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螟论文_叶理清,王婷,陈观浩

导读:本文包含了三化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稻,螟虫,甘蔗,钻心虫,自交系,对策,发生。

三化螟论文文献综述

叶理清,王婷,陈观浩[1](2019)在《叁化螟田间为害丛率与为害株率相关性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叁化螟为害丛率与为害株率的关系,建立相关模型,为该害虫的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选取12块田间叁化螟种群发生的调查数据,用为害株率(y)和为害丛率(x)分别拟合线性函数、一元二次函数、一元叁次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和指数函数6种不同模型,并用未建模的5块稻田资料进行验证应用。结果表明,各模型相关系数均达极显着水平,但综合Q、S yx值分析,以一元叁次函数模型y=-2.994 9+0.631 4x-0.017 1x 2+0.000 2x 3为最优(Q和Syx值最小)。参与验证应用的4个模型,预测精度均在83%以上,其中一元叁次函数模型精度高达92.6%。另外,利用优选出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叁化螟为害株率速查表。生产中可以应用拟合的最优数学模型对田间叁化螟发生为害进行监测。(本文来源于《生物灾害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周冬梅,莫绍宁,欧阳兆云,农万江,黄晓文[2](2019)在《田阳叁化螟蛾盛发高峰初日气象预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化螟为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单食水稻,在田阳一年发生完全4个世代,开展各世代螟蛾盛发高峰期气象预警,对科学适时防螟灭虫,虫口夺粮意义重大。利用农业植保部门提供的叁化螟蛾盛发高峰期虫情资料和气象部门气象观测同期资料,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叁化螟蛾盛发高峰初日气象预警模型。结果表明:各世代预警模型输出的盛发高峰初日与实况误差3天的拟合正确率为82.2%~92.9%。试报2015—2016年,第1世代预报与实况误差为3天,第2代至第4世代误差为1~2天。叁化螟蛾盛发高峰初日气象预警模型的拟合正确率、试报结果误差范围比较理想,可投入日常业务应用。(本文来源于《气象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陈吉祥,何德萍,余曲,潘曾荣,晋崇烨[3](2019)在《彝良县水稻叁化螟发生特点与测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螟虫是彝良县水稻生产上的重要虫害之一。文章阐述水稻叁化螟在彝良县的发生危害特点、影响因素、预测方法与防控技术及其测控效应,以期为其它病虫测报与持续控制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李永洪,郭小艺,刘成元,何珊,向箭宇[4](2018)在《抗感RILs株系(岗46B/A232)主要农艺性状与叁化螟抗性的相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叁化螟产卵趋性和幼虫取食趋性与水稻植株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方法】本研究利用部分对叁化螟存在抗感差异的重组自交系株系(岗46B×A232,F_9)为材料,对主要农艺性状和幼虫为害性状(枯心指数)及主要农艺性状和成虫产卵量(叶片着卵指数)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叶鞘长、播抽天数和倒二叶SPAD值对枯心指数的直接作用为正效应,分蘖数、钩毛和刺毛数及叶片着卵指数对枯心指数直接作用均为负效应,效应大小依次为:播抽天数(0.7852)>倒二叶SPAD值(0.4321)>叶鞘长(0.3986)>分蘖数(-0.3043)>叶片着卵指数(-0.7521)>钩毛和刺毛数(-1.7206);播抽天数和倒二叶SPAD值对叶片着卵指数直接作用为正效应,通过性状间接作用,最终使播抽天数和倒二叶SPAD值两性状与叶片着卵量指数表现为负相关关系;钩毛和刺毛数(400倍镜)对叶片着卵指数的直接作用为最大负效应,通过性状间接作用,叶片腹面上的钩毛和刺毛数最终仍与叶片着卵量性状表现为极显着负相关关系。【结论】本研究结果对水稻种质叁化螟抗性评价及抗性品种选育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贾勇[5](2018)在《资阳市水稻叁化螟种群变化原因及防治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水稻栽培技术的变化,加之暖冬凉夏气候、害虫抗药性增强、农民防治失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资阳市水稻叁化螟种群数量逐渐上升,田间危害程度逐年加重。本文通过对叁化螟种群变化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在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基础上,调整防治时期和选择高效低毒长效药剂的综合防治措施。(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科技》期刊2018年03期)

陈基华,梁家尧,黎平,杨宁宁[6](2018)在《浦北县近十年虫情测报灯监测叁化螟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据近10 a的资料统计,浦北县叁化螟年度间总诱虫量差异较大,各年间有起伏,但总体上看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历年始见日在3月至4月初,终见日在10月末至11月上旬。10年来,7月诱虫量最高,占总诱虫量的69.37%,其次为10月,占总诱虫量的14.56%;各代成虫蛾峰期明显,蛾峰期诱虫量占全部诱虫量的81.97%。(本文来源于《广西植保》期刊2018年01期)

[7](2017)在《广西第一代甘蔗螟虫和第一代水稻叁化螟发生趋势预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气温回升,甘蔗病虫害也开始陆续发生为害。根据越冬调查、性诱监测和发育进度监测,结合历年资料及气象情况综合分析,预测2017年广西第一代甘蔗螟虫发生程度3(4)级,螟蛾盛发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螟卵盛孵期在3月下旬末至4月中(本文来源于《广西植保》期刊2017年01期)

于萌[8](2017)在《水稻叁化螟综合防治要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年来的治螟实践表明,仅依赖化学防治措施,不仅增加防治成本,而且不能实现持续控制,还可能带来害虫抗药性上升、环境污染、稻谷农药残留超标等新问题,所以防治水稻叁化螟应采取综合治螟措施。对于水稻叁化螟防治要从消灭虫源抓起,综合运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保护害虫天敌等综合技术措施,根据不同稻区虫害发生情况,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开展防治。(本文来源于《农民致富之友》期刊2017年05期)

王增宝[9](2016)在《隆林县叁化螟发生规律和防治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化螟在隆林县每年发生约2 000 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3左右,每年损失粮食约450万kg,对隆林县的水稻生产构成一定的威胁,因此根据多年的观察和分析,总结出叁化螟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今后的防治对策。(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期刊2016年36期)

杨琼,孙娜,郑敏,罗除成,罗光华[10](2016)在《水稻二化螟和叁化螟基因组ddRADseq文库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构建水稻二化螟和叁化螟"双酶切限制性酶切位点关联DNA测序"(Double digest restrictionsite associated DNA sequencing,ddRADseq)文库的方法。利用安捷伦2100生物分析仪对4种单酶切及2种双酶切的酶切产物片段大小及分布范围进行分析,筛选出Mlu C I和Nla III两种限制性内切酶组合对螟虫基因组DNA进行酶切。酶切后的DNA片段两端连接上特定的P1、P2接头后,用Pippin Prep回收大小为285-435 bp的DNA片段。通过PCR扩增进行文库的富集并引入index序列。构建好的ddRADseq文库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生物分析仪进行质量检测。本方法所构建的文库DNA片段长度、分布和摩尔浓度能够达到Illumina平台测序的技术要求。本研究证实了利用Mlu C I和Nla III组合酶切构建水稻螟虫基因组ddRADseq文库的可行性,为在水稻螟虫中利用ddRADseq技术开展生物地理学、种群遗传学和系统发育重建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环境昆虫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三化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叁化螟为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单食水稻,在田阳一年发生完全4个世代,开展各世代螟蛾盛发高峰期气象预警,对科学适时防螟灭虫,虫口夺粮意义重大。利用农业植保部门提供的叁化螟蛾盛发高峰期虫情资料和气象部门气象观测同期资料,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叁化螟蛾盛发高峰初日气象预警模型。结果表明:各世代预警模型输出的盛发高峰初日与实况误差3天的拟合正确率为82.2%~92.9%。试报2015—2016年,第1世代预报与实况误差为3天,第2代至第4世代误差为1~2天。叁化螟蛾盛发高峰初日气象预警模型的拟合正确率、试报结果误差范围比较理想,可投入日常业务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螟论文参考文献

[1].叶理清,王婷,陈观浩.叁化螟田间为害丛率与为害株率相关性研究及应用[J].生物灾害科学.2019

[2].周冬梅,莫绍宁,欧阳兆云,农万江,黄晓文.田阳叁化螟蛾盛发高峰初日气象预警模型[J].气象科技.2019

[3].陈吉祥,何德萍,余曲,潘曾荣,晋崇烨.彝良县水稻叁化螟发生特点与测控效应[J].云南农业科技.2019

[4].李永洪,郭小艺,刘成元,何珊,向箭宇.抗感RILs株系(岗46B/A232)主要农艺性状与叁化螟抗性的相关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8

[5].贾勇.资阳市水稻叁化螟种群变化原因及防治对策[J].四川农业科技.2018

[6].陈基华,梁家尧,黎平,杨宁宁.浦北县近十年虫情测报灯监测叁化螟结果分析[J].广西植保.2018

[7]..广西第一代甘蔗螟虫和第一代水稻叁化螟发生趋势预报[J].广西植保.2017

[8].于萌.水稻叁化螟综合防治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7

[9].王增宝.隆林县叁化螟发生规律和防治对策[J].南方农业.2016

[10].杨琼,孙娜,郑敏,罗除成,罗光华.水稻二化螟和叁化螟基因组ddRADseq文库的构建[J].环境昆虫学报.2016

论文知识图

桃源县1950~2000年叁化螟、二化螟...20%氯虫苯甲酰胺SC不同用药量对叁化叁化螟条背茧蜂Rhaeonoru::c人...叁化螟叁化螟为害症状3 生活习性叁化螟-叁化螟

标签:;  ;  ;  ;  ;  ;  ;  

三化螟论文_叶理清,王婷,陈观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