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欢[1]2003年在《产业生产率与国际竞争优势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生产率与国际竞争力”不仅仅是一个纯理论性的问题,而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应用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本论文的选题宗旨就是在吸收国内外国际竞争力和产业生产率的研究成果,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寻找一个适合研究中国生产率和进行国际竞争力比较的理论和方法论,并从中探求提高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本文从国家、产业和企业叁个层面对国际竞争力的含义、衡量指标以及政策进行详细的论述。对国际竞争力理论和衡量方法进行细致和深入的分析,对WEF和IMD目前世界上两个最具权威性的国家竞争力评定机构以及韩国竞争力报告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和评定方法进行了批评式的对比分析。确定生产率是决定一国经济增长潜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本文进一步对当代生产率理论和方法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评价,最后确定应用代表当今世界生产率方法论研究先进水平并被广泛应用的乔根森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法来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中国总量和部门层面上生产率测度的方法以及数据的处理方法。由于投入和产出的准确衡量对于研究的结果的准确性十分重要。本研究借鉴近年来国内外对中国产业研究使用的方法,尤其是关于方法论和数据处理争论最多的问题,根据中国投入产出表有关统计资料,对中国产出和资本投入、劳动投入以及中间品投入的度量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改进,以求得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与国际间的可比较性。从而为将来科学而准确地对中国产业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借鉴。
仇怡[2]2005年在《中国基于国际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21世纪,技术进步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而技术水平的提高主要源于本国的技术创新(R&D活动)以及利用各种技术扩散途径对外来知识进行学习、吸收与模仿。技术进步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力量进行所有的科技创新。国际贸易作为国际技术传递和扩散的最主要渠道之一,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快的今天,不仅实现了量的迅速增长,而且其内涵也在不断扩大。国际贸易的发展,既为发达国家提供了进行技术创新的充足资金,又为发展中国家创造了学习先进技术的机遇。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受资金与技术方面的限制,通过与各国开展有关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国际贸易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是其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技术差距的捷径。特别地,在引进先进技术或产品后,发展中国家可以进行有效的学习与模仿进而改进,从而实现自主的技术创新。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技术水平整体不高。一方面,我国是研发资金及能力相对欠缺的发展中国家,因而国内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另一方面,我国虽然已经跻身世界叁大贸易国行列,但是贸易增长方式基本属于粗放型增长,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加入WTO等宏观环境下,通过国际贸易吸收、获得并有效利用技术扩散这一技术传输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在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技术创新、技术扩散与国际贸易叁者的理论联系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做了深入研究,以期得出有助于中国技术进步和贸易增长的结论与对策。本文首先就研究的背景、目的和问题进行了阐述,界定了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的概念,并且对技术创新、技术扩散与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新近发展的技术扩散理论等。本文第二章提出了一个技术创新、技术扩散与国际贸易的理论分析框架。先后回顾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技术创新与国际贸易的理论联系,基于国际贸易的技术扩散效应,影响国际贸易技术进步效应的主要因素以及国际贸易促进技术进步的相关模型。在理论分析之后,本文第叁章和第四章就中国关于国际贸易的技术创新、技术扩散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中国技术创新与对外贸易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详细考察了我国对外贸易所带来的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程度。并分别从进口贸易、出口贸易、贸易结构、产业内贸易等角度,重点考察了我国由对外贸易所带来的技术扩散效应。最后,对影响我国技术进步效应
吴剑雄[3]2012年在《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为此需要通过多种政策工具加以引导,其中,证券市场就是重要的制度安排。本文将开放条件下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关系以及在我国的实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本文对资本市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原理、作用机制、作用路径及外部条件等关键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理论研究的结果表明,资本市场调整产业结构根源于资本逐利的本性,趋利性资本流动使得具有普遍稀缺性的资本在效率不同的产业间流动,资本会自发地由利润率低的产业流向利润率高的产业,进而使得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并趋于合理化。这就意味着,资本必须通过高效率的市场进行资源配置,资本市场必须对国内外各产业、投资者和融资者开放,也就是资本可以在产业之间自由流动,换言之,没有产业进出壁垒,比如行政性禁令、行业垄断等,在全球条件下,还需要资本市场的开放。资本市场功能与产业结构调整必要条件具有天然的耦合性,表现如下: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能够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所需的资金;资本市场的产权界定功能为资源在产业间的有效配置提供了基本前提;资本市场的风险定价功能能够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基本导向;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功能有助于促进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实现产业结构的存量调整。资本市场优化产业结构的机制包括,第一,资本市场具有有效的遴选甄别潜力主导产业机制;第二,资本市场通过本身固有的融资功能,推动具有成为未来主导产业潜质的新兴产业形成主导产业,并通过扩散效应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为系统化地定量判断我国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与增长的现状,本文对资本市场调整产业结构的市场效率、资本市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资本市场促进我国叁次产业调整的实际绩效、资本市场促进我国制造业优化的实际贡献、资本市场与房地产和金融业关系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资本市场缺乏效率,对产业结构优化作用甚微。通过对我国中小板及创业板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及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以下几个命题:第一,中小板及创业板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机制基本有效;第二,相比较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主板上市公司,以创新型中小公司为主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表现出更高的成长性;第叁,中小板及创业板为风险基金提供退出通道的机制基本有效;第四,中小板及创业板对培育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龙头作用效果明显。通过对我国股票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际作用效果的实证表明:资本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性、成长性、盈利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其规模经济作用效果尚不明显。文章的结构如下。第一章为导论,该部分阐述本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结构内容。第二章为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着重梳理关于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文献综述。本章首先对有关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文献进行梳理,接着对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关系理论文献进行梳理,最后介绍我国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与增长的相关理论研究。第叁章论述资本市场调整产业结构一般原理与机制。本章首先阐述了产业结构调整及资本市场各自的相关理论,进一步重点论述了资本市场作用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原理、作用机制与路径和作用条件,强调资本市场开放的必要性。第四章为实证部分,利用我国资本市场与产业调整及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对我国资本市场调整产业结构的实际效果进行实证。本章进一步理论阐述及实证以下几个问题:我国资本市场调整产业结构是否具有效率,从而实证我国资本市场是否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我国资本市场作用于产业结构调整是否促进了经济增长;我国资本市场是否促进了叁次产业结构优化。第五章进一步对我国主要产业与资本市场关系进行理论探讨与实证,主要包括,我国资本市场是否促进了我国最重要的产业——制造业的优化;资本市场与房地产业关系的理论关系论述与实证;资本市场与金融业(银行业)关系的理论关系论述与实证。第六章为资本市场、高新技术产业与产业高度化,其核心问题是实证我国资本市场是否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本章首先论述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关系,接着对我国中小板与创业板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关系进行实证,进而证明资本市场对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实际效果,最后,对资本市场与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关系进行实证。第七章为开放条件下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的理论探讨。本章首先从理论上阐述资本市场开放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关系,接着以英国和台湾等高度开放的资本市场为例,提供了资本市场开放优化产业结构的经验性证据,最后对QFII、QDII、国内企业海外上市及国际板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进行分析。第八章为结论与对策建议。本章根据前述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论,针对我国资本市场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作用不能发挥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田常清[4]2014年在《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产业无疑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近年来,随着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以及走出去战略的全面实施,我国出版产业发展迅速,国际化步伐日渐迈进,如今已俨然成为世界出版大国。然而与美国、英国等强国相比,我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整体水平仍然非常有限,走出去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面临全球化背景下日益激烈的国际出版竞争,如何正确分析、评价我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及其在世界市场所处地位,认识自身与他国存在的差距,进而有的放矢地找到竞争力提升路径是值得深思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出版产业因自身竞争力薄弱而面临巨大国际竞争压力为背景,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灰色统计、灰色关联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了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及其构成要素、生成路径与理论框架;围绕中外出版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竞争力评价的现实背景与意义;在以上基础理论研究、现实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评价的技术路径即方法论基础,构建了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数据收集与导入,实现了对我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横向国际对比与纵向历时性测评。实证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体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与提升机会:然而较之于美国、英国等出版强国,我国总体仍处于“较弱”梯度,竞争劣势明显,提高我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任重道远。在此过程中,作为产业发展的宏观规划者,政府的工作重点在于优化对产业发展的调控、监管、扶持以及驱动职能;作为沟通政府与企业的中介,行业协会应扮演好监督者、协调者和服务者的角色;作为产业的微观主体,企业可通过培育要素资源、强化品牌意识、完善管理机制、助推科技创新、加强国际合作等手段全面夯实自身实力。本文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引言部分。本章主要阐述研究背景、意义,利用文献研究法综合梳理中外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并介绍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章是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基础理论研究。一是对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概念及内涵探讨,提出了其文化共享性、文化例外性、可持续性、广泛渗透性四大独有特征。二是探讨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前提,阐述了它与其他竞争力、产业、政府以及国家文化安全、文化软实力的关联性。叁是确定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分析框架,即从微观企业、中观产业、宏观环境叁大系统展开构成要素的细分,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及竞争力生成路径,从内部、外部两大角度确定了竞争力分析框架。第叁章是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现实背景与意义。基于基础理论研究确定的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生成路径与分析框架等,对国际出版产业总体发展概况以及世界主要国家出版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分析我国出版产业状况以及自身国际竞争力构成要素现状、走出去现状,为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及对策研究提供依据。此外,结合现实背景对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必要性及意义展开探讨。第四章是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首先确定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技术路径,包括评价目标与原则、评价思路与流程以及评价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展开评价指标的理论初选与专家筛选,构建尽可能科学、合理、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结合评价技术路径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具有灵活性、普适性的灰色综合评价模型。第五章是我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系统测度与评估。一是从国际角度静态考察和比较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荷兰共12个国家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总结我国参与国际出版竞争的优势与劣势;二是从国内视角衡量我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2007—2012年的动态演变情况,对竞争力提升的动力与障碍因素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叁是结合测评结果系统总结我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内外部制约因素。第六章是我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策略。根据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分别围绕宏观层面的政府、中观层面的行业协会、微观层面的企业叁大不同产业角色,有的放矢地提出提升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不同重点、方向以及策略。第七章是总结与展望。简要总结研究结论、观点,指出研究中的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对未来的努力方向进行展望。
孙婷[5]2018年在《要素价格扭曲与环境规则趋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凭借传统比较优势以及外向型发展战略,中国制造业通过不断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积极融入国际分工体系,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但这种发展建立于要素价格扭曲引致的低成本优势和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基础之上,致使中国制造企业多位于全球价值链的劳动密集型或低附加值加工生产等低端环节,大而不强。后金融危机时代,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新兴经济体增速回落,全球经济增长持续低迷,受此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增速放缓,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另外,工资及土地、能源、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环境承载压力加大、环境规制不断趋紧,中国制造集体走向微利时代,制造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是否会被要素成本上升、环保标准提高等因素逐渐侵蚀而步入“比较优势陷阱”?在新的比较优势形成之前是否会进入“比较优势真空”?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在要素价格扭曲和环境规制趋紧双重约束下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并对现有比较优势和潜在竞争优势有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构建包含要素价格、环境规制、制度和技术创新四个主要影响因素的FRIT框架,借助熵值法从行业和地区两个维度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虽有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不同行业竞争力变化趋势差异较大。从分地区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竞争力最强、西部次之、中部地区竞争力略弱但上升势头平稳。进一步分析制造业竞争力的来源发现,要素价格与制度因素对其贡献程度最大,技术创新稳中有升,环境规制则是一块短板,虽有正向作用,但还未发展为新兴竞争优势。因此为避免中国制造业陷入比较优势断层的发展困境,需要对要素价格扭曲和环境规制影响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从而为实现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资本和劳动投入到主要依靠生产效率提高的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支撑。要素价格扭曲对制造业的发展影响深远。本文采用CES生产函数并以“扭曲税”的形式将要素价格扭曲与技术进步偏向纳入统一的理论框架,分析了要素价格扭曲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要素价格扭曲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作用于技术进步偏向而产生的间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要素市场上的资本和劳动要素价格均存在负向扭曲,资本价格的绝对扭曲程度更高,而劳动力价格的相对扭曲则更为严重;技术进步整体表现出资本偏向型特征,要素价格扭曲是影响技术进步偏向的主要因素;要素价格扭曲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影响具有显着的行业异质性,通过技术进步偏向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间接影响也与行业要素密集度密切相关。纠正要素价格扭曲是大势所趋,但这是否会导致要素价格上涨、削弱低要素成本优势,进而不利于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为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本文运用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原材料、劳动力和资本要素价格变化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要素价格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呈“分行业、分要素”不同方向变化的局面。具体来看,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而实际工资和资本价格上涨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在研究环境规制与制造业竞争力的关系时,一方面,基于环境规制视角,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技术创新、资本深化与制造业竞争力的内生关系。研究发现,技术创新与制造业竞争力之间存在正向交互效应,有利于制造业可持续发展,但资本过度深化问题也初步显现。环境规制对叁者表现出稳健显着的正向影响、验证了“波特假说”。另一方面,本文还从环境规制的社会效应出发,基于双层嵌套CES生产函数模型的理论分析与面板估计发现,环境规制趋紧对技能溢价的提升有显着促进作用。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发现,环境规制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表现出多维性,既有直接的“环境—经济”效应,也有通过技能溢价所体现出的显着中介效应,但其作用方向与理论预期不完全一致。为此,进一步借助面板门槛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技能溢价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存在双门槛效应:在技能溢价处于较低水平时,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有显着积极影响;当技能溢价较高时,由于技能—需求错配等原因而不利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但是,技能溢价有助于更好发挥环境规制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李华威[6]2007年在《知识产权优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是知识产权的竞争。在我国加入WTO的后过渡期行将结束的背景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知识产权优势,以知识产权获取经济优势,将为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以及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因而,关于知识产权优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特别是知识产权优势与国际竞争力的关联互动研究,已成为科学研究与经济发展的焦点与前沿问题。通过相关文献的理论综述,纵观国内外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知识产权内涵界定、职能作用、功能绩效、保护动因以及保护强度的研究上,而系统分析知识产权优势对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经济增长、对外贸易以及一国国际竞争力塑造的作用的理论研究还处在零散或空白状态,相关观点未得到进一步论述,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因此,从战略高度上重视和加强知识产权优势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通过综合运用西方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运用规范与实证、定性与定量、比较、动态的研究方法,(1)在奠定全文的基本研究框架及知识产权研究成果综述的基础上,从各学科理论对知识产权的不同认识角度出发,并通过创造性地重新诠释波特的钻石模型,界定了知识产权优势的内涵,并进一步建立了相应理论模型。(2)系统分析了知识产权与自主创新的关联互动机理,并揭示了知识产权优势对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的作用。(3)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知识产权优势与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分析其运行机制。(4)在界定国际竞争力涵义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知识产权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我国基于知识产权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并以国家创新体系为依托,分析了知识产权优势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相互作用。(5)对各主要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及政策措施进行比较研究;以典型产业为例,分别剖析我国具备知识产权优、劣势的产业;探寻我国在国际知识产权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并作出SWOT分析。
刘方[7]2004年在《对外贸易与区域竞争力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区域经济系统的角度出发,在研究区域竞争力内涵、特征及来源的基础上,指出其提升途径,进而研究了对外贸易和区域竞争力的内在联系和相关规律,以及如何通过对外贸易实现区域竞争力的提升。最后将结论应用于东北地区的实证分析中。全文用系统论的思想统帅,始终贯穿要素、结构、运行机制和发展战略的分析,采取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全文共分导言、正文和结论叁部分。导言部分简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指出对外贸易与区域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并结合学科特点,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体系。正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本文的基础部分,首先总结并分析了已有的区域竞争力概念,提出了以要素、结构、运行机制为特点的新的区域竞争力概念,概括了区域竞争力的系统特征,指出了区域竞争力的来源和评价的方法,试图从新的角度对区域竞争力加以认识。第二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系统地研究了区域竞争力的基础上,提出“对外贸易:区域竞争力的动力之一”的分析框架,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探索对外贸易与区域发展的规律。本文得出了一个规律性认识:外贸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增强区域竞争力——增加区域要素、优化区域结构、改善区域运行机制、协调区域与外部经济环境的关系和选择适宜的发展战略;提出以净出口的比重、外贸依存度、外贸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分析等方法来测度外贸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第叁章考察了对外贸易对区域竞争力影响的国内外情况。首先分析了各类国家外贸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指出外贸在不同规模国家中的地位,接着分析了国内长江叁角洲地区对外贸易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指出在国内目前阶段外贸对区域发展的重要影响。第四章是一个以东北地区为例的实证分析。文中运用“对外贸易:<WP=5>区域竞争力的动力之一”的分析框架,对东北地区对外贸易、外国直接投资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进行分析。在判断东北地区区域竞争力的基础上,从外贸、外资与区域经济规模、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运行机制和外部经济环境等方面,采用一元回归模型和巴拉萨模型以及定性的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区外贸、外国直接投资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找出影响外贸发展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东北地区对外贸易及外国直接投资以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对策。结论部分通过归纳和总结,提炼出本文的基本结论和创新性结论;通过对学科和相关领域的认识,概括出本文可能做出的贡献,同时还对论文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自我检查。
李练军[8]2008年在《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证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自从国家推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北振兴战略以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问题便进一步显露出来,引起了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开放型经济发展滞后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2006年,中部地区拥有全国26.8%的人口和20.5%的国内生产总值,但是,中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却分别只占到全国总量的3.1%和9.4%。世界许多国家和我国东部地区的实践都表明,开放型经济发展对促进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不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不去充分享受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所带来的利益,经济发展将无法持续。因此,在“中部崛起战略”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关键时刻,把开放型经济发展作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全面揭示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规律,探讨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的有效途径,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系统地研究。首先在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和评述的基础上,利用近二十多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全面分析了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多变量回归模型、协整分析技术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分析了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叁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揭示了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从优势、劣势、挑战和机遇四个方面归纳和总结了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最后,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外贸外资协同发展叁个角度提出了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论文分析了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分析认为,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括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而竞争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整合与发展,源于国际贸易理论的比较优势战略和竞争优势战略对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有较强的借鉴作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而渊源于国际直接投资各个理论的FDI吸收能力理论对中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非常富有启发意义。(2)论文分析了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现状,并与全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尽管近二十年来取得了较快地发展,但对外贸易规模依然偏小,而且商品结构不合理,市场过于集中,贸易方式单一,贸易主体不合理,县城外贸发展落后。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依然存在着投资规模较小,投资方式单一,投资来源过于集中以及投资行业狭窄等问题。论文还采用综合依存度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结论。(3)论文分析了过去二十多年来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认为,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对外贸易促进了经济增长,相对来说,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大于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但中部地区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而经济增长是进口贸易的Granger原因,进口贸易却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都较小,而且两者之间也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4)论文实证分析了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分析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不但直接扩大了中部地区对外贸易规模,而且有利于优化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中部地区无论是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还是进出口贸易都对外商直接投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尽管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有相互促进作用,而且也存在着长期的唯一协整关系,但出口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而进口贸易也不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原因,不过,外商直接投资是进口贸易的Granger原因。(5)论文实证分析了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同时对全国31个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进行了评估与比较。分析认为,中部地区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存在很大差异,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在可能影响对外贸易的8个因素中,贸易条件、进口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中部地区出口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中部地区进口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则是汇率、国内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力资本。在可能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10个因素中,只有就业水平、工资水平、工业化水平、对外贸易等4个因素对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产生了影响,而其他6个因素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对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劳动力因素、集聚效应因素、制度因素和市场因素。本文还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认为,我国各地区的发展环境差异是导致它们开放型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中部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在全国处于中等地位,优于西部地区,但劣于东部地区。(6)本文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分析了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分析认为,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拥有区位和交通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和人力资本优势,而在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及工业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城市化建设和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处于劣势;世界经济、世界贸易、世界直接投资的发展,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以及国内外梯度转移给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世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国际直接投资发展新趋势却使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7)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最后从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外贸外资协同发展叁个方面提出了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本文认为,中部地区要发展对外贸易,首先要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然后要发展加工出口贸易,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同时努力开拓市场,推行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其次要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积极培育多元化外贸经营主体;最后要积极发展县域经济、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同时积极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大力培养国际经贸人才。而中部地区只有不断地改善投资环境、优化外资产业流向、创新外商投资方式、扩大外资来源,同时加强外资引进审批和监督、改善招商方式、积极争取国家优惠政策,才能不断提高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和质量。同时本文认为,中部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既不能把外贸与外资的发展割裂开来,更不能六省各行其事,而应该加强区域合作,同时兼顾对外贸易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共同发展,努力推进中部地区的经贸一体化。
王宇[9]2017年在《制造业发展中的管理创新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发展史表明,某一国家(企业)所掌握的制造技术的先进性并不能决定该国(企业)的制造业竞争力,实证分析证明了大量不存在技术创新的企业拥有不低于技术创新企业的经济收益。德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发现,低研发率企业甚至拥有高于高研发率企业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这对“没有研发或低技术创新率的企业意味着停滞甚至是衰退”的传统创新理论观点形成了重要挑战,后来演化经济学家对以技术创新为主的创新战略范式进行了批判,演化经济学指出一个很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尽管所处的环境或系统是类似的,但创新(能力)也应该是多样化的,并在不同企业的创新战略(行为)中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由于技术推动创新思维的影响,造成管理创新促进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理论研究进展迟缓,尤其是在产业政策制定的讨论中被视为某种“黑箱”。创新政策制定者们往往会忽视技术创新之外的其他创新模式以及其具有的竞争潜力。本文意图探索管理创新的“黑箱”,丰富现有不同创新行为的理解,这对于提高学术界、企业界和政府部门对于技术创新之外的竞争策略和创新战略的认识具有较强的意义。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颁布,中国政府将制造业的长远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的历史角色,提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未来的十到叁十年,制造业的发展与贡献,将是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快速积聚大国优势、成为一流工业强国、积极担当大国领导角色的终极力量源泉。鉴于传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可能并不能完全为《中国制造2025》下管理创新提供理论指引和现实支持,因而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对制造业发达国家的管理创新经验进行比较性的实证研究,对于解决中国制造业面临的短期困难或过渡性问题,重新定义制造业战略规划中主次环节,以及丰富现有创新源和模式的理解,提高创新理论研究的完整性都具有较强的意义。本文在对技术进步和创新、经济增长、管理创新等历史文献回顾基础上,将管理创新的内涵界定为:企业、产业和国家层面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基于演化经济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等相关理论,系统分析了创新多样性和竞争优势异质性形成的可能性来源;在此基础上,构建结构与内容相结合的分析框架,对美国和日本制造业演化管理创新模式、多样性以及竞争优势异质性特征进行了历史性分析。在已有历史性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分析维度进行修正,并通过面板数据对中国制造业管理创新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按照行文的逻辑顺序,全篇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理论上对创新多样性和竞争优势异质性来源进行了分析,也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指导框架(导论和第一、二章)。该部分主要探索制造业创新多样性以及竞争优势异质性的理论解释。通过演化经济理论来探讨制造业企业创新多样性的结构性解释,个体和组织由此无法准确预测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致使在经济活动中会选择追求利润的行为呈现多样性;通过资源基础理论、关系基础理论和知识基础理论探讨制造业企业多样性资源和竞争优势异质性来源的内容性解释,企业通过一系列的包括内部和外部战略资源及其组合模式来获得经济效益并实现持续竞争优势。在以上理论分析基础上,从结构和内容两个层面确定本文后续研究的分析框架;并在充分借鉴已有管理创新的观测方法和指标基础上,兼顾产业层面和国家层面确定了后续研究的分析维度。第二部分是美日制造业发展中管理创新模式历史性分析和中国制造业管理创新模式实证分析(第叁、四、五章)。在依据制造业发展阶段特征(工业1.0-工业4.0),分别对美国和日本不同阶段进行了划分。依据本文的分析框架和维度,对美国和日本自工业化前以来管理创新模式进行历史性分析。分析发现,美国和日本制造业都存在不同模式的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存在显着的“遗传性”特征。不同环境下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之间的作用关系存在差异:美国制造业的管理创新是对技术创新的一种补充,具有激励、支持和保障技术创新的作用;日本制造业管理创新是作为技术赶超过程中,对技术创新的一种替代,对技术创新存在显着的“过渡”作用。在对美国和日本制造业历史性分析基础上,对分析维度进行了修正,并选择对应的观测指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09》对中国制造业管理创新模式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美国和日本制造业管理创新的分析结论。并总结了当前中国制造业管理创新的五种模式:“一体化”(“集中”为主,“分散”为辅)的生产组织结构;快速迭代的产品创新和变革相对迟缓的工艺管理模式;依靠较少投入获取收益的销售创新;依靠产业补贴维持企业生存的产业政策模式;具有正向效用的生产协作模式第叁部分美日管理创新模式比较以及对中国的启示(第六章)。在回顾总结前文已有结论的基础上,对美国和日本制造业演化过程中管理创新的一般性规律进行了总结。并依据其管理创新的遗传性特征、与技术创新的匹配关系、管理创新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叁个方面对美国和日本管理创新的异质性特征进行了总结。在中国制造业当前管理创新存在不足的前提下,归纳技术创新不是竞争优势的唯一来源、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存在互动关系、管理创新的“路径依赖”特征以及竞争优势“异质性”源自整合(管理)能力的四点启示。此外,本文在研究总结的基础上,从“企业家”培养、“国际企业”培育和“产业协会”强化等方面提出促进管理创新形成制造业竞争优势的相关政策建议(第七章)。本文主要创新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以配置资源为目的的管理创新是制造业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另一重要源泉,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分别通过新增和配置资源的方式促进企业获取竞争优势。(2)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互动关系存在差异。美国的管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补充,而日本的管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替代,对技术创新的深化发展起过渡性支持作用。(3)中国制造业管理创新存在不足。从内容上,六个观测维度在不同分类样本的回归结果多数都局限于产业政策和商业模式两方面,未能体现如美国、日本管理创新的多样性;从手段上,创新手段相对单一且易于模仿,基于观测指标判断,产业政策以产业补贴、商业模式以销售投入为主要手段,而其他维度一些难以复制的创新手段,如创新协作、生产组织结构、质量管理等却在回归结果未能显着体现。作为制造业管理创新问题的一次较系统的研究,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值得进一步深入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管理创新模式的归纳有待进一步深化。本文虽然归纳了美、日、中叁国制造业管理创新的几种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制造业不存在其他管理创新模式。(2)样本数据存在局限以及管理创新的观测维度、指标有待丰富。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引入外部知识来源、合作关系及伙伴等维度,以丰富管理创新模式的研究。
胡成海[10]2003年在《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我国施工企业面临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科技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知识经济的新冲击,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将使我国施工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我国施工企业能否采取有效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是它们面对知识经济大潮的冲击和激烈的国际竞争,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低下,与建筑业发展的需要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进入WTO融入国际市场后,我国施工企业将显露出队伍层次青黄不接、知识面狭窄、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复合型人才的弊端。而国外施工企业在许多领域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其人才使用机制合理,薪酬待遇高,将吸引大批国内企业优秀人才加入,使本就人才匮乏的国内施工企业面临人才流失的严峻考验。 本文从我国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以及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出发,通过文献阅读、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构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在此理论框架基础上,本文主要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施工企业的人才招聘,教育培训,绩效管理,施工企业人才激励,薪酬管理创新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对施工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分析。各章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章 绪论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以人为本的知识经济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章在分析我国人力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提出了我国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根据统计数据说明进行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阐述了本文所做的工作,并构建了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 美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综述 本章以美国和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特点为例,对世界先进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经验做一简要的评述,并对美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和评价。本文简要地阐述了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特点,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已呈现出与国际接轨的新趋向,吸收日美模式各自的长处结合成的新模式,已经有不少公司进行着这种模式的实践。 第叁章 施工企业人才招聘、培训和绩效管理 人才招聘、培训和绩效考评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招聘分为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笔者对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聘选机制进行了研究分析。本章着重分析了施工企业人才培训的现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施工企业发展,教育培训要先行,2、高度重视发展成人教育培训,3、施工企业应加强国际型人才和执业资格的培训,4、培训与职业发展结合,5、国家对专业人员培训应给予鼓励支持。简要阐述了绩效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施工企业人力资源萤理理论与实证分析管理的目的、对象和实施程序,笔直认为施工企业实施绩效管理过程中,首要的事情是仔细研究自身特点,之后结合工作目标与自身特色设定合理的绩效管理方案,加以实施,管理者要善于结合企业文化特色,指导、培养并激励下属。 第四章 施工企业人才激励与薪酬管理创新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企业建立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充分激发知识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人才的智力资本增长,需要综合考虑激励的组合性和动态性特征。激励的组合性强调应用激励手段的策略;激励的动态性强调针对不同个体、不同企业,以及同一个体、同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激励手段的动态变化,本章围绕着这二个方面展开理论与实证分析。 薪酬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薪酬管理涉及薪酬内容、薪酬结构。薪酬给付方式和薪酬数量等方面的内容。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体系设计问题,并重点分析施工企业家薪酬的确定原则、主要影响因素和模式,探讨了确定企业家薪酬的委托代理方案,对确定企业家薪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作了初步研究。在施工企业中,项目经理是一个很重要的岗位,笔者对项目经理年薪的确定在理论上做了初步探讨。 第五章 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思考 我国施工企业国际竟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落后。我国施工企业必须充分重视低技术含量限制我国建筑业经济增长的瓶颈作用,积极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建筑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其在建筑经济增长中的比例,籍此才能逐步增强国际竞争力。 本章着重从微观角度考察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效益的影响作用,涉及到四个较为重要的概念:人力资源投资管理效益、竞争优势、生产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首先从人力资源的投资效益来分析;其次从生产率角度,考察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效益作用的方式。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源泉。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导致以员工为中心的结果,员工个人的绩效再导致以组织为中心的结果,从而可以通过创造成本领先和产品差别化来提高一个公司的竞争优势。这里,笔
参考文献:
[1]. 产业生产率与国际竞争优势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D]. 周天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3
[2]. 中国基于国际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D]. 仇怡. 华中科技大学. 2005
[3]. 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研究[D]. 吴剑雄.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2
[4].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D]. 田常清. 武汉大学. 2014
[5]. 要素价格扭曲与环境规则趋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婷. 山东大学. 2018
[6]. 知识产权优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李华威. 武汉理工大学. 2007
[7]. 对外贸易与区域竞争力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 刘方. 东北师范大学. 2004
[8]. 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证与对策研究[D]. 李练军. 华中农业大学. 2008
[9]. 制造业发展中的管理创新模式研究[D]. 王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7
[10]. 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证分析[D]. 胡成海. 浙江大学. 2003
标签:经济理论及经济思想史论文; 管理创新论文; 国际竞争力论文; 外商直接投资论文; 开放型经济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竞争优势理论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 实证分析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要素市场论文; 生产率论文; 优势分析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济学论文; 资本市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