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T小鸭 资产收购获股东大会通过(论文文献综述)
段姚瑶[1](2019)在《中国一重“债转股式定增”动机及经济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定向增发主要是指上市公司在募集资金的过程中主要针对个别符合条件的投资者进行公开发行股份的行为。我国A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最早开始于1998年,是中大型公司从市场获取资金的一大重要方式,且企业定向增发也主要针对大股东进行。定向增发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是资本雄厚的外来投资人想要成为上市公司的战略股东甚至是控股股东;经营良好的企业也可以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实现对其他企业的并购活动,这样能够进一步扩大公司的规模,实现公司的规模化发展。在传统模式中,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会导致企业股本出现对应的增长,而对企业的债务资本不产生影响,对公司负债状况的影响较为有限。而中国一重采取的“债转股式定增”,在增加企业股本的同时,相应降低了负债,得以对企业的资本结构做出较为有效的优化,在减轻企业负债压力,降低财务风险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本文通过研究中国一重进行债转股式定增的动机,并对其前后财务状况、市场效应相应指标的对比,发现此次债转股式定增对其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市场预期等均具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本文经研究后初步认为,与中国一重类似的,需要保护重要股东股权不被稀释、需要优化资本结构、且现金流无明显问题的企业,可尝试采取债转股式定增的方法,一举多得,对企业综合状况进行改善;同时,也应注意债转股式定增仅为短期方案,长期来看企业应配套后期政策,保障中小股东权益,从根源上实现扭亏为盈和产业升级。
刘春源[2](2018)在《MD集团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从世界角度来分析家电市场发展情况,全球家电行业在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下造成业绩下滑,甚至有些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关门倒闭,但很多企业只要撑过2008年,到2009年就迎来经济复苏的好机遇,即使全球遭遇金融危机影响,但这对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和追求生活品质的精神并没有产生多大影响,所以全球家电行业的发展在受到波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起死回生。从全球家电行业的发展局势来看,家电行业在欧美地区的销售量增长较为缓慢,反而是新兴市场的增长速度比较明显,因为这些地区对于家电设备的需求处于上升阶段。据统计,我国家电行业增长速度加快,2010年我国家电行业实现销售收入8469.78亿元,2015年达到14083.9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71%。在此背景下,笔者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结合法以及定性分析法对家电行业巨头MD集团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通过对MD集团政治法律环境、世界经济环境、国内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行业竞争环境、人力资源、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及财务资源进行分析后,确定MD集团SWOT,从而得到MD集团发展过程中战略分析与选择,包括企业成长的六个阶段、企业定位与发展战略的关系、定位重构的三个契机、集团整合重组战略定位要求、集团转型要求、集团正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可供选择的发展战略以及MD集团发展战略选择等。最后对MD集团发展战略实施与控制进行分析,包括MD集团战略管理的现状、完成企业战略资源的合理配置、企业组织结构和组织系统的战略调整、实施平分记分卡的战略管理方式、战略实施的绩效考核以及战略的调整和修正。MD集团无论是在品牌创造力和还是家电设备创新力水平,在同行业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但企业的发展不可能停留在当下阶段,要想不被市场淘汰,只有不断创新发展,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研究可以更加明确MD集团未来发展态势,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进程,为我国家电行业发展起到带头作用。
王华斌[3](2017)在《设计学视野下的生态品牌模型构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化时代同类企业品牌之间的竞争是白热化的,在激烈的市场争夺中,有的品牌历久弥新,有的品牌昙花一现,有的老品牌轰然倒塌、有的新品牌强势崛起,其中的原因千头万绪,众说纷纭,不一而论。当前正值我国政府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时刻,为了众多的中国民族企业品牌少走弯路,为了众多的创业者能够理清思路,有必要对品牌的复杂的组成及影响要素、发展路径及策略等做一个全面系统的梳理。为了揭示生态品牌的成长规律,在实地考察并访谈多家企业负责人的基础上,获取了大量的与品牌建构有关的企业信息,在设计学的视野下,利用设计学的创新性解决前沿问题的系统整合思想及信息设计方法,对建构生态品牌模型构架做出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结合实践、访谈、多方面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在获取的信息中找出一些典型的品牌构成要素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要素,通过国际上成熟的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建立了初步生态品牌理论模型架构,再对模型构架各层级要素进行扩展分析、完善,生成一个要素众多的内涵丰富的生态品牌成长模型构架。模型构架在结构上是开放的,便于其他的研究学者继续充实修正;其次是鉴于生态品牌模型构架的层次性及路径传递性等复杂关系,本课题依据解释结构模型法的程序,依次对每一个构成要素做出简明定性研究,并使用层次分析法的半定性半定量的思维方式,经过大量的演算,给出了每一个构成要素相对于当前品牌发展阶段的权重值(定量研究),为使用生态品牌模型构架来评估企业的品牌健康程度作出理论模型依据,形成了一套有实用价值的品牌评估体系;其三是经过深入的企业品牌发展案例的分析、结合本课题的模型构架来实证研究,给企业品牌发展阶段的各要素、环节进行打分评估,得出品牌当前状态的总体健康值,并据此提出品牌改进建议,证明了生态品牌模型构架的合理性及实用性,充分证实了设计视野下的生态品牌模型架构研究的理论及实践价值。生态品牌模型构架直观而形象地揭示了生态品牌系统发展的定义、机制、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对每一个重要要素的含义及启示意义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澄清了初创生态品牌的发展路径及关键节点要素,是中小企业管理者及创业者创建品牌的参考工具,既可作为品牌规划及管理的主要构架,也可作为品牌创建过程中的各要素实施质量的评估监测体系。生态品牌的模型构架研究是基于设计学视野下的一个新的尝试,由于信息时代的科技手段、方式方法、理念更新的快节奏,本文对于最新发展趋势对品牌的影响、模型构架中要素的变量研究、以及在研究内容、方法上尚存在不足之处,敬请阅读此文的专家予以指出,以继续开展未来的研究。结论:构建设计学视野下的生态品牌模型构架既是必要的又是合理的,借助生态品牌模型构架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合理建构品牌,对已有品牌具有自我对照评估的功用,是一个对品牌发展有实用价值的参考工具,经过深入的企业品牌发展案例的分析研究,证明了生态品牌模型构架的科学性及实用性,填补了设计学视野下的生态品牌系统之模型架构研究的理论空白。
钟瑜阳[4](2016)在《股东股权质押对定向增发的影响实证研究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数据》文中研究指明股权结构是研究公司治理的重要方向。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起步较晚,大量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控制着股东会、董事会、总办会等上市公司核心阶层。在这种中国特色的股权结构下,会计研究方向已从最初的股东一管理层的代理冲突,越来越多地关注控股股东一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问题。控股股东利用绝对话语权从上市公司获得私利,一定程度上会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在股权质押期间,表决权不受影响的中国资本市场更加突出。自2003年06月10日第一单有据可查的新都酒店(000033.SH)股权质押以来,截止2015年8月18日,共发生了19255次股权质押,共质押648,195,226,995股。上市公司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非常普遍,并且股权质押比例非常高。对于股权质押行为而言,可以预示控股股东对资金有强烈的需求,当然控股股东也通过股权质押可以锁定股权的资产价值,防止因二级市场价格变动导致的股权贬值风险。由于上市公司中股权结构集中度较高的,实务过程中控股股东比较容易采用手段通过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过程进行利益输送,而股权质押作为一种特殊的股东融资方式,为控股股东利益输送提供了资金来源。利益输送不仅仅对上市公司造成危害,同时也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自股权分置改革以来,股权质押成为了控股股东融资的重要手段,而定向增发也成为了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方式,有研究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中存在大股东的利益输送现象。本文以一年期定向增发前一年发生过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全面对比了一年期间未发生过股权质押且发生过一年期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针对定向增发的各个属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的一方面是为会计人员研究代理冲突理论提供一个实证的依据,另一方面股权质押涉及的法律包括物权法、债权法、公司法、证券法、金融法等不同的法域。研究难度较大,目前法律界仅仅对于质权人和出质人的权利义务提出过异议,本文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去看股权质押问题,为未来物权法和债权法的修订提供有力材料。
刘川[5](2015)在《退市新规对ST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退市制度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它保障了证券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承担着去粗取精、淘汰劣质公司,并刺激其他公司盈利发展的责任。市场不断发展,退市制度也要不断完善。2012年7月,上交所、深交所先后颁布并实施了新退市制度方案。退市新规实施后,受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就是ST公司,因为这些业绩较差的公司基本都处于退市的边缘。由于新规中新加入的指标更具体、更严格,ST公司迫于退市新规带来的压力,必须及时有效地提升业绩,才能避免退市。而科学、及时地评价退市新规对ST公司业绩的影响,对促进新退市制度的有效实施和完善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新退市制度实施前后ST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ST公司业绩角度评价新退市制度对其影响,并就其影响效果分析退市新规的不完善性,提出完善建议,以期为我国退市制度变迁积累经验。本文首先对退市制度以及ST制度进行了理论阐释,分析了影响我国退市制度实施效果的原因,具体包括退市制度严格程度、政府行政干预以及退市后中小股民补偿方面,这些原因影响了退市新规对ST公司业绩的促进作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退市新规出台前后被ST的公司作为样本,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进行实证研究与对比,并针对样本公司的新增退市指标进行了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新退市制度和ST公司业绩呈现正相关关系,退市新规对ST公司业绩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呈现短期化特征,长期效果后劲不足,持续作用不长久。文章最后得出结论:尽管新退市制度中加入更多具体化的财务指标,但是其对于上市公司尤其是ST公司业绩的提升并没有长久和持续地促进作用;ST制度的存在成了劣质公司逃避退市的缓冲带,使得面临退市的公司不是考虑如何改善经营、提高业绩,而是把精力都放在了钻制度的空子,来保留上市资格;政府行政干预过多,影响了退市制度的有效实施;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还不够也影响了企业业绩提升。最后文章提出完善退市制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王书仁[6](2012)在《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并购作为一种产权交易行为,一般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支付来完成交易过程,并购发起方多数都需要通过大量外部融资来迅速筹集资金,故而并购融资安排是否合理是决定并购交易成败的关键一环。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将并购融资方式的选择视为一个资本结构优化问题,而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外部融资契约的公司治理效应会对不同动因下企业的并购融资选择造成影响。本文首先从并购融资选择对公司控制权影响的角度切入,阐述了不同公司治理结构下并购融资选择的一般性逻辑:在出资者和经营者合二为一的“古典式”企业中,并购融资方式选择应与融资优序理论相符;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当企业实际控制权依然掌握在股东手中时,企业的并购融资方式的最终选择取决于实际控股股东对自身、经理人和外部投资者利益的三方平衡;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当企业实际控制权由经理人掌握时,并购融资方式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企业的实际控制人——经理人的具体并购动因。接着,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分别对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基于特殊动因和目标的并购融资选择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内部人控制”、“政府干预”和“大股东控制”的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偏好发生了异化,尤其我国国有企业在政府干预下的并购,由于国有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动机不足,使得企业管理层总体上更加偏好通过贷款为并购活动融资。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国有上市企业政府干预下的并购偏好银行贷款为主的债权融资对并购绩效负面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还提出可通过推进可转债和政策性金融对接我国特殊动因下的并购融资的策略来提高我国并购融资的效率,并从政策制度优化、金融创新以及发挥银行贷款公司治理效应等方面给出了优化我国并购融资的政策建议。全文共分为六章,各章的主要内容为: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界定研究对象、主要概念和定义,介绍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对传统的公司融资理论、并购动因理论以及并购绩效分析等主题文献进行了回顾。第三章指出影响公司融资选择的根本在于基于公司融资结构的控制权分配结构安排,并据此给出了公司并购融资选择的一般性逻辑。第四章基于我国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政府干预”,以及民营企业“大股东控制”的公司治理结构实际,结合案例分析了我国特殊并购动因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选择的影响。第五章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在特殊动因下异化的并购融资选择可能导致整体并购融资效率的低下,并给出了改进的策略。基于第五章的分析,第六章对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政府干预下并购融资方式的选择带来的并购绩效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第七章提出了完善我国并购融资的政策建议
李玉夏[7](2012)在《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模型及其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市场经济是一个竞争的经济,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竞争经济。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激烈的竞争带给企业的不仅是机遇,更多的是挑战。在激烈的充满挑战的市场竞争中,不可避免的一些企业会陷入财务困境,甚至出现生存危机。我国的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产业主体。基于制造行业本身的特点,很多制造业上市公司都因为内部及外部各种原因纷纷陷入财务困境,最终走向破产。因此建立一个可行有效地财务困境预测模型,对提前预测公司财务状况,避免公司陷入财务困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综合中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挑选出2010年的50家财务困境公司和非财务困境公司的相关财务数据为样本预测变量,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建立预测模型。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规范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在实证研究中用到了主成份分析法。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包括中外财务困境预测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综述;第二部分界定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概念,并对其陷入困境的原因进行剖析;第三部分展开实证研究,选取特定样本和预测变量、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建立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模型;第四部分探讨为避免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第五部分提出本文研究结论,分析本文不足之处。
张琳[8](2011)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 ——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当今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和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风险和危机,而财务危机是企业危机中最显着、最综合的表现。特别是自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建立以来,中国证券市场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上市公司的表现却不尽人意,近年来,经营管理不善等因素造成企业陷入财务危机而最终被特别处理的例子经常发生。财务危机不仅影响到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形势,对各国发展形成了巨大的负面冲击。陷入危机的企业如此之多,主要是由于对财务危机的有效预警和防范不够重视,从而引起财务状况不断恶化。企业的财务状况从健康到陷入危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的财务危机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预测。20世纪30年代起,国外学者就开始对企业的财务危机状况进行研究,研究成果比较成熟。而我国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兴起对该领域的探索,研究起步较晚,因此,数据与案例积累不足,研究成果相对贫乏。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资料,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外关于财务危机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局限性,例如,缺乏理论依据、较少对某一类型企业进行研究、对防控措施不够重视、财务信息披露不足等。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股权结构以及政治经济环境与国外企业相比有很大的差别,国外的很多研究成果对我国上市公司并不合适,因此,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预警问题迫切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研究。本文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同行业且总资产规模相差在5%以内的标准,从我国82家制造业ST公司中选取能够成功配对的40家ST企业,并且分别为其配对与其总资产规模最相近的40家非ST制造业上市公司。在参考了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从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资本结构、运营能力、市场收益、成长能力和现金流量七个方面选取了经营现金净流量对负债的比率、净资产收益率、股东权益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代理成本率、净资产增长率和净现金流量偏离标准比率这七个财务指标。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简要进行定性分析后,从样本组中随机选取30对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估计组,运用SPSS、Excel等软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出主成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然后,建立判断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是否发生财务危机的预警模型与临界区域。最后,用剩下的10对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测试样本组,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能够比较科学、可行地预测出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
汤佳音[9](2011)在《公司治理对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企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企业层面的“过度投资”将会导致宏观层面的“经济过热”,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诸如产能过剩、原材料紧缺、通货膨胀等。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良好,但为缓解金融危机的救市计划仍在继续。该项举措虽然使我国经济止跌为升,不过也极有可能致使企业出现过度投资。为此,本文先对可能制约企业过度投资的治理因素进行理论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关假设进行实证验证、提出相应建议。本文共分为五章,框架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阐述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等。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数为国有企业,一股独大、所有者虚位、内部人控制等现象造成公司出现很严重的代理成本问题,加之资本市场信息不透明、监管环境宽松以及过去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上市公司易出现过度投资行为。本文以2008-2009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借鉴Vogt (1994)的模型,对影响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因素进行规范分析以及实证研究。第二章为文献综述,评述相关理论、研究文献。国外的研究大多认为股东、债权人、经理人之间的冲突以及信息不对称容易引发过度投资,而国内学者认为除上述原因外,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预算软约束等也会引发过度投资,通过减少自由现金流量、代理成本可以制约过度投资行为。第三章为研究假设,以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现状为基础提出研究假设。第四章为实证分析。在说明了数据样本的选取标准、研究变量的界定后,构建模型研究过度投资与公司治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相应分析。第五章为结论、政策建议以及研究不足。实证分析证实了如下假设:①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②独立董事对制约过度投资有积极作用;③管理层持股对制约过度投资无积极作用,其余假设没能得到证实。然后根据结论,提出了如下建议: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改善两职设置情况;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经理层激励机制;改进地方官员业绩考核系统,解决“预算软约束”问题。研究的不足在于由于某些治理因素不易转换成定量指标,而且在研究中没能考虑上市公司所处地域以及行业特征,使研究结论缺乏整体性。研究贡献在于:对国内外学者就企业过度投资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可为以后学者的研究提供参考;在选取的样本量上,以往研究常常集中在某一行业,因此本文采用了A股上市公司最近两年的数据,更具有现实意义。
彭忠波[10](2007)在《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证券的对价支付问题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证券的对价支付是非公开发行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它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非公开发行融资的实际效果。因此,在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制度的完善中,应进一步对非公开发行证券的对价支付形式、非货币资产的评估作价、对价支付时间、瑕疵出资的责任等方面予以明确,并对其中可能涉及的关联交易予以规范。
二、*ST小鸭 资产收购获股东大会通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小鸭 资产收购获股东大会通过(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一重“债转股式定增”动机及经济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1.5.1 研究视角 |
1.5.2 研究案例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债转股概述 |
2.1.1 债转股的定义 |
2.1.2 债转股背景 |
2.2 定向增发概述 |
2.2.1 定向增发定义 |
2.2.2 定向增发背景 |
2.3 理论基础 |
2.3.1 MM理论 |
2.3.2 权衡模型 |
2.3.3 啄食理论 |
2.3.4 委托代理理论 |
2.4 文献综述 |
2.4.1 债转股文献综述 |
2.4.2 定向增发文献综述 |
2.4.3 资本结构文献综述 |
2.4.4 文献评述 |
3 “债转股式定增”与传统定增、债转股对比分析 |
3.1 “债转股式定增”与传统定向增发的对比分析 |
3.1.1 基本差异 |
3.1.2 影响与效应差异 |
3.2 “债转股式定增”与传统债转股的对比分析 |
3.2.1 基本差异 |
3.2.2 影响与效应差异 |
3.3 债转股式定增适用条件总结 |
4 中国一重债转股式定增简介 |
4.1 中国一重企业背景 |
4.2 行业背景及产业政策 |
4.3 中国一重债转股式定增过程 |
4.4 所涉关联交易的说明 |
4.4.1 构成关联交易 |
4.4.2 关联交易的处理 |
5 中国一重债转股式定增动机分析 |
5.1 国家政策角度 |
5.2 公司经营状况角度 |
6 “债转股式定增”经济效果分析 |
6.1 市场效应分析 |
6.2 财务绩效分析 |
6.2.1 盈利能力与收益质量分析 |
6.2.2 资本结构及偿债能力分析 |
6.2.3 营运能力分析 |
6.2.4 成长能力分析 |
6.3 经济效果综合讨论 |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建议 |
7.3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MD集团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经典战略理论 |
2.2 竞争战略理论 |
2.2.1 五力分析模型 |
2.2.2 价值链分析 |
2.2.3 三大通用战略 |
2.2.4 国家竞争优势 |
2.3 战略定位理论 |
2.4 战略态势选择理论 |
2.4.1 稳定型战略 |
2.4.2 增长型战略 |
2.4.3 紧缩型战略 |
2.4.4 混合型战略 |
2.4.5 战略态势选择 |
2.5 动态竞争理论 |
2.6 SWOT分析法 |
第3章 MD集团的发展概况 |
3.1 艰苦创业阶段 |
3.2 初涉家电阶段 |
3.3 相关多元化发展阶段 |
3.4 规模发展阶段 |
3.5 跨越发展阶段 |
3.6 转型再发展阶段 |
第4章 MD集团外部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4.1.2 世界经济环境分析 |
4.1.3 国内经济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1.5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4.2 行业环境分析 |
4.2.1 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
4.2.2 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 |
4.2.3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第5章 MD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
5.1 人力资源分析 |
5.2 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 |
5.3 财务资源 |
第6章 MD集团战略分析与选择 |
6.1 SWOT分析 |
6.1.1 机会 |
6.1.2 威胁 |
6.1.3 优势 |
6.1.4 劣势 |
6.1.5 MD集团的备选战略 |
6.2 企业定位重构与发展战略的关系 |
6.2.1 定位重构的三个契机 |
6.2.2 集团整合重组战略定位要求 |
6.2.3 集团转型要求 |
6.2.4 集团正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 |
6.3 MD集团的战略选择 |
6.3.1 指导思想 |
6.3.2 发展定位 |
6.3.3 发展目标 |
6.3.4 发展路径 |
6.3.5 战略布局 |
6.3.6 竞争战略设计 |
6.3.7 成长战略 |
6.3.8 战略态势选择 |
第7章 MD集团发展战略实施与控制 |
7.1 MD集团战略概述 |
7.1.1 品牌战略 |
7.1.2 全球化战略 |
7.1.3 智慧化战略 |
7.2 MD集团发展战略的实施 |
7.2.1 完成企业战略资源的合理配置 |
7.2.2 企业组织结构和组织系统的战略调整 |
7.2.3 实施平衡记分卡的战略管理方式 |
7.3 建立MD集团战略控制与评价体系 |
7.3.1 建立战略控制系统和战略控制网络 |
7.3.2 战略实施的绩效考核 |
7.3.3 战略的调整和修正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设计学视野下的生态品牌模型构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 |
1.2 本课题研究对象——品牌概述 |
1.2.1 为什么需要品牌 |
1.2.2 品牌的定义梳理 |
1.2.3 品牌的作用 |
1.2.4 品牌内涵 |
1.2.5 品牌的生态性、系统性及主要关系梳理 |
1.2.6 当前品牌建设的困惑与问题 |
1.3 本课题研究概要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2 本课题的研究范围界定 |
1.4 .品牌研究的国内外动态 |
1.4.1 国外研究动态 |
1.4.2 国内研究动态 |
1.4.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5 将本课题置于设计学视野下理论依据 |
1.6 本课题研究思路 |
1.6.1 研究路线图 |
1.6.2 本课题研究方法 |
1.7 本课题创新之处 |
1.8 本课题有关概念简述 |
1.9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生态品牌一般模型构架 |
2.1 品牌实质剖析 |
2.1.1 品牌关系说 |
2.1.2 品牌文化说 |
2.1.3 品牌过程说 |
2.1.4 质量信誉说 |
2.1.5 实力综合说 |
2.1.6 企业文化:品牌基因根源 |
2.1.7 产品:品牌基础承载体 |
2.1.8 产品与品牌的共生关系 |
2.2 建立品牌结构一般模型的理由 |
2.2.1 模型构架的设计思路 |
2.2.2 结构模型建构方法 |
2.3 品牌系统的关键组成要素分析 |
2.3.0 品牌的构成要素 |
2.3.1 模型要素的选择 |
2.3.2 系统要素间逻辑关系分析 |
2.3.3 系统结构的有向图表达 |
2.4 系统结构的矩阵 |
2.5 建立品牌系统递阶结构模型 |
2.6 根据有向图调整品牌系统层级结构 |
2.7 模型构架各层次要素的扩展 |
2.8 对总体模型构架的研究 |
2.8.1 产品及其创新处于模型构架核心 |
2.8.2 模型的层次性 |
2.8.3 总体模型构架划分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态品牌成长机制及模型构架要素定性研究 |
3.1 第一层级:品牌的“土壤”及“基因” |
3.1.1 品牌自身DNA结构、品牌基因研究 |
3.1.2 品牌基因要素简析 |
3.2 生态品牌系统驱动力及第二层级要素研究 |
3.2.1 品牌进化动力探讨 |
3.2.2 品牌发展自动力机制 |
3.2.3 品牌发展他动力机制 |
3.2.4 企业家精神 |
3.2.5 创新类要素 |
3.2.6 公司战略目标、公司治理、公司学习 |
3.2.7 自我调整适应能力 |
3.3 第三层级:模型构架主干要素研究 |
3.3.1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
3.3.2 关于产品研发要素 |
3.3.3 互联网思维要素 |
3.3.4 大数据应用 |
3.3.5 科技发展:品牌成长的支撑力量 |
3.4 第四层级:模型构架腰部诸要素研究 |
3.4.1 研发成果:企业的核心资产 |
3.4.2 产品生产制造等要素 |
3.4.3 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 |
3.4.4 财务管理 |
3.4.5 营销理念 |
3.4.6 广告宣传 |
3.4.7 商业模式的创新 |
3.4.8 仓储、后勤、物流等要素 |
3.5 第五层级营销环节诸要素研究 |
3.5.1 现代管理制度要素 |
3.5.2 营销活动系列要素 |
3.5.3 资金流要素 |
3.6 第六层级用户相关诸要素研究 |
3.6.1 售后服务 |
3.6.2 消费评价 |
3.6.3 市场反馈 |
3.6.4 用户终端要素 |
3.6.5 扩大再生产要素 |
3.7 顶层目标——品牌及其影响要素 |
3.7.1 顶层目标——品牌的确立 |
3.7.2 品牌外部影响因素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模型构架要素定量研究 |
4.1 层次分析法概念 |
4.2 层次分析法的适用理由 |
4.3 使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演算规则说明 |
4.4 建立品牌模型构架原始评价层次 |
4.5 模型构架第六层各要素权重 |
4.5.1 建立构成要素判断矩阵 |
4.5.2 产品功能价值等各要素权重测算 |
4.5.3 用户相关各要素权重测算 |
4.5.4 第六层各要素权重总排序 |
4.6 第五层各要素权重 |
4.6.1 本层主要要素集权重 |
4.6.2 营销活动环节各要素权重 |
4.6.3 本层管理类各要素权重计算 |
4.6.4 第五层级各要素权重总排序 |
4.7 第四层级各要素权重 |
4.7.1 本层级主要要素集权重 |
4.7.2 本层级管理类各要素权重 |
4.7.3 营销理念类各要素权重 |
4.7.4 产品生产类各要素权重 |
4.7.5 第四层级各要素权重总排序 |
4.8 第三层级各要素权重 |
4.8.1 第三层级主要要素集权重 |
4.8.2 产品研发类各要素权重 |
4.8.3 大数据运用及互联网思维等要素权重 |
4.8.4 第三层级各要素权重总排序 |
4.9 第二层级各要素权重 |
4.9.1 第二层级主要要素集权重 |
4.9.2 公司治理类要素权重 |
4.9.3 创新群各要素权重 |
4.9.4 第二层级各要素权重总排序 |
4.10 第一层级各要素权重 |
4.10.1 本层主要要素集权重 |
4.10.2 社会环境类要素权重 |
4.10.3 文化要素类各要素权重 |
4.10.4 主观精神类各要素权重 |
4.10.5 第一层级各要素权重总排序 |
4.11 总体品牌健康值评估 |
4.1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企业品牌研究及评估案例 |
5.1 置于品牌模型构架下的比对研究 |
5.1.1 乐美达品牌基层要素研究 |
5.1.2 乐美达企业文化、理念、核心价值观等 |
5.2 乐美达品牌第二层级要素研究 |
5.2.1 乐美达公司战略目标 |
5.2.2 乐美达公司治理、理念创新及制度创新 |
5.2.3 乐美达公司学习原则及创新举措 |
5.2.4 乐美达品牌本层级各要素评价 |
5.3 乐美达品牌第三层级要素研究 |
5.3.1 乐美达现代管理制度的建立实施 |
5.3.2 乐美达之产品研发 |
5.3.3 乐美达公司对大数据应用情况 |
5.3.4 乐美达之互联网思维 |
5.4 乐美达品牌第四层级诸要素研究 |
5.4.1 乐美达的研发成果 |
5.4.2 乐美达产品制造环节 |
5.4.3 乐美达仓储、后勤、物流等要素 |
5.4.4 乐美达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等要素 |
5.4.5 乐美达的财务管理 |
5.4.6 乐美达的营销理念 |
5.4.7 乐美达的广告宣传 |
5.4.8 乐美达的商业模式 |
5.4.9 乐美达品牌第四层级各要素的评价 |
5.5 乐美达品牌第五层级要素研究 |
5.5.1 乐美达的营销管理 |
5.5.2 乐美达的营销活动环节 |
5.5.3 乐美达的资金流 |
5.5.5 乐美达品牌第五层级要素的评估 |
5.6 乐美达品牌第六层级诸要素研究 |
5.6.1 乐美达产品功能、价值实现研究 |
5.6.2 乐美达售后服务、消费评价、用户反馈等 |
5.6.3 乐美达的扩大再生产 |
5.6.4 乐美达品牌第六层级要素的评价 |
5.7 乐美达品牌状况及总健康值评估研究 |
5.7.1 乐美达——名品牌确立 |
5.7.2 乐美达品牌影响要素 |
5.7.3 乐美达品牌总体健康值评估 |
5.8 乐美达品牌发展改进建议 |
5.9 乐美达产学研合作总结及后记 |
5.10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本课题研究主要结论 |
6.2 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博士攻读期间发表学术成果情况 |
附录 |
附录A:表1.1-1近年来消失的品牌 |
附录B:品牌系统中要素相关性分析表 |
附录C:要素矩阵的演算过程 |
附录D:层级推理演算表格 |
致谢 |
(4)股东股权质押对定向增发的影响实证研究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写作方法和创新点 |
1.3 论文基本框架 |
第2章 股东股权质押和定向增发相关理论 |
2.1 股权质押相关理论 |
2.1.1 股权质押制度及类型 |
2.1.2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原因和用途 |
2.1.3 股东股权质押的风险及应对策略 |
2.2 定向增发的相关理论 |
2.2.1 定向增发相关制度的演变过程 |
2.2.2 定向增发的相关理论 |
2.2.3 定向增发的发行定价机理及分类 |
2.2.4 定向增发的发行条件与发行步骤 |
2.3 股东股权质押与定向增发理论关系 |
2.4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2.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3.2 样本的选择和来源 |
3.3 定义变量 |
3.3.1 变量设计 |
3.3.2 控制变量 |
3.4 研究假设与模型 |
第4章 实证检验分析 |
4.1 描述性统计结果 |
4.2 实证回归结果 |
第5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5.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5.2 相关政策建议 |
5.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5)退市新规对ST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退市制度效果及影响研究 |
1.2.2 中外退市制度对比研究 |
1.2.3 企业绩效指标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制度和理论 |
2.1 退市制度 |
2.2 ST 和*ST 制度 |
2.3 公司绩效评价理论 |
3 理论分析 |
3.1 影响我国退市制度实施效果的原因分析 |
3.1.1 退市标准 |
3.1.2 行政干预 |
3.1.3 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不到位 |
3.2 新退市制度对 ST 公司业绩的影响分析 |
4 实证研究 |
4.1 退市新规对 ST 公司业绩影响的回归分析 |
4.1.1 财务指标设定 |
4.1.2 样本选取 |
4.1.3 因子分析绩效分组 |
4.1.4 提出假设 |
4.1.5 变量的选择与定义 |
4.1.6 模型构建 |
4.1.7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8 回归分析 |
4.2 ST 公司在退市新规前后业绩趋势的研究 |
4.2.1 样本选取 |
4.2.2 样本数据来源 |
4.2.3 因子分析 |
4.2.4 均值检验分析 |
4.2.5 新增指标分析 |
4.2.6 研究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6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6)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次 |
图目次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兼并、收购与公司重组 |
1.1.2 全球并购市场现状 |
1.1.3 中国企业并购市场发展与未来趋势预测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1.2.1 问题提出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与创新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创新之处 |
1.4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结构安排 |
2 文献综述 |
2.1 公司并购动因理论综述 |
2.1.1 基于协同效应的并购动因假说 |
2.1.2 基于代理理论的并购动因假说 |
2.1.3 基于管理层“自大”与过度自信的并购动因假说 |
2.1.4 基于股票市场驱动的并购动因假说 |
2.1.5 基于大股东“掏空”的并购动因假说 |
2.2 公司并购融资研究的理论综述 |
2.2.1 公司融资结构理论 |
2.2.2 关于并购融资的研究 |
2.3 公司并购绩效研究的文献综述 |
2.3.1 利用短期事件研究法研究并购绩效的进展 |
2.3.2 利用长期事件研究法研究并购绩效的进展 |
2.3.3 利用经营业绩对比法研究并购绩效的进展 |
3 公司并购融资方式选择:一般理论分析 |
3.1 基本概念:经营性融资与并购融资 |
3.1.1 并购融资的内涵 |
3.1.2 并购融资与经营性融资的差异 |
3.1.3 企业并购常用的融资方式 |
3.2 理论基础:企业融资结构的形成 |
3.2.1 企业的实质:基于现代企业理论的视角 |
3.2.2 企业融资结构内涵与融资行为的实质 |
3.2.3 影响企业融资结构的外部因素 |
3.2.4 影响企业融资结构的内部因素 |
3.3 企业融资方式比较:基于契约理论的观点 |
3.3.1 融资契约性质比较 |
3.3.2 融资成本比较 |
3.3.3 融资效率比较 |
3.4 企业并购融资方式的选择 |
4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方式的实证分析 |
4.1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方式现状及问题 |
4.1.1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性并购融资 |
4.1.2 我国上市公司权益性并购融资 |
4.1.3 我国上市公司混合型并购融资 |
4.1.4 并购融资方式的国际比较 |
4.2 “内部人控制”对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 |
4.2.1 “内部人控制”的含义 |
4.2.2 “内部人控制”对并购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 |
4.2.3 案例分析:清华同方并购鲁颖电子 |
4.3 “政府干预”对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 |
4.3.1 “政府干预”的含义 |
4.3.2 我国政府干预国有企业并购的发展历程 |
4.3.3 我国政府干预国有企业并购的特点 |
4.3.4 “政府干预”对并购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 |
4.3.5 案例分析:三木集团并购轻工公司和福建海嵘食品 |
4.4 “大股东控制”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 |
4.4.1 “大股东控制”的含义 |
4.4.2 “掏空”动机下的并购融资方式选择 |
4.4.3 “支持”动机下的并购融资方式选择 |
5 并购融资契约优化:基于我国实际的研究 |
5.1 基于特殊动因的并购融资方式选择的效率疑问 |
5.2 并购融资的治理缺失:基于我国实际的分析 |
5.2.1 债权人治理缺失 |
5.2.2 中小股东治理缺失 |
5.3 我国并购外部融资契约的优化 |
5.3.1 推进可转债融资契约 |
5.3.2 利用政策性融资支持政府主导的国有企业并购 |
6 融资方式对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 |
6.1 事件研究法 |
6.1.1 定义与理论基础 |
6.1.2 研究步骤 |
6.1.3 异常收益计算与检验 |
6.2 样本选择 |
6.3 研究设计 |
6.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7 改进我国并购融资的政策建议 |
7.1 优化政策制度环境 |
7.1.1 健全并购重组市场运行机制 |
7.1.2 完善企业并购融资政策法规 |
7.1.3 出台并购贷款实施细则 |
7.1.4 加强政府对并购融资协调与引导 |
7.2 推进并购融资金融创新 |
7.2.1 研发符合我国国情的杠杆融资方式 |
7.2.2 优化信托融资方式 |
7.2.3 推进设立并购基金 |
7.2.4 完善夹层融资方式 |
7.3 发挥银行并购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 |
7.3.1 完善优化银行并购融资契约 |
7.3.2 加强并购融资贷后管控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件 |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
(7)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模型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对财务困境的界定 |
1.2.2 国内对财务困境的界定 |
1.2.3 国外财务困境预测模型研究 |
1.2.4 国内财务困境预测模型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财务困境的含义 |
2.1.1 国外财务困境含义界定 |
2.1.2 国内财务困境含义的界定 |
2.2 财务困境预测的理论基础 |
2.2.1 经济周期理论 |
2.2.2 内部控制理论 |
2.2.3 现代财务管理理论 |
2.3 财务困境预测模型 |
2.3.1 国外财务困境预测模型 |
2.3.2 国内财务困境预测模型 |
第三章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界定及其成因分析 |
3.1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界定 |
3.2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成因分析 |
3.2.1 外部成因分析 |
3.2.2 内部成因分析 |
第四章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模型的构建 |
4.1 财务困境预测模型的构建思路 |
4.2 财务困境预测模型原始变量的确定 |
4.2.1 研究原始变量与样本设计 |
4.2.2 样本企业选定 |
4.3 财务困境预测模型设计 |
4.3.1 计算指标值 |
4.3.2 主成份分析条件检验 |
4.3.3 预测变量标准化 |
4.3.4 抽取主成分 |
4.3.5 构建主成分表达式 |
4.3.6 构建财务困境预测模型 |
4.3.7 确定模型F临界值 |
第五章 上市公司财务困境应对措施 |
5.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5.2 进一步强化信息及时披露 |
5.3 限制关联交易 |
5.4 防范财务风险 |
5.5 保证资金周转 |
第六章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硏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8)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 ——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创新点 |
2 财务危机预警的相关理论分析 |
2.1 财务危机的含义界定 |
2.1.1 国外学者对财务危机含义的界定 |
2.1.2 国内学者对财务危机含义的界定 |
2.1.3 本文对财务危机含义的界定 |
2.2 财务危机预警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 财务危机的具体成因分析 |
2.3.1 危机产生的外部原因 |
2.3.2 危机产生的内部原因 |
2.4 防控措施 |
3 财务危机预警的实证研究 |
3.1 研究模型的建立 |
3.2 研究样本的选取 |
3.3 研究指标的选择 |
3.3.1 选择研究指标的原则 |
3.3.2 本文研究指标的选取 |
4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分析 |
4.1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定性分析 |
4.1.1 我国制造业ST公司的资产规模分析 |
4.1.2 ST公司与非ST公司财务指标均值的比较分析 |
4.2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定量分析 |
4.2.1 基本理论 |
4.2.2 主成分分析 |
4.2.3 预测模型与评价区域的建立及分析 |
4.2.4 研究结果的检验 |
5 研究结论及其局限性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的局限性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公司治理对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分析 |
2.1.1 公司治理理论 |
2.1.2 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2.2.1 过度投资的成因 |
2.2.2 过度投资的制约机制 |
2.2.3 过度投资的度量 |
2.2.4 国外研究文献的评述 |
2.3 国内研究综述 |
2.3.1 过度投资的界定 |
2.3.2 过度投资的存在性与原因 |
2.3.3 过度投资的制约因素 |
2.3.4 国内研究文献的评述 |
3.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1 过度投资的存在性 |
3.2 公司治理因素与过度投资行为 |
3.2.1 股权结构与过度投资行为 |
3.2.2 两职分离与过度投资行为 |
3.2.3 独立董事与过度投资行为 |
3.2.4 管理者激励与过度投资行为 |
4. 实证分析 |
4.1 样本选取 |
4.2 变量的界定 |
4.2.1 被解释变量的界定 |
4.2.2 控制变量的界定 |
4.2.3 解释变量 |
4.3 模型的建立 |
4.4 实证检验 |
4.4.1 过度投资行为的检验 |
4.4.2 公司治理变量对过度投资制约作用的分析 |
5. 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不足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
5.2.2 改善两职设置情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两职分任 |
5.2.3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提高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
5.2.4 健全经理层激励制度 |
5.2.5 改革地方官员考核机制,解决"预算软约束"问题 |
5.3 研究局限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10)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证券的对价支付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非公开发行证券的对价支付形式 |
非货币资产的评估作价问题 |
一、由谁评估作价 |
二、非货币资产的评估标准 |
三、董事在非货币资产评估中的信义义务 |
对价支付的时间问题 |
瑕疵支付的责任 |
一、瑕疵支付的责任内容 |
二、股东的派生诉讼权 |
四、*ST小鸭 资产收购获股东大会通过(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一重“债转股式定增”动机及经济效果分析[D]. 段姚瑶. 苏州大学, 2019(04)
- [2]MD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 刘春源. 西南交通大学, 2018(10)
- [3]设计学视野下的生态品牌模型构架研究[D]. 王华斌.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2)
- [4]股东股权质押对定向增发的影响实证研究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数据[D]. 钟瑜阳. 华东理工大学, 2016(08)
- [5]退市新规对ST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D]. 刘川. 河北经贸大学, 2015(07)
- [6]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选择研究[D]. 王书仁. 武汉大学, 2012(07)
- [7]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模型及其对策研究[D]. 李玉夏. 兰州大学, 2012(09)
- [8]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 ——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D]. 张琳. 河北经贸大学, 2011(01)
- [9]公司治理对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 汤佳音.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5)
- [10]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证券的对价支付问题探析[J]. 彭忠波. 证券市场导报, 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