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语言信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语言,信息,符号,英语,认知科学,言语,视觉。
非语言信息论文文献综述
姜苇翎[1](2019)在《非语言信息在交传中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及对外开放战略的长期实施,国内对高水平口译员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口译员,学生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进行口译练习。对于学生而言,提升口译能力的方式可分为两种,校内课堂的学习和练习以及校外的口译实践。然而,对于学生而言,校外的实践机会更难得。因此校外实践经历非常值得记录下来,进行分析和总结。本文正是笔者对自己一次口译实践的分析和总结。2018年10月,笔者有幸担任了全球职业网球教练员协会C级网球教练员培训班的译员,提供现场课堂交替传译。授课教师都是现今活跃在网球界一线的教练和裁判,具有丰富的赛事经验。他们的发言内容让网球爱好者受益匪浅,且节奏轻快、非语言信息丰富,整场培训亦以视频方式录下,适合反复观看分析。由于发言人讲话间隔较短,所以在大部分情况下笔者进行的是无笔记交传。这就使得笔者可以观察发言人的整体仪态和变化,而不仅仅靠听来获取信息。故本文从非语言信息角度切入,综述了过去非语言信息相关研究及其对口译的引领,重点探讨发言人身势语对译员的影响。研究表明,发言人的点头、手势、脸部表情及身体姿势等都能够对译员的表现起到积极作用。译员如果能够善于留意发言人的非语言信息,可以帮助其减轻工作压力,提升翻译质量。同时,考虑到现在大部分课堂教学材料己刨去非语言信息,所以笔者在此建议尽量使用影像资料作为教学材料并提供模拟口译的机会,以提高学生解读非语言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逼真的口译环境。(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14)
李芳[2](2019)在《非语言传播信息系统的公共策略——以装置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视觉文化时代的信息传播纷繁芜杂,语境的改变造成受众作为信息接收终端,从被动接收转为具有主动的认知需求及参与渴望,使得当代艺术信息系统相应地开始采用新的信息传播策略。本文以装置艺术为例,将其推广策略——"对于受众认知结构功能的激活"作为切入点来阐释当代艺术与大众传播的意义和形态,希冀以此来分析非语言信息传播系统在公共场域中的优势。(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9年08期)
范欣欣[3](2018)在《非语言信息系统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课堂教学评价平台,利用教室中的课堂视频数据检测和识别教师和学生的非语言信息,并根据不同的非语言信息与教学效果、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对教学活动过程进行评价。文章在研究非语言信息与教学效果、学习效果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具体实现该评价平台所用到的表情识别和行为识别的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本文来源于《无线互联科技》期刊2018年08期)
刘璇[4](2017)在《从符号视角看翻译中视觉非语言符号的信息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是为消除不同符号系统间交流的障碍而将一个符号系统的信息变为另一符号系统相应形式,使信息再现的过程。这个符号系统既包含了语言符号也包含了非语言符号。从认知学与符号学的角度来说,文本是符号载体,既包含语言符号又包含视觉非语言符号的交际单位。文本翻译过程中语言以及视觉非语言符号元素都发挥着传递信息的作用。因此,我们对文本意义和功能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符号层面,它还包括视觉非语言符号所承载的各种意义和功能。本文从认知学与符号学的视角来研究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视觉非语言符号的信息处理。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到来,国际科技交流日益频繁,科技类文本的翻译需求量剧增。用户对科技文本的翻译从质量和数量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科技类文本的信息处理中,既将语言符号所承载的意义准确的翻译出来,又能将视觉非语言符号在科技文本中所传递的信息和功能准确地翻译出来,是科技翻译工作者要面对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之一就是要从认知学与符号学视角来研究科技翻译中视觉非语言符号的信息处理障碍和问题,进而减少漏译和误译,在非语言符号翻译实践中消除不同符号间的交流障碍,提高科技翻译质量。本文研究的另一个目的是探讨跨文化科技交流中视觉非语言符号的影响,找出科技文化传播中视觉非语言符号的英译策略。本文采用定性为主、定量为辅并结合内省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科技英语类文本,如计算机文本翻译中的信息处理问题,对非语言符号进行研究和定性分析。这种内省是以一定语料为基础的,格赖斯和塞尔的认知意向意义观是最常用的理论支撑,进而通过观察分析语料界定非语言符号的科技翻译。通过认知语言学理论,运用自然观察法对所收集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探究非语言符号科技英语翻译的特点和本质。通过对符号性质的任意性和差异性的对比,阐述符号学对非语言符号翻译的影响。很少有研究者会从认知学和符号学视角对视觉非语言符号的科技翻译英译文本策略做出研究。本研究试图通过认知学和符号学从视觉非语言符号的翻译研究中得出翻译方法和策略。本文作者提出将创译法用于非语言符号科技翻译的信息处理。这篇文章的研究结果揭示了以下叁点非语言符号的重要性:译员认知能力;语用翻译和符合受众认知习惯。文章中提出了视觉非语言符号信息处理在科技翻译的原则和策略。同时,文章提出本义传递是翻译交际信号的基础,最终借助认知的自我指示理解这些信号,也就是在给定瞬间翻译出的结果。在解释像隐喻、图标和符号这样的现象时,通过翻译过程中必要的本义和理解的构建,把语境考虑在内。研究在科技翻译中视觉非语言符号信息处理的过程,其实是译者往返于作者与译本读者之间的过程。译者只有透彻理解原文文本总的符号世界,才能为译本读者提供最佳译文,符合真实意义。文本是符号载体,文本的意义和功能是符号所指的客体,研究非语言符号的翻译有助于使读者按照译语文化的社会规约来理解符号载体与符号所指客体之间的关系。本文总结了非语言符号在科技翻译中信息处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由于在语言、文化背景、自然环境、思维模式、宗教信仰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视觉非语言符号的翻译应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7-03-01)
孙克波[5](2016)在《浅析来访者的非语言信息》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的交流在心理咨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双方交流信息、建立关系、沟通情感的基本条件,是咨询师帮助求助者的主要工具。但是,在实际的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往往会捕捉大量的非言语信息来帮助自己了解、判断来访者的实际情况。非言语信息指的是人们在沟通交流过程中,不采用语言作为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而运用其他非语言的方式传递思想,表达情感。心理咨询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非言语行为,这些(本文来源于《心理与健康》期刊2016年07期)
吴树环[6](2015)在《如何发挥非语言信息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每个老师在新时期的教学中,都希望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即便是一样的教案,一样的学生,一样的语言,由不同的老师授课的效果是不同的,这就是所谓的非语言信息所起的教学作用。本文主要从认识非语言信息的作用、非语言信息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的作用、非语言信息在讲解中的作用、非语言信息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等方面来阐述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挥非语言信息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教师》期刊2015年36期)
王璐璐[7](2015)在《试论非语言信息在高职电子琴教学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非言语信息",是一个与言语信息相对应的概念,通常是指人的表情、眼神、肢体动作等所包含的信息内容,也包括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氛围等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内容。虽然说言语信息是人类信息的主要来源和主要交流方式,但是,心理层面的许多内涵有时候是言语信息难以表达的,更何况人在一些时候不愿用言语直接表达内心真实的活动,这种情景下就彰显了非言语信息的重要,正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作为大学层级的教师,(本文来源于《《同行》2015年9月(下)》期刊2015-09-01)
苏亮亮,钱峰,孙奇慧[8](2015)在《基于非语言成果培养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探索——以高校信息技术类专业英语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大多数高校信息技术类专业学生通过专业英语的学习,语言交际能力没有达到教学目的,基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效果不显着。本文基于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在提高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融入非语言成果的培养,旨在更好地促进专业英语教学工作,使英语在学生专业和职业发展中起到助力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期刊2015年08期)
张文英,吴非[9](2015)在《科技翻译过程中视觉非语言符号的信息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认知学与符号学的角度来说科技类文本翻译过程中语言以及视觉非语言符号元素都发挥着传递信息的作用。文本是符号载体,是既包含语言符号又包含视觉非语言符号的交际单位。我们对文本意义和功能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符号层面,还要包括视觉非语言符号所承载的各种意义和功能。翻译是为消除不同符号系统间交流的障碍而将一个符号系统的信息变为另一符号系统相应形式,使信息再现的过程。这个符号系统既包含了语言符号也包含了非语言符号。因此,翻译过程中绝不可以忽视视觉非语言符号的意义和所起的功能。(本文来源于《科学翻译新进展》期刊2015-05-01)
姚峰[10](2014)在《新课标下非语言信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浅谈》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尤其是理科学科的教师,往往重视语言信息,却忽视了非语言信息的作用。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在教学中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明确,在语言信息之外,还有哪些非语言信息。并且,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灵活运用合适的非语言信息,力争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从而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本文来源于《情感读本》期刊2014年32期)
非语言信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视觉文化时代的信息传播纷繁芜杂,语境的改变造成受众作为信息接收终端,从被动接收转为具有主动的认知需求及参与渴望,使得当代艺术信息系统相应地开始采用新的信息传播策略。本文以装置艺术为例,将其推广策略——"对于受众认知结构功能的激活"作为切入点来阐释当代艺术与大众传播的意义和形态,希冀以此来分析非语言信息传播系统在公共场域中的优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语言信息论文参考文献
[1].姜苇翎.非语言信息在交传中的基本结构和功能[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
[2].李芳.非语言传播信息系统的公共策略——以装置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
[3].范欣欣.非语言信息系统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8
[4].刘璇.从符号视角看翻译中视觉非语言符号的信息处理[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7
[5].孙克波.浅析来访者的非语言信息[J].心理与健康.2016
[6].吴树环.如何发挥非语言信息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教师.2015
[7].王璐璐.试论非语言信息在高职电子琴教学中的运用[C].《同行》2015年9月(下).2015
[8].苏亮亮,钱峰,孙奇慧.基于非语言成果培养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探索——以高校信息技术类专业英语教学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
[9].张文英,吴非.科技翻译过程中视觉非语言符号的信息处理[C].科学翻译新进展.2015
[10].姚峰.新课标下非语言信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浅谈[J].情感读本.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