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志华山东省荣成市蜊江小学264300;李秀玲荣成市实验中学264300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应当改变城乡师资不均衡的状态,加强城乡之间教师的互动和交流,带动农村弱势师资资源的发展,加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有效增加教师数量,保障教师的各项待遇,缩小城乡师资之间的差距。文章从均衡化视角,提出几点农村中小学师资建设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均衡化农村中小学师资建设
一、优化中小学的人事制度,加强教师编制的动态化管理
在农村中小学师资建设的过程中,应当促进认识机制改革的进行,采取全员聘用机制。根据提前退休和买断工龄的方式,让不合格的教师腾出岗位,根据严格的制度,选择符合标准的高校毕业生,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年龄层次,优化教师的知识能力。注重中小学校长选拔制度的改革,采取定期轮换制度。在教师管理的过程中,创新管理制度,采取岗位管理的方式,进一步优化组合教师系统,根据需求设置岗位,采取科学化的管理。教师队伍编制的过程中,结合农村中小学教学需求,采取相应的弹性编制管理方式。借助相应的调控方式,解决农村教师队伍中的结构不合理和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我国农村中小学的区域比较广泛,学生较为分散,教学的地点比较多,根据我国相关的文件,结合农村中小学师资建设的实际情况,调整相应的编制标准,保证城乡采取编制标准的一致性,优化农村师资队伍结构,满足农村的教育需求。
二、完善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完善农村教师再教育体系
城乡中小学师资均衡性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中小学培训机制,在中小学教师再教育的过程中,政府应当给予财政的支持和保障,借助多样化的渠道筹措经费,将教师的培训经费作为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支出内容,保证农村中小学教师能够得到有效的培训。构建完善的培训机制,使得中小学教师培训、人事改革以及教师考核等各项机制有效地结合,构建健全的教师培训机制,实现教师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加强学校的校本研修制度,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农村中小学教学中,注重教师的教育作用,以学生作为基础,采取研——训——体的方式,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建设。加强校本培训的指导工作,完善相应的研修机制,适合农村中小学学校的发展,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农村教师队伍水平。建设相应的学习和资源中心,借助现代化技术加强培训。在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利用,建设功能齐全的教师学习和资源中心,作为教师学习培训的新机构,有利于教师的再教育和终身学习。如加强县市教师进修学校和升级继续教育培训中心的合作,建立完善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开展远程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建设。
三、注重城乡之间教师的交流,优化教育资源
在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促使城乡中小学教师资源的均衡,应当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资源的支援,解决城乡教师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有效缓解农村教师资源不足的情况。在实际的实施中,建立城市支援农村的工作机制,增加支援的力度,采取多样化的支援方式,引导城乡交流展开相互的沟通和交流。完善城乡教师的双向任职制度,在县级区域范围中,开展城乡和薄弱学校的双向交流和挂职培训。在农村学校支教的教师,具有优先评优的权利,在职称聘任等方面具有优先考虑权。开展相应的下乡送课、送教活动,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指导。
四、加大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
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其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中央和省级政府部门应当投入相应的经费,构建农村中小学教师津贴制度,有效改善农村教师的待遇,使得农村教师的待遇水平能够达到城市教师水平。在农村中小学中,任职教师达到一定年限之后,可以采取工资奖励和晋升等方式,给予教师以奖励,并且落实教师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使得农村教师能够更好地开展中小学教育工作。
借助政府相关的政策导向,农村中小学需要改革教师职务的评聘方式,对于中高级职务应当适当增加比重,合理增加在职教师数量,有效改善城乡中小学师资的差异。根据义务教育相关的法律,注重教育的均衡性发展,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监督和评估体系的建设,定期进行师资水平的检测和分析,并且为政府相关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有效的依据,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不断地缩小城乡中小学师资差异,实现均衡性发展。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农村教师师资队伍影响着其教育质量。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素质教育观念深入推进,结合均衡化的特点,应当注重农村中小学师资建设,加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渐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在农村中小学师资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各项制度的完善,加强教师的动态化管理,构建完善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提高教师水平,加强城乡教师的交流,改善农村教师待遇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津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31):70-70。
[2]王献玲均衡化视野下的农村中小学师资建设[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2,(3):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