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实际变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变量,临界值,粘性,财政政策,实证,名义,私人。
实际变量论文文献综述
金戈[1](2011)在《财政政策能否影响实际变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对财政政策持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念,两种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时效也就完全不同。凯恩斯财政政策通过改变总需求产生作用,其时效常常是短期的甚至是无效的;而新古典财政政策则通过改变微观主体的行为选择产生影响,其作用时效是长期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1-03-10)
庄佳强[2](2004)在《货币冲击对实际变量存在持续性效应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中国90年代的相关宏观经济资料分析,发现在同时存在错迭价格和错迭工资设定时,货币冲击对产出反应的持续性相对于错迭价格设定显着增加了,错迭工资设定在产生持续性中的作用是占支配地位的,甚至当错迭价格不存在时,产出反应的持续性效应更明显。本文认为在货币政策冲击所引起的产出波动中,保证其持续性效应存在的基础在于供给面的影响,当企业在长期随着货币冲击而导致的资本存量的增加时,对于产出的持续性影响是可以维持的,而当消除资本存量对企业产出的影响时,对产出的持续性影响是难以为继的。本文也发现了我国的实际经济周期的特征与理论分析中的一些特征是一致的,但是在不同的错迭设定下,对一些特征的分析存在相反的结果。(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4-11-01)
奚权[3](2004)在《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关联程度与影响方向的计量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学研究中,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之间的关系历来被认为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而且关于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二者之间关系的论断也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论命题。古典经济学中的古典两分命题认为,实际经济与名义经济互不相关:以货币为单位的名义变量的同尺度变化,只能影响价格和工资等名义变量,而对实际经济变量没有影响。如果古典两分法成立,则货币变量对实际经济活动没有显着影响(Sargent,1989) 。而以Friedman为首的货币主义学派则把货币推到极端重要的地位,认为当代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信用形式,一切经济政策和调节手段都要借助货币量的变动发挥作用,故一切经济变量的变动都与货币有关。货币推动力是产出、就业等实际变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其后的后凯恩斯学派,新古典学派(包括实际经济周期RBC理论),新凯恩斯学派都纷纷对实际变量与名义变量的关系做出过不同的解释。不同的结论取决于理论模型的不同结构。在我国,现实经济运行环境与货币政策有效论的假设条件更为接近,大多数理论学者和经验证据也都倾向于支持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并非完全可分,二者之间存在显着关联性。国内外已有大量文献研究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的相关性,因此本文就不以其相关性为重点考察对象,而是着重考察名义经济变量对实际经济变量的预测能力。既然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存在相关性,那么是否可以通过货币、股票等名义变量来预测实际产出呢?它们相互之间的预测能力孰优孰劣?为解决这些疑问,文章就我国1989年至2002年的月度经济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在实证检验之前,先回顾一下当前主要的货币经济理论。以Friedman为首的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数量对国民经济中的实际变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Friedman 和 Schwartz(1963a)也论证了,货币供给增长率与经济周期正相关,只是在时间上存在提前量。很多宏观经济模型中都引入了货币因素,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模型是Tobin模型,MIU模型,CIA模型。MIU、CIA模型的结论都是货币是超中性的,这样就无法从理论上对<WP=46>已有的一些典型化事实做出解释。要解释货币对产出存在长期影响,必须要求价格的调整滞后于经济的波动。名义价格存在粘性有很多原因,例如市场的非完全竞争性,非对称信息,不确定性等等。名义价格的即期调整是存在障碍的,缓慢的价格调整形成了名义变量冲击影响实际变量的一条渠道。在建立预测模型之前,先来看一些简单的证据,以便对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以货币量(M0,M1)和实际利率做为解释变量来对实际GDP进行回归,结果表明,M0和M1的回归系数十分显着,而且方程的拟合度良好。但当添加实际利率做为解释变量的时候,只有以M0表示货币量的时候,实际利率的系数才显着。由于变量是非平稳但是协整的,所以采用ECM建立模型。建立预测模型之前,为了比较各个模型的预测能力,以一个GDP的自回归模型做为比较的基准模型。研究从简单的双变量ECM模型开始,这时模型中只含有实际GDP和货币两个变量。无论货币量选用M0还是M1,货币的长期短期系数都是显着。先期的货币量对后期实际GDP的影响是显着的,因此是可以根据先期货币量来预测未来实际GDP的。在原模型基础增加了金融指标——股票指数后,选用M0和M1的时候模型估计结果有所差异。当货币量取M0时,股指的长期系数是显着的,短期系数也有一个是显着的。但当变量选M1时,股指的长期系数仍然是显着的,但股指的任何一个短期系数都不显着。在模型中添加实际利率时,无论以M0代表货币量还是M1,实际利率都是只有长期系数是显着的,短期变动系数均不显着。如果一个经济体的发展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变化,而且经济变量的变化对经济周期存在依赖性,那么选用一个模型来估计两个不同阶段的变量关系就有可能出现偏差,因此本文采用了分时段考察的方法。由于建立模型的目的是要对2003年的数据进行样本外预测,考虑到数据的连贯性,应该根据相邻时段建立模型,因此在分时段检验时,只选择了1996年~2002年这个时间段来重新估计参数。<WP=47>对所有的模型参数估计完毕,就以其进行样本外预测。而后根据误差平方和比较预测精度。在1996年~2002年这一单一时段建立的模型的预测结果都要优于在整个时段建立模型的结果,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存在阶段性的,而且变量关系对经济的阶段性变化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分阶段考察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预测表现最好的模型是在1996年~2002年时段,以M1代表货币量并含有实际利率变量的模型。本文得出的结论是,货币(M0、M1)与产出之间的关联十分密切,并且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以M1代表货币量,并加入实际利率做为解释变量的ECM模型(样本时段为1996年~2002年)对实际GDP的预测效果最佳。这说明,以M1来描述货币量是一个上佳的选择,利率政策虽然从长期来看对GDP产生影响,但在许多模型中并不显着,其在货币政策中的地位明显逊于M1,因此应将M1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重点关注对象。注重对其监测,以此来预测产出,提前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政策调整,做到未雨绸缪,避免大起大落的经济波动,保证国民经济(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4-05-01)
赵振全,苏治,张向东[4](2003)在《实际变量、货币变量和金融变量相互影响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西方经济学家们对于实际变量、货币变量和金融变量之间的联系作了很多的研究,例如:Fama(1981,1990),Geske and Roll(1983),Chenet al.(1986),Campbell(1987),Darrat and Brocato(1994)和Darrat and Dickens(1996)。其研究结果有很大分歧,一些学者认为:叁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而且这种联系(本文来源于《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4卷)》期刊2003-12-03)
实际变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对中国90年代的相关宏观经济资料分析,发现在同时存在错迭价格和错迭工资设定时,货币冲击对产出反应的持续性相对于错迭价格设定显着增加了,错迭工资设定在产生持续性中的作用是占支配地位的,甚至当错迭价格不存在时,产出反应的持续性效应更明显。本文认为在货币政策冲击所引起的产出波动中,保证其持续性效应存在的基础在于供给面的影响,当企业在长期随着货币冲击而导致的资本存量的增加时,对于产出的持续性影响是可以维持的,而当消除资本存量对企业产出的影响时,对产出的持续性影响是难以为继的。本文也发现了我国的实际经济周期的特征与理论分析中的一些特征是一致的,但是在不同的错迭设定下,对一些特征的分析存在相反的结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实际变量论文参考文献
[1].金戈.财政政策能否影响实际变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
[2].庄佳强.货币冲击对实际变量存在持续性效应吗[D].浙江大学.2004
[3].奚权.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关联程度与影响方向的计量检验[D].吉林大学.2004
[4].赵振全,苏治,张向东.实际变量、货币变量和金融变量相互影响的实证分析[C].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4卷).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