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外宾湖北省竹溪县水坪镇中心学校442315
浮躁心理是当前中学生较易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学生很难静下心、沉下身来学习,导致身体不佳、心理不纯、品行不端、学习不优。
一、浮躁心理的表现与危害
浮躁心理的表现形式因人而异,经常性地表现为“想不到”、“坐不住”、“听不进”、“忙不停”、“长不了”、“心不定”。“想不到”即在自己支配的时间内不知道该做什么、什么先做、什么后做,甚至手足无措,一会儿看看这本书,一会儿看看那本书;“坐不住”即在学习期间找各种借口,或东张西望,或交头接耳;“听不进”即课上不认真听讲,或做别科作业,或天马行空胡思乱想;“忙不停”即兴头上来时,马上动手去做,乱忙一气,希望“快刀斩乱麻”,一下子把事做完,却常常忙中出乱,做事效率低;“长不了”即在老师批评和考试后,仅有三分钟热度,短时间内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几天之后,依然涛声依旧,虎头蛇尾,不了了之;“心不定”即在学习中,一部分中学生表现为行动盲目,缺乏思考和计划,做事心神不定、六神无主,缺乏恒心和毅力,见异思迁,急于求成,不能专心做一件事。
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动性相交织的病态社会心理,什么事都干得出,干什么事都无恒心,心急火燎。在某些学习阶段,甚至成为一些中学生的通病。浮躁心理如不及时纠正,必然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心气浮躁还会影响人的生理健康,浮而不实使学习无法深入,仅局限于表面,直接影响到学习成绩。
二、浮躁心理的成因
浮躁有内部原因。心理学研究表明,具有强而不灵活、不平衡的神经类型的人,人体内甲肾上腺素含量较高,容易急躁,沉不住气,做事易冲动,注意力易分散。有些学生意志品质薄弱,缺乏自我克制能力,学习怕苦怕累,做事急躁冒进,缺乏恒心。也有外部因素,社会环境影响极大,例如手机、电脑、电视等现代化产品对学生心理冲击很大。社会舆论、时尚、风气、文化氛围都会对中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认知水平、行为态度产生作用,从而影响其学习心理。
三、浮躁心理的防治策略
中学生的浮躁心理已成为制约学生提高成绩的瓶颈,理应引起足够重视。
1.立志教育。
教育学生立长志而不是常立志,这点对于防止浮躁心理的滋生和蔓延是十分有利的。在帮助学生立志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立志要切实可行。有的学生立志经常不考虑自身条件是否可行,而是凭心血来潮,过高地要求自己,这种立志者多数是要受挫的。教师应该告诫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确立切实可行的目标,才会有成功的希望,千万不要赶时髦。比如要立志考一所理想大学,树立自己的理想,为自己的理想去不断奋斗。有了动力和源泉,做事就会坚持。再比如引导学生发展一门音乐、体育、美术方面的特长,不做平庸之辈。二是立志要专一。俗话说:“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志长。”父母要告诉学生立志不在于多而在于“恒”的道理,要防止学生“常立志而事未成”的不好结果的产生。兴趣不在多,而在专;志不在多,而在于“恒”。常常对学生进行立志教育,学生的浮躁就能很好地抑制。
2.习惯教育。
要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让学生远离浮躁。浮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平常学习、生活中放松对自己的克制而逐渐形成的。要矫正这种不良情绪,就必须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逐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是要培养学生行为的计划性,要引导学生在做事之前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做?做这个吗?希望什么结果?最好怎样做?”并要具体回答,写在纸上,使目的明确,言行、手段具体化。二是要求学生做事情要有始有终。不焦躁,不虚浮,踏踏实实做每一件事,一次做不成的事情就一点儿一点儿分开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累积到最后即可达到目标。三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业合理安排好时间,认真书写,不急躁,不敷衍,不拖拉,独立完成,确保质量。四是培养自己高雅的兴趣,生活中多克制自己的不良习惯,少玩手机、电脑游戏,少看电视多看书。
3.磨练教育。
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有针对性地“磨练”学生的浮躁心理。如指导学生练习书法,学习绘画、弹琴、下棋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耐心和韧性。此外,还要指导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浮躁情绪。例如,做事时,学生可用语言进行自我暗示:“不要急,急躁会把事情办坏。”“不要这山看着那山高,这样会一事无成。”“坚持就是胜利。”……只要学生坚持不断地进行心理上的练习,学生浮躁的毛病就会慢慢改掉。
4.榜样教育。
身教重于言教,要用榜样教育学生。首先教师要调适自己的心理,不骄不躁,为孩子树立勤奋努力、脚踏实地工作的良好形象,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其次,要鼓励学生以成功人士为榜样,如革命前辈、科学家、发明家、劳动模范、文艺作品中的优秀人物以及周围品学兼优的同学,以榜样的优良品质来对照检查自己,督促自己改掉浮躁的毛病,教育培养其勤奋不息、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
5.反思教育。
要让学生时常反思自己,多问自己:我有志向吗?我这段时间浮躁了吗?在哪些方面浮躁了?接下来怎么调整自己?我全身心去学习了吗?我专心做事了吗?
6.警示教育。
要让学生确立“座右铭”或将奋斗目标设计制作一张卡片,贴在桌子的一角,时时警醒自己;或在教室醒目位置张贴名人名言、格言等激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