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区域地壳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稳定性,地壳,区域,地质,滑雪场,地表,中国。
区域地壳稳定性论文文献综述
郑超绘[1](2019)在《区域地壳稳定性发展历程及郯庐断裂带安徽段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地质构造环境复杂多样,活动断裂发育较为广泛,地震活动频发,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国西部发生过2次特大地震,其中一次为1920年在西藏察隅发生8.5级特大地震,此次地震震中烈度12度,因地震造成将近4000人死亡。另一次为1950年海原发生8.5级强烈地震,除郯城特大地震外,有史料记载以来郯庐断裂带还发生过6次7级以上地震,郯庐断裂带上一系列强震记录,且安徽境内曾经发生过3次5级以上地震,小震频繁,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对断裂带进行未来活动趋势、地震活动性以及区域稳定性研究的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期刊2019年08期)
郑超绘[2](2019)在《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的岩石圈断裂带,也是一条巨大的强震活动带,沿郯庐断裂带城市与重大工程分布较多、人口密集,随着城市工程建设的不断增大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开展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区域地壳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对研究区深大断裂的分布情况及其活动性做了系统研究,确定了以郯庐断裂带为主的共17条对区域地壳稳定性具有显着影响的深大断裂。并对区域内的地震活动、地质灾害、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了活动断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活动性、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崩滑流易发性以及采空塌陷敏感性6个因素作为区域地壳稳定性的评价因子,对每一个评价因子进行分类赋值,并基于ArcGIS平台采用多因素空间加权迭加法,建立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模型。最后,绘制出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图。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地壳以稳定和较稳定为主,占总面积的87.3%;较不稳定区域约占总面积的7.9%,而不稳定区域仅占总面积的4.8%。这表明郯庐断裂带安徽段的断裂构造虽然分布较为密集,但断裂的活动性总体不强,仅在近东西向的肥中断裂、晓天-磨子潭断裂断裂与北北东向的郯庐断裂带交汇处稳定性较差;地震虽然较为频繁,但震级不高,故而该区域的整体稳定性较好,仅在定远、明光市北部、泗县等部分地区处需要重点考虑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该区域的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可为这一区域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5-01)
杨立鹏[3](2019)在《白龙江引水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白龙江引水工程自西南向东北主要包括陇南、陇中、陇东地区,途径区构造复杂,地震次数频繁,强震和地质灾害多发,工程地质问题明显。而其区域地壳稳定性如何,尚无专门研究。本论文从构造稳定性评价和地表稳定性评价两个方面入手,系统研究了白龙江引水工程途径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梳理了影响地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应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对白龙江引水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做出了定量化评价。构造稳定性评价是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主要方面,而断裂带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又是影响构造稳定性分析评价的两个最重要指标。通过对研究区断裂带的分布情况及其特征的统计分析,得出强活动断层占比23.8%,较强活动断层占比33.3%,中等活动断层占比28.6%,弱活动断层占比14.3%,断裂带强、较强活动占优势。通过对研究区内、外地地质灾害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质灾害多发,表现形式不一。在中部和南部以崩塌、滑坡为主,泥石流多具伴生性,表现为以陇南为代表的粘性泥石流区,以陇西、天水、庆阳为代表的黄土泥石流区。研究区地质灾害的优势展布方向与NEE向断裂线相吻合,在南北两个方向呈明显递减趋势。构造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不稳定区占38.9%,次不稳定区占27.4%,次稳定区占16.6%,稳定区占17.1%;地表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不稳定区占59.6%,次不稳定区占11.0%,次稳定区占12.3%,稳定区占17.1%;综合来看,白龙江引水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为:不稳定区占66.3%,次不稳定区占12.1%,次稳定区占4.5%,稳定占区17.1%。从总体上来看,评价结果表明引水区途径地壳不稳定占优,构造稳定性主导,地表稳定性与构造稳定性具有一致性。通过对研究区历史地震的统计和强震分析,对比区域稳定性评价结果图与甘肃省地震危险性区划图,发现评价图中大部分不稳定区及较不稳定区与地震危险性区划的预测范围具有吻合性,表明强震活动是影响研究区区域地壳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地震危险区多为不稳定区。(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3-01)
孟晖[4](2019)在《《全国地质环境安全程度图》编制完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以区域地壳稳定性和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作为评价关键因素,开展地质环境安全评价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果。近日,该中心编制完成了《全国地质环境安全程度图》。该图宏观反映了我国地质环境条件和安全程度,揭示了区域地(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报》期刊2019-02-26)
程宏超,魏永霞,李志刚[5](2018)在《安徽省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区域地质背景、新构造活动、现今地壳形变、地震等要素分析,建立了安徽省构造稳定性和地表稳定性评价的划分原则。据此划分原则,结合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特征,将地壳稳定性划分为稳定区、次稳定区、次不稳定区和不稳定区,其中稳定区占评价区面积的10.41%、次稳定区占89.09%、次不稳定区占0.50%。地壳稳定性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地壳稳定性评价对城市规划及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上海国土资源》期刊2018年04期)
张树轩,杨为民,孟华君,张向营,李焕斌[6](2018)在《京张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野外调查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控制和影响京张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内外动力地质的耦合作用。选取活动断裂、地震活动性和深部地球物理等因素,同时选取工程岩组、地形地貌与地表地质灾害等11个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并对评价因子进行了分类赋值。采用多因素加权迭加分析方法,建立了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模型,基于GIS平台对京张地区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化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稳定区、次稳定区、次不稳定区和不稳定区4个等级。依据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为京张高速铁路、云顶滑雪场、石京龙滑雪场的建设和运营提出相关建议,为京张地区国土规划提供了基础依据。(本文来源于《地质力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周飞飞,杨健[7](2017)在《活动构造调查研究成果应融入城市规划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周飞飞特约记者杨健)12月2日,在京召开的全国活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研讨会上,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等部门单位的多位专家共同建议,活动断裂等活动构造严重影响城市和重大工程的安全,我国应大力推进重要活动构造的调查、监控和研究,发展适用技术,完善标(本文来源于《中国国土资源报》期刊2017-12-04)
万中杰[8](2017)在《山东省潍坊市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潍坊市位于沂沭断裂带北段东西地堑之间,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性强,开展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对潍坊市城市建设及远景规划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综合断裂、地震地质、构造应力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灾害等方面的调查研究资料,以ArcGIS为平台,采用模糊数学评判方法,对潍坊市区域地壳稳定性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潍坊市以不稳定区为主,面积约8 139.053 km~2,主要分布于沂沭断裂带两侧、端部、转折等部位;其次为稳定区,面积约4 915.455 km~2,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区以及南部山区;不稳定区面积2 328.811 km~2,主要分布在鄌郚-葛沟断裂和昌邑-大店断裂间中南部地段;较稳定区面积约1 648.077 km~2,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部山区、断裂之间。(本文来源于《山东国土资源》期刊2017年09期)
吴中海,周春景,谭成轩,孙玉军,马晓雪[9](2016)在《长江经济带地区活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基本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长江经济带地区活动断裂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总结,结合新的遥感解译与地表调查结果,初步归纳了该区的活动构造基本特征,梳理出直接或间接威胁重要城市群、国家级新区和区域重要交通过江通道地壳稳定性的主要活动断裂及应对建议或对策,并进一步重点指出长江中下游成都—上海沿江地区的32条重要活动断裂带及其穿越或影响到的主要城市群和重大工程。在活动断裂梳理结果基础上,总结提出长江经济带西部的强烈地壳变形与地震活动主要由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作用下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形成的"川滇弧形旋扭活动构造体系"所控制,而中—东部地区属于印度板块与西太平洋板块共同作用下区域性挤压-剪切变形导致的具有共轭走滑断裂系统特征的"棋盘格子式"活动构造体系格局,其中需要特别关注7条典型活动断裂带的活动性及其对城市群地壳稳定性的影响。根据区域的活动构造体系、活动断裂与历史地震活动性等特点,初步归纳了该区的未来地震危险性问题及应重点关注的潜在强震危险区段,指出了典型的区域古地震地质遗迹特征及开展古地震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同时,依据长江经济带地区初步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认为次不稳定区和不稳定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而中—东部地区以次稳定区与相对稳定区为主,仅郯庐断裂带及其周边存在较明显的次不稳定区。最后,指出了长江经济带活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工作在活动断裂地质调查研究和城市活断层鉴别与地震危险性评价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本文来源于《地质力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周春景,吴中海,马晓雪,李家存,王继龙[10](2016)在《滇中城市群重要活动断裂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前人资料的系统梳理、遥感解译及地表调查结果,对滇中城市群地区的活动断裂进行活动程度分级,得到该区"5纵2横"13条主要活动断裂的构造体系分布格局。按断裂活动强弱程度对城镇及重要工程的影响不同,对滇中城市群地区城镇和"十叁五"及中长期规划的重大工程开展活动断裂影响调查研究,表明活动断裂是影响和制约该区城镇规划及重大工程建设的主要地质因素。综合考虑活动断裂活动程度、岩性特征和地形变化3因素进行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初步结果表明,该区的"极不稳定区"、"不稳定区"和"次不稳定区"约占全区面积叁分之一。(本文来源于《地质力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区域地壳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的岩石圈断裂带,也是一条巨大的强震活动带,沿郯庐断裂带城市与重大工程分布较多、人口密集,随着城市工程建设的不断增大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开展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区域地壳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对研究区深大断裂的分布情况及其活动性做了系统研究,确定了以郯庐断裂带为主的共17条对区域地壳稳定性具有显着影响的深大断裂。并对区域内的地震活动、地质灾害、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了活动断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活动性、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崩滑流易发性以及采空塌陷敏感性6个因素作为区域地壳稳定性的评价因子,对每一个评价因子进行分类赋值,并基于ArcGIS平台采用多因素空间加权迭加法,建立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模型。最后,绘制出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图。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地壳以稳定和较稳定为主,占总面积的87.3%;较不稳定区域约占总面积的7.9%,而不稳定区域仅占总面积的4.8%。这表明郯庐断裂带安徽段的断裂构造虽然分布较为密集,但断裂的活动性总体不强,仅在近东西向的肥中断裂、晓天-磨子潭断裂断裂与北北东向的郯庐断裂带交汇处稳定性较差;地震虽然较为频繁,但震级不高,故而该区域的整体稳定性较好,仅在定远、明光市北部、泗县等部分地区处需要重点考虑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该区域的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可为这一区域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区域地壳稳定性论文参考文献
[1].郑超绘.区域地壳稳定性发展历程及郯庐断裂带安徽段研究现状[J].安徽建筑.2019
[2].郑超绘.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D].合肥工业大学.2019
[3].杨立鹏.白龙江引水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D].兰州大学.2019
[4].孟晖.《全国地质环境安全程度图》编制完成[N].中国矿业报.2019
[5].程宏超,魏永霞,李志刚.安徽省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J].上海国土资源.2018
[6].张树轩,杨为民,孟华君,张向营,李焕斌.京张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J].地质力学学报.2018
[7].周飞飞,杨健.活动构造调查研究成果应融入城市规划管理[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7
[8].万中杰.山东省潍坊市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与评价[J].山东国土资源.2017
[9].吴中海,周春景,谭成轩,孙玉军,马晓雪.长江经济带地区活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基本特征[J].地质力学学报.2016
[10].周春景,吴中海,马晓雪,李家存,王继龙.滇中城市群重要活动断裂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J].地质力学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