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白叶枯病论文_赵敏,陈建明,严成其,李荣,黄元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稻白叶枯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抗性,单季稻,水稻,基因,蛋白,地理分布,效果。

稻白叶枯病论文文献综述

赵敏,陈建明,严成其,李荣,黄元杰[1](2016)在《浙西北单季稻白叶枯病药剂防控与保产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5种杀菌剂防治单季稻白叶枯病的田间试验表明,初病期施药1次,以667 m2施用20%噻唑锌悬浮剂100 m L、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00 g、20%噻森铜悬浮剂100 m L的防效较好,病指防效分别为31.4%~39.2%,15.8%~21.7%和12.5%~36.5%;药后14 d,以667 m2施用20%噻菌铜悬浮剂100 m L、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00 g、20%噻唑锌悬浮剂100 m L的防效较好,病指防效分别为18.3%,13.8%~26.7%和10.5%~14.0%。在伤口期、初病期和激增期每667 m2各喷施1次20%噻菌铜悬浮剂100 m L,则以伤口期病菌接触前施药1次效果最佳,药后7 d病指防效达90.4%;药后21 d,2次较单次用药的病指防效提高19.9%。初病期防治白叶枯病,每667 m2喷施20%噻唑锌悬浮剂100 m L、20%噻菌铜悬浮剂100 m L、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00 g、20%噻森铜悬浮剂100 m L各1次,对单季稻均有较好的保产效果,分别为23.9%~29.9%,21.0%,20.1%~22.3%,15.9%~18.0%。667 m2施用20%噻菌铜100 m L,以在伤口期病菌接触前施药1次的保产效果最佳,达28.8%;其次在初病期施药1次,保产效果为21.0%;而在伤口期病菌接触前+激增期、初病期+激增期用药2次的保产效果均比单用1次增效明显。(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2期)

赵敏,严成其,黄元杰,李荣,张国忠[2](2015)在《浙西北单季稻白叶枯病发病率与稻谷损失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通过定点定期系统调查水稻白叶枯病发病级别和穗部性状指标,分析浙西北单季稻白叶枯病发病率与稻谷损失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病级受害植株的穗长、每穗粒数无显着差异,而株高、每穗实粒数、空瘪粒数、实粒重、总粒重和千粒重在处理间有显着或极显着差异。其中1~2级植株与对照(未受害株)差异不显着,3~4级植株的相关指标显着或者极显着少(轻)于对照。每穗实粒数、实粒重、总粒重和千粒重分别下降20.9%~30.8%,24.3%~36.1%,20.3%~28.1%和4.3%~7.6%,每穗空瘪粒数增加132.3%~139.8%,而且受害病级越严重,这些指标的下降或增加程度越显着。构建了11个植株在白叶枯病发病初期、激增期、稳定期的发病率与稻谷损失率的相关性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的直线回归方程。研究结果可为浙西北单季稻区白叶枯病的预测预报和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覃宝祥,刘驰,焦晓真,黄大辉,张月雄[3](2014)在《广西普通野生稻白叶枯病广谱抗源的鉴定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鉴定与评价1498份广西普通野生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为培育广谱持久的白叶枯病抗性水稻品种提供材料。【方法】利用华南籼稻区优势菌株(Ⅳ型),对1498份广西普通野生稻进行抗性初筛鉴定;并根据初筛获得的部分抗性稳定材料进行多菌系重复鉴定;对广西普通野生稻的居群抗病性与遗传多样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经抗性初筛,获得70份对白叶枯病抗性稳定的材料;利用7个广西优势菌株(广西Ⅰ~Ⅶ型菌株)对其中60份材料进行广谱抗性筛选鉴定,结果发现在60份材料中,对Ⅰ~Ⅶ菌株抗性表现中抗以上的材料分别为43、50、45、58、52、46和46份。两份材料(RB11和RB19)对7个供试菌株均表现为抗水平;3份材料(RB5、RB7和RB31)分别对Ⅶ、Ⅴ、Ⅴ型菌株表现高抗。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普通野生稻抗性材料出现的频率与居群遗传多样性指数相关性不显着,但与居群地理纬度呈极显着负相关。【结论】鉴定获得一批广谱抗源和高抗野生稻材料,可作为今后水稻白叶枯病抗性育种的重要抗源亲本。(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4年09期)

刘开雨,张月雄,刘芳,邱永福,冯家勋[4](2013)在《水稻抗稻白叶枯病和稻褐飞虱基因聚合系的抗性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培育多抗性基因聚合系可为抗性育种提供重要的材料基础。通过抗源与不同恢复系和保持系进行杂交、多代回交和标记辅助选择,聚合优良的抗稻白叶枯病和稻褐飞虱基因研究,分别获得了基于不同恢复系和保持系遗传背景的抗稻白叶枯病双基因Xa21Xa23聚合系4个,这些抗性聚合系对白叶枯病的表现为高抗;分别获得抗稻白叶枯病和稻褐飞虱的抗性基因Xa21Xa23Bph24(t)聚合系2个和Xa23 Bph24(t)聚合系4个,双抗性聚合系对稻白叶枯病达到高抗水平,对稻褐飞虱的抗性接近高抗水平。结果表明,即使在Xa23表达了高水平抗性的情况下,聚合双基因Xa21Xa23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聚合系对稻白叶枯病的抗性水平;此外,聚合系的两类抗性基因的抗性表达相互之间没有影响。抗性基因聚合系的培育提高了恢复系和保持系的育种价值,同时也为进一步聚合更多的重要抗性基因、培育多抗性水稻品种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刘自单[5](2013)在《云南药用野生稻白叶枯病抗性相关蛋白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是人类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白叶枯病是水稻最重要的细菌性病害,每年对稻谷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从具有广谱抗性的优异种质资源中挖掘抗白叶枯病基因并加以利用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研究表明云南药用野生稻对白叶枯病具有很好的抗性。从抗性相关蛋白筛选鉴定可以为新抗性基因发掘提供十分有用的信息。本实验以具有抗性的云南药用野生稻为供试材料,并采用对供试材料具有不同反应的云南高原粳稻区白叶枯病菌株2001-28和18F,进行接种鉴定,同时设置用清水接种的对照;采用双向电泳-质谱技术分析两种反应类型中药用野生稻蛋白随时间(2h、24h、48h、72h、96h)变化情况,按设定在表达浓度上发生2倍以上变化蛋白界定为差异表达蛋白;观察相同时间点两种反应类型分别与对照比较的差异蛋白及两种反应类型之间的差异蛋白;从中挑选出表达较稳定、并与抗病性相关联的部分蛋白作为候选抗病相关蛋白进行质谱分析鉴定;根据Gene ontology数据库,分析候选抗病相关蛋白。研究结果如下:1.两种反应类型中的差异蛋白数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与对照相比较,亲和反应中每个时间点(2h、24h、48h、72h、96h)得到的差异蛋白数目分别为:30、36、34、25、13个;相应地,非亲和反应中每个时间点得到的差异蛋白数目分别为:30、71、51、44、20个。差异蛋白数目随时间变化趋势均为先上升,然后逐渐下降;两种反应差异蛋白数目达最多的时刻均在24h;在同一时间点上表达差异蛋白数目均为非亲和反应远多于亲和反应。非亲和反应与亲和反应比较,每个时间点的差异蛋白数目分别为:29、65、44、38、19个,提示两种反应差异最大的时刻为24h左右。2.差异蛋白质谱鉴定及功能分类抗病相关蛋白存在于非亲和反应和亲和反应中,为了更加全面而准确的筛选到在寄主抗病防御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本次筛选出的25个蛋白点包括以下叁个方面:(1)满足对照、亲和反应及非亲和反应叁者之间均具有表达差异的差异蛋白点14个。(2)非亲和反应中特异表达的差异蛋白点6个(在亲和反应中不发生表达)。(3)亲和反应中特异表达的差异蛋白点5个(在非亲和反应中不发生表达)。将25个差异蛋白成功进行质谱鉴定并按其功能分为五类:与光合作用相关的蛋白共10个(40%);与抗逆胁迫相关的蛋白共11个(44%);与氮代谢相关的蛋白2个(8%);与糖酵解及核酸形成相关蛋白分别为1个(4%)。与对照相比,在11个与抗逆胁迫相关蛋白中,热休克蛋白、黄酮3‘-0-甲基转移酶1(Flavone3'-O-methyltransferase1)、R2R3-MYB转录因子这3个蛋白在非亲和反应中表现为特异上调,而在亲和反应中不表达;在亲和反应中特异下调的腈水解酶在非亲和反应中不表达;同时,在亲和反应中表达下调的类萌发素蛋白(germin-like protein)、肽基脯氨酰基顺反异构酶(peptidyl-prolyl-cis-transisomerase)、铁蛋白、、分子伴侣4个蛋白在非亲和反应中上调表达。从这一结果可以推测在非亲和反应中上调表达的抗逆胁迫相关蛋白可能通过叁条途径使宿主获得抗性:①R2R3-MYB转录因子、黄酮3'-0-甲基转移酶1、腈水解酶和肽基脯氨酰基顺反异构酶调控产生次生代谢产物作为植物进行自身防御的关键物质。②以上有些次生代谢产物(如JA和SA)作为信号转导分子调控PR蛋白的表达来抵御病原菌的侵害。③过氧化物还原酶、铁蛋白、热休克蛋白、分子伴侣可能协同作用来抵抗病菌侵染时细胞内积累的ROS。肽基脯氨酰基顺反异构酶、黄酮3'-0-甲基转移酶1、R2R3-MYB转录因子和类萌发素蛋白可能只存在于药用野生稻与白叶枯病菌互作中并与药用野生稻的广谱性抗性紧密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3-05-01)

吴彭龄[6](2012)在《单季稻白叶枯病流行原因分析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近几年调查研究,基本掌握了单季稻白叶枯病在枞阳县的发生规律,对其流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期刊2012年07期)

阳海宁,韦绍丽,李孝琼,张月雄,刘驰[7](2010)在《标记辅助培育水稻抗稻褐飞虱和稻白叶枯病基因聚合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稻白叶枯病和稻褐飞虱是水稻的主要病虫害,利用优良的抗性基因培育抗性基因聚合系对于防治稻白叶枯病和稻褐飞虱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回交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将抗稻白叶枯病基因Xa23和抗稻褐飞虱基因Bph3分别导入主栽杂交水稻品种的保持系先B、天B、盟B、龙特甫B和桂B中。结果表明,获得稳定的单抗性基因导入系1436份和双抗性基因聚合系144份。人工接种鉴定结果显示,Xa23导入系和Xa23Bph3聚合系对抗稻白叶枯水平达到中抗和接近高抗的水平(1.1~3.0级),Bph3导入系和Xa23Bph3聚合系抗褐飞虱水平达中抗到抗的级别(3.2~4.0级)。农艺性状分析显示多数抗性基因聚合系的株高、剑叶长宽度、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与受体差异不显着,只有少数聚合系有1~2个性状的差异。SSR标记分析表明抗性基因聚合系的遗传背景回复率达89.6%~97.8%,等位性位点纯合度达95.6%~99.9%。初步证明本研究已成功地获得抗稻白叶枯病和稻褐飞虱基因的聚合系,这些抗性改良保持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并为建立完善的分子设计育种平台提供了重要育种材料基础。(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0年01期)

奎丽梅,卢义宣,苏艳,曹永生,刘晓利[8](2009)在《云南稻作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 Ⅶ.稻白叶枯病抗性资源的多样性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GIS、BioDiversity等技术分析了4062份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白叶枯病抗性多样性在云南不同气候类型和各类稻区的表现。结果表明,稻白叶枯病抗性与气候环境因素呈显着相关。稻白叶枯病抗性多样性从南亚热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热带→南温带→中温带逐渐减小,反之增大;随海拔的升高、温度的降低而减少,反之增大。亚热带是稻白叶枯病抗性多样性富集气候带。单双季籼稻区和水陆稻区的稻白叶枯病多样性高于其他稻作区,稻作复杂地区稻白叶枯病抗性多样性较高。发掘了198份值得研究利用的优异的稻白叶枯病抗性资源。(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冯尔勇,周红军,吕奎生,张安存[9](2009)在《楚州区稻白叶枯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白叶枯病俗称白叶瘟,是水稻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两年有加重发生趋势,对水稻为害很大。发病后引起水稻叶片干枯,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空秕粒增加,千粒重降低。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的可减产50%~60%,甚至绝收。(本文来源于《植物医生》期刊2009年05期)

杨朗,梁广文,曾玲,岑贞陆[10](2008)在《水稻品种次生物质与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抗性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了对白叶枯病具有不同抗性水平的12个水稻品种中的19个(组)次生物质色谱峰(面积)的差异及其与白叶枯病抗性水平间关系。结果表明,水稻品种抗性水平与谱峰面积值之间相关极显着(R=0.992,p<0.01),被测的19个组分中,峰1、峰2、峰8、峰10、峰12、峰14、峰16和峰18是影响水稻对稻白叶枯病抗性水平的主要抗原次生物质。建立了水稻品种对白叶枯病抗性级别与以上次生物质含量谱峰面积之间的回归模型:Y=10.7603+0.1823X1-0.2287X2+0.2163X8-2.1975X10+0.0728X12-0.7438X14+1.1484X16-0.7795X18。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品种中起抗病作用的抗原次生物质不止一种,而是几种的组合,而且它们对水稻抗病性的贡献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这与它们的性质与含量密切相关。提出了以抗原次生物质为标记的快速分析、鉴定、预测水稻品种对稻白叶枯病抗性水平的新途径、新方法。(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08年08期)

稻白叶枯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旨在通过定点定期系统调查水稻白叶枯病发病级别和穗部性状指标,分析浙西北单季稻白叶枯病发病率与稻谷损失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病级受害植株的穗长、每穗粒数无显着差异,而株高、每穗实粒数、空瘪粒数、实粒重、总粒重和千粒重在处理间有显着或极显着差异。其中1~2级植株与对照(未受害株)差异不显着,3~4级植株的相关指标显着或者极显着少(轻)于对照。每穗实粒数、实粒重、总粒重和千粒重分别下降20.9%~30.8%,24.3%~36.1%,20.3%~28.1%和4.3%~7.6%,每穗空瘪粒数增加132.3%~139.8%,而且受害病级越严重,这些指标的下降或增加程度越显着。构建了11个植株在白叶枯病发病初期、激增期、稳定期的发病率与稻谷损失率的相关性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的直线回归方程。研究结果可为浙西北单季稻区白叶枯病的预测预报和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稻白叶枯病论文参考文献

[1].赵敏,陈建明,严成其,李荣,黄元杰.浙西北单季稻白叶枯病药剂防控与保产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16

[2].赵敏,严成其,黄元杰,李荣,张国忠.浙西北单季稻白叶枯病发病率与稻谷损失关系的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5

[3].覃宝祥,刘驰,焦晓真,黄大辉,张月雄.广西普通野生稻白叶枯病广谱抗源的鉴定与评价[J].南方农业学报.2014

[4].刘开雨,张月雄,刘芳,邱永福,冯家勋.水稻抗稻白叶枯病和稻褐飞虱基因聚合系的抗性表现[J].西南农业学报.2013

[5].刘自单.云南药用野生稻白叶枯病抗性相关蛋白筛选[D].云南大学.2013

[6].吴彭龄.单季稻白叶枯病流行原因分析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

[7].阳海宁,韦绍丽,李孝琼,张月雄,刘驰.标记辅助培育水稻抗稻褐飞虱和稻白叶枯病基因聚合系[J].分子植物育种.2010

[8].奎丽梅,卢义宣,苏艳,曹永生,刘晓利.云南稻作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Ⅶ.稻白叶枯病抗性资源的多样性分布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9

[9].冯尔勇,周红军,吕奎生,张安存.楚州区稻白叶枯病的综合防治技术[J].植物医生.2009

[10].杨朗,梁广文,曾玲,岑贞陆.水稻品种次生物质与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抗性的关系[J].生态学报.2008

论文知识图

一5.四个内生细菌菌株的含菌液对稻白一四个内生细菌菌株的去菌液对稻白叶一4.四个内生细菌菌株的菌体对稻白叶不同气候带中稻白叶枯病抗性多...不同气候带中稻白叶枯病抗性多...不同稻作区划中稻白叶枯病抗性...

标签:;  ;  ;  ;  ;  ;  ;  

稻白叶枯病论文_赵敏,陈建明,严成其,李荣,黄元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