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随机逼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算法,不等式,梯度,永磁,全局,模型,方法。
随机逼近论文文献综述
张小娟,杜学武[1](2019)在《求解随机变分不等式问题的修正外梯度随机逼近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求解随机变分不等式问题的基于外梯度的随机逼近算法。【方法】依据求解经典变分不等式问题的外梯度算法,给出求解随机变分不等式问题的修正外梯度随机逼近算法。【结果】在适当的假设下,证明了修正外梯度随机逼近算法具有全局收敛性,初步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算法具有有效性。【结论】修正外梯度随机逼近算法是对已有的外梯度随机逼近算法的进一步推广,并且可在更弱的假设下获得它们的全局收敛性结果。(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连传强,肖飞,高山,刘计龙[2](2019)在《基于实验标定及双时间尺度随机逼近理论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参数辨识方法,实现了定子电阻、永磁体磁链和交直轴电感的高精度辨识。该方法首先通过实验获取定子电阻与温度、永磁体磁链与温度和交直轴电流的关系表达式,然后基于双时间尺度随机逼近理论对交直轴电感进行在线辨识。理论分析证明了该在线辨识算法的收敛性和最优性,并给出其关键参数的取值准则,以确保算法具备良好的动态特性和稳态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新辨识方法不仅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而且相比于传统的递推最小二乘算法精度更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6期)
张小娟[3](2019)在《求解随机变分不等式的两个随机逼近投影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变分不等式(VI)问题的提出以来,其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已经有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理论和方法.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不确定性因素,此时求解VI问题的算法失效.因此,有必要研究随机变分不等式(SVI)问题,本文主要研究求解SVI问题的随机逼近投影算法.首先,在绪论部分介绍了几类单调函数的定义,投影的定义及其性质,符号说明,VI问题的相关背景及其投影型算法的研究现状,SVI问题及其有关算法的研究现状.其次,研究求解SVI问题的外梯度随机逼近投影算法.依据求解经典VI问题的外梯度投影算法,给出求解SVI问题的修正外梯度随机逼近投影算法,简称MESA算法.在适当的假设下,证明了MESA算法依概率1收敛,初步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MESA算法具有有效性.MESA算法是对已有的外梯度随机逼近投影算法的进一步推广,并且可在弱的假设下获得它们的收敛性结果.最后,研究求解SVI问题的不可行随机逼近投影算法,简称IPSA算法.提出的算法可以看作是对外梯度投影算法的一个改进,IPSA算法每次迭代只需要一次投影.与一般的外梯度投影算法相比较,在矫正步中采用一个新的方向和步长.在迭代过程中随机误差的方差减小,并且采用动态样本的线搜索来处理Lipschitz常数的缺失.在一个弱于伪单调和单调的假设下IPSA算法依概率1收敛,并且分析了IPSA算法的复杂度和收敛率.初步的数值实验结果表明IPSA算法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周科,徐苏容[4](2018)在《引黄灌区随机逼近水生态环境管理模型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构建了随机逼近水生态环境管理模型(SRAWM)。该模型不仅可以处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中的常规随机变量,也可以处理主观与客观模糊变量。其次,将模拟技术融入SRAWM模型框架内,同时考虑了区域经济发展与水生态环境改善、水资源开发利用、经济社会发展、水土流失、水污染防治等之间的矛盾与协调关系。最后,选择黄河下游位山引黄灌区为典型,针对不同水环境政策,对灌溉面积、水量配置、缺水量、污染消减、水土保持、生态效应,以及灌溉效益进行了优化计算。研究结果对于调整灌区灌溉模式和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协调处理灌溉效益和灾害损失关系,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8年11期)
张凯,张秀清,张黎明,张进,孙海[5](2017)在《基于改进的同步扰动随机逼近算法的聚表二元驱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聚表二元驱作为一种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大油田,为实现聚表二元驱生产效益最大化,从油田实际情况出发,将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作为优化目标,选取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浓度、注入体积、注入时机等参数作为调控变量,并结合改进随机差异化步长的SPSA算法进行优化求解,比较约束与不约束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使用总量。结果表明:随机差异化步长不仅可以加快算法的运行效率而且能更好地实现全局最优性;当不约束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使用总量时,在含水率越小时实施聚表二元驱,生产效益越好;当约束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使用总量时,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使用总量越小,在含水率越大时实施聚表二元驱生产效益越好。(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任雪杰[6](2017)在《随机逼近算法与随机搜索相关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机搜索,是指单个或多个智能体(车辆或机器人)按照某种随机机制找到某信号的源点或目标函数的极值点.它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广泛存在,受到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因计算上的需要,离散时间下的随机搜索比连续时间随机搜索有更重要的研究意义.许多随机搜索都需要利用目标函数的信息(如函数形式或梯度信息),已有的无目标函数信息的随机搜索主要考虑随机极值搜索算法(Stochastic Extremum Seeking,SES),也有少数学者利用了随机逼近思想,但往往事先假设估计序列有界.另外,分布式随机搜索因为要考虑智能体之间的邻居关系、数据传输和时延等,也没有完善的成果.本文给出了离散时间随机搜索算法控制智能体搜索到目标函数的极大值点(或极小值点).基于扩展截尾随机逼近算法的思想,去掉了有界性的假设并减弱噪声条件.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两类车辆(速度驱动车辆和力驱动车辆)作为搜索个体的随机源搜索.通过对时间区间的划分,离散采样得到了离散时间下的运动模型,并将之与已有的扩展截尾随机逼近算法结合,给出了离散时间随机源搜索算法及其收敛的充要条件.最后,给出了两个数值仿真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2.研究了分布式随机源搜索问题,即N个小车通过交换对信号域的量测值合作式搜索该信号域的源,更进一步考虑分布式随机极值搜索问题,即N个小车利用含噪声干扰的量测值合作式搜索全局目标函数(N个局部价值函数的和)的极大值点.首先将N个小车(速度驱动车辆或力驱动车辆)看成节点后构成了 一个网络,把每个车辆的动态模型通过相同的时间区间划分做离散化处理.随后给出了距离的定义,由此确定智能体之间的邻居关系并构造了权重矩阵.然后给出了分布式随机源搜索算法并证明了其收敛性.加强假设条件、修改分布式源搜索算法后,极值点的分布式搜索问题得以解决.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7-02-25)
管涛,李玉玲[7](2016)在《大规模矩阵降维的随机逼近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规模矩阵降维和分解是数据分析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工程领域应用广泛,如图像分割、文本分类、数据挖掘,然而,传统的矩阵分解方法(如SVD、谱分解)计算复杂度高,不适用于大规模矩阵处理.近些年来,随机逼近方法用来发现大规模矩阵的低维近似,有效地降低了计算复杂度,是当今的研究热点.围绕基于随机逼近的大矩阵降维方法展开论述,介绍了矩阵降维中的抽样策略、CUR分解、Nystrom方法、随机逼近方法,比较研究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对重要的随机逼近方法开展了一些图像试验分析.最后,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一些方向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期刊2016年24期)
李维刚,冯宁,刘超,刘翱[8](2016)在《基于同步扰动随机逼近的混合萤火虫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标准萤火虫算法(FA)中存在的种群过早收敛、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等不足,提出一种以memetic算法为框架、将同步扰动随机逼近和萤火虫算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FA-SPSA),即首先使用萤火虫算法对种群进行全局寻优,然后使用同步扰动随机逼近算法对选出的部分最优个体进行局部搜索,从而增强萤火虫算法跳出局部最优解的能力。通过6个标准测试函数对FA-SPSA算法的性能进行检验,并与标准萤火虫算法、果蝇算法、改进的果蝇算法等其他4种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FA-SPSA算法在寻优精度、收敛速度、鲁棒性等方面的性能总体上优于对比算法。(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袁泉,殷刚[9](2016)在《无穷维切换机制随机逼近算法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一类带切换机制的随机逼近算法.此类随机逼近算法可用于对平稳分布的估计,使用固定步长以跟踪占位测度的增量变化.算法中的切换机制可以由可列无穷维Markov链及双时间尺度刻画.本文得到了跟踪误差的最小二乘估计,并在合理的假设条件下证明了算法的连续时间插值形式弱收敛于一类带切换机制的常微分方程系统.此外,本文也对追踪误差的变化速率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数学》期刊2016年10期)
赵文虓,方海涛[10](2016)在《随机逼近算法的样本轨道分析:理论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机逼近算法递推地求解未知函数的零点,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数学家Robbins和Monro给出这类算法以始,由于其处理对象的普适性和在线计算的特点,在系统控制、统计和信号处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关于这类算法的理论探讨引发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后继研究.本文将从样本轨道这个角度出发,回顾随机逼近算法收敛性分析的几类方法和思想脉络,包括概率方法、常微分方程方法和轨线-子序列(trajectory-subsequence,TS)方法等,并给出随机逼近算法在递推主成分分析和分布式随机化Page Rank算法中的具体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数学》期刊2016年10期)
随机逼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一种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参数辨识方法,实现了定子电阻、永磁体磁链和交直轴电感的高精度辨识。该方法首先通过实验获取定子电阻与温度、永磁体磁链与温度和交直轴电流的关系表达式,然后基于双时间尺度随机逼近理论对交直轴电感进行在线辨识。理论分析证明了该在线辨识算法的收敛性和最优性,并给出其关键参数的取值准则,以确保算法具备良好的动态特性和稳态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新辨识方法不仅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而且相比于传统的递推最小二乘算法精度更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随机逼近论文参考文献
[1].张小娟,杜学武.求解随机变分不等式问题的修正外梯度随机逼近算法[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连传强,肖飞,高山,刘计龙.基于实验标定及双时间尺度随机逼近理论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3].张小娟.求解随机变分不等式的两个随机逼近投影算法[D].重庆师范大学.2019
[4].周科,徐苏容.引黄灌区随机逼近水生态环境管理模型及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8
[5].张凯,张秀清,张黎明,张进,孙海.基于改进的同步扰动随机逼近算法的聚表二元驱优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6].任雪杰.随机逼近算法与随机搜索相关问题研究[D].东南大学.2017
[7].管涛,李玉玲.大规模矩阵降维的随机逼近方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6
[8].李维刚,冯宁,刘超,刘翱.基于同步扰动随机逼近的混合萤火虫算法[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6
[9].袁泉,殷刚.无穷维切换机制随机逼近算法的分析[J].中国科学:数学.2016
[10].赵文虓,方海涛.随机逼近算法的样本轨道分析:理论及应用[J].中国科学:数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