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紧缩与经济政策选择

通货紧缩与经济政策选择

周继燕[1]2016年在《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经济增长大多伴随着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发生的次数屈指可数。因此,多数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都对通货膨胀给予更大关注,研究通货紧缩者甚少。然而,相对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通常更加难以应付,因为通货紧缩一旦发生,带来的便是旷日持久的灾难。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还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经济陷入长期低迷,如今又一次处于通货紧缩的泥沼之中,抑或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建国以来发生的首轮通货紧缩,无不对经济产生严重冲击,至今令人心有余悸。继成功预言了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保罗·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在获得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前夕再次预言,于《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一书中提到:"21世纪将发生严重的经济衰退,这是不可避免的,世界或将遭遇'失去的十年',萧条经济学将重返历史舞台。"这究竟危言耸听还是会一语成谶?不得不令人反思,通货紧缩是否再度来袭?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通货紧缩呼声再次高起,为防止经济衰退,我国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试图力挽狂澜,助推了新一轮经济的高速增长。随后,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宏观经济运行指标持续走弱,CPI增速在2012年7月低于2%的水平,并于2014年8月开始正式跌入" 1"时代,PPI自2012年3月份开始呈现负增长,且降幅不断扩大,截至2015年末,PPI已连续46个月负增长,同时,GDP跌破7%的目标,实现6.9%的增长速度。由此,再度引发关于当前中国是否面临通货紧缩风险的争论。然而,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通货紧缩不同,此轮通货紧缩风险是在中国经济迈入新常态时期发生的。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是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是经济增长方式和人口结构转变的必然结果。根据人均GDP这一指标衡量,中国已在2010年跻身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以人均GDP为衡量指标),中国已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此外,在2001年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后,中国适龄劳动人口(15-64岁)比重在2010年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总抚养比也于2010年开始上升。长期以来,人口红利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人口结构的根本性转变意味着传统增长动力逐渐式微,从而导致潜在增长率下降,实际经济增速放缓。如果说经济增长减速是新常态的一个重要表现,通货紧缩风险则是新常态下结构性矛盾的产物。本文认为当前通货紧缩风险的形成原因主要来自供给侧的结构冲击,如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过度负债导致的债务-通货紧缩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择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及对策作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和文献述评的基础上,首先对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分析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物价水平变动趋势,对中国是否发生通货紧缩进行初步判定。其次,从通货紧缩风险形成的直接原因出发,分别从结构性因素、资源环境因素、货币因素和外部冲击因素角度,对通货紧缩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定性研究,并进一步通过实证分析检验各因素对通货紧缩风险的影响程度。再次,在对国内外通货紧缩治理政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寻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最后,从供给侧结构改革和总需求管理政策及其他配套改革措施叁个维度,提出应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政策建议。本文分为七个部分,主要结构及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罗列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指出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通货紧缩的理论探源和文献述评。对马克思的通货紧缩思想、供需失衡论、货币供给收缩论、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论等理论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主要从通货紧缩本质和成因两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借鉴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本文将要深入探讨的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第叁部分为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和初步诊断。从理论上对通货紧缩的界定范畴、判断标准、衡量指标进行分析,详细阐述由物价水平下降、货币供给不足和经济持续衰退叁者分别或共同决定的单要素论、双要素论和叁要素论。在此基础上,具体剖析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现状,着重分析物价水平、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叁个经济层面的趋势和特点,厘清叁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对当前中国通货紧缩形势做出初步判定。第四部分为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及实证分析。从结构性因素、资源环境因素、货币因素和外部冲击因素四个角度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进行定性分析。在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基础上,引入结构性因素及其他控制变量,得到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分析各因素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程度,并进一步建立叁机制门槛回归模型,以通货膨胀率作为门槛变量,将样本期间通货膨胀率的波动分为通货紧缩、低通货膨胀和高通货膨胀叁个阶段,从而得到各因素对通货紧缩风险的影响程度。第五部分为国内外通货紧缩治理政策与经验借鉴。回顾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通货紧缩的时代背景、形成原因及经济影响,对比分析美国、日本通货紧缩的特点及治理经验,并探索其对中国的启示。第六部分为应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政策建议。在总结实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引发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的根本原因,尤其是人口结构变化、产能过剩、过度负债等结构性因素的冲击,提出实施结构化改革和总需求管理政策以及多种政策的科学合理搭配策略,以有效应对中国的通货紧缩风险。第七部分为结论与展望。给出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朱民, 陈卫东[2]2001年在《反通货紧缩:政策选择和滞胀风险——历史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历史案例分析表明 ,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经验告诉我们 ,反通货紧缩的宏观政策对短期经济状况的调整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采取单纯的总量政策和需求政策治理通货紧缩 ,从长期看有可能加剧宏观经济的不均衡。总量政策的使用要适度 ,经济调控政策要实现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的结合 ,要兼顾微观基础。外部冲击是恶化宏观经济形势的重要原因 ,因此 ,开放经济下的一般均衡分析是现今各国制定治理通货紧缩政策的基本理论依据。中国面临的通货紧缩有一定的特殊性 ,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经济转轨及体制变革、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微观行为的变化有关系 ,在现阶段 ,进行制度改革和建设更为重要

王春雷[3]2001年在《通货紧缩时期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文中指出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一个国家的经济总是在不断波动中成长。客观上存在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主要表现为物价水平和充分就业水平的不稳定性。因此,保持物价水平的稳定和维持适当充分就业的水平成为各国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从物价水平的不稳定性来看,主要表现为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二十世纪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多数国家经常面临的是通货膨胀,但在十九世纪,不少国家也有过持续的、严重的通货紧缩过程。就二者比较而言,历史表明通货紧缩的治理要比通货膨胀的治理更困难。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危害有时比通货膨胀严重的多,通货紧缩常常伴随着经济的衰退。据罗杰.布鲁特记载,通货膨胀在二十世纪频繁发生,但在十九世纪前,通货紧缩则要比通货膨胀更加普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下降,自1997年起,一些国家如日本、中国、新加坡、瑞典、瑞士等相继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同时全球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间的缺口已达叁十年代以来之最大。《经济学家》、《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陆续刊文指出,通货紧缩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致使有人说20世纪是通货膨胀的世纪,而21世纪是通货紧缩的世纪。并预言:21世纪战争将受到各种因素的抑制,人类能够“和平共处”,通货膨胀政策将退出历史舞台。如日本学者长谷川庆太郎预言:“从现在开始到21世纪的相当年代,经济将无可避免地往全面性价格低落、通货紧缩的基本方向发展。”这样的评论似乎有点简单、武断。但不可否认,怎样对待通货紧缩将是21世纪的难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宏观经济长期基本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短缺状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经济增长与高通货膨胀长期并存。1994年零售物价水平达到21.7%的历史高峰值。如何在维持高经济增长的同时抑制通货膨胀,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问题。但是,自199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经济第一次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有效需求不足”。1999年,许多中国经济学家断言:中国已进入通货紧缩时期。 2 内容捉要这是新中国经济发展历史中未曾出现过的情况。尽管在陇通货膨胀方面中国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但在治理通货紧缩问题上却经验甚少。 进入通货紧缩时期后,中国政府首先启动货币政策工具,先后数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自1998年起更注重应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启动投资和消费。叁年多的实践表明已取得一定实效。但关于通货紧缩的理论研究却十分滞后。究竟什么是通货紧缩,西方经济理论对此尚无定论,国内学者也众说纷劫 至于通货紧缩的种类、成因、经济影响,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选择等问题,国际、国内的文献及着述也不多见。国内学者对通货紧缩问题的全面深入研究是从 1998年底开始。在此之前,随着中国宏观经济软着陆的成功实现,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大致经过了几个不同的阶段: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结构的断层、通货紧缩。1999年开始,国内学者对通货紧缩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通货紧缩的一般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在通货紧缩的一般理论方面,主要对通货紧缩的概念、成因和经济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重点对通货紧缩时期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其协调搭配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从通货紧缩的概念入手展开分析,通过界定通货紧缩的定义,分析通货紧缩的特征,进一步阐述通货紧缩与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揭示通货紧缩的本质。介绍并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关于通货紧缩定义的各种学说,得出以下几点结论:l、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宏观经济现象。表现为物价水平持续下跌,本质是货币价值升值的过程。2、通货紧缩既是一种货币现象,又是一种实体经济现象。3、通货紧缩通常发生在经济周期的经济收缩阶段。但从理论和实践来看,有伴随产出增加的通货紧缩;有伴随产。出减少的通货紧缩;也有不影响产出水平的通货紧缩。4、对于通货紧缩的度量,采用物价水平指标比较科学。5、考察了中国通货紧缩的形势并对未来通。货紧缩的趋势做出判断。 第二章着重分析通货紧缩的形成原因。分别介绍不同学派的观点,从社会总供求AD-AS曲线、ISLMBP曲线、货币供求等不同的角度分析形成通货紧缩的原因。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方法,着重剖析中国通货紧缩的形成原因 内容提要3 第叁章着重分析通货紧缩的经济影响。分别阐述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即 通货紧缩对产出的影响,通货紧缩与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的关系,阐述通货 紧缩对就业水平、投资、收入和消费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 第四章着重分析治理通货紧缩的一般宏观政策选择。首先介绍了国内外 学者提出的治理通货紧?

陈前[4]2003年在《通货紧缩与经济政策选择》文中研究表明通货紧缩,作为一种特定的宏观经济的现象,表现为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与通货膨胀一样,它首先是一种货币现象,同时更是一种实体经济现象。它也存在着自我强化的机制,其危害性与通货膨胀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它的形成原因是复杂多样的,这增加了人们认识和治理通货紧缩问题的难度。本文试图通过对通货紧缩的定义、成因、危害及对策的分析,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通货紧缩理论分析框架,来深入、透彻地认识和理解这种复杂的经济现象,并利用该理论框架,从现实的角度,对我国的通货紧缩问题做出分析。

贾庆军[5]2004年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演变》文中指出本课题围绕制度创新这条主线,从思想史的角度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的演变轨迹。本课题的研究注重了对理论和文献的挖掘,涉及了一百多位学者的文章和着作。既评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学者的思想观点,也整理了当时对一些热点问题的探讨。随着改革的进展,一些观点已被尘封,许多分歧也已化解于无形之中,然而正是这些的思想火花推动了中国货币政策实践的进步。在研究中本课题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显示了制度变迁对中国货币政策理论日臻成熟的重要影响。 为了使整个课题更具系统性,在研究中将有关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分成了八个专题,前叁个专题分别研究了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第四个专题则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货币供求机制的演变,为后面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有效性奠定了基础。第五和第六个专题分别介绍和评述了通货膨胀理论和通货紧缩理论,揭示了中国在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中经验积累的历程。第七个专题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变及相关理论。第八个专题探讨了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总结了货币政策发挥效用的机制与相互关系。

蒲艳萍[6]2002年在《中国通货紧缩的形成机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90年代以来,通货紧缩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已成为现实,并使世界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认识并应对通货紧缩已成为世界关注的新课题。 本文在分析研究国内外在通货紧缩判断标准、形成机理、治理对策等方面研究方法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概括与实践归纳相结合的方法,从多方位、多角度对产生中国目前通货紧缩的原因进行分析,从理论上梳理出中国目前通货紧缩形成的逻辑过程,并对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的效果及未来货币政策的取向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有效探索。其主要结论如下: (1)通货紧缩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它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普遍地、持续地下降。判断通货紧缩的根本标准是货币是否升值,即价格总水平是否下降。 (2)中国经济已出现通货紧缩,但中国目前的通货紧缩是一种轻度通货紧缩,是一种增长型的经济衰退。 (3)中国目前的通货紧缩是一种“复合型”的通货紧缩。其诱发的原因不是孤立的,单方面的,而是内外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强化,国内改革周期与国外周期及国内改革周期与经济波动周期相互重迭,共同作用的结果。 (4)在中国,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价格刚性的存在,未预期到的货币政策与预期到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均可能影响产出。 (5)中国经济未陷入“流动性陷阱”,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仍然有效;导致目前货币政策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 (6)提高货币政策效率,走出通货紧缩困境的措施是: ①输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②继续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 ③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④稳妥有序地推进微观机制改造。

王顺华[7]2003年在《从抑制通货膨胀到治理通货紧缩》文中研究表明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调控或干预经济的主要工具。在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尽管自始至终存在着“市场自由”和“政府干预”两种观点的持续争论和两种政策的交替使用,但进入20世纪后期,这两种相左的观点大有相互融合,在对立中走向折衷之势。各国政府在政策选择和操作中,都注意把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中国经济是初步发展的市场经济,是发展中的大国经济,是处在体制转型中的经济,也是走向开放的经济,因而国家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更具有特殊意义和作用。本文选择了一个重要时段(1988-2002年)作为背景,以抑制通货膨胀和治理通货紧缩这两大课题和调控过程作为内容,系统地考察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90年代前后期,我国实行了两次政策取向完全不同的宏观调控。这两次宏观调控的政策出台背景、政策实施内容、政策操作过程、政策执行效果和政策协调配合各有什么特点?两者如何衔接、如何转换?本文用两章(第2、3章)分别进行了详尽考察。以实现经济“软着陆”为主旨的1993-1996年的宏观调控,从整顿金融秩序入手,以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为主,配合以相应的财政政策,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法律手段和组织措施,终于成功地避免了以往调控后出现的经济大起大落现象,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软着陆”目标。经济“软着陆”成功实现后,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趋势加剧,成为新阶段困扰经济运行的新的因素。为应对国内通货紧缩,国外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政府确立了扩大国内需求的方针,并果断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方向性的重大调整,即由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财政政策,转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1998-2002年的宏观调控中,扩大内需的政策内容不断充实,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政策实施取得明显成效。这两次成功的宏观调控,使我国既积累了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实现“软着陆”的经验,又创造了扩大国内需求,有效治理通货紧缩的经验。这两方面的经验弥足珍贵。与两次宏观调控的过程相伴随,对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一直存在争论,这些争论的深入展开,推动着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宏观调控实践的创新。本文结合考察进行了评述。<WP=4>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政策手段是选择和实施财政、货币政策。这两大政策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各有什么样的政策工具和传导机制,两者内部和两者之间如何达配组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受哪些因素影响,应当如何进行政策选择?怎样搞好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的协调,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协调?这是有效地选择和实施宏观经济政策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专辟一章(第4章),围绕紧缩与扩张的政策选择和协调这一主线,对上述问题加以综合考察和分析,得出了一般结论。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的一个显着特点,是保持短期政策目标与中长期体制改革方向的一致性,改革开放的进程与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完善的进程基本同步。1992年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围绕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大步推进,加快了体制转轨和制度变迁的进程,这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实施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调整所有制结构和加快国有企业改革,重构微观基础;通过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构造调控平台;通过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调控手段;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拓展调控空间。所有这些,构成了宏观经济政策有效实施的体制环境,也成为本文第5章论述的主要内容。90年代以来宏观调控积累的两方面的重要经验,对21世纪初期我国有效地选择和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21新世纪头20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时期中国面对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目标,体制转轨的大背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新一轮经济扩张期的大环境。面对这种发展的新态势,21世纪初期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当如何选择?本文第6章提出了建议。研究我国90年代来宏观经济政策,需要有正确的方法。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结合的方法、历史的方法、分析和综合的方法、系统和归纳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采用这些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使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尽可能地贴近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客观现实,尽可能地刻画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轨迹,尽可能地反映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全貌,尽可能地体现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的最新成果。

周浩[8]2003年在《我国通货紧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货紧缩在全球范围内发生,对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并受到了全球经济学界的密切关注。由于全球通缩的输入和国内经济自身存在的问题,自1997年起我国经济也出现了通货紧缩,并延续至今。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我国当前通货紧缩现状及货币政策实践,对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的反通缩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 文章首先从通货紧缩的一般理论概述入手,清楚界定了通货紧缩的定义和界定标准,批判了界定通缩多重标准的谬误,并对通货紧缩的测度给出了相关的解释。 其次,文章着重对我国通货紧缩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我国1997年开始的这场通货紧缩有着深深的全球背景,详细地分析了我国通缩发生的货币原因及其对我国经济生活的危害。 文章的核心部分是对我国反通缩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评价。文章认为1998年至今我国货币政策的反通缩实践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总体来说并未取得预期的成效,并由此导致我国货币政策无效论的产生。针对货币政策无效论,文章从利率水平、货币的需求弹性以及投资的利率弹性叁方面进行分析判断,得出我国经济未陷入流动性陷阱的结论,即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是具备的,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反通缩乏力必然另有原因。文章认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诸多环节尚存在许多制约货币政策发挥效用的约束因素,正是这些约束因素导致了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减弱。同时文章对这些约束进行了一一详述。 最后,文章针对上述分析,提出了旨在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继续加大货币政策的力度,进一步下调贷款利率、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率,重构启动需求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同时还要注意克服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诸多环节存在的约束。

李浩然[9]2005年在《我国通货紧缩时期财政政策研究》文中提出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采取增发国债、增加财政支出及加大出口退税力度等措施,为我国克服亚洲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同时也使财政赤字和国债余额的规模迅速扩大。加上大量的隐性债务日益显性化,财政风险问题随即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而且随着政府投资的力度的加大,积极财政政策是否对民间投资及消费产生“挤出效应”也开始引起大家的讨论。 本论文首先在对通货紧缩的治理问题上,归纳了可资借鉴的主要经验:对通货紧缩形势的准确把握和判断、合理的政策工具选择搭配与正确的政策取向、注意宏观政策的效应、适时的政策转换。其次对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进行了实证分析,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起因、具体措施以及实施效果。尤其对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拉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增加了人民收入,改善了人民生活、加大了科教投入,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促进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随后通过实际数据说明了积极财政政策并没有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并对积极财政政策中实施减税政策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说明了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下,减税的观点不合时宜,因为我国还不具备实行大规模减税的基础和条件。 在分析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效应时,对政府财政风险的具体类型进行了归纳总结:直接显性债务、直接隐性债务、或有显性债务、或有隐性债务。指出我国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债务累计风险、效率损失风险、结构失衡风险、通货膨胀风险、体制回归风险、源于预算外资金的财政政策风险。并就防范财政政策风险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进行了说明。指出我国应该关注和防范的财政风险的重点是隐性和或有债务所带来的风险。 在文章最后一部分,研究了积极财政政策的适时调整与渐进转换。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初步形成、经济增长进入新一轮周期的上升阶段、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凸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决定2005年实行稳健财政政策。在本章中首先对“稳健财政政策”的含义进行了解读,指出了“稳健”的叁重内涵。最后说明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

马国强, 王春雷[10]2000年在《通货紧缩时期的宏观调控政策选择》文中提出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宏观经济现象。表现为物价水平持续下跌 ,它既是一种货币现象 ,又是一种实体经济现象。通常发生在经济周期的经济收缩阶段。我们认为 ,中国已进入趋势性通货紧缩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导致物价水平持续下降 ,是导致出现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当前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是 :应把治理通货紧缩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把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中长期的宏观调控政策。同时应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

参考文献:

[1]. 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D]. 周继燕. 东北财经大学. 2016

[2]. 反通货紧缩:政策选择和滞胀风险——历史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J]. 朱民, 陈卫东. 世界经济. 2001

[3]. 通货紧缩时期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D]. 王春雷. 东北财经大学. 2001

[4]. 通货紧缩与经济政策选择[D]. 陈前. 广西大学. 2003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演变[D]. 贾庆军. 复旦大学. 2004

[6]. 中国通货紧缩的形成机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 蒲艳萍. 重庆大学. 2002

[7]. 从抑制通货膨胀到治理通货紧缩[D]. 王顺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03

[8]. 我国通货紧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 周浩. 中国海洋大学. 2003

[9]. 我国通货紧缩时期财政政策研究[D]. 李浩然. 西北大学. 2005

[10]. 通货紧缩时期的宏观调控政策选择[J]. 马国强, 王春雷. 财经问题研究. 2000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通货紧缩与经济政策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