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细胞无性系论文_聂琼,文晓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体细胞无性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体细胞,表观,星星,试管,马铃薯,玛瑙,因子。

体细胞无性系论文文献综述

聂琼,文晓鹏[1](2017)在《火龙果组培苗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其分子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火龙果离体快繁体细胞无性系的遗传稳定性,并揭示变异系间的遗传关系。【方法】以单粒种子萌发的丛芽扩繁第1代和第4代再生幼苗为材料,分析繁殖系数及棱的形态变化,并采用ISSR、SRAP和IRAP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繁殖系数为14.9。快繁第4代试管苗中有3棱、4棱等6种形态学变异,其中5棱丛芽最多(50.54%),8棱丛芽最少(1%左右);3棱和4棱丛芽在RNA水平上(SRAP标记)表现出差异。24条ISSR引物、11对SRAP引物和17条IRAP引物在70个样品中共产生405条带,其中多态性带29条。扩繁第1代植株未发生DNA水平的变异,第4代植株的DNA条带出现了增加或缺失现象,植株变异频率为24.2%。16株变异株与原始植株(种子萌发植株)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77~0.97。在相似系数为0.90时,可将16个变异株分为4类,其中第Ⅰ类包括原始植株和12个变异株,第Ⅳ类与原始植株的差异最大,是GA3缺陷型矮化突变体。采用IRAP、SRAP、ISSR标记检测出的变异植株数量及多态性位点均存在差异。【结论】建立的火龙果快繁体系的繁殖系数为14.9,随快繁次数的增加,繁殖系数、生长势及遗传稳定性有下降的趋势。快繁第4代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频率为24.2%,主要表现在DNA水平和棱茎形态上的变化。获得的16个变异株与原始植株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77~0.97,被分为4类,第Ⅳ类是GA3缺陷型矮化突变体。3棱和4棱丛芽差异可能是基因差异表达的结果。新开发的IRAP标记是检测火龙果无性系变异的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果树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田韦韦,王彩霞,田敏,张莹,欧阳彤[2](2017)在《文心兰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倍性检测和CE-AFLP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文心兰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特征,分别利用流式细胞术和毛细管电泳-AFLP(CE-AFLP)技术,对10份文心兰体细胞无性系条纹突变体(N1~N10)进行倍性分析和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10份突变体均为二倍体,未发生染色体倍性的改变。28对引物组合在突变体(N1~N10)和正常植株(CK)中共扩增出596条大小为100~1 000 bp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92条,总多态性位点比率为32.2%,不同突变体相对于正常植株的变异频率在12.3%~19.9%之间;突变体与正常植株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8132~0.8838之间,相似系数为0.85时,突变体N1、N5、N7、N9、N4、N2与CK聚成Ⅰ类,突变体N3、N6、N8和N10聚成Ⅱ类。10份突变体与叶色正常植株相比存在遗传差异,说明其在DNA水平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本研究结果为创造基于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兰花新种质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叶梓[3](2016)在《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作物的品质改良的基础是遗传变异,近年来现存种质资源不断减少,作物遗传育种的发展成为科学家关注的重大问题。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常见现象,指的是在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培养过程中,通过植物体细胞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植株常常会出现一定比率遗传变异或表观遗传学变异。随着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推广应用,不断发再生植株中存在着种式各样可遗传的变异。遗传学家和育种学家对变异机理的研究不断深入,从不同方面证明并阐述了其发生的机制,在理论和应用上获得了很大进步。(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6年26期)

胡盼盼,赵霞,李刚,李亮杰,秦豹[4](2016)在《草莓组培苗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组培过程中变异的普遍性,显着影响植物的遗传稳定性,限制组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草莓组培苗已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但变异却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其生产效益。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变异的发生是草莓及其他组培快繁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分析了影响组培变异的主要因素有外植体类型、基因型、培养基中激素种类和配比、继代培养的时间和次数,和内在遗传机理如染色体异常、转座子活化和基因突变等,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建议选择幼嫩的外植体、优化培养基配方、控制增殖系数和继代次数以及选择合适的光照和温度等培养条件,控制组培过程中变异的发生。同时,利用形态观察和RAPD、SSR等技术对组培苗进行检测,及时剔除变异组织或变异植株,减少变异对生产的不利影响。通过总结草莓组培中变异发生的原因和有效控制变异的途径,为包括草莓在内的植物脱毒组培快繁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同时,对变异的深入认识,为植物品种改良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6年16期)

李晓玲,于晓明,房强,孙倩文[5](2016)在《星星草体细胞无性系遗传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种子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萌发长出的纤细幼苗为亲本对照,分别应用AFLP和S-SAP技术,对其诱导的愈伤组织及其体外再生植株等体细胞无性系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星星草亲本对照和随机选取的同起源的3瓶愈伤组织、8株星星草再生苗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应用19对AFLP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反应,结果表明,在电泳图谱上共检测到925条DNA条带,其中16条DNA片段呈多态性,遗传变异频率为1.7%;同时,在上述分析样品中,应用24对S-SAP选择性扩增引物共扩增出的789条DNA片段,其中36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变异频率达到了4.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基于AFLP和S-SAP数据分析的样本彼此间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995和为0.987。(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6年05期)

李晓玲,陈浩川,房强,张春艳,胡志娟[6](2016)在《星星草体细胞无性系基于DNA甲基化的表观遗传变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星星草种子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萌发的纤细幼苗为亲本对照,应用MSAP分子标记技术对其体细胞无性系表观遗传变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6对MSAP引物组合对星星草亲本对照和随机选出的与亲本起源于同一粒种子的3瓶愈伤组织、8株再生苗基因组DNA样品选择性扩增反应,分别检测到163~170个甲基化的5′-CCGG-3′位点;与亲本对照相比较,3瓶愈伤组织中所检测到的基因组5′-CCGG-3′位点上其外侧C半甲基化和内侧C完全甲基化水平均呈轻微地降低趋势;而在其再生苗基因组,上述两种DNA甲基化水平与亲本对照之间差异均不显着;进一步分析相关5′-CCGG-3′位点C甲基化变异模式,表明其体细胞无性系DNA甲基化变异主要发生在内侧C上,且在星星草愈伤组织中内侧C去甲基化变异略多于超甲基化。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基于MSAP数据分析的星星草体细胞无性系样本彼此间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989。(本文来源于《中国草地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王炜,杨随庄,叶春雷,陈琛,欧巧明[7](2016)在《小麦体细胞无性系HMW-GS组成、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及SSR位点变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小麦体细胞无性系后代材料的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HMW-GS及SSR位点变异情况,对宁春4号、陇春21号和花培9355叁个小麦品种的无性系R4和R5代材料的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HMWGS组成及SSR位点进行检测和鉴定,并分析其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叁个小麦品种无性系后代中,编码HMW-GS的叁个位点均可发生变异,不同基因型材料的无性系后代的变异频率和位点并不相同,同一基因型无性系后代的不同编码位点的变异频率也不相同;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出现超亲变异,其中大部分材料在R4代中表现出的变异性状能够稳定传递到R5代中。小麦体细胞无性系SSR位点的变异具有基因型依赖性,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的变异频率与SSR位点变异频率无直接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成文革,吴海英,路晓玉,张智超,张春艳[8](2016)在《应用ISSR和REMAP分析吉生羊草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吉生羊草成熟种子为试验材料,应用ISSR和REMAP进行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有利于羊草愈伤组织的形成,愈伤组织分化率达80%以上,移栽成活率为85%以上。以ISSR和REMAP实验数据为基础,分别计算18株再生植株及亲本对照之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表明不同植株彼此间基于ISSR的遗传相似性系数范围为0.931~1.000,平均为0.974。基于REMAP分析,所有分析样本彼此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范围为0.976~1.000,平均为0.996。(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6年01期)

田田[9](2015)在《玛瑙红樱桃离体培养及体细胞无性系遗传变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贵州玛瑙红樱桃为材料,在离体快繁及离体材料的遗传变异检测、甲基化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旨在建立其离体快繁、微茎尖培养体系,获得遗传稳定的玛瑙红樱桃组培苗,为该品种的工厂化育苗,离体脱毒奠定技术和理论基础。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玛瑙红樱桃休眠芽离体培养技术的建立选用贵州玛瑙红樱桃休眠芽为外植体,将其鳞片剥除后滴加两滴吐温-80,用0.1%升汞进行不同时间的灭菌处理,再用无菌水冲洗数次,将已灭菌的休眠芽接种在MS+1.0mg/L GA+1.0 mg/L 6-BA+0.5 mg/L IBA+30 g/L蔗糖+7 g/L琼脂(pH=6.2)培养基上,诱导休眠芽萌发,得出最佳灭菌方式为,0.1%升汞滴加2滴吐温80灭菌10 min,其污染率为:48%,萌发率为:22%;休眠芽30-40 d后萌发,将其转接到MS+1.0 mg/L KT+1.0mg/L GA+0.5 mg/L 6-BA+0.5 mg/L IBA培养基上进行快繁培养。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 KT+1.5 mg/L GA+0.1 mg/L 6-BA+0.5 mg/L IBA,增值系数达到11.5;生根培养基中有3种处理较为理想:MS+0.2 mg/L IBA+30 g/L蔗糖+7 g/L琼脂,MS+0.3 mg/L IBA+30 g/L蔗糖+7 g/L琼脂,MS+0.2 mg/L IAA+30 g/L蔗糖+7 g/L琼脂生根率均能达到75%,长势健康,叶片大,呈深绿色,主根粗壮且须根较多,GA3对玛瑙红樱桃的生根没有显着的影响。2.离体材料遗传变异及ISSR分子检测利用21条ISSR引物对玛瑙红樱桃第1至第8代组培苗叶片基因组DNA进行ISSR检测,21条引物在继代8代内24个株系的DNA基因组进行检测,因此在引物检测范围内,玛瑙红樱桃在第8代内利用ISSR检测,没有发生变异。3.离体材料表观遗传变异及MSAP检测利用17对选择性扩增引物,对第1代至第8代组培苗基因组DNA进行选择性扩增,得到的条带进行统计分析。从第1代至第8代,共扩增出5990条带,其中,全甲基化位点717个,半甲基化位点395个;得到各代组培苗DNA基因组半甲基化率、全甲基化率及总甲基化率,从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甲基化水平逐步增高;第1至8代组培苗,第7代组培苗总甲基化率最高为21.4%,第8代组培苗总甲基化率略微下降。(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5-05-01)

邹雪,肖乔露,文安东,胡芳,黄雪丽[10](2015)在《通过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获得马铃薯优良新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建立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试管薯切片再生体系并评价其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应用潜力,以马铃薯品种‘米拉’的试管薯切片为外植体,通过调节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和蔗糖浓度建立再生体系并获得再生植株;通过逆境胁迫快速筛选出优良再生株系‘M-13’,并比较其生长特性及稳定性;利用SCOT和RAPD分子标记检测其遗传变异。结果表明:不添加蔗糖MS+2 mg·L~(-1) 6-BA+0.25 mg·L~(-1) TDZ+0.1 mg·L~(-1) 2,4-D可获得最高芽分化率65.33%。与母本‘米拉’相比再生植株‘M-13’生长更为健壮,其试管苗和试管薯质量均约为母本的2倍;‘M-13’的根/冠比和叶绿素含量较母本分别升高了112%、23.78%,而叶片可溶性磷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分别下降了16.36%和30.37%。SCOT和RAPD两种分子标记均能在‘M-13’中检测到新条带或缺失条带,与母本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9323(SCOT)和0.9256(RAPD),表明‘M-13’的DNA发生变异但仍保持母本的大部分特性。(本文来源于《园艺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体细胞无性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讨文心兰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特征,分别利用流式细胞术和毛细管电泳-AFLP(CE-AFLP)技术,对10份文心兰体细胞无性系条纹突变体(N1~N10)进行倍性分析和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10份突变体均为二倍体,未发生染色体倍性的改变。28对引物组合在突变体(N1~N10)和正常植株(CK)中共扩增出596条大小为100~1 000 bp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92条,总多态性位点比率为32.2%,不同突变体相对于正常植株的变异频率在12.3%~19.9%之间;突变体与正常植株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8132~0.8838之间,相似系数为0.85时,突变体N1、N5、N7、N9、N4、N2与CK聚成Ⅰ类,突变体N3、N6、N8和N10聚成Ⅱ类。10份突变体与叶色正常植株相比存在遗传差异,说明其在DNA水平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本研究结果为创造基于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兰花新种质提供了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体细胞无性系论文参考文献

[1].聂琼,文晓鹏.火龙果组培苗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其分子检测[J].果树学报.2017

[2].田韦韦,王彩霞,田敏,张莹,欧阳彤.文心兰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倍性检测和CE-AFLP分析[J].核农学报.2017

[3].叶梓.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J].科技经济导刊.2016

[4].胡盼盼,赵霞,李刚,李亮杰,秦豹.草莓组培苗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6

[5].李晓玲,于晓明,房强,孙倩文.星星草体细胞无性系遗传稳定性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6

[6].李晓玲,陈浩川,房强,张春艳,胡志娟.星星草体细胞无性系基于DNA甲基化的表观遗传变异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16

[7].王炜,杨随庄,叶春雷,陈琛,欧巧明.小麦体细胞无性系HMW-GS组成、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及SSR位点变异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16

[8].成文革,吴海英,路晓玉,张智超,张春艳.应用ISSR和REMAP分析吉生羊草体细胞无性系变异[J].农业与技术.2016

[9].田田.玛瑙红樱桃离体培养及体细胞无性系遗传变异[D].贵州大学.2015

[10].邹雪,肖乔露,文安东,胡芳,黄雪丽.通过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获得马铃薯优良新材料[J].园艺学报.2015

论文知识图

1水稻体细胞无性系诱变程序Fig...一3大蒜体细胞无性系的醇溶蛋白图...体细胞无性系的RAPD分析体细胞无性系及其亲本RITSD的系...体细胞无性系后代高分子量谷蛋白亚...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抗毒素稳定性鉴...

标签:;  ;  ;  ;  ;  ;  ;  

体细胞无性系论文_聂琼,文晓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