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与敬业精神建设研究

敬德与敬业精神建设研究

吴忠华[1]2003年在《敬德与敬业精神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敬德是中华传统道德范畴和规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种内在修养,又是与人交往、为人处世、执事临业应具有的态度和道德行为。其丰富的内涵对后世仍有巨大影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敬业精神。 本文探究了敬业精神的起源,阐释了当代敬业精神的内涵,论述了敬业精神在个人完善、职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在分析了当代敬业精神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敬业精神的途径,并且指出要重视培育大学生的敬业精神。

曲韵涓[2]2015年在《大学生敬业精神培养方式研究》文中提出青年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敬业精神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敬业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为大学生敬业精神的培养提供了最新、最重要理论支撑。加强大学生敬业精神的培养有利于保障大学生学业和事业的成功;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践行敬业观;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文章在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背景下,结合当代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坚持理论结合实证的原则,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大学生敬业精神的内涵、培养大学生敬业精神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敬业精神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敬业精神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发展至今深受社会与人们的重视,当代敬业精神的含义也有了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要求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的内容之一,是评价个人与社会的最低道德标准,是指导我们日常生活的世界观、方法论之一。大学生敬业精神,是大学生学业和事业成功的保障、有利于大学生践行敬业观。同时,由于当代大学生社会地位的变化和大学生敬业精神当前面临的挑战,培养大学生敬业精神可以使大学生重新认识自身的社会地位,认识到学习和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所在,端正做事态度和方法,提高自身的价值,奉献社会。培养大学生敬业精神应该从高校的角度出发,结合大学生自身、家庭和社会,构建全面的培养体系。高校应该注意引导大学生的自身行为,从大一开始在学习中认识敬业精神,树立远大的科学的理想;通过实践活动磨练大学生敬业精神;与家庭构建沟通机制,提高家庭与高校沟通的实效性;高校自身通过完善指导机制,运用教学载体培养大学生敬业精神;高校加强与社会的合作,利用社会媒介,加大宣传大学生敬业精神,联合企业,为大学生争取更多实践的机会。为培养大学生敬业精神,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刘金新, 薛伟芳[3]2017年在《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师敬德与修业的思考》文中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立德树人,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是基本要求,学生有获得感是最终检验标准。高校思政课教师敬德与修业的基本要求是以德为本,知德统一,教学与育人相结合。当前部分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存在意识形态先入为主,理论教学弱化和以非主流迎合学生现象,导致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降低。高校思政课教师应通过敬德先自敬,修业先自修,善于在协同育人中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曹印双[4]2006年在《唐代政治文化研究论稿》文中认为本文从学术背景、政治集团阶层、政治事件、政治人物、唐墓志五个方面探讨了相关唐代政治文化的系列问题,旨在加深对传统政治文化的理解。 学术背景篇,主要考察政治文化研究在传统学术近现代走向中的地位。在传统人文学术走向新宋学、人文科学发展脉络中,政治文化研究逐渐成为新人文学术研究的主轴。传统金石学伴随考古学兴起发生变革,尤其是大批唐代墓志的发掘整理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新材料基础。 政治集团阶层篇,通过对秦府集团与区域文化、关陇集团与府兵制、处士阶层与精神信仰、挽郎阶层与帝后丧礼等相关问题的辨析,认识了特定政治集团、阶层与区域文化、制度文化、精神信仰、礼教环境等文化要素的相互影响。秦府集团、关陇集团属于上层统治集团,处士阶层属于民间社会阶层,挽郎阶层处于上层统治集团与民间社会阶层之间,是倾向于上层的过渡阶层。在中古区域政治文化合流主旋律中,集团阶层与相关文化要素相互作用表现有所不同。在上层,秦府集团是地域政治势力合理分配利益的产物,是上层实现政治文化合流的标志。关陇集团涵摄秦府集团,是生命意义更为长久的政治集团。制度盛衰制约着政治集团的生灭,关陇集团的生灭深受府兵制的影响。民间社会阶层的政治文化主要表现在精神信仰方面,唐代处士阶层信仰状况表现为儒道互济佛教补充的格局,是民间政治文化的重要体现。挽郎参与帝后丧礼,接受了严格的政治礼教熏陶,这改变了他们的心智结构,挽郎特殊身份深深影响着阶层个体的命运发展。 政治事件篇,围绕影响初唐政局演变基础的叁件大事即唐高祖称臣突厥事、玄武门事变、唐太宗伐辽事,探讨了政治战略、政治目标、政治运作、政治势力、政治格局、关键人物等政治文化要素的相互作用。隋末唐初,在东突厥推行胡人霸权的反历史潮流中,李渊集团执行扶杨隋反炀帝称臣突厥战略,迅速承继关陇集团轴心地位,为扭转历史潮流打下了雄厚基础。在统一进程中,伴随李渊集团势力的不断扩张,其内部李建成集团与李世民集团的权力之争日益激化,最终以喋血玄武门而告终。尽管李渊集团内部有父子相猜、兄弟相争、大臣相左等不和谐因素,但围绕统一、对峙突厥的历史趋势是李渊集团及其继任者李世民集团都遵循践行的主题,最终消除了政治文化合流的障碍。贞观后期,唐太宗为家天下的长治久安,通过讨伐高丽战争系统解决了威胁太子李治登基帝位的各种障碍,

李林[5]2014年在《全面系统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构建现代化国家法治机器》文中认为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李林教授,作为参与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专家之一,为本刊专题撰写此文,解读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建设法治中国的有关议题,被前所未有地提上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中国共产

蔡修高[6]2014年在《监狱机关文化建设之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监狱机关既是监狱党委部署工作的传声器,又是联系基层、联系群众的桥梁,承担着为领导服务和上级机关服务、为基层服务的重要职责,具有沟通上下、协调左右的枢纽作用。机关人员的整体素质、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直接关系到监狱工作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直接关系到上级工作部署的落实推进,直接关系到监狱执法单位的社会形象,也对基层起着十分重要的表率、示范和引导作用。笔者以为,监狱文化建设,从机关(这既指监狱的科室、也包括省监狱局的处室)打开缺口,形成“开篇之作”,逐步深入到基层,容易推进,也便于有效展开。

杜穗光[7]2011年在《人力资源创新管理重在实践》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力资源非常丰富。但是,要使丰富的人力资源发挥作用,就要使人力资源转化为适合各类工作岗位的人才,大量的人力资源一旦转化为各类不同的人才后,其发挥出的作用会产生十乘百、百乘千的效应。企业大小不同,少则十几个工作岗位,多则几千个或几万个工作岗位。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和承担的责任不同,其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直接效应也不同。所

宋立丹[8]2019年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教师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探析》文中认为“中国制造2025”是实现中国制造强国的重大战略。高职教师工匠精神的培育既是响应国家战略部署,对接“中国制造2025”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实诉求。高职教师的工匠精神的培育,应构建“五维一体”培育路径,建设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完善“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培育修身立德、敬业乐业的工匠之道,精益求精、专心有恒、“慢工细活”的工匠之术及确立成长发展目标、善于反思的工匠之行。

郭学毅[9]2019年在《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实习生对职业道德现状的认识——以河西学院为例》文中认为以148名河西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实习生为问卷调查对象,了解其教育实习中对职业道德现状的认识.调查发现,学生提到幼儿园存在诸多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如身体伤害、言语伤害、冷落性伤害、恶意伤害等行为,相应地在幼儿园职业道德建设方面提出诸多合理可取的建议,如政府支持与监督、家园良性互动、重视幼儿园工作环境建设等.文章通过分析这些认识,对幼儿园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如重视发挥幼儿园主体性、营造幼儿园和谐文化环境等.

陈文甜[10]2019年在《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宏观环境构建》文中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不仅有赖于学校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同时校外宏观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他们具有自身的特点,其中人才培养的职业指向性尤其不容忽视。因此,宏观环境构建应基于现有问题、学校培养方向及学生特点,立足于新媒体时代背景,推动实践,以职业道德培养为突破,构建家校社企育人环境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敬德与敬业精神建设研究[D]. 吴忠华. 首都师范大学. 2003

[2]. 大学生敬业精神培养方式研究[D]. 曲韵涓.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

[3]. 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师敬德与修业的思考[J]. 刘金新, 薛伟芳. 安顺学院学报. 2017

[4]. 唐代政治文化研究论稿[D]. 曹印双. 陕西师范大学. 2006

[5]. 全面系统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构建现代化国家法治机器[J]. 李林. 先锋. 2014

[6]. 监狱机关文化建设之思考[J]. 蔡修高.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4

[7]. 人力资源创新管理重在实践[J]. 杜穗光. 中国盐业. 2011

[8].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教师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探析[J]. 宋立丹.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9

[9].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实习生对职业道德现状的认识——以河西学院为例[J]. 郭学毅. 河西学院学报. 2019

[10]. 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宏观环境构建[J]. 陈文甜.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9

标签:;  ;  ;  ;  ;  ;  

敬德与敬业精神建设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