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代宫城制度中庙社朝寝的布局辨析——基于周代鲁国宫城的营建模式复原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田长丰[1](2021)在《中国“山-水-城”地景模式建构溯源与表达机制探索》文中指出
陈茹[2](2018)在《基于“语境-文本”理论视野的长江中游传统聚落及乡村公共建筑研究》文中提出聚落可以概括地表述为人类聚众而居、落地生存的时空过程与形态。建筑学的聚落研究一直较多关注聚落的规划、设计与建造,随着学术研究的积淀与进展,聚落在人们的认识中被赋予多样性意义,以揭示聚落现象及其运行、发展背后的规律与本质。为了对聚落意义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讨,本论文回归“人”这一聚落存在的核心与根本,对聚落现象进行理论思考。根据唯物史观及其历史哲学,透视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地理学、建筑学五大学科聚落研究的方法与成果,认为聚落既是人实践的过程和形态,也是实践的载体和结果,并提出“聚落作为人类的存在方式”这一新的聚落观。据此,本文的研究路径并非通常的基于建筑认识聚落,而是将聚落视为动态的整体去认识建筑,从而由一个更为宏观、综合的系统视角理解聚落及其建筑。相应地,在研究方法上,观照当今哲学和建筑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借鉴“语言学”方法,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关于聚落现象及其意义的理论思考,提出解读聚落意义的逻辑结构和文本层级,即区域、聚落、建筑三个层次,且前者依次是后者的“语境”,后者依次是前者的“文本”。以此理论框架为基础,本文针对长江中游传统聚落及其乡村公共建筑开展新聚落观下的实证研究。一方面,长江中游是长江流域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典型地域,其传统聚落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另一方面,乡村公共建筑是聚落系统的核心,也是聚落意义的主要承担者。因此,本文以期藉此“由点及面”,深化关于聚落之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和探讨。对于长江中游“区域”而言,根据基于语境解读文本、从而剖析其意义的语言学原理,考察长江中游及其分语系作为其中传统聚落之“语境”的构成和特征,即流域大环境主导的外圈语境(包括自然、半人工及人文因素),和以方言为外在表征、实为文化差异的内圈语境(四个方言语系)两个层次。对于传统“聚落”而言,因其位于联结“区域”与“建筑”的中间环节,从而具有“文本”与“语境”的双重属性。作为区域“语境”下的聚落“文本”,其特征有基于形态层面的表层结构,也有“有缘有分”之于“聚”、“安居乐业”之于“落”的深层意义;作为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聚落“语境”,则同时表现为影响建筑营造的建造性语境(如:选址的自然影响)和影响建筑内涵的非建造语境(如:社会文化制度)。对于乡村公共“建筑”而言,本文将“建筑现象学”的“场所”研究纳入“传统聚落—乡村公共建筑”这一“语境—文本”解读的理论框架。通过语言学与现象学的合力,分别从主体——场所精神与深层结构、客体——场所功能与中层结构、载体——场所空间与表层结构,内外关联、互动的三个方面完成对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解读。概言之,本文初步构建了基于语言学方法的聚落体系研究框架,建立了聚落研究对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学术观点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新的探索,并遴选长江中游传统聚落及乡村公共建筑进行了实证研究。本论文试图通过这一完整的逻辑与操作过程,为建构“聚落学”研究科学体系进行初步尝试及基础铺垫。
杨帆[3](2017)在《秦阿房宫宫苑形制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多民族统一国家全面形成的时期。阿房宫是秦国统一之后建造的朝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体现封建制国家意识形态的宫城,是当时国家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的象征与物化载体,也是“国家主导文化”的物化载体。阿房宫在中国古代宫殿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关于阿房宫宏大的建筑规模和巧妙的布局结构学者们多有推测,近年来最新的考古工作进展更为考证阿房宫宫苑形制提供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史料证据。在2008年的西安市域绿化规划体系中将阿房宫遗址列入城市绿地系统格局中,确立了遗址公园作为阿房宫遗址保护与价值阐释的形式之一。本文从山水格局的角度结合考古资料、历史文献及最新考古发现,分析了阿房宫的营建背景,并系统研究了阿房宫的宫苑形制。研究为了解秦代的“前殿”制度、皇家御苑的造园理念和当时逐渐趋于成熟的“山水观”提供了更多信息,补充了秦代宫城规划、宫殿建筑和皇家园林的历史,并为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以及周边历史文化景观带建设提供理论指导。论文在对前人研究成果梳理之后,从政治、军事和自然环境因素三方面对阿房宫的选址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多元方法复原了秦代关中地区的历史地理环境,系统性的从阿房宫的规画、园林理法和前殿建筑形制三个维度进行了考证,具体涵盖了阿房宫营建背景、规画、园林理法、前殿建筑形制以及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五方面内容。最后,对阿房宫宫苑形制进行了总结。作者从风景园林的视角,采用文献考证法、类比推演法、推理演绎法、地理信息技术对以上内容开展研究。对阿房宫规画的考证表明,阿房宫的营建承袭了从商代传承到秦代的“中心——四方”的思想,也就是后代都城营建中的“择中”思想,具体体现在宫城和前殿的建筑中轴线上。之后从“仰观俯察”、“辩方正位”、“尝土相水”和“计里画方”这四个方面来分析了阿房宫的规画。论证了阿房宫前殿与南山的“沣峪谷口”的对位关系,结合考古勘测成果推证了“沣峪谷口”为阿房宫宫城基线定位的参照点,同时还对当时阿房宫周边的道路交通体系进行了考证。对阿房宫园林理法的考证表明,秦代是中国“山水”观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秦代在皇家御苑中开创了“山水”园林,其中的“山水”蕴含了帝王的政治思想和抱负。通过复原阿房宫周边秦代历史自然水系池沼的空间分布和阿房宫所在区域的秦代历史地形环境,并结合阿房宫前殿遗址东侧的大面积的湖泊遗迹,对大、小尺度上的园林理法和水系功能做了研究。对阿房宫建筑形制的考证表明,周制为秦制产生的源头,两汉承袭了秦制,六朝的宫殿制度又是在汉制上发展而来。采用上看源起下看流变的研究方法,对阿房宫前殿建筑群的朝向、入口方位、轴线、结构单元、排列方式做出了假设与推证。对考古发掘的台基遗址和北墙的结构做了复原研究。对前殿建筑群中主殿,在台基的位置、规模、平面形状、主殿的东西厢情况、屋面形制、主殿建筑与庭院的空间关系做出了假设和推证。论文的主要创新体现在:一是研究视角的创新。从国家发展和政治的视角对阿房宫的营建背景做了系统分析。从复原周围历史、自然山水环境与阿房宫建筑之间的空间关系入手,探讨了阿房宫的规划、园林和建筑形制问题。二是紧扣最新考古成果,对更深入的研究阿房宫宫殿选址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三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多元技术对建筑群和主殿形制进行考证。通过前殿与“南山”之间的对望关系,并结合中国古代宫城、宫殿建造中的“择中”思想和轴线设置的传统找到了前殿建筑群的轴线,并对主殿的位置进行了推测,是对前人研究的补充。
李凯[4](2016)在《西汉至明清时期曲阜古城的“城—庙”空间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曲阜自古以来一直是齐鲁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周王朝建立伊始,周公旦被封于此,由此展开了曲阜古城的营建历史。“圣人”孔子生于曲阜,其生平大部分育人事业及着作撰写均在此进行,逝世后其弟子建孔庙祭祀。西汉时期汉平帝首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祭孔上升到国家层面,随着历代帝王对孔子不断加封,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社会思想的不断发展,曲阜孔庙的地位逐渐突出,古城中的“城-庙”空间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将以“强干弱枝”为主要特征的封建社会思想作为主线,对西汉至明清时期曲阜古城的“城-庙”空间关系进行研究。首先,对曲阜古城及曲阜孔庙的营建历史进行了梳理,从营建时间、空间位置及规模比例(用地规模)三方面,对西汉至明清时期曲阜古城“城-庙”空间关系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结合曲阜古城等级变化、历代孔子被封谥号及儒学发展特征,对“城-庙”空间关系的总体特征进行总结,并且将这一时期曲阜古城“城-庙”空间关系演变划分为五个阶段:初期城庙过渡阶段、城庙相合发展阶段、城庙相分过渡阶段、城庙独立发展阶段、终期定型阶段。其次,以封建社会末期即明清时期曲阜古城的“城-庙”空间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城-庙"轴线关系、空间肌理、建筑色彩三个方面进行要素研究,在总结“城-庙”空间关系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强干弱枝”的封建统治思想的长期影响下曲阜古城“庙为干、城为枝”的特点。本文通过对西汉至明清时期曲阜“城-庙”的空间关系进行研究,探讨在以“强干弱枝”为特征的封建社会思想的影响下“城-庙”空间关系的特征,望能为相关领域内的研究提供方向及思路。同时,本文对曲阜古城城址及曲阜孔庙营建历史的梳理与总结,可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张法[5](2016)在《祖庙:中国上古的仪式中心及其复杂内蕴》文中认为中国上古仪式中心从空地和坛台到宗庙的演进,其实质是在天神地只祖鬼一体的结构中,由以天为核心到以地为核心再到以祖宗为核心的演进,中国上古历史演进的特色是在血缘基础上进行文化的质的提升。祖庙中心的具体演进,在商代以"宗"为主要语汇,在周代以"庙"为主要语汇。祖庙中心构成了古代仪式中心进入宫殿中心之前的重要形态。
张法[6](2015)在《上古仪式中心从宗庙到宫殿的演进》文中研究说明上古仪式中心从宗庙到宫殿的演进,先是从庙寝合一体系到路寝渐次独立出来变成正寝或王寝,然后正寝具有实际行政功能,最后成为名符其实的宫殿。与由庙到宫的演进相伴随的,是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都城结构的变化,由座东朝西的主潮变为座北朝南的结构;二是宫庙位置的变化,庙由中心移到旁位;三是宫殿中心的最后定型。这一从宗庙中心到宫殿中心的建筑结构变化,透出了一种中华民族性格。
姜腾[7](2014)在《曲阜周、汉、明清故城空间结构与“三孔”布局历史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曲阜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建城至今已有三千余年历史,尽管城市规模不大,但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中,自始至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及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诞生地,曲阜在儒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儒家文化从曲阜发源,逐渐传播到整个亚洲乃至世界,对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曲阜在三千余年的城市建城史中所体现出的古代城市建设思想,对于当代学者研究古代城市建设轨迹,也提供了比较清晰的发展脉络。因此,曲阜于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确定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鲁国曾经是西周和春秋时期的重要诸侯国之一。从西周初年周公之子伯禽就封于鲁国,到战国末年鲁国灭亡(公元前249年),鲁国存在的历史长达八百余年,而这一时期曲阜始终作为鲁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而存在,是中国东部的历史重镇,也是当时的文化名城。楚国灭鲁,将曲阜改为鲁县,之后的秦汉延续了这一建制。直至近现代,曲阜鲁故城的城墙遗迹仍然依稀可辨,是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城市之一。曲阜在现在的基址之上,共出现了三个时期比较明确的城市格局,历史发展脉络比较清晰。孔庙孔府作为孔子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从两周时期开始始终伴随着曲阜城市的发展,从孔子逝世时的三间祖屋发展到现在的九进院落空间,其间始终受到历代的尊崇和重视。1994年,孔庙、孔府和孔林三处文化遗产被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列入联合国教育与科学文化组织颁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本论文以曲阜周、汉、明清三个时期的故城和“三孔”建筑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研究方法,以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为插入点,分析阐述了曲阜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与“三孔”发展之间的历史相关性。论文首先对曲阜三千年的建城史实进行研究,分别对两周、汉代及明清时期的城市空间结构总结归纳,通过对不同时期曲阜故城空间结构进行复原,对城市营建过程中体现出的历史延续性进行探讨,发现城市发展演变过程中的规律,阐述政治文化对于城市发展的深刻影响。之后结合孔子地位的提升,分析曲阜“三孔”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研究不同时期国家对孔子的尊崇与曲阜“三孔”建筑群发展之间的关系,阐述曲阜“三孔”建筑群发展背后儒家文化的影响,指出儒家文化的发展是“三孔”建筑群发展壮大的内在因素。最后,结合曲阜古代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与“三孔”建筑群的发展,分析城市规模不断减小与“三孔”建筑群规模不断扩大之间的历史相关性,通过对几个重要时间节点的分析,总结出联系曲阜城市发展与“三孔”建筑群演变之间的关键因素是统治阶级进行国家治理主导思想的演变。即由两周时期周礼制度的影响向封建统治后期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阶级重要主导思想的转变,同时也提出礼制思想在城市空间结构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内在推动作用,使曲阜古城完成了从先秦时期重要诸侯国都城向封建社会后期儒家文化圣城的转变。
谷健辉[8](2013)在《曲阜古城营建形态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东曲阜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迄今已有数千年文明史,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诞生于此,更使曲阜蜚声中外。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曲阜历经数千年发展而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中华文化圈乃至东亚文化圈的文化圣地,同时也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圣地之一。曲阜所承载的厚重的传统文化精髓,在它三千余年的城市营建历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强大的文化影响力使曲阜古城自西周至明清一直沿着文化之城的道路建设和发展。本论文以曲阜古城的营建形态及其演变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复原曲阜古城不同历史阶段的城市形态布局。基于考古资料、历史文献资料与现存遗迹遗物,遵循历史规律与客观事实相结合的原则,对三千余年曲阜古城营建形态进程进行“地层式”剖析,在此基础上复原不同历史阶段曲阜古城的形态布局,通过图示清晰呈现出城市布局及城址变迁历程。其次,分析归纳曲阜古城营建形态演变的总体特征。在复原研究的基础上阐明曲阜古城各形态要素空间组织模式以及各功能分区构成原则和发展规律;探讨曲阜古城营建形态的动态变化,归纳总结各历史阶段城市形态构成要素的总体特征。通过对曲阜古城营建形态的纵向分析,揭示出西周初期鲁都营建所奠定的礼制营建格局对后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其后各历史阶段曲阜古城的营建均以两周鲁都为基础,不断强化文化内涵,体现出城市营建历程的延续性和更替性特征。再次,从主导文化因素角度对曲阜古城的营建形态演变进行深层次研究。分析影响曲阜古城形态演化的社会动因及其作用机制,探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层面的社会因素与古城营建形态的互动关系。重点强调政治文化因素对其营建形态的影响,指出统治阶层的政治理想是曲阜古城形态形成及演化的最基本、最直接的动因。作为城市形态塑造的主导力量,统治阶级对礼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尊崇与维护是曲阜古城营建格局奠定与延续的政治基础;同时,城市营建形态作为社会文化思想的物质载体,也成为人们感知礼乐文化的物质环境,是传播与展示礼乐文化的物质场所。具有礼制营建特征的城市物质环境与富于礼乐气氛的城市文化环境是曲阜古城逐渐发展为文化之城的重要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对曲阜古城营建形态演变历程的全面分析,归纳总结出曲阜古城形态演变的两个突出特点。其一是西周时期始建的两周鲁都是周代礼制营建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周礼·考工记》礼制营国思想的现实参照,两周鲁都成为历史上遵循礼制营建思想的范例;其二是自春秋时期孔子诞生于曲阜,作为儒家思想的孕育之地,随着儒家思想逐渐成为统治阶级的主导统治思想,曲阜古城也成为举国范围内的祭孔尊孔中心。伴随着儒家思想文化影响力的强化,曲阜古城呈现出鲜明的以儒家文化物质形态载体为核心要素的形态特征。自两周鲁都到明清曲阜城,在统治者尚礼崇儒思想推动下,曲阜古城逐渐完成了儒学文化圣城的形态塑造。本论文主体结构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导言。阐明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界定本论文中的关键概念,提出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第一章至第五章。对曲阜古城的营建形态演变依历史阶段进行纵向梳理,按照历史演进历程逐个历史阶段剖析三千余年曲阜古城营建形态演变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内在社会文化动因,探寻曲阜古城城市形态演变与主导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其中:第一章:简述史前至西周时期曲阜一带文明发展整体状况,初步探讨曲阜-带商代城市的可能形态。以考古和文献资料为依据,复原两周时期鲁都平面布局,分析总结两周鲁都城市营建形态特点,重点探讨两周鲁都营建与礼制营国思想的关系。第二章:以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为依据,复原秦汉时期鲁城平面布局,分析总结秦汉时期鲁城的营建形态特点,指出秦汉时期鲁城中儒学文化建筑的发展是帝王祭孔推动下城市向儒学文化中心转变的标志,西汉末期新城池的兴建反映了城市形态变迁与社会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以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为依据,复原魏晋鲁城及隋唐曲阜城平面布局,总结魏晋鲁城及隋唐曲阜城的营建形态特点,揭示出该时期城市布局演变与祭祀孔子之间的关系。指出在尊孔崇儒的社会背景影响下,孔庙成为城市空间中的重要场所,鲁城的儒学文化中心地位在此时得以确立。第四章:以考古资料、文献资料和现存建筑遗迹、遗物为依据,复原宋金元时期曲阜城平面布局,分析总结宋金元时期曲阜城营建形态特点,明确宋金元时期新建仙源城与原有城市之间的功能关系,指出新建仙源城拓展了曲阜城的文化空间,丰富了曲阜城的文化内涵。第五章:以文献资料、现存古代城池及建筑群为依据,分析总结明清时期曲阜城营建形态特点,指出明中期新建曲阜城是以“三孔”作为城市形态的主导要素,“三孔”的主体地位在城市空间中得到极大突出,儒学文化圣城营建形态得到确立和强化。第三部分:结语。对曲阜古城营建形态演化进程进行总结,全面分析社会文化因素对曲阜古城形态演变的两个关键阶段即两周鲁都和明清曲阜城的影响,指出以至上王权为代表的政治力量是塑造曲阜古城营建形态的主要因素。三千余年间曲阜古城一直沿着文化之城的道路演进与发展,直至明清时期其城市形态完成了从礼制营建典范到儒学文化圣城的演变历程。
祝嘉[9](2013)在《由汉晋都城赋蠡测两汉三国的城市设计理念》文中认为汉晋都城赋包含了两汉三国时期城市建设的大量信息,这些信息揭示了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以及在其影响下的选址观念、都城规划思想等理念性问题。为研究这一时期内的城市设计、规划、营建提供了宝贵的材料。所以本文从汉晋的都城赋出发,试图在文本中找到城市建设的蓝本。两汉三国时期是中国城市变革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内城市的设计思想不断变化,营国制度也在继承中发展。革新成为这一时期内城市发展的主流。将都城赋的描述与城市遗迹进行整理,从中梳理出城市发展的脉络与营国制度变革之间的关系。本课题以学科交叉的新视角来解读两汉至三国时期的城市变革。纵线上时间的推移和横线上空间的变化,从一纵一横的两条主线中理清城市设计发展的思路。为两汉三国时期的城市研究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路径。
田名川[10](2013)在《当代中国城市秩序研究》文中指出论文首先界定了城市秩序的基本概念,阐述了什么是城市秩序,应当从哪几个方面研究和探讨城市秩序。然后从当代中国城市秩序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厘清并发掘中国历代传统城市发展演变所内在的秩序与规律,探讨城市中蕴含与映射出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比较不同地域的城市特征,并引入当代欧美国家城市秩序相关研究成果。以古为今用,西为中用作为主要技术路线,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总结归纳并比较城市秩序演进的阶段,各阶段特征以及城市秩序构成要素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分层面阐述当代中国城市秩序的基本原理,并提出基于基本原理的当代中国城市秩序重构策略。本文主要创新点有以下三方面:第一,界定城市秩序的概念。本文研究的城市秩序,是指城市发展的规律性法则,包括城市的基本形态,城市的内在逻辑性,城市的结构关联性。城市的复杂性决定了必然需要从不同层面界定城市秩序:从形态层面而言,是指城市的形制、分区与核心结构;从生态层面而言,是指城市的规模、城市内外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与处理方式;从人文层面而言,是指城市的制度、文化与空间伦理;从生活层面而言,是指城市从公共生活空间到私人居住空间、以及不同功能空间的组织安排;从区域层面而言,是指城市等级序列、城市职能分工与协作以及区域性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模式。第二,总结归纳并比较城市秩序演进的阶段,各阶段特征以及城市秩序构成要素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分层面阐述当代中国城市秩序的基本原理。从形态秩序、生态秩序、人文秩序、生活秩序、区域秩序五个层面,厘清城市秩序的演进历程,比较各发展阶段、不同地域、不同文化思想和不同当代研究视角下城市秩序构成要素的变化。并进一步分层面阐述当代中国城市秩序的基本原理,主要是从生态秩序、人文秩序、生活秩序、区域秩序四个层面进行论述。第三,基于当代城市秩序基本原理,从生态秩序、人文秩序、生活秩序和区域秩序四个层面,建立当代城市秩序框架,纳入各层面构成要素,提出重构当代中国城市秩序的策略。重构城市的生态秩序,包括城市规模的生态界定,城市与外部山水的互动,城市内部的自然生态三方面内容;重构城市的人文秩序,包括空间伦理下的城市治理,城市精神、功能与形态的礼乐和鸣,城市文脉的保护与延续三方面内容;重构城市的生活秩序,包括以人为本的城市功能布局,城市多元公共空间塑造,人性化的城市空间尺度三方面内容;重构城市的区域秩序,包括名副其实的城市等级序列,网络体系中的城市职能分工,综合性或专业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公共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区域协调四方面内容。
二、周代宫城制度中庙社朝寝的布局辨析——基于周代鲁国宫城的营建模式复原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周代宫城制度中庙社朝寝的布局辨析——基于周代鲁国宫城的营建模式复原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语境-文本”理论视野的长江中游传统聚落及乡村公共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畴及关键词界定 |
1.2.1 长江中游 |
1.2.2 传统聚落 |
1.2.3 乡村公共建筑 |
1.2.4 语境、文本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3.1 传统聚落及其建筑研究进展 |
1.3.2 长江中游区域及其传统聚落、建筑研究 |
1.3.3 传统聚落中“人-环境”的互动关系及其意义的研究 |
1.3.4 现有聚落(建筑)研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检视 |
1.3.5 相关研究现状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关键问题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研究的起点:聚落观认识与重塑 |
2.1 聚落现象述评 |
2.1.1 聚落现象的文献记载 |
2.1.2 聚落现象的中国史简要 |
2.2 聚落研究视野 |
2.2.1 聚落的人类学研究 |
2.2.2 聚落的社会学研究 |
2.2.3 聚落的考古学研究 |
2.2.4 聚落的地理学研究 |
2.2.5 聚落的建筑学研究 |
2.3 聚落观的反思与更新 |
2.3.1 从世界观透视“聚落观” |
2.3.2 新聚落观:聚落作为人类的存在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3 聚落研究的逻辑体系与方法论框架 |
3.1 聚落作为一种研究对象的逻辑结构 |
3.1.1 逻辑起点辨析 |
3.1.2 聚落现象的逻辑起点:聚落 |
3.1.3 聚落现象的基本命题 |
3.2 聚落研究方法论的“语言学转向” |
3.2.1 贯穿哲学与建筑学的语言学转向 |
3.2.2 现代语言学方法论要点 |
3.2.3 聚落研究的语言学途径 |
3.3 基于语境-文本的聚落研究层次 |
3.3.1 上位对象:区域(语境) |
3.3.2 中位对象:聚落(文本兼语境) |
3.3.3 下位对象:建筑(文本) |
3.4 本章小结 |
4 长江中游及其分语系之于传统聚落的语境体系 |
4.1 传统聚落的语境圈层结构与维度 |
4.1.1 传统聚落语境的圈层类型:外圈语境与内圈语境 |
4.1.2 传统聚落语境的维度:语境的强弱与高低 |
4.2 长江中游“流域环境”外圈语境 |
4.2.1 人类与流域关系的历史进程 |
4.2.2 长江中游流域圈 |
4.2.3 中游流域圈及其周边地区的关联互动 |
4.3 长江中游“语缘环境”内圈语境 |
4.3.1 长江中游族群本质:多元文化的汇聚、融合与变迁 |
4.3.2 长江中游方言分布及成因 |
4.3.3 长江中游流域四大方言的地区分布 |
4.3.4 长江中游方言语系下的聚落语境分类 |
4.4 长江中游传统乡土社会的“强语境”与“高语境” |
4.4.1 传统乡土社会体系 |
4.4.2 长江中游传统聚落社会形态的特质 |
4.4.3 长江中游传统聚落缘的类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长江中游传统聚落的文本特征及语境功能 |
5.1 传统聚落的文本-语境两重性 |
5.2 长江中游传统聚落文本的表层结构 |
5.2.1 传统聚落文本表层结构的形态描述 |
5.2.2 传统聚落文本表层结构特征的区域划分 |
5.2.3 传统聚落文本表层结构的类型 |
5.3 长江中游传统聚落文本的深层结构 |
5.3.1 传统聚落文本深层结构的含义 |
5.3.2 血缘“凝聚式”:传统聚落的“聚-缘”深层结构 |
5.3.3 业缘“集散式”:传统聚落的“落-业”深层结构 |
5.4 长江中游传统聚落从文本向语境的属性转换 |
5.4.1 传统聚落文本的语境功能概述 |
5.4.2 传统聚落文本对建筑的建造性语境 |
5.4.3 传统聚落文本对建筑的非建造性语境 |
5.5 传统聚落语境下乡村建筑文本的属性认知 |
5.5.1 建筑文本的历史源流 |
5.5.2 乡村建筑文本分类的意义及标准 |
5.5.3 乡村建筑文本的功能类型 |
5.5.4 两类不同乡村建筑文本的相互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6 长江中游乡村公共建筑文本主体:场所精神与深层结构 |
6.1 传统聚落语境下的乡村公共建筑文本解读策略 |
6.2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主体解读的基本概念 |
6.2.1 基本概念界定 |
6.2.2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深层结构 |
6.3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主体的语境化 |
6.3.1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主体的精神内涵 |
6.3.2 深层结构构成之一:物质需求的场所精神内涵 |
6.3.3 深层结构构成之二:精神需要的场所精神内涵 |
6.4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场所的主体情感投射 |
6.4.1 场所精神再认识:“场所”与“风水”的观照 |
6.4.2 “风水”格局的本土“场所精神” |
6.4.3 主体精神对聚落语境的情感投射 |
6.4.4 主体精神对乡村公共建筑的情感投射 |
6.5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主体与场所的互动 |
6.5.1 文本主体精神与场所精神互动 |
6.5.2 场所精神互动结构之一:场所的认同感 |
6.5.3 场所精神互动结构之二:场所的归属感 |
6.5.4 主体与场所互动之于乡村公共建筑深层结构外显 |
6.6 本章小结 |
7 长江中游乡村公共建筑文本客体:场所功能与中层结构 |
7.1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客体解读的基本概念 |
7.1.1 基本概念界定 |
7.1.2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中层结构 |
7.2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中层结构的语境准则 |
7.2.1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宜居要求 |
7.2.2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教化意义 |
7.3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中层结构的社会秩序 |
7.3.1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中层结构与礼制的互动 |
7.3.2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规格等级 |
7.3.3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空间的秩序递进 |
7.4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中层结构本质:公共行为模式下的信息交互 |
7.4.1 祭祀仪典中的乡村公共建筑功能本质 |
7.4.2 社会生活中的乡村公共建筑功能本质 |
7.5 本章小结 |
8 长江中游乡村公共建筑文本载体:场所空间与表层结构 |
8.1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载体解读的基本概念 |
8.1.1 基本概念界定 |
8.1.2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表层结构 |
8.2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空间形制 |
8.2.1 不同语境下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形制特征 |
8.2.2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基本形制 |
8.2.3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形制的异化 |
8.3 语境下传统居住建筑文本的公共空间特征 |
8.3.1 居住建筑中的祭祀空间 |
8.3.2 居住建筑中的议事空间 |
8.3.3 居住建筑中的娱乐空间 |
8.3.4 居住建筑中公共空间的特征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语:从建筑学的聚落研究走向“聚落学”建构 |
9.1 研究成果 |
9.1.1 聚落:从研究对象到逻辑体系 |
9.1.2 长江中游区域语境-传统聚落文本研究 |
9.1.3 长江中游传统聚落语境-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研究 |
9.2 创新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3)秦阿房宫宫苑形制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阿房宫在中国古代宫殿史上的重要地位 |
1.1.2 秦代园林在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史上的重要地位 |
1.1.3 近年来的考古工作进展为考证阿房宫宫苑形制提供了可能 |
1.1.4 对秦代宫城规划、宫殿建筑、皇家园林历史研究的补充 |
1.1.5 为阿房宫遗址保护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历史信息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 |
1.3.1 文献考证法 |
1.3.2 类比推演法 |
1.3.3 推理演绎法 |
1.3.4 地理信息技术 |
1.4 研究中的困难与可能性 |
1.4.1 阿房宫在秦代没有建成 |
1.4.2 从宫苑形制的流变过程推导考证 |
1.4.3 阿房宫处于宫殿建筑形制发生变革的时期 |
1.4.4 现代文献中主观附会的现象严重 |
1.4.5 考证涉及考古学中仍争论的问题 |
1.5 技术路线 |
1.6 文章结构和章节安排 |
1.7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7.1 关于阿房宫的历史记载 |
1.7.2 关于阿房宫的考古学研究 |
1.7.3 关于秦代都城规划的研究 |
1.7.4 关于周、秦、汉代宫苑园林的研究 |
1.7.5 关于秦代前殿的起源——商、周时期宫殿建筑的研究 |
1.7.6 关于秦代宫殿建筑的研究 |
1.7.7 关于秦代前殿的流变——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宫殿建筑的研究 |
1.7.8 国外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 |
2 阿房宫的营建概述 |
2.1 关中地区的历史环境和秦国的都城变迁 |
2.1.1 关中地区的历史环境 |
2.1.2 秦国都城变迁 |
2.2 阿房宫兴建的历史原因 |
2.3 阿房宫的政治属性与功能 |
2.4 阿房宫的得名 |
2.4.1 地名说 |
2.4.2 距离说 |
2.4.3 形制说 |
2.4.4 方言说 |
2.5 阿房宫的营建时间 |
3 阿房宫的规画考证 |
3.1 阿房宫的营建思想 |
3.1.1 择中观 |
3.1.2 阿房宫工程的主持者——李斯 |
3.1.3 制定章程 |
3.2 仰观俯察,选址于“南山之阿” |
3.2.1 政治军事因素 |
3.2.2 自然环境因素 |
3.2.3 台塬地貌 |
3.3 相土尝水,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
3.4 辨方正位,望山筑宫 |
3.4.1 辨方正位的传统 |
3.4.2 关于秦咸阳城、汉长安城、秦始皇帝陵轴线和朝向问题的讨论 |
3.4.3 以“南山之巅”为“辩方正位”的参照点 |
3.4.4 依“前殿”立宫定向 |
3.4.5 阿房宫与自然山水环境之间的联系 |
3.4.6 阿房宫与其他宫殿之间的联系 |
3.4.7 辨方正位的方法考证 |
3.5 计里画方,以矩定宫邑 |
3.5.1 阿房宫与阿城的关系 |
3.5.2 阿房宫的规模考证 |
3.5.3 阿房宫遗址的范围与分布 |
3.5.4 “画方”与“计里” |
3.5.5 阿房宫前殿形态特征 |
3.6 阿房宫的道路规划考证 |
3.6.1 阿房宫与南山之间的道路 |
3.6.2 阿房宫与渭北咸阳宫之间的道路 |
3.6.3 阿房宫与其他地区的道路 |
4 阿房宫园林考证 |
4.1 商都亳的池沼 |
4.2 周朝时期的苑囿 |
4.2.1 秦国苑囿(周朝诸侯国时期) |
4.2.2 周朝的其他苑囿 |
4.3 以“山水园”寓意“天下 |
4.3.1 古人对“天下”的理解 |
4.3.2 秦代开创了寓意“天下”的皇家“山水园”形式 |
4.3.3 中国历代皇家御苑中的“山水园” |
4.3.4 对阿房宫前殿附近湖泊遗址性质的考证 |
4.4 阿房宫的水系格局考证 |
4.4.1 阿房宫的水系利用 |
4.4.2 阿房宫附近的河流 |
4.4.3 阿房宫西侧池沼 |
5 阿房宫及前殿建筑形制考证 |
5.1 中国古代宫殿外庭配列形制分期 |
5.2 宫殿、宗庙、陵墓的建筑形制异同 |
5.3 秦代的前殿制度 |
5.4 秦里制与尺制推算 |
5.5 引证宫殿考古发掘实例 |
5.5.1 周代的宫殿形制 |
5.5.2 秦行宫前殿的建筑形制 |
5.5.3 两汉时期的前殿形制 |
5.5.4 六朝时期的大朝正殿形制 |
5.6 前殿建筑群形制考证 |
5.6.1 阿房宫及前殿的朝向与主入口方位 |
5.6.2 高台建筑 |
5.6.3 阿房宫前殿轴线 |
5.6.4 前殿后寝 |
5.6.5 前殿建筑台基的复原 |
5.6.6 以廊院结构为单元 |
5.6.7 廊院结构的横向排列 |
5.7 主殿形制考证 |
5.7.1 平面为长方形 |
5.7.2 主殿规模与形制考证 |
5.7.3 四阿重屋(重檐庑殿、重檐四阿顶) |
5.7.4 主殿庭院和东、西厢 |
5.8 古代建筑营造中的测量技术 |
5.8.1 测量工具 |
5.8.2 测水平与垂直 |
5.8.3 测距离与高度 |
6 结论与讨论 |
6.1 对阿房宫宫苑形制的总结 |
6.2 阿房宫对后世的影响 |
6.2.1 历史学的阿房宫 |
6.2.2 文学中的阿房宫 |
6.2.3 .图像的阿房宫 |
6.3 阿房宫考古遗址的保护与价值阐释 |
6.3.1 阿房宫遗址的保护与价值阐释模式 |
6.3.2 遗址本体现状与保护措施 |
6.3.3 遗址区域现状 |
6.3.4 阿房宫遗址保护规划范围 |
6.4 研究创新与展望 |
6.4.1 创新点 |
6.4.2 对未来的展望 |
6.4.3 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成果 |
致谢 |
(4)西汉至明清时期曲阜古城的“城—庙”空间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古城城址研究的意义 |
1.1.2 曲阜古城研究的意义 |
1.1.3 曲阜古城的“城-庙”空间关系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2.1 空间界定 |
1.2.2 时间界定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古代城市城址演变的研究综述 |
1.3.2 关于“强干弱枝”思想影响下城址营建特征的研究综述 |
1.3.3 关于曲阜古城城址的研究综述 |
1.3.4 关于曲阜孔庙营建历史的研究综述 |
1.3.5 现有研究总结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框架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西汉至明清时期曲阜古城城址及曲阜孔庙的营建概况 |
2.1 西汉至明清时期曲阜古城城址的营建历史概况 |
2.1.1 西汉时期 |
2.1.2 东汉时期 |
2.1.3 魏晋时期 |
2.1.4 北魏至隋唐时期 |
2.1.5 北宋金元时期 |
2.1.6 明清时期 |
2.2 西汉至明清时期曲阜孔庙的营建历史概况 |
2.2.1 西汉时期 |
2.2.2 东汉至隋朝时期 |
2.2.3 唐朝至金朝时期 |
2.2.4 元朝时期 |
2.2.5 明清时期 |
2.3 西汉至明清时期曲阜古城“城-庙”空间关系变化的初步分期 |
2.3.1 空间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朝代 |
2.3.2 曲阜古城“城-庙”空间关系变化的初步分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汉至明清时期曲阜古城“城-庙”空间关系演变研究 |
3.1 西汉至明清时期曲阜古城“城-庙”主要营建时间节点的对比分析 |
3.1.1 曲阜古城城址营建的主要时间节点 |
3.1.2 曲阜孔庙营建的主要时间节点 |
3.1.3 曲阜古城城址及曲阜孔庙营建时间节点的对比分析 |
3.2 西汉至明清时期曲阜古城“城-庙”空间位置关系的演变 |
3.2.1 曲阜古城城址空间位置的演变 |
3.2.2 曲阜孔庙空间位置的演变 |
3.2.3 曲阜古城“城-庙”空间位置关系演变的特征分析 |
3.3 西汉至明清时期曲阜古城“城-庙”规模比例关系的演变 |
3.3.1 曲阜古城城址规模的演变 |
3.3.2 曲阜孔庙规模的演变 |
3.3.3 曲阜古城“城-庙”规模比例关系演变的特征分析 |
3.4 西汉至明清时期曲阜古城“城-庙”空间关系演变的特征 |
3.4.1 总体特征 |
3.4.2 阶段划分及阶段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明清时期曲阜古城“城-庙”空间关系的要素研究 |
4.1 明清时期曲阜古城“城-庙”轴线关系分析 |
4.1.1 曲阜古城的轴线特征 |
4.1.2 曲阜孔庙的轴线特征 |
4.1.3 曲阜古城“城-庙”轴线的对比分析 |
4.2 明清时期曲阜古城“城-庙"空间肌理分析 |
4.2.1 曲阜古城的空间肌理特征 |
4.2.2 曲阜孔庙的空间肌理特征 |
4.2.3 曲阜古城“城-庙"空间肌理的对比分析 |
4.3 明清时期曲阜古城“城-庙”建筑色彩分析 |
4.3.1 曲阜古城的建筑色彩 |
4.3.2 曲阜孔庙的建筑色彩 |
4.3.3 曲阜古城“城-庙”建筑色彩的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1.1 西汉至明清时期曲阜古城“城-庙”空间关系演变特征 |
5.1.2 明清时期曲阜古城“城-庙”空间要素关系特征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表格目录 |
附录二 插图目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5)祖庙:中国上古的仪式中心及其复杂内蕴(论文提纲范文)
一、屋宇作为仪式中心的形成及其观念内容 |
二、明堂:屋宇成为仪式中心的过渡类型 |
三、宗庙:仪式中心的屋宇定型 |
四、从宗到庙:祖庙内蕴的历史和文化内容 |
(6)上古仪式中心从宗庙到宫殿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从庙寝到宫殿演进的三个阶段 |
由庙到宫的演进中都城结构的变化 |
由庙到宫的演进中宫庙的位置变化 |
宫殿中心的定型与中华民族性格 |
(7)曲阜周、汉、明清故城空间结构与“三孔”布局历史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
1.4 论文研究方法及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结构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章 曲阜周、汉、明清故城空间结构分析 |
2.1 区域概况 |
2.1.1 历史地理 |
2.1.2 历史沿革 |
2.2 周鲁故城空间结构分析 |
2.2.1 历史背景 |
2.2.2 城市制度 |
2.2.3 城市建制 |
2.2.4 道路布局 |
2.2.5 自然人文要素 |
2.2.6 小结 |
2.3 汉鲁故城空间结构分析 |
2.3.1 历史背景 |
2.3.2 城市制度 |
2.3.3 城市建制 |
2.3.4 自然人文要素 |
2.3.5 道路布局 |
2.3.6 小结 |
2.4 明清故城空间结构分析 |
2.4.1 历史背景 |
2.4.2 城市制度 |
2.4.3 城市建制 |
2.4.4 自然人文要素 |
2.4.5 道路布局 |
2.4.6 小结 |
第3章 曲阜“三孔”布局分析 |
3.1 孔子概况 |
3.2 孔子地位演变与发展 |
3.3 曲阜孔庙建筑布局发展研究 |
3.3.1 孔庙概况 |
3.3.2 曲阜孔庙建筑布局演变 |
3.3.3 曲阜孔庙建筑形制 |
3.4 曲阜孔府建筑布局发展研究 |
3.4.1 孔府概况 |
3.4.2 曲阜孔府建筑布局演变 |
3.4.3 曲阜孔府建筑形制 |
3.5 曲阜孔林布局发展研究 |
3.5.1 孔林概况 |
3.5.2 曲阜孔林布局演变 |
3.5.3 曲阜孔林形制 |
第4章 曲阜周、汉、明清故城空间结构与“三孔”布局历史相关性分析 |
4.1 城市地位 |
4.2 城市功能 |
4.3 城市格局 |
4.4 空间分布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曲阜古城营建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概念界定及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两周时期鲁都 |
第一节 西周之前曲阜地区城邑营建探讨 |
一、“少昊之墟”与“商奄之地” |
二、商奄之都营建形态探讨 |
第二节 两周时期鲁都营建概况 |
一、考古所见西周时期鲁都营建概况 |
二、考古所见春秋、战国时期鲁都营建概况 |
三、文献记载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鲁都营建概况 |
第三节 两周时期鲁都营建特点 |
一、西周时期鲁都营建特点 |
二、春秋战国时期鲁都营建特点 |
第四节 礼制营建布局的奠定及影响 |
一、西周时期礼制营建制度对鲁都的直接影响 |
二、春秋战国时期礼制营建思想在鲁都的延续 |
三、《周礼·考工记》与鲁都 |
第二章 秦汉时期鲁城 |
第一节 秦汉时期鲁城营建概况 |
一、考古所见秦汉时期鲁城营建概况 |
二、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鲁城营建概况 |
第二节 秦汉时期鲁城营建特点 |
一、秦至西汉初期鲁城营建特点 |
二、西汉晚期至汉末鲁城营建特点 |
第三节 礼制营建思想的延续与儒学文化中心的初步形成 |
一、儒家礼制营建思想对鲁城的影响 |
二、帝王祭孔推动鲁城向儒学文化中心转变 |
第三章 魏晋时期鲁城及隋唐时期曲阜城 |
第一节 魏晋时期鲁城及隋唐时期曲阜城营建概况 |
一、考古所见魏晋时期鲁城及隋唐时期曲阜城营建概况 |
二、文献记载魏晋时期鲁城及隋唐时期曲阜城营建概况 |
第二节 魏晋时期鲁城及隋唐时期曲阜城营建特点 |
一、城市布局延续汉代鲁城 |
二、孔庙成为城市重要建筑群 |
第三节 礼制营建思想的延续与儒学文化中心的建立 |
一、礼制营建思想的继承与影响 |
二、孔庙祭祀成为国家祀典 |
第四章 宋金元时期曲阜城 |
第一节 宋金元时期曲阜城营建概况 |
一、宋金元时期周鲁故城范围内的建筑活动 |
二、北宋时期仙源城营建概况 |
三、金元时期曲阜城营建概况 |
四、城市周边大型文化建筑的修建 |
第二节 宋金元时期曲阜城营建特点 |
一、孔庙、孔林严整布局的奠定 |
二、两周时期祭祀建筑群的重建 |
三、营建景灵宫与仙源城 |
第三节 儒、道思想影响下的城市营建 |
一、崇儒思想影响下的祭孔建筑扩建 |
二、尚道思想影响下的仙源城新建 |
三、城市文化空间的扩展 |
第五章 明清时期曲阜城 |
第一节 明清时期曲阜城营建概况 |
一、明初期曲阜城营建概况 |
二、明中期至清末曲阜城营建概况 |
第二节 明清曲阜城营建形态特点 |
一、“三孔”成为城市布局主导要素 |
二、文化古迹成为城市外围重要景观群 |
第三节 儒学圣城营建形态的确立与强化 |
一、儒学圣城营建形态的确立 |
二、儒学圣城营建形态的强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由汉晋都城赋蠡测两汉三国的城市设计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缘起 |
二、 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 |
三、 研究范围的界定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
四、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城市变革的探索 |
第一节 城市起源概述 |
一、 以聚落为始的城市雏形 |
二、 早期的城 |
三、 从圆到方的转变 |
第二节 周法与都城制度 |
一、 西周王城与营国制度 |
二、 春秋战国城市建设高潮 |
三、 早期城市的东西概念 |
第三节 秦制下的城市 |
一、 大一统国家下的城市 |
二、 秦都咸阳的设计思想 |
第二章 承前启后的两汉都城 |
第一节 览秦制跨周法的西汉长安 |
一、 汉朝初立与长安选址 |
二、 西汉长安的营造顺序 |
三、 汉赋与长安的城市布局 |
四、 长安城的轴线变化 |
第二节 东汉的城市变革 |
一、 两京赋与洛阳选址 |
二、 汉赋与洛阳的营建特点 |
三、 东汉洛阳与《考工记》 |
四、 城市结构的变革 |
第三节 两京变迁的根源 |
一、 两汉的政治文化与都城建设 |
二、 托古改制与城市变革 |
三、 斗转星移的天地观念转变 |
第三章 城市的裂变与发展 |
第一节 三足鼎立的城市 |
一、 三国都城与三都赋的文化阐释 |
二、 新的城市体系形成 |
第二节 《三都赋》与三国都城的设计特点 |
一、 《三都赋》对于三国都城的记述 |
二、 三国都城的设计特点 |
第三节 设计理念的继承与发展 |
一、 都城设计中的“正统”思想 |
二、 坐北朝南的中轴线观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10)当代中国城市秩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城市秩序概念界定 |
1.1.1 城市秩序的认知 |
1.1.2 城市秩序的起源 |
1.1.3 城市秩序的概念 |
1.2 研究背景 |
1.2.1 当代中国城市秩序存在的问题 |
1.2.2 当代中国城市秩序研究的缺失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意义 |
1.4 创新点与研究框架 |
1.4.1 创新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相关研究概述 |
1.5.1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相关研究概述 |
1.5.2 中国哲学思想相关研究概述 |
1.5.3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相关研究概述 |
1.5.4 经济学与社会学相关研究概述 |
第二章 中国各朝代代表性的城市秩序 |
2.1 西周——秩序初成 |
2.1.1 宗法礼制与井田制 |
2.1.2 周代的城市秩序 |
2.1.3 鲁国都城曲阜的实例 |
2.2 春秋战国——多元变革 |
2.2.1 多元变革的背景 |
2.2.2 齐临淄 |
2.2.3 燕下都 |
2.2.4 楚郢都(纪南城) |
2.2.5 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秩序 |
2.3 秦汉——大一统 |
2.3.1 国家抟成与独尊儒术 |
2.3.2 西汉长安——可持续生长的都城 |
2.3.3 秦汉时期的城市秩序 |
2.4 三国至南北朝——割据与融合 |
2.4.1 三国鼎立与鲜卑汉化 |
2.4.2 曹魏邺城 |
2.4.3 北魏洛阳 |
2.4.4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的城市秩序 |
2.5 隋唐——严整与恢弘 |
2.5.1 政治经济新局面 |
2.5.2 隋唐长安城 |
2.5.3 隋唐时期城市秩序 |
2.6 宋代——变革与活力 |
2.6.1 相关经济背景 |
2.6.2 北宋汴京——调整与转型 |
2.6.3 南宋临安(杭州)——商业与活力 |
2.7 元明清——礼制与活力共生 |
2.7.1 发展背景 |
2.7.2 元明清北京城的变迁 |
2.7.3 封建社会后期的城市秩序 |
2.8 朝代更替下的城市秩序影响要素 |
第三章 中国不同文化思想下的城市秩序 |
3.1 儒家思想影响下的城市秩序 |
3.1.1 儒家之礼与正名主义 |
3.1.2 礼乐和鸣与和而不同 |
3.1.3 空间伦理与城市秩序 |
3.2 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城市秩序 |
3.2.1 中国人的天人观 |
3.2.2 明道德与知反复 |
3.2.3 阴阳五行与宇宙间架 |
3.2.4 天人合一与城市秩序 |
3.3 风水理论影响下的城市选址与格局 |
3.3.1 风水学的基本理论 |
3.3.2 风水学影响下的城市选址 |
3.3.3 风水学影响下的城市空间布局 |
3.4 中国文人的思想情趣与审美境界下的城市秩序 |
3.4.1 中国绘画的影响 |
3.4.2 中国诗歌的影响 |
第四章 中国不同地域的城市秩序 |
4.1 江浙地区——经济发达的特色水城 |
4.1.1 江浙地区经济与城市概况 |
4.1.2 唐代扬州城 |
4.1.3 宋代苏州城 |
4.1.4 江浙地区城市秩序特征 |
4.2 闽粤沿海地区——外贸海港都会 |
4.2.1 闽粤海港城市概况 |
4.2.2 唐宋泉州城 |
4.2.3 明清广州城 |
4.2.4 闽粤沿海地区城市秩序特征 |
4.3 华北地区——京畿重镇与平原商都 |
4.3.1 明清时期京畿地区概况 |
4.3.2 明清天津城 |
4.3.3 华北平原城市秩序特征 |
4.4 西北地区——河谷边塞城市 |
4.4.1 西北地区河谷边塞城市概况 |
4.4.2 西宁古城 |
4.4.3 西北地区城市秩序特征 |
4.5 云南丽江地区——山地水城与传统街巷 |
4.5.1 云南纳西族聚居区的城市发展概况 |
4.5.2 丽江古城 |
4.5.3 云南丽江地区城市秩序特征 |
4.6 东北地区——民族更替与战争下的城市 |
4.6.1 东北地区城市概况 |
4.6.2 清代沈阳城 |
4.6.3 东北地区城市秩序特征 |
第五章 当代欧美国家对城市秩序的研究 |
5.1 经济因素对城市秩序的影响 |
5.1.1 城市的等级体系 |
5.1.2 全球化与信息化影响下的网络空间逻辑 |
5.1.3 经济影响下的城市规模 |
5.1.4 城市增长 |
5.1.5 城市开发强度与不同功能区布局 |
5.1.6 多中心发展模式 |
5.2 政治因素对城市秩序的影响 |
5.2.1 公共政策与城市蔓延 |
5.2.2 容纳式城市发展政策 |
5.2.3 多中心治理模式 |
5.2.4 小汽车交通政策 |
5.2.5 公共交通政策 |
5.2.6 发展伦理学与倡导性规划 |
5.3 生态意识对城市秩序的影响 |
5.3.1 生态学与土地适宜性评价 |
5.3.2 生态评价新方法——景观格局 |
5.3.3 当代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
第六章 当代中国城市秩序基本原理 |
6.1 当代中国城市秩序问题剖析 |
6.1.1 生态秩序的破坏——山水城市未能实现 |
6.1.2 人文秩序的破坏——千城一面 |
6.1.3 生活秩序的破坏——街市与广场 |
6.1.4 区域秩序的破坏——同位竞争 |
6.2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6.3 城市秩序演进及当代城市秩序基本原理 |
6.3.1 形态秩序演进 |
6.3.2 生态秩序演进及当代生态秩序基本原理 |
6.3.3 人文秩序演进及当代人文秩序基本原理 |
6.3.4 生活秩序演进及当代生活秩序基本原理 |
6.3.5 区域秩序演进及当代区域秩序基本原理 |
第七章 基于基本原理的当代中国城市秩序重构 |
7.1 生态秩序重构 |
7.1.1 城市规模的生态界定 |
7.1.2 城市与外部山水互动 |
7.1.3 城市内部的自然生态 |
7.2 人文秩序重构 |
7.2.1 空间伦理下的城市治理 |
7.2.2 城市精神、功能与形态的礼乐和鸣 |
7.2.3 城市文脉的保护与延续 |
7.3 生活秩序重构 |
7.3.1 以人为本的城市功能布局 |
7.3.2 城市多元公共空间塑造 |
7.3.3 人性化的城市空间尺度 |
7.4 区域秩序重构 |
7.4.1 名副其实的城市等级序列 |
7.4.2 网络体系中的城市职能分工 |
7.4.3 综合性或专业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
7.4.4 公共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区域协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周代宫城制度中庙社朝寝的布局辨析——基于周代鲁国宫城的营建模式复原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山-水-城”地景模式建构溯源与表达机制探索[D]. 田长丰. 河南农业大学, 2021
- [2]基于“语境-文本”理论视野的长江中游传统聚落及乡村公共建筑研究[D]. 陈茹.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3]秦阿房宫宫苑形制考[D]. 杨帆.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4]西汉至明清时期曲阜古城的“城—庙”空间关系研究[D]. 李凯. 山东建筑大学, 2016(08)
- [5]祖庙:中国上古的仪式中心及其复杂内蕴[J]. 张法. 求是学刊, 2016(01)
- [6]上古仪式中心从宗庙到宫殿的演进[J]. 张法.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 [7]曲阜周、汉、明清故城空间结构与“三孔”布局历史相关性研究[D]. 姜腾. 北京建筑大学, 2014(12)
- [8]曲阜古城营建形态演变研究[D]. 谷健辉. 山东大学, 2013(10)
- [9]由汉晋都城赋蠡测两汉三国的城市设计理念[D]. 祝嘉. 苏州大学, 2013(11)
- [10]当代中国城市秩序研究[D]. 田名川. 天津大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