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为了评估我国不同省份废水减排潜力的差异,并对"十三五"规划中废水量与废水中污染物减排目标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选用了SBM-Undesirable模型来构建废水减排潜力模型,用于研究2012~2015年间我国各省份废水减排空间。研究表明:①不同省份的废水减排潜力存在着很大差异,宁夏、新疆和江西等7个省份的减排潜力超过了1/3。②不同省份的可减排废水规模不同,河南、山东和浙江等5个省份的废水排放量减排规模较大,黑龙江、山东两省份是化学需氧量污染物减排大户,对于湖南、河南两省份的氨氮污染物减排状况应给予重点关注。③"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到2020年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减少10%的目标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而废水排放总量下降的目标则较难完成。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李珊珊,张文松,王单玉
关键词: 废水减排潜力,减排潜力预测,模型,水资源目标,资源经济
来源: 人民长江 2019年1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Ⅱ辑,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7AGL006),北京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8GLA008)
分类号: X703
DOI: 10.16232/j.cnki.1001-4179.2019.11.018
页码: 113-118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154K
下载量: 73
相关论文文献
- [1].碳减排潜力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新视角下碳减排潜力的重新估算[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9(10)
- [2].风力发电对于实现碳减排潜力巨大[J]. 能源与环境 2019(05)
- [3].工业碳减排潜力及来源分析——基于共同前沿和组前沿的研究[J]. 软科学 2016(06)
- [4].基于要素价格替代弹性的碳减排潜力测算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S1)
- [5].清洁生产减排潜力分析方法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S2)
- [6].中国农业氨排放的时空演变趋势与减排潜力分析[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09)
- [7].我国新能源汽车减排潜力及成本分析[J]. 节能与环保 2012(08)
- [8].碳减排潜力差异分析及目标设定[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S2)
- [9].效率和公平视角下我国30个省(市)碳减排潜力指数及减排政策分析[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20(05)
- [10].中国工业碳减排潜力与路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9(03)
- [11].风力发电对于实现碳减排潜力巨大[J]. 中外能源 2019(07)
- [12].基于总量控制的烟(粉)尘减排潜力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8(S1)
- [13].中国粮食作物化肥施用的碳排放时空演变与减排潜力[J]. 资源科学 2016(03)
- [14].厨余垃圾不同处理模式碳减排潜力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11)
- [15].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碳足迹核算及减排潜力分析[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3(04)
- [16].风力发电推动碳减排潜力巨大[J]. 变频器世界 2010(01)
- [17].公平与效率协调视角下的中国碳减排潜力与路径[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1)
- [18].河北省农村燃煤污染物减排潜力研究[J]. 煤炭与化工 2019(06)
- [19].中国工业碳减排潜力估算[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09)
- [20].中国碳排放效率、减排潜力及实施路径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6(04)
- [21].武汉市钢铁行业碳减排潜力及成本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S1)
- [22].中国电力生产碳减排潜力自下向上测算及方法研究[J]. 中国电力 2014(11)
- [23].气候变化与中国林产品的减排潜力[J]. 林业经济 2014(07)
- [24].福建省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碳减排潜力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09)
- [25].中国各省份碳排放效率与减排潜力测度研究——基于Undesirable-SBM超效率模型的实证分析[J]. 生态经济 2017(08)
- [26].中国工业部门碳排放峰值预测及减排潜力研究[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20(09)
- [27].煤炭开发利用碳减排潜力分析[J]. 中国能源 2013(11)
- [28].武汉市2020年机动车常规污染物排放预测及减排潜力分析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7(05)
- [29].中国二氧化硫减排分析及减排潜力[J]. 地理科学 2011(09)
- [30].河北省电力行业CO_2减排潜力研究[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