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噬菌体,表面,蛋白,技术,受体,抗体,多肽。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胡云霏[1](2017)在《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结合亚细胞定位方法筛选细菌表面保护性抗原》一文中研究指出寻找细菌表面蛋白作为潜在的疫苗或者药物作用靶点研究对象,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本论文中,我们以红斑丹毒丝菌(革兰氏阳性菌)和A型猪巴氏杆菌(革兰氏阴性菌)为研究对象,建立一种新的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结合亚细胞定位筛选细菌表面保护性抗原的方法。该方法最大的优势在于细菌表面保护性抗原筛选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最大的创新来自于噬菌体展示与亚细胞定位技术的结合。我们首先改进了模拟抗原表位噬菌体筛选方法:混合噬菌体与抗体,保持两者在溶液状态下的自由结合,提高目的噬菌体与抗体的结合效率,再将抗体-噬菌体复合物快速固定在包被了SPA(Staphylococcal protein A)和SPG(Streptococcal protein G)的酶标孔中;经洗涤和洗脱后,将筛选的噬菌体分装到10块96孔板中扩增(~1000倍稀释),显着降低了噬菌体在扩增中多样性丢失的概率,极大地提高了所获得的模拟抗原表位信息的准确性和丰富性。然后使用改进的噬菌体筛选方法分别对抗红斑丹毒丝菌和A型猪巴氏杆菌表面分子多克隆抗体进行两轮筛选,并从获得各细菌对应的12肽和环7肽噬菌体中,各随机挑取100个噬菌体进行测序、阳性验证等相关分析,最后获得两种细菌各自对应的模拟抗原表位序列。将获得的红斑丹毒丝菌模拟抗原表位序列,与该细菌的全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并将获得的高相似性蛋白做亚细胞定位分析,从中筛选出模拟抗原表位可能对应的表面蛋白。对于猪巴氏杆菌,按以上同样的方式进行分析,同时,为了获得目前流行毒株间有交叉保护性作用的抗原,本文从A型猪巴氏杆菌模拟抗原表位中去筛选A、D型菌株可能共同的保护性抗原。总共获得了18个红斑丹毒丝菌表面蛋白信息,其中有4个为已经报道的表面蛋白(3个为保护性抗原),对另外14个新发现的蛋白作基因原核克隆表达和免疫原性分析,最终从11个成功鉴定的蛋白中发现了9个新的保护性抗原,分别为CwpA、Plp、CbpA、Bga、Bml、Neu、CwpB、Da和Atsp。在猪巴氏杆菌中,总共获得14个A、D型菌株共同表面蛋白信息,其中有7个为已经报道的蛋白(5个为保护性抗原),对另外7个新的蛋白进行基因原核克隆表达和免疫原性分析,最终从6个成功鉴定的蛋白中发现了5个新的A、D型猪巴氏杆菌共同保护性抗原,分别为LppC、TonB-d、pTonB、Omabp和Tp。两个细菌保护性抗原筛选准确性高,且筛选效率均超过80%,相比于反向疫苗学和蛋白组学方法(筛选效率均<30%)显示了极高的筛选效率。为评价筛选蛋白的相关特性,以新发现的红斑丹毒丝菌表面蛋白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全细胞ELISA检测和免疫印迹分析,再结合已报道表面蛋白的信息,发现各模拟抗原表位出现的概率与其对应蛋白在细菌表面表达量的高低,或是该蛋白免疫原性高低成较好的正相关性。在9个新发现的红斑丹毒丝菌保护性抗原和已知的3个保护性抗原中,有10个的模拟抗原表位信息均出现在两个不同的噬菌体筛选肽库中,并且有3对序列分别筛选自不同的肽库(ADKPRVDTTTYN与NADKPTE、LQASAKTMHGTI与GAKWMSQ、AHRYIDAQIDRR与LALDRRD),它们分别对应Bml、Plp、CwpB叁个蛋白的同一氨基酸区域,显示了本实验获得模拟抗原表位信息的准确性。对红斑丹毒丝菌新鉴定的蛋白作进一步分析,意外发现两种蛋白酶(Bga和Da)显示了较好的保护性抗原特性,但它们的功能可能并不只是参与细菌新陈代谢,可能还与细菌在宿主体内生存和致病有关。Bga(β半乳糖苷酶)可能还与细菌的致病机理有关;Da属于氨肽酶家族,其体内外表达存在差异,功能则还可能与细菌在宿主体内的感染和生存有关;另外还发现Hya在细菌表面表达量很高,但却不是保护性抗原。这些信息为相应蛋白的功能分析、细菌致病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因此,本论文成功建立了一种新的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结合亚细胞定位筛选细菌表面保护性抗原的策略,相比于反向疫苗学和蛋白组学,显示了极高的准确性和筛选效率,具有操作简便、适用性更强的特点,一方面成功将噬菌体展示技术与细菌表面保护性抗原的筛选连接起来,另一方面也为深入的表面蛋白功能分析、细菌致病机理的研究提供了切入点。(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柴静[2](2016)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结核分枝杆菌表面毒力蛋白结合多肽》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具体疾病类型较多,但以肺结核感染最为多见。目前,全球有叁分之一的人受到结核病的威胁,无一国家幸免。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新增病人约900万,死亡150万。我国约有肺结核患者499万,每年新发病人约130万,占全球发病率14.3%,位居全球第二位。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滥用,导致耐药结核菌越来越多,结核的发病率趋势明显抬高。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其菌体表面蛋白与致病力密切相关,表面蛋白的缺失可改变毒力结核杆菌的感染性状,卡介苗(BacilleCalmette-Guerin,BCG)是经过200多次传代而获得的减毒活疫苗,是目前全球批准使用的唯一的预防结核病的疫苗。揭示毒力结核杆菌与BCG之间菌体表面蛋白的差异,对开发新型结核疫苗和诊断试剂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目前诊断结核病的"金标准"仍然是涂片镜检和结核菌培养的方法,局限性在于痰涂片镜检的检出率较低,培养的方法的时间太长。辅助检测有X-射线透视和结核菌素实验,但常会受到非结核肺病和卡介苗免疫及结核病治愈后病人的影响,使其特异性较低。而现在国际上流行的检测方法:PCR和IFN-γ释放实验,检测费用较高,且需要特殊检测设备,且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难以在发展中国家推广。血清学检测方法视角理论上十分适合推广,但针对结核菌的抗体虽多,特异性和敏感性都较低,难以区别病人和卡介苗免疫预计潜伏期感染者,导致临床上一般不采用血清学检测方法。因此,开发新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的诊断试剂,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是当前学术界一个紧迫的任务。结核杆菌基因组十分庞大,有很多未知功能蛋白,致病性结核杆菌菌体表面存在哪些毒力蛋白也不清楚。噬菌体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 technology)能够把基因型和表现型有效的结合起来,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用特定受体筛选与其相互作用的噬菌体肽段,为蛋白质分子之间(如抗原与抗体、受体与配体、酶与底物)的相互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旨在通过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筛选出结核分枝杆菌表面毒力蛋白相结合的多肽,为开发新型诊断试剂奠定基础。实验首先合成的81个核苷酸序列,包括随机7肽随机序列库和12肽序列库,将单链核苷酸扩增成双链,并利用双酶切将核苷酸序列连接到噬菌粒pCANTAB 5E上。再将构建好的含有随机库的pCANTAB 5E/7肽库和pCANTAB 5E/12肽库通过电转化感染大肠杆菌TG1,将所有的转化产物铺板,收集全部菌体,分别构建了库容量为4.08×107的7肽库和库容量为5.33×108的12肽库。测序证实,所构建的肽库具有较好的多样性。分别提取BCG的膜表面蛋白和结核分枝杆菌的标准株H37Rv的膜表面蛋白,包被ELISA板。噬菌体肽库用辅助噬菌体M13K07拯救后,以BCG为负向筛选,H37Rv为正向筛选,经过3轮进行"吸附.一洗脱一扩增"循环式筛选,富集到特异性的重组噬菌体,并利用ELISA检测了单克隆多肽检测H37Rv膜表面蛋白的能力。本实验为进一步开发检测结核病的新试剂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期刊2016-05-31)
李文桔,王乐丹,吕杰强[3](2014)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卵巢癌细胞表面转移相关分子结合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噬菌体7肽库筛选高转移潜能卵巢癌细胞株HO-8910PM表面转移相关分子结合肽。方法: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体外快速差减筛选(biopanning and rapid analysis of selective interactive ligands,BRASIL)卵巢癌细胞株HO-8910和HO-8910PM,经过连续5轮生物淘洗,随机挑选14个噬菌体单克隆进行DNA测序,并进行ELISA、噬菌体竞争结合实验验证阳性噬菌体的亲和性。结果:噬菌体克隆Z3(短肽LRLRNTR)对高转移潜能卵巢癌细胞株HO-8910PM有较高的亲和性。结论: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的短肽LRLRNTR可望为卵巢肿瘤早期诊断、转移复发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本文来源于《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高鹏[4](2012)在《利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制备人源性抗肿瘤坏死因子-αFab’抗体》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等疾病的病理变化中起关键作用的细胞因子,临床试验结果证实,TNF-α是治疗该类疾病的合适靶点。针对TNF-α的抑制剂用于治疗RA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代表药物有Enbrel,Remicade,Humira等。随着TNF抗体类药物临床试验的开展,不断有新的适应症出现,其市场空间不断扩大。这些药物具有特异性高,靶向性好,副作用低的优点,已逐渐成为与氨甲碟呤一起治疗RA的一线用药。但是它们也存在着不同的缺陷,主要有如下两点:第一,Remicade是人鼠嵌合抗体,含有25%的鼠源片段,长期注射可能会引起人抗鼠抗体(HAMA)反应;第二,这些抗体所携带的Fc段具有激活补体和ADCC等活性,会导致表达TNF的细胞凋亡,产生一系列副作用。因此研发全人源小分子TNF-α抗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课题中全人源小分子TNF-α抗体的研发包括三个部分:TNF-α抗原的表达纯化,抗体库筛选和抗TNF-α Fab’抗体的表达纯化。TNF-α抗原的表达纯化:根据GenBank中的人源TNF-α序列,全化学合成TNF-α基因,提取基因构建TNF-α表达载体pET-23b/TNF-α并将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获得阳性克隆。将阳性克隆于37℃诱导表达16h得到发酵液上清中可溶性分泌表达的TNF-α,将其浓缩后再通过层析纯化,最终得到了TNF-α纯品,纯度大于95%,比活性为4.4×10~6U/mg,产量为4mg/L。抗体库筛选:我们利用TNF-α作为抗原对噬菌体抗体库进行筛选,以期获得对TNF-α有特异性亲和力的抗体克隆。经过六轮固相淘洗,与TNF-α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抗体克隆从1.1×10~3pfu上升至2×10~5pfu,产出投入比从3.2×10~(-8)上升至1.2×10~(-6),尽管随着筛选轮数的增加洗脱条件不断严格,最终还是得到了200倍的富集。从第六轮淘洗获得的克隆中随机挑选200个克隆进行ELISA筛选,得到5株阳性克隆。进一步对这5株克隆进行抗原结合特异性比较,最终确定了一株与TNF-α特异性最好的克隆G11。抗TNF-α Fab’抗体的表达纯化:将筛选得到的G11克隆进行测序,获得抗体基因序列,构建Fab’抗体表达载体。将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获得阳性克隆后,我们对其表达条件进行优化,比较了培养基和诱导时间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用LB培养基在30℃,IPTG诱导浓度0.1mM下,诱导24h,Fab’抗体表达量最高。我们还对细菌破壁方法进行了比较,在超声,渗透压休克、溶菌酶和反复冻融中我们选择反复冻融法破碎细胞。纯化后的Fab’抗体用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显示抗体蛋白条带单一,非竞争性ELISA测定抗体与TNF-α的亲和常数为Ka=4×10-~(13)M~(-1)。另外体外中和试验显示,Fab’抗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中和TNF-α对L929细胞的杀伤作用,在浓度为3.2ng/ml时对TNF-α细胞毒的中和率达到85%,在800pg/ml时对TNF-α细胞毒的中和率达到48%。本研究以原核表达的TNF-α为抗原,从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TNF-α抗体并对其进行Fab’形式改造,最终获得具有一定生物学活性的TNF-α人源性中和Fab’抗体,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广东药学院》期刊2012-04-01)
吴顺华,钟彦伟,成军,郑玉建[5](2011)在《筛选肝细胞p53启动子结合蛋白的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p53启动子结合蛋白,探讨p53对肝细胞调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应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以p53作为固相筛选分子,对噬菌体人肝细胞cDNA文库进行5轮"吸附-洗脱-扩增"过程,经噬斑的PCR扩增后,构建克隆载体,最后对所筛选克隆进行DN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噬菌体经5轮富集后,成功构建了噬菌体p53展示文库,该文库包含与p53结合的肝细胞蛋白有17种。其中2个克隆编码未知功能蛋白;其余的克隆分别编码人α2HS糖蛋白(AHSG)、人D4、锌指蛋白家族2(DPF2)、凋亡反应锌指基因(REQ)、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结合蛋白、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1、磷酸化酶激酶、酪氨酸氨基转移酶、酪蛋白激酶细胞周期素激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组蛋白结合蛋白3、跨膜蛋白2、血清黏蛋白2、有核红细胞白血病病毒癌基因2、毛细管扩张失调症突变基因,涉及到细胞发育和代谢、细胞外基质、细胞周期调控、信号转导、细胞凋亡以及原癌基因。结论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成功筛选出了肝细胞p53启动子结合的多种类型和功能蛋白。(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健康杂志》期刊2011年07期)
刘瑞敏,王明丽,季泽俊,刘峰涛,白慧玲[6](2011)在《利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克隆抗人DR5抗体可变区基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制备抗人DR5单链抗体。方法:从抗DR5杂交瘤细胞中提取总RNA,RT-PCR扩增VH和VL基因,并利用重迭扩增PCR将VH和VL拼接为scFv基因。将scFv与PAK100载体通过相同的酶切位点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经VSCM13辅助噬菌体拯救,构建成鼠抗人DR5单链抗体库。以DR5作为固相筛选分子,对噬菌体展示肽库进行3轮"吸附-洗脱-扩增"生物筛选,从第3轮洗脱物中随机挑选10个单克隆噬菌体扩增后进行ELISA鉴定,对所筛选克隆进行DNA序列测定和通过phage-ELISA验证噬菌体单链抗体的结合特异性。结果:经过3轮筛选后,对随机选取的10个噬菌体克隆进行鉴定,其中4个具有和DR5结合的特异性。结论:利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筛选单链抗体,结果更加可信。(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1年01期)
卢燕,石屹峰[7](2010)在《利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筛选转铁蛋白黏附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筛选转铁蛋白黏附肽,应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经过叁轮生物淘选,成功地从随机七肽库中得到黏附转铁蛋白的重组噬菌体克隆,经过相对亲和力常数测定和DNA测序得到4个转铁蛋白黏附肽的序列。实验中以回收率和选择比为操作参数,对淘选进行了优化,并发展了一种基于噬菌体滴度的相对亲和力常数测定方法。转铁蛋白受体是一种有效的肿瘤标记物,利用转铁蛋白为载体可以实现药物靶向运输,因此转铁蛋白黏附肽将是重组蛋白质药物连接转铁蛋白的有用标签。(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期刊2010年04期)
秦琴,王毅民,卢先锋,牛勃[8](2010)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人源性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单链抗体库》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人源性抗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单链抗体(ScFv)库。[方法]提取经免疫具有乙肝表面抗体的正常人淋巴细胞总RNA,采用反转录、触减PCR扩增人免疫球蛋白G(IgG)重链可变区基因(VH)和轻链可变区基因(VL),用Linker连接肽经重迭PCR将VH和VL基因连接成VH-Linker-VL形式的ScFv基因。将ScFv与pCANTAB-5E载体通过相同的酶切位点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TG1,经M13K07辅助噬菌体拯救,构建成全套人源性抗HBsAg ScFv库。[结果]成功构建了人源性抗HBsAg噬菌体ScFv库。[结论]人源性HBsAg噬菌体ScFv库的构建,为进一步筛选特异性高,具有治疗作用的乙肝抗体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期刊2010年02期)
卢燕[9](2010)在《利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筛选转铁蛋白特异性黏附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是一种细胞生长所必需的血清糖蛋白,主要参与铁的运输。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 TfR)是一种跨膜糖蛋白,不仅介导细胞内铁的摄取和参与细胞生长调节,而且在肿瘤细胞表面高度表达,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肿瘤标志物。利用Tf作为靶向转运的载体,与TfR特异结合,通过Tf-TfR介导的内吞机制可实现化疗药物、蛋白毒素或治疗性基因等药物的细胞摄入,靶向治疗恶性肿瘤。为了发展非共价连接Tf的靶向药物传递系统,我们应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 technology, PDT),从噬菌体随机七肽库(Ph.D.-7TM Phage display peptide library, Ph D-7)中筛选转铁蛋白黏附肽(transferrin binding peptides, TfB)。希望筛选得到的特异性TfB作为药物的标签以黏附的方式结合Tf,应用于TfR作为肿瘤靶标的靶向治疗。实验中,以Tf为靶分子,将Ph D-7噬菌体随机肽库与包被有目的靶分子的平板共同孵育,先洗去未结合的噬菌体克隆,再用Glycine-HCl (pH2.2)洗脱特异性结合的克隆,被洗脱的噬菌体进行扩增,再进行下一轮的结合/扩增循环,以富集与靶分子结合的克隆,通过DNA测序对每个可结合克隆进行定性。淘选过程用选择比和回收率作为定量的筛选标准。每轮回收率增加来说明含有较高亲和力TfB的噬菌体得到富集,选择比提高说明减少了非特异性噬菌体(与空白孔亲和)的富集,提高了筛选的严格程度。另外我们还发展了一种直接利用噬菌体滴度计算相对亲和力常数(Kd)的方法,通过用投入噬菌体的滴度与洗脱噬菌体的滴度绘制双倒数直线得到Kd。结果我们经过3轮生物淘选(Bio-pinning),从Ph D-7噬菌体随机肽库中获得4个黏附Tf的重组噬菌体克隆,对其中阳性克隆测定相对亲和力常数,显示4个TfB与Tf之间的相对亲和力常数都在微摩尔级,并对其进行DNA测序和序列比对,发现无相关性。筛选得到的TfB不仅可用于构建非共价连接Tf的靶向药物体系,也可用于长效化蛋白质类药物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大连工业大学》期刊2010-03-01)
高蔚丰[10](2009)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筛选胰高血糖样肽1受体N端片段的Exendin-4亲和位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寻找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N端片段(nGLP-1R)结合Exendin-4的关键位点。[方法]通过易错PCR建立一个鼠肺nGLP-1R(从第21个氨基酸到第145个氨基酸)的噬菌体随机突变展示肽库。根据筛选出的突变体分析突变后nGLP-1R与Exendin-4结合活性。[结果]nGLP-1R第30位、第46位和第92位氨基酸是其与Exendin-4结合的潜在位点。[结论]关键位点单个氨基酸残基的突变可以改变nGLP-1R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09年34期)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具体疾病类型较多,但以肺结核感染最为多见。目前,全球有叁分之一的人受到结核病的威胁,无一国家幸免。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新增病人约900万,死亡150万。我国约有肺结核患者499万,每年新发病人约130万,占全球发病率14.3%,位居全球第二位。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滥用,导致耐药结核菌越来越多,结核的发病率趋势明显抬高。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其菌体表面蛋白与致病力密切相关,表面蛋白的缺失可改变毒力结核杆菌的感染性状,卡介苗(BacilleCalmette-Guerin,BCG)是经过200多次传代而获得的减毒活疫苗,是目前全球批准使用的唯一的预防结核病的疫苗。揭示毒力结核杆菌与BCG之间菌体表面蛋白的差异,对开发新型结核疫苗和诊断试剂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目前诊断结核病的"金标准"仍然是涂片镜检和结核菌培养的方法,局限性在于痰涂片镜检的检出率较低,培养的方法的时间太长。辅助检测有X-射线透视和结核菌素实验,但常会受到非结核肺病和卡介苗免疫及结核病治愈后病人的影响,使其特异性较低。而现在国际上流行的检测方法:PCR和IFN-γ释放实验,检测费用较高,且需要特殊检测设备,且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难以在发展中国家推广。血清学检测方法视角理论上十分适合推广,但针对结核菌的抗体虽多,特异性和敏感性都较低,难以区别病人和卡介苗免疫预计潜伏期感染者,导致临床上一般不采用血清学检测方法。因此,开发新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的诊断试剂,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是当前学术界一个紧迫的任务。结核杆菌基因组十分庞大,有很多未知功能蛋白,致病性结核杆菌菌体表面存在哪些毒力蛋白也不清楚。噬菌体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 technology)能够把基因型和表现型有效的结合起来,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用特定受体筛选与其相互作用的噬菌体肽段,为蛋白质分子之间(如抗原与抗体、受体与配体、酶与底物)的相互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旨在通过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筛选出结核分枝杆菌表面毒力蛋白相结合的多肽,为开发新型诊断试剂奠定基础。实验首先合成的81个核苷酸序列,包括随机7肽随机序列库和12肽序列库,将单链核苷酸扩增成双链,并利用双酶切将核苷酸序列连接到噬菌粒pCANTAB 5E上。再将构建好的含有随机库的pCANTAB 5E/7肽库和pCANTAB 5E/12肽库通过电转化感染大肠杆菌TG1,将所有的转化产物铺板,收集全部菌体,分别构建了库容量为4.08×107的7肽库和库容量为5.33×108的12肽库。测序证实,所构建的肽库具有较好的多样性。分别提取BCG的膜表面蛋白和结核分枝杆菌的标准株H37Rv的膜表面蛋白,包被ELISA板。噬菌体肽库用辅助噬菌体M13K07拯救后,以BCG为负向筛选,H37Rv为正向筛选,经过3轮进行"吸附.一洗脱一扩增"循环式筛选,富集到特异性的重组噬菌体,并利用ELISA检测了单克隆多肽检测H37Rv膜表面蛋白的能力。本实验为进一步开发检测结核病的新试剂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胡云霏.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结合亚细胞定位方法筛选细菌表面保护性抗原[D].湖南农业大学.2017
[2].柴静.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结核分枝杆菌表面毒力蛋白结合多肽[D].湖北大学.2016
[3].李文桔,王乐丹,吕杰强.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卵巢癌细胞表面转移相关分子结合肽[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4
[4].高鹏.利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制备人源性抗肿瘤坏死因子-αFab’抗体[D].广东药学院.2012
[5].吴顺华,钟彦伟,成军,郑玉建.筛选肝细胞p53启动子结合蛋白的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1
[6].刘瑞敏,王明丽,季泽俊,刘峰涛,白慧玲.利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克隆抗人DR5抗体可变区基因[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
[7].卢燕,石屹峰.利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筛选转铁蛋白黏附肽的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0
[8].秦琴,王毅民,卢先锋,牛勃.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人源性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单链抗体库[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
[9].卢燕.利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筛选转铁蛋白特异性黏附肽的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0
[10].高蔚丰.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筛选胰高血糖样肽1受体N端片段的Exendin-4亲和位点[J].安徽农业科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