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规范化管理体系建立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规范化管理体系建立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淮安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江苏省淮安市223002)

摘要:本文全面研究分析了智能变电站二次规范化管理体系建立的内容和措施;文章介绍了智能变电站二次规范化管理体系建立的主要做法——“3+3+3”管理,即做好智能站“三项”方案应用,进行智能站“三全”验收方式,开展智能站“三位一体”运维管理。总结出实施效果是给智能变电站理带来了较好的安全效益和管理效益,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规范化;实施效果

在大力发展智能电网、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大背景下,淮安公司针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建设特点,强化智站二次系统全过程管理,规范智能站二次系统建设过程的验收调试工作,深入研究智能站二次检修模式并规范工作中的安全措施,在变电站安装调试、验收投产、运行维护、消缺、改扩建中积累经验,形成智能站“二次系统3+3+3管理”经验,同步做好智能二次技术人才培养,全面推进智能变电站二次管理工作,在系统内率先建立智能变电站全过程规范化管理体系。

1智能变电站二次规范化管理的理念

通过强化智能变电站二次专业基础管理,提高运维规范化、标准化水平;适应管理模式转变,不断完善工作流程;严格执行行业、企业技术规范要求,研究制定现场技术标准执行的指导性文件;加强部门之间、公司内外多维度协同,以专业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为目标,全面开展智能变电站二次全过程规范化管理体系建立工作。

2智能变电站二次规范化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2.1范围

智能变电站二次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见图1),适用于智能变站建设管理、验收监督、运维检修、高级应用、专业技术学习培训和流程优化等工作,涉及电网调度、运行、检修、建设、物资、设计及施工等单位。具体工作包括推行智能变电站二次规范化管理模式,推动现场人员规范化的工作思维模式,促进二次人员规范化知识体系培养,通过建立规范流程、实施细则及加强评价考核等手段,实现智能变电站二次运维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提升。

图1智能变电站二次规范化管理体系

2.2目标

实现“上下联动、统筹高效”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规范化管理流程;形成“过程控制、精益管理”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规范化管理模式;打造“业务熟悉、一专多能”的智能变电站二次技能团队;从源头提高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健康运行水平,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3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3.1智能站“三项”方案应用。

3.1.1制定智能站建设技术监督方案。

将智能变电站建设全过程管理纳入重点年度工作计划,年初即制定智能站二次全过程管理工作方案,实施一项工程一项方案,落实全过程管理责任分工和建设各阶段计划,做到专项工作有方案、关键环节有分析有措施、重点工作有典型模版的方式,丰富精益化管理的内涵。

3.1.2编制智能站调试验收方案,促进验收规范化管理。

根据省公司智能站验收规范编制《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调试验收实施细则》,指导智能变电站系统调试验收环节。针对不同变电站,逐一编制“智能站调试验收方案”来深入细化、规范验收内容、试验方法、验收要求及报告格式等。

3.1.3制定智能站技改安全管控方案

开展二次系统改扩建安全技术方案研究,制定智能站技改安全管控方案。针对淮安首个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改造项目——110kV唐港变新增母差保护工程,工程前期,公司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运维单位、保护厂家及集成厂商,讨论细化继电保护改造工作方案,对全站SCD文件管控措施、危险点控制及二次安全措施等技术方案进行明确,在此基础上形成了《110kV唐港变电站母线保护接入工程实施方案》,优化停电计划,顺利完成了改造项目。形成的智能站改造经验,在之后10万千瓦光伏电站接入智能站二次系统改造中得到应用。

3.2智能站“三全”验收方式。

对新建智能变电站验收,按照调试验收方案进行全过程、全设备、全功能“三全”验收,即按照继电保护全过程管理规定,对智能站全部保护设备的所有功能进行不漏项验收和整站功能调试,保证智能站零缺陷投入运行并提高运行可靠性。

3.2.1重视集成厂验,做好技术规范执行。在智能变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二次专业提前介入,一是在施工设计阶段,公司专题讨论智能站与常规站联络线两端纵联保护的配合问题,明确了“六统一”标准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配合原则及实施方案,解决了新老站衔接问题。二是工厂集成阶段,协同建设部门做好不同厂家设备互联互通及系统集成功能调试,为顺利完成变电站二次系统安装调试及质量进度奠定基础。三是明确工厂验收的范围,制定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工厂验收技术管理要求:在模拟测试中规定了系统的规模及组态配置(其结果应能反映系统运行时的功能和性能);对软件、硬件版本相同的装置(即类型完全相同的装置)规定抽查验收要求;在厂验过程重点对装置的原理和逻辑进行测试,不校验定值。

3.2.2加强施工调试验收管理。智能变电站系统调试工作相对常规站更加繁复且周期较长,为规范智能变电站施工调试,对每个智能变电站新建项目,要求检修专业人员提前介入,按照“调试验收方案”内容系统地开展整站调试,确保不漏项验收。

3.2.3建立标准化的智能变电站验收模板。规范记录验收项目、验收结果、验收装置型号、版本信息等基础资料,并实行验收负责制,保证验收结果及变电站基础台帐的正确性。

3.3智能站“三位一体”运维管理。

3.3.1开展智能站一体化检修管理。

一是加强智能站检修标准化管理,组织编制智能站保护设备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经过自身经验总结、专题学习以及和厂家技术人员技术研讨等,组织编制淮安地区110kV智能变电站内保护设备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有效提升现场作业标准化管理水平。

二是开展二次检修机制分析,编制“智能站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票”模板。智能变电站检修机制的含义区别于常规站,我们主要研究如何正确划分“检修域”和“影响域”,采取安全措施防止保护误动或闭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安全措施与常规变电站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针对110kV电网继电保护配置,淮安公司编制了《智能站110kV保护装置检修工作安全措施票》模板。涵盖了110kV线路保护、110kV母线保护、110kV主变保护、110kV备自投装置。主要是:一、投入被检修设备“置检修态”压板。二、退出保护装置的“出口(GOOSE)”软压板;退出运行装置的相关“SV接受”软压板和“GOOSE接受”软压板。三、拔除光纤、确定合理的光纤硬隔离点。实现了智能变电站检修安全措施的规范化。

3.3.2实行一体化技术文件管理

一是开展一体化SCD文件管理。对智能变电站全站SCD文件实施调控中心、检修单位和运行单位三个部门统一归档,同步更新的政策。智能站SCD文件在电力调控中心、变电站现场、二次检修班组均保留一份。由调控中心下达版本号,配置文件修改后,检修人员或建设单位向运维人员交底,并向调控中心专业管理人员报备,三方文件应同时修改并备存,确保现场与实际一致性。

二是开展智能二次安全管理。一方面规范现场运规保护章节编写,明确了继电保护运行及软压板操作要求。另一方面,开展二次压板管理专项工作,细化智能站二次软压板操作分界面。开展智能变电站运维经验的调研、总结和提炼,结合现场需求组织编制了《变电站二次压板及装置面板运行管理办法》。规范了智能变电站日常压板管理、智能变二次工作软压板的操作方法及二次压板现场标识等内容,实现了二次压板现场运行管理规范有序。

3.3.3实施智能站二次运维人员一体化培训管理

系统化提高二次专业人员岗位技能,加大培训的针对性,突出智能变电站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检修消缺技能的培训,着重培养智能站运维技术能手。

(1)做好调度、检修及运行人员智能变电站标准制度一体化宣贯落地工作,确保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执行统一,实现队伍管理能力提升。并组织智能变电站系统化理论知识培训,全面普及专业人员的智能站相关知识。

(2)结合基建项目调试验收,整站成体系地开展智能化设备现场实操培训。明确专业人员应该掌握的实际技能(见表1),并在培训中逐条考核。

表1二次人员应掌握的智能站检修技能:

(3)开展保护自动化运维一体化培训。有针对性加强现场保护自动化专业技能融合和提高的综合培训和新技术培训,提高二次专业人员保护自动化两方面岗位技能,加大培训的针对性,做到保护自动化一体化、常态化培训,突出自动化检修技能的培训;组织班组二次人员交叉参加省市公司组织的保护、自动化专业讲座、交流、知识培训等,拓宽知识视野,掌握专业要求。

4智能变电站二次规范化管理实施效果

4.1安全效益。

智能变电站二次管理规范化体系的建立,增强了检修、运行人员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行状况的掌控能力,提高了智能站二次设备安全健康水平,提升了二次系统异常分析与应急处置能力,并且提高了新、改扩建建智能变电站验收质量。对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供电和优质服务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提升了淮安供电公司的企业社会形象。

一是检修、运行人员对保护自动化设备运行状况的掌控能力明显提高。智能变电站二次规范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使二次检修人员对智能变电站保护测控装置缺陷、合并单元缺陷以及智能终端缺陷等常见的智能变电站故障,能够分析、判断、处理。

二是设备安全健康水平得到提高。智能变电站二次规范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加快了设备缺陷消除时间并且保证了设备更新的及时性。

三是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快速准确分析与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设备异常或故障,专业人员可以综合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知识,快速分析故障原因。及时准确获得的智能设备测控信息能够帮助专业人员初步分析、判断故障点范围、故障类型,迅速地进行电网异常处理。

四是智能变电站化验收质量提高。按照《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验收调试实施细则》组织验收调试,保证全过程不漏项验收,设备零缺陷投运。

4.2管理效益。

一是管理提升。智能变电站建设过程管理前移,减少了现场调试时间,提高了运维管理水平。二是人员素质提高。智能变电站二次规范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加强各专业间的技术渗透,提高了二次人员信息技术水平,智能设备及新技术的应用,提升了人员自身素质。

5结论和展望

智能变电站二次规范化管理可在变电站安装调试、验收投产、运行维护、消缺、改扩建中均可良好应用。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完善智能站二次规范化管理体系,改进方向如下:

(1)进一步强化培训

坚持开展智能变电站相关知识培训,做好广大青年员工技能培训,实现队伍技能能力提升。根据当前二次新技术发展情况,在新员工入职培训,高级工、技师单元制培训中,补充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智能变电站技术应用等新知识,普及新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提升广大员工基础技能。提高专业人员智能站专业技术水平。

(2)进一步加强运维管理。一是完善基础设施,检查并配置基层班组所需各类工器具。二是加大智能变电站危险点预控力度,加强软压板分类管理以及隔离点和扩建工程的现场技术细节管理。借助公司各种定期安全检查和专项安全活动查处智能变电站安全隐患,落实隐患信息定期汇报制、重大隐患联合查处制、紧急危险点联合现场处置机制,促进隐患整治实效,加大智能变电站二次危险点隐患预控力度。

(3)进一步规范智能站检修。一是建设SCD文件在线管控系统,确保检修中SCD文件的准确性。二是研究智能站深度检修策略,以有效控制电网运行风险,提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精益化评价的效用。

标签:;  ;  ;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规范化管理体系建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