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协同竞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竞争,菌株,分散性,甲烷,分子量,探针,网络。
协同竞争论文文献综述
陶诗韵[1](2019)在《基于进化博弈论的汽车集团子企业协同竞争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但近年来,科技发展引发的汽车产业颠覆性革命、新兴互联网科技企业无人驾驶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各国外资不断进入使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我国汽车企业想变大变强,保持竞争优势越发艰难,本文从竞争战略的选择角度引入协同竞争的概念,采用进化博弈论来建立汽车集团子企业协同竞争模型,帮助我国汽车集团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赢得竞争优势。本文首先对协同竞争机制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分别从协同、竞争与协同竞争角度解释了协同竞争机制的内涵,分析了协同竞争动态性、非线性与开放性的特征,并从交易费用理论与价值网络理论的角度阐述了协同竞争机制的理论基础。其次,总结了进化博弈论的相关概念与发展历程,介绍了进化博弈论中的两个核心概念:进化稳定策略与复制动态,对进化博弈论应用于协同竞争的研究做梳理与归纳。接着对汽车业的发展历程、趋势、发展与竞争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建立汽车集团子企业协同竞争机制来提升我国汽车企业竞争优势以面对严峻的挑战。分析了汽车集团子企业协同竞争机制的形成原因与特点,从对抗性竞争、单纯性协同与协同竞争角度对汽车集团子企业协同竞争机制的作用进行分析。然后基于进化博弈论构建汽车集团子企业协同竞争进化博弈模型,并以两个子企业协同竞争进化博弈模型为例求解复制动态方程、分析进化博弈均衡点的稳定性,对进化博弈模型的参数进行讨论。最后,以S汽车集团子企业A企业与B企业为例,借助MATLAB软件对汽车集团两个子企业协同竞争进化博弈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提出汽车集团企业协同竞争发展策略。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建立了汽车集团子企业协同竞争机制。汽车集团子企业协同竞争机制具有动态性、开放性与非线性的特点,子企业在集团目标的指导下在价值产生的环节如原材料采购、创新研发设计、营销推广、数据库与财务中心建设等方面进行协同,子企业在各自目标的引领下在收益分配的环节如资源、客户、收益方面进行竞争。协同引导竞争,竞争中产生协同;(2)构建了汽车集团子企业协同竞争进化博弈模型。以两个子企业为例构建局中人进行不同策略选择时的支付矩阵,对局中人复制动态方程进行求解,对四种情况下的进化稳定策略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协同策略才是博弈双方的最佳协同竞争进化稳定策略,并对进化博弈模型参数进行讨论;(3)以S汽车集团子企业A、B为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汽车集团子企业协同竞争进化博弈模型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并考察了不同初始状态对进化博弈的影响;(4)提出增加协同收益、降低协同成本、合理分配收益的协同发展策略,为汽车集团提供了赢得竞争优势的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查继伟[2](2019)在《斑马鱼肠道菌群协同竞争关系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物肠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在机体生长发育,营养代谢,免疫疾病等生物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高通量测序和数据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进入一个更深入的层次。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正常动物肠道携带着大量病原微生物,正常情况下并未表现出致病性,但在肠道菌群紊乱时表现出强烈致病性,表明细菌性疾病的的发生可能依赖于肠道菌群结构组成和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气单胞菌作为一类常见的淡水鱼类病原菌,是引起细菌性败血病主要病因,每年给水产养殖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表明,气单胞菌致病性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且气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存在与其他肠道病原菌混合感染的现象,推测气单胞菌感染依赖与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组成以及相互作用。故本研究选用抗菌药干扰肠道菌群并结合高通量测序以及网络分析技术,来研究斑马鱼肠道菌群协同竞争关系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抗菌药对斑马鱼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斑马鱼肠道菌群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组成。甲硝唑处理(J组)以及联合处理组(L组,甲硝唑、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联合处理)后的2、7天都能显着改变肠道菌群组成,主要是提高变形菌门比例和降低厚壁菌门以及梭杆菌门的比例,抗菌药处理后17天,甲硝唑处理以及联合处理对斑马鱼肠道菌群组成以及β-多样性与对照组(Z组)相比无显着差异。2.抗菌药对斑马鱼肠道菌群网络关系的影响抗菌药能够使菌群形成不同的网络关系,对比对照组,甲硝唑处理和联合处理,都增加了网络图的节点数(Z=329,J=361,L=571)以及连接数(Z=1123,J=1475,L=2781),使网络关系变得更复杂。在17天时,甲硝唑处理以及对照组的网络关系中存在更多的竞争关系(负/正连接数比,Z=0.21,J=0.32),而联合处理组网络关系中存在更多协同关系(负/正连接数比,L=0.02)。3.斑马鱼肠道菌群中竞争协同关系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影响斑马鱼肠道菌群中与气单胞菌存在协同关系有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以及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等,与气单胞菌存在竞争关系有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动球菌科未分类属(Planococcaceae-unclassified)以及伯克氏菌未分类属(Burkholderiales-unclassified)等。甲硝唑能够增加与气单胞菌潜在竞争种数量(P<0.05),而联合处理不仅能够提高与气单胞菌潜在竞争种数量(P<0.01),还能降低与气单胞菌潜在协同种的数量(P<0.01),在17天,相比甲硝唑处理组以及对照组,联合处理组存在大量与气单胞菌潜在间接竞争种数量(P<0.01),这可能是联合处理提高斑马鱼存活率的原因。综上所述,无论单独处理和联合处理在处理初期都能显着改变肠道菌群组成和网络关系,但对肠道网络关系的影响时间更长,联合处理能够显着提高斑马鱼对嗜水气单胞菌抵御力的原因可能是联合处理能够提高与气单胞菌潜在竞争种数量并且降低与气单胞菌潜在协同种数量,同时也表明肠道菌群依赖于整个网络的相互作用来抵御病原菌的入侵,而非单一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孔思敏[3](2019)在《高分子溶液中共聚反应与高分子聚集的协同竞争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共聚反应是提高聚合物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可被应用于控制聚合物的组成、序列及结构。对于不相容组分,由于界面能与链的构象熵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平衡,嵌段共聚物可以发生微相分离,形成纳米级的微相结构。这些微相结构热力学性质稳定,在介观尺度上具有较规则的空间对称性,所以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近几十年来,共聚反应中的聚合诱导相分离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两亲性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发生相分离反应形成以亲水嵌段为核及疏水嵌段为壳的胶束结构。除此之外,也有科学家通过修改的反应程序研究了不相容组分之间的本体共聚反应,并且发现调节共聚单体之间的不相容性参数对生成共聚物的组成和结构具有重要影响。那么在溶液体系中调节单体之间的不相容性又对于共聚物的组成和结构有什么影响?反应速率对于共聚物的组成和结构又是否有影响?这些问题对于实验上设计和改进共聚物材料的宏观性能至关重要,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从微观角度正确理解共聚反应与高分子聚集的协同竞争效应。本论文利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结合聚合反应模型,在A/B二元共混溶液体系中,通过简单调节共聚反应中某一组分与溶剂的相溶性,研究了共聚反应诱导高分子聚集的过程和高分子聚集效应增强聚合反应的过程。我们的模拟结果表明共聚反应对于聚集体的形成具有复杂的作用及影响,也就是说,一方面共聚反应可能诱导一种单体聚集,增大相分离的驱动力;另一方面共聚反应具有将两种单体混合的效应。我们发现聚合反应过程基本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随着溶剂对B单体溶解性的下降,聚合反应过程逐渐偏离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在对称反应体系中,共聚物链的分散性随反应概率的增大而减小。通过扩散受限动力学以及反应受限动力学这两种理论可理解这一反常的结果。对于快速反应来说,B单体在聚合反应发生之前还没有足够的时间聚集在一起,所以共聚反应仍在均匀的溶液条件下进行,这有利于形成单分散性链。然而,对于反应速率慢的反应来说,B单体在共聚反应的前期就已经基本聚集,于是聚合反应被划分为两部分,即A单体在溶液中的均聚反应和B聚集体中B单体类似于本体均聚的反应。这种聚合条件的差异必然导致聚合物链分散性的增大。在非对称反应体系中,优先共聚反应的体系,分子量分布峰形接近于高斯形状。优先均聚反应的体系与之对比,分子量分布形状呈明显的双峰分布形状。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形成共聚物材料中反应动力学与扩散动力学之间的协同竞争关系,并且为在工业中更好地设计与改进共聚反应工艺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田培琪[4](2018)在《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博弈模型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生态学与信息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构建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的博弈模型对电子商务不同节点间的演化博弈进行深入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研究》期刊2018年20期)
黄郑郑,曹刚,陈海升,李紫惠,莫测辉[5](2017)在《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协同竞争对脱氮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在脱氮过程中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类之间的协同和竞争作用,以A~2/O工艺好氧污泥中筛出的叁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XH02、XH03和FX03为研究对象,经16S r D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鉴定XH02为人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sp.),XH03和FX03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在此基础上,分别考察了单菌株和复合菌株(XH02+XH03、XH02+FX03、XH03+FX03和XH02+XH03+FX03)在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条件下的脱氮特性.结果表明:菌株XH02和XH03具有高效脱氮特性,在异养硝化过程中,第24小时对NH_4~+-N的去除率分别为90.2%和89.5%;在好氧反硝化过程中,二者在第24小时对NO_3~--N的去除率分别为91.8%和94.0%.复合菌株XH02+XH03无论在异养硝化还是好氧反硝化过程中,均能相互协同,促进生长,进一步提高了脱氮效率,在第24小时对NH_4~+-N和NO_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1%和96.7%.在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中,菌株FX03对XH02、XH03均存在着竞争关系,FX03的存在会抑制菌株XH02和XH03的生长,显着降低脱氮效率.研究显示,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XH02和XH03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强化废水生物处理,提高脱氮效率.(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研究》期刊2017年05期)
潘经强[6](2016)在《协同竞争博弈战略主导下的河南科技资源统筹》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内生变量,因其稀缺性和战略性,区域间科技资源配置差异凸显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科技资源配置的高效率和高效益,变科技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响应互动主体的利益诉求,统筹科技资源势在必行。河南受历史和现实条件制约,科技资源相对贫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有限,2014年河南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居全国第23位,R&D经费内部支出4 000 099万元,技术合同交易额416 415万元,分别位居全国第11、(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参考》期刊2016年35期)
赵青松,谭跃进,杨克巍,王晓攀[7](2016)在《面向价值网络的物联网产业协同竞争博弈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价值网络的角度分析了物联网产业价值链的构成环节和协同竞争关系,运用博弈理论的方法构建了二阶段的物联网产业协同竞争模型,描述了各物联网产业主导者之间的竞争行为,在此基础上利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物联网产业的参与主体之间的协同竞争行为,分析了相关因素对协同竞争行为影响规律,为促进物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撑。(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期刊2016年05期)
宋桂先[8](2015)在《瓜环/农药/协同(竞争)客体超分子体系构筑及其分析检测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瓜环是一类能与多种有机物和离子型化合物发生作用的新型人工合成受体,其结构特点是具有疏水性内腔和亲水性端口,且具有较强的结构刚性,可选择性的容纳尺寸、形状相适应的客体分子而形成了特有的主客体化学。选择不同的客体分子可与不同的瓜环形成协同作用或竞争作用的包结配合物,该协同或竞争作用的过程能改变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光化学性质等。利用瓜环农药超分子体系作用前后光化学性质的变化,研究其分析检测性能,以寻求建立分析检测微量或痕量农药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本文以含氮杂环类农药作为目标农药,以碱性黄T(ThT)、噻唑橙(TO)及中性红(NR)等能与农药分子发生竞争以及协同作用的染料分子作为主要客体,构筑瓜环/农药/协同(或竞争)客体超分子体系,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核磁共振技术及等温量热滴定法等多种分析检测方法研究了瓜环/农药/客体间的分子识别作用,探讨超分子体系相互作用过程中作用产物的结构特征,作用位点、热力学性质、光化学性质等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体系对目标农药检测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一、研究了八元瓜环(Q[8])与吲哚乙酸(IAA)及紫精系列衍生物(PC1,2,4)在水溶液中的超分子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吲哚乙酸与紫精系列衍生物通过电子转移诱导,与Q[8]协同形成了1:1:1的叁元主客体配合物;研究了八元瓜环(Q[8])与敌草快(DQ)及金刚烷胺(AD)在水溶液中的超分子相互作用,结果表明Q[8]与DQ及AD均形成了包结计量比为1:1的主客体配合物,通过主客体包合物的结合能力不同,AD与Q[8]/DQ作用时的竞争作用,使DQ被挤出Q[8]内腔从而形成了Q[8]/AD超分子体系。二、构筑了Q[8]/ThT荧光探针,探讨了Q[8]/ThT荧光探针与含氮杂环类农药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Q[8]/ThT荧光探针对含氮杂环类农药,如季铵盐类农药(百草枯(PQ)、敌草快(PQ)、野燕枯(DF)、缩节胺(MC)、氯化胆碱(CC))及含氮杂环类抑菌剂(如麦穗宁,多菌灵,噻菌灵,灭菌唑,戊菌隆,噻苯隆,叁环唑)等均有选择性识别作用,上述农药与Q[8]/ThT探针形成了Q[8]/ThT/农药协同作用的超分子体系。以季铵盐类农药百草枯与敌草快为例,考察了探针Q[8]/ThT对这两种农药的分析检测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在室温条件下,在水溶液中PQ、DQ均能使Q[8]/ThT探针的荧光强度发生猝灭,且PQ及DQ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探针荧光强度猝灭呈直线关系,Q[8]/ThT探针对PQ和DQ的检出限达到7.95×10-9 mol/L及8.07×10-9 mol/L,回收率为104–108%,结果显示该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等优点,可用于河水及白菜中百草枯及敌草快的测定。叁、构筑了Q[8]/TO荧光探针,探讨了Q[8]/TO荧光探针与除草剂百草枯(PQ)及敌草快(DQ)的主客体相互作用,推测出了探针与农药之间可能的作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Q[8]/TO荧光探针对PQ及DQ有选择性识别作用,且Q[8]/TO荧光探针与PQ及DQ均形成了Q[8]/TO/PQ(DQ)协同作用的超分子体系。Q[8]/TO荧光探针对PQ及DQ的分析检测性能研究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在水溶液中PQ和DQ均能使Q[8]/TO探针的荧光强度发生猝灭,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探针荧光强度猝灭呈直线关系,Q[8]/TO探针对PQ和DQ的检出限达到7.92×10-9 mol/L和8.82×10-9 mol/L,回收率均为:104–107%。可用于河水及白菜中百草枯及敌草快的测定。四、构筑了Q[7]/NR荧光探针,探讨了Q[7]/NR荧光探针与PQ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与Q[8]/ThT及Q[8]/TO荧光探针相反,PQ与NR竞争Q[7]的空腔形成了Q[7]/PQ竞争作用的超分子体系,使Q[7]/NR探针的荧光强度发生猝灭,据此建立了检测PQ的荧光方法。荧光探针Q[7]/NR对PQ的分析检测性能测试表明:PQ能使Q[7]/NR探针的荧光强度发生猝灭,且PQ的浓度为(0~8)×10-6 mol/L范围内与探针荧光强度猝灭呈直线关系,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1,检出限达到1.40×10-8 mol/L,回收率为:104–108%。可用于河水及白菜中百草枯及敌草快的测定。(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5-05-01)
叶选挺,张剑,刘云,苏竣[9](2014)在《产业创新国际化创新主体协同竞争演化博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产业创新国际化是一个协同与竞争并存过程,竞争为创新国际化提供动力,协作为创新国际化提供有效组织形式和手段。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产业创新国际化创新主体在协同竞争条件下的策略选择,探究创新主体进行国际合作创新的时机和条件,以解释创新主体在产业创新国际化活动中的协同竞争过程和演化机理。(本文来源于《科技进步与对策》期刊2014年14期)
贾方旭,彭永臻,杨庆[10](2014)在《厌氧氨氧化菌与其他细菌之间的协同竞争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污水脱氮行业的蓬勃发展,各种新工艺、新理论层出不穷.厌氧氨氧化(Anammox)工艺以其独特的优点脱颖而出,成为最具应用前景的新工艺.厌氧氨氧化菌作为该过程的执行者目前已发现5属17种,本文主要对5属17种的厌氧氨氧化菌进行总结,并对厌氧氨氧化菌种内关系中的群体感应系统进行详细介绍,此外还介绍了厌氧氨氧化菌与硝化菌、反硝化菌以及厌氧甲烷氧化菌之间的协同与竞争关系.最后给出常见竞争因素对厌氧氨氧化种群结构的影响,通过控制竞争因素来实现对厌氧氨氧化种群结构的调节.本文将厌氧氨氧化菌微生物生态学与厌氧氨氧化污水处理工艺相结合,为厌氧氨氧化工艺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协同竞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动物肠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在机体生长发育,营养代谢,免疫疾病等生物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高通量测序和数据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进入一个更深入的层次。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正常动物肠道携带着大量病原微生物,正常情况下并未表现出致病性,但在肠道菌群紊乱时表现出强烈致病性,表明细菌性疾病的的发生可能依赖于肠道菌群结构组成和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气单胞菌作为一类常见的淡水鱼类病原菌,是引起细菌性败血病主要病因,每年给水产养殖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表明,气单胞菌致病性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且气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存在与其他肠道病原菌混合感染的现象,推测气单胞菌感染依赖与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组成以及相互作用。故本研究选用抗菌药干扰肠道菌群并结合高通量测序以及网络分析技术,来研究斑马鱼肠道菌群协同竞争关系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抗菌药对斑马鱼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斑马鱼肠道菌群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组成。甲硝唑处理(J组)以及联合处理组(L组,甲硝唑、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联合处理)后的2、7天都能显着改变肠道菌群组成,主要是提高变形菌门比例和降低厚壁菌门以及梭杆菌门的比例,抗菌药处理后17天,甲硝唑处理以及联合处理对斑马鱼肠道菌群组成以及β-多样性与对照组(Z组)相比无显着差异。2.抗菌药对斑马鱼肠道菌群网络关系的影响抗菌药能够使菌群形成不同的网络关系,对比对照组,甲硝唑处理和联合处理,都增加了网络图的节点数(Z=329,J=361,L=571)以及连接数(Z=1123,J=1475,L=2781),使网络关系变得更复杂。在17天时,甲硝唑处理以及对照组的网络关系中存在更多的竞争关系(负/正连接数比,Z=0.21,J=0.32),而联合处理组网络关系中存在更多协同关系(负/正连接数比,L=0.02)。3.斑马鱼肠道菌群中竞争协同关系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影响斑马鱼肠道菌群中与气单胞菌存在协同关系有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以及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等,与气单胞菌存在竞争关系有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动球菌科未分类属(Planococcaceae-unclassified)以及伯克氏菌未分类属(Burkholderiales-unclassified)等。甲硝唑能够增加与气单胞菌潜在竞争种数量(P<0.05),而联合处理不仅能够提高与气单胞菌潜在竞争种数量(P<0.01),还能降低与气单胞菌潜在协同种的数量(P<0.01),在17天,相比甲硝唑处理组以及对照组,联合处理组存在大量与气单胞菌潜在间接竞争种数量(P<0.01),这可能是联合处理提高斑马鱼存活率的原因。综上所述,无论单独处理和联合处理在处理初期都能显着改变肠道菌群组成和网络关系,但对肠道网络关系的影响时间更长,联合处理能够显着提高斑马鱼对嗜水气单胞菌抵御力的原因可能是联合处理能够提高与气单胞菌潜在竞争种数量并且降低与气单胞菌潜在协同种数量,同时也表明肠道菌群依赖于整个网络的相互作用来抵御病原菌的入侵,而非单一菌之间的相互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协同竞争论文参考文献
[1].陶诗韵.基于进化博弈论的汽车集团子企业协同竞争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9
[2].查继伟.斑马鱼肠道菌群协同竞争关系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3].孔思敏.高分子溶液中共聚反应与高分子聚集的协同竞争效应[D].吉林大学.2019
[4].田培琪.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博弈模型构建[J].商业经济研究.2018
[5].黄郑郑,曹刚,陈海升,李紫惠,莫测辉.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协同竞争对脱氮特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17
[6].潘经强.协同竞争博弈战略主导下的河南科技资源统筹[J].经济研究参考.2016
[7].赵青松,谭跃进,杨克巍,王晓攀.面向价值网络的物联网产业协同竞争博弈模型[J].系统工程.2016
[8].宋桂先.瓜环/农药/协同(竞争)客体超分子体系构筑及其分析检测性能研究[D].贵州大学.2015
[9].叶选挺,张剑,刘云,苏竣.产业创新国际化创新主体协同竞争演化博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
[10].贾方旭,彭永臻,杨庆.厌氧氨氧化菌与其他细菌之间的协同竞争关系[J].环境科学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