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蛋白质论文_谢永祥,史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血液蛋白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蛋白质,家蚕,血液,缺血性,贵德,差异,心衰。

血液蛋白质论文文献综述

谢永祥,史伟[1](2018)在《运用iTRAQ技术水蛭干预IgA肾病血瘀证血液蛋白质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i TRAQ结合LC-MALDI-TOF/TOF技术检测Ig AN血瘀证大鼠血液蛋白指纹图谱,并筛选Ig AN血瘀证大鼠血清差异表达蛋白,对Ig AN血瘀证血清蛋白质组学进行研究,探寻血瘀证Ig AN相关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相关性,从蛋白质组的整体系统揭示Ig AN血瘀证的物质基础。方法:选用6周龄的Wistar雄性大鼠140只,体重180-200g,运用脂多糖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方法建立实验性Ig AN模型(空白对照组除外),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1)空白对照组、(2)模型组、(3)生理盐水对照组、(4)水蛭高剂量治疗组、(5)水蛭中剂量治疗组、(6)水蛭低剂量治疗组、(7)强的松治疗对照组,共7组,每组20只;血液样本经过SDS-PAGE电泳后,进行i TRAQ标记,离线二维液相色谱分离与点靶以及质谱分析及数据库检索对各组样本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分析,以上实验再重复进行2次。结果:以p-value <0.05且fold change<0.83或fold change> 1.2为差异蛋白筛选标准,统计结果得到Ig AN血瘀证模型组和空白相比上调,水蛭治疗后下调的蛋白5个(Q63108、O54889、P02650、O55207、Q63514),IgAN血瘀证模型组和空白相比下调,水蛭治疗后上调的蛋白13个(Q5J2D6、P20761、Q6P734、P02466、Q62638、P81827、Q5M8C6、Q8K4T4、P51842、Q8CHN8、P17475、Q63356、P59996、O08619、P08661)。结论:应用i TRAQ技术筛选出水蛭治疗后Ig AN血瘀证大鼠血液标本中差异表达蛋白,为深入研究水蛭治疗Ig A肾病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8-10-11)

何应森,徐晓燕,何冰[2](2016)在《两种生态类型蚯蚓血液蛋白质组分电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对不同生态类型的微小双胸蚓(Bimastus parvus)和威廉环毛蚓(Pheretima guillelmi)血液蛋白质进行分离比较。结果表明,威廉环毛蚓血液蛋白质电泳扩增出6条条带,微小双胸蚓血液蛋白质电泳扩增出5条条带,表栖型的微小双胸蚓比内栖型的威廉环毛蚓少了一个组分。形成血液蛋白质组分的差异性可能与蚯蚓生态适应性有关。(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3期)

夏爱华,李娜,贾漫丽,毛晓霞,李季生[3](2015)在《高温胁迫对家蚕血液蛋白质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温饲育环境是造成夏秋蚕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研究持续高温对家蚕血液蛋白质组的变化,采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分析了高温胁迫后家蚕原种和杂交种血液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发现,有87.79%的蛋白点表现出加性模式,有6.73%表现为超显性,而5.49%则表现为显性不足。在鉴定的28个差异蛋白中,热激结合蛋白(h2)、氨基酰化酶(h9)、血液保幼激素结合蛋白(h14)、羟基丙酮酸异构酶(h23)和家蚕生物钟蛋白(h24)5个蛋白在杂交种和原种中差异较大。这些结果暗示了杂交种可能是通过热激关联蛋白的高度表达来直接抵御高温胁迫,通过加速能量代谢和生长发育来避免高温带来的伤害。(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5年07期)

王伟,马天怡,辛娟娟[4](2015)在《缺血性脑卒中血液蛋白质与核酸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尽管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医生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及卒中评估已经有很深的研究,但该病仍然是世界范围内致死致残的一个重要原因[1],提供一种有助对卒中临床诊断、分险评估、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指标仍然显得极其重要[2]。生物标记物是指在血、脑脊液或者其它组织中能检测到的生物分子,心、脑电图的记录或是影像学检查的标志。本综述主要围绕缺血性卒中血液中的生物标记物的研究展开。最适合应用于临床的外周血液中的生物标记物,应(本文来源于《包头医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郭亚平[5](2014)在《贵德黑裘皮羊血液蛋白质(酶)多肽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血液蛋白质(酶)多态性主要指血型、同工酶和异型蛋白质等。血液中蛋白质(酶)具有多态性,它受显性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蛋白质(酶)多态性的研究是从分子水平阐明群体中基因频率变化的有效手段,它的研究对于揭示畜禽的种质特性、遗传类型、亲缘关系、品种起源、进化历程及所反映的基因库内容和实质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1955年,Smithies等人采用凝胶电泳方(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4年17期)

高丽,许平震,张美蓉,何庆玲,陈立华[6](2014)在《家蚕追寄蝇寄生蚕体的血液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及质谱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家蚕追寄蝇(Exorista sorbillans)寄生于家蚕幼虫体壁与肌肉间引起的多化性蚕蛆病对蚕业生产危害极大。基于家蚕血液在蚕体基础代谢、生长发育及先天免疫中的重要功能,采用双向电泳(2-DE)技术检测被家蚕追寄蝇寄生的家蚕5龄幼虫至蛹期第2天的血液蛋白质表达变化,并对表达水平具有显着差异的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明确家蚕在受到追寄蝇感染时与免疫应答以及生理、病理变化过程有关的血液蛋白质。在被追寄蝇寄生的蚕体血液中共检测到24个具有显着表达差异的蛋白点,表达上调的蛋白点有17个,包括在家蚕先天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肽聚糖识别蛋白-S1、C-型凝集素-10和酚氧化酶-2等;表达下调的蛋白点有7个,包括与家蚕生长发育、体内物质代谢等生物学过程相关的蛋白质。血液蛋白质的表达变化提示,当蚕体受到追寄蝇感染时其先天免疫系统被激活,生长发育和体内物质代谢等也受到影响。(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14年04期)

王廷良,吴志平,郑必平,谈建中[7](2012)在《抗保幼激素调控家蚕发育相关血液蛋白质组的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抗保幼激素调控家蚕发育的分子机理,以二化性蚕品种大造为材料,在4龄饷食时进行金鹿叁眠素添食处理,并采用一维凝胶电泳/质谱(1-DE/MS)技术,分别对金鹿叁眠素处理组和清水对照组不同发育阶段的雌蚕血液蛋白质进行了分离与鉴定,结果检测到与发育调控相关的差异蛋白质条带,质谱分析及数据库检索共获得了82个相匹配的候选蛋白质,剔除冗余部分后鉴定了其中的26个蛋白质组分;金鹿叁眠素处理组4龄蚕血液蛋白质中,分子质量大小约为30 kD与70 kD的组分比较丰富,表达量变化类似于清水对照组5龄蚕,推测30 kD蛋白家族、血清蛋白BmLSP及其它差异表达组分可能与抗保幼激素调控的家蚕早熟变态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蚕业》期刊2012年04期)

苏鋆玉,王丽萍[8](2012)在《血液蛋白质组学在血瘀证的研究近况》一文中研究指出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目前虽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其证候实质仍未弄清。以往对于血瘀证本质的研究主要从血液流变性、血液黏度、血小板聚集性以及血脂代谢方面入手。(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期刊2012年04期)

付凡,赵巧玲,裘智勇,夏定国,唐顺明[9](2011)在《家蚕幼虫正常个体与眠性变化个体大眠蜕皮前后血液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家蚕眠性既受染色体上主基因的控制,又受其它伴性成熟基因的调控,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了探讨环境因素改变家蚕眠性的分子机制,以四眠蚕品种898黄绿、D92黄绿和叁眠蚕品种叁眠A为材料,通过催青期或小蚕期温度、湿度、营养等因素的调控诱导眠性变化,利用双向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技术,对这些家蚕正常个体和眠性变化个体大眠蜕皮前后的血液蛋白质表达差异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获得转铁蛋白、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SCI-I、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2、27 kD糖蛋白前体、核糖体蛋白L20和线粒体核糖体蛋白L2等13个上调或下调的可能与家蚕眠性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为进一步从蛋白质水平深入了解家蚕眠性变化的机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11年05期)

杨鸿,周春喜,李晶哲,马琰岩,于友华[10](2011)在《利用磁珠法结合MALDI-TOF MS进行慢性心衰气阴虚证血液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方法学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磁珠法结合MALDI-TOF MS进行慢性心衰气阴虚证血液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MALDI-TOF-MS技术检测不同磁珠分离的患者血液蛋白质谱,从采集、蛋白提取、反复冻融、重复性、基质样品比例等方面分析其影响。结果:血清质谱峰均多于血浆,弱阳离子磁珠出峰数量优于铜螯合磁珠,气阴虚证患者与健康组比较蛋白表达有明显差异。结论:该方法作为一种高通量、快速分离、制备和鉴定的蛋白质组学技术,整个实验体系稳定、可靠、重复性好,适用于中医证候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2011年09期)

血液蛋白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对不同生态类型的微小双胸蚓(Bimastus parvus)和威廉环毛蚓(Pheretima guillelmi)血液蛋白质进行分离比较。结果表明,威廉环毛蚓血液蛋白质电泳扩增出6条条带,微小双胸蚓血液蛋白质电泳扩增出5条条带,表栖型的微小双胸蚓比内栖型的威廉环毛蚓少了一个组分。形成血液蛋白质组分的差异性可能与蚯蚓生态适应性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血液蛋白质论文参考文献

[1].谢永祥,史伟.运用iTRAQ技术水蛭干预IgA肾病血瘀证血液蛋白质组学研究[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2018

[2].何应森,徐晓燕,何冰.两种生态类型蚯蚓血液蛋白质组分电泳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6

[3].夏爱华,李娜,贾漫丽,毛晓霞,李季生.高温胁迫对家蚕血液蛋白质组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15

[4].王伟,马天怡,辛娟娟.缺血性脑卒中血液蛋白质与核酸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

[5].郭亚平.贵德黑裘皮羊血液蛋白质(酶)多肽性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

[6].高丽,许平震,张美蓉,何庆玲,陈立华.家蚕追寄蝇寄生蚕体的血液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及质谱鉴定[J].蚕业科学.2014

[7].王廷良,吴志平,郑必平,谈建中.抗保幼激素调控家蚕发育相关血液蛋白质组的初步分析[J].中国蚕业.2012

[8].苏鋆玉,王丽萍.血液蛋白质组学在血瘀证的研究近况[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2

[9].付凡,赵巧玲,裘智勇,夏定国,唐顺明.家蚕幼虫正常个体与眠性变化个体大眠蜕皮前后血液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J].蚕业科学.2011

[10].杨鸿,周春喜,李晶哲,马琰岩,于友华.利用磁珠法结合MALDI-TOFMS进行慢性心衰气阴虚证血液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方法学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

论文知识图

四个细胞系分泌组学鉴定到的总蛋白(...血液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流程图) 家蚕性别相关血液蛋白质组的一...金鹿叁眠素诱导处理后4龄蚕血液蛋白家蚕幼虫和蛹期血液蛋白质的sD...家蚕幼虫雌、雄个体血液蛋白质...

标签:;  ;  ;  ;  ;  ;  ;  

血液蛋白质论文_谢永祥,史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