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加强小学美术课开放性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加强小学美术课开放性教学

(兴文县麒麟苗族乡义合民族小学校兴文644400)

长期以来,我们在美术课的研究中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局限在学术上的纯理论性研究,这种“阳春白雪”式的研究很难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影响也不会太大;第二种是将美术课等同于艺术教育,这使美术课很难发挥其应有的全部教育功能。我认为只有将教育所利用的外部对象的美放在自己的视野之内,而将教育自身的美遗漏在视野之外。现在美术课的研究重点已发生了新的转变,由从美术课本身美育的关注,转向对审美主体--人的研究,包括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群众、家长等的研究,“人类的审美活动不仅是人对世界的一种掌握方式,而且是人对自身的一种肯定方式”。所以开放性的美育理应成为研究的重点。

然而,美术教师对学生的束缚,常常又是无意之中发生的,也许是一个片面的定义和绝对的概念;也许是一个必须遵循的范围和演示;也许是一个不适应的批评和表扬。稍不注意,就会给学生戴上几个紧箍咒;稍不留心,就会扼杀掉几个创新想法。可见,传统的美术课教学必须改变。因为人在自由状态,思想最活跃,思维最敏捷,最容易体现个性,最容易迸发创造力。但是,长期以来,教师往往过多地指导、限制、控制学生,留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太少。孩子的生命冲动常常被阻塞或削弱,创造性思维常常僵化或封闭。那么,什么样的美术教学方式能够保护学生的原始冲动,发现和开发学生的智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正常发挥呢?我认为“开放性”美术课教学能最大程度地达到此目的。

一、关键词的界定,1、小学美术课,指中小城市及农村全日制普通小学校美术课。当然,美的内容十分丰富,它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在形式多样的美的活动中,音乐、美术、语文、数学、思品、体育、社会等学科又是把美融为一体的,以美辅德、以美育智、以美健体,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类、劳全面发展。但在此,我们把美育的功能侧重于对美术课的研究。2、开放性。教育不应是单方面的,即不应是学校的单独引为,不应是课堂学习的单一形式,不应是学生独立的受教,而应该是全方位的,即应该是开放的。这里研究的开放性,主要指美术课对学生的开放性、对教师的开放性以及对整个社会、家庭的开放性。

二、18世纪的卢梭在自由教育方法中论述道:“不要教他这样那样的学问,而要由他自己去发现那些学问……问题不是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是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在我国,经济正走向全球化,社会是开放的,学习也应该是开放的。学生只有全面学习,在综合素质上得到发展,才能取得全面的发展。基于此,我对美术课的开放性就学生、教师、社会、家庭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美术课对学生的开放性

柏拉图在“法律篇”中说:“虽然勉强身体锻炼不致损害身体,但是被强迫学习的东西不会保存在心里,所以,不要强迫儿童去学习,而要用游戏的方式这样可以使你更容易发现每个儿童的各种天资。”我经过不断的教学尝试,确定了我的开放式的教学概念。核心就是要给学生“自由”的环境,让学生在“自由状态”下用“心”去作画,从丽充分展示学生的心灵、想象和个性,激活学生创新力。

1、对学生绘画内容的开放。传统的美术教学内容,是教材上定好的,不管喜欢与否被动地去学,机械地照着老师的示范画去复制。由于没有“心”的参与,学生的绘画只能是一个简单的肉眼到手的。类似“复印”的过程,画出来的画,毫无生气。学生对此学习兴趣不大,绘画的兴趣是学习美术的“立足点”,有了浓厚的兴趣,力求尽善尽美,从而追求个性特点,才有独特的创新。孩子们为何在自主选择购买东西时总比大人给他买东西要有更投入、更兴奋的表现。正因为有此心理因素,我在美术课上,经常是让学生“自由作画”,学生们总是十分的兴奋和专注,我经过对“教师先画、而由学生跟着画”的教学方法进行综合对比,得出自由作画学生画得更有独创性、更有个性、更投入,比老方法教学有显著的优越性,只是教师要善于把握,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可见模棱两可和目的的模糊可以激发创造力。在美术课实践中,我体会到,教师教得越具体、越细致,越容易导致学生绘画的一致性和共性;相反,在教学上有意识地让目的模糊,方法模棱两可,效果更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尽量少用自己的感受和观念去指导学生,给学生留有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有时我只出题目,让学生自己发挥;有时学生自己出题目;有时我连题目也不出,让学生自由作画。他们当中,有的对篮球活动感受很深,有的乒乓球特别精通,有的画汽车是高手,有的一下子能画出几十种武器,还有的孩子把涂料洒在纸上,点上几点,连上几笔就成了各式各样的树木、草卉,真是神奇极了。我还为此专门办了一次“神奇的植物”竞画活动,学生们根据自己独特的想向,创造了神奇百怪的美丽植物。

2、对学生绘画方式的开放。通常美术课都是让学生统一带工具,统一画一个画种。其实统一的教学会削弱好奇心,一个答案一种方法,会停止学生的追求欲望。因此,我常让学生带自己喜爱的绘画工具,用自己喜爱的绘画方式来作画,这样一来,提高了学生绘画兴趣,也无形中丰富了学生的画种,开阔了眼界。孩子们有的把从其它书上学到的画画方法带到你课堂上,有的把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长辈那里学到的绘画方法带到课堂上,一个绘画主题,画种可多样化,有的剪一张纸,铺在作业上涂上各种色彩,一提剪的纸,那作业上的画可好看了;有的学生拿一把牙刷,拿一个绷网,牙刷沾上颜料,在绷网上来回刷动,下面纸上铺好花瓣、杂草,一会儿,把杂草、花瓣拿掉,一幅美丽的“草原月色美”就大功告成了;有的学生画粉画,有的手工、沙画,有的线描,有的水印真让老师也大开眼界。

3、对学生看画的开放。学习美术,就要尽可能多的欣赏美术作品,从而诱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高审美力。但在美术课上,给学生看的作品太少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源泉之一。”于是我和其他美术教师一起营造了一个能让学生随时可以自由欣赏的绘画氛围。①教室里的美术作品,在教室里设置了定期的美术墙,主要是成名作品和获奖作品,另外设置一块随时变动的展示窗,我在课堂当众选作品上窗,学生们都以自己的作品能成为大家欣赏作品为荣,谁的作品被选进窗,大家都为他鼓掌,都羡慕极了。②手工作品展示架,有在班上设立的小型展示架,学生可随时将自己的手工作品放上架供大家评赏,有在学校设立的大型展示架,展示被选上的学生的作品,有学生绘制的陶器作品,废旧材料制做的工艺品,有学生设计的小楼、小层构造、蛋壳娃、卷纸头像、纸卷帆船、塑料花瓶、风铃.还有卵石作品等,玲琅满目。③我还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美术阅览室,在图书室中专门开设了“美术专柜”、“美术角”。还建设了校园画廊,从进校门的一壁“橱窗”到教学楼,一层层“壁画”,都使得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对美术作品都能去看、能去模、去感受,让学生在潜意识状态下有意无意去感受美,去“采积”知识营养,从而激活创造美的原动力,让美术课在学生心灵中开放。

(二)美术课对教师的开放性

1、教师素质是美术课开放性得以实现的关键性因素,美育以其所具有的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等特征,较之其它各育,更需要教师自身的美感体验和审美示范,更需要教师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发挥,因而也更依赖于教师素质的全面发展。

2、对教师美术课教学的开放性素质要求:“美育素质”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教师①要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良好的审美欣赏、表现、创造能力等。②将教师素质作为审美对象,“审美地”发展教师的素质,使之具有和谐的素质结构。即符合美的规律和具有美感,如具有优秀的品德、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教艺、高雅的气质、健美的体魄等。

3、教师需用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以自己对学生的热爱,激起学生对学习的热爱;以自己对美术学科的热爱,激起.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教师要用积极饱满的情绪感染学生,以情育操、以美育美,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学习的伙性,面带笑容,向学生投以和蔼可亲的目光,说话的语调亲切、热情,教学语言深动、形象,努力创设轻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4、教师要努力挖掘美术教材丰富情感内涵,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去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追求美的欲望。创造自己心灵的美,这些都要求我们美术老师在掌握新课标的同时,要深入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在学生之前发现美,与学生同时追求美,不断丰富自己审美内涵,拓展自己感受美的空间,带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美的力量感染学生,推动美术课的全面开放。

5、教师对学生美术评价的开放性。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双向活动,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调节、指向等作用,在美术课教学中,要重视教师评价这一环节,①评价指标要具体,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万变不离其本,对开放性的美术课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不能追求花哨、搞形式,而要以教学目的审美需求为主导,开展活动。②重视形成性评价。

如:在组织讨论、启发学生思维时,给予诱导式评价,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时,给予点拨式评价,学生获得成功时,给予肯定性评价等。③教师对学生美术成绩的评价也要作一定调整,不能只看一两次考试,也不能只停留在几幅作品上,而应是一个开放性的、发展式的评价体系,更不能给出一个死分数,把学生框死,更应是一句激发学生追求美的话语。④除了强调教师评价外。我也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以及学生对本节课教师的教法、学生内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以激发学习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把学习活动内化为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从而调动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美术课对社会、家庭的开放性

1、在人的一生中,更广泛、更为普遍地影响人和审美意识的,首推社会生活美育,因此,美术课不能只停留在教室、学校的范围,而是更加开放,走向社会。在社会环境和设施中,影剧院、展览馆、名胜古迹都是学生喜爱的美育场所。参加美术展、摄影展、文艺表演,是孩子们乐于进行的美育活动。在美术教育中,我充分利用这些美育设施,组织一系列具有观赏性和教育意义的活动。

如:参观“麒麟苗乡艺术节”、“苗乡花山节”、“苗族博物馆”,并在教师指导下开展“我为麒麟添光彩”美术设计大赛,又如与麒新大桥建成相联系,在各年级展开“我心目中的麒麟大桥”绘画大奖赛,收到很好的教育和社会效果,我们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另一方面积极配合参与乡村美育活动,学生去感爱生活的美好、创造的喜悦、劳动的伟大、心灵的高尚。

2、对于儿童来说,实施家庭生活美育具有与学校实施生活美育同等的重要性。儿童家庭生活美育的内容包括环境、思想行为、人际关系以及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审美的要素。我们把美术课延伸到各个家庭,通过办家长培训班,要求家长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学校对家庭生活美育的指导,主要通过学生这一中间环节去实施、体现。我们结合学生实际,由学生与家长共同创设“家庭艺术小天地”、“家庭小书吧”、“家中美术乐园”等。并开展如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的作品“我们的家”,由学生在父母、长辈的指导下,创作的“苗家几代人的衣饰”等活动,这些充满着孩子们的意趣、童心的作品,激励儿童去创造更好、更美的未来。

三、思考和结论

1、在对美术课开放性的实际操作中,我们既要重视开放性的充分发挥,又不轻视对美术“基本功”的训练,不掌握绘画的基本功,是无法用绘画去尽情表现内心世界的个性的。表现力、创造力的发挥都要依赖基本功,因此,在美术课教学中仍要安排适当的基本功训练课。

2、开放性美术课是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对教学中学生出现的“盲目性”和“单一性”,教师要及时发现、细心指导、个别关注,既要关注学生横向层面上的个体差异,又要关心每个学生纵向发展。

3、开放性美术课对教师在要求更高,教师必须做到综合素质高、教学方式好、知识面广、专业技能高超、机智幽默、善解人意、课堂驾驶能力强、方法又得当。所以教师对每一节课,每一次外出写生、参观都必须认真思考,精心准备。

美术课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让学生有创造力,首先就得让他们思维、行动得到开放,开放地想、开放地做、开放地画、让他们的心自由地飞翔。

标签:;  ;  ;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加强小学美术课开放性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