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抗特异性论文-冯霞飞,谢强丽,周希,黄伟剑

单抗特异性论文-冯霞飞,谢强丽,周希,黄伟剑

导读:本文包含了单抗特异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抗凝,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心房颤动,脑卒中

单抗特异性论文文献综述

冯霞飞,谢强丽,周希,黄伟剑[1](2019)在《达比加群酯特异性逆转剂依达赛珠单抗应用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临床资料男性,63岁,有高血压病史5年余,近来未服药,自述血压控制可。有糖尿病病史5年余,服用"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缓释片(达美康)"。否认心脏病病史、脑卒中史、既往大出血史、手术外伤史及食物药物过敏史。此次因"心悸半年余"于2018年10月4日入院,查动态心电图提示阵发性心房颤动。查体:体温:36.4℃,心率:47次/min,血压:131/74mm Hg(1 mmHg=0.133 kPa),呼吸:20次/min。无(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张佳,张景海,冯晓燕,张贺秋[2](2018)在《纳米磁珠偶联CFP-10特异性单抗富集结核分枝杆菌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建立基于纳米磁珠偶联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特异性单抗富集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方法:大肠杆菌表达CFP-10抗原,采用鼠杂交瘤技术制备相应的CFP-10单抗,用NHS修饰的纳米磁珠偶联单抗,用以捕获结核分枝杆菌并进行抗酸染色检测。结果:制备的CFP-10单抗效价为1∶640000;免疫荧光检测显示CFP-10抗体偶联到磁珠上,抗酸染色验证了磁珠偶联的单抗能有效地捕获富集结核分枝杆菌。结论:建立了纳米磁珠偶联CFP-10特异性单抗有效捕获富集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为提高抗酸染色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讯》期刊2018年06期)

江正瑾[3](2018)在《基于特异性小肽配基的单抗富集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单克隆抗体在药学和治疗学上的迅猛发展,使得其上游生产实现重大突破,但下游纯化技术面临巨大挑战,如:广泛使用的蛋白质A亲和色谱存在配基成本高、稳定性差、寿命短、琼脂糖基质易导致非特异性蛋白吸附等缺点,因此急需开发新型单抗富集纯化技术。相对于生物大分子配基,仿生小肽生物相容性好、洗脱条件温和是替代生物配基的理想选择。近年来,我们针对单抗的Fc、Fab等不同区域,设计合成了能特异性识别单抗特定位点的多种仿生小肽,并通过金属整合、一步法等策略将其固定于不同新型基质材料上。研究发现,仿生小肽功能化的富集材料具有特异选择性好、非特异性吸附低等优势;其中针对单抗Fc区的仿生小肽富集材料现成功应用于CHO细胞培养液中trastuzumab的高效纯化:尤其是针对单抗Fab区的仿生长链多肽亲和材料已实现人血浆样品中trastuzumab的有效捕获和内源性IgG的高效去除,展现出了模拟抗原识别功能的巨大潜力。(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中国药学会青年药学论坛报告集》期刊2018-07-03)

王祥宇[4](2018)在《特异性小肽亲和整体柱对单抗药的富集纯化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单克隆抗体药物在药学、治疗学和诊断学上的迅猛发展,发展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富集纯化技术变得十分重要。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是以蛋白质A为亲和配基的琼脂糖亲和色谱,虽然该方法特异性强,但是配基存在成本高、稳定性差、配基易脱落、易降解、对pH敏感、寿命短等缺点,同时,琼脂糖基质导致的非特异性吸附也为后续的纯化分析带来极大的困难。小肽配基价格低廉、化学性质稳定、生物相容性好、洗脱条件非常温和、使用寿命长,是替代蛋白质A的最佳候选者之一。另一方面,有机聚合物整体色谱柱的基质是由原位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具有孔隙度高、比表面积大、表面易修饰、耐酸碱性好等优点,更重要的是通过改变交联剂的种类可以显着降低材料表面的非特异性吸附。本文的研究重点就是将小肽配基与有机聚合物整体材料相互结合,使用不同的制备方案,充分利用两者各自的优势,将其用于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富集纯化。同时结合小肽配基的研究现状,对小肽亲和整体柱在单抗药物富集纯化方面的应用潜力、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第一章,系统介绍了蛋白纯化技术的分类及发展现状和小肽配基亲和纯化策略研究概况,并对其在单抗药物富集纯化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详细研讨,探讨了小肽配基与整体材料相结合的优势。同时总结了常见的两大类制备方法对整体柱色谱性能的影响及各自带来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实验方案及创新点。第二章,His-tag-DAAG被设计作为亲和配基,首次利用金属螯合多步法制备取得DAAG功能化亲和整体柱,该制备方法首先以甲基丙烯酸缩甘油酯(GMA)作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作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水、异丙醇和1,4-丁二醇作为叁元生孔体系,制备取得基质整体柱poly(GMA-co-EDMA);然后,利用开环反应,将螯合剂N,N-双(羧甲基)-L-赖氨酸(ANTA)固定于材料表面;接着,硫酸镍灌柱获得固定化镍离子亲和整体柱;最后,将修饰后的小肽配基His-tag-DAAG以金属螯合的方式固定于整体柱,获得DAAG功能化亲和整体柱。扫描电镜(SEM)、元素分析、X射线冷谱(EDS)、荧光显微镜、热重分析(TGA)、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压汞法、氮气吸附法和液相色谱等手段被运用进行材料表征。第叁章,对金属螯合多步法制备获得的DAAG功能化亲和整体柱的亲和能力进行了系统考察。通过对七种不同蛋白的色谱保留行为的研究,发现DAAG功能化亲和整体柱比传统的固定化金属亲和整体柱特异性更强;通过前沿色谱分析技术,在hIgG和牛血清蛋白不同浓度或不同测试流速条件下,获得了DAAG功能化亲和整体柱和固定化镍离子亲和整体柱各自的动态吸附容量,以此绘制吸附等温线,拟合得到亲和参数,并进行详细比较,所有结果都表明DAAG功能化亲和整体柱具有更强的特异性、选择性和吸附能力;经过20次的重生循环使用,前10次的动态吸附量保持稳定,说明该柱稳定性较好;为了考察其对实际样品的应用潜力,该整体柱被用于赫赛汀细胞培养液中赫赛汀和人类血清中IgG的富集纯化,并将各组分进行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验证。所有结果都表明DAAG功能化亲和整体柱对单克隆抗体药物具有较好的亲和富集能力。第四章,鉴于金属螯合多步法制备DAAG功能化亲和整体柱的过程较为繁琐,本章尝试探索一步法和简化制备步骤的多步法。以甲基丙烯酰修饰的EDPW小肽作为功能性单体,更为亲水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作为交联剂,甲醇和四氢呋喃作为生孔剂,通过一步法来制备EDPW功能化亲和整体柱。通过对聚合物中各组成分的比例优化,最终得到了通透性好、柱压低、机械强度高的整体柱。但是,特异性测试发现一步法制备的亲和整体柱存在配基包裹的问题。对于简化制备步骤后的多步法,首先由1-乙烯基咪唑(VIM)为单体,MBA作为交联剂,甲醇和四氢呋喃作为生孔剂,制备poly(VIM-co-MBA)基质柱,通过对聚合物中各组成分的比例优化,得到了柱压低、通透性好、机械强度高的基质柱;然后将硫酸镍灌柱,制备获得功能化镍离子亲和整体柱,最后His-tag-DAAG小肽配基以螯合的方式固定,获得DAAG功能化亲和整体柱。通过特异性测试,该方法固定的小肽配基表现出较好的亲和能力。可见,这种以单体自身为螯合剂来简化金属螯合多步法制备整体柱的策略是可行的。第五章,对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及不足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对小肽亲和整体柱的制备与改性及其在单克隆抗体药物富集纯化中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8-06-30)

黄世杰[5](2017)在《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依米珠单抗治疗A型血友病的Ⅲ期临床试验中期结果公布》一文中研究指出基因技术公司宣布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依米珠单抗(emicizumab)治疗A型血友病的Ⅲ期临床试验中期结果。Ⅲ期临床HAVEN 1试验是随机、多中心、开放的研究,入选109名>12岁的A型血友病患者,评价该药预防出血的疗效、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与不用该药预防而用因子Ⅷ抑制剂组的比较。主终点是该药预(本文来源于《国际药学研究杂志》期刊2017年05期)

陈自敏,周国梁,徐伟玲,郑小红,童勋章[6](2017)在《CK-MB特异性单抗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拟建立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 Ab)的研制方法,对抗CK-MB单抗进行评价分类及性质鉴定,并初步建立CK-MB定量检测试剂。以CK-MB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常规单抗制备技术,使用间接和捕获ELISA差异筛选法筛选单抗。利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M/BB/MB)抗原对所制备单抗的抗原识别表位进行鉴定,另通过免疫印迹法及合成CK-MM、CK-BB差异性的线性表位肽鉴定对所制备的单抗进行评价分类。使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筛选检测CK-MB抗原的配对m Ab,并初步建立CK-MB定量检测试剂。使用74例临床标本初步评价该试剂与罗氏试剂的检测一致性。最终,我们成功筛选到22株稳定分泌抗CK-MB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这些单抗可以分为线性、偏构象的CK-MB和CK-MM或者CK-BB交叉的单抗以及与CK-MB特异反应的偏构象型单抗,并使用偏构象型单抗研制出CK-MB定量检测试剂,该试剂与罗氏试剂相关系数r达到0.930 9。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研制CK-MB偏构象型特异性单抗的筛选方法,通过对所筛选的单抗进行分析鉴定并建立了CK-MB定量检测试剂,与罗氏试剂检测结果符合率高。(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王培[7](2016)在《基于单抗特异性的2-甲氧基雌二醇白蛋白纳米粒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的靶向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本课题旨在建立一种高度精准的靶向给药系统HER2-2-ME-BSANPs,即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载体,抗HER2单克隆抗体为靶头,将“弹头”药物2-甲氧基雌二醇递送至特定肿瘤部位,增加药物在肿瘤部位的蓄积及摄取,缓慢释放药物,有效提高其抗肿瘤效果,减小药物的毒副作用。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HER2-2-ME-BSANPs的制备及相关制剂学表征。采用去溶剂化法制备2-甲氧基雌二醇白蛋白纳米粒(2-ME-BSANPs),再利用异型双功能交联剂SPDP将抗HER2单抗与2-ME-BSANPs进行偶联反应,制备抗人乳腺癌特异性纳米粒HER2-2-ME-BSANPs。通过SDS-PAGE电泳、凝集试验和免疫荧光实验,证实抗HER2单抗与2-ME-BSANPs偶联成功,该给药系统具有高度免疫活性及特异性;DTT法检测抗HER2单抗与2-ME-BSANPs偶联比为36.28%,可实现高效靶向作用;HER2-2-ME-BSANPs平均粒径和电位分别为(221.5±2.1)nm和(-25.59±0.69)mV,纳米粒大小均匀、稳定;HPLC检测HER2-2-ME-BSANPs的包封率与载药量分别为(89.15±3.80)%和(8.31±2.50)%,增加了2-ME的溶解性、提高了其生物利用度;制剂HER2-2-ME-BSANPs的体外释药结果表明,相比于2-ME原料药,HER2-2-ME-BSANPs具有缓释性,延长了2-ME的半衰期。第二部分,HER2-2-ME-BSANPs的体外细胞毒性及靶向性研究。以人乳腺癌细胞SK-BR-3(HER2受体阳性表达,HER2+)和MCF-7(HER2受体阴性表达,HER2-)为模型细胞,考察HER2-2-ME-BSANPs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及靶向性。MTT结果显示HER2-2-ME-BSANPs对SK-BR-3细胞的抑制作用高于MCF-7细胞,且对该两种肿瘤细胞的抑制均呈现浓度与时间依赖性,与游离药物相比,抗肿瘤药效具有显着性差异;细胞摄取结果表明HER2-2-ME-BSANPs在抗HER2单抗的介导作用下,可快速、高效进入HER2受体阳性表达的肿瘤细胞内部;细胞周期结果显示HER2-2-ME-BSANPs将两种肿瘤细胞均阻滞于G2/M期,具有细胞周期阻滞作用,且未改变2-ME的阻滞周期;细胞凋亡及自噬结果证明HER2-2-ME-BSANPs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及细胞自噬对SK-BR-3细胞和MCF-7细胞的增殖产生抑制作用。靶向给药系统HER2-2-ME-BSANPs可将药物精准、高效地导向于特定肿瘤细胞,在体外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及靶向性。第叁部分,HER2-2-ME-BSANPs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体内靶向性研究。以SD大鼠为动物模型,研究靶向制剂HER2-2-ME-BSANPs体内药动学特征。结果显示,相比于2-ME原料药,HER2-2-ME-BSANPs在体内的消除半衰期及平均滞留时间显着延长,药物的血浆清除速率减小,AUC明显增加,表明靶向制剂HER2-2-ME-BSANPs具有缓释性,使药物在肿瘤部位缓慢释放,延长有效药物浓度时间,持久发挥肿瘤治疗作用,同时可改善药物2-ME生物利用度低及半衰期短等缺点。选用BALB/c裸鼠为模型动物,人乳腺癌细胞SK-BR-3(HER2+)和MCF-7(HER2-)细胞为模型细胞,构建荷瘤鼠模型。采用经典药理学方法考察HER2-2-ME-BSANPs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HER2-2-ME-BSANPs对HER2受体阳性表达的乳腺癌抑制效果明显优于HER2受体阴性表达的乳腺癌,表明相比2-ME和2-ME-BSANPs,HER2-2-ME-BSANPs在体内具有高效的抗肿瘤活性。同时,采用活体成像技术和荧光染料DIR标记该给药系统,观察其在小鼠体内各组织的分布特征,并解剖出各脏器,拍照,观察药物载体的肿瘤靶向特征,结果显示该靶向给药系统在HER2受体阳性表达的乳腺癌的荧光信号强于HER2受体阴性表达的乳腺癌,且其在肝脏中较少蓄积,表明该靶向给药系统可浓集于特定肿瘤部位,增加药物在肿瘤组织的摄取,发挥良好的抗肿瘤效果。(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6-04-01)

骆雨欢,李乐,杨巍[8](2016)在《瞬时感受器电位M2通道抗原位点的兔单抗特异性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特异性较高的抗体以推动对瞬时感受器电位M2(TRPM2)通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方法:以野生型昆明种小鼠大脑皮层、人胚肾293细胞、未诱导的TRPM2细胞及四环素诱导的TRPM2细胞为标本,采用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方法,以被检测抗体为一抗,荧光分子结合的抗体为二抗,根据170kD(TRPM2通道蛋白分子量)位置上是否有特异性条带,检测兔单抗的特异性。结果:抗体98927对鼠源TRPM2通道有特异性,抗体40622,抗体98721,抗体98921对人源TRPM2通道有特异性,另外抗体98721对鼠源TRPM2通道的突变型有特异性。结论:作为分子探针,抗体98927、40622、98721、98921可用于TRPM2通道结构和功能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期刊2016年02期)

王瑞玲,韩冬,韩魏巍,邓灵福,袁永泽[9](2015)在《COMP特异性单抗15A11的表位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鉴定RA相关自身抗原COMP的一株特异性单克隆抗体15A11的表位特征。方法:选用随机十二肽噬菌体库对m Ab 15A11进行叁轮筛选,随机挑取40个单噬菌斑,提取DNA,测序;ELISA检测每个噬菌体克隆与m Ab 15A11结合的特异性;通过Clustal W2对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展示的十二肽和COMP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Py MOL分析一致氨基酸所在肽链的二级结构及表位氨基酸之间的距离,初步确定m Ab 15A11的表位;变性和非变性Western blot、EDTA螯合Ca2+后ELISA分析以及合成多肽的ELISA实验进一步确定表位序列。结果:得到的40个测序噬菌体中,共有5个噬菌体克隆,ELISA确定克隆1和克隆2与m Ab 15A11特异性结合,其他克隆均为非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氨基酸序列比对,在COMP上未发现与克隆1和克隆2噬菌体相同的连续氨基酸序列,提示m Ab 15A11的抗原表位可能为非线性表位;Py MOL分析表位氨基酸在COMP上的定位及距离,显示构象表位的合理性;变性Western blot分析为阴性,而非变性Western blot条件下为阳性;EDTA螯合Ca2+破坏COMP的构象后不能与m Ab 15A11结合,而未经处理的与m Ab 15A11结合,均说明m Ab 15A11表位是构象表位;合成多肽与m Ab 15A11的ELISA结果进一步确定了m Ab 15A11的构象表位序列。结论:鉴定了m Ab 15A11的表位是构象表位序列,且确定了该构象表位的氨基酸组成,为研究COMP抗体与抗原反应机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检测有重要应用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15年11期)

冯一帆,刘雪,徐柯,冯霞,曾毅[10](2015)在《HIV-1特异性单抗2G12单价抗体的构建及活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单价抗体并与IgG比较结合活性及中和活性的差异。方法对IgG1抗体重链恒定区基因进行改造,分别构建N端截短型的IgG1重链恒定区基因IgG1-tH和去除绞链区二硫键及CH2、CH3区的稳定非共价键的2G12重链基因2G12-HM。将IgG1-tH与2G12抗体重链和轻链基因表达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表达含有完整Fc的单价抗体;将2G12-HM和轻链基因表达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表达半分子型的单价抗体。通过非还原SDS-PAGE对表达抗体的大小进行鉴定,并用ELISA和微量中和实验比较原型2G12抗体和单价抗体的结合活性及中和活性。结果以HIV-1中和抗体2G12为模型通过基因改造成功表达了两种单价抗体,一种为完整的重链、轻链以及N端截短型的重链分子组成的包含1个Fab和1个Fc的单价抗体2G12-tH;另一种为1条重链和1条轻链组成的半分子型单价抗体2G12-HM。两种抗体均可与抗原有效结合,且与IgG分子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和实验结果发现IgG抗体能中和的,病毒两种单价抗体也均能中和。结论成功构建了两种单价抗体,与IgG相比其结合活性和中和活性无明显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病毒病杂志》期刊2015年03期)

单抗特异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初步建立基于纳米磁珠偶联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特异性单抗富集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方法:大肠杆菌表达CFP-10抗原,采用鼠杂交瘤技术制备相应的CFP-10单抗,用NHS修饰的纳米磁珠偶联单抗,用以捕获结核分枝杆菌并进行抗酸染色检测。结果:制备的CFP-10单抗效价为1∶640000;免疫荧光检测显示CFP-10抗体偶联到磁珠上,抗酸染色验证了磁珠偶联的单抗能有效地捕获富集结核分枝杆菌。结论:建立了纳米磁珠偶联CFP-10特异性单抗有效捕获富集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为提高抗酸染色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抗特异性论文参考文献

[1].冯霞飞,谢强丽,周希,黄伟剑.达比加群酯特异性逆转剂依达赛珠单抗应用一例[J].中国循环杂志.2019

[2].张佳,张景海,冯晓燕,张贺秋.纳米磁珠偶联CFP-10特异性单抗富集结核分枝杆菌方法的建立[J].生物技术通讯.2018

[3].江正瑾.基于特异性小肽配基的单抗富集策略研究[C].第十四届中国药学会青年药学论坛报告集.2018

[4].王祥宇.特异性小肽亲和整体柱对单抗药的富集纯化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18

[5].黄世杰.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依米珠单抗治疗A型血友病的Ⅲ期临床试验中期结果公布[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7

[6].陈自敏,周国梁,徐伟玲,郑小红,童勋章.CK-MB特异性单抗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J].生物工程学报.2017

[7].王培.基于单抗特异性的2-甲氧基雌二醇白蛋白纳米粒的初步研究[D].郑州大学.2016

[8].骆雨欢,李乐,杨巍.瞬时感受器电位M2通道抗原位点的兔单抗特异性检测[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6

[9].王瑞玲,韩冬,韩魏巍,邓灵福,袁永泽.COMP特异性单抗15A11的表位特征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

[10].冯一帆,刘雪,徐柯,冯霞,曾毅.HIV-1特异性单抗2G12单价抗体的构建及活性分析[J].中国病毒病杂志.2015

标签:;  ;  ;  ;  

单抗特异性论文-冯霞飞,谢强丽,周希,黄伟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