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健康论文-赵乘明,记者,李美霞

社会心理健康论文-赵乘明,记者,李美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社会心理健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健康辅导,心理服务,危机干预,团体辅导,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咨询,青少年心理

社会心理健康论文文献综述

赵乘明,,李美霞[1](2019)在《关注心理健康 促进社会和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6月5日,国家卫健委、中共中央政法委等9部门联合下发文件,将赣州市确定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6月30日,市卫生健康委、市委政法委等14个部门联合下发了《赣州市开展全国社会心理服务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我市推进全国社会心理服务建设(本文来源于《赣南日报》期刊2019-12-09)

陆珏[2](2019)在《构建社会心理健康全程服务链》一文中研究指出苏报讯( 陆珏)到2021年底,苏州将形成普遍服务为前端、监测预警为中端、精准干预为末端的社会心理健康全程服务链。昨天,我市举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推进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美健,副市长曹后灵出席会议。作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城市(本文来源于《苏州日报》期刊2019-12-05)

郭申阳,孙晓冬,彭瑾,方奕华[3](2019)在《留守儿童的社会心理健康——来自陕西省泾阳县一个随机大样本调查的发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在"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的指导下,基于一个代表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通过"分块群组随机"方法抽取的具有统计力度的大样本调查数据,借助分层线性模型和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评定留守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技能。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好坏交织,无法得出留守儿童的社会心理健康劣于非留守儿童的结论;多变量分析显示,在30个结果变量的变化上,只有4个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着性,其中有两个表明留守儿童的变化比非留守儿童好,另两个表明留守儿童的变化比非留守儿童差;没有证据表明留守儿童与犯罪存在因果关系。文章指出,在留守儿童福祉和精神健康方面夸大问题是不可取的,特别是不能将留守儿童"污名化"。(本文来源于《人口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魏晓[4](2019)在《探讨高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社会适应性的促进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不仅包括技能教学,还包括心理教学,其教学宗旨为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意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社会现象。就目前现象来看,当高职学生进入社会后,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过低而无法获取更长远的发展的现象并不罕见。对此,在高职教育中,教师应当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于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本文来源于《心理月刊》期刊2019年21期)

葛彦伟[5](2019)在《试论小组社会工作中发展性模式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而大学,无疑是一个小社会。大学生年龄一般都在二十上下,稚嫩、青涩,对外界充满了好奇,但现代社会纷乱冗杂,大学生心思单纯,极易出现行为偏差。近年来,大学生伤害他人的极端行为犯罪事件也不断发生,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社会工作自20世纪50年代传入中国,以"助人自助"的理念优势、系统的工作方法,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尤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介入研究,有着亟待引进的必要性,本文将运用小组工作中的发展性小组来帮助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发展。(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9年21期)

万华喆,李涛,蒋兴建,吴国栋[6](2019)在《体育课程对“生命教育”中“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嵌入》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指出,中小学生自杀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严峻事实。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进行的网络调查发现,儿童青少年自杀死亡及自杀未遂有392例。然而如何提高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如何通过学校教育来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已经成为社会和家庭关注的重要问题和难题,本文从体育课程的角度出发,并试图从体育活动中找到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生命教育的土壤,为校园生命教育的发展提供新视角。研究方法:本文借助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springer等平台查阅相关的中外期刊,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来对体育课程嵌入生命教育并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可能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从践行生命教育的维度来说,学校体育教育有以下优势: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体育教育主要以运动技术的学习为主,而要完成有一定难度的运动技术,将会伴随一定程度上的身体疼痛,这是一个意志的磨砺过程。学生在不懈努力下,克服困难后,才能取得进步,才能体验成功的喜悦,身体的疼痛才能内化为情感的升华。这个学习过程伴随的身体的疼痛后转为情感的升华和对成功的体验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心理感受,这恰恰也是生命教育的形式。其次,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科拥有更为开放、多元的教学环境。体育教学主要属于室外教学,环境的延伸能使学生投身自然的怀抱,在阳光空气的洗礼下感受生命的灵动,在相互冲撞与交流中得到身心的愉悦。在"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中超越生命。在体育教学中,要在培养意志品质的同时实现生命的超越,首先要做的便是要引导学生敢于在练习过程中克服身体和心理上的困难来追求生命的超越。于是,合理的技能教学目标的设置,鼓励性的评价方法的选择就显得很重要了。另外,应该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练习、自主发展的机会,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只有让学生在认识自我,反思自我中实现精神的超越与自我的重新构建.才是追求成功与创造的动力来源。在"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中平衡生命。众所周知,合理的体育活动对人的情绪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体育活动调节情绪的优势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体育锻炼行为是人们调节情绪的最自然的选择;体育活动的情绪调节方式是一种建设性的行为"。体育活动对治疗抑郁,降低焦虑,提高人的幸福感等方面均具有积极的影响。在"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中关怀生命。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是一个实体,也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存在.只有在复杂的社会现实关系中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体育课堂相比其他课堂,环境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性,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为密切,活动更为频繁。也正因为如此,在体育课中,拥有更多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在"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中尊重生命。道德是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尺度,也是人与人交往的准绳,是每个人内心的"法律"。法国伦理学家施韦泽认为:只有当人付出这样的必然性,帮助它能够帮助的所有生命,避免对生命做出任何的伤害时,他才是真正伦理的。体育中的道德,并不能完全包含社会生活中的良好品德与行为,但这些道德规范往往能够迁移到社会其他方面并带有明显的体育文化特征。体育中的道德,并不能完全包含社会生活中的良好品德与行为,但这些道德规范往往能够迁移到社会其他方面并带有明显的体育文化特征。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体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身心全面、协调发展。作为实现教育与体育目标的组织形式之一的体育课堂由于自身开放、多元的特点,是彰显学生的灵动、发展学生个性的最佳场所,也是践行生命教育的最优化场所。研究结论:现阶段学生的生命教育被忽视情况严重,导致很多学生"生命教育"素养偏低,尤其表现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体育课程是发展学校"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培养学生意志品质,运动调控情绪,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灌输良好的体育道德等多方面来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是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张文龙,叶一舵[7](2019)在《研究生新生领悟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生涯适应力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1 905名硕士研究生新生进行调查,探讨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研究生新生心理问题筛查率25.7%,其中强迫(21.2%)、人际关系敏感(11.4%)、抑郁(7.7%)和焦虑(6.8%)等症状较为突出;研究生新生领悟社会支持、生涯适应力与心理健康两两之间存在显着相关(P<0.01);生涯适应力在研究生新生领悟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β=-0.21,P<0.001)。领悟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一种积极心理品质增益机制,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加强人文关怀以提高研究生新生对可利用社会支持的感知,还可以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课程、开展职业生涯活动以及生涯辅导等途径提升研究生新生的生涯适应力,进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江琳琳,周祎,王瑞[8](2019)在《在援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合社会责任教育的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责任感是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创造性将社会责任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培养内地援疆班学生理想信念以及成长成才具有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胡雪杰[9](2019)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癫痫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社会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癫痫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2月本院诊治的56例癫痫患者的病例资料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式,研究组采用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进行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社会功能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各项社会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癫痫患者进行干预,可以大大提升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加快疾病康复速度,并且降低癫痫的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名医》期刊2019年10期)

楚燕,陈鹭[10](2019)在《守护心理健康 促进社会和谐》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没有全民主动参与的精神健康,就难以真正达到全面健康。今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了到2022年和2030年的总体目标,其中明确要求: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治疗、危机干预等方式,引导公众科学缓解压(本文来源于《厦门日报》期刊2019-10-18)

社会心理健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苏报讯( 陆珏)到2021年底,苏州将形成普遍服务为前端、监测预警为中端、精准干预为末端的社会心理健康全程服务链。昨天,我市举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推进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美健,副市长曹后灵出席会议。作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城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会心理健康论文参考文献

[1].赵乘明,,李美霞.关注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和谐[N].赣南日报.2019

[2].陆珏.构建社会心理健康全程服务链[N].苏州日报.2019

[3].郭申阳,孙晓冬,彭瑾,方奕华.留守儿童的社会心理健康——来自陕西省泾阳县一个随机大样本调查的发现[J].人口研究.2019

[4].魏晓.探讨高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社会适应性的促进作用[J].心理月刊.2019

[5].葛彦伟.试论小组社会工作中发展性模式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研究[J].山西青年.2019

[6].万华喆,李涛,蒋兴建,吴国栋.体育课程对“生命教育”中“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嵌入[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7].张文龙,叶一舵.研究生新生领悟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8].江琳琳,周祎,王瑞.在援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合社会责任教育的体会[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9].胡雪杰.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癫痫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名医.2019

[10].楚燕,陈鹭.守护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和谐[N].厦门日报.2019

标签:;  ;  ;  ;  ;  ;  ;  ;  ;  ;  

社会心理健康论文-赵乘明,记者,李美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