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卟啉分子论文_张泽会,温晓烨,邓克俭,张丙广

导读:本文包含了铁卟啉分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卟啉,电负性,分子,密度,轨道,辣根,血红素。

铁卟啉分子论文文献综述

张泽会,温晓烨,邓克俭,张丙广[1](2012)在《不对称含硫四氮杂铁卟啉合成及仿生催化活化分子氧降解有机污染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金属卟啉的仿生光催化剂在可见光具有较强的吸收作用,能够活化分子氧,产生高活性的氧化物种,能有效的降解有机污染物,在水处理的研究治理中受到广泛关注。在我们前期的工作中,证明系列对称的四(1,4-二噻英)四氮杂卟啉铁负载到树脂上后,在光照条件下能够模拟细胞色素P450,活化H_2O_2和O2_降解有机污染物。然而,由于氮杂卟啉分子为18π电子体系和紧稠的大环结构,对称性高的氮杂卟啉分子大平面结构,溶解性差,(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期刊2012-10-26)

刘洪梅,赵健伟[2](2009)在《铁卟啉和锰卟啉分子传感的电子输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结合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NEGF)研究了系列金属卟啉分子的电子输运行为,结果表明中心金属原子影响金属-分子-金属结的电导,并且与分子和电极之间的连接方式密切相关。当9,11-取代的卟啉分子连接到金电极之间(水平连接),各种金属卟啉的电导近似一致,可以得出电子只通过卟啉的共轭环传递。但是1,5-取代的卟啉分子与电极连接时(对角连接),不同金属卟啉的电导有显着差别。因此对角连接时,电子通过卟啉的金属中心传递,这是由于通过卟啉金属中心的电子传递路径势垒最低。(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9-10-23)

吕庆章,李小娟,牛静,王珂芳,卢雁[3](2009)在《铁卟啉化合物与氧气分子形成的体系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G(d)基组水平下对氯化铁(+3)卟啉与氧气分子形成的体系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几何构型,电子性质及分子轨道结构等相关数据。对两个体系不同自旋状态下的几何构型参数和电子性质对比发现:受体系立体构型对称性的影响,在两个体系中凡是与卟啉环上N原子相关的几何参数及电子性质均呈现出相同规律性。又采用密度泛函理论UB3LYP/6-311G~*//UB3LYP/6-31G~*方法对这两个体系不同自旋状态下的能量进行了计算,分析表明自旋多重度越高体系越稳定。然后分别分析了两个体系在最稳定自旋状态下的分子轨道占据情况及中心Fe原子最外层3d轨道的电子分布情况,结果表明Fe原子的3d_22和3d_(xz)/3d_(yz)与氧气分子的单占据反键轨道HOMOπ~*2p_x/π~*2p_y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引起铁卟啉环与O_2分子间的电子转移并使O_2活化。然而,根据分析在通常状态下铁卟啉对O_2分子的活化作用是微弱的。(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期刊2009年06期)

杨淦[4](2008)在《基于天然含铁卟啉生物分子直接电化学的第叁代生物传感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氧化还原蛋白质和酶等天然含铁卟啉生物大分子的直接电化学研究是生物电化学界和生物学界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它的研究对于人们获得蛋白质和酶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深入认识蛋白质和酶等生物大分子在生命体内的生理作用以及开发新型生物传感器、新型生物燃料电池等生物电子器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指导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生命过程,实质上就是研究生物体中的电子传递过程。因此,用电化学方法来研究蛋白质的电子传递过程有着特别的优越性。但是由于氧化还原蛋白质和酶的活性中埋藏较深,在电极表面吸附较困难,且易失活等因素,使得其在电极表面的直接电化学较难发生。因此,本论文主要研究目的就在于构造和发展性能优良的以直接电化学为基础的第叁代生物传感器,并将其用于对环境和生命相关的重要物质的检测。我们将新的材料结合适当能够的方法构造了新颖的生物传感界面,对其在酶和蛋白质的直接电化学利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性能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于构造第叁代性能优良的生物传感器和提高现有的生物传感器的性能能够提供了新的参考。本论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1.制备了聚L-酪氨酸/半胱氨酸/纳米金/血红蛋白修饰Pt电极,并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对制备过程进行了表征。还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研究了修饰电极与H_2O_2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该电极对H_2O_2有明显的催化作用,电流与H_2O_2浓度在3.5×10~(-7)~2.0×10~(-3) 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测下限达到1.0×10~(-7) mol/L。该传感器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良好的稳定性和选择性。2.制备了Hb/纳米金/L-半胱氨酸/纳米金/纳米铂-壳聚糖复合膜修饰铂电极并用于过氧化氢的测定。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特性。用交流阻抗和循环伏安法表针了制备过程。通过SEM和XPS研究了不同膜的表面形态和组成。研究了温度pH等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电极对H_2O_2有明显的催化作用,电流与H_2O_2浓度在1.4×10~(-7)~6.6×10~(-3)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测下限达到4.5×10~(-8)mol/L。该电极在10秒内达到95%的响应电流。灵敏度达到17.62μA/(mmol/L)。该传感器用于过氧化氢的测定得到了满意的效果。3.将一种新的纳米材料纳米CoFe_2O_4与HRP用包埋法固定在铂电极上制得了传感器,并对过氧化氢进行了测定。研究了纳米CoFe_2O_4在HRP直接电化学中起的作用。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实现了HRP与电极的直接电子传递,传感器具有快速响应、可接受的重现性、良好的稳定性和对底物很好的亲和性等优点。电流与H_2O_2浓度在3.5×10~(-6)~2.0×10~(-2)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4.制备了新的纳米材料多孔纳米金球,并用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L-半胱氨酸/多孔纳米金/HRP修饰的金电极传感器。实现了HRP的直接电化学。研究了温度pH等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用于对过氧化氢的测定表现出了较好的性能。线性范围为3.5×10(-7)~1.28×10~(-3) mol/L,检测下限达到1.0×10~(-7)mol/L。(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8-04-20)

牛春莹[5](2002)在《ABEEM模型下铁卟啉分子的电荷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铁卟啉分子在生物体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熟知的进行氧传递作用的血红蛋白、氧活化和电子传递的细胞色素C和细胞色素P-450都是金属铁卟啉系列。由于分子中的电荷分布与分子的性质息息相关,计算铁卟啉化合物的电荷分布就显得非常重要。 由于传统的从头计算方法所需要的计算量太大,很难应用到大的分子体系。因此,发展准确的、计算上易于实行的方法用于探讨大分子的性质是现在理论化学的重要任务。我们以密度泛函理论[1-4]和电负性均衡原理[5-9]为基础,应用和开发了原子-键电负性均衡模型(ABEEM)。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确定了一些分子的各种类型原子及化学键区域的参数。运用这些参数,计算了有关铁卟啉分子的电荷分布以及分子的总能量,其得到的结果可以和从头计算相媲美,并且计算所需要的时间与从头计算相比非常短。(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02-06-01)

廖兴汉[6](2000)在《生命物质铁卟啉活性部位分子轨道的群论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群论寻找可约表示特征标的规则、群论的对可约表示约化的公式、群论关于属于同一不可约表示的基才能对称性匹配组合分子轨道等方法、原理处理生命的关键物质铁卟啉活性部位的分子轨道。分析分子轨道能级与生化性质和电子光谱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广西科学》期刊2000年02期)

铁卟啉分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们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结合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NEGF)研究了系列金属卟啉分子的电子输运行为,结果表明中心金属原子影响金属-分子-金属结的电导,并且与分子和电极之间的连接方式密切相关。当9,11-取代的卟啉分子连接到金电极之间(水平连接),各种金属卟啉的电导近似一致,可以得出电子只通过卟啉的共轭环传递。但是1,5-取代的卟啉分子与电极连接时(对角连接),不同金属卟啉的电导有显着差别。因此对角连接时,电子通过卟啉的金属中心传递,这是由于通过卟啉金属中心的电子传递路径势垒最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铁卟啉分子论文参考文献

[1].张泽会,温晓烨,邓克俭,张丙广.不对称含硫四氮杂铁卟啉合成及仿生催化活化分子氧降解有机污染物[C].第十叁届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2012

[2].刘洪梅,赵健伟.铁卟啉和锰卟啉分子传感的电子输运研究[C].第十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9

[3].吕庆章,李小娟,牛静,王珂芳,卢雁.铁卟啉化合物与氧气分子形成的体系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英文)[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9

[4].杨淦.基于天然含铁卟啉生物分子直接电化学的第叁代生物传感器研究[D].西南大学.2008

[5].牛春莹.ABEEM模型下铁卟啉分子的电荷分布[D].辽宁师范大学.2002

[6].廖兴汉.生命物质铁卟啉活性部位分子轨道的群论处理[J].广西科学.2000

论文知识图

铁卟啉分子结构示意图本章设计的生物传感器制备流程图和H...石墨基底上卟啉铁和卟啉分子的STM形貌...8 CCMP 的高分辨电喷雾质谱图7 CCMP 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几种不同连接体的二茂铁基卟啉分子结...

标签:;  ;  ;  ;  ;  ;  ;  

铁卟啉分子论文_张泽会,温晓烨,邓克俭,张丙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