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和对策分析徐敬建王磊

高校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和对策分析徐敬建王磊

王鸾凤湖北大学商学院430062

摘要:文章指出当前高校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单一、高校教师招聘体制不合理、高校重科研轻教学以及高校教师对学生培养的目标不明确。要提高高校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教师应该重视社会实践的作用,不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同时自身也要加强对实务部门的了解,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校课堂教学效果学习兴趣

高校教师是高校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主导力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而学生在高校接受教育的方式主要来自于课堂,因而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或掌握程度,也影响到学生人格的培养与塑造。但是,当前我国高校的课堂教学效果整体不够理想,学生吸收的知识量有限,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大。就笔者的教学经历,学生是否会主动学习的关键在于课堂授课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动机最活跃的表现形式,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心理品质。它直接关系学生对课程的主观认识或评价,授课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下往往会让学生产生这样的认识:我所学到的这门课是否有利于我今后的就业,对我的个人发展是否有实际用处。下文针对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原因分析,提出提高高校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我国高校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在高校里学生爱旷课?为什么授课老师喜欢以点名的方式“惩罚”学生?为什么老师在授课时,学生做自己的事情?这就是课堂授课未达到预期结果,是课堂教学效果不好的重要表现。我们在探究原因时往往认为是学生生源质量下滑、学习动机不明确和学习态度不积极所致,而忽视课堂授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将教师应承担的责任完全推诿到学生身上。

当前,我国高校课堂授课之所以不能吸引学生,通常认为是高校教师的教学态度不好、教学熟练程度低,而实质是高校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脱离,尤其是金融学科课堂基本没有实践案例,导致多数教师过分侧重于理论的解释,有的甚至照本宣科,因而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让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用处,结果学生逃课或者在课堂上不能与老师产生共鸣。笔者多次感受到高校教师与实务部门的同志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表达给学生所带来的不同感受。我们多次碰到理论知识丰富的高校教师与银行的高管在对银行风险管理的阐述上所表现出的差异:前者从西方经济学家对风险管理的理论阐述开始一直论述到大中型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利用理论加强风险管理;后者则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提出了一些挑战当前理论的问题。通常后者的论述一定会引起听众浓厚的兴趣,激发其对风险管理的深入探究。相当一部分学生直言如果这样的人在大学讲台上授课一定会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会让学生明白专业课学习的真正意义。

又如,作为经济类的学生,经济数学是他们所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一般都是安排在大一的第一个学期。但是有很多高校对该门课的教学通常由数学系的老师担任,而数学系的老师基本不懂经济学,因此他们对数学的授课模式与数学专业等非经济专业的学生授课完全一样,导致经济类的学生根本不知道数学学习与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基本的数学知识,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最后参加期末考试。而进入二年级开始学习专业知识时,才发现数学对于经济学理论理解的重要性,而这个时候很多学生对数学知识已经记忆不清晰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知识的吸收程度。

这反映了当前我国高校课堂教学不重视课堂授课与实践的结合,不注重课程之间的关联性,特别是忽视社会实践在课堂授课中的作用。而课堂授课之所以与实际脱节,是因为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单一、教师招聘体制不合理、重科研轻教学以及教师对学生培养的目标不明确所致。

1.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单一

当前,很多高校仍然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特别是本科教育的标尺是分数,甚至将本科生仍然作为高中生培养,过分强调课本知识的理解,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教育者也同样是重理论,轻实践。现今的高校教师也是这种教育体制的产物。他们理论功底深厚,科研能力强,但是没有任何社会实践经历,对学生的传授只能是从书本到书本。

2.高校教师招聘体制不合理

高校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的教学素质不高,这又与高校教师的招聘体制有关。一方面,在我国成为高校教师,必须具有硕士以上的学历,而且高校优先考虑应届硕士和博士,这些学生一毕业就踏上讲台,显然没有实践经历。即便已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在初任高校教师前也是纯粹的理论主义者。事实上,一个真正的好老师不仅仅是科研做得好,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通过课堂授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按照高校现在的招聘要求,年轻老师特别是经济类的年轻老师如果没有实务部门的经验,对专业课的讲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困难。另一方面,有实务部门工作经历的人难以回到高校做教师。目前,高校教师一旦走出校园进入实务部门,很难再继续从教。当然,原先就在实务部门工作的高层次人才也很难在学校任教。一是因为人才流动机制不通畅所致,二是可能与收入分配差异有关,导致学校即便出台多项激励措施引进复合人才,因高校收入相对低于企业收入而使得实际经验丰富、学历高的人不愿意全心全意服务于高校。比如2006年,主持人阿忆在网络上公布了他到北大任教后的一份工资单,引起了广泛关注。可以说“阿忆事件”在某种程度上恰恰反映了高校老师,特别是高校年轻老师的收入相比于实务部门要低得多,从而导致无法吸引或无法留住优秀的人才甘为人师。此外,实务部门,如各类企业、金融机构也不鼓励高校学生和老师进入其团队,使师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减少。

3.高校重科研轻教学

目前我国高校无论是教学型学校还是科研型学校,均呈现出重科研轻教学的趋势。科研可以通过教师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发明专利等加以量化。教学虽然可以通过学生打分、同行打分来衡量,但是学生的评分有很大的随意性,往往不能全面反映教学质量。教师的考核、职称评聘以科研成果为主,教学指标只作为参考指标。而教师的考核、职称除了关系教师的声誉和社会地位,更重要的是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高校教师的收入普遍不高,特别是人文社科类教师收入在高校中更是处于底层,因此制约了教师参与教学方法改进的动力,对教学投入精力不足,不把教学作为一种学术来对待,很少研究和学习教学理论、策略和方法。

4.高校教师对学生培养的目标不明确

当前,高校老师比较重视学生的科研能力。尤其是博士一毕业就走上讲台的大学老师往往以培养研究生的方式来培养本科生,鼓励本科生多发文章,而不太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笔者看来,无论职业学校的学生,还是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他们最终都是要走上工作岗位,他们读书的目的更多的在于谋生。目前普通高等学校的培养多忽视了教育的这种功能,因此出现了众多老师不仅自身不参与实践,对学生的社会实践也漠不关心。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

在提高教学效果上,普遍认为老师要精心备课、注重上课的语言语调、创造和谐与愉快的课堂气氛、寻求自己的教学特色。无论是备课,还是言语表达以及教学特色,这些都离不开社会实践。要提高课堂授课与社会实践的融合,能够将社会现实中的问题直接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要通过以下改革来实现。

1.构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多元化指标

建立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多元化指标实际上是改革现有的考试制度。首先是改革考核内容。目前绝大多数高校以闭卷的形式考核学生,对试卷的题型要求较多,例如每张试卷必须有四种题型以上,近三年同一门课程的命题重复率不能超过10%等等。为满足上述条件,尤其是为避免重复,导致试卷命题无法体现重点,试卷无法检验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在课堂上的考核内容上除了闭卷以外,还应加入参考文献阅读、小论文等形式的开卷考试。其次改革考核方式,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性质,增加学生的社会调查、职业培养的考核,特别是要加大社会调查报告撰写的培养力度。再次改革考核时间。高校对学生的考核通常分成期中和期末两个阶段,平时主要以课后作业作为评价依据。对于学生的考核应贯穿在课程授课期间,特别是要增加课外文献的阅读检验。

2.放宽高校教师招聘的条件

由于当前成为普通高校教师的基本条件是至少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应届生,相当一部分学校甚至将第一学历作为引进人才的基本标准,大量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作者根本无法进入高校。因此,高校教师的招聘应适当增加曾经在实务部门工作愿意回到高校工作的人才的数量。而要留住这类人才,国家要加大教育投入经费,提高高校教师收入。政府对高校给予更大的经济支持也有助于现有高校教师扎根学校,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而且学校要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分批次选送年轻老师进入企业锻炼,对进入企业的教师在锻炼期间保持所有待遇不变。

3.增加教学经费和时间的投入

加大教学经费和时间的投入,最突出的一点是在职称评聘上要公平对待教学编制和科研编制的老师,具体措施是要增加教学编制教师的职称数量。对于在教学工作投入精力多,教学效果一直突出的老师要优先考虑职称的评聘,甚至可以破格晋职。晋职后,教学编制的老师对教学的热情会更高,而职数的增加毫无疑问需要学校拿出更多的经费,这实际上是对教学经费的投入。其次,学校要增加对教学方法改进的时间投入,即在校内学院内定期举办教学活动,组织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通过听课、领导定期听课等方式指出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

4.明确不同层次学生培养的目标

无论是本科生课堂还是研究生课堂,教师在讲授每一门课时首先必须要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意义,是对就业有帮助,还是对人生修炼有影响等等。其次要分层次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对于本科生的教学,一是高校教师除了认真钻研教材以外,要多关注社会现实,有意识地将理论与社会热点联系起来思考,再反馈给学生,与学生一起讨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二是高校教师应该多与实务部门的人接触,有条件的话能够在企业等部门学习,切实掌握其运作程序,了解其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分析企业面临的优势与劣势。三是老师要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尤其是金融专业的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进入金融行业实践。对于研究生的教学应以科研为主,强调研究方法的讲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三、结语

课堂是高校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舞台,是培养学生的坚实阵地。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新现象的层出不穷,高校教师要能够利用课堂向学生传授最有用的知识,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基础上,自己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外在条件和自己创造的条件深入实务部门了解社会需求,同时为学生创造条件,鼓励其参与社会实践,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牢牢结合起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韩鹏普通本科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经济师,2012,(8)。

[2]黄丽茹高效课堂教学与青年教师培养探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

[3]庞春颖于源华毛亚杰关于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考[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标签:;  ;  ;  

高校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和对策分析徐敬建王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