿革 |
1.2 中医病名沿革 |
2 西医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现状 |
2.1 发病机理研究 |
2.2 临床治疗现状 |
3 中医脏腑与老年期痴呆的关系 |
4 老年期痴呆的中医文献研究现状 |
第一部分 古代医案类文献研究 |
1. 研究范围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对象 |
3.1 诊断标准 |
3.2 古代“老年”的界定 |
3.3 检索范围 |
3.4 收录标准 |
3.5 剔除标准 |
3.6 医案出处 |
4. 研究方法 |
4.1 文献分析法 |
4.2 数理分析法 |
4.3 因子分析法 |
4.4 聚类分析法 |
4.5 医案数据化 |
4.6 中药名称规范化 |
4.7 脉象规范化 |
4.8 舌象规范化 |
4.9 面色规范化 |
5. 结果 |
5.1 诊断记录总体评价 |
5.2 病症分类与病因、病机、病性概况 |
5.3 医案书写形式和疗程记录情况 |
5.4 医案处方情况 |
5.5 医案中的中药使用情况 |
6. 小结 |
第二部分 古代医理类文献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检索范围 |
2.2 筛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分析法 |
3.2 文献数据化 |
3.3 中药名称规范化 |
3.4 脉象、舌象、面色规范化 |
4. 结果 |
4.1 国别和年代 |
4.2 脉象整理结果 |
4.3 舌象整理结果 |
4.4 面色整理结果 |
4.5 方剂整理结果 |
4.6 中药收录情况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现代临床报道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入选原则 |
2.2 筛除原则 |
3. 研究方法 |
4. 结果 |
4.1 总体评价 |
4.2 中药频数分析 |
4.3 中药功效分类 |
4.4 中药归经分类 |
4.5 因子分析 |
4.6 聚类分析 |
5. 小结 |
第四部分 医案类文献与医理类文献比较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 |
3.1 比较研究法 |
3.2 JACCARD法 |
4. 结果 |
4.1 所用中药集对比 |
4.2 药物功能归类对比 |
4.3 药物归经对比 |
4.4 方剂对比 |
4.5 脉象、舌象和面色比较 |
5. 小结 |
第五部分 古代文献与现代临床报道比较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 |
3.1 比较研究方法 |
3.2 Jaccard法 |
4. 结果 |
4.1 中药集对比 |
4.2 药物功效归类比较 |
4.3 药物归经比较 |
4.4 离散度对比 |
4.5 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对比 |
5. 小结 |
第六部分 讨论 |
1. 古代医案用药“悖论”解 |
1.1 悖一:病位在心与归经为肺 |
1.2 悖二:证多阴虚、血虚与药重补气、补阳 |
1.3 “痰”在前两个问题中起到的作用 |
2. 古今用药的回归、延续和革新 |
2.1 用药的回归 |
2.2 用药范围的延续与革新 |
2.3 药物组合的继承与发展 |
3. 文献研究中的几点认识 |
3.1 理论与实践的“时差” |
3.2 医案隐性知识浅议 |
3.3 文献数据化的选与弃 |
4. 老年期痴呆相关医案少的原因 |
4.1 讳病失治 |
4.2 未老已亡 |
4.3 归入其他病症之中 |
4.4 记录目的和记录习惯 |
第七部分 总结 |
1. 古代文献对老年期痴呆病的认识 |
1.1 病位 |
1.2 病因 |
1.3 病机 |
1.4 病性 |
1.5 “痰” |
2. 古代医案方证对应特点 |
3. 古今中医临床用药异同 |
3.1 用药偏好 |
3.2 药物组合 |
3.3 用药建议 |
4. 创新点 |
5. 不足 |
6. 中医医案研究方向刍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入选医案出处、分类及原文 |
2. 古代医理类文献目录 |
3. 现代中医临床报道或研究目录 |
4. 古代医案出现、现代临床报道中未出现的中药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耳穴贴磁对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西医对PSSD的认识 |
1.1 PSS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1.2 脑卒中相关性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 |
2 祖国医学对PSSD的认识 |
2.1 病名的认识 |
2.2 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中西医治疗PSSD的临床研究进展 |
3.1 药物治疗 |
3.2 非药物治疗 |
4 耳穴疗法的理论基础 |
4.1 耳穴疗法的治病机理 |
4.2 常用耳穴疗法 |
4.3 耳穴疗法治疗PSSD的研究现状 |
4.4 选穴依据 |
5 研究假设 |
6 创新性 |
第二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对象来源及研究设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同时符合以下标准者,方可入选) |
1.4 排除标准(符合以下其中一项者,即予排除) |
1.5 病例剔除标准、脱落标准、中止标准及处理原则 |
1.6 样本含量估算 |
1.7 随机序列的产生及分组 |
2 研究方法 |
2.1 干预方法 |
2.2 评价工具 |
2.3 统计学处理 |
2.4 质量控制 |
2.5 伦理考虑 |
2.6 技术路线图 |
第三部分 结果 |
1 患者入组及完成试验情况 |
2 试验前三组基线资料情况 |
2.1 试验前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基线比较 |
2.2 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比较 |
2.3 评价工具基线比较 |
3 试验后疗效评价工具 |
3.1 主要评价工具 |
3.2 次要评价工具—SS-QOL量表评分 |
3.3 安全性观察 |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PSSD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
2 试验研究的患者纳入情况分析 |
3 耳穴贴磁对PSSD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
3.1 耳穴贴磁对PSSD患者的睡眠效果分析 |
3.2 耳穴贴磁对PSSD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
4 安全性观察分析 |
结论 |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耳穴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中医肾脑相关学说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现实的需要 |
二、哲学的启示 |
三、理论的思考 |
四、实践的指引 |
第一部分 肾脑相关的理论源流 |
一、肾脑概念界定 |
(一)肾的概念 |
(二)脑的概念 |
(三)肾脑相关的概念 |
二、肾脑相关的理论源流 |
(一)战国~秦汉 |
(二)隋唐~金元 |
(三)明~清 |
三、肾脑相关的哲学基础 |
(一)肾脑相关与阴阳学说 |
(二)肾脑相关与精气学说 |
(三)肾脑相关与天人相应学说 |
第二部分 肾脑相关的理论基础 |
一、肾脑相关的结构基础 |
(一)经脉之络属 |
(二)精髓之填充 |
二、肾脑相关的功能基础 |
(一)肾脑阴阳水火互济 |
(二)肾脑精髓互化生神 |
(三)精髓充足自多技巧 |
第三部分 肾脑相关的本质与特征 |
一、肾脑相关的机制 |
(一)肾—督脉—脑 |
(二)精—气—神 |
(三)神经—内分泌—免疫 |
二、肾脑相关的实质 |
(一)物质—信息—能量 |
(二)控制—调节—反馈 |
(三)自组织—自适应—自愈力 |
三、肾脑相关的特征 |
(一)肾脑相关的开放性 |
(二)肾脑相关的动态性 |
(三)肾脑相关的多样性 |
第四部分 肾脑相关的意义及临床应用 |
一、肾脑相关的生理意义 |
(一)精气神相资之源 |
(二)气机升降之根 |
(三)情感记忆之肇始 |
(四)行为动作之发端 |
二、肾脑相关的病理意义 |
(一)肾脑失于交通则形神不保 |
(二)肾脑升降失调则气机乖乱 |
(三)肾脑气机不利则官窍不通 |
(四)肾脑精髓不化则动作不灵 |
三、肾脑相关的临床应用 |
(一)病因的相互关联 |
(二)病机的相互影响 |
(三)证候的相互交织 |
(四)治疗的相互为用 |
第五部分 典型医案示例分析 |
一、肾脑相关的证治 |
二、督脉用药探究 |
三、针灸督脉腧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6)颅内外动脉狭窄相关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证候学研究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上篇: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现代医学研究 |
1 概念 |
2 慢性脑供血不足概念产生的背景 |
3 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
4 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药研究现状 |
1 病名 |
2 病因病机 |
3 实验研究 |
4 临床研究 |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下篇:颅内外动脉狭窄相关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证候学研究及临床研究 |
前言 |
第一部分: 慢性脑供血不足中医证候学现代文献研究 |
1 资料来源 |
2 检索策略 |
3 文献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文献筛选 |
6 资料处理及统计分析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慢性脑供血不足中医证候学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病例纳入标准 |
4 病例排除标准 |
5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活络益脑方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病例纳入标准 |
4 病例排除标准 |
5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关于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理论探讨 |
结语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熟眠方对失眠模型大鼠IL-1β、PGD2和GABA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中医对不寐病病症的论述 |
1 关于不寐病名的论述 |
2 关于不寐病因病机的论述 |
3 关于不寐辩证的论述 |
4 不寐合并其他疾病的论述 |
5 不寐的临床治疗 |
6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现代医学关于失眠的相关研究 |
1 失眠的概念 |
2 失眠的诊断 |
3 失眠的分类 |
4 失眠的病因 |
5 失眠的评估 |
6 与睡眠相关的中枢部位 |
7 与睡眠相关的物质 |
8 治疗失眠的药物 |
9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熟眠方改善失眠模型大鼠睡眠作用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小结 |
实验二 熟眠方对失眠模型大鼠脑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小结 |
实验三 熟眠方改善失眠模型大鼠睡眠作用机理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小结 |
讨论 |
1 熟眠方的立法思想 |
2 熟眠方对失眠模型大鼠一般状态、睡眠指数的影响 |
3 熟眠方对失眠模型大鼠脑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4 熟眠方对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细胞因子的影响 |
5 熟眠方对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激素含量的影响 |
6 熟眠方对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神经递质的影响 |
7 熟眠方对失眠模型大鼠细胞因子和神经递质调节睡眠的分子机制的影响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8)针药结合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1.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 |
1.1 古代中医对失眠机制的理解 |
1.2 失眠的病因病机 |
1.3 失眠的辨证分型 |
1.4 失眠的论治 |
1.5 古代医家对针灸治疗失眠的认识 |
2. 中医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 |
2.1 针药结合 |
2.2 单纯针灸 |
2.3 时间针法 |
2.4 中药治疗 |
2.5 治疗失眠的特色疗法 |
2.6 综合治疗 |
3. 西药治疗 |
第二章 针药结合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
1. 针药结合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的临床实验 |
1.1 研究对象与选择标准 |
1.2 研究方法 |
1.3 一般资料 |
1.4 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三章 讨论部分 |
1. 立论 |
2. 调任通督针法 |
2.1 调任通督治疗失眠的理论依据 |
2.2 调任通督针法方义 |
2.3 调任通督针法的临床研究 |
2.4 处方穴位 |
2.5 针刺时间和次序 |
2.6 处方优化 |
3. 四逆散 |
4. 针刺操作 |
5. 课题有关问题和展望 |
5.1 存在的问题 |
5.2 今后研究思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中医药治疗失眠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
1.1 外感六淫论 |
1.2 心脾两虚证 |
1.3 心肾不交论 |
1.5 内伤情志论 |
1.6 痰热内扰论 |
1.7 心脑亏虚论 |
1.8 胃气不和论 |
1.9 瘀血内结论 |
2 治疗大法 |
2.1 中医汤剂治疗 |
2.11 益气养血 两调心脾 |
2.12 补血养心 滋肾养肝 |
2.13 活血祛瘀 宁心安神 |
2.14 疏肝解郁 宁心安神 |
2.15 行气化瘀养心安神 |
2.16 滋阴和阳 清热除烦 |
2.17 活血祛瘀 滋补肝肾 |
2.18 健脾和胃 安神定志 |
2.19 交通心神 安神定志 |
2.10 清心化痰 除烦安神 |
2.1.11 清心疏肝 养血安神 |
1.1.12 养心除烦 安神定志 |
2.2 中医针刺疗法 |
2.3 中药穴位贴敷 |
2.4 中药治疗法 |
2.5 中医推拿疗法 |
2.6 中医综合疗法 |
2.7 中医辨证施护 |
3 小结 |
(10)西北燥证与心系疾病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心系疾病与西北燥证病机关联性分析 |
1. 心系疾病的概念与疾病谱系 |
1.1 心系疾病的概念 |
1.2 心系疾病与他系疾病疾病谱的划分 |
2.西北燥证病因病机及证候分析 |
2.1 西北燥证病因病机及证候文献学分析 |
2.2 西北燥证病因病机及证候流行病学分析 |
3. 西北燥证与心系疾病病机关联性 |
3.1 新疆多发病中的心系疾病 |
3.2 新疆心系疾病的病机分析 |
3.3 心系疾病与西北燥证病机关联性分析 |
4. 小结 第二部分 心系疾病与西北燥证罹患关系及病情证情分析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心系疾病组与对照组西北燥证罹患率比较 |
2.2 心系疾病组与对照组西北燥证证情比较 |
2.3 心系疾病组与对照组内燥证、外燥证积分比较 |
2.4 心系疾病组病情分析 |
2.5 心系疾病组中医证候分析 |
2.6 心系疾病中医证情与与西北燥证关联度分析 |
2.7 心系疾病病情与西北燥证关联度分析 |
2.8 心系疾病和肺系疾病、脾系疾病西北燥证罹患率比较 |
3. 讨论 |
4. 小结 第三部分 心系疾病与西北燥证罹患者素体状态分析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心系疾病组虚证罹患情况分析 |
2.2 心系疾病组虚证积分情况分析 |
2.3 心系疾病燥证组与非燥证组虚证罹患情况比较 |
2.4 心系疾病燥证组与非燥证组虚证积分比较 |
2.5 心系疾病病证组、唯病组、唯证组、非病证组虚证积分比较 |
2.6 心系疾病组中医证候与西北燥证主兼证及虚证聚类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一 中医心系疾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燥证的病因病机及治则研究概述 |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
四、安神健脑丸治疗神经衰弱9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栀灵复方颗粒的制备及其镇静助眠的研究[D]. 胡文军.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临床应用规律[D]. 于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3]老年期痴呆历代相关中医医案研究[D]. 孙岩.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耳穴贴磁对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D]. 林文颖.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8(06)
- [5]中医肾脑相关学说的理论研究[D]. 武峻艳.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03)
- [6]颅内外动脉狭窄相关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证候学研究及临床研究[D]. 李楠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
- [7]熟眠方对失眠模型大鼠IL-1β、PGD2和GABA表达的影响[D]. 吴九如.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4(03)
- [8]针药结合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D]. 蔡昕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10)
- [9]中医药治疗失眠近况[J]. 高尚社.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02)
- [10]西北燥证与心系疾病关联性研究[D]. 王燕. 新疆医科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