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嵌入式节点控制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以太网,射电望远镜,嵌入式,控制器,技术,节点,智能。
嵌入式节点控制器论文文献综述
韩学军,王涛涛[1](2015)在《基于嵌入式技术的以太网节点控制器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制了基于嵌入式技术的FAST射电望远镜以太网节点控制器,节点控制器具有嵌入式以太网通信模块,高速的工作速率和实时可靠的操作,较强的运算能力和远程更新等功能。硬件电路方面主要实现了以太网接口模块、电机控制电路、网络通信模块电路和时钟芯片电路等的设计,控制器程序方面完成了基于μC/OS-II操作系统上的各个程序模块的设计。以太网节点控制器在密云模型中进行了运行和测试,达到了主动反射面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期刊2015年02期)
孟海霞[2](2013)在《嵌入式工业以太网智能节点控制器开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智能节点控制器是工业网络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网络控制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智能节点控制器推动了以太网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完成智能节点控制器的开发与研究。首先,分析了现场总线的发展及现状,以太网相对于现场总线的优势以及以太网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中的可行性。简单介绍了以太网技术、嵌入式技术及CAN总线技术,详细阐述了研究和学习智能节点控制器过程中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工业以太网体系及TCP/IP协议。结合对关键技术的研究及智能节点控制器的特点,提出了嵌入式工业以太网智能节点控制器的总体框架。其次,对智能节点控制器进行了硬件设计。采用Freescale公司的32位微处理器芯片MCF52234作为智能节点控制器的核心,主要完成硬件外围电路设计,具体包括:电源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以太网通信模块、FlexCAN模块、串口通信接口模块以及JTAG和BDM调试模块。随后,进行了智能节点控制器的软件设计,完成智能节点控制器的的数据采集和与上位机通信的功能。给出了智能节点控制器系统主程序设计、数据采集模块程序设计、以太网通信模块程序设计和CAN总线程序设计。软件设计是在软件集成开发环境——Code Warrior下完成的。最后,对智能节点控制器系统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大学》期刊2013-01-01)
王涛涛[3](2011)在《基于嵌入式技术的FAST射电望远镜以太网节点控制器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主动反射面是由2400余个索网节点组成,FAST要顺利完成观测任务,需要对2400个节点完成实时动态定位控制,因此主动反射面控制系统需要对下拉索引进行动态实时控制、准确控制和精度控制。其中精度控制在机械控制方面使用减速箱来实现,动态实时控制和准确控制使用智能节点控制器来实现。主动反射面控制系统的网络结构、系统可靠性、稳定性和准确性是射电望远镜能否完成预期目标的关键。主动反射面控制系统主要由叁部分组成:总控制器,通信网络和节点控制器。总控制器使用个人计算机,开发了一套用于控制所有节点的上位机软件。通信网络选择了可靠性和实时性很强的以太网作为反射面控制系统的组网方式。节点控制器是网络的通信终端也是主动反射面控制系统的直接执行者,因而节点控制器成为该系统的关键。本论文介绍了基于嵌入式技术的FAST射电望远镜以太网节点控制器开发研制的全过程。根据主动反射面控制系统的特性,节点控制器应具有嵌入式以太网通信模块,高速的工作速率和实时可靠的操作,较强的运算能力和远程更新等功能。节点控制器的设计主要分两方面:硬件电路设计和控制器程序设计。硬件电路方面主要实现了以太网接口模块、电机控制电路、电机监测电路和时钟芯片电路等的设计,制作了170套PCB电路板,并完成了对其的检测验收。控制器程序方面主要完成了基于μC/OS-II操作系统上的各个程序模块的设计,包括以太网通信模块、电机监测和控制程序、数据信息和时间信息的读写程序、远程更新程序和自动观测模式程序等。在密云50米缩尺模型上对131个节点控制器的通信能力和控制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调试,完成了控制器程序的完善和优化。以太网节点控制器在密云模型中进行了运行和测试,达到了主动反射面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1-06-01)
嵌入式节点控制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智能节点控制器是工业网络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网络控制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智能节点控制器推动了以太网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完成智能节点控制器的开发与研究。首先,分析了现场总线的发展及现状,以太网相对于现场总线的优势以及以太网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中的可行性。简单介绍了以太网技术、嵌入式技术及CAN总线技术,详细阐述了研究和学习智能节点控制器过程中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工业以太网体系及TCP/IP协议。结合对关键技术的研究及智能节点控制器的特点,提出了嵌入式工业以太网智能节点控制器的总体框架。其次,对智能节点控制器进行了硬件设计。采用Freescale公司的32位微处理器芯片MCF52234作为智能节点控制器的核心,主要完成硬件外围电路设计,具体包括:电源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以太网通信模块、FlexCAN模块、串口通信接口模块以及JTAG和BDM调试模块。随后,进行了智能节点控制器的软件设计,完成智能节点控制器的的数据采集和与上位机通信的功能。给出了智能节点控制器系统主程序设计、数据采集模块程序设计、以太网通信模块程序设计和CAN总线程序设计。软件设计是在软件集成开发环境——Code Warrior下完成的。最后,对智能节点控制器系统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嵌入式节点控制器论文参考文献
[1].韩学军,王涛涛.基于嵌入式技术的以太网节点控制器研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
[2].孟海霞.嵌入式工业以太网智能节点控制器开发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3
[3].王涛涛.基于嵌入式技术的FAST射电望远镜以太网节点控制器的研制[D].东北大学.2011
论文知识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