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退耕还林工程关键问题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马国红[1](2020)在《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退耕还林”是我国为积极应对生态环境恶化而于本世纪初推行的一套生态治理制度。本文作者曾实地参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的退耕还林工作。作为西部干旱地区,固原市的生态治理工作有着典型的标本意义,其具有积极的体系化治沙探索经验,但亦有诸多尚不完善之处。具体到法律层面,该市的法律规制与退耕还林实践有着明显的脱节现象。而这种制定法与社会实践的不协调并非仅在固原一地存在,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相关治理实践中也或多或少存在着相似问题。对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实践与法律规制不协调的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找寻到更为有效的法律管理方式。本文以作者在固原市实地调查取得的真实数据为依托,以思索法律规制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为逻辑进路,通过比照分析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相关制度设计与实践,在理论上分析讨论生态治理中法律规制与治理实践的互动作用;再结合固原市生态治理实践中的本地特色及在退耕还林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具体对象加以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固原市退耕还林的立法现状,肯定其本地化的立法特色,并评析其立法的不足之处,主要是从退耕还林的立法体系和配套制度两方面进行讨论分析。通过分析讨论,学习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经验教训以为借鉴,以期得出有助于固原市退耕还林工作中完善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及当地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理化建议,并最终提出对退耕还林制度的立法建议。希望能对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
文清[2](2018)在《林区农户对林地生态补偿的行为响应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文中认为云南省林地资源丰富,多项指标位列全国前列,不仅是西南地区生态屏障,更承担着维护全国、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战略任务。然而,云南的生态环境也相对敏感脆弱,生态环境保护任务十分繁重。尤其是云南省特殊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下,国有林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林区农户对森林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重经济轻环境的倾向依然较为突出。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是云南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符合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美丽云南的迫切需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林农户日益成为林地经营的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群体,其行为直接影响生态补偿的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效率。这个群体在面对国家为了保护森林,充分发挥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生态功能效益而实施的林地生态效益补偿时,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行为方式和响应对于林地生态效益补偿在森林营造、抚育、保护、管理等方面作用的发挥,具有关键性和决定性。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利用云南省部分县市的实地调研数据,从微观层面考察了林区农户对林地生态效益补偿的行为响应。具体而言,首先,对云南林地森林生态自然资源和林地森林生态经济林区统计总量与森林生态文明经济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未开发利用和未保护好等系列问题进行系统、完整、统一的梳理;然后,利用调查数据对农户的基本情况、农户经济活动和林地经营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掌握林区农户经营行为调整的总体背景;再者,考察了林区农户经营林地的基本特征,林农对林地生态补偿的认知与偏好,为理解林农对生态补偿政策的调适行为奠定基础,并为完善生态补偿方式提供现实依据;进一步地,基于受偿者视角,并从正向与负向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了林地生态补偿对林区农户经营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补偿支付主体的视角,研究了林区农户对参与林地生态补偿支付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构建科学合理的林地生态补偿政策体系提供新的思路;考虑到林地生态保护是多方参与的结果,本研究通过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林区农户博弈模型,以期通过寻找纳什均衡解来分析得出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的思路;最后,综合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关于增加林业经济投入、完善补偿机制、规范农户对生态补偿的行为响应的有关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尽管林区农户普遍认为近年来当地林业生态环境变得更好了,但有超过半数的农户认为林地生态环境保护阻碍了地方经济发展,多数(66.67%)农户认为林地生态效益补偿能激励他们保护林地;对于生态效益补偿方式,则有69.25%的农户倾向于选择现金补偿。(2)林地生态效益补偿能显着地促进林区农户通过修建界桩、界石以及界沟等方式以维护林权,也能激励林区农户采取林地防火、种植树木等措施保护和投资林地而促进生态环境改善,表明林地生态补偿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林地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不过,林地生态补偿对农户的林地获取行为影响并不显着,林农并未因此而减少其在林地中的获取行为,这意味着林地生态补偿并未明显改变林区农户的经营方式;(3)生态功能区大多数林农对生态补偿支付持有肯定态度,愿意支付一定费用以支持政府的生态补偿计划。这说明,林区农户同样也认可林地生态保护的正外部性,并支持“谁受益谁补偿”的生态补偿原则。不过,影响专业户与兼业户、传统散户与种植大户的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关键因素存在显着差异。(4)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分析发现从引导林区农户改变行为的角度来看,林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并不完全能够达到预期效果,问题关键在于农户得到补偿以后是否实施林地保护,取决于保护与开发的效益权衡。在目前的林地生态效益补偿水平和制度下,林农的经营行为难以有效改变,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建议充分认识云南的森林和林地的生态价值及战略地位,加大政府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森林和林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规范农户对生态效益补偿的行为响应。促进森林及林地生态环境效益持续增进和林业经济全面振兴。
马思敏[3](2018)在《沙雅县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环保政策法规的不健全导致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生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也更加突出,因此探索建立多元的生态补偿机制逐渐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前人关于生态补偿与生态补偿机制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之上,参照各地的实践,进行实地调研,结合沙雅县区位特征、发展水平以及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归纳整理了沙雅县各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现状。分别从受偿者、补偿者、管理者和社会发展角度提出了沙雅县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补偿者与受偿者界定不清、补偿标准低、补偿方式单一、补偿范围小、补偿监管不到位等方面。针对以上问题,从设定补偿原则与目标、界定补偿者与受偿者、选择补偿方式、确定补偿标准,强化补偿监管等基本要素着手,构建了沙雅县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最后提出拓展生态补偿资金来源与生态补偿方式、加强生态补偿资金管理与教育宣传、健全生态补偿法律法规与考核评价体系、促进产业升级转型与区域协调发展等对策建议,以解决沙雅县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所存在的问题。
付寿康[4](2018)在《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碳减排压力不断增大,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区域性整体贫困,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巨大差距,则是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体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的优势在于资源,发展的矛盾也在于资源。以生态与资源为中心,“富饶的贫困”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学术界对“富饶的贫困”问题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富饶”的类型与层次多样。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将“富饶”的对象具体化为“碳”。从“碳”视角研究民族地区“碳资源富集”与贫困之间的关联,探索“碳”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问题,思考碳交易在民族地区减贫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资源禀赋理论、“两山”理论、可行能力理论、外部性理论、“两个共同”理论为指导。围绕碳贫困这个中心,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展开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负外部性,生态保护正外部性与贫困问题之间关联的研究。本文以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介绍碳贫困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文献综述明确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与方法,把握其中规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结合已有研究与调研,对新概念“碳贫困”进行界定。以贫困发生率高与贫困程度深的民族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碳资源禀赋,发展的差距与不平等,以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实现为目标,对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研究侧重于,从地区以及人的发展权利与能力角度,探讨“碳”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外部性情况下的致贫原因、致贫机理。提出碳贫困是一种间接贫困,并指出碳贫困的特点、类型与应用,思考碳交易减贫的新方式。以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和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为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案例。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六盘水市灰碳贫困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排放的测算,量化碳源,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负外部性影响具体化,提出六盘水市应对灰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中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的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储量的估算,量化碳汇量及其价值,将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正外部效应具体化,提出恩施州应对绿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以这两个典型案例的研究,思考看似对立实则可以统一的灰碳贫困与绿碳贫困问题,即通过碳交易破解碳贫困。将碳交易制度作为一种新的政策制度设计,以市场化的方式解决脱贫攻坚中政府难以解决,解决不好的资源环境外部性问题。进而对碳交易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总体上介绍世界碳排放市场的结构及发展状况,论证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述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必要性,探讨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思路。最后,提出破解民族地区碳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主要有,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张朝辉,耿玉德,王太祥[5](2018)在《农户退耕意愿影响因素的贫困尺度差异分析——基于新疆阿克苏地区的调研数据》文中认为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为例,应用多元有序Logit模型,对比分析贫困农户与非贫困农户的退耕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强化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精准扶贫效用提供信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林业生产经营技能、退耕补偿满意度等是影响农户退耕意愿的重要因素,且不存在显着的贫困尺度差异;第二,亲戚中是否有乡(村)干部、同村人的退耕效果、退耕风险感知、退耕预期收入等对贫困农户与非贫困农户退耕意愿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规范并强化乡(村)干部的引导作用,建立退耕还林的典型经验推介机制,提升退耕农户的林业生产能力与非农就业技能,以切实增强工程区贫困农户的退耕意愿,有效凸显退耕还林工程的扶贫减贫效用。
胡振通[6](2016)在《中国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基于内蒙甘肃两省(区)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草原占到中国国土总面积的40%以上,是中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草原具备生产生态双重属性,如何实现草原生态保护和促进牧民增收相结合是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促进草原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确立了牧区发展实行“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从2011年开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是目前中国最重要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在世界范围内,生态补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森林和流域,关于草原生态补偿的研究文献非常少,而中国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在2011年之后才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研究还很不完善,既没有形成成熟的分析框架,也缺少对核心问题的深入分析。本研究基于内蒙甘肃两省(区)四个纯牧业旗县的三次实地调研,累计调查牧户795户,对中国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完善中国的草原生态补偿制度。本研究首先系统地梳理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分析框架,在综述草原生态补偿现有研究基础上,提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分析框架,然后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为基础,以草畜平衡、禁牧两种活动类型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草原生态补偿的基线、标准的估算、标准的差别化、条件性、后评估等核心问题。通过草畜平衡奖励的基线、标准的估算、标准的差别化研究发现:草场面积是影响牧户是否超载和超载程度的重要因素,中小牧户是草原超载的主体;草畜平衡奖励存在严重的减畜和补偿的不对等关系,预期能够实现的减畜比例仅为8.3%;草畜平衡奖励标准需要差别化,核心在于瞄准草原超载的主体,将超载程度纳入考虑因素。通过禁牧补助标准的估算、标准的差别化等研究发现:基于机会成本法估算的禁牧补助标准的平均值为8.21元/亩,比实际标准的平均值(5.92元/亩)高2.29元/亩;禁牧补助标准需要差别化,应该综合考虑机会成本、生态重要性等因素,其中草地生产力是核心考虑因素;禁牧草场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草场的生态属性和牧户的自愿性;在全禁牧类型中,有必要制定差别化的禁牧规定;禁牧政策需要谨慎处理,放缓禁牧速度。通过草原生态补偿的条件性研究发现:草原生态补偿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满足条件性,呈现出弱监管的特性,造成弱监管的根源在于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偏低、违约成本太低和实际监管概率偏低。草原生态补偿监督管理权的分配,以村级草管员为主体,以大学生村官草管员为补充是相对合理的选择。通过草原生态补偿的后评估研究发现:草原生态补偿实施以后,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超载过牧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样本调研旗县2011-2014年减畜任务达成比例为42%,减畜任务达成情况一般。平均每户理论收入影响为-8607元,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存在偏低,需要在原有基础上提高约35%,平均每户的实际收入影响为16686元,牧民没有严格按照政策要求进行完全的减畜。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偿的政策满意度为57%,不同旗县之间存在差异。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偿的政策满意度越高,并不意味着草原生态补偿的政策设计和执行就越好,政策满意度越高,实际收入影响正向越大,生态效果可能不佳。
李新成[7](2016)在《新疆兵团第七师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为了有效提高兵团森林覆盖率,改善兵团生态、生活、生产环境,降低农业生产自然风险,第七师党委高度重视生态林网体系建设,不断增加林业建设资金投入比重,积极争取国家、兵团林业项目支持,借助一切“外力”,深挖自身“潜力”,一方面加强60.8万亩重点公益林、17.7万亩退耕还林及26万亩“三北”工程管护力度,另一方面利用政策推动,大力开展林权改制,通过“两手”同步推进林网体系建设进程,进一步使林地使用率提高,林地资源得到保护并持续稳定增长,林业后续产业发展有序进行,也为新疆、兵团生态环境改善奠定了基础。对第七师退耕还林发展现状分析发现,第七师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1)补偿政策不尽合理,林地相关法制建设不健全,配套政策不完善。(2)行为主体的文化层次低,对退耕还林的认知不清,参与度低下;由于林权国有,缺乏看护责任心;林业相对于传统农业,比较优势不明显,非法改变林地性质的行为时有发生。(3)工程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规划设计滞后。(4)林业产业发展缓慢,林业比较收益不明显,林业产业链条过于简单,无法调动退耕职工的积极性。(5)林地保护不当,林地管理部门设置不合理,监管体系不健全等等。针对以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本文的对策建议:一是完善政策和规划的策略。以政策做先导,保障退耕公平与效率。在政策方针上科学而全面体现退耕职工安置保障的细则、做法和范畴,在宏观和强制性上来规范退耕职工的安置补偿问题。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均衡发展;坚持科学编制规划,做到合理布局;加快城镇化建设,推进生态移民。二是解决职工自身存在问题的策略。加强宣传,提高职工对退耕还林生态效应的认识;加强培训,提高职工的生存技能;加强帮扶性服务工作,促进退耕职工再就业,并加强对退耕职工的社会关怀。三是创新工程管理及实施的策略。理顺机构落实责任;依靠科技保证工程质量;争取资金作好管护。四是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加强合作,走规模化经营道路。改变思路,走林业多元化发展之路。本文的创新在于结合第七师退耕还林工程政策落实及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兵团、北疆师局的先进经验,以及本人十多年从事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的实践经验,从破解第七师退耕还林政策落实不到位,思路不清晰,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视角,建设性提出进一步加快第七师退耕还林工程政策实施、推动后续产业发展的的建议,为兵团以及北疆各师退耕还林工程政策实施提供参考。
陈作成[8](2014)在《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经济落后并且生态环境脆弱,是影响国家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特殊地区。生态脆弱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耦合导致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两者很难兼顾,存在着“生态不经济”与“经济不生态”的矛盾,加快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是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是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体现,也是新疆十二五期间及以后亟待解决的现实重大问题。本文旨在进一步完善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并提出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高效运行的配套保障措施,实现生态补偿机制的高效运行,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发展,推进区域协调、可持续、绿色发展。本文首先对生态补偿、生态补偿机制、重点生态功能区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梳理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基础理论,界定论文的研究范围为新疆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并识别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利益相关者,对生态利益相关者进行博弈分析。然后介绍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现状与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析新疆生态补偿发展历程、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现状以及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状况,并分析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特殊性。其次,对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分析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内涵及内在需求、生态补偿主客体界定机制、生态补偿标准量化机制、生态补偿模式选择机制、生态补偿监管约束机制以及生态补偿效应分析与评价。然后对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基于问卷数据测度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绩效,然后分析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效应,依次分析整体经济效应、基于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经济效应以及缓贫效应,最后评价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资金使用效果,检验生态补偿的民生目标是否挤压生态目标。再次,分析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缺陷。依次分析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主体确立机制、生态补偿客体甄别机制、生态补偿标准量化机制、生态补偿方式选择机制与生态补偿约束机制存在的缺陷,最后分析生态补偿机制的系统耦合性缺陷。然后,总结国内外生态补偿的成功经验,得出对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启示。最后,完善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提出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基本原则,明晰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的基本思路,分析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阶段性,对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进行目标定位,最后阐述如何进一步完善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并从体制、政策、法制、财政等四个方面提出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高效运行的配套保障措施。
周伟[9](2014)在《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草地是地球表面覆盖最广的植被类型之一,巨大的分布面积和固碳潜力使其在全球碳循环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加剧,使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发生相应变化,草地退化不断加剧。中国草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1.7%,因此准确核算其生产力大小、研究其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对于评价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国草地退化现状和驱动机制评估对于草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恢复措施的绩效评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基于多源遥感影像和气象数据,利用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模拟中国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和气候变化的响应;利用BEPS(Boreal Ecosystem Productivity Simulator)模型模拟中国草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探讨草地碳源/汇的年际和月际变化;同时利用草地NPP和覆盖度进行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结合统计资料和气象数据,对引起草地退化的气候和人类因素进行定量化和空间化分析。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利用模型模拟中国草地覆盖度的时空变化。基于1982-2006年的GIMMS NDVI数据和2001-2010年的MODISNDVI数据反演中国草地覆盖度,结合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分析中国不同草地类型覆盖度的年际和月际变化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中国草地覆盖度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总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29年间平均草地覆盖度为34.5%,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其增加速率为0.17%/年,统计发现有78.9%的草地面积其覆盖度呈增加趋势。中国草地覆盖度呈极显着增加和显着增加的面积比例(46.0%,11.0%)大于呈极显着减少和显着减少的面积比例(4.1%,3.2%)。在年际尺度上,草地覆盖度与气温、降水量均呈不显着正相关,其中高山亚高山草甸、高山亚高山草地、坡面草地和草甸的覆盖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荒漠草地和平原草地的覆盖度与降水的关系更密切;在月尺度上,草地覆盖度与当月气温、降水量呈显着的正相关,表明水热因子的季节波动对草地生长的影响更大。所有类型的草地其植被覆盖度与前一个月气温和降水量的相关系数最大,表现出明显的时滞效应。2.利用CASA模型模拟中国草地NPP并分析其时空动态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中国草地NPP平均值为279.4 gC/m2/yr,空间分布上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降低的趋势,草地NPP的经向变化速率为228.6 gC/m2/yr/10°;1982-2010年中国草地总NPP的多年平均值为918.4 Tg C(Tg=1012g)。29年间草地NPP总体呈增加趋势,增加率为0.56 gC/m2/yr;草地NPP呈增加趋势的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68.8%。降水是影响草地NPP的主要因素;然而不同草地类型的NPP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不同,高山亚高山草甸和高山亚高山草地的NPP受温度影响较明显,坡面草地NPP与降水量呈正相关而与温度呈负相关,平原草地、荒漠草地、草甸的NPP与降水量的关系更密切,尤其荒漠草地的NPP与降水量呈显着正相关。3.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源/汇功能核算。利用生态遥感耦合模型(BEPS模型)模拟中国草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并分析草地NEP的时空变化对气候年际变化的响应。1979-2008年中国草地NEP的平均值为13.6 gC/m2/yr,表现为弱的碳汇;NEP为正值的区域占中国草地总面积的73.1%,并且草地每年净吸收的碳量为26.6 Tg C;空间分布上呈现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特征。1979-2008年的30年间草地NEP均为正值;并且NEP的年内变化显示6~9月份为正值,表现为碳汇,而其余月份NEP为负值,表现为碳源。30年间草地碳转化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呈极显着增加趋势。草地NEP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其比例为 74.2%。4.定量评估NPP变化过程中气候和人为因素的驱动作用。以NPP为评价指标,结合石羊河流域的LUCC和气象数据,定量化、空间化地评估了气候变化、土地覆盖变化和草地管理措施对NPP变化的相对贡献。2001-2010年间研究区草地面积净增加了 5105.5 km2,其中80.4%来自荒漠向草地的转移,而草地向农田的转化是草地减少的主要原因,转移面积为1119 km2。2010年草地NPP总量比2001年增加了 659.62 Gg C(Gg=109g)。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NPP净增加量的贡献分别为133%和-33%。在剔除气候对NPP变化的影响后,LUCC引起的草地NPP净增加量为654.82 Gg C,其中荒漠和农田向草地的转化导致草地NPP分别增加674.46 Gg C和156.85 Gg C,而草地向农田的转移导致NPP减少了 235.64 Gg C;土地管理措施的实施使NPP增加了 219.97 Gg C;而气候的不利影响共导致草地NPP减少了 215.17 Gg C。因此,LUCC和管理措施都有利于草地NPP的增加,而暖干化的气候条件导致草地NPP减少。5.中国主要牧区草地植被的时空格局和演变趋势。以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为基础,对1985、1995、2000和2010年中国7个主要牧区的草地面积、景观指数(LSI)和NPP变化进行了研究。1985、1995、2000和2010年研究区草地面积分别为 247.9、243.52、246.2、231.75 万 km2。1985-2010 年间,研究区草地面积减少了 16.15万km2,占1985年草地面积的6.52%,主要是由于新疆和西藏草地面积的减少导致。与1985-1995年和1995-2000年两个时期相比,2000-2010年间,景观格局中草地优势度提高,破碎化程度和空间异质性降低。同时草地NPP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1985-1995、2000-2010、1985-2010年间草地平均NPP分别增加了 14.34%,25.82%和40.95%;1995-2000年平均NPP减少了 4.82 gC/m2,相当于1995年草地NPP的2.03%。研究区草地NPP总量在2010年最高,比1985和2000年的NPP总量分别增加了 31.89%和18.48%。6.中国草地退化遥感监测和驱动力定量评估。利用NPP和覆盖度进行草地退化遥感监测,以潜在NPP和人类活动导致NPP的损失为评价指标,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草地退化的驱动作用。1982-2010年间,中国草地出现退化的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22.73%,改善的面积占31.65%,未发生变化的草地面积为45.62%。总体上人类活动是促进草地改善的主导因素,占草地改善总面积的78.08%,气候的贡献仅为21.14%;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草地退化中的作用基本相等(44.86%vs 43.36%)。气候和人类两大因素对草地退化的驱动作用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在草地退化中,气候的作用大于人类活动作用的牧区包括内蒙古、陕西、西藏、甘肃、青海和四川;而人类活动占主导作用的牧区包括云南、宁夏和新疆,尤其对于新疆,85.13%的草地退化是人类活动导致的。在草地改善中,气候因子仅在西藏草地改善中起主导作用,其贡献为59.69%;而对其余8个主要牧区,人类活动是草地改善的主导驱动力,尤其对四川和陕西省,99%的草地改善都是由人类活动作用引起的。我们认为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第一,在利用CASA模型模拟植被NPP过程中,我们针对不同植被类型采用不同的最大光能利用率,以提高模型模拟精度;并且对两种来源的NDVI数据进行兼容性处理,延长NDVI的时间序列为1982-2010年,从而在长时间序列和大尺度上获取中国草地NPP;同时结合土地覆盖数据、气象数据和统计资料,对中国草地NPP的时空变化和驱动因素进行集成研究。第二,目前关于草地NEP的野外观测和模拟都集中在小尺度的均质样地上,缺乏大尺度上NEP的模拟。本研究结合草地生理生态特征,对BEPS模型进行参数优化,模拟获取近30年中国国家尺度上的草地NEP;分析草地NEP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进而明确中国草地碳源/汇功能和碳收支大小。第三,目前关于草地退化的监测,多集中在样地尺度上的野外观测或小区域的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然而在大尺度上进行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的研究较少,并且不同学者采用的监测指标不统一,导致结果的可比性较差;同时缺乏草地退化驱动力的定量评估。基于此,本文利用多元遥感数据,以草地NPP和盖度作为草地退化遥感监测指标,选取潜在NPP以及人类占用的NPP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草地退化驱动作用的研究方法;不仅明确了中国草地退化现状并且确定了不同区域草地退化的主导驱动因素。这对草地生态恢复措施的合理调整和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并且研究结论一定程度上可为生态恢复工程的绩效评价提供参考。中国草地分布区域的广阔性、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复杂性,使其生产力和碳源/汇功能具有较大的空间异质性;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类干扰的加剧,草地生产力和生态环境随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草地严重退化。本研究通过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核算,发现中国草地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碳汇功能,并具有显着的空间异质性;草地NPP和NEP均与降水量呈正相关。草地退化驱动机制的定量评估表明,气候和人类因素对草地退化的驱动作用基本相当,而人类活动主导着草地改善。由于退化草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草地景观格局和固碳能力有所提高,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生态效益,如促进草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优势度的提高,增强草地的碳汇能力;然而草地退化治理中投入不足和实施区域的差异性,如恢复措施多集中在严重退化和沙化区域,导致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呈现局部好转,总体恶化的局面。因此需要对生态恢复措施进行合理调整,从而增强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发挥草地的生态环境屏障作用。
陈芳淼[10](2013)在《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历史演变状况看,荒漠化问题区域特征明显,整体可归属于地理系统问题。因此,用地理系统方法衡量与评价荒漠化问题具有科学性。地理学是实践科学。使用地理系统方法在认识荒漠化演化机制的同时,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理论指导。依据地理学特征,可将区域荒漠化问题划分到耕地、草地、林地、湿地-水系、沙地、社区六元结构板块,进行基本状况、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及演化机制认识(简称六元法)。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政治地位重要、文化结构多元,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区域荒漠化问题加重、生态环境恶化、地理系统变化剧烈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本研究用六元法,从村庄、县域、省域、区域尺度,对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进行逐级研究验证,分析认识区域荒漠化演化机制,探索防治对策,同时检验六元法的有效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基本机制通过六元法多层次、多点、长历史时段考察,得出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机制为:耕地扩张,耕地质量下降;天然草地缩减、人工草场扩大,草地整体退化严重;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近期人工林地面积稳步扩大,林地生态经济功能较弱;湿地-水系萎缩,地表水面积减少,河流径流不稳定性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冰川融化加剧;沙地系统局部得到控制,整体扩张:社区扩张明显,城镇居民区和工矿区建设步伐快,大量占用郊区优质耕地。上述发展趋势反映出耕地、社区、人工林地扩张,草地、湿地-水系显着退化,沙地整体形势严峻,西部地区荒漠化形势不容乐观。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西部荒漠化问题严峻化的基本因素为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占主导方面。2、我国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对策建议研究对未来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机制建设;2)彻查全区资源环境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3)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发展,其中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严格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4)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5)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6)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7)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3、六元法应用认识对“六元法”的实际应用得出如下认识:1)利用“六元法”进行区域荒漠化研究可覆盖全地理区域,研究方法简洁,研究结果条理清晰,问题定位准确,容易得出明确结论;2)“六元法”适用于多尺度地理系统(从村庄到全球系统)研究,上下尺度间研究结果互为印证,利于原因诊断;3)可分别六单元进行纵向历史发展趋势演变研究,借以从历史角度清晰地判明各自的发展轨迹与彼此演替机制;4)可分别区域地理特征,判断单元荒漠化轻重关系与主次矛盾:5)县域及以下尺度的研究中,注意从主体地理单元把握荒漠化现状及其演化过程的细节,寻求针对性防治对策;县域以上尺度的研究中,注意对各地理单元变化趋势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演变机制。
二、新疆退耕还林工程关键问题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退耕还林工程关键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退耕还林实施现状及其法律规范概述 |
第一节 退耕还林历史演变及其发展现状 |
一、退耕还林政策演变 |
二、我国退耕还林发展现状概述 |
第二节 域外退耕还林相关法律制度 |
一、各国退耕还林立法体系 |
二、域外退耕还林的相关制度 |
第三节 我国全国性退耕还林的法律规范 |
一、退耕还林的立法体系 |
二、退耕还林的技术规定 |
三、退耕还林的管理规定 |
第四节 我国地方性的退耕还林规范及其评价 |
一、退耕还林的管理规范 |
二、退耕还林的成果巩固及其他规范 |
第二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农户基本情况 |
二、对退耕还林的认知程度和参与自主权 |
三、参与退耕土地的质量与面积变化 |
第二节 退耕还林的管理情况 |
一、退耕还林的作业技术与成活率 |
二、退耕还林的管护与林权问题 |
三、退耕还林的补助情况 |
第三节 退耕前后效益变化及农户的期望 |
一、退耕前后效益情况 |
二、农户对退耕还林的评价及期待 |
第四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实践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评析 |
第一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管理规范的优势 |
一、较为科学的补植补造与检查验收规范 |
二、管护等管理规范比较健全 |
三、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管理规范具针对性 |
第二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与管理规范存在不足 |
一、退耕还林法律规范不健全 |
二、退耕还林管理规范不完善 |
第三节 退耕还林相关配套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生态补偿制度尚不健全 |
二、管护制度不完善 |
三、公众参与制度不完善 |
第四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的合理化建议 |
第一节 退耕还林法律与管理规范的完善 |
一、出台《固原市退耕还林保护条例》 |
二、补充管理规范的具体内容 |
第二节 退耕还林重点配套制度的完善 |
一、健全和落实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制度 |
二、完善退耕还林管护制度 |
三、公众参与制度的改进 |
第三节 借鉴域外及我国地方性法律制度的先进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一 关于固原市退耕还林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对农户和村委干部的访谈 |
(2)林区农户对林地生态补偿的行为响应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2.1 生态补偿内涵的相关研究 |
1.2.2 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相关研究 |
1.2.3 林地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
1.2.4 云南省林地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
1.2.5 农户对生态补偿行为响应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补偿 |
2.1.2 林地生态补偿 |
2.1.3 农户行为响应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权理论 |
2.2.2 公共物品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2.4 博弈论理论 |
2.2.5 农户行为理论 |
2.3 生态补偿受偿行为与支付意愿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云南林业生态环境与生态补偿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云南省地理概况 |
3.2 云南省的林业及林业经济发展 |
3.3 云南省林业生态现状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
3.4 云南森林生态补偿现状及其问题 |
3.4.1 云南省森林生态补偿的历程 |
3.4.2 云南的林地生态系统分析 |
3.4.3 云南省林地生态补偿的问题与缺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林区农户对林地生态补偿的认知与偏好分析 |
4.1 样本农户基本特征分析 |
4.1.1 田野调查组织 |
4.1.2 农户基本特征 |
4.1.3 农户林地经营 |
4.2 林区农户对林地生态环境与生态补偿的相关认知 |
4.2.1 林区农户对林地生态环境的相关认知 |
4.2.2 林区农户对林地生态补偿的认知 |
4.3 林区农户对林地生态补偿作用的评价分析 |
4.3.1 样本农户对林地生态补偿作用的评价状况 |
4.3.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4.3.3 林区农户对林地生态补偿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林区农户对林地生态补偿方式的偏好分析 |
4.4.1 模型设定 |
4.4.2 变量选择与理论分析 |
4.4.3 林区农户对林地生态补偿方式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林地生态补偿对林区农户生产经营行为的影响分析 |
5.1 林地生态补偿对林区农户林权维护行为的影响 |
5.1.1 样本农户林权维护情况 |
5.1.2 实证模型与变量选择 |
5.1.3 林地生态补偿对林区农户林权维护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 |
5.2 林地生态补偿对林区农户林地投入行为的影响 |
5.2.1 样本农户林地投入情况 |
5.2.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5.2.3 生态补偿对林区农户林地投入行为影响的估计结果分析 |
5.3 林地生态补偿对林区农户林地获取行为的影响 |
5.3.1 样本农户林地获取行为分析 |
5.3.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5.3.3 生态补偿对林区农户林地获取行为影响的估计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林区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差异性分析 |
6.1 调查研究区域概况 |
6.2 研究方法 |
6.2.1 调查研究情况 |
6.2.2 变量选择与研究假设 |
6.2.3 模型构建 |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1 农户基本特征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2 农户对生态补偿与环境保护的认知分析 |
6.3.3 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分析 |
6.3.4 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6.4 不同类型农户生态补偿意愿驱动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
6.4.1 不同经营类型下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 |
6.4.2 不同经营规模下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林地生态补偿制度实施中各主体的博弈分析 |
7.1 林地生态保护中各行为主体的目标分析 |
7.2 林地生态保护中行为主体间的博弈分析 |
7.2.1 三方主体的基本理论假设 |
7.2.2 三方博弈模型构建 |
7.2.3 博弈模型的均衡解 |
7.3 博弈模型分析结论与建议 |
7.3.1 研究结论 |
7.3.2 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沙雅县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第3章 沙雅县生态功能区划及生态补偿现状 |
3.1 沙雅县概况 |
3.2 沙雅县生态功能区划 |
3.3 沙雅县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3.4 沙雅县生态补偿现状 |
第4章 沙雅县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
4.1 受偿者角度 |
4.2 补偿者角度 |
4.3 管理者角度 |
4.4 社会发展角度 |
第5章 沙雅县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 |
5.1 沙雅县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目标与原则 |
5.2 沙雅县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补偿者与受偿者 |
5.3 沙雅县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方式 |
5.4 沙雅县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标准 |
5.5 沙雅县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监管 |
第6章 完善沙雅县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
6.1 利用地区优势,解决资金不足,构建多元化生态补偿模式 |
6.2 加强政府与市场的结合,加大生态补偿的宣传力度 |
6.3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与评价体系,加强资金管理,提高利用效率 |
6.4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全区协调发展,促进生态补偿脱贫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民族地区 |
(二)碳贫困 |
(三)碳交易 |
(四)绿色发展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有关水贫困的研究 |
(二)从资源开发中人的权利能力视角解释贫困原因的研究 |
(三)有关碳源、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
(四)有关碳汇、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
五、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
一、理论基础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两山”理论 |
(三)自然资源禀赋论 |
(四)可行能力理论 |
(五)“两个共同”理论 |
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碳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
(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况 |
(二)民族地区传统能源资源禀赋 |
(三)民族地区生态资源禀赋 |
三、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背景下的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
(一)自然资源富集型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
(二)生态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族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碳源: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 |
一、贵州六盘水市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
二、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负外部性影响 |
(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碳源分析 |
(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 |
(三)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外部性影响 |
三、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测算 |
(一)碳排放的测算方法 |
(二)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的测算 |
(三)六盘水市煤层气抽采与碳减排 |
四、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
五、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 |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应对策略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 |
一、湖北恩施州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
二、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效益 |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种类 |
(二)林业碳汇与恩施州碳汇林 |
(三)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的外部性分析 |
三、恩施州碳储量的估算与价值量化 |
(一)恩施州碳储量估算 |
(二)恩施州碳储总量及其总价值的分析 |
(三)恩施州户用沼气碳汇效应与碳交易 |
四、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
五、恩施州绿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绿色发展困境 |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减贫应对策略 |
六、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碳贫困的民族地区碳交易参与研究 |
一、世界碳交易市场的结构及发展概况 |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 |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必要性 |
(三)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可行性 |
三、当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与困境 |
(一)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 |
(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困境 |
四、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作用与意义 |
(一)新时代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模式优化的要求 |
(二)民族地区挖掘生态正外部效益,碳汇资源变扶贫效益的需求. |
(三)民族地区减小碳排放负外部效应,共享资源开发利益的要求. |
五、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与案例 |
(一)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探索 |
(二)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成功案例 |
六、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基于湖北恩施州的调研 |
七、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族地区碳交易破解碳贫困的基本路径 |
一、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 |
二、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
三、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
四、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 |
五、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
六、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与成果 |
附录B:生物量和蓄积量转换模型参数表 |
附录C:农作物根冠比、含碳量、水分系数和经济系数 |
附录D:碳排放系数及折标煤系数 |
附录E:六盘水精准扶贫背景下碳贫困破解路径研究的调研提纲 |
附录F:碳汇林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
附录G:户用沼气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
致谢 |
(5)农户退耕意愿影响因素的贫困尺度差异分析——基于新疆阿克苏地区的调研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模型构建 |
1.3 变量选取 |
1.4 数据来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因素对退耕意愿存在差异化影响 |
2.2 多个解释变量对退耕意愿的影响程度存在显着差异 |
3 结论与建议 |
3.1 结论 |
3.1 建议 |
(6)中国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基于内蒙甘肃两省(区)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区域和数据来源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生态补偿和环境服务付费(PES) |
2.1.1 环境服务付费(PES)的概念 |
2.1.2 生态补偿的概念 |
2.1.3 生态补偿与PES的比较 |
2.1.4 生态补偿:近十年的快速发展 |
2.2 生态补偿机制的分析框架: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生态补偿的主体:卖方、买方 |
2.2.2 生态补偿的客体:活动类型、环境服务 |
2.2.3 生态补偿的标准:核算方法、差别化 |
2.2.4 生态补偿的条件性 |
2.2.5 生态补偿的效率:基线、额外性、瞄准 |
2.2.6 生态补偿和缓减贫困 |
2.2.7 评述小结 |
2.3 草原生态补偿相关研究综述 |
2.3.1 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
2.3.2 超载过牧和草畜平衡 |
2.3.3 禁牧 |
2.3.4 草原生态补偿的标准 |
2.3.5 草原生态补偿的条件性 |
2.3.6 草原生态补偿的后评估 |
2.3.7 评述小结 |
第三章 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分析框架 |
3.1 中国草原生态补偿项目和实施概述 |
3.1.1 退牧还草工程 |
3.1.2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
3.2 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分析框架 |
3.2.1 草原生态补偿的主体 |
3.2.2 草原生态补偿的客体 |
3.2.3 草原生态补偿的基线 |
3.2.4 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的估算 |
3.2.5 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的差别化 |
3.2.6 草原生态补偿的条件性 |
3.2.7 草原生态补偿的后评估 |
3.2.8 小结 |
第四章 草原生态补偿:超载过牧和草畜平衡奖励 |
4.1 草畜平衡奖励的基线:草原超载过牧的牧户异质性研究 |
4.1.1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4.1.2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
4.1.3 模型选择和估计结果 |
4.1.4 小结 |
4.2 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估算:基于机会成本法的减畜和补偿的对等关系研究 |
4.2.1 理论分析框架 |
4.2.2 数据来源 |
4.2.3 实证分析结果 |
4.2.4 进一步地探讨 |
4.2.5 小结 |
4.3 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基于机会成本的异质性 |
4.3.1 内涵辨析 |
4.3.2 差别化实施现状 |
4.3.3 差别化和依据 |
4.3.4 小结 |
第五章 草原生态补偿:禁牧和禁牧补助 |
5.1 禁牧补助标准的估算:基于机会成本法 |
5.1.1 估算方法 |
5.1.2 数据来源 |
5.1.3 估算结果 |
5.1.4 小结 |
5.2 禁牧补助标准的差别化:基于机会成本和环境服务的异质性 |
5.2.1 内涵辨析 |
5.2.2 差别化实施现状 |
5.2.3 差别化和依据 |
5.2.4 小结 |
5.3 禁牧政策实施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
5.3.1 研究区域 |
5.3.2 禁牧的瞄准:禁牧草场的选择 |
5.3.3 禁牧活动类型的创新:禁牧规定的差别化 |
5.3.4 禁牧补助的条件性和禁牧监管成本的降低 |
5.3.5 禁牧不禁养的适用性 |
5.3.6 牧户转产和进城的可行性 |
5.3.7 小结 |
第六章 草原生态补偿的条件性:监督管理 |
6.1 监督管理制度体系 |
6.1.1 禁牧和草畜平衡责任书制度 |
6.1.2 各级草原行政主管部门监管制度 |
6.1.3 草原管护员制度 |
6.1.4 社会监督制度 |
6.1.5 绩效评价考核制度 |
6.2 弱监管下的博弈分析 |
6.2.1 草原生态补偿的监督博弈 |
6.2.2 弱监管的提出 |
6.2.3 弱监管的表现 |
6.2.4 弱监管的根源 |
6.2.5 草原生态补偿的动态博弈 |
6.2.6 小结 |
第七章 草原生态补偿的后评估:生态绩效、收入影响和政策满意度 |
7.1 评估思路 |
7.2 数据来源 |
7.3 生态绩效 |
7.3.1 草原生态恢复状况 |
7.3.2 减畜任务达成情况 |
7.4 收入影响 |
7.5 政策满意度 |
7.6 政策满意度和收入影响的相关关系 |
7.6.1 研究假设 |
7.6.2 模型建立 |
7.6.3 模型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
7.6.4 估计结果 |
7.7 辨析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
7.8 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草原畜牧业术语和统计口径 |
附录二 甘肃省天祝县草原生态补偿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新疆兵团第七师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演进研究 |
1.2.2 退耕还林工程中农民参与性研究 |
1.2.3 退耕还林工程中补偿问题研究 |
1.2.4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生态效益研究 |
1.2.5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社会效益研究 |
1.2.6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经济效益研究 |
1.2.7 研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林地 |
2.1.2 退耕还林 |
2.2 理论依据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林地保护利用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现状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2 退耕还林工程现状 |
3.2.1 第七师退耕还林现状 |
3.2.2 第七师林地建设特点 |
3.2.3 第七师林地保护现状 |
3.3 第七师工程管理现状 |
3.4 七师林地保护利用的重点、难点 |
第4章 第七师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调查概况 |
4.1 农户调查原理 |
4.1.1 样本团场与样本连队的选择 |
4.1.2 样本职工的选择 |
4.1.3 调查实施情况 |
4.1.4 被调查职工基本情况 |
4.2 第七师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调查结果分析 |
4.2.1 职工参与退耕还林意愿分析 |
4.2.2 职工对退耕补偿安置满意度评价 |
4.2.3 退耕还林政策对职工收入影响评价 |
第5章 第七师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 政策支持不足 |
5.1.1 补偿标准不尽合理 |
5.1.2 林地相关法制建设不健全 |
5.1.3 配套政策不完善 |
5.2 职工认识水平不够 |
5.2.1 认识不清,参与度低下 |
5.2.2 国有林地补贴的标准较低,缺乏管护责任心 |
5.2.3 非法改变林地用途现象屡屡发生 |
5.3 工程管理存在问题 |
5.3.1 工程建设资金不足 |
5.3.2 规划设计滞后 |
5.4 林业产业发展滞后 |
5.5 林地保护不当 |
5.5.1 林地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 |
5.5.2 林地管理部门设置不合理 |
5.5.3 林地监管体系不健全,违法处罚威慑力不足 |
第6章 第七师退耕还林工程后续发展对策建议 |
6.1 完善政策制定与规划设计 |
6.1.1 调整完善有关政策 |
6.1.2 科学制定林地利用规划 |
6.1.3 建立林地生态价值补偿机制 |
6.2 解决职工自身存在的问题 |
6.2.1 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 |
6.2.2 转变职工传统观念,提升职工劳动技能 |
6.3 创新工程管理 |
6.3.1 强化林地林权管理 |
6.3.2 加强林业执法队伍建设 |
6.3.3 严格实行林地用途管制 |
6.4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新疆兵团第七师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8)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
1.2.1 关于生态补偿的研究 |
1.2.2 关于生态补偿评价和效应的研究 |
1.2.3 关于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 |
1.2.4 关于新疆生态补偿的研究 |
1.2.5 对国内外研究的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生态补偿 |
2.1.2 生态补偿机制 |
2.1.3 重点生态功能区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资本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公共物品理论 |
2.2.4 区域发展空间均衡理论 |
2.2.5 区域管治理论 |
2.3 研究范围界定 |
2.4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利益相关者识别 |
2.4.1 中央政府 |
2.4.2 地方政府 |
2.4.3 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当地居民 |
2.5 生态利益相关者博弈 |
2.5.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差异与环境政策失灵 |
2.5.2 东、西部地区参与生态建设的博弈分析 |
2.5.3 政府、环境管理者和生态补偿实施者的博弈分析 |
第三章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及生态补偿状况 |
3.1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概况 |
3.1.1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现状 |
3.1.2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3.1.3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损失性境遇分析 |
3.2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状况 |
3.2.1 新疆生态补偿发展历程 |
3.2.2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现状 |
3.2.3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状况 |
3.3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特殊性 |
3.3.1 生态重建与贫困地区的空间叠加 |
3.3.2 生态重建与民族地区的空间叠加 |
第四章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理论分析 |
4.1 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内涵及内在需求 |
4.1.1 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内涵 |
4.1.2 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内在需求 |
4.2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责任确立机制 |
4.2.1 生态补偿主体结构与定位 |
4.2.2 生态补偿客体 |
4.3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标准量化机制 |
4.3.1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受偿者标准 |
4.3.2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补偿者标准 |
4.3.3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标准确立框架 |
4.4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模式选择机制 |
4.4.1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模式总体构想 |
4.4.2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模式分类 |
4.4.3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模式创新 |
4.5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监管约束机制 |
4.5.1 生态补偿资金监管 |
4.5.2 环境保护和治理监测 |
4.5.3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监测 |
4.6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效应分析及评价 |
4.6.1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效应分析 |
4.6.2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效率分析 |
第五章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运行效果实证分析 |
5.1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综合评价 |
5.1.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5.1.2 综合评价指标设置及评价测算 |
5.1.3 运行状况评价结论 |
5.2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效应分析 |
5.2.1 面板数据模型设定 |
5.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3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整体经济效应 |
5.2.4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经济效益分析——基于不同主体功能 |
5.2.5 生态补偿对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贫困地区的减贫效应分析 |
5.3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资金使用效果评价 |
5.3.1 基本公共服务视角 |
5.3.2 环境保护和治理水平视角 |
5.3.3 生态补偿双重目标:民生目标挤占环保目标 |
第六章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缺陷分析 |
6.1 生态补偿主体确立机制的缺陷 |
6.1.1 纵向生态补偿主体单一化 |
6.1.2 开发型区域横向补偿缺位 |
6.1.3 社会公众生态补偿参与度不高 |
6.2 生态补偿客体甄别机制缺陷 |
6.2.1 补偿客体模糊 |
6.2.2 补偿客体错位 |
6.3 生态补偿标准量化机制的缺陷 |
6.3.1 补偿标准偏低 |
6.3.2 标准“由上而下”制定 |
6.4 生态补偿方式选择机制的缺陷 |
6.4.1 生态补偿方式单一 |
6.4.2 补偿方式偏重“输血型” |
6.5 生态补偿途径选择机制的缺陷 |
6.5.1 以政府“强制性政策介入”为主 |
6.5.2 政府“诱致性政策介入”尚待完善 |
6.6 生态补偿监管约束机制的缺陷 |
6.6.1 法制监管制度缺失 |
6.6.2 缺少激励机制 |
6.6.3 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组织管理差 |
6.6.4 生态补偿资金管理缺陷 |
6.7 生态补偿机制的系统耦合性缺陷分析 |
6.7.1 生态补偿政策缺乏可操作性 |
6.7.2 生态补偿管理机构不健全 |
6.7.3 生态补偿启动程序规定缺失 |
6.8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缺陷成因 |
6.8.1 组织管理体制原因 |
6.8.2 政策设计及动力机制原因 |
6.8.3 生态补偿各主体行为积极性因素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生态补偿机制高效运行的经验及对新疆的借鉴 |
7.1 国外生态补偿机制高效运行的经验 |
7.1.1 政府主导型生态补偿模式 |
7.1.2 政府引导型生态补偿模式 |
7.2 国内生态补偿机制高效运行的经验 |
7.2.1 浙江样本生态补偿实践 |
7.2.2 广东样本生态补偿实践 |
7.2.3 陕西秦岭样本生态补偿实践 |
7.3 国内外生态补偿机制高效运行经验对新疆的借鉴 |
7.3.1 国外经验借鉴 |
7.3.2 国内经验借鉴 |
第八章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 |
8.1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的思路和原则 |
8.1.1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的思路 |
8.1.2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的原则 |
8.2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阶段性 |
8.3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目标定位 |
8.3.1 总体目标设计 |
8.3.2 阶段目标设计 |
8.4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 |
8.4.1 生态补偿主体确立机制建设 |
8.4.2 生态补偿客体甄别机制建设 |
8.4.3 生态补偿标准量化机制建设 |
8.4.4 生态补偿方式选择机制建设 |
8.4.5 生态补偿途径选择机制建设 |
8.4.6 生态补偿监管约束机制建设 |
8.5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高效运行的配套保障措施 |
8.5.1 体制保障 |
8.5.2 政策保障 |
8.5.3 法制保障 |
8.5.4 财政保障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一 |
附表二 |
附表三 |
附表四 |
附表五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导师评阅表 |
(9)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
1.2.2. 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源/汇研究进展 |
1.2.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陆地碳循环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4. 草地退化遥感监测和退化治理研究进展 |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参考文献 |
第2章 中国草地覆盖度的时空动态及其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区概况 |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3. 草地覆盖度的计算 |
2.2.4. 研究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中国草地覆盖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
2.3.2. 中国草地覆盖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2.3.3. 草地覆盖度年际变化与温度、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 |
2.3.4. 草地覆盖度月变化与温度、降水量的相关性及滞后性分析 |
2.4. 讨论 |
2.4.1. 气候因素对草地覆盖度变化的影响 |
2.4.2. 人为因素对草地覆盖度变化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2.6. 参考文献 |
第3章 中国草地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3. 陆地生态系统NPP的模型模拟和精度验证 |
3.2.4. 研究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中国草地NPP的空间分布特征 |
3.3.2. 中国草地NPP的时间动态分析 |
3.3.3. 草地NPP年际变化与气温、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 |
3.3.4. 不同草地类型的植被NPP与气温、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 |
3.4.1. 草地NPP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 |
3.4.2. 气候水热因子变化对草地NPP的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3.6. 参考文献 |
第4章 中国草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3. BEPS模型介绍 |
4.2.4. 研究指标的选取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BEPS模型模拟精度验证 |
4.3.2. 中国草地NEP的空间分布特征 |
4.3.3. 中国草地NEP的年际和月际变化趋势 |
4.3.4. 中国草地CSE和RUE的年际变化趋势 |
4.3.5. 草地NEP与气温、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 |
4.4. 讨论 |
4.4.1. 草地NEP模拟精度对比分析 |
4.4.2. 气候水热因子变化对NEP的影响 |
4.4.3. 草地管理措施对NEP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4.6. 参考文献 |
第5章 草地NPP变化过程中气候和人为因素的驱动作用分析—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区概况 |
5.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3. NPP的模型估算 |
5.2.4. 研究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草地覆盖类型转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
5.3.2. 草地转化对NPP变化的驱动分析 |
5.3.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NPP变化的驱动贡献分析 |
5.4. 讨论 |
5.4.1. NPP变化中驱动因素的定量评估方法 |
5.4.2. 人类活动对草地NPP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
5.4.3. 气候变化对草地NPP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5.6. 参考文献 |
第6章 主要牧区草地植被时空格局及演变趋势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研究区概况 |
6.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3. 景观指数的计算 |
6.2.4. NPP估算模型及输入数据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草地面积动态变化的时空分析 |
6.3.2. 草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分析 |
6.3.3. 草地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6.4. 讨论 |
6.4.1. 气候变化对草地景观格局和生产力变化的影响 |
6.4.2. 人为因素对草地覆盖面积和生产力的影响 |
6.4.3. 生态恢复措施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6.6. 参考文献 |
第7章 中国草地退化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定量评估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研究区概况 |
7.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2.3. 草地覆盖度和NPP的模拟 |
7.2.4. 草地退化驱动因素定量评估方法的构建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2001-2010年中国草地NPP和覆盖度的空间分布 |
7.3.2. 中国草地退化现状的空间分布特征 |
7.3.3. 中国草地退化和改善的驱动力定量评估 |
7.3.4. 中国主要牧区草地退化和改善的定量评估 |
7.4. 讨论 |
7.4.1. 草地退化驱动因素定量评估方法的讨论 |
7.4.2. 气候年际变化对草地退化的影响 |
7.4.3. 生态恢复措施对草地退化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7.6. 参考文献 |
第8章 最后总结 |
8.1. 本研究的结论 |
8.2. 本研究的创新 |
8.3. 本研究的不足 |
8.4. 本研究的展望 |
附录 |
致谢 |
(10)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 研究综述与理论发展 |
1.2.1 荒漠化研究进展 |
1.2.2 研究理论的发展与建立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范围划分 |
1.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3.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村庄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2.1 耕地系统演变 |
2.2 草地系统演变 |
2.3 林地系统演变 |
2.4 湿地-水系演变 |
2.5 沙地系统演变 |
2.6 社区系统演变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县域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3.1 舟曲县、九寨沟县地理系统演变对比研究 |
3.1.1 基本背景 |
3.1.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对比 |
3.1.3 生态环境结果 |
3.2 生态工程作用下安塞县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3.2.1 基本背景 |
3.2.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 |
3.2.3 生态环境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省(区)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1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1.1 耕地系统演变 |
4.1.2 草地系统演变 |
4.1.3 林地系统演变 |
4.1.4 湿地-水系演变 |
4.1.5 沙地系统演变 |
4.1.6 社区系统演变 |
4.1.7 基本认识 |
4.2 新疆维吾尔自治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2.1 耕地系统演变 |
4.2.2 草地系统演变 |
4.2.3 林地系统演变 |
4.2.4 湿地-水系资演变 |
4.2.5 沙地系统演变 |
4.2.6 社区系统演变 |
4.2.7 基本认识 |
4.3 云南省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3.1 耕地系统演变 |
4.3.2 草地系统演变 |
4.3.3 林地系统演变 |
4.3.4 湿地-水系演变 |
4.3.5 沙地(喀斯特地貌)系统演变 |
4.3.6 社区系统演变 |
4.3.7 基本认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区域尺度--黄土高原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5.1 耕地系统演变 |
5.2 草地系统演变 |
5.3 林地系统演变 |
5.4 湿地-水系演变 |
5.5 沙地系统演变 |
5.6 社区系统演变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综合研究 |
6.1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演变 |
6.1.1 耕地系统演变 |
6.1.2 草地系统演变 |
6.1.3 林地系统演变 |
6.1.4 湿地-水系演变 |
6.1.5 沙地系统演变 |
6.1.6 社区系统演变 |
6.2 综合评价 |
6.3 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变机制特征 |
6.3.1 耕地、社区扩大是地理系统变化的起点,在西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水、在西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地 |
6.3.2 湿地-水系萎缩带来全局性影响,水资源争夺更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源头 |
6.3.3 草地、林地是地理系统发展趋向优劣化的重要风向标 |
6.3.4 自然灾害频发,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发展趋势 |
6.4 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根因分析 |
6.4.1 自然原因 |
6.4.2 根本原因 |
6.4.3 直接因素 |
6.4.4 综合分析 |
6.5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未来发展建设对策建议 |
6.5.1 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体制建设 |
6.5.2 彻查整个区域资源环境情况,为管理建设提供依据 |
6.5.3 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 |
6.5.4 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 |
6.5.5 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 |
6.5.6 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 |
6.5.7 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六元法”应用认识 |
7.1 “六元法”应用方法讨论 |
7.2 基于“六元法”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研究成果归纳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附录一 问卷 |
附录二 附表 |
四、新疆退耕还林工程关键问题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D]. 马国红. 兰州大学, 2020(01)
- [2]林区农户对林地生态补偿的行为响应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D]. 文清.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3]沙雅县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马思敏.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6)
- [4]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D]. 付寿康.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5]农户退耕意愿影响因素的贫困尺度差异分析——基于新疆阿克苏地区的调研数据[J]. 张朝辉,耿玉德,王太祥. 林业经济问题, 2018(01)
- [6]中国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基于内蒙甘肃两省(区)的实证研究[D]. 胡振通.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7]新疆兵团第七师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调查研究[D]. 李新成. 石河子大学, 2016(02)
- [8]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陈作成. 石河子大学, 2014(03)
- [9]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周伟. 南京大学, 2014(05)
- [10]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D]. 陈芳淼.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