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正龙
〔摘要〕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语文的教学任务是在听说读写等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则是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新课改以其鲜活的生命力在语文课堂上扎下了深根,语文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认真反思,让语文课堂插上想象的翅膀。
〔关键词〕语文课堂学生想象力
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调查后发现,中国学生的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且不论这个消息的真实性,这个消息足以让我们震惊,足以引起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对培养学生想象的重视。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强的科目,它由一个个汉字组合而成,这些汉字就像一个个音符,只有组合起来才能构成美妙的音乐,那么由什么来做他们组合的媒介呢?那就是人们丰富想象力,就如读李白的诗歌一样天马行空任意遨游。那么语文课堂上如何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呢?
1立足生活,拓展丰富
生活是人们创作的源泉,近几年高考题反映的生活气息也越来越浓。比如,近几年出现的新题型,写标语、广告词、编短信、写新闻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平时经常接触的,尤其大作文,这几年作文的发展趋势就是现实针对性。如,2010年高考全国卷漫画作文《猫吃鱼》针对社会中的富二代、官二代以及人们责任心逐渐的流失的现象。2008年上海卷作文《他》就是提醒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他人,2011年陕西卷出现的微博作文等等。所以,语文的教学不能拘泥于课本,要注意拓展,我们在教学当中可以讲一些新闻,读一些有意义的文章,在长期的教学中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引导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例如,在学习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时候,谈到诗歌中从小爱发展到大爱,可以列举烈焰之中筑大爱的王茂华、谭良才,也可以列举一些反面事例,这样一正一反的对比中让学生真正理解大爱,丰富了学生思想情感,为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思想的创新提供了基础。
2敢于质疑,结论丰富
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被广泛用来说明莎士比亚塑造的哈姆雷特这个典型人物的复杂性。但现在这句话更多的用于说明由于人的阅历、知识水平、思维习惯不同,对同一篇文学作品的不同看法,所以,语文课堂上对同一篇文章应该有不同的解读。学生可以大胆质疑,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人口仅800万的奥地利有1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人均世界第一。主要原因是奥地利的教育是敢于说“不”和不追求“标准答案”的教育,在青少年的心中播下了创新的种子。奥地利的老师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从不刻意的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只要学生的答案言之有理、符合逻辑、能自圆其说即可。我们的语文更应该这样。尤其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探究文章主旨的时候,更应该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答案,如果学生把教师的每一句话、文章中句子当做金科玉律,我们还有什么提高学生想象力的希望呢?
3创造情境,激发好奇
华裔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在香港浸会大学成立的香港首个“创意研究院”开幕式上坦言:自己对科学的兴趣源于幼时父亲传授数学,“鸡兔同笼”问题。杨振宁说,那时的自己懂得欣赏数学的美,动物的“安家”更让其关注,随后便走上了相关的路。他提出了创意三步曲———好奇、勇气和投入。他把好奇心放在了第一位,好奇心就是源于他的父亲传授数学时创设的“鸡兔同笼”情境,激发了他的好奇心,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创设出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情境。
比如,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引导学生欣赏这首诗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时,我们如何感受这种美景呢?先让学生阅读这首诗,然后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立体的雨后山中秋景图,这个图景在学生的头脑中越来越清晰。我说我们现在就处于这样一个环境,天刚刚下过雨,空气格外的清新,站在寂静的山中,微风吹来我们感受到丝丝凉意,清凉的月光照在松树上,溪水漫过石头,可以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姑娘们在山中嬉戏发出银铃般的笑声,渔夫们唱着渔歌归家,船桨划着水面发出哗哗的声音,你们听到了他们的笑声和歌声了吗?学生说听到了,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了,学生们在这身临其境的想象中感受到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通过情境的想象,激发了学生的好奇,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
4巧用课件,引导想象
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可以把简单的文字的东西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全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为了使语文课上的有趣,引导学生想象课文内容,他把引导学生将文字变为图画分成了四步。即勾勒形态,染上色彩,使画面动起来,让画面更细致、更逼真,以张志和《渔歌子》为例,他首先,让学生勾勒形态,让学生在头脑中放映出西塞山、白鹭、桃花、鳜鱼的轮廓。其次,染上色彩,请同学们把黑白电视变成彩色电视,看谁脑子里的画面更鲜艳美丽。学生们说看到了青色的山,粉红的桃花,碧青的流水。第三,使画面动起来。白鹭在山前自由自在的飞,水在小溪中叮咚流淌,欢快跳跃,鳜鱼不时跃出水面。第四,让画面更细致、逼真。学生们在大脑中放几个特写镜头:白鹭身上洁白细密的羽毛,鲜艳的桃花上带着花粉的花蕊……
魏书生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更加方便了语文教学,引导学生想象的方法更加的灵活,我们可以巧妙的使用课件,激发学生的想象,我把这种方式也分为四步:即放映与课文中意境相同的画面让学生先欣赏;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进入画面这样一个环境看到了什么,以及说出感受;联系写作背景想象我们在这样一个人生际遇,在这样一个环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与自己在这样一种处境中的感受对比明确自己应该向作者学习什么。例如,学习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在读到“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几句的时候,首先,放映一幅幅湘江秋景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写这一幅幅画面。其次,让学生想象一下进入这样一个环境的__感受,有的学生感受到了美丽,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画面,有的联想到古人因万物的凋零产生的伤感。第三,联系写作背景想象自己在这样一个环境的感受,有的同学是愉悦的,是向往自由的,有的同学是伤感的。第四,最后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作者的感受进行对比,得出作者作为一个伟大领袖旷达的胸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自己的描写和作者的描写进行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在现代技术广泛运用于教学的今天,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手段的优势,巧妙运用课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科目,语文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目的,而不能充当扼杀学生想象力的凶手。汪静之曾说:“经验有如一粒种子,想象却是一朵花了;经验有如一缕缕的丝,想象却是有花纹的绫罗锦秀了;经验有如泥土木石,想象却是庄严灿烂的巍巍宫殿了;经验有如筋肉皮骨,想象却是闭月羞花的美人了。”让我们放下经验,尽情地和学生一起想象吧!
参考文献
1白加慧.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中华少年•教学版,2010(11)
2项正文.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J].科学教育,2002(06)
3韩振才.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J].语文学刊,2009(08)
作者单位:甘肃省康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