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意义建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意义,分数,诗歌,性质,汉语,除法,诗学。
意义建构论文文献综述
张曙[1](2019)在《学历案:建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就传统数学学习过程在课堂结构、知识结构以及教学方式来讲,学历案本着"通过正确的学习过程以实现学习的意义、关注学习的‘真与实’、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的原则,让每一个学生贴近生活,抓住实际生活中的细节与真实,从而让自己的数学学习历程变得有意义。学历案,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关于学习经历或者过程的方案,是对于广大学生密切关注的"何以学会"的问题的新型解决方案。它从"期望学会什么"出发,设计出(本文来源于《科普童话》期刊2019年47期)
邱凌,谢树清[2](2019)在《研讨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文科教学中的建构与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研讨式教学模式适应了高校文科培养目标改革的新趋势,是本科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对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19年12期)
殷雨轩,史文静[3](2019)在《城市移动新媒体创新实践下的受众参与及意义建构——基于甬派“众筹”平台文本分析的认知和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已使媒介深深地嵌入社会生活中。受众在今天被赋予了更大程度的话语权,媒体内容生产呈现新的格局,UGC成为重要生产方式。本文立足于宁波业界的实践案例,试图从地方主流媒体"共享社区"的参与实践中寻找媒体和受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和(本文来源于《传媒评论》期刊2019年11期)
王学红[4](2019)在《追本溯源 整体建构——“比的意义、性质和应用”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比的意义、性质和应用"是"数与代数"部分的基本内容之一。苏教版教材将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六年级上册,与分数除法的知识安排在同一个单元进行教学。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联系分数的基本含义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也已经学习过分数乘法及其简单应用,能够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这些都是学生理解比的知识的重要基(本文来源于《小学数学教育》期刊2019年22期)
朱勇[5](2019)在《基于经验,自主实现概念的意义建构——“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实践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叁年级上册第87~89页例1、"试一试"、例2,"想想做做"第1~7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1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借助直观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能用几分之一描述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问题。2.使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几分之一具体含义的过程,初步了解数域的扩张过(本文来源于《小学数学教育》期刊2019年22期)
宋宝伟[6](2019)在《史家视野与诗性言说:论罗振亚诗歌研究体系的建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罗振亚在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研究中建构起独特的研究体系,将现代诗歌与当代诗歌视为完整的学术板块并作出"贯通"式研究,改变过去彼此相对独立的研究态势,以宏观视野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构自己独到的诗歌史写作范式;指认出现代主义诗歌的精神核心,创生并确立符合当代文学语境和诗歌批评需要的先锋诗学理论;凭借敏锐的艺术直觉、深厚的理论学养、客观的批评态度,以及自觉的语言意识,创造出独具风格的诗歌批评体系,并将诗歌批评引向文学"创作"的审美空间。(本文来源于《东吴学术》期刊2019年06期)
刘佳瑶[7](2019)在《汉语非字面义定中式短语的意义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把汉语定中式短语组成成分中只要涉及非字面义的短语称之为汉语非字面义定中式短语,根据其组成成分中其一或两者为非字面义,拟对其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运用词概念框架理论和概念转喻理论分析不同类别汉语非字面义定中式短语的意义建构,试图对其语义生成进行详细描写,并从生成角度探讨其成因。(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32期)
许长勇,王槿慈,高记[8](2019)在《意义建构视角下个体与组织匹配的实现机制——基于信誉楼的案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实现个体与组织的匹配是组织长久发展与员工成长的重要保障,如何实现个体与组织的匹配是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本研究选取信誉楼百货集团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并基于意义建构理论,运用扎根编码技术分析了其实现个体与组织匹配的过程。研究发现:(1)个体与组织匹配过程是一个从组织意义给赋到员工意义建构的过程;(2)组织通过意义传递、意义强化以及意义赋能实现对个体的意义给赋过程,而个体意义建构以认知投入、情感投入、行为投入为标志;(3)匹配过程具有持续性和递进性,随着组织发展和个体成长,匹配过程呈现出循环往复的特征。综上,本研究从个体与组织两个视角剖析实现匹配的过程,并构建了个体与组织匹配的实现机制模型,能够扩展和深化对个体与组织匹配实现机制的认识,对于企业相应的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期刊2019年11期)
周玉玲,刘玲妍[9](2019)在《基于意义协商的英语课堂教师话语体系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营造师生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对学生二语习得尤为重要。其中,作为教学媒介的教师话语在其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实时交互的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基于意义协商理念,对英语课堂中的教师话语进行分析,提出意义协商理念下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提高教师的协商话语能力和课堂引导能力,促进可理解性输入与可理解性输出的产生,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30期)
邬桑[10](2019)在《人机混合能动者的伦理意义、建构分析和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使它极可能担负道德责任,拒斥人工智能成为道德能动者是不现实且理由不足的。人工智能作为道德能动者有其哲学理论基础,但它目前只能成为显性伦理主体而非完全伦理主体,尚不足以现实地被问责,它无法解决"好"的决策问题、伦理契合问题和具身化问题。因此,人工能动者相关的伦理问题需求一个可替代的道德能动者——人机混合能动者。混合能动者不仅能够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其成为完全伦理主体之前,作为伦理主体承担道德责任,而且在人工智能成为完全伦理主体之后也将长期存在。因此,加强以混合能动者作为伦理主体的研究是有必要的,混合能动者符合社会—技术—认识高度不可分的立场,也是实现分布式道德的重要一环,更是实现人机融合的关键步骤。通过对混合能动者内部建构进行行动哲学的理论分析,提出人工智能的伦理准则需依据以混合能动者内外为划分而产生的六个维度,有助于人工智能的伦理准则的推进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本文来源于《哲学分析》期刊2019年05期)
意义建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讨式教学模式适应了高校文科培养目标改革的新趋势,是本科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对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意义建构论文参考文献
[1].张曙.学历案:建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过程[J].科普童话.2019
[2].邱凌,谢树清.研讨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文科教学中的建构与意义[J].文学教育(上).2019
[3].殷雨轩,史文静.城市移动新媒体创新实践下的受众参与及意义建构——基于甬派“众筹”平台文本分析的认知和反思[J].传媒评论.2019
[4].王学红.追本溯源整体建构——“比的意义、性质和应用”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J].小学数学教育.2019
[5].朱勇.基于经验,自主实现概念的意义建构——“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实践与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9
[6].宋宝伟.史家视野与诗性言说:论罗振亚诗歌研究体系的建构意义[J].东吴学术.2019
[7].刘佳瑶.汉语非字面义定中式短语的意义建构[J].北方文学.2019
[8].许长勇,王槿慈,高记.意义建构视角下个体与组织匹配的实现机制——基于信誉楼的案例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9
[9].周玉玲,刘玲妍.基于意义协商的英语课堂教师话语体系的建构[J].现代职业教育.2019
[10].邬桑.人机混合能动者的伦理意义、建构分析和启示[J].哲学分析.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