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集集地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汶川,基线,效应,位移,断层,峰值,台湾。
集集地震论文文献综述
罗全波,陈学良,高孟潭,李宗超,李铁飞[1](2019)在《集集地震近断层速度脉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初步分析了近断层速度脉冲的成因和特点,主要包括方向性效应、滑冲效应和上盘效应,并通过集集地震中27个近断层强震台的脉冲记录分析了断层破裂方向和滑移大小对地面运动峰值速度的影响。采用最小二乘法对速度脉冲的分布范围进行了回归分析,大于50 cm/s的速度脉冲主要聚集在断层距为10 km的近断层区域。对不同区域的叁分量平均速度反应谱进行统计分析,表明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具有较大的特征周期和谱值,其中在垂直于断层走向的水平分量上尤为显着,这与断层剪切位错辐射效应的特征基本相符。针对脉冲型地震造成近断层地质灾害频发的现象,由共振效应分析了速度脉冲对边坡岩体的影响。近断层速度脉冲的研究可能对防震减灾、地震预警、震害评估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9年10期)
张政,胡记磊,刘华北[2](2018)在《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缓坡场地震液化侧移评估——以台湾集集地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贝叶斯网络方法,综合考虑了地震液化侧移的13个影响因素及其不确定性,建立了适用于缓坡场地的地震液化侧移贝叶斯网络评估模型。通过我国台湾集集地震液化灾害的算例分析,验证了地震液化侧移的贝叶斯网络评估模型的准确可靠性,并通过分析模型性能的评估指标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对比。本文建立的地震液化侧移贝叶斯网络评估模型不仅可以预测场地是否会发生液化,而且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评估场地液化引起的侧移量等级。(本文来源于《自然灾害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陈界宏[3](2018)在《1999年震级7.6集集地震前多重异常参量间可能的物理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地震前异常现象研究通常被寄望用于地震预测。然而,使用单一参量进行地震前异常现象判定,存在着高度的风险。其风险主要源自于:1.一般的物理参量,通常受控于多个背景场。物理参量异常的出现,可能源自于其他背景场的影响,而非地震前的异常信号。2.统计学的导入虽能说明异常的可信(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五)——专题27:地震波衰减与深部成像、专题28:强地面运动数值模拟与地震灾害评估、专题29:大地震预测技术与方法》期刊2018-10-21)
董林,王兰民,夏坤,袁晓铭[4](2017)在《基于台湾集集地震数据的CPT与SPT液化判别方法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集集地震静力触探试验(CPT)数据,对基于CPT测试的Robertson液化判别方法和Olsen方法进行了检验,两个方法对液化点判别成功率分别为82.61%和80.43%,对非液化点判别成功率分别为31.82%和44.32%。CPT液化判别方法对液化点判别基本可靠,但对非液化点判别准确性较差。对集集地震标准贯入试验(SPT)数据,美国地震工程研究中心(NCEER)推荐的SPT液化判别方法对液化点和非液化点判别成功率分别达到92.41%和94.35%。SPT方法判别成功率非常高,整体准确性远高于CPT方法。另一方面,CPT的土分类图可以同时反映土的种类与强度,甚至可以对集集地震液化土与非液化土进行区分。对于细粒土的液化初判,CPT土分类图也优于SPT方法中的黏粒含量指标。因此,土分类图是CPT的优势所在。(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7年12期)
黄蓓[5](2015)在《逆冲型地震强地面运动特性的研究——以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对于走滑型和正断型地震,逆冲型地震具有更强的地表作用,相应的潜在地震灾害也严重得多。具有极大破坏性的逆冲型大地震一般发生于大洋板块的俯冲边界或大陆碰撞边界,而罕见于陆内构造环境。作为特例,1999年台湾集集7.6级地震和2008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均发生于陆内逆断层上。其中,汶川地震发生在高倾角的铲形逆断层上,是更加特殊的震例。由于地震规模巨大,震区人口密集,这两次地震都造成了严重的地震灾害和大量人(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5年08期)
陈勇[6](2015)在《集集地震余震地震动衰减关系及其不确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强地震动是地震工程中引起土木工程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作为地震预测、工程抗震以及震后救灾的基础,地震动衰减关系及其不确定性对地震危险性分析有着重大的影响。近些年,研究主余震序列对结构的影响成为热点,现有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设计一般只考虑主震,但由于结构的累积损伤效应,余震对结构物的倒塌常常起关键性的作用。现有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主震方面,对余震的研究较少,尤其是余震序列,为了全面考虑余震对结构的影响,合理地进行地震动参数的设计,有必要对余震进行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研究。地震序列指的是发生在狭小空间内的一系列地震,其震源机制可能存在联系或有相似的发震背景,于是,同一场地和同一震源区对地震动衰减关系的不确定性影响,是值得充分考虑的。台湾集集地震记录到了丰富的强震动记录,地震序列规模惊人,尤其是余震序列数量更是庞大,有利于推进余震地震动衰减特性及其不确定性的研究。本文以集集地震余震地震动记录为基础建立数据库,采用随机效应方法对所选用数据进行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统计回归,通过对衰减结果的分析和对误差的分解,获得台湾地区的地震动特性以及不同因素对地震动的影响特征,从而为更为合理地减小地震动衰减模型的不确定性提供些参考和依据。本文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包括:(1)搜集震源信息和台站场地资料,建立集集地震余震地震动数据库,分析台湾地区地震动基本特性。针对NGA计划中的CB08模型,从传播路径、震源特性和反应谱叁个方面进行适用性分析。发现CB08模型现有回归结果与集集地震余震地震动记录相比估值偏高,尚不能合理地反映台湾地区独特的地质构造与波传播路径效应。(2)利用台湾集集地震余震地震动数据,采用随机效应方法建立地震动衰减关系,对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总体而言,本文结果对中小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对于大震结果偏小。(3)将余震地震动衰减关系应用于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并采取不确定性校正。发现地震动超越概率曲线在校正前后有相当大的变化,校正后的超越概率有了显着提高,尤其体现在低概率段。(4)利用集集地震余震序列单一场地和单一路径地震动数据进行衰减关系的不确定性研究,根据不同的地震动影响因素对模型误差进行系统性分解和定量分析,最后与其他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发现通过减少误差项,模型的不确定性可以明显减小。(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5-06-01)
柳春光,夏春旭[7](2015)在《台湾集集地震近断层多脉冲地震动分类及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基于小波方法的考虑近断层多个脉冲地震动的分析方法(multiple pulse analysis,MPA),选取COSMOS地震动数据库台湾集集地震事件中断层距小于30km的83组水平向地震动的数据,阐述了MPA方法的原理与实现,并利用MPA方法识别与分析了63组属于脉冲波的地震动速度时程。结果表明,考虑多个脉冲波对分析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特性的必要性,并讨论了断层距对近断层脉冲震动最强方向与理论方向差值,以及显着小波个数的影响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文》期刊2015年09期)
黄蓓[8](2014)在《逆冲型地震强地面运动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对于走滑型和正断型地震,逆冲型地震具有更强的地表作用,相应的潜在地震灾害也严重得多。具有极大破坏性的逆冲型大地震一般发生于大洋板块的俯冲边界或大陆碰撞边界,而罕见于陆内构造环境。作为特例,1999年台湾集集7.6级地震和2008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均发生于陆内逆断层上。其中,汶川地震发生在高倾角的铲形逆断层上,是更加特殊的震例。由于地震规模巨大,震区人口密集,这两次地震都造成了严重的地震灾害和大量人员伤亡。以往研究表明,地震造成的大部分直接和间接灾害都与地表强烈的强地震动密切相关,特别是近断层的近场强地震动是造成建筑和工程结构破坏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最重要因素,因而研究和认识逆冲型地震近场强地震动的影响因素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方面。近20多年以来,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强震动观测台网发展迅速,随之1999年集集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的强震动过程得以详细地记录。这些强震动数据十分宝贵,为研究和对比逆断层震害分布机制提供了契机。本研究对1999集集地震和2008汶川地震的地震灾害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两次地震灾害和强震动数据的分布特点。为准确地量化分析强地震动分布与震源构造的关系,本研究系统总结了近断层加速度记录校正的发展历程和方法,详细介绍了积分校正方法,对近场强震动记录的积分漂移现象进行了分析。我们采用前人改进的积分校正方法对两次地震的地震动数据进行校正,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两次地震的近场和远场地震动特性,综合发震构造、破裂过程等阐述了逆断层构造特征对强地面运动的控制作用。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1)对于震中距,断层距更适于研究大地震近断层地震动的衰减规律。(2)随着断层距的增加,逆断层两盘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均发生衰减,而且上盘衰减趋势比下盘缓慢。(3)集集地震上盘强地震动区域分布较广,影响到远离发震断裂车笼埔断层的地区;相对地,汶川地震上盘强地震动区域十分狭窄,集中分布在龙门山断裂带以内靠近发震主断裂映秀—北川断裂的地区;这种差别可能是不同几何结构的发震断层所导致的。(4)两次地震的上盘峰值加速度均明显大于下盘峰值加速度;汶川地震的峰值加速度在龙门山断裂带内的没有明显的衰减现象,带外发生急剧衰减。(5)集集地震主断层两侧峰值加速度的水平分量大于其垂直分量,与之相反,汶川地震主断层两侧峰值加速度的垂直分量大于其水平分量。(6)汶川地震主断层两侧中场峰值加速度水平分量的衰减趋势比垂直分量衰减趋势更快,在远场则反之。(7)集集地震上下盘台站地震动的峰值位移与永久位移存在正线性相关性,下盘永久位移随峰值位移的变化更显着。(8)当峰值位移小于一定阈值时,永久位移几乎为零。(9)集集地震上下盘台站位移差值的最大值的东西水平分量分布离散,而南北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分布比较集中,位移差最大值沿主断层走向由北向南逐渐减小,呈现一致的变化规律,永久位移差则没有相应特点。(10)集集地震上下盘峰值位移差明显小于地震动位移差的最大值。本研究说明,地震动大小和分布规律不仅与场地条件有关,还受到发震断层几何结构的控制;逆断层地震存在明显的地震动上下盘效应,总体而言,上盘地震动的增强效应更显着,其效应随断层距的衰减趋势更缓慢;利用峰值变量、永久变量如上下盘最大峰值位移差、永久位移差等极值变量,有可能过低预测地震灾害的程度,地震动时程中上下盘场地震动的动态差异应引起足够重视。(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期刊2014-06-01)
刘振平,迟世春[9](2014)在《鲤鱼潭大坝在集集地震中的变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鲤鱼潭黏土心墙堆石坝在台湾"9·21"集集地震中有一定的变形损伤。为了研究大坝的地震破坏机制,分析了大坝的永久位移分布规律,同时采用有限元数据平滑方法,对大坝位移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大坝的永久应变场。结果表明,大坝在强震作用下永久变形指向坝内,坝体体积整体收缩;由于反滤料孔隙水压力上升,有效应力降低,在上游坝体在反滤层附近出现拉应变;在两岸坝肩与基岩交界部位存在拉应变,易造成拉伸裂缝。(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4年01期)
马超,胡凯衡,赵晋恒,雷发洪[10](2013)在《震后泥石流的激发雨量特征——以汶川地震和集集地震后泥石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汶川地震灾区2008-2010年的暴雨泥石流以及我国台湾集集地震后2001、2004、2009台风引发的泥石流雨量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4.4 mm是震后短时间内泥石流暴发的特征雨量;临界降雨强度/持续时间的关系式表明:在相同的降雨过程下,汶川地震灾区的泥石流比集集地震灾区的泥石流要容易暴发。通过泥石流暴发时段与峰值降雨时段的时间先后关系以及与前期雨量关系的研究,将强震后泥石流分为前期雨量控制型和短历时降雨控制型。其差异主要体现在超强短历时雨强直接触发和充足的前期雨量条件下,接近或达到34.4 mm/h的雨强触发。造成不同的泥石流控制类型的原因在于两地震对泥石流影响程度差异以及激发的雨量过程特征不同。(本文来源于《灾害学》期刊2013年04期)
集集地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基于贝叶斯网络方法,综合考虑了地震液化侧移的13个影响因素及其不确定性,建立了适用于缓坡场地的地震液化侧移贝叶斯网络评估模型。通过我国台湾集集地震液化灾害的算例分析,验证了地震液化侧移的贝叶斯网络评估模型的准确可靠性,并通过分析模型性能的评估指标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对比。本文建立的地震液化侧移贝叶斯网络评估模型不仅可以预测场地是否会发生液化,而且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评估场地液化引起的侧移量等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集集地震论文参考文献
[1].罗全波,陈学良,高孟潭,李宗超,李铁飞.集集地震近断层速度脉冲分析[J].国际地震动态.2019
[2].张政,胡记磊,刘华北.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缓坡场地震液化侧移评估——以台湾集集地震为例[J].自然灾害学报.2018
[3].陈界宏.1999年震级7.6集集地震前多重异常参量间可能的物理关联[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五)——专题27:地震波衰减与深部成像、专题28:强地面运动数值模拟与地震灾害评估、专题29:大地震预测技术与方法.2018
[4].董林,王兰民,夏坤,袁晓铭.基于台湾集集地震数据的CPT与SPT液化判别方法比较[J].岩土力学.2017
[5].黄蓓.逆冲型地震强地面运动特性的研究——以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J].国际地震动态.2015
[6].陈勇.集集地震余震地震动衰减关系及其不确定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7].柳春光,夏春旭.台湾集集地震近断层多脉冲地震动分类及特性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2015
[8].黄蓓.逆冲型地震强地面运动特性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4
[9].刘振平,迟世春.鲤鱼潭大坝在集集地震中的变形分析[J].岩土力学.2014
[10].马超,胡凯衡,赵晋恒,雷发洪.震后泥石流的激发雨量特征——以汶川地震和集集地震后泥石流为例[J].灾害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