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新[1]2003年在《关于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的“七一”讲话中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要求。提出这一要求的根本原因在于: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我们现在的实际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根据这一要求,本文对目前理论界的热点问题,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劳动价值论予以探讨。第一,当今时代,创造价值的劳动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智力劳动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创新力;现代企业制度的日益完善使管理劳动在经济生活中具有高效的组织力;第叁产业的迅速发展使服务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第二,商品价格的确定是商品交换的关键。商品的价格既决定于生产者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即价值,也决定于购买者对商品使用价值即效用的评价。因此,只有当以效用评价为基础产生的最高限价高于以收回成本为基础形成的最低底价时,交易才有可能达成,而此时商品生产者得到生产者剩余,购买者得到消费者剩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必然把其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售。因此,劳动力商品买卖同样也会给其交易双方带来经济剩余。第叁,除劳动外的其他生产要素虽然在不创造价值,但却在价值创造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资本是价值创造的最初推动者和风险承担者;生产资料是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价值载体和价值传递媒介;知识技术通过其内化过程来提高实体性要素的功效,使其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更具效率;管理是使其他生产要素更好地发挥其效能的对内对外关系的协调者。第四,价值分配是一个重要的收入分配问题,这里的价值分配应该界定为利润的分配。价值分配不是取决于价值创造,而是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分配方式必然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而且,除劳动外的其他要素也要参与价值的分配,还由于它们在商品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硕士学位论文M陌T卫R’STI~正515“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动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一方针的贡献在于明确了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方式是按贡献大小取得其收入。为了贯彻为一方针,十六大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础上提出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原则。十六大提出的这些方针和原则是对收入分配理论的新贡献。
陈美华[2]2015年在《陈征经济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陈征是当代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潜心研究《资本论》和中国经济问题,在诸多领域取得了创新性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陈征经济思想为研究对象,运用史论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求通过对陈征在学习、研究、传播、运用和发展《资本论》过程中形成的理论观点、思想内容及思想特点进行概括和分析,再现陈征经济思想的全貌与当代价值。陈征经济思想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通过对陈征学术生涯与取得的学术成果的概括与总结,展示了陈征丰硕的学术成果以及为《资本论》的广泛传播作出的突出贡献;通过对陈征的现代科学劳动、社会主义城市地租这两大理论的研究,以及对陈征有关《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理论等领域的理论观点的探索,充分展现了陈征经济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尤其是陈征在深入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地租理论的基础上,创建了现代科学劳动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城市地租理论体系,这是《资本论》在当代的重大发展和重新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于当前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此证明了《资本论》在当代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巩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研究陈征经济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启发意义:第一,陈征是当代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研究陈征经济思想,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指导地位;第二,陈征经济思想植根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客观实际,所提出的观点和见解具有一定的学术前瞻性和实践意义,对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方针决策和指导当前经济建设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第叁,陈征高度的责任感、严谨切实的治学精神和高洁的人格是广大经济学工作者学习的典范。
刘冠军[3]2005年在《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研究》文中提出在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中,有众多的现实问题,如“无人工厂”的利润来源问题等,与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密切相关,值得人们去深思;尤其是需要人们依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思想,将科技成果的价值源泉归于“科技劳动”这一人类的本质活动来进行系统分析,创立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中的科技劳动价值论,并在此基础上来解答这些现实问题。据此,应将研究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的方法论原则,确立为“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则”。同时,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之理论体系试图采用演绎结构体系来建构。为此,全文除“引言”之外,分为四章展开系统的论述。 第一章是对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之源与流的历史考察。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之源头是西方的古典劳动价值论;从古典劳动价值论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再到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展现了劳动价值论发展方向上的理论演变进程。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进程中叁次转向的产物。 第二章是对建构科技劳动价值论的现代经济社会与境的考察。“现代经济社会与境”是现代经济社会中各种经济事实和经济现象相互交织在一起所构成的“具有复杂内在结构性的系统整体”。从知识的经济作用看,现代经济社会是一种知识经济社会,而知识经济的实质就是科技经济。从科技第一生产力的经济功能看,现代经济社会是一种“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经济社会。从商品构成的角度看,现代经济社会是一种科技商品经济社会。从创造价值的劳动方式看,现代经济社会是一种科技劳动经济社会。上述四个不同侧面的经济事实相互联系,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创立科技劳动价值论的“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之系统整体。 第叁章是对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中科技劳动价值论之核心理论的建构。其内容包括:(1)通过对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中的科技商品与科技劳动的分析,建构起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的叁个基本原理:科技商品的二因素原理;科技劳动的二重性原理;科技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原理。(2)在分析现代企业“整个生产劳动过程”中人类劳动的整体系统性和“跨时空”特征的基础上,建构现代企业在考虑到科学和技术因素时的价值生产和运行的“价值链”结构模式。(3)通过对科学价值的“库存”方式、“科学价值库”的表现形式和实质、“科学价值库”中价值的“累加效应”的分析,以及对科学价值的“库存”模型的建立,系统建构了“科学价值库”理论。(4)通过对“科学价值库”中的价值向技术成果的转移及技术成果之价值构成的二重性、“科学价值
马慧敏[4]2003年在《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回顾中国古代、近代对外贸易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归纳、综述建国以来中国叁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对外贸易思想、政策以及经贸学术界对当代中国对外贸易问题的研究和探讨的情况,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发展的概况。总结了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的理论基础以及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与西方新贸易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的影响。阐述了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在对对外贸易的作用认识上,对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思想认识上,对对外贸易体制认识上,对西方贸易理论认识上以及研究方法上实现的转变。并进一步得出结论: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国家垄断外贸管理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并与国际经贸通行规则接轨这一基本线索,在这思想发展演变过程中体现了以下几个关系:叁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对外贸易思想与学术界学者的对外贸易思想的关系;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发展过程中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的关系;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与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史的关系;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发展与基本指导思想的关系。
张娜娜[5]2017年在《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分配是人类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方式,而收入分配作为分配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则是人类获取经济收益的基本方式,它不仅直接关系着个人物质利益的实现,是个人进行现实生产生活的直接物质保障,同时也是社会公平正义和发展进步的鲜明表征。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作为对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收入分配实践的意识反映和收入分配问题的理论回应,它的形成发展不仅描绘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实践的动态变革实况,而且还折射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程度和进步状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思想巨幅篇章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思想财富。当前在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但收入分配不公特别是收入差距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的新的历史阶段,梳理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演变特征和经验,以期更好地展望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趋势和走向,对合理控制收入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分配正义、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是将马克思主义分配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国具体分配实践中所形成的、符合中国经济发展要求的分配思想体系。厘清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脉络,需要追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思想渊源,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和价值目标,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的分配思想。其一,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分配思想的形成来看,马克思恩格斯是在继承和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优秀思想成果基础上而构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主要包括圣西门的按才能和贡献分配思想、傅立叶的“按比例分配”思想以及欧文的劳动券和按需分配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主要包括威廉·配第、亚当·斯密以及大卫·李嘉图的分配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分配思想的直接和重要来源,同时,也为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思想资源。其二,在吸取空想社会主义者和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优秀思想成果前提下,马克思恩格斯创造性地论述了分配与生产的关系问题、收入分配与价值创造的关系问题,并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分配非正义问题的基础上,构想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个人消费品公平分配的原则,阐明了未来理想社会实现分配正义所追求的最终价值旨归即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分配思想为中国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导,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渊源和基础。其叁,前苏联作为将马克思主义付诸于实践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列宁和斯大林为代表,他们在前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中所形成的分配思想首次对如何开展分配活动、以什么方式进行分配做了思想探索和创新,特别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对马克思恩格斯分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留下可供借鉴的丰富经验和思想启发。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分配实践在主观思想认识中的动态反映,从思想主体来看,它既包含了领袖人物和高层决策者的重要思想探索,又包含了作为党的集体智慧结晶的各种党的历史文献起草者们的贡献,还包含了众多经济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从发展演进来看,在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具有不同的思想内容。全面梳理和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演变历程,核心就是要明晰不同历史时期和经济形势下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伴随着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制变革而不断自我革新、自我突破的发展脉络和图景。从整体来看,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大致经历了叁个发展阶段。第一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奠基阶段。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起始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前夕,这一时期,毛泽东、陈云、周恩来、李富春等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和以蒋学模、薛暮桥、恽希良、于光远、苏星、乌家培等为代表的着名经济学者,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实践中对按劳分配内涵、性质、具体实现形式的艰辛探索,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思想基调;第二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突破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叁中全会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这一时期,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第叁代领导核心江泽民、时任党的总书记的胡锦涛等几代领导集体和以蔡继明、刘国光、李松龄、程恩富、刘润葵、周新城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顺应我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改革实践的客观要求,围绕分配方式、分配原则、分配目标等问题而进行的思想探究和思维调整,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实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全方位突破与发展。第叁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深化阶段。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至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了更加注重分配的公平正义性、继续健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制度、消除贫困和共享发展等一系列新主张和新理念,同时,理论界也就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劳动报酬比重、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等问题展开了持续性的讨论。新时期关于分配问题所形成的这些新的思想认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思想成果,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梳理和描述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回溯和考察马克思主义分配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路,最终的落脚点或目的是为了对未来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趋势提出展望,以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向着更高理论层面升华。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历经60多年发展历程,在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和经济学家们持续而深入的思想探讨与辨析中,已经在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方式、分配原则和分配理念等方面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认知,而且在与实践掘进的辩证互动中也逐渐迸发出了巨大的物质能量,获得了收入分配机制完善、居民收入增加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实践印证。从实践到思想再到实践,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在向着更高阶段进发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主导性、包容性、实践性和渐进性的特征。同时,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从初步孕生到突破发展再到深化完善,不是主观随心所欲的结果,也不是杂乱无章的观点堆砌,而是有一定的内在演变逻辑,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始终以维护劳动者利益为主线、以市场经济客观规律为基本遵循、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最终诉求,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相依托、相适应,是研究和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分配问题的内在规律,也是蕴藏在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演变背后的可供借鉴的历史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分配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科学审视和遵循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历史经验,立足于客观现实,未来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要继续强调和深化劳动者的分配主体地位的思想主张、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主张、强化政府再分配职能和追求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的思想主张。总结和归纳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特征和经验,明确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机理,从而更好地预测和展望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趋势,利于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实现更科学的发展。
李伟民[6]2004年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坚持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自科学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立一百多年来,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叁大变化,即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这叁大变化促成了经济全球化趋势,进而使劳动形态和商品形式、财富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本、科技等生产要素与价值及财富创造的关系,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科技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等问题,均被尖锐地提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面前,都要求我们在深入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回答。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是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的科学的理论系。深化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有一个基本原则,即在坚持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坚持与发展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只坚持而不发展,就会导致僵化、封闭;只发展而不坚持,就易于背离和抛弃。 深化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要重视资本、科技等生产要素的地位和作用。但是,首先应当突出和强调的是劳动、劳动者,劳动是生产的真正灵魂;要加强方法论研究,以辩证法作为方法论的灵魂,同时借鉴和利用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方法论上的发展成果来充实和发展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体系;要研究当代劳动的新特点,拓展生产劳动的范围,这是深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识的基础性工程;要研究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以及价值(财富)创造与价值(财富)分配的关系;要研究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也是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要环节。 一百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是科学的,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今天,密切结合当代中国的实践,深化新形势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和认识,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时代课题。
庄叁红[7]2012年在《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时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理论在当前寻求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当前劳动领域和分配领域的新变化和新发展对科学理论的现实需要。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首先,论文从国内外角度,分别对劳动价值论百年论战的历史进行了纵向回顾,也对论战的主要观点加以介绍评析,探讨了国外学者在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价值创造源泉、劳动还原及价值转形等问题上的主要观点,也探讨了国内学者在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界定、劳动是否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界定、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核是否偏颇及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局限性等问题上的主要看法,最后从中提取出其对当下坚持劳动价值论的重要启迪。其次,论文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内在的四大品格入手,揭示了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必然性;从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地位和实践价值,揭示其时代化的重要性;从劳动价值论本身、其涉及的问题、蕴涵的精髓和理论的意义等四个角度,揭示了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可能性;最后揭示出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基本任务,即要尊重理论前提、回归理论真相、挖掘理论精髓、指出理论局限和丰富理论内涵。再次,论文回顾了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历程,进而系统分析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涵,为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分析作理论的铺垫。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又从劳动价值论在当下的理论与现实挑战入手,分析劳动价值论在理论层面受到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均衡价值论、创新价值论等的挑战,在现实领域受到劳动新特点和分配新情况的挑战,揭示了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现实必然性,也是指出了理论的局限。结合现实情况,论文着重分析了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具体表现和现实启迪,既从社会劳动论的角度,对劳动形式的划分、劳动性质的界定、多种劳动分工的地位进行分析,实现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与生产力发展的结合;也从价值论的角度,结合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现状,厘清价值创造与分配的关系、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正视收入分配影响因素的多元化,实现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与共同富裕目标的结合。最后,论文对整个研究进行结论分析,得出在当前推进劳动价值论时代化应该把握的叁个方面:其一,从劳动价值论的提出背景和历史贡献出发,既要看到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性,也要正视其合理性;其二,从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价值出发,要坚持和挖掘劳动价值论所具有的重大理论价值,指导当前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其叁,从推进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具体做法出发,既要重视研究劳动价值论其所揭示的一般规律,对劳动价值论进行时代拓展和理论创新;也要重视研究中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劳动和分配领域的新特点、新动态,最终保护劳动者利益和优化分配关系。
王暖春[8]2016年在《《资本论》的国际经济交往思想研究》文中认为《资本论》是由马克思生前拟撰写的经济学巨着《政治经济学批判》六册结构计划(简称“六册计划”)第一册第一篇中的“资本一般”内容演变而来,在其“六册计划”中,特别是后二册,国际经济交往问题将成为其中的重要课题加以探讨。尽管“六册计划”最终并未完成,但是依据《资本论》,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梳理、推测出马克思的有关国际经济交往思想的主要内容。当前,我国正处于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将更加突出,国际经济交往形势也将更加严峻,我们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交往理论作为指导。研究《资本论》的国际经济交往思想,对促进我国更好地开展对外开放、更好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论文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综合运用文本与历史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多学科整合研究的方法、经济与政治相结合的方法、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等,从整体上系统探讨了《资本论》的国际经济交往思想。论文围绕“资本”这一核心范畴,引申出资本主义条件下国际经济交往的基本状况,进而分析了国际经济交往的具体表现形态,在这一基础上继续深挖国际经济交往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关系,然后对《资本论》国际经济交往思想加以提升,阐发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国际经济交往对国际秩序、国际关系的影响,为相关国际问题的研究提供基础,进而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趋势上对国际经济交往展开分析,并对其未来自身发展态势进行了预测。最后系统总结了《资本论》国际经济交往思想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文的主要内容、观点包括:第一,《资本论》揭示了国际经济交往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国际经济交往的形成与发展是一部“自然史”的过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国际经济交往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国际经济交往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频率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真正的全面的国际经济交往新时代。资本主义国际经济交往先后经历了工场手工业时代的真正意义上国际经济交往的起步阶段和机器大工业时代的真正意义上国际经济交往发展与成熟阶段。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国际经济交往的迅猛发展使其与以前相比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军事手段与经济手段并用,混沌无序与规则制度并存,经济依赖与政治同化并进。国际经济交往形成与发展过程的揭示有助于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准确地把握国际经济交往的发展规律。第二,《资本论》论述了国际经济交往的具体形态。从历史顺序来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对外贸易渐渐出现了,这是最早的国际经济交往的基本形态。对外贸易的出现与发展使各国的相对优势或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促进了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国际分工是国际经济交往的延伸形态。随着对外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对外投资成为可能,对外投资是对外贸易和国际分工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新体现,是国际经济交往的纵深发展。对外贸易、国际分工、对外投资叁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结合,最终形成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是国际经济交往的最高形态。随着世界市场的出现,人类历史开始进入世界历史。从逻辑的顺序来看,资本具有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叁种形态,每一种形态都有冲破国界的冲动和其世界形态的对应形式。商品资本突破国界的途径主要是对外贸易;生产资本突破国界的途径主要是国际分工;货币资本突破国界的主要途径是对外投资。世界市场则是这叁种形态突破国界的总状态,是对外贸易、国际分工、对外投资互动的结果。国际经济交往具体形态的详细分析,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把握国际经济交往的丰富内容。第叁,《资本论》考评国际经济交往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思想。国际经济交往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发展,但是国际经济交往对于解决资本主义生产的各种矛盾其作用有限。资本主义通过世界市场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来缓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解决自身的生产矛盾。这种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并不能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资本主义通过开辟国外市场延缓经济危机,解决自身的交换矛盾。开辟国外市场虽然增加了产品的销售,但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很快使世界市场无法满足资本主义对商品销售市场的需求,因此世界市场并不能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通过剥削落后国家转移国内阶级矛盾,解决自身社会的分配矛盾。在世界竞争中,财富总体上由落后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从而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工作条件、生活水平也会出现一定的改善,资本主义国家的分配矛盾、阶级矛盾也得到一定缓和,但是这种阶级矛盾并不会因此而消失。通过这些分析,使国际经济交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地位与作用更加清晰地展示出来,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国际经济交往的具体运行状况。第四,《资本论》阐发国际经济交往与国际秩序、国际关系的思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国际经济交往活动对于国际秩序、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是近代国际体系诞生的重要经济因素,它在近代国际关系的产生、新旧生产方式的斗争以及宗主国与殖民地关系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国际经济交往影响了战争与和平的转换,国际经济交往无论是对于战争发动还是其本身充当战争辅助手段,其作用都不容忽视,而且在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国际经济交往通过对大国之间争夺霸权、宗主国与殖民地关系以及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施加影响彰显其地位与作用。在资本主义国际经济交往的影响下,国际秩序、国际关系也呈现出了相应的新特点:在外交活动中,资产阶级处于主导地位,外交主要服务于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在对外关系中,经济利益是最主要的目标,意识形态、诚信、道德等受到很大削弱;在国际政治中,强权是通行证,实力是硬道理。同时,国际秩序、国际关系的状况也深刻影响了各国间的国际经济交往活动状况。通过梳理《资本论》国际经济交往与国际秩序、国际关系的思想,有助于为国际关系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经济方面的基础,也有助于开拓《资本论》的研究领域。第五,《资本论》指明国际经济交往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思想。国际经济交往虽然不能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但是其影响巨大,它既可以促进一种社会制度的诞生与发展,也可加速其灭亡。在资本主义诞生、发展的过程中,国际经济交往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国际经济交往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瓦解作用却日趋明显。它放大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促进了资本主义的私人所有制向共产主义的社会所有制转变,也促进了人的世界范围交往关系的重大变革。同时,国际经济交往又为共产主义制度的建立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它能促进新社会制度所需物质基础的建立,也能促进新社会制度的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发展,还能促进新社会制度所需的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国际经济交往未来发展态势方面,它将以新的形式继续存在,并在本质上将实现历史归位。通过对国际经济交往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探讨,使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未来趋势有了更加清晰地理解。第六,分析《资本论》国际经济交往思想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从理论意义来看,《资本论》国际经济交往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以前时代的国际经济交往思想,更新了马克思本人早期的国际经济交往思想,影响了后马克思时期的国际经济交往思想,也为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交往问题研究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从实践价值来看,借助《资本论》国际经济交往思想,有助于透过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交往现象,认清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国际经济交往的实质,切实维护我国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国家利益。
姜英华[9]2016年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和不可逆转的趋势,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和精髓,是现代化艰难挺进的重要驱动力。经济现代化的实质是经济的市场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市场经济的先驱国家,置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产阶级经济思想家最早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思想阐发,开启了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思想研究的先河,为后发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和思想启发。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作为经济现代化的意识反映,映射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况,同时也折射出民主政治的框景,对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成功转型和顺利建设市场经济,实现经济和政治的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最早开创了西方研究市场经济的思想传统。亚当·斯密在描述和界分分工与市场、价值与价格的关系基础上,提出市场主体的“利己心”和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的思想主张,进而指出好的市场经济应该是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运行机制的经济思想。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对市场机理的剖析和探究中,李嘉图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的劳动耗费决定(劳动价值论)的思想、资本主义社会叁大阶级及其分配关系的思想、经济自由以及限定政府职能作用范围的思想和利用各国比较优势发展国际自由贸易的思想,达到了古典政治经济学所能达到的极致和顶端,李嘉图之后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开始庸俗化和内卷化。马克思、恩格斯置身于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思想进行了客观的批判继承,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结构和历史作用进行了追溯剖绘和客观评价,在此基础上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未来进行了大胆科学的预测。马克思站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巨匠们肩膀上的超越和创新,成为后来以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追求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指导和价值遵循。实践中,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首先在经济社会落后的东方国家——俄国建立,成立后的苏维埃共和国面临着经济建设向何处去的艰难抉择。列宁最早明确提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概念以及利用市场机制的混合经济思想。到斯大林时期,市场经济思想被否弃,取而代之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思想。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最早借鉴的是苏联的思想。虽然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观点的影响,新中国建立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对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曾采取排斥态度。但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商品货币经济的不可替代作用,从毛泽东、刘少奇、陈云、张闻天和李先念等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和以顾准、孙冶方、卓炯和薛暮桥为代表的经济思想家的艰辛探索中,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思想得以萌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十年文革动乱极左思潮对经济的破坏,东欧改革得失和市场经济思想,给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对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关系的重新认识带来了可能性。在以邓小平为总设计师的改革开放的探索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一个前无古人的课题,并最终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在与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等思想的交叉和激烈碰撞中,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逐渐定位,包括现代企业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法律体系在内的市场经济思想框架日渐确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由于部分改革红利的释放、强势利益群体的束缚、居民收入水平的分化、价格机制作用的扭曲、财税体制改革的滞后、政府职能转变的梗阻、市场竞争的区域分割和经济社会的协同困境,这些都是因市场经济本身的固有弊端和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而遭遇的现实的发展困境,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的诉求和表现。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思想,就发展思路而言,市场经济思想反映了市场经济增长速度由超高速到中高速的换挡,市场经济结构调整由低端型向中高端的迈进,市场经济发展质量由线性增长到科学发展的转变,市场经济转型升级由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过渡和市场经济福利分享由非均衡型到包容共享的转换。中共十八届叁中全会市场决定性作用的思想——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奠定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前提,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以巩固市场决定性作用的根基,构建现代市场体系以夯实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以适应市场决定性作用的要求和建立法律体系以提供市场决定性作用的保障,为突破发展难题,跨越发展困境提供了思想指导。“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深化了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的四个维度,以习近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为构筑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蓝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思想支撑。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发展,我们坚持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包括生产发展的社会主义物质价值取向、人民主体的社会主义人本价值取向、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取向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价值取向。彰显了引领性、开放性、实践性和渐进性的思想发展特点,并且得到了经济理论发展完善、市场化指数稳步提高、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和市场经济地位获得逐渐认同的实践映证。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发展路径,基于马恩经典文献观点的梳理,可以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发展脉络和要义做出展望性的分析,即创新宏观调控体系,确保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市场经济的包容发展;坚持政府职能转型,努力创建适应型现代政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完善统一市场体系,协调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行开放经济战略,吸收全人类市场经济成果和坚持法治经济建设,努力遏制市场经济的弊端。
龚基云[10]2004年在《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文中提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是20世纪后期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大事,其中发生的最具历史意义的事件,莫过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中国波澜壮阔的经济体制改革。这一转型的历史进程给予了我们以众多的启迪。 本文正是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为特定的分析背景,从主要发达国家劳动关系理论研究的整体出发,探讨其内在的成长与运行机理,比较不同国家(主要是当代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劳动关系演进的模式及其特征。继而,以此作为整个研究的理论支撑和后面分析的基础,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殊的所有制结构,将我国目前的劳动关系界定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与劳动力所有者及其使用者(包括政府、企业或雇主组织)在实现劳动的过程中所结成的一种社会经济关系。其性质则具有双重性:既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又是一种人身关系;既有横向的平等合作性质,又有纵向的隶属关系。 在明确了转型期我国劳动关系内涵与性质的前提下,着重分析了不同所有制性质企业内部及其之间的劳动关系变化情况,并通过对这一变化的具体表现和内容的较为详尽的分析,概括了转型期我国不同性质企业劳动关系所呈现出的不同特征。进而以此为依据,就转型期处于变化中的劳动关系对企业、政府、劳动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弥补了学术界在此研究领域上的空白。 由于转型期我国的劳动关系正处于一种不断变动的状态之中,各种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与劳资冲突或矛盾,在所难免,在不同程度上是客观存在着的。因此,本文针对这一点,提出了必须对之进行调整的必要性、重要性及相应的政策与措施。通过对我国劳动关系主体(企业或雇主组织、政府和劳动者或工会)的重新定位,借助于博弈的分析方法,论证了作为处理和解决劳动关系矛盾的有效制度——叁方协调机制,在我国是可以形成并能够发挥其积极作用的。
参考文献:
[1]. 关于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D]. 李石新. 华中师范大学. 2003
[2]. 陈征经济思想研究[D]. 陈美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5
[3]. 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研究[D]. 刘冠军. 山西大学. 2005
[4]. 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研究[D]. 马慧敏. 复旦大学. 2003
[5].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研究[D]. 张娜娜. 兰州大学. 2017
[6].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坚持与发展问题研究[D]. 李伟民. 西南交通大学. 2004
[7]. 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研究[D]. 庄叁红. 兰州大学. 2012
[8]. 《资本论》的国际经济交往思想研究[D]. 王暖春. 山东师范大学. 2016
[9].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研究[D]. 姜英华. 兰州大学. 2016
[10]. 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D]. 龚基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标签:经济理论及经济思想史论文; 劳动价值论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资本论论文; 收入分配改革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商品价值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陈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