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吸入药物治疗依从性分析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吸入药物治疗依从性分析

葛敏朱祥王军郭依丹成苏杭李永库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呼吸内科江苏苏州215028)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吸入药物治疗的因素。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诊断CVA患者124例,统计124例患者吸入药物治疗情况及影响用药依从性的各种因素。结果:6个月规律吸入的占52.4%,6个月间断吸入的占17.7%,治疗2~4周后拒绝继续使用的占21.8%,不使用的占8.1%;未规律性吸入的理由:担心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的占35.6%,吸入后咳嗽症状无改善而拒绝使用的占22.0%,治疗有效但费用太高而拒绝继续使用的占18.6%,不认可CVA的诊断而拒绝使用的占10.2%,认为年龄大了不值得治疗的占8.5%,对吸入的装置不熟悉的5.1%。结论:为提高患者使用吸入性药物的依从性,临床医生应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耐心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促使患者认真详细了解药物的作用,明确不良反应,消除患者疑虑。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吸入药物;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142-02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variantasthma,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性。本病是引起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之一[1]。作者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就诊于我院并诊断CVA患者124例进行电话回访,了解影响吸入药物治疗相关因素,以期能帮助临床医生在指导患者维持治疗过程中,取得更满意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诊断CVA患者124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68例;年龄在24~78岁之间,平均年龄35.6岁。

1.2诊断标准[2]

(1)慢性咳嗽,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2)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呼气峰流速日间变异率>20%,或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3)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有效。

1.3研究方法

由医师对符合标准的患者进行一般资料的收集,统计患者在为期6个月的治疗期间是否坚持吸入舒利迭/信必可等药物,对未能规律治疗的患者,逐一进行咨询,统计影响患者吸入药物治疗的第一理由。

2.结果

6个月规律吸入的65例,占52.4%;6个月间断吸入的占22例,占17.7%;治疗2~4周后拒绝使用27例,占21.8%;不使用的10例,占8.1%。

未规律性吸入的理由:担心ICS不良反应21例,占35.6%;吸入后咳嗽症状无改善而拒绝继续使用13例,占22.0%,治疗有效但费用太高而拒绝继续使用11例,占18.6%,不认可CVA的诊断而拒绝使用6例,占10.2%,认为年龄大了不值得治疗5例,占8.5%,对吸入的装置不熟悉3例,占5.1%。

3.讨论

目前认为CVA与典型支气管哮喘(classicasthma,CA)的发病基础同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气道非特异性炎症,气道炎症反应主要涉及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T淋巴细胞等,这些细胞可以释放多种炎性介质,如组胺、白三烯类(LTS)、前列腺素类(PGs)、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内皮素(ET)等,各种介质对气道的作用不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导致上皮细胞破坏、纤毛细胞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坏死,出现基底膜假性增厚;同时引起粘液腺肥大,气道粘液栓形成,出现气道痉挛;但CVA表现为发作性咳嗽,而CA则表现为发作性喘息、胸闷、呼吸困难。同样的发病基础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部分学者[3]认为,CVA是哮喘的早期阶段,其虽与哮喘的发病机制相同,但两者由于气逆狭窄的程度不同,CVA患者因呼吸道狭窄的程度未引起喘息的水平,故只出现咳嗽而没有喘息症状。如不经干预治疗,部分患者可进展为CA。

目前的诊治指南[2]一般都建议采用与典型哮喘相似的治疗方法对CVA进行治疗,优先推荐单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复合制剂,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ICS+LABA复合制剂与单用ICS相比,缓解临床症状更快,改善肺功能程度更明显[4-5]。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另外一种治疗CVA的药物,其使用在临床中越来越多,代表药物为孟鲁司特钠,该药能选择性抑制气道平滑肌中白三烯多肽的活性,并有效预防和抑制白三烯所导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支气管痉挛。另外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如色甘酸钠和奈多罗米钠,可以抑制IgE介导的肥大细胞等炎症细胞中炎性介质的释放。

然而,保证所有药物疗效的关键是用药依从性,患者只有严格遵医嘱用药,不随意减量、间断或终止,药物才能持续有效的发挥其疗效。本次调查研究发现,124例CVA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只有52.4%的患者规律用药,用药依从性不高,其他患者均有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不规律用药,其中担心ICS不良反应的占比最大。因此,为提高患者使用吸入性药物的依从性,临床医生应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耐心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促使患者认真详细了解药物的作用,明确不良反应,消除患者疑虑。

【参考文献】

[1]马丙兰,姜秀春.246例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及诊治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3):504-505.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6):407-413.

[3]许东风.咳嗽异性哮喘临床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199.

[4]张永明,林江涛,苏楠等.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慢性咳嗽病因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18):1254—1258.

[5]于艳艳,刘继贤.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过敏因素的关系[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2):288-289.

标签:;  ;  ;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吸入药物治疗依从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