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信息管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空间,信息,数据,呼伦贝尔,地理信息系统,管理系统,系统。
空间信息管理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段春磊,曾启雄[1](2019)在《地名地址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基于某地数字地理空间框架项目》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地名地址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背景与目标,围绕其框架设计、数据设计以及主要功能模块设计等进行探讨,以数字地理空间框架为基础,采用二次开发的方式,集中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面向对象技术,将现有的业务数据与地理数据有机融合,从而提高地名地址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本文来源于《工程技术研究》期刊2019年16期)
李杰,郭密文,贾高[2](2018)在《基于EasyEarth开发的社区地理空间信息管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将GIS技术与BIM精细化模型技术结合,对测绘工程和社区管理业务深入研究,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模式,基于EasyEarth平台,以关系型数据库为依托,构建社区地理空间系统。该系统运用GIS技术强大的数据存储和分析能力,将社区信息统一管理,并通过多源传感器技术获得实时动态数据,实现社区地理空间信息的叁维可视化管理。通过该系统能直接管理多源多类型的社区数据,大大减少了社区地理空间信息管理的复杂程度,节约人力物力资源,并设计实时监测预警模块对社区突发事件进行预警,并提供实时数据分析用以辅助决策。通过对GIS系统在社区地理空间信息管理中的探索和研究,希望能为GIS技术在精细化,实时化的社区数据管理上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王若柔[3](2018)在《空间信息技术在高校毕业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功能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信息技术,是近年来新热技术中的优势技术之一。空间信息具有体现地理空间位置属性的特征。其优秀属性特征,使其在与其他技术集成研究上具有极大的优势。高校毕业生信息管理系统则是高等学校必备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之一,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将空间信息技术与高校毕业生信息管理系统相结合,必然会开创新的技术空间,使更多功能的实现成为可能。(本文来源于《环渤海经济了望》期刊2018年11期)
徐路铮,郭思逸[4](2018)在《基于ArcGIS Engine的空间信息项目一体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测绘和地理信息空间数据作用重要,但不易管理。为此,文章从生产单位实际工作管理需求出发,分析了传统数据管理的不足和弊端,提出了基于Arc GIS Engine的空间信息项目一体化管理系统的研发思路,实现了多元空间信息数据及项目信息快速入库、便捷调用、统一管理,为市县级测绘单位的数据管理提供了一种方法。(本文来源于《地矿测绘》期刊2018年03期)
程丽雅,侯立涛,王学永,赵梦羽,刘宇希[5](2018)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空间管理系统建设路径探讨——以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空间信息管理系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围绕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以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空间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为契机,总结第一次污染源普查不足之处,借鉴环境统计、地名普查、土地确权等服务项目的经验,探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空间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路径和内容,为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提供高效、精准的普查信息化支撑手段,为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生态管理决策依据。(本文来源于《201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期刊2018-08-03)
张平[6](2018)在《基于GIS的空间信息多级网格数据协同更新管理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格数据是城市网格化管理、治理与服务模式的推广应用的基石。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基础,在研究城市空间信息多级网格数据协同更新流程的基础上,设计了空间信息多级网格数据协同更新系统,并重点研究了基于聚合编码的网格数据映射关系建立、网格数据联动更新、更新业务模型可定制、个性化的网格数据统计分析应用服务等关键技术,实现网格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与应用服务,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该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福州市网格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本文来源于《测绘地理信息》期刊2018年04期)
张卫锋,乔彦冬,宋风光[7](2018)在《地测空间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矿山地测采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永新煤矿实际需要,详细阐述了地测空间信息管理系统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及主要特点,并对该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实现过程进行了叙述。应用结果表明,地测空间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地测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本文来源于《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期刊2018年02期)
刘媛媛[8](2017)在《推进后普查时代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深圳市地下管线空间信息综合管理系统项目介绍》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五部门为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发出了《关于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普查通知")。《指导意见》和《普查通知》发布后,全国各地城市地下管线的普查和信息化工作进程明显提速,各城市纷纷结合本地地下管线规划、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特点及需求,开展相关工作实践和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本文来源于《卫星应用》期刊2017年12期)
包正义[9](2017)在《基于GIS的草牧业空间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草原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态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人口增加和人类活动强度加大,我国草原出现了明显的退化、沙化等现象,草原生物量、生物多样性显着下降,草地资源呈现出不可持续利用的趋势。在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针对我国90%草地发生不同程度退化、草地生产力低下、畜牧业饲草不足等问题,正式采用“草牧业”这一新提法,首次明确粗放型草原畜牧业向生态草牧业转型战略,加快发展草牧业。本文在呼伦贝尔垦区生态草牧业试验区建设发展的环境背景下,着力构建垦区草牧业专题数据库,研发草牧业空间信息管理系统,为呼伦贝尔垦区草牧业建设提供系统平台技术支撑。本文以呼伦贝尔垦区为例,运用C#语言在.Net Framework框架下基于ArcGIS Engine和DevExpress组件进行开发,设计实现了草牧业空间信息管理系统。系统主要实现了基本GIS操作、垦区空间数据可视化、草牧业专题信息管理、草畜平衡动态分析等功能,可以针对呼伦贝尔垦区现状进行草牧业发展规划布局设计。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呼伦贝尔草牧业专题数据库建立通过对研究区的调研,收集整理了呼伦贝尔市基础地理数据、呼伦贝尔市资源环境数据、呼伦贝尔垦区草牧业专题数据,按照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分别设计了相应的标准规范,并将属性数据对应空间位置进行属性连接操作,将各类数据整理入库,创建数据服务,建立了呼伦贝尔草牧业专题数据库。2.呼伦贝尔垦区草畜动态平衡算法研究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呼伦贝尔垦区农牧场草地与牲畜饲养现状,设计了农牧场实际载畜量、理论载畜量、载畜压力计算公式,并将算法模型集成至系统草畜平衡管理模块,实现对垦区农牧场载畜状况监测,为垦区生态环境的合理规划与布局提供决策。3.草牧业空间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在草牧业空间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过程中,进行了详实的分析与设计,具体包括:系统必要性分析、系统需求分析、系统可行性分析、系统运行环境配置、系统框架结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数据库服务设计、详细功能设计。在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每个阶段,严格控制工程质量,保证前后步骤的稳定衔接,满足系统开发的逻辑需求。按照系统设计思路,编程实现了系统数据管理、草牧业信息管理、草畜平衡管理等各模块功能,满足了用户对系统的使用需求。呼伦贝尔垦区草牧业空间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实现了垦区农牧场管理的信息化,为垦区草牧业建设提供了平台保障,并且系统开发框架稳定灵活,易于后期功能模块更新与升级,可为垦区草牧业信息管理提供持续有效的服务。(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7-05-30)
蒋理[10](2016)在《农业空间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生产系统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农业问题有着明显的时间空间特征,需以时空视角加以认识和解决。农业空间信息管理系统在已有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以农业空间数据为基础,结合作物生长模型和农业管理知识模型,实现与农作物生长相关空间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可视化,为政策制定者和一线农技人员提供准确的农业空间信息及决策支持。本研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空间分析技术,以计算机软件工程为方法,以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区为研究对象,研制农业空间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各稻麦生产区作物品种、气象资料、土壤养分、生产资料、主推技术等时空信息的数字化管理与辅助时空决策支持。本文将从农业时空数据管理、空间信息分析和系统的集成开发实现叁个方面阐述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农业时空数据的管理。针对农业数据多源异构的特征,本研究在综合分析和学习国内外空间数据库建设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构建数据丰富、结构良好、数据质量和标准化程度高、可扩展能力强的农业空间数据库用于农业空间信息的存储。同时,时空数据管理提供了图表、地图等基础的数据展示功能,方便用户便捷的获取直观的农业时空信息。农业数据的空间信息分析。农业生产相关的气象要素和土壤要素具有明显的空间性,影响了作物品种、种植制度和产量品质等的区域时空分布规律及特征形态。本文以农业数据空间化、农业模型空间化和农业决策应用空间化叁种途径构建农业空间信息分析模型,使得在农业空间信息管理系统支持下,能够实现区域、园区、田块等不同尺度的农业信息的模拟、预测及精确管理。农业空间信息管理系统的集成开发。本研究综合考虑农业空间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需求,以ESRI,ARCGIS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以ArcSDE与SQL Server空间数据库系统,采用C#开发语言,Python为脚本语言开发实现农业空间信息管理系统。分模块实现了地图操作、表格管理、数据管理、地图制图、种植制度、效益分析等功能并插入系统主体框架中。这种插件式开发方式将GIS技术中空间数据管理方法、空间数据展示、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等成熟的方法与具有独立性、高效性和简洁性的脚本语言结合在一起,保证了农业空间信息管理系统在数据庞大、操作步骤繁多的情况下运行的可用性和高效性。软件运行及应用效果表明本系统符合系统工程软件规范,功能满足现代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发展的要求。系统的操作流程明晰,逻辑清楚,界面简洁,便于使用。该系统提供空间数据基础操作、农业空间数据库数据管理和多项农业空间信息分析功能,能够为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在农业生产布局设计和管理决策确定时提供有效的农业空间信息。(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空间信息管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将GIS技术与BIM精细化模型技术结合,对测绘工程和社区管理业务深入研究,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模式,基于EasyEarth平台,以关系型数据库为依托,构建社区地理空间系统。该系统运用GIS技术强大的数据存储和分析能力,将社区信息统一管理,并通过多源传感器技术获得实时动态数据,实现社区地理空间信息的叁维可视化管理。通过该系统能直接管理多源多类型的社区数据,大大减少了社区地理空间信息管理的复杂程度,节约人力物力资源,并设计实时监测预警模块对社区突发事件进行预警,并提供实时数据分析用以辅助决策。通过对GIS系统在社区地理空间信息管理中的探索和研究,希望能为GIS技术在精细化,实时化的社区数据管理上提供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信息管理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段春磊,曾启雄.地名地址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基于某地数字地理空间框架项目[J].工程技术研究.2019
[2].李杰,郭密文,贾高.基于EasyEarth开发的社区地理空间信息管理系统[J].岩土工程技术.2018
[3].王若柔.空间信息技术在高校毕业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功能性研究[J].环渤海经济了望.2018
[4].徐路铮,郭思逸.基于ArcGISEngine的空间信息项目一体化管理系统的研究[J].地矿测绘.2018
[5].程丽雅,侯立涛,王学永,赵梦羽,刘宇希.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空间管理系统建设路径探讨——以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空间信息管理系统为例[C].201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2018
[6].张平.基于GIS的空间信息多级网格数据协同更新管理系统研究[J].测绘地理信息.2018
[7].张卫锋,乔彦冬,宋风光.地测空间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18
[8].刘媛媛.推进后普查时代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深圳市地下管线空间信息综合管理系统项目介绍[J].卫星应用.2017
[9].包正义.基于GIS的草牧业空间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10].蒋理.农业空间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农业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