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中源论文_赵轩

导读:本文包含了西学中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西学,晚清,地心说,影戏,托勒密,西学东渐,万国。

西学中源论文文献综述

赵轩[1](2018)在《论中国早期电影评论中的“西学中源”思潮——探究“影戏源流中土”的偏执论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早期电影评论中,"影戏源流中土"的观点一度很有市场,古时的汉武帝影灯、宋代影戏,以致当时的滦州影戏和走马灯均成为此论拥趸者借机发挥的凭证。这实则是"西学中源"思潮在电影批评界的投影。"影戏源流中土"的论证,从一开始就蹈入了一种文化偏执,一种以外来事物的运作范式投射中华传统,却又要维系自身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复杂心态。这其间的削足适履与刻意抬高不可避免。但值得肯定的是,慨叹影戏虽缘出中国,却未在国人手中发扬光大,本身也是此时论者呼吁中国影业的自强自立的一种话语策略。(本文来源于《江汉学术》期刊2018年04期)

张明悟[2](2018)在《“西学中源”说论证方式的历史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学中源"是清代学术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以往研究大多关注该学说产生的原因和历史过程,缺乏对该学说论证方法的研究。本文把"西学中源"说划分为明末、康熙朝、乾嘉朝和晚清四个阶段,通过考察不同时期学者论证动机及论证方法,试图揭示这个学说从主观的臆造到成为一个学术命题的构建过程。(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通讯》期刊2018年06期)

李忠林[3](2018)在《西学中源说论略——从夷夏之防到师夷长技》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学源于中国之说最先出现在明末清初,中经康熙皇帝的倡导,逐步臻于完备。大致说来,西学中源说经历了明末清初、百年禁教和晚清时期叁个阶段,其内涵由最先的天文历算扩展到西方科技,乃至政治制度的各个方面。在西学东渐的漫长过程中,西学中源说在不同阶段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在前两个阶段,这一思想对于传播西学,改变旧式文人的学风发挥了较为积极的作用,进入晚清以后,少数旧派学者鼓吹西学源出中学、中学强于西学,显然有些食古不化。(本文来源于《史林》期刊2018年02期)

陈世杰[4](2017)在《从高考模拟命题看两种“虚无”现象——“丑化中国”说与“西学中源”说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例1,2011·乌鲁木齐地区·二模28.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不同文化不断碰撞相互吸纳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中国文化直到十八世纪才受到耶稣会士的注意。马若瑟在1732年翻译了元曲《赵氏孤儿》,法译本取名《中国悲剧赵氏孤儿》。1734年巴黎《法兰西时报》杂志刊登了一部分,……伏尔泰将它改编成一个新的剧本,于1755年8月20日公演于巴黎。在剧本题目下,伏尔泰加上"根据孔子的教导,(本文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期刊2017年09期)

张明悟[5](2017)在《《格致古微》与“西学中源”说》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学中源"说是清代学术史上重要的思潮之一,贯穿清朝始末,尤其在甲午后泛滥,达到高潮,出现了《格致古微》和《格物中法》等集大成之作。本文则是通过深入分析这两大部书之一《格致古微》成书的历史背景、组织结构、论证方式等方面,最终展现甲午后"西学中源"说论证方向和论证方法上的特点,并揭示清代学术史的一些问题。(本文来源于《科学文化评论》期刊2017年04期)

江晓原[6](2017)在《从“用夷变夏”到“西学中源” 西方天文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兴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一直由皇家垄断。这种垄断局面直到明代后期才开始被打破,而进入清代之后,随着西方天文学在清代取得官方地位,中国一度非常接近欧洲的天文学前沿。可惜的是,中国天文学因"西学中源"说而故步自封,未能进一步发展。"用夷变夏"的第一个缺口《易经》有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除古希腊外,几乎所有的古老文明,如埃及、巴比伦、印度、玛雅和中国等,天文学都是星占学活动的工具。所以在中国古代,"天文"向来由皇家垄断。在早期,它是王权确立的必要条件,后来则长期成为王权的神圣象征。因此它实际上起着某(本文来源于《文明》期刊2017年03期)

刘溪[7](2016)在《“西学中源”说与康熙帝“道治合一”形象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作君作师"是"道治合一"圣王形象构建的必然要求,因此,康熙帝对"知识权威"形象的塑造一直十分用心,学习儒家文化时如此,学习西方科学时更是如此。康熙帝与西方科学的接触虽始自"断人是非"之需,然而,他在随后数十年中对西方科学的孜孜以求和大加利用却源于它在"道治合一"形象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康熙帝对"西学中源"说的倡导是其"道治合一"形象构建的必然选择,而此形象的成功塑造必然会导致整个士人阶层的地位下降,士人话语权力的丧失在"西学中源"说的倡导过程中亦清晰可见。(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研究》期刊2016年10期)

张明悟[8](2016)在《《万国公报》与晚清的“西学中源”说》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学中源"是清代科学史和学术史上的一个重要议题。而《万国公报》是晚清最有影响力的报刊之一,它从1868年创刊到1907年终刊,其间曾登载诸多有关"西学中源"说的文章。经过分析发现早期《万国公报》曾积极鼓吹"西学中源"说,但是到了晚期却突然转变,开始对"西学中源"说进行批判,而这一变化与晚清中、西学地位的转变密切相关。本文试分析这一变化的过程及历史背景,并揭示这一变化带来的历史后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史杂志》期刊2016年02期)

黄庆林[9](2016)在《谭嗣同非“西学中源”论者辨》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学中源"说,即"西学源于中国"说的略称,是近代早期部分学者关于中西文化源流、本末关系的判断。历史证明,所谓"西学源于中国"说是对中西学术发展史的错误解读。众多相关论着开列了一长串"西学中源"说的主张者或赞同者名单,但细加核实,名单难免有"认定"过宽、例举过泛之嫌,例如谭嗣同,就根本不认同"西学中源"说。(本文来源于《甘肃理论学刊》期刊2016年03期)

刘仲华[10](2016)在《清后期“西学中源”论中“以子证西”的两面性及其命运》一文中研究指出嘉道以后,学者们纷纷从先秦诸子中挖掘材料,论证"中学"与"西学"的关系,这成为当时国人认识"西学"的重要途径。在"以子证西"的过程中,有人通过论证"西学"与"中学"相通,主张国人应该学习"西学";有人则认为"西学"既然源自"中学",那就不必再去学习"西学"。"以子证西"的论证模式曾经起过"沟通中西"的作用,但在清末因其牵强附会而日渐被抛弃,思想界逐步走向了"超胜"中西的新道路。(本文来源于《北京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西学中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西学中源"是清代学术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以往研究大多关注该学说产生的原因和历史过程,缺乏对该学说论证方法的研究。本文把"西学中源"说划分为明末、康熙朝、乾嘉朝和晚清四个阶段,通过考察不同时期学者论证动机及论证方法,试图揭示这个学说从主观的臆造到成为一个学术命题的构建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西学中源论文参考文献

[1].赵轩.论中国早期电影评论中的“西学中源”思潮——探究“影戏源流中土”的偏执论证[J].江汉学术.2018

[2].张明悟.“西学中源”说论证方式的历史考察[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8

[3].李忠林.西学中源说论略——从夷夏之防到师夷长技[J].史林.2018

[4].陈世杰.从高考模拟命题看两种“虚无”现象——“丑化中国”说与“西学中源”说之比较[J].中学历史教学.2017

[5].张明悟.《格致古微》与“西学中源”说[J].科学文化评论.2017

[6].江晓原.从“用夷变夏”到“西学中源”西方天文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兴衰[J].文明.2017

[7].刘溪.“西学中源”说与康熙帝“道治合一”形象的构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

[8].张明悟.《万国公报》与晚清的“西学中源”说[J].中国科技史杂志.2016

[9].黄庆林.谭嗣同非“西学中源”论者辨[J].甘肃理论学刊.2016

[10].刘仲华.清后期“西学中源”论中“以子证西”的两面性及其命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6

论文知识图

割圆八线图(二)全国地市级中医医院情况吉林省地、市级...(二)全国地市级中医医院情况吉林省地、市级...(二)全国地市级中医医院情况吉林省地、市级...刘业全在6、7期连载的《立天元一源流...《点石斋画报》刊登的《蓟州奇案》a图4...

标签:;  ;  ;  ;  ;  ;  ;  

西学中源论文_赵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