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形态分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形态,马尾,节理,脑脊液,冬小麦,沉积物,粒度。
形态分级论文文献综述
聂兆君,赵鹏,秦世玉,王佳,郭佳佳[1](2018)在《氮锌配施对冬小麦根土界面锌有效性及形态分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氮能够促进冬小麦根系对锌的吸收及在籽粒中的积累。研究氮锌配施对冬小麦根土界面锌有效性及形态分级的影响,有助于探究氮锌配施促进冬小麦吸收锌的可能机制,为合理施用氮肥来提高冬小麦籽粒锌含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冬小麦为试材进行了根箱培养试验。分别设置叁个氮水平(0、0.2和0.4 g/kg)和两个锌水平(0和10 mg/kg),分析了冬小麦地上部锌含量、根际土和非根际土有效锌含量、pH以及六种锌形态含量。【结果】氮锌配施(N_0.2Zn_10和N_0.4Zn_10)处理显着提高了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重和锌含量。在不施锌(Zn_0)条件下,N_0.4处理显着提高根际土壤的有效锌含量;在Zn_10条件下,N_0.4和N_0.2处理均显着降低根际土有效锌含量,却提高了非根际土有效锌含量。无论施锌与否,N_0.4和N_0.2处理均显着降低根际土壤的pH,但对非根际土壤的pH影响不大。在Zn_0条件下,N_0.4和N_0.2处理显着降低了根际土壤交换态锌、碳酸盐结合态锌及非根际土氧化物结合态锌含量,提高了非根际土交换态锌、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残渣态锌含量。在Zn_10条件下,N_0.4和N_0.2处理显着提高了根际和非根际土交换态锌、非根际土松结有机态和紧结有机态锌及根际土残渣态锌含量,降低了根际土松结有机态、碳酸盐结合态锌及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残渣态锌含量。【结论】氮锌配施提高冬小麦锌含量,促进冬小麦锌的吸收,可能是由于氮锌配施与冬小麦根系共同作用降低了根际土壤pH,促进土壤中锌从松结有机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向交换态转化,从而提高了土壤锌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李增[2](2018)在《基于MRI马尾神经形态对腰椎管狭窄症严重程度定性分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设计腰椎管狭窄症的定性分级,研究其可靠性和临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通过surgimap测量马尾神经/脑脊液比例、最小硬膜囊面积,ODI评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马尾神经/脑脊液比例和最小硬膜囊面积及ODI评分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马尾神经/脑脊液比例程度与ODI评分呈正相关性(r=0.867,P<0.01),与最小硬膜囊面积呈负相关性(r=0.887,P<0.01)。结论:马尾神经/脑脊液比例分级可作为评估腰椎管狭窄症状严重程度的指标。(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8年16期)
李艺慧[3](2018)在《不同形态磷对采煤塌陷复垦土壤养分、磷分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以采煤塌陷复垦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油菜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 4种不同磷肥(磷酸氢钙、过磷酸钙、磷酸氩二铵、鸡粪)对土壤养分和磷分级及其产量的影响,探讨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不同磷肥处理提高了 土壤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有机质较对照增幅为1.08%-11.1%,鸡粪效果最明显,磷酸氢钙效果一般;土壤全氮的增幅不显着,磷酸氢二铵处理的碱解氮含量最高(增幅12.2%),鸡粪处理的含量较低。土壤全磷增加了9.0%-21.2%,速效磷增加了 12.2%-43.0%,磷酸氩钙处理的全磷含量最高,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着;过磷酸钙处理提高速效磷效果最显着,磷酸二铵效果次之。土壤全钾提高了 5.45%-9.33%,各施肥处理差异不显着。速效钾提高了 2.3%-12.3%,过磷酸钙处理的含量最高且与其余处理差异显着。鸡粪处理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要低于无机肥处理。(2)不同磷肥处理明显提高了土壤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提高了 8.5%-22.2%,脲酶提高了 9.7%-12.2%,过磷酸钙处理的效果最显着;磷酸酶活性提高了 5.5%-21.8%,磷酸氩二铵和过磷酸钙效果作用显着。(3)不同施肥处理明显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各处理细菌、真菌、放线菌分别较对照增加了 14.2%-40.6%,16.7%-33.3%和6.67%-15.56%。鸡粪处理的增幅最明显,且与其余处理差异显着。土壤的无机磷细菌和有机磷细菌分别提高了 13.3%-36.6%,6.1%-27.3%,鸡粪和磷酸氢二铵处理的有机磷细菌较高。(4)不同磷肥施肥处理对土壤无机磷组分影响效果不同。土壤Ca2-P、Ca8-P提高了10.2-24.4%、8.0-17.5%,磷酸氢二铵效果显着。Al-P提高了 4.3-14.4%%,过磷酸钙处理效果显着。磷酸氢二铵、过磷酸钙处理提高Fe-P效果明显。磷酸氢钙的Ca10-P、O-P累计量最大,但与其余处理差异不显着。(5)不同磷肥处理对土壤有机磷组分的影响效果不同。活性有机磷、中活性有机磷较对照提高了 3.5-32.8%、9.1-15.2%,有机肥、过磷酸钙、磷酸氢二铵处理效果都比较明显,磷酸氩钙处理效果较差。中稳性有机磷提高了 4.4-7.1%,磷酸氢钙处理高于其余处理。高稳性有机磷提高了 14.2-18.6%,施肥处理差异不显着。(6)各施肥处理的油菜鲜重、株高分别较对照提高了 8.08%-31.1%、12.4%-38.2%,其中磷酸氢二铵、过磷酸钙处理的株高、鲜重较高。植物全磷增幅为4.5-13.6%,过磷酸钙、磷酸氢二铵、鸡粪处理含量较高,与对照差异形成显着差异,磷酸氢钙效果不显着。各施肥处理植物全氮、全钾差异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孙占朋,孙国刚,独岩[4](2018)在《流场形态对旋风分级器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气流分级器性能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流场分布,改变常规旋风分级器的切向进风口位置,在分级空间建立不同类型的离心流场,采用数值模拟和分级试验手段分析了分级流场形态对颗粒运动过程和分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旋风分级器边壁下行流造成粗粉中细颗粒夹带较多,影响分级精度;新型旋风分级器内形成上下两个旋涡,上旋涡均为上行气流,其流量约占总风量的80%,下旋涡携带细颗粒较少,降低了细颗粒进入粗组分的概率;上旋涡可实现对边壁区的细颗粒的轴向淘洗、再分级,提高了分级精度。试验结果表明,入口气速从10m/s增加至22m/s。相较于传统旋风分级器,新型旋风分级器的分级性能明显改善,分级精度指标平均提高27%,压降损失为传统旋风分级器的53%~62%。(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8年03期)
王云帆,缪琦,张晋夏,王淑芳,龚苗子[5](2018)在《穿刺活检前列腺癌119例病理形态、Gleason分级及预后分组》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依据2014年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修订的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系统和以预后区别为基础的新的前列腺癌分级分组系统观察前列腺癌Gleason各分级的组织形态特征及了解预后分组情况。方法收集119例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标本,回顾性复习HE组织切片,观察病理学特点并依据2014年ISUP修订的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系统和以预后区别为基础的新的前列腺癌分级分组系统进行分级和分组。结果 119例前列腺癌中以Gleason 3级为主要或次要结构的73例(61.3%),以Gleason 4级为主要或次要结构的104例(87.4%),以Gleason 5级为主要或次要(最高)结构的21例(17.6%)。前列腺癌预后分组结果是1级组12例(10.1%),2级组23例(19.3%),3级组37例(31.1%),4级组27例(22.7%),5级组20例(16.8%)。结论前列腺癌以Gleason 4级结构最多见且常与3级结构混合存在;Gleason 4级和5级的正确病理诊断对预后分组及选择治疗方式意义重大。更简化的基于Gleason评分的新的分级分组系统可作为Gleason分级系统的补充与其联合应用,将有助于对前列腺癌进行更精确规范的分级,准确反映肿瘤预后的差异。(本文来源于《诊断病理学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张洋,雷平,谢德体,倪九派[6](2017)在《自然粒度酸化紫色土磷形态分级及其流失解析度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磷分级方法可用于土壤磷赋存形态转化的定量化研究及磷流失的解析度评价。为探讨施磷肥对酸化紫色土磷赋存形态及土壤磷流失解析度的影响,以酸化紫色土为研究对象,在榨菜生长区,设计3种磷肥处理(T1,不施磷肥;T2,常规施磷,60kg P_2O_5/hm~2;T_3,磷肥增倍,120kg P_2O_5/hm~2),采用一种新的磷形态分级法,开展不同磷肥处理下径流小区土壤磷赋存形态及其流失的解析度评价。结果表明,新分级方法对土壤磷形态的提取率与Hedley分级法无显着性差异,但其对磷流失指数具有更好的表征;磷流失指数与施肥量呈正相关,且NH_4F溶性磷和NaOH溶性磷对磷流失的解析度最强;增施磷肥(120kg P_2O_5/hm~2)显着提升土壤中游离态磷、树脂有效态磷、磷酸二钙型及磷酸八钙型等磷组分;不施磷肥显着降低磷酸二钙型、磷酸八钙型及铁(铝)结合态磷等磷形态。综上可知,自然粒度酸化土壤磷形态分级法具有可行性,其对面源污染磷流失定量化研究具有更好表征。同时,本研究证实土壤磷流失主要源于NH4F溶性磷和NaOH溶性磷,且施肥显着影响活性磷库和慢性磷库中磷形态的转化。(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7年11期)
刘小军,王震,王铁行,徐彬彬[7](2017)在《黄土节理表面形态及其分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节理在黄土地区广泛分布,节理表面形态对其强度及渗流等特性有重要影响。在大量野外调研的基础上,选取合适场地采集了典型天然黄土节理试样,利用轮廓曲线仪测量节理表面形态,绘制了节理面二维及叁维轮廓曲线。然后运用统计学方法计算了节理表面特征参数,研究表明,节理表面的全坐标高度分布为高斯分布或准高斯分布。通过选取高度均方根z_1、峰点密度η、坡度均方根z_2叁个参数,根据数据统计结果确定单因素分级范围,进而利用模糊数学方法综合评价节理表面形态,最终得到了所取天然黄土节理试样表面形态的综合特征参数R_j及分级结果。研究发现,对于同一场地,Rj值较为接近,表明同场地的节理表面形态具有相似性;经验证,特征参数Rj与黄土节理剪切强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了分级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刘慧,姚鹏,孟佳,王金鹏,赵彬[8](2017)在《基于水淘选分级的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和迁移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磷是一种重要的生源要素,在河口、边缘海的初级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了解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和迁移转化有助于深入了解该区域生态系统动力学。于2013年3月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品,利用水淘选方法对沉积物进行了分级,并采用化学连续提取法分析了未分级和分级沉积物样品中的6种磷形态含量:可交换态磷、活性有机磷、铁结合态磷、自生磷灰石磷、碎屑磷和难分解有机磷,讨论了该区域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选择性输运过程和迁移转化。沉积物中总磷含量在14.0~18.4μmol/g,其中碎屑磷是其主要成分,占54.5%,其次是有机磷和难分解有机磷,分别占到15.1%和13.1%。不同粒级沉积物中磷形态含量不同,可交换态磷、活性有机磷、铁结合态磷、自生磷灰石磷和难分解有机磷随粒级增加含量逐渐降低,而碎屑磷主要集中在粗粒级(大于32μm)沉积物中。基于各粒级磷形态的质量分布,发现小于32μm粒级的沉积物中各磷形态含量从长江口向浙闽沿岸逐渐增加,向外海方向逐渐减小,而大于32μm沉积物的变化趋势与此相反,体现了不同形态磷的选择性输运。随粒径增大,总有机碳对有机磷比值(TOC/Or-P)先降低后升高,在大粒级沉积物中,TOC/Or-P比值较高主要是因为陆源有机碳贡献较高,而在小粒级沉积物中,主要是由于有机磷的迁移和转化更为活跃,体现了细颗粒物中有机磷相对有机碳的优先分解。本研究表明,从分级的角度可以对河口、边缘海的磷循环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7年08期)
王黎,张丽霞,王宏,高丽,徐建[9](2017)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报告方式应规范化——《ICSH外周血细胞形态特征的命名和分级标准化建议》的解读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2015年发布的《ICSH外周血细胞形态特征的命名和分级标准化建议》和实验室实际工作,制定了规范化的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报告方式。报告方式主要对血液分析仪筛查后,对外周血细胞形态复检的异常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加以规范化命名及分级,旨在更好地辅助临床诊断。(本文来源于《临床检验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谭斌[10](2017)在《分级单粒播种性能试验在不同形态玉米种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玉米种子根据其形状和大小将其分为四个等级,并且分别进行播种性能试验,对不同级别玉米种子的相应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形态的玉米种子在播种性能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在进行种子挑选的时候应该针对性进行选择。(本文来源于《农技服务》期刊2017年09期)
形态分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设计腰椎管狭窄症的定性分级,研究其可靠性和临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通过surgimap测量马尾神经/脑脊液比例、最小硬膜囊面积,ODI评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马尾神经/脑脊液比例和最小硬膜囊面积及ODI评分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马尾神经/脑脊液比例程度与ODI评分呈正相关性(r=0.867,P<0.01),与最小硬膜囊面积呈负相关性(r=0.887,P<0.01)。结论:马尾神经/脑脊液比例分级可作为评估腰椎管狭窄症状严重程度的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形态分级论文参考文献
[1].聂兆君,赵鹏,秦世玉,王佳,郭佳佳.氮锌配施对冬小麦根土界面锌有效性及形态分级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8
[2].李增.基于MRI马尾神经形态对腰椎管狭窄症严重程度定性分级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
[3].李艺慧.不同形态磷对采煤塌陷复垦土壤养分、磷分级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8
[4].孙占朋,孙国刚,独岩.流场形态对旋风分级器性能的影响[J].化工进展.2018
[5].王云帆,缪琦,张晋夏,王淑芳,龚苗子.穿刺活检前列腺癌119例病理形态、Gleason分级及预后分组[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8
[6].张洋,雷平,谢德体,倪九派.自然粒度酸化紫色土磷形态分级及其流失解析度评价[J].草业学报.2017
[7].刘小军,王震,王铁行,徐彬彬.黄土节理表面形态及其分级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7
[8].刘慧,姚鹏,孟佳,王金鹏,赵彬.基于水淘选分级的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和迁移转化[J].海洋学报.2017
[9].王黎,张丽霞,王宏,高丽,徐建.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报告方式应规范化——《ICSH外周血细胞形态特征的命名和分级标准化建议》的解读与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2017
[10].谭斌.分级单粒播种性能试验在不同形态玉米种子的研究[J].农技服务.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