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教研究

上海理教研究

张爱华[1]2004年在《上海理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所探讨的理教是上海民间宗教史研究的典型个案,也是对理教进行区域研究的首次尝试。理教是一支登陆上海最早、流传时间最长、有着广泛影响的民间宗教。笔者在收集大量原始文献、档案的基础上完整梳理了理教传入上海、发展演变及至衰亡的历史,对理教的教义、仪规、教徒、组织、宗教和社会活动作了系统研究,并将理教置于广阔的政治社会背景下,多角度探讨了其尴尬的政治地位和社会边缘群体的性质,最后通过与清代及异地理教的比较,得出了上海理教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

张正严[2]2014年在《中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演变研究(1949-2011)》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中学课程方案(教学计划)为切入点来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的演变。从学理上讲,它能深化人们对科学与教育互动关系的认识;以实践来说,它能为我国新时期中学物理课程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借鉴。本文首先对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的演变进行了宏观历史研究;其次,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价值取向和政策制定四个专题对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演变作具体分析;最后,则是在总结归纳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演变的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探求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的发展方略。全文分七章展开,主体部分是第二章至第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是阐述研究的问题和意义,研究材料和研究思路,以及相关学术史和核心概念。第二章,通过对我国历次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出台背景、政策影响的历史研究,梳理出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发展的大致脉络,并总结出它内在的政策变迁动力机制。研究表明: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经历了一个“从民国过渡——学习苏联——自主探索——拨乱反正——义务教育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从简单的政治形势推动走向“外在制度内生化”。第叁章,主要关注了课程设置的两个焦点:课时和选修课。首先,对中学物理课时的演变做了统计研究。研究表明:初中物理课时变化不大,高中物理课时则经历了一个从不断上升到不断下降的过程。学科课程设置变化是影响物理课时变化最主要的因素。80年代以来,规定课时在实际执行中存在政策失灵现象。其次,采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分析了高中物理选修课程制度的出现和发展。研究表明:由于“应试教育”体制、课程集权管理模式和学科本位教学模式的存在,我国中学物理选修课制度的实施和发展存在路径依赖现象。第四章,对课程内容的演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首先,在借鉴Fensham和魏冰等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之上,建构了一个用来分析我国物理课程“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取向的框架,并以此对我国历次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确定的原则”做了定性分析研究。研究表明:1986年后,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推行和国际上“科学为大众”理科课程理念的影响,“大众教育”价值取向逐渐被政策制定者所重视。其次,我们以高中物理为例,对我国中学物理课程具体内容的发展变化情况做了定量统计分析。研究表明:中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选择一直注重核心概念和规律;非核心的物理知识和伴随含义的选择纳入则有很强的时代性。从1950年到2003年,课程在广度和难度上都呈下降趋势,“大众教育”的课程取向逐渐在课程内容具体要求中得到落实。第五章,从“学科发展”、“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叁个维度,对我国历次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建议”的价值取向做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探讨中学物理课程政策的价值取向。研究表明:1986年以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在中学物理课程政策中逐渐凸显出来。2000年以后,中学物理课程政策呈现出“学科发展”、“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叁种价值取向有机融合的状态。第六章,研究了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制定的变迁历史。研究表明:1978年之前,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的制定人员结构比较单一。1978年之后,参与政策制定的人员结构不断多元化,制定模式也逐渐走向公众制定模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科学家分别以审定者、顾问、制定者的角色身份间接或直接参与了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的制定。第七章,在前面几章研究的基础之上,总结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的特征,指出范式转型是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演变的内在脉络。进一步,基于对历史的反思,提出“基于证据”制定政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制定的战略选择。

张波[3]2014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主要研究高中地理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施情况,旨在回答以下问题:1)分析高中地理学科实施生命教育的优势。2)梳理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必修2、必修3中蕴含的生命教育素材。3)调研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情况,找出问题并进行原因的分析。4)提出地理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方法,促进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地理教学的实践相联系。本论文以生命哲学、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价值观、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介绍国外一些国家和我国港台、大陆的生命教育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江阴市第一中学、成化高级中学、祝塘中学叁所学校的地理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现状进行调研,以及对江阴市部分地理教师进行访谈,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喜欢的生命教育形式与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实施的生命教育形式不一致;地理教师的生命教育能力与学生的需求有落差;将生命教育从理念走向实践有待进一步探索:学生的生存技能有待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观需要引导。基于对高中地理教材蕴含的生命教育素材的梳理和调研结果,笔者提出:通过体验法、欣赏讨论法、写作内化法、随机教学法、研究性学习等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借助灾害逃生技巧专题教育和校园绘图活动、模拟消防逃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利用角色扮演法、课堂渗透法、榜样示范法等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

周泓[4]2014年在《清季民国杨柳青理教信仰及其组织西衍》文中提出清末杨柳青人随西征军营生至新疆,使杨柳青理教信仰及其组织西移。津门理教信仰成为联结津青与其西帮乡亲、商人的重要文化基核。在民国新疆,津青商帮无同乡(天津或直隶)会馆之处,理教公所实际代替着同乡会馆的功能。即内地汉帮与其移民以乡缘社群信仰而连为一体,这是同一主体跨地域象征联结的极佳案例。Влодимирплопп的《传说形态学》(MорфологияоРазказе),以文本的地域变化解说社群形态结构变异,但未

刘绵绵[5]2006年在《中国音乐基础理论教育发展脉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历史与现实的种种原因,致使中国基本乐理的发展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都相对滞后。修正或补充当前通行的基本乐理,进而构建起中国音乐基础理论学科体系,应是中国的音乐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综合音乐教育与音乐史学、音乐文化学、音乐形态学等相关学科理论,运用科学、客观、理性的价值观和整体、综合的观念,将中国音乐基础理论教育发展脉络作为研究对象,以史为鉴,进而对中国音乐基础理论学科体系的构建加以思考与展望。 建国前的中国音乐基础理论教育以西洋乐理为主,其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1、西洋乐理在宫廷:鸦片战争前西洋乐理初涉中国;2、西洋乐理在教堂:鸦片战争至二十世纪初西洋乐理输入中国;3、西洋乐理在学堂:学堂乐歌时期的西洋乐理在中国的发展;4、西洋乐理在学校:“五四”运动至建国前西洋乐理在中国的发展。建国后的中国音乐基础理论教育以九十年代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即建国后至九十年代的缓慢期和九十年代后的蜕变期。建国后至九十年代仍沿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的欧洲乐理体系,学科发展缓慢;九十年代后,在素质教育、母语教育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观的要求下,基本乐理的学科发展也出现了新的质变,分别在中国传统乐理、现代乐理以及乐理文化视野的拓展等方面做了诸多有益的尝试。 从中国音乐基础理论教育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建国前西洋乐理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吸纳的过程,传播西洋乐理的范围由宫廷到教堂、再到学校、到社会,使得中国的乐理教学逐步发展成为以大小调体系为主导模式,中国音乐基础理论逐渐偏离了自己的轨道。随着建国后音乐研究的深入,基本乐理的学科发展出现了繁盛的局面,音乐基础理论建设正向多元化、纵深化的方向迈进,许多音乐学家与音乐教育家纷纷从不同的学科角度与研究视野对中国音乐基础理论的建设做出贡献。 本着“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通过对基本乐理在中国发展脉络的梳理,进而对中国乐理学科建设的理想模式加以构想,即从历时方面促进传统乐理与现代乐理的融合,从共时方面加强基本乐理中民族与世界的统一,同时关注乐理教学中技术与文化的内涵,加强乐理教材中概念的科学性与逻辑性。

李复梅[6]2014年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德育内容编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品德与社会》教科书是小学最主要的德育教科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重要的作用。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己出现了十几个版本的教科书,尽管所有的教科书都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定的,但它们在德育内容的编排上却各有特点,在德育内容的比例构成和年级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共性和特性,而这对学生的德育效果将产生不同的影响。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社会》教科书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教科书版本,本研宄试图以这两个版本的教科书为例,分析比较两版教科书德育内容在比例构成和年级分布上的异同,以发现《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在德育内容编排上的特点,根据德育规律,探寻其德育内容编排的合理性,并对教科书德育内容编排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希望能给未来教科书编写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从而更有效地发挥教科书的教育作用。本研宄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论述选择本课题的基本缘由,在对《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相关研宄的成果进行回溯和整理的基础上,明确本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阐述研宄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是教科书德育内容编排的理论基础和文本分析框架的构建。首先对教科书德育内容编排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在界定“德育内容”、“教科书”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对德育内容编制依据进行分析,提出德育内容的编排需遵循内容完整,不能割裂少项;螺旋上升,不能简单重复;循序渐进,不能跨度太大;观点一致,不能相互矛盾的原则等。其次,在对德育内容构成要素的分析的基础上,结合1993年《小学德育纲要》和《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构了一个以德育内容构成五要素道德、法纪、心理、思想和政治内容为主要维度的分析框架,以此对《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中德育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第叁部分是对两版教科书中德育内容的编排情况进行文本分析。根据前文的分析框架,采用频数统计和内容分析法对两个版本教科书进行德育内容编排特点的分析比较。首先从道德、法纪、心理、思想和政治五方面德育内容总体数据的比较和分析中看出两个版本教科书在德育内容的比例构成和年级分布上的特点。其次,针对道德、法纪、心理、思想和政治每个内容领域的德育要素,分别从比例构成和年级分布上进行具体的比较和分析。第四部分是两版教科书分析比较得出的结论与思考。根据对两版教科书中德育内容的统计与分析结果,可看出两个版本《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德育内容构成要素完整,重视道德政治教育;德育内容构成比例和年级分布有差异;学段内容分布各有侧重;某些德育内容分布过于集中等特点。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德育内容编排应合理设计各内容的分布比例,坚持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结合,兼顾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等,希望对《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中德育内容编排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某些程度的帮助。

陈伟[7]2011年在《儒家心理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博大精深。事实证明,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但能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能够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境界和人文素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富资源。以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为代表人物所形成的儒家文化,更是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思想精华。本文择其一隅,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发,挖掘儒家文化中的心理教育思想,并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实现古为今用,指导教育实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升教育效果。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交代研究的背景、研究方法以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等。第二章:主要阐述相关概念以及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在关联性方面主要是从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及其二者的相互作用来写,凸显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方面具有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另外,为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发展,对心理教育提出了相关要求。第叁章:主要阐述儒家心理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从平衡心理、意志心理、人格心理、意志心理和认知心理等五个方面概括了儒家心理教育思想的内容,并从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倡导和谐、主张中庸和育心于德五个方面总结了儒家心理教育思想的特点,突出儒家文化在心理教育中的研究价值。第四章:主要阐述儒家心理教育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笔者认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大胆地借鉴儒家文化中心理教育的原则、方法和内容,补充和完善其知识体系,提升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章也是本文的重点和创新之处。

冯立[8]2015年在《理教六方派调查》文中研究说明发源于杨柳青镇的理教六方派是一个重要的民间宗教流派,而以往在对理教的调查研究中,往往侧重于五方派,对六方派有所忽略。本文是一篇专门针对理教六方派的调查文章,介绍了理教六方派的起源、信仰与发展过程,披露了六方派独特的文献、修行方式与仪轨,探究了其社会作用和对地方文化的影响,还根据相关调查就理教六方派众善堂领众李来中与义和团领袖李来中的关系做了猜想。

李会坡[9]2013年在《拉萨市中学地理教师缄默知识及其显性化研究》文中提出缄默知识提出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在此期间不少人对缄默知识其进行研究,同样教师的缄默知识也有许多专家学者研究,但地理教师缄默知识至今研究较少,所以有许多问题应该去研究,值得去研究。缄默知识是一种不能或很难用言语、文字或符号表达的知识。而教师的缄默知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个体特征的、难以言传及难以批判的个人知识,它深刻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蕴涵在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观、观察力、观念、情感等以及融于具体教育教学情境的经验、技能和诀窍等。因为缄默知识也普遍于地理教师的教学中,随着各方面研究的进展,怎样合理利用地理教师自身的缄默知识成为研究重点。本文着重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地理教师的缄默知识及其显性化进行研究,这不仅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也是广大地理教师如何运用自身缄默知识的关键。本人根据本文的研究课题,对地理教师的缄默知识及其显性化进行了细致的阐述与研究,下面是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一章首先提出缄默知识、教师缄默知识及其显性化的背景,并根据前人关于缄默知识、教师缄默知识及其显性化的研究成果上,分析总结目前地理教师缄默知识及其显性化的研究现状,并进一步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研究意义。第二章首先对缄默知识、教师缄默知识、地理教师的缄默知识进行缄默知识的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分析说明它们各自的意义。第叁章是在对调查问卷分析基础上,分析地理教师缄默知识显性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地理教师缄默知识显性化的方法和途径。第四章首先是经过研究分析地理教师缄默知识及其显性化过程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策略,其次是关于本文研究成果展望,最后是本文研究不足。关于地理教师缄默知识及其显性化的尚处于空白,希望此次研究,找到地理教师缄默知识显性化的一些方法与措施,促使地理教师掌握一些缄默知识显性化的具体方法措施,充分发挥地理教师缄默知识的作用,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邱杨兵[10]2013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视频资源运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理视频资源由声音、影像、图画、文字等元素交织记录包括自然生态、人文环境等各类地理现象。在无法实地考察地理现象和事物的情况下,观看地理视频可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及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呼声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有识地理教育专家和一线地理教师意识到地理视频类课程资源的重要价值。笔者的这份研究共分为六大部分:①阐述了本研究问题的提出缘由、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的方法、创新点等方面;②定义了本文中的“视频资源”的含义,概括了视频资源的呈现形式,介绍了如何获取视频资源等;③对高中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视频资源的情况和运用视频资源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④总结了高中地理教学运用视频资源的实施策略;⑤展示部分案例来显示教学中运用视频资源的实际价值;⑥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分析将来可以从哪些角度进一步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在这份研究中,笔者重点关注如何将现有的地理视频材料制作成可供教学使用的资源,并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调查分析其优势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实施策略和教学建议,有效地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中,活化传统的地理学科教学,比较系统地构建一种基于地理视频资源的新型地理教学方式。笔者期望所做的研究能够帮助学生在提升地理学业水平的基础上成为终生的地理爱好者,也期待通过笔者的抛砖引玉,有更多的高中地理教师能够更深入地投入到这项研究中。

参考文献:

[1]. 上海理教研究[D]. 张爱华. 上海师范大学. 2004

[2]. 中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演变研究(1949-2011)[D]. 张正严.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3]. 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研究[D]. 张波. 上海师范大学. 2014

[4]. 清季民国杨柳青理教信仰及其组织西衍[J]. 周泓.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 2014

[5]. 中国音乐基础理论教育发展脉络研究[D]. 刘绵绵. 福建师范大学. 2006

[6].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德育内容编排研究[D]. 李复梅. 上海师范大学. 2014

[7]. 儒家心理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 陈伟. 湖南科技大学. 2011

[8]. 理教六方派调查[J]. 冯立. 世界宗教研究. 2015

[9]. 拉萨市中学地理教师缄默知识及其显性化研究[D]. 李会坡. 西藏大学. 2013

[10]. 高中地理教学中视频资源运用的研究[D]. 邱杨兵. 上海师范大学. 2013

标签:;  ;  ;  ;  ;  ;  

上海理教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