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姓名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姓名学,西夏,无线电波,文化,鼻音,石家庄,电磁波。
姓名学论文文献综述
武雅蓉[1](2019)在《中西姓名学翻译中的文化内涵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远古氏族社会到现代"数字化时代",姓名都在语言文化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从以姓、氏明贵贱到"百姓"不再是贵族的特权。姓名文化的变迁都体现了浓重的时代色彩。在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数字化时代,对姓名中文化内涵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对中西姓名学中文化习俗的分析,来研究其文化内涵更恰当的翻译模式。(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31期)
李晓凤[2](2016)在《姓名学视域下的西夏学研究——《西夏姓名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汉文典籍中的番姓多由西夏语音译而来,有音无意、同名译字现象严重,为西夏史研究者带来了许多误解。《西夏姓名研究》在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姓名学、语言学、历史学、民族学、文献学角度解决了这一难题,将西夏姓氏、人名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为深入解读西夏历史文化提供了全新路径,是西夏学研究的典范之作。(本文来源于《西夏研究》期刊2016年04期)
凌可新[3](2015)在《姓名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曾经注意过我的老乡王九,为的是写些五花八门的人和事。王九是个"不求甚解"的人。"不求甚解"的意思,照一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里所说,就是做什么,都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地理解。用俗话说,就是浮皮潦草的意思吧。可要是照着这个解释,王九只怕连"不求甚解"都算不上。有些时候,他甚至连表面上的理解都不求得,平日只依靠着一种惯性,像一片轻盈的羽毛一样,大风往哪里吹,他就往哪里飘。(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期刊2015年10期)
艾长水[4](2014)在《浅谈姓名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核心是懦家文化与道家文化。按照南怀瑾老师的说法,我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一切中国的文化,都是从文王着成了《周易》以后,开始发展下来的。姓名学是易经理论的延伸和发展,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瑰宝之一,如何将姓名学和现代生活融会贯通,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本文来源于《现代易学与经济发展论文集》期刊2014-10-18)
陈浩文[5](2014)在《姓名学浅谈》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姓名学的发展史我国历史上最多时曾有24000个姓,而现在仅剩4100个。据统计,我国见之于文献的姓氏就有5660个,其中单姓的3484个,复姓的2030个,叁字姓146个。当然这里还不包括四字姓五字姓和没有上书的姓,以及明清移居中原的、蒙古、满族人译改的姓。在原始社会,人类没有姓。后来,人们根据血缘关系组成了族群,并逐渐形成了族群的名称。比如《史记》中记载黄帝族群最初叫"有熊族",炎帝族群则为"羊人族"。"姓"(本文来源于《现代易学与经济发展论文集》期刊2014-10-18)
蒋满娟[6](2014)在《姓名学视角下的瑶族千家峒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瑶族“千家峒运动”为考察个案,以符号学背景下的姓名谱系为视角,梳理辨析作为“华夏边缘”的瑶族文化区系,其族群认同与历史记忆的缘起与流变,展示其文化应对和挑战的历史抉择与变迁,并试图在此基础上,给出“瑶族发展前景展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建议。瑶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现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瑶族是一个不断迁徙、融合的民族,关于它的起源,存在着“一元”和“多元”多种说法,其中大多数人认为瑶族与古代“荆蛮”、“长沙武陵蛮”等在族源上有渊源关系。关于那些民族起源的遥远记忆因年代久远在瑶族人心里已经逐渐褪色,但瑶族先民曾经居住过的景色优美、生活富裕安稳的如同世外桃源般的千家峒却在世世代代的瑶族人心里根深蒂固、心向往之。自然和人为原因以及一些宗教观念因素的影响,让怀揣着朝拜祖先圣地和追求幸福生活两个动机的瑶民或有组织性的、或自发的一直找寻千家峒故地,要求返回千家峒居住,这一系列活动被叫做“干家峒运动”。而千家峒传说中500年后瑶民相认的信物——十二节牛角代表着瑶族十二姓成为瑶民互相认同的凝聚点,它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瑶族成分认同的依据之一福柯在其着名的《知识考古学》中说:“我们可以把使符号‘说话’,发展其意义的全部知识,称为阐释学;把鉴别符号,了解连接规律的全部知识,称为符号学。”中国姓氏是中国几千年父系社会全过程的见证,它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正因为中国人的姓氏历史悠久、宗族观念根深蒂固,所以通过对一个民族的姓氏研究来进一步探讨其历史与文化,这是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无论是瑶族继承远古图腾时代的古姓,或是接受封建王朝及官吏的赐姓,或是在民族融合中接受其他民族的姓,还是由于某种特殊原因进行改姓,这些都是记录瑶族历史与文化的“活化石”。依据符号学规范,切入对瑶族“千家峒运动”中民族谱系姓氏重构的考察辨析,是深入理解瑶族族群认同与历史记忆的缘起与流转、梳理瑶族文化应对和挑战的历史抉择与变迁理想进路。在考察研究的具体步骤上,本文以姓名学的角度切入,采用历史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方法以及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瑶族千家峒运动以及瑶族的姓氏传说,阐释几种姓氏学说产生的原因;并从瑶族姓氏的起源和流变两个方面解释瑶族姓氏逐渐丰富的原因,补充相关瑶族历史文化知识,说明千家峒运动发生的原因;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下阐释以十二姓为基础的渡海神话的出现原因,以及瑶族在面对汉族强大的涵化压力下在姓氏制度方面所作出的改变。论证瑶族千家峒运动属于瑶族民族意识、民族性格苏醒的复兴期理论界定,探讨如何平稳过渡到新的恒稳期,在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的双重刺激下才能保证瑶族及其文化持久、稳健发展。(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期刊2014-07-01)
闫华军[7](2010)在《汉阳陵馆藏“熊相胜胡”铜印印文的姓名学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熊相胜胡"铜印印文作姓氏与名两方面的考证,对此枚印章主人的籍贯和生活的时代有进一步的认识,为以后研究陪葬墓园的时代及墓主的身份,提供一定依据(本文来源于《文博》期刊2010年01期)
吴琦幸[8](2008)在《石家庄的城市“姓名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河北省"两会"期间,曾有一条提案引起轩然大波。有政协委员提出,"石家庄市"这个名字,与今天的社会发展、省会地位和人民需要已不相称,需要改一个更加响亮、能承载省会文明和人文素养且耐人寻味的名字。对此,至今在网络论坛上仍有许多人在讨论。一个城市的名字本来就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符号,大城市的市名通常还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它体现了这个城市的来源、这个城市的风貌,时间一久,作为城市的名字也就自然响亮了。例如"上海"本来是一个东海边渔家小镇的名字,由于它从近代以来的发展速度(本文来源于《当代人》期刊2008年04期)
胡玉梅[9](2006)在《姓名学文化的一枝奇葩——记爱心酿名学者果神》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爱心、信心、责任心知名的酿名学者果神收到一枚以贵宾席参加的8月26日在辽宁人民会堂召开的2006北方艺术家“相聚沈阳”文化艺术交流会,个人事迹入编了会刊《辽宁文化风采》一书。果神一名是佛家赐的法号。果神年67岁,看上去很年轻,因她有一颗永远年轻的爱心。(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小企业》期刊2006年08期)
吴红艳[10](2006)在《巧用姓名学拼音》一文中研究指出“瞧,这是我的名字!xuēchūn jiāo。”“下面有我的名字!jiān$huìtín$。”“我的名字也在上面——chén zhōu。那是‘王恒’——wán$hén$……”那天,我刚把印有全班小朋友名字和标注拼音的讲义发到小朋友的手中,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期刊2006年Z1期)
姓名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传统汉文典籍中的番姓多由西夏语音译而来,有音无意、同名译字现象严重,为西夏史研究者带来了许多误解。《西夏姓名研究》在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姓名学、语言学、历史学、民族学、文献学角度解决了这一难题,将西夏姓氏、人名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为深入解读西夏历史文化提供了全新路径,是西夏学研究的典范之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姓名学论文参考文献
[1].武雅蓉.中西姓名学翻译中的文化内涵浅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9
[2].李晓凤.姓名学视域下的西夏学研究——《西夏姓名研究》述评[J].西夏研究.2016
[3].凌可新.姓名学研究[J].青年文学.2015
[4].艾长水.浅谈姓名学[C].现代易学与经济发展论文集.2014
[5].陈浩文.姓名学浅谈[C].现代易学与经济发展论文集.2014
[6].蒋满娟.姓名学视角下的瑶族千家峒运动[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4
[7].闫华军.汉阳陵馆藏“熊相胜胡”铜印印文的姓名学探析[J].文博.2010
[8].吴琦幸.石家庄的城市“姓名学”[J].当代人.2008
[9].胡玉梅.姓名学文化的一枝奇葩——记爱心酿名学者果神[J].中国中小企业.2006
[10].吴红艳.巧用姓名学拼音[J].黑龙江教育.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