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类衍生物论文-桂建雄,曹蕾,王斌,张园,李源源

青蒿素类衍生物论文-桂建雄,曹蕾,王斌,张园,李源源

导读:本文包含了青蒿素类衍生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青蒿素衍生物,系统性红斑狼疮,TLR7,9,Blimp-1

青蒿素类衍生物论文文献综述

桂建雄,曹蕾,王斌,张园,李源源[1](2019)在《青蒿素衍生物SM934抑制TLR7/9信号通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B细胞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青蒿素衍生物SM934抑制TLR7/9信号通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小鼠B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及抗体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MRL/lpr狼疮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实验组,每组15只。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灌胃予以2.5,5.0和10.0 mg·kg~(-1)青蒿素衍生物SM934 10 m L,qd;对照组予以0.9%Na Cl 10 m L,qd。4组小鼠均连续给药8周。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脾B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脾B细胞免疫球蛋白G(Ig G)和Ig M抗体分泌情况,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LR7和TLR9 mRNA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生发中心B细胞分别为(5.53±0.54),(8.62±0.82),(14.87±1.13)和(4.46±0.45)×10~6·L~(-1),浆细胞分别为(12.34±1.12),(9.43±0.77),(5.54±0.63)和(15.67±1.25)×10~6·L~(-1),Ig G抗体分泌量分别为(14.75±1.55),(12.34±1.21),(9.28±1.13)和(20.46±2.13)μg·m L~(-1),Ig M抗体分泌量分别为(12.97±2.11),(10.33±2.03),(7.38±1.85)和(16.37±2.36)μg·m L~(-1),TLR7 mRNA分别为(0.683±0.008),(0.576±0.010),(0.425±0.008)和(0.976±0.012),TLR9 mRNA分别为(0.573±0.011),(0.521±0.012),(0.438±0.010)和(0.985±0.013),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的上述指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青蒿素衍生物SM934通过抑制TLR7/9 mRNA的表达,减少活化B细胞的数量,使B细胞停滞于生发中心阶段而不转化为浆细胞,减少Ig G和Ig M抗体的分泌,最终达到缓解SLE症状的目的 。(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朱焰,Christian,Klausen,周洁芸,郭湘洁,张瑜[2](2019)在《新型青蒿素衍生物TPN18505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子宫内膜癌(EC)是女性中常见的癌症之一。在北美,虽然过去的十年中其他癌症发病率有所下降,但EC的发生率却有所增加,预计会继续呈上升趋势。在中国,EC发病率也在迅速增加,2008年以来EC已成为某些大城市发病率最高的女性恶性肿瘤。我们筛选了一系列含青蒿素新型二聚体衍生物,发现其中包含简单脂肪胺接头的化合物(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基础与临床生殖药理学术研讨会暨生殖药理新技术与新方法培训班论文汇编》期刊2019-09-20)

于朋涛,李之拓,王鹏飞,孙海军[3](2019)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天然合成的抗疟特效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其不仅具有强大的抗疟活性,而且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不仅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及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还能提高化疗药物的有效性,降低耐药的发生,增强放疗的敏感性。但其抗肿瘤机制十分复杂,目前仍未完全阐明。结合近几年研究现状,本文就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机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肿瘤药学》期刊2019年04期)

杨欣,李亚辉,吕润霖[4](2019)在《青蒿素及衍生物抗卵巢癌的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青蒿素及衍生物抗卵巢癌的分子机制。方法:基于有机小分子生物活性数据库(PubChem)下载青蒿素及衍生物的叁维结构。青蒿素及衍生物潜在靶标蛋白基于Swiss Target Prediction进行预测。通过DAVID生物信息学资源(DAVID Bioinformatics Resources)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通路富集及疾病分析,STRING进行蛋白相互作用,采用分子对接技术(iGEMDOCK)对青蒿素及衍生物和卵巢癌关键靶标蛋白进行能量匹配。筛选青蒿素及衍生物发挥抗卵巢癌作用的关键靶点。结果:收集相关靶标蛋白49个,DAVID通路富集得到10条信号通路(P<0.01),青蒿素及衍生物在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卵巢类固醇生成、小细胞肺癌、化学致癌等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122条疾病信息,卵巢癌在所有疾病中最显着(P=4.7E-12),青蒿素主要调节CDC25A、CYP1A1、CDC25B、CYP1A2发挥抗卵巢癌的作用;蒿甲醚主要调节CDK2、CDK4、CDK6、CYP1A1、CYP1B1、CYP1A2、MAPT发挥抗卵巢癌的作用;蒿乙醚主要调节CDK2、CDK4、CDK6、CYP1A1、CYP1B1、CYP1A2发挥抗卵巢癌的作用;青蒿素A主要调节MAPT、CDK2、CYP19A1发挥抗卵巢癌的作用;青蒿素B主要调节MAPT、PTGS1、PTGS2发挥抗卵巢癌的作用;青蒿烯主要调节CDK2、CDK4、CDK6、MAPT、CYP1A1、CYP1B1发挥抗卵巢癌的作用;双青蒿素D3主要调节CDK2、CDK4、CDK6、CYP1A1、CYP1B1、CYP1A2、MMP2、MMP9发挥抗卵巢癌的作用。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青蒿素及衍生物抗卵巢癌的分子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15期)

张文飞,管武太,陈芳,张世海,邓跃林[5](2019)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蒿素是从菊科蒿属植物黄花蒿中提取的含有过氧桥基团的新型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具有抗炎、杀菌、解热、抗氧化、抗寄生虫及增强机体免疫等功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抗生素替代品之一。文章围绕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理化特性、提取工艺、作用机理及近年来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目的是为其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饲料工业》期刊2019年15期)

蒋为薇,钱妍[6](2019)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菌活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青蒿素""抗菌""结核分枝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Artemisinin""Antibacterial""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Escherichia coli""Staphylococcus aureu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Medline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0年1月-2019年3月发表的中英文相关文献,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菌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27篇,其中有效文献39篇。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结核分枝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幽门螺杆菌等多种临床常见的致病菌、耐药菌都具有直接或者协同的抗菌作用。其直接抗菌作用需要的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协同抗菌,直接抗菌时的药物浓度与现有的抗菌药物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协同抗菌时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浓度要求较低,这提示现有青蒿素类药物直接用作抗菌药的可能性不大,用作协同抗菌药物可能具有更广阔的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9年14期)

[7](2019)在《青蒿素衍生物治疗红斑狼疮进入Ⅱ期临床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青蒿素衍生物——马来酸蒿乙醚胺通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伦理审查,该药Ⅱ期临床试验在该院风湿免疫科开展。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左建平课题组和李英课题组通过对天然产物青蒿素进行结构优化,发现了这种具有更强免疫抑制活性的新型青蒿素衍生物。(本文来源于《高科技与产业化》期刊2019年07期)

黄辛[8](2019)在《青蒿素衍生物红斑狼疮候选新药进入II期临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黄辛)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左建平课题组和李英课题组,通过对天然产物青蒿素进行结构优化,获得了具有更强免疫抑制活性的水溶性青蒿素衍生物马来酸蒿乙醚胺,并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件。最近,通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伦理审查,(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7-15)

黄林光,黄亚铭[9](2019)在《青蒿素衍生物过敏反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在其研究过程中未见有过敏反应的报道,然而随着青蒿素衍生物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患者对该类药物出现过敏反应在国内外均有报道,其症状分轻、重、缓、急均有存在,特别是重症和急性过敏反应的患者会出现休克、血压下降、呼吸、吞咽困难等危及生命体征的症状。如能及时发现并积极采取抗过敏治疗,患者均能恢复正常而不留后遗症。目前未见有关该类药物引起过敏反应导致患者死亡的报道。患者对青蒿素衍生物药物过敏反应的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期刊2019年02期)

李四聪,季绍聪,赵亮,廖晓雨,刘传峰[10](2019)在《N-水杨醛腙修饰11-氮杂青蒿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N-水杨醛腙修饰的11-氮杂青蒿素及去氧类似物.采用紫外、荧光、核磁共振以及分子模拟等技术分析了二聚体(3R,5a S,6R,8a S,9R,12S,12a R)-11-(((E)-2-羟基-5-(4-羟基-3-((E)-(((3R,5a S,6R,8a S,9R,12R,12a R)-3,6,9-叁甲基-10-氧代十氢-3,12-环氧[1,2]二氧杂[4,3-i]异喹啉-11(12H)-基)亚氨基)甲基)苄基)亚苄基)氨基)-3,6,9-叁甲基十氢-3,12-环氧[1,2]二氧杂[4,3-i]异喹啉-10(3H)-酮(3)的优势构像;探索了它与血红素的作用行为;研究了它与杯[4]咔唑的结合、识别及被增溶性能.结果表明,因水杨醛腙键的OH与席夫碱N原子之间的分子内氢键作用,3呈现分子钳状的优势构像,使其得以识别血红素.此外, 3可被杯[4]咔唑的疏水空腔封装,且结合作用强(结合常数Ka=2.8×105 L·mol-1),因而其水溶性得以改善,这为今后生物活性测试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9年10期)

青蒿素类衍生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子宫内膜癌(EC)是女性中常见的癌症之一。在北美,虽然过去的十年中其他癌症发病率有所下降,但EC的发生率却有所增加,预计会继续呈上升趋势。在中国,EC发病率也在迅速增加,2008年以来EC已成为某些大城市发病率最高的女性恶性肿瘤。我们筛选了一系列含青蒿素新型二聚体衍生物,发现其中包含简单脂肪胺接头的化合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青蒿素类衍生物论文参考文献

[1].桂建雄,曹蕾,王斌,张园,李源源.青蒿素衍生物SM934抑制TLR7/9信号通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B细胞的影响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

[2].朱焰,Christian,Klausen,周洁芸,郭湘洁,张瑜.新型青蒿素衍生物TPN18505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的影响[C].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基础与临床生殖药理学术研讨会暨生殖药理新技术与新方法培训班论文汇编.2019

[3].于朋涛,李之拓,王鹏飞,孙海军.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肿瘤药学.2019

[4].杨欣,李亚辉,吕润霖.青蒿素及衍生物抗卵巢癌的作用机制[J].中医药导报.2019

[5].张文飞,管武太,陈芳,张世海,邓跃林.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19

[6].蒋为薇,钱妍.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菌活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9

[7]..青蒿素衍生物治疗红斑狼疮进入Ⅱ期临床试验[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9

[8].黄辛.青蒿素衍生物红斑狼疮候选新药进入II期临床[N].中国科学报.2019

[9].黄林光,黄亚铭.青蒿素衍生物过敏反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19

[10].李四聪,季绍聪,赵亮,廖晓雨,刘传峰.N-水杨醛腙修饰11-氮杂青蒿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J].有机化学.2019

标签:;  ;  ;  ;  ;  

青蒿素类衍生物论文-桂建雄,曹蕾,王斌,张园,李源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