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菌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菌核,黄萎病,棉花,黑色素,机理,基因,培养基。
微菌核论文文献综述
信彩岩,杨杰,殷幼平,王中康,宋章永[1](2019)在《多信号通路交互调控莱氏绿僵菌微菌核发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微菌核是菌丝聚集后经分化形成的特异结构。自然界中,如大丽轮枝菌等部分植物病原真菌可形成该特异结构作为繁殖体抵抗不良环境。在生物应用方面,如莱氏绿僵菌、布氏白僵菌、里氏木霉等真菌可在液体培养基中诱导形成微菌核类似结构。为有效防治可形成微菌核的植物病原真菌在农作物中的危害或促进诱导形成微菌核的防治真菌产业化应用,有必要深入开展微菌核的分子形成机理研究。作者以莱氏绿僵菌为研究对象,对其形成的微菌核发育分子机理开展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特异结构在液体中的诱导形成是伴随着形态发生、外界环境感应、信号传导等复杂的过程(Song 2018)。研究也发现微菌核发育过程中,如氧化胁迫感应通路、HOG信号通路、CWI信号通路等多条感应信号传递通路在调控微菌核发育时发挥着交互作用(Song et al., 2018a, 2018b; Wang et al., 2019)。作者近期开展的工作也发现形态发生相关调控通路与感应信号通路在调控微菌核发育方面发挥着协同调控作用。多信号通路的交互调控机理充实了微菌核的发育调控机理。(本文来源于《多彩菌物 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期刊2019-08-03)
王春巧,陈志荣,宋雯,何芳,黄家风[2](2019)在《一个编码富含丝氨酸蛋白的基因影响大丽轮枝菌的微菌核形成、产孢及致病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丽轮枝菌是一种可在广泛的寄主范围内引发黄萎病的土传植物病原真菌,主要以微菌核的形式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因此鉴定与微菌核形成及致病力相关的基因对防治该病害至关重要。本课题组从前期构建的棉花黄萎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筛选到一个微菌核明显减少的突变体,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该突变体致病力明显下降。以棉花黄萎病菌野生型菌株V592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从棉花黄萎病菌中克隆到被T-DNA插入突变的基因(VdSRP1)编码区全长为415bp,包含一个外显子,编码一个富含丝氨酸蛋白,与任何已知的注释基因没有显着的序列相似性。为了明确VdSRP1基因在大丽轮枝菌中的功能,利用同源重组的原理及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获得了VdSRP1基因的2个敲除体菌株,与棉花黄萎病菌野生型菌株V592相比,VdSRP1基因敲除突变体的微菌核形成明显减少,产孢量及孢子萌发率下降,对棉花的毒力也显着下降。对野生型菌株V592及VdSRP1敲除突变体的转录分析表明,VdSRP1调控一系列与微菌核形成、孢子形成及致病力相关基因的表达。这些结果表明,VdSRP1基因影响大丽轮枝菌的致病力、微菌核形成、产孢及孢子萌发。(本文来源于《植物病理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姚传飞,梁曼,张昕,邓晟,戴亦军[3](2018)在《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发育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丽轮枝菌是世界性的土传植物病原真菌,可侵染200多种双子叶植物,导致棉花、番茄、草莓等经济作物发生黄萎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大丽轮枝菌的生活周期分为寄生、腐生、休眠体叁个时期。其中菌核型是大丽轮枝菌的休眠体,这种休眠体可在土壤中存活14年之久,是致密的多细胞结构,表面附着大量的黑色素,黑色素对于微菌核的抗逆性至关重要。本研究从大丽轮枝菌菌核型菌株V08DF1的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筛选到两株单拷贝插入的微菌核发育异常的突变体2H3,6I7,经鉴定突变体2H3对应突变的基因为VdPKS,突变体6I7对应突变的基因为VdVTA1。通过基因敲除技术研究了VdPKS和VdVTA1在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对突变体进行了致病力分析。结果表明微菌核黑色素的形成需要VdPKS基因的参与,VdPKS基因的敲除导致菌株在发病初期致病力较野生型菌株V08DF1有明显增强,VdPKS基因的敲除改变了菌株的致病力。VdVTA1基因参与调控微菌核黑色素的形成,但并非黑色素形成的必须基因,VdVTA1基因的敲除没有改变菌株的致病力。(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4)
罗舒文,刘龙,刘政,任毓忠,李国英[4](2018)在《土壤中棉花黄萎病菌微菌核的定量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新疆棉花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大丽轮枝菌产生的微菌核是造成黄萎病的初侵染来源和主要的存活结构。本试验通过运用选择性培养基定量检测棉田土壤中棉花黄萎病菌的微菌核的量,探明棉花黄萎病菌在不同时期土壤中的动态变化过程及主要分布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棉田土壤中黄萎病菌微菌核主要存在于0~40 cm的耕作层中,土壤中微菌核的数量与棉花的生长季节有一定的相关性,苗期土壤中的微菌核数量相对较低,从蕾期开始逐渐增加,到花铃期和吐絮期数量达到最高值。微菌核在棉田耕作层中的垂直分布并不均匀,土壤中微菌核的季节变化与田间棉花黄萎病病害发生趋势高度一致。(本文来源于《新疆农垦科技》期刊2018年03期)
谢成建[5](2018)在《大丽轮枝菌致病及微菌核形成相关基因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致病力强且宿主范围广,能以微菌核的形式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当遇到合适的宿主就萌发,因此极难防控,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危害。目前已经发现多种影响大丽轮枝菌致病力的基因,最为重要的发现为大丽轮枝菌能够形成侵入钉入侵植物,许多效应因子也是由侵入钉颈环处分泌出大丽轮枝菌并最终调控植物的免疫防御。同时,研究也表明黑色素对于形成成熟的微菌核非常关键,并且许多与微菌核形成相关的基因也与大丽轮枝菌致病相关。但目前的研究尚未完全阐明大丽轮枝菌如何导致植物萎蔫坏死以及微菌核形成的分子机理。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大丽轮枝菌致病及微菌核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大丽轮枝菌致病及微菌核形成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8年04期)
夏红飞,陈志荣,宾毅,高峰,黄家风[6](2017)在《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微菌核形成相关基因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通过微菌核形态观察、重量测定及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测定,对不同温度、光照、营养及寄主根系诱导条件下,棉花大丽轮枝菌V592菌株微菌核的形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PDA为基质,26℃比22℃更有利于微菌核形成;连续黑暗的条件比自然光及连续光照更有利于微菌核形成;营养丰富的全营养PDA培养基比半营养PDA及水琼脂平板更有利于微菌核形成;棉花根系及其提取物对微菌核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通过q RT-PCR对7个微菌核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温度、光照及营养条件改变后12 h,7个基因在26℃时的表达量明显高于22℃时的表达量,6个基因在黑暗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连续光照条件下的表达量,6个基因在全营养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营养缺乏的培养基中的表达量,表明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产量与温度、光照和营养条件改变后12 h各基因的表达量密切相关。而寄主根系对微菌核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在12 h时有短暂的抑制作用,但是48 h后各基因不断被诱导表达。以上结果表明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产量与微菌核形成相关基因的诱导表达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薛磊,徐万里,顾美英,王建涛,刘相春[7](2017)在《pH及盐分对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形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微菌核是棉花黄萎病原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在土壤中的主要存活形式及该病的侵染源,研究土壤pH及盐分对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形成的影响对明确黄萎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培养基pH及盐分质量浓度与种类对病原菌生长及微菌核形成的影响。供试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最适pH为7.0,偏酸或偏碱会抑制菌丝生长,但培养基偏碱可显着促进微菌核形成。当pH为8.0时,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受抑制较小,同时微菌核区面积较pH为7.0时增加22.6%。盐分质量浓度影响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及微菌核形成。随培养基NaCl质量浓度增加,供试大丽轮枝菌生长受到抑制,菌落面积和菌丝面积均逐渐减小,但微菌核形成量却显着增加;当NaCl质量浓度为10g·L~(-1)时,微菌核区面积较无NaCl时增加40.7%。盐分种类影响供试大丽轮枝菌生长。随盐分质量浓度增加,氯化物(NaCl和KCl)和硫酸盐(Na_2SO_4和MgSO_4)均可促进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形成,而CaCl_2则显着促进菌丝生长,并在质量浓度大于7g·L~(-1)时抑制微菌核形成。在培养环境偏碱性或氯化物和硫酸盐含盐量较高时,均可促进棉花黄萎病原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形成量增加。(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樊荣,徐小鸿,曹亚松,商文静,朱荷琴[8](2017)在《大丽轮枝菌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与微菌核形成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丽轮枝菌是一种重要的土传植物病原真菌,以休眠结构微菌核作为初始接种体,可侵染660多种植物引致黄萎病。微菌核是致密的多细胞结构,表面附着大量的DHN黑色素。许多报道指出,在微菌核发育过程中,传统的DHN黑色素合成途径中有5种催化酶编码基因Vd PKS、Vd T4HR、Vd SCD、Vd T3HR和Vd LAC均被诱导表达,但这些基因与微菌核形成的关系目前尚无报道。本研究通过基因敲除技术,系统研究了传统DHN黑色素合成通路上这5种关键酶编码基因及一种缩链催化酶编码基因Vayg1在大丽轮枝菌黑色素合成及微菌核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大丽轮枝菌DHN黑色素合成需要Vayg1基因的参与,且Vayg1和Vd T3HR基因还参与微菌核的形成过程。因此,Vayg1基因和Vd T3HR基因可作为黄萎病防治的新靶标。(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张键[9](2016)在《向日葵大丽轮枝菌T-DNA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微菌核形成和致病力相关基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向日葵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 Kleb.)侵染所致的一种严重危害向日葵生产的真菌病害,一旦发生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微菌核是大丽轮枝菌主要的初侵染来源,在土壤中能够存活数十年。目前关于微菌核的形成机制和致病机理的研究还很少。本研究通过探究外源添加环腺苷酸(cAMP)对向日葵大丽轮枝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的影响、构建大丽轮枝菌的T-DNA突变体库、分析T-DNA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和突变基因的功能,得出如下结论:1.外源添加cAMP能够显着提高向日葵大丽轮枝菌的产孢量,但对其生长速率、分生孢子萌发率、微菌核形成的数量、粗毒素分泌量以及致病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对向日葵微菌核形成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2.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将带有潮霉素抗性标记和GFP报告基因的双元载体对大丽轮枝菌的分生孢子进行了遗传转化。通过潮霉素抗性标记的筛选,共获得了包含有800株阳性转化子的大丽轮枝菌的突变体库。3.随机挑取42株阳性转化子,对其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粗毒素含量和致病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2株阳性转化子中有4株转化子的菌落只产生白色气生菌丝,不能形成黑色的微菌核。相比对照,所测定的42株转化子的生长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是产孢量却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粗毒素分泌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粗毒素分泌量升高的转化子有5株,而表现为下降趋势的转化子有27株。致病力测定的结果表明,致病力增强的转化子有4株,而28株转化子的致病力呈现降低的趋势,其余10个转化子的致病力与对照没有显着差异。4.利用hiTAIL-PCR的方法对20株突变体插入位点的右侧序列进行了扩增,共得到大小介于200-1200bp之间12个突变体插入位点的右侧序列。筛选到了2个与微菌核形成相关的候选基因Initiation-specific a-1,6-mannosyltransferase (VDAG_02820)和Aryl-alcohol dehydrogenase (VDAG_03323),通过功能预测分析将这两个基因命名为VdOCH1和VdAAD。5.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获得VdOCH1基因的敲除和互补突变体。功能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不仅与大丽轮枝菌细胞壁的完整性有关,还能够调控病原菌的生长发育和微菌核的形成,并能影响大丽轮枝菌菌丝的穿透能力。此外,敲除VdOCHl基因能够降低病原菌的致病力。6.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获得VdAAD互补突变体。功能研究的结果表明,该基因不仅调控大丽轮枝菌的生长发育,而且调控病原菌微菌核的形成能力、粗毒素分泌量和致病力。(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魏锋[10](2016)在《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定量流行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是一种分布广、破坏力强的土传病原真菌,可以导致400多种植物黄萎病害。微菌核作为大丽轮枝菌的休眠结构,可以在土壤中存活10年以上,是病害的初侵染来源。大丽轮枝菌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典型的单循环病害,在播种前进行风险预测、制定防治策略是减少产量损失的有效途径。但是微菌核快速定量技术和合理的田间抽样技术的缺乏,限制了对该病害定量流行学及预报预测技术的深入研究。本论文通过定量检测土壤中的微菌核,在个体棉株水平上研究了土壤中微菌核密度与发病概率及发病级别的关系;以株距为最小考查距离,研究了棉田微菌核和发病植株的空间分布;评估了生物熏蒸衍生产品对土壤中微菌核活力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建立了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结合土壤水筛提纯微菌核和qPCR技术,建立了适合田间大量土样中微菌核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水筛+qPCR方法)。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及快速准确等优点,检测下限为每克土0.5个微菌核,检测结果与传统的选择性培养基平板法检测结果具有显着相关性(r=0.98)。2.感病和抗病棉花品种的发病阈值分别为每克土壤4和7个微菌核。采集5块棉田的405个发病棉花和健康棉花根围土样,利用水筛+qPCR方法检测土样中微菌核密度。通过广义线性模型拟合土壤中微菌核密度与棉花黄萎病发病概率以及发病级别的关系,发现logistic模型(R2=0.62)和累积logit模型(R2=0.79)可以分别拟合这两种关系,但是不同抗性棉花品种的拟合模型参数不同。这表明了土壤中微菌核密度越高,棉花黄萎病发病概率和发病级别也越高。以冀棉11和中植棉2号为感病和抗病品种的代表,明确了感病和抗病棉花品种的发病阈值(50%发病概率)分别为每克土壤4和7个微菌核。3.棉田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和病株在空间距离1.0 m以下呈聚集分布。以株距为最小空间距离,采集3块棉田中不同空间距离下的210个土壤耕层样品,利用水筛+qPCR方法检测中微菌核密度。对不同空间距离下土样中微菌核密度进行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棉田土壤中微菌核密度呈偏态分布,同一田块内不同部位的微菌核密度差异较大;微菌核在行内空间距离1.0 m以下显着相关。对6块棉田中发病棉株的空间位置进行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行内病株也在空间距离1.0 m内聚集分布,行间病株的空间分布属随机分布。因此,棉田土壤1.0 m间隔的随机采样方案可以提供微菌核密度的无偏估计。4.候选生物熏蒸产品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中微菌核密度,且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无显着影响。通过田间微小区试验评估了3种生物熏蒸衍生产品单独和混合使用对土壤中微菌核活力的影响,并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Metabarcording测序技术研究了土壤熏蒸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BioFence?、萜类化合物和沼渣都能显着减少土壤中微菌核数量,但混合使用生物熏蒸产品未能显着提高杀菌效率。萜类化合物和BioFence?处理的杀菌效率达到60%以上,对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无显着影响;而化学熏蒸剂氯化苦处理后4周可显着改变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种群结构,处理后16周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恢复到对照水平,真菌群落结构尚未恢复。(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微菌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丽轮枝菌是一种可在广泛的寄主范围内引发黄萎病的土传植物病原真菌,主要以微菌核的形式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因此鉴定与微菌核形成及致病力相关的基因对防治该病害至关重要。本课题组从前期构建的棉花黄萎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筛选到一个微菌核明显减少的突变体,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该突变体致病力明显下降。以棉花黄萎病菌野生型菌株V592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从棉花黄萎病菌中克隆到被T-DNA插入突变的基因(VdSRP1)编码区全长为415bp,包含一个外显子,编码一个富含丝氨酸蛋白,与任何已知的注释基因没有显着的序列相似性。为了明确VdSRP1基因在大丽轮枝菌中的功能,利用同源重组的原理及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获得了VdSRP1基因的2个敲除体菌株,与棉花黄萎病菌野生型菌株V592相比,VdSRP1基因敲除突变体的微菌核形成明显减少,产孢量及孢子萌发率下降,对棉花的毒力也显着下降。对野生型菌株V592及VdSRP1敲除突变体的转录分析表明,VdSRP1调控一系列与微菌核形成、孢子形成及致病力相关基因的表达。这些结果表明,VdSRP1基因影响大丽轮枝菌的致病力、微菌核形成、产孢及孢子萌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菌核论文参考文献
[1].信彩岩,杨杰,殷幼平,王中康,宋章永.多信号通路交互调控莱氏绿僵菌微菌核发育[C].多彩菌物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2019
[2].王春巧,陈志荣,宋雯,何芳,黄家风.一个编码富含丝氨酸蛋白的基因影响大丽轮枝菌的微菌核形成、产孢及致病力[J].植物病理学报.2019
[3].姚传飞,梁曼,张昕,邓晟,戴亦军.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发育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4].罗舒文,刘龙,刘政,任毓忠,李国英.土壤中棉花黄萎病菌微菌核的定量检测[J].新疆农垦科技.2018
[5].谢成建.大丽轮枝菌致病及微菌核形成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18
[6].夏红飞,陈志荣,宾毅,高峰,黄家风.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7].薛磊,徐万里,顾美英,王建涛,刘相春.pH及盐分对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形成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7
[8].樊荣,徐小鸿,曹亚松,商文静,朱荷琴.大丽轮枝菌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与微菌核形成的关系[J].菌物学报.2017
[9].张键.向日葵大丽轮枝菌T-DNA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微菌核形成和致病力相关基因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
[10].魏锋.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定量流行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