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椿种子直播与根插繁育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高鷃铭[1](2016)在《香椿快繁、挥发性成分鉴定及其醇提物对果蝇寿命的影响》文中指出本实验以福建省林业科学院选育的香椿为材料,对香椿组培快繁,不同生长期叶片总黄酮、总酚含量变化,香椿叶粗提取物体外抗氧化能力和对果蝇寿命的影响及挥发性化学成分鉴定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香椿组培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增殖培养基MS+BA1.0mg/L+NAA0.1mg/L+GA0.1mg/L;最佳发根培养基是MS+NAA0.2mg/L+IBA0.2mg/L;腐殖土基质移栽效果良好。(2)对4、7、10月份的香椿叶中总黄酮、总酚含量变化及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总黄酮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同生长时期之间有显着差异;总酚含量随时间呈上升趋势,老叶的总酚含量与嫩叶存在显着差异。香椿乙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有清除作用,清除能力比单一维生素E强。(3)一定浓度的香椿乙醇提取物对果蝇寿命有延长作用,对雌蝇寿命延长效果最佳的提取物浓度是0.1%,对雄蝇寿命延长效果最佳的提取物浓度是1%;随着香椿叶乙醇提取物浓度的升高,果蝇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明显上升,脂质过氧化降解产物MDA含量明显降低,并且呈现良好的剂量反应关系。(4)香椿叶乙醇提取物对阿尔兹海默症果蝇的寿命延长效果不显着。(5)从香椿叶中鉴定出36种物质,含量较高的成分有2,4-二甲基噻吩(18.52%)、1-去氢白菖烯,(6.9%)、β-杜松烯(2.29%)等;花中鉴定出37种物质,含量较高的组分是石竹烯(8.81%)、(1 aR)-1 aβ,2,3,3 a,4,5,6,7bβ-Octahydro-1,1,3aβ,7-tetramethyl-1 H-cyclopropa[a]naphthale ne(7.88%)、(-)-古巴烯(7.78%)、雅榄蓝烯(7CI)(7.61%)、(-)-β-杜松烯(5.90%)、α-荜澄茄油烯(4.15%)、1,5,9,9-四甲基-Z,Z,Z-1,4,7,-石竹烯(3.94%)、异丁子香烯(3.45%)、1-去氢白菖烯(2.96%)等;从香椿种子中鉴定26种化合物,含量较高的组分有(-)-a-桉叶烯(15.37%)、10s,11s-雪松烷-3(12),4-二烯(15.00%)、α-毕澄茄烯(5.18%)、(-)-β-榄香烯(4.13%)、δ-杜松烯(3.87%)、γ-榄香烯(3.51%)、1,2,4a5,6,8a-hexahydro-4,7-dimethyl-1-(1-methylethyl)-Naphthalene(3.72%)、(-)-大根香叶烯(2.89%)。香椿叶、花和种子的挥发性成分有4种共同的化合物成分,分别是β-榄香烯、大根香叶烯、1-去氢白菖烯、α-杜松醇。本研究证明了香椿叶乙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为香椿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李永峰[2](2016)在《山西主要针叶树种容器育苗基质配方研究》文中提出由于容器苗在造林中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在生态造林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容器育苗在山西得到了很大发展。山西主要育苗基质采用原土和草炭土混配,配方多随意,直接影响了苗木的质量。为了找出适合山西省主要针叶树种容器苗培育的基质,本研究按照基质配方筛选的原则,选用该地区便宜且多见的、理化性质符合的农作物玉米秸杆、树皮粉替代草炭,和蛭石、珍珠岩等无机基质适当配比,形成复合基质,以国际社会公认的草炭:蛭石2:1的复合基质作为对照,安排两因素组合和三因素组合8大类共38个处理。选择白皮松、油松、华山松、樟子松等6个针叶树种,在省苗圃开展了容器育苗对比实验。每个树种采取容器直播育苗方式,安排38个基质配方。根据苗木生根系和苗高对比和对复合基质理化性质的综合分析表明,秸秆复合基质具有适宜的容重,且具备透气性和保水性的双重优势,此外,在pH值、EC值、TDS值、有机质含量和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方面表现良好,结果证明秸杆是该地区取代草炭的重要有机基质基础材料,应用前景十分光明。此外,本研究还通过对不同树种生态习性的研究,找出适合不同树种的基质配方,对实践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李昕升[3](2015)在《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瓜起源于美洲,学名Cucurbitamoschata,Duch.,是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性草本植物。南瓜在中国的产地不同,叫法各异,南瓜无疑是该栽培作物最广泛的叫法。南瓜是中国重要的蔬菜作物,是中国菜粮兼用的传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经由欧洲人间接从美洲引种到中国,已有500余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我国是世界南瓜的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南瓜的栽培面积很广,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产量颇丰,南瓜除了作为夏秋季节的重要蔬菜,还有诸多其他妙用。本研究属于农业史(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农村社会史)的研究范畴,以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定性与定量、动态与静态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重点分析南瓜的起源、世界范围的传播、品种资源、名称考释,中国引种的时间、引种的路线、推广的过程、生产技术的发展、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引种和本土化的影响等,力求全方位、动态的展现南瓜在中国引种和本土化的全貌。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科学(GIS)技术的运用,尽可能地将历史时期南瓜种植分布情况地图化,以便更清晰、直观的呈现南瓜种植的时空演变。顾名思义,“引种”是指美洲作物南瓜从域外引种到中国,包括引种的时间、路径、过程等相关问题。“本土化”则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推广本土化,南瓜从引种到中国以后,通过多种方式、路径在中国推广,从最初引种的东南沿海、西南边疆推广到各大地区,并逐步覆盖全国,南瓜的推广本土化过程不但使南瓜在全国迅速普及,而且也导致南瓜主要种植区发生了时空的变迁,推广本土化最为重要,南瓜很快成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作物,推广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基本完成;第二,技术本土化,虽然南瓜的生产技术与加工、利用技术在美洲历史悠久,但是没有随着南瓜引种到中国而一同传入,完全是中国劳动人民在传统瓜类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南瓜生产技术体系和加工、利用技术体系,技术本土化最为复杂,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民国以来继续发展,改革开放之前基本完成;第三,文化本土化,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精神层面狭义的文化,南瓜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从南瓜民俗的兴起,到南瓜文学的传播,再到南瓜精神的扩散,南瓜文化从属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认同,文化本土化最为深入人心,是当今国人不知南瓜为域外作物的重要心理原因,文化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发展最快,达到了高潮,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乃至到了今天都从未停止。推广本土化、技术本土化和文化本土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本研究也主要从这三个层面展开。美洲是人类最早栽培的古老作物之一——南瓜的起源中心,南瓜在美洲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在前哥伦布时代,南瓜已经是美洲印第安农业的主要农作物,对南瓜的生产和利用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南瓜随着欧洲向美洲殖民、探险、宗教传播的高潮,先传入欧洲,并经由欧洲人之手传遍世界各地。中国可能是在16世纪初期由葡萄牙人首先引种到东南沿海,稍晚西南边疆也独立从印度、缅甸一带引种南瓜。由此,南瓜迅速在中国内地推广,南瓜与其他美洲作物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个别省份基本上都是在明代引种的,17世纪之前,除了东三省、台湾、新疆、青海、西藏,其他省份南瓜栽培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入清以来南瓜在各省范围内发展更加迅速,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逐渐成为南瓜主要产区。新中国成立之后,南瓜产业发展有序而规范,文革时期南瓜生产进入停滞期,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南瓜产业才再次焕发生机,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南瓜的生产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前后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说明科学技术才是推动南瓜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南瓜拥有丰富的基因库,品种、形态非常多样,生物多样性极其突出,堪称“多样性之最”,因此造成了不同地区南瓜称谓混乱、名实混杂,以及正名与别称长期共存的现象,对南瓜的名称进行考释,可以理清其命名原由等问题。同时,南瓜与同为南瓜属的美洲同源作物笋瓜、西葫芦的对比以及对南瓜的品种资源的梳理,都有助于更准确的认识南瓜本土化过程。南瓜传入中国不久,劳动人民便通过认真观察、总结,创新出了关于的南瓜的选种育种、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的一整套栽培技术体系,以及贮藏、食用、药用和饲用等多方面的南瓜加工、利用技术体系,体现了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我国传统农业的包容性,这些关于南瓜的技术经验和基本成就,对于现代南瓜生产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是我国重要的农业遗产。即使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南瓜技术成就,受现代自然科学影响越来越深,也还是能看出传统技术深深的烙印。南瓜是美洲作物中的“急先锋”,引种和本土化速度为美洲作物之最,有着深刻的动因:前提因素是自然生态因素(生态适应性、生理适应性),最重要因素是救荒因素,移民因素是加速因素,经济因素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因素且作用越来越大,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素。南瓜引种和本土化产生了诸多影响,意义深远:对救荒、备荒的影响是南瓜在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影响,在全国任何地区均是如此,养活了无数的人口;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了我国传统蔬菜作物结构,完善了传统农业种植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是对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影响,历史上就从来不乏依靠南瓜牟利的人群,如今,南瓜产前—生产—加工—市场,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构成了南瓜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传统医学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晚明以降南瓜就一直是重要的中药材,不但充实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更在救死扶伤方面建树颇多,对传统医学影响很大;最后便是对文化的影响,南瓜文化丰富多彩,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多样的文化符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康利平[4](2013)在《野生蔬菜—地笋生物学特性、生育规律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野生蔬菜——地笋(Lycopus Lucidus Turcz.)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地下膨大根状茎是主要的食用器官,因其营养丰富,口感爽脆,兼具药用功能等优良特性,是值得开发的野生植物。为深入而系统的了解地笋的生育特性,为其规模化栽培和产业化开发奠定理论基础,本试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了地笋的生物学特性、生育规律、地笋根状茎膨大机理、地笋根状茎营养物质积累规律、地笋染色体核型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地笋生物学特性(1)地笋温度生物学特性地笋根状茎萌发的最低地温为4.3℃,最适温度是20℃。地笋出苗的最适10cm地温范围为13.3~22.7℃。地笋幼苗生长的最适10cm地温范围为17.7℃~27.7℃,最适的气温范围为17.0℃~24.7℃。地笋幼苗的致死温度为-12℃,根状茎的致死温度为-24℃。(2)地笋光合特性地笋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表现为双峰曲线。其峰值分别出现在上午10:00和下午14:00,有明显的午休现象。(3)地笋根系分布特性地笋根系的生物量分布为“伞”形。地笋的根系在垂直分布上主要集中在距地面20cm范围内,水平分布上也主要集中在距主茎20cm的范围内。2地笋生育规律(1)地笋植株生长动态从幼苗出齐开始,地笋植株的株高、株展、茎粗、叶数、叶面积均随生长期持续增加。在出齐苗后的15d,地笋株展出现迅速增加,地笋植株的株高、叶数、叶面积在出齐苗后的30d~60d的增长速率最大。(2)地笋开花动态地笋单株开花期为68d,在呼和浩特地区为7月上旬到9月上旬;其单花开花时间为48h±2h。(3)地笋根状茎膨大动态地笋根状茎膨大期间,其鲜质量和干质量均呈“S”形曲线变化;体积增大呈前期缓慢,后期迅速的变化趋势;并且质量的快速增加期较体积的快速增加期出现的早。地笋根状茎的膨大期间,粗度的快速增长较长度的快速增长早。(4)地笋根状茎膨大与环境条件、物质分配、氮磷钾积累、源库活性、解剖结构的关系地笋根状茎的膨大过程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地笋根状茎在进入根状茎膨大期后,适当的低温短日照条件有利于根状茎的膨大。地笋的全株生物量随根状茎膨大期而逐渐增加。根冠比随膨大期延长而逐渐增加,到膨大末期根冠比>1。膨大根状茎中氮磷钾的积累量由多到少为钾>磷>氮。地笋根状茎膨大期间,地笋的源、库活性在开始膨大后的30d~60d较高。地笋根状茎的横切面由表皮、皮层和中柱组成。地笋根状茎的膨大由皮层薄壁细胞和中柱细胞共同完成,尤以中柱细胞做出主要贡献。(5)地笋根状茎膨大期间营养成分积累规律通过测定地笋根状茎在不同膨大期中部分营养物质的含量,得出随着地笋根状茎的膨大,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小幅升高后快速降低再持续升高的变化规律;蔗糖含量为先升高后降低;纤维素、淀粉含量在整个膨大期内表现为持续升高,升高速率都表现为“慢-快-慢”,可溶性蛋白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N、P、K的积累量随膨大期延长而持续增加。3地笋染色体核型分析地笋染色体数为2n=30,x=15;核型公式:2n=2x=30=18m(SAT)+10sm+2T,染色体长度组成为2n=30=6L+12M2+6M1+6S,核型分类为2C型。
郭有燕[5](2013)在《陕北黄土丘陵区文冠果种群生殖生态与类型划分》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陕北黄土丘陵区文冠果天然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样地调查和控制试验,对文冠果种群不同生境条件下的繁殖方式、繁殖特征、繁殖对策、年龄结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文冠果种群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能力及适应策略;对陕北黄土丘陵区文冠果种群天然类型进行了划分,初选了速生、高产的优良单株;分析了种子大小与耐旱性的关系;为文冠果天然林保护和资源培育提供了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生境文冠果种群有性生殖生态研究表明:不同坡向文冠果天然种群均具有有性生殖能力,阳坡生境的文冠果单株开花量、结实量相对半阳坡和半阴坡生境均较大;文冠果结实主要集中在树冠的上部和中部,下部较少;阳坡、半阳坡和半阴坡3种生境文冠果种子形成1年生幼苗的概率低,文冠果实生幼苗数量较少,随着幼苗年龄的增加,数量进一步减少,依靠实生苗不足以实现文冠果种群更新;阳坡生境有利于实生苗定居发育,幼苗高度、基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均优于半阳坡和半阴坡;环境因素对文冠果有性生殖有影响,光照与单株产种量、幼苗生物量积累呈正相关,而土壤水分与实生苗数量呈负相关。(2)文冠果种群无性繁殖研究表明:无性繁殖方式主要有根基萌苗、根系萌苗和伐桩萌苗,其中根基萌苗对文冠果种群更新贡献较大。文冠果3种无性幼苗的生长均表现为阳坡>半阳坡>半阴坡,并且3个生境,文冠果无性幼苗生长均表现为伐桩萌苗>根基萌苗>根系萌苗;半阳坡生境文冠果种群无性繁殖能力最大,而半阴坡生境最小;随着伐桩高度的增加,萌苗数量增加,萌苗生长旺盛,当伐桩高度达到10.1-15cm时,萌苗数量达到最大值;伐桩直径与萌苗数量、萌苗生长量呈正相关;断根直径越大,萌苗数量越多,并且基径、冠幅与断根直径呈显着的正相关;萌苗高度则随着断根直径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少;每桩或每断根根系上萌苗数量过多时不利于萌苗的生长。(3)文冠果种群在各坡向均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种群在各坡向存在两种繁殖方式的权衡。在阳坡、半阴坡生境,文冠果实生幼苗数量与无性幼苗数量比值大于1,说明种群主要以有性生殖为主。在半阳坡生境,实生幼苗数量与无性幼苗数量的比值小于1,说明种群主要以无性繁殖为主。两种繁殖的瓶颈期在实生苗的种子-幼苗阶段和无性苗的幼树-成株阶段;在相同生境条件下,文冠果幼苗生长状况均表现为无性苗>实生苗,在3个生境生长表现为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陕北黄土丘陵区文冠果种群在新生境定居下来的过程中,首先以实生苗入侵;当水分、光照、养分较好时,文冠果又以无性繁殖方式迅速占领空间,繁衍后代。(4)通过对陕北黄土丘陵区文冠果种群年龄结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表明:陕北黄土丘陵区文冠果种群年龄结构呈进展型,幼龄个体数多,中老龄个体数少;文冠果种群在Ⅱ龄级死亡率较高,随着龄级的增加,死亡率降低,种群在Ⅴ龄级、Ⅵ龄级再次出现了死亡高峰;该地区文冠果种群存活曲线呈DeeveyⅢ型;种群在空间分布格局上总体呈聚集分布,半阳坡生境文冠果种群聚集强度较大,随着龄级的增加,聚集强度逐渐降低,逐渐趋于随机分布。(5)通过对陕北黄土丘陵区文冠果种群天然类型划分和优良单株选择,依据生长性状和结实性状将文冠果天然类型划分为4类:低产乔木型、低产灌木型、高产乔木型和高产灌木型,其中,低产乔木型和低产灌木型在该区域文冠果种群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根据选优的标准,通过因子分析法,在该区域共选出30株速生高产的优良单株,其中,任家台9株,交道坡7株,仁台村6株,公路山8株。(6)种子大小和文冠果耐旱性关系的研究表明:随着水势的降低,发芽率逐渐降低。-0.6Mpa处理下种子发芽率与-0.2Mpa处理下的发芽率相比显着降低;在各处理中,大种子发芽比例最高,且最早开始发芽;随着水分胁迫的增加,MDA、Pro、SOD、POD、CAT含量均增加,水分是种子萌发的关键因子;通过发芽率、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表明,大种子表现出更大的耐旱性。
王伟友[6](2012)在《短周期玩具原料林树种选择与应用》文中提出本研究是在分析云和县社会经济现状和林地条件的基础上,对云和县玩具原料林基地建设所需的主要立地指数和玩具原料林基地建设的树种选择标准,同时对15个引进的和本地乡土的原料林基地建设主要树种进行分析,研究了以产量指标、树种适应性、营造林特点和树种经济效益为玩具原料林造林树种选择的主要依据,对实地调查和资料检索的15个树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 etChamp)、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is(Hemsl.)Sarg)、杂交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tulipifera)、美国梧桐(Platanus occidentalis Linn.)、东京野茉莉(Styrax tonkinesis)、毛红椿(Toona ciliata Roem.var. pubescena (Fr.)Hand-Mazz.)、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 (Roxb.)Burtt et Hill)等综合表现良好,桤木(Alnus cremastogyne Burk.)、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闽粤栲(Castanopsis fissa Rehd. etWils)、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Lour.)Poir)、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Thunberg)Oersted)、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Lindl.)Schott.)、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L.)Presl.)等次之,翅荚木(Zenia insignis)在云和不适宜大面积造林。在树种选择的同时根据云和县的造林立地条件进行了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开展了主要玩具原料林树种良种繁育技术研究、玩具原料林高效栽培模式研究、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生态省力型更新模式与综合评价、阔叶林采伐迹地省力化更新技术研究,初步确定了云和县玩具原料林高效栽培技术方案。
陈德根[7](2011)在《菜用香椿优良种源评价与筛选》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不同种源香椿(Toona sinensis)的种子品质特性、芽菜感官品质、芽菜营养动态变化规律及芽苗菜生产和营养价值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各个种源进行综合评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参试11个种源香椿的种子品质存在着显着(P<0.01)差异:种子千粒重表现出西—东、南—北方向渐小的变异,种子长和宽主要表现出南北部差异;各种源香椿种子营养物质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差异分别达到了0.05、0.05、0.01和0.01的显着水平。2、10个种源香椿芽菜四次采收时期内感官品质评价得分为80-92分之间,其中贵州黔西南州种源得分最高(92分),且种源间达到了显着水平(P<0.05);10个种源4次不同的采收时期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分别为升—升—升—降;升—升—降—升,而维生素C含量则没有显着变化,集中在91.53 mg/100g左右。3、11个种源香椿种子生产出的芽苗菜的长度在7.3 cm~13.4 cm之间,单棵鲜重在2.4g-3.7 g之间,每1g种子可生产芽苗菜5.7 g-9.2 g;种源间芽苗菜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平均为4.9 mg/g,维生素C的含量平均为0.83 mg/g,游离氨基酸含量平均为2.7 mg/g。4、对于11个不同种源香椿的种子和芽苗菜,通过赋值权重法综合评定的最佳种源为山东泰安,该种源表现最优。5、对于10个不同种源香椿芽菜营养物质含量,通过TOPSIS距离综合评价法表明山东济源和湖南洞口种源明显优于其它种源。
杨宁[8](2010)在《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自然恢复植被特征及恢复模式构建》文中指出通过对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自然恢复植被特征及植被恢复模式构建进行系统的研究,其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数学模糊聚类分析,对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并应用Patrick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比较分析了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空间位置的物种多样性特点。结果表明:1)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的植物群落可分为6种群丛类型,分别为Ⅰ.杉木—牡荆+六月雪—夏枯草群丛;Ⅱ.马尾松—牡荆+六月雪—野菊花群丛;Ⅲ.紫薇—野菊花+蒲公英群丛;Ⅳ.糯米条—野菊花+蒲公英群丛;Ⅴ.须芒草+狗尾草群丛;Ⅵ.须芒草+马鞭草群丛,这6种群丛分别代表的空间位置各异。2)通过分析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的物种多样性可知:①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其大小顺序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②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有一定的坡性特征,阴坡植被无论是乔木层、还是灌木层和草本层,它们的物种丰富度、均匀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是大于同一水平空间的阳坡;③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生物多样性在不同的垂直空间位置上表现各异,无论是阳坡还是阴坡其物种丰富度、均匀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从总体上来说从上坡至下坡有逐步增大的趋势。此特征显示在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恢复中应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相应的植物种类与模式。(2)对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生物量特征进行研究,其生物量具有以下特点:1)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阳坡植物群落平均总生物量为5133.6kg.hm-2,其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枯落物层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936.7kg.hm-2、1624.7kg.hm-2、1400.8kg.hm-2和171.4kg.hm-2,分别占阳坡植物群落平均总生物量的20.9%、24.1%、50.6%和4.4%;阴坡植物群落平均总生物量为5512.4kg.hm-2,其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枯落物层平均生物量分别为2251.4.7kg.hm-2、1650.6kg.hm-2、1437.2.8kg.hm-2和173.2kg.hm-2,分别占阴坡植物群落平均总生物量的22.0%、23.4%、50.3%和4.3%.2)阳坡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其地上部分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分别占阳坡乔木总生物量、灌木总生物量和草本总生物量的百分数依次是80.2%、19.8%;52.4%、47.6%和43.6%、56.4%;阴坡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其地上部分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分别占阴坡乔木总生物量、灌木总生物量和草本总生物量的百分数依次是83.2%、16.8%;55.0%、45.0%和46.6%、53.4%;3)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枯落物层的生物量在不同的空间位置其大小顺序依次为:乔木层只在下坡存在;灌木层是中坡>下坡;草本层和枯落物层均为中坡>下坡>上坡;4)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枝叶、枯落物、根系生物量占植物群落总生物量的比例其大小顺序的变化规律是:上坡与中坡变化规律是根系>枝叶>枯落物,下坡的变化规律是枝叶>根系>枯落物;5)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空间位置的草本层的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和地下部分生物量比值从上坡至下坡逐渐增大。(3)在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以受干扰而退化,经封育后自然恢复至灌丛阶段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其中设置400个5m×5m共计1hm2的相邻网格样方,对其进行群落学调查。应用聚集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格林指数、聚集强度、Cassie指标、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等方法,研究了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自然恢复灌丛阶段群落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所有种群的空间分布呈显着的聚集分布,同时,各种群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也呈聚集分布,且随发育阶段的进展聚集程度逐渐减小。这主要与物种本身的生态学与生物学特性有关,以及与物种的竞争排斥作用有密切联系。聚集程度的大小在一定的程度上可用来表征植物群落的恢复程度,随着恢复过程的向前发展,种群聚集程度将下降。(4)用定量分析法对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自然恢复演替进程中种群生态位动态进行了研究。先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择四类典型样地,分别代表群落演替进程中四个不同的阶段。再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测算不同演替阶段内所有种群的生态位宽度以及生态位重叠,并分析它们的生态学意义。结果表明:1)生态位较宽的植物种类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较高的资源利用能力;2)种群生态位动态较好地表征了生境、竞争关系与分布格局的变化动态;3)生态位较宽的种群间与有较多相似生态特性的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大;4)群落内种群的平均生态位重叠值从演替阶段Ⅰ至演替阶段Ⅲ逐渐增加,至演替阶段Ⅲ最大,至演替阶段Ⅳ稍有回落。(5)对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0~50cm土层土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同一水平空间位置上,土壤平均含水量总的变化趋势是阴坡>阳坡,而土壤水分变异系数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规律;2)在同一垂直空间位置上,阴坡与阳坡不同坡位的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均为:下坡>中坡>上坡。阳坡的土壤水分变异系数的大小顺序是:阳坡上坡>阳坡中坡>阳坡下坡;而阴坡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3)在同一水平空间位置,不同坡向土壤剖面含水量变化明显,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加。从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来看,无论是阳坡还是阴坡,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V”形规律,土壤水分的最稳定的层次均出现在10~30cm处。(6)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就和采集湖南农业大学生态研究所紫色土生态实验站部分收集整理和实验数据,从全局性、紧迫性、高效性、层次性、可持续性、创新性和多样性的角度提出了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恢复模式建设的三种典型模式,即:在其上坡、中坡与下坡分别采取灌草模式、乔灌草模式、和经济林果与绿肥牧草模式,以期促进该区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姜新[9](2009)在《香椿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综述了近年来香椿在繁殖、栽培、生理、化学成分和综合利用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我国香椿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王燕芳[10](2008)在《特蔬香椿温室栽培技术》文中认为1香椿的特征特性香椿为多年生落叶乔木,树干可长至10m以上。其幼叶为紫红色,成叶绿色,略有涩味;花为白色;子房圆锥形;朔果,圆或卵形,成熟后为圆锥形,开裂后为钟形;6月开花,10~11月成熟;种子芽率低,含油量较高。香椿喜温,适宜在平均气温8~10℃以上地区
二、香椿种子直播与根插繁育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香椿种子直播与根插繁育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香椿快繁、挥发性成分鉴定及其醇提物对果蝇寿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1 香椿育苗繁殖研究概况 |
1.1 种子繁殖育苗 |
1.2 扦插繁殖育苗 |
1.2.1 插根繁殖 |
1.2.2 插枝繁殖 |
1.3 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育苗 |
2 香椿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2.1 香椿营养成分 |
2.2 香椿活性成分 |
2.3 香椿挥发性化学成分 |
3 香椿药理活性研究 |
3.1 抗氧化活性 |
3.2 抑菌消炎活性 |
3.3 降血糖活性 |
3.4 抗肿瘤活性 |
3.5 其它作用 |
4 香椿应用 |
5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5.1 研究目的意义 |
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章 香椿优良树种组织培养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外植体消毒 |
2.3 培养方法 |
2.3.2 芽增殖培养基 |
2.3.3 生根培养基 |
2.4 培养条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初期培养 |
3.2 植物生长物质对芽增殖的影响 |
3.3 植物生长物质对香椿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
3.4 炼苗移栽 |
4 结论与讨论 |
第二章 不同生长时期香椿叶黄酮和多酚含量及清除DPPH能力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样品制备 |
2.3.2 香椿叶总黄酮含量测定 |
2.3.3 香椿叶总多酚含量测定 |
2.3.4 香椿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生长时期香椿叶总黄酮含量 |
3.2 不同生长时期香椿叶总多酚含量 |
3.3 香椿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
4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香椿醇提物对果蝇寿命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香椿叶乙醇提取物制备 |
2.3.2 果蝇培养基制备 |
2.3.3 果蝇寿命试验 |
2.3.4 果蝇SOD、MDA及蛋白含量的测定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香椿叶乙醇提取物对果蝇寿命的影响 |
3.1.1 香椿叶乙醇提取物对雄性果蝇的影响 |
3.1.2 香椿叶乙醇提取物对雌性果蝇的影响 |
3.2 香椿叶乙醇提取物对果蝇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3 香椿叶乙醇提取物对果蝇SOD酶活力的影响 |
3.4 香椿叶乙醇提取物对果蝇MDA含量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香椿醇提物对阿尔兹海默症果蝇寿命的影响 |
1 前言 |
2.1 实验材料 |
2.2 培养基配方 |
2.3 果蝇培养 |
2.4 果蝇寿命实验 |
2.5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对照组和实验组果蝇寿命模式比较分析 |
3.2 实验组寿命果蝇模型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香椿叶、花和种子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GC-MS条件 |
2.2.2 操作方法 |
2.2.3 分析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香椿叶挥发油成分 |
3.2 香椿花挥发油成分 |
3.3 香椿种子挥发性成分 |
4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山西主要针叶树种容器育苗基质配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引言 |
1 综述 |
1.1 工厂化育苗在我国生态林业建设中的地位 |
1.2 我国容器育苗研究进展 |
1.3 育苗基质的材料分类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2.1 容器育苗性能指标研究 |
2.2.2 基质的分类及其特性 |
2.2.3 林业常用的培养基质配方 |
2.2.4 山西主要针叶树种容器育苗基质配方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复合基质的种类与配比 |
3.2 复合基质的理化性状测定 |
3.2.1 复合基质的物理性状测定 |
3.2.2 复合基质的化学特性 |
3.3 主要针叶树种生态适应性及适宜基质配方 |
4 结论和建议 |
4.1 结论 |
4.1.1 容器育苗基质性能指标 |
4.1.2 复合基质配方原理及主要性质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Abstract |
(3)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创新和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南瓜的起源与传播 |
第一节 南瓜在美洲的起源与传播 |
一、美洲是南瓜的起源中心 |
二、南瓜在欧亚的传播 |
第二节 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径 |
一、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 |
二、南瓜传入中国的路径 |
第二章 南瓜的名实与品种资源 |
第一节 南瓜名称考释 |
一、南瓜的主要名称 |
二、南瓜的其他别称 |
第二节 南瓜属作物与南瓜品种资源 |
一、南瓜与笋瓜、西葫芦 |
二、南瓜的品种资源 |
第三章 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一节 南瓜在全国的引种路线 |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南瓜在各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一、南瓜在东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二、南瓜在华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三、南瓜在西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四、南瓜在西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五、南瓜在东南沿海的引种和推广 |
六、南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的生产和发展 |
一、南瓜在全国的生产概况 |
二、南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四章 南瓜生产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栽培技术的积累 |
一、播种育苗 |
二、定植 |
三、田间管理 |
四、病虫害防治 |
五、采收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生产技术的改进 |
一、选种育种 |
二、播种育苗 |
三、定植 |
四、田间管理 |
五、病虫害防治 |
六、采收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生产技术的发展 |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
第五章 南瓜加工、利用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奠基 |
一、贮藏 |
二、食用 |
三、药用 |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改进 |
一、贮藏 |
二、食用 |
三、药用 |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 |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
第六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自然生态因素 |
一、生态适应性 |
二、生理适应性 |
第二节 救荒因素 |
一、南方地区 |
二、北方地区 |
第三节 移民因素 |
一、西南移民潮:“湖广填四川”与“改土归流” |
二、东南棚民潮:“客家棚民”与“江西填湖广” |
三、东北大移民:“招民开垦”与“闯关东” |
第四节 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 |
一、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 |
二、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的原因 |
第五节 经济因素 |
一、南瓜的相对经济优势 |
二、南瓜加工、利用的经济优势 |
三、南瓜其他利用方式的经济优势 |
第七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救荒、备荒的影响 |
一、全国性的救荒影响 |
二、六大区的具体救荒影响 |
第二节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一、改变了蔬菜作物结构 |
二、影响了农业种植制度 |
第三节 对经济的影响 |
一、直接南瓜贸易对经济的影响 |
二、南瓜子对经济的促进 |
三、南瓜众多深加工产品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 |
四、南瓜与养殖业发展 |
第八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科技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 对传统医学的影响 |
一、基本性状的描述 |
二、同食相忌 |
三、具体应用 |
第二节 南瓜与文化 |
一、南瓜精神 |
二、南瓜民俗 |
三、南瓜观赏文化 |
四、南瓜名称文化 |
五、南瓜饮食文化 |
第三节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 |
二、民国时期的文学创作 |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创作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野生蔬菜—地笋生物学特性、生育规律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野生蔬菜的研究进展 |
1.1.1 野生蔬菜的范畴及资源 |
1.1.2 野生蔬菜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1.1.3 野生蔬菜的引种驯化与栽培研究 |
1.1.4 野生蔬菜的营养成分研究 |
1.1.5 野生蔬菜的开发利用现状 |
1.2 地笋的研究进展 |
1.2.1 地笋概况 |
1.2.2 地笋生物学特性研究 |
1.2.3 地笋的繁殖、栽培研究 |
1.2.4 地笋的营养成分研究 |
1.2.5 地笋的药用价值研究 |
1.3 本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4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笋生物学特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地笋温度生物学研究方法 |
2.1.4 地笋光合特性研究方法 |
2.1.5 地笋根系分布特性研究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地笋温度生物学特性研究 |
2.2.2 地笋光合特性研究 |
2.2.3 地笋根系分布特性研究 |
2.3 讨论 |
2.3.1 地笋温度生物学特性 |
2.3.2 地笋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
2.3.3 地笋根系的分布情况 |
第三章 地笋生育规律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地笋植株生长动态观测 |
3.1.2 地笋开花特性观测 |
3.1.3 地笋根状茎膨大动态的测定 |
3.1.4 地笋根状茎膨大机理测定项目 |
3.1.5 地笋根状茎膨大期间营养成分的积累规律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地笋植株生长动态 |
3.2.2 地笋开花动态 |
3.2.3 地笋根状茎生长动态 |
3.2.4 地笋根状茎膨大机理 |
3.2.5 地笋根状茎膨大期间营养成分积累规律 |
3.3 讨论 |
3.3.1 地笋植株生长动态 |
3.3.2 地笋开花动态 |
3.3.3 地笋根状茎生长动态 |
3.3.4 地笋根状茎膨大与环境条件、物质分配、源库关系及解剖结构的关系 |
3.3.5 地笋根状茎膨大期间营养成分积累规律 |
第四章 地笋染色体核型分析 |
4.1 实验方法 |
4.1.1 药品、试剂、试验仪器 |
4.1.2 试验方法与步骤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5.1 地笋生物学特性 |
5.1.1 地笋温度生物学特性研究 |
5.1.2 地笋光合特性研究 |
5.1.3 地笋根系分布特性 |
5.2 地笋生育规律 |
5.2.1 植株生长动态研究 |
5.2.2 植株开花动态 |
5.2.3 地笋根状茎膨大动态 |
5.2.4 地笋根状茎膨大机理 |
5.2.5 地笋营养物质积累规律 |
5.3 地笋染色体核型分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陕北黄土丘陵区文冠果种群生殖生态与类型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种群生态学研究现状 |
1.2.1 种群生殖生态 |
1.2.2 种群年龄结构与动态 |
1.2.3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1.3 天然类型划分与优树选择研究现状 |
1.3.1 天然类型划分 |
1.3.2 优树选择 |
1.4 种子大小与耐旱性研究现状 |
1.5 文冠果研究现状 |
1.5.1 繁育技术 |
1.5.2 落花落果及雄性不育机理 |
1.5.3 化学成分 |
1.5.4 群落与种群研究 |
1.5.5 天然类型划分与优树选择 |
1.6 文冠果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8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区域选择 |
2.1.2 区域概况 |
2.2 基础数据获取方法 |
2.2.1 群落选择 |
2.2.2 样地设置 |
2.2.3 样地调查 |
第三章 文冠果天然种群有性生殖研究 |
3.1 天然种群有性生殖研究方法 |
3.1.1 开花结实量 |
3.1.2 果实空间分布格局 |
3.1.3 种子产量 |
3.1.4 果实和种子形态特征 |
3.1.5 种子质量测定与划分 |
3.1.6 1-5 年生实生幼苗调查 |
3.1.7 1-5 年生实生幼苗生物量测定 |
3.1.8 指标计算 |
3.1.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生境文冠果种群开花特性 |
3.2.2 不同生境文冠果种群结实特性 |
3.2.3 不同生境文冠果种群结实格局 |
3.2.4 不同生境文冠果果实特征 |
3.2.5 不同生境文冠果种子特征 |
3.2.6 不同生境文冠果种子的萌发 |
3.2.7 不同生境文冠果实生苗年龄结构 |
3.2.8 不同生境文冠果实生苗生长特征 |
3.2.9 不同生境文冠果实生苗干物质分配 |
3.2.10 环境因素对有性生殖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文冠果天然种群无性繁殖研究 |
4.1 无性繁殖研究方法 |
4.1.1 无性繁殖特征调查 |
4.1.2 无性繁殖苗重要值 |
4.1.3 无性生殖潜力分析 |
4.1.4 伐桩试验 |
4.1.5 断根试验 |
4.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无性繁殖方式 |
4.2.2 无性繁殖方式在种群更新中的作用 |
4.2.3 不同生境无性幼苗数量 |
4.2.4 不同生境无性幼苗生长特征 |
4.2.5 文冠果种群无性生殖潜力 |
4.2.6 伐桩高度对萌苗生长的影响 |
4.2.7 伐桩直径对萌苗生长的影响 |
4.2.8 伐桩萌苗数量与萌苗生长的关系 |
4.2.9 伐桩萌苗数量动态 |
4.2.10 伐桩萌苗生长动态 |
4.2.11 断根直径对萌苗生长的影响 |
4.2.12 断根萌苗数量与萌苗生长的关系 |
4.2.13 断根萌苗数量动态 |
4.2.14 断根萌苗生长动态 |
4.3 讨论 |
第五章 文冠果天然种群繁殖适合度研究 |
5.1 繁殖适合度研究方法 |
5.1.1 样地调查 |
5.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生境不同起源冠果幼苗数量特征 |
5.2.2 不同生境不同起源文冠果幼苗生长特征 |
5.2.3 不同生境不同起源文冠果种群的龄级分布 |
5.2.4 不同生境不同起源文冠果种群龄级的转化 |
5.3 讨论 |
第六章 文冠果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 |
6.1 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研究方法 |
6.1.1 样地设置与调查 |
6.1.2 种群年龄结构的绘制 |
6.1.3 生命表的编制及存活曲线的绘制 |
6.1.4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确定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种群年龄结构与分析 |
6.2.2 种群生命表与分析 |
6.2.3 种群存活曲线与分析 |
6.2.4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分析 |
6.3 讨论 |
第七章 文冠果天然类型划分与优树选择 |
7.1 天然类型划分与优树选择研究方法 |
7.1.1 天然类型划分 |
7.1.2 优树选择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文冠果天然类型划分标准选择 |
7.2.2 文冠果天然林类型划分 |
7.2.3 不同天然类型特征 |
7.2.4 文冠果各类型的分布 |
7.2.5 初选候选树 |
7.2.6 优树性状变异及相关分析 |
7.2.7 因子分析及主要选择指标的确定 |
7.2.8 综合评价 |
7.3 讨论 |
第八章 文冠果种子大小与耐旱性研究 |
8.1 种子大小与耐旱性研究材料与方法 |
8.1.1 种子处理 |
8.1.2 胁迫实验 |
8.1.3 生理指标测定 |
8.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发芽率 |
8.2.2 MDA 含量 |
8.2.3 游离脯氨酸含量 |
8.2.4 保护酶 |
8.3 讨论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文冠果资源培育对策 |
9.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9.1.1 主要结论 |
9.1.2 主要创新点 |
9.2 文冠果资源培育的对策 |
9.2.1 文冠果人工林资源培育对策 |
9.2.2 文冠果天然林资源保护策略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作者介绍 |
(6)短周期玩具原料林树种选择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2.1 研究现状 |
2.2 研究趋势及存在问题 |
2.3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2.3.1 研究内容 |
2.3.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2.3.3 目的意义 |
3 云和县自然条件与经济条件分析 |
3.1 自然条件 |
3.2 社会经济条件 |
3.3 林业基础条件及社会经济需求 |
4 短周期玩具原料林树种选择 |
4.1 树种资源调查 |
4.1.1 预选树种调查 |
4.1.2 预选树种指标及评价 |
4.1.3 预选树种简要说明 |
4.2 树种选择指标及评分标准 |
4.2.1 树种选择指标 |
4.2.2 指标评分标准 |
4.3 树种选定 |
4.3.1 评定结果 |
4.3.2 树种选定 |
5 玩具原料林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
5.1 主要玩具原料林树种良种繁育技术研究 |
5.1.1 材料和方法 |
5.1.2 结果与分析 |
5.2 容器苗培育技术研究 |
5.2.1 容器苗培育技术研究 |
5.2.2 容器育苗技术流程 |
5.2.3 林木工厂化育苗关键技术 |
5.3 山地玩具原料林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
5.3.1 试验地情况 |
5.3.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5.3.3 结果分析 |
5.4 短周期玩具原料林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
5.4.1 立地条件与树种选择 |
5.4.2 主要造林技术 |
5.4.3 混交林营造模式 |
6 结语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导师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菜用香椿优良种源评价与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香椿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与利用价值 |
1.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我国香椿资源及种源研究现状 |
2.1.1 香椿生物学与生理学研究 |
2.1.2 香椿种源的研究现状 |
2.2 香椿的分类及品种研究 |
2.3 香椿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研究 |
2.4 菜用香椿品质研究 |
2.4.1 菜用香椿的蔬菜品质研究 |
2.4.2 香椿芽营养成分分析 |
2.5 菜用香椿栽培技术研究 |
2.5.1 香椿育苗技术研究 |
2.5.2 香椿栽植研究 |
3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种子测定、发芽、无土栽培实验材料 |
3.1.2 感官品质实验材料 |
3.2 测定项目及试验方法 |
3.2.1 种子长宽及千粒重的测定 |
3.2.2 种子生活力和发芽率的测定 |
3.2.3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3.2.4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3.2.5 淀粉含量的测定 |
3.2.6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3.2.7 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
3.2.8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
3.2.9 感官品质试验方法 |
3.2.10 香椿种子芽苗菜无土栽培方法 |
3.2.11 芽苗菜生长指标测定方法 |
3.2.12 芽苗菜营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 |
3.3 数据分析处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种源香椿种子性状差异性分析 |
4.1.1 不同种源香椿种子长宽形态特征差异分析 |
4.1.2 不同种源香椿种子千粒重及含水量差异分析 |
4.1.3 不同种源种子发芽率的差别 |
4.1.4 不同种源种子生活力的差别 |
4.1.5 不同种源香椿种子蛋白质含量差异分析 |
4.1.6 不同种源种子可溶性糖含量差异分析 |
4.1.7 不同种源种子淀粉含量差异分析 |
4.1.8 不同种源种子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异 |
4.2 香椿芽菜感官品质及营养成分动态变化规律 |
4.2.1 不同种源香椿芽菜四次采收感官品质综合评价分析 |
4.2.2 不同种源香椿芽菜营养成分动态变化规律 |
4.2.2.1 不同种源香椿芽菜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动态变化分析 |
4.2.2.2 不同种源香椿芽菜氨基酸含量变化差异比较 |
4.2.2.3 不同种源香椿芽菜维生素C含量差异比较 |
4.2.2.4 香椿芽菜营养成分含量与感官品质之间的相关关系 |
4.3 不同种源香椿芽苗菜无土栽培及营养价值分析 |
4.3.1 不同种源香椿芽苗菜生产指标比较 |
4.3.2 不同种源香椿芽苗菜蛋白质含量比较分析 |
4.3.3 不同种源香椿芽苗菜维生素C比较分析 |
4.3.4 不同种源香椿芽苗菜游离氨基酸含量比较分析 |
4.4 不同种源香椿综合评价 |
4.4.1 不同种源香椿种子及芽苗菜性状综合评价 |
4.4.2 不同种源香椿芽菜营养TOPSIS距离法综合评价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不同种源香椿种子品质差异 |
5.1.2 不同种源香椿营养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 |
5.1.3 不同种源香椿芽苗菜无土栽培及营养价值比较 |
5.1.4 不同香椿综合评价 |
5.2 讨论 |
5.2.1 香椿芽适宜采摘时期的确定 |
5.2.2 香椿营养分析与适宜栽植品种选择 |
5.2.3 芽苗菜无土栽培优劣势分析 |
5.2.4 香椿种源选优标准的讨论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8)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自然恢复植被特征及恢复模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问题的由来 |
1.1 紫色土概述及其特点 |
1.1.1 紫色土的岩性状况 |
1.1.2 紫色土的土性状况 |
1.1.3 紫色土的水热状况 |
1.1.4 紫色土的养分状况 |
1.1.5 紫色土丘陵坡地水土流失现状 |
1.2 紫色土丘陵坡地存在的问题 |
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3.1 国外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
3.2 国内生态恢复研究现状 |
3.3 紫色土丘陵坡地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
3.4 紫色土丘陵坡地生态恢复关注重点 |
3.4.1 提高对退化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的认识 |
3.4.2 贯彻"因地制宜"的植被恢复方针 |
3.4.3 把生态恢复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
3.4.4 建立生态恢复与重建评价指标体系 |
3.4.5 重视生态恢复重建的基础理论研究 |
4 本研究区域环境概况及其生态特征 |
4.1 季节性干旱缺水、水热矛盾突出 |
4.2 水土流失严重 |
4.3 人为因素 |
4.4 植物群落破坏容易,恢复难 |
5 本研究内容设置 |
5.1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及其物种多样性分析 |
5.2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主要植物群落生物量特征 |
5.3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灌丛阶段主要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5.4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主要植物群落演替进程中种群生态位动态 |
5.5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土壤水分变化动态 |
5.6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恢复模式构建 |
6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数量分类及物种多样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地调查与土壤分析 |
1.2 数据处理 |
1.2.1 群落的数量分类 |
1.2.2 物种多样性的测度 |
1.2.3 重要值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群落的数量分类 |
2.2 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
2.2.1 物种多样性指数 |
2.2.1.1 植被不同层次生物多样性指数比较 |
2.2.1.2 不同坡面不同垂直空间位置生物多样性指数比较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主要植物群落生物量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乔木层生物量的测定 |
1.2 灌木层、草本层和枯落物层生物量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阳坡植物群落生物量 |
2.2 阴坡植物群落生物量 |
2.3 不同垂直空间植被生物量 |
2.3.1 阳坡不同垂直空间植被生物量 |
2.3.2 阴坡不同垂直空间植被生物量 |
2.4 不同坡向植被生物量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灌丛阶段主要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野外数据的收集 |
1.2 分布类型的测定 |
1.3 聚集强度指数的测定 |
1.3.1 聚集强度 |
1.3.2 聚集指数 |
1.3.3 平均拥挤度 |
1.3.4 聚块性指标 |
1.3.5 格林指数 |
1.3.6 Cassie指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种群分布格局 |
2.2 不同发育阶段种群分布格局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主要植物群落种群生态位动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地的选择及群落调查 |
1.2 分析方法 |
1.2.1 生态位宽度 |
1.2.2 生态位重叠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态位宽度 |
2.2 生态位重叠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土壤水分变化动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坡向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2.2 不同垂直空间土壤平均含水量动态 |
2.3 土壤水分的剖面变化动态 |
3 结论 |
第七章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恢复模式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面上调查材料 |
1.3 供试材料的观测方法 |
1.4 面上调查材料的调查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适宜植物种类的选择 |
2.2 植被恢复模式的确定 |
2.2.1 灌草模式 |
2.2.2 乔灌草模式 |
2.2.3 经济林果绿肥牧草模式 |
2.3 植被恢复模式设计实证 |
2.3.1 冬枣树+龙须草带状间作模式 |
2.3.1.1 模式构建原理 |
2.3.2 植被恢复模式技术集成实证分析举例 |
2.3.2.1 冬枣树+龙须草带状间作技术 |
3 结语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香椿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繁殖研究 |
1.1 有性繁殖 |
1.2 无性繁殖 |
2 栽培与管理 |
3 生理研究 |
4 化学成分分析 |
5 香椿利用研究 |
5.1 食用 |
5.2 药用 |
5.3 材用 |
6 展望 |
(10)特蔬香椿温室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香椿的特征特性 |
2 香椿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
3 育苗 |
3.1 育苗时间一般为3月中下旬。 |
3.2 选种 |
3.3 苗圃整理 |
3.4 催芽 |
3.5 播种 |
4 苗期管理 |
4.1 间苗 |
4.2 定苗 |
4.3 肥水管理 |
4.4 划锄、除草 |
4.5 苗木矮化处理 |
5 定植 |
5.1 定植时间 |
5.2 定植方法 |
5.3 定植后管理 |
6 间作套种 |
7 采摘 |
8 病虫害防治 |
四、香椿种子直播与根插繁育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香椿快繁、挥发性成分鉴定及其醇提物对果蝇寿命的影响[D]. 高鷃铭.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6)
- [2]山西主要针叶树种容器育苗基质配方研究[D]. 李永峰. 山西农业大学, 2016(04)
- [3]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D]. 李昕升.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4]野生蔬菜—地笋生物学特性、生育规律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研究[D]. 康利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09)
- [5]陕北黄土丘陵区文冠果种群生殖生态与类型划分[D]. 郭有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1)
- [6]短周期玩具原料林树种选择与应用[D]. 王伟友. 浙江农林大学, 2012(12)
- [7]菜用香椿优良种源评价与筛选[D]. 陈德根.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8]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自然恢复植被特征及恢复模式构建[D]. 杨宁. 湖南农业大学, 2010(08)
- [9]香椿的研究进展[J]. 姜新.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09)
- [10]特蔬香椿温室栽培技术[J]. 王燕芳. 种业导刊,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