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民航组织防SARS计划(第2阶段)工作组会议纪要二(论文文献综述)
刘怡[1](2021)在《我国政府应急预案法律规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汪浩然[2](2016)在《惠州市海上搜救应急力量联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海洋大国,随着我国海洋战略的变化,海上活动将日益频繁,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海上险情事故,海上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应对海上突发事件工作日趋繁重。海上应急工作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公益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公信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海上突发事件具有险情多样化、复杂化,实施救助难度大、成本高,救助要求时效性强、敏感性强,遇险对象复杂(包括涉外性、甚至国际性)等特点,如果处理不好容易演变成重特大安全事故,从而降低政府的公信力和信誉,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严重的还会造成国际负面影响。加强海上应急工作,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体现,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各级海上搜救中心,肩负着维护海上交通安全、救助水上人命的重要使命。深入研究我国当前海上应急救助体系和海上应急能力,有利于提高我国海上应急救援能力,提高国际形象。本文通过对惠州市海上应急搜救联动现状的分析,在肯定惠州市在海上应急搜救联动工作中取得成绩的同时,针对当前惠州市在海上应急搜救联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海上搜救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健全;海上搜救法律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理顺,海上搜救机制难以有效发挥;海上应急搜救活动缺少合作框架等,运用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研究方法,比较分析美国、日本等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海上安全管理和海上搜救体制机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海上应急的成功经验,对惠州市在海上应急搜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惠州市在应对辖区海上应急救援联动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实现增强相关职能部门在海上应急搜救工作的公共服务能力,完善海上搜救应急协调机制;明确地方政府在海上应急救援中的职责和地位,实现政府在海上应急工作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在政府主导的框架下,加强国际或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力推动海上应急救助立体化建设,建立海上应急管理整体联动机制,提高海上搜救应急处置能力。
陈世栋[3](2014)在《废墟上的契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研究》文中提出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给四川、陕西、甘肃部分地区造成了强烈的破坏。在国家力量的主导下,我国政府以举国之力推动了灾区的灾后恢复重建。限时三年的灾后重建运动,一方面迅速积聚了大量投资和建设项目改善了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产设施体系,另一方面也整合了工业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国家主导灾后重建与发展型灾后重建成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突出特征,这也标志着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灾害应对机制,即以国家推动的发展应对灾害。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发展时代的中国灾害应对模式进行了描述与分析。首先,灾后恢复重建运动是一个多元进程。它起始于国家层面的重建规划,并在地方政府层面以项目建设的方式推进实施,而在基层政府与乡村社会的互动层面则主要呈现为征地拆迁。从内容来看,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并不限于片段的灾害毁损的恢复,而是关涉更宽泛的发展进程:经济增长刺激、产业结构调整、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管理改革等等。其次,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运动导致了受灾地区乡村社会剧烈的社会变迁,这种影响甚至超过地震灾害影响本身。由于重建规划赋予的不同定位以及分类重建措施的实施,受灾地区的村庄或被消失或被改造,村庄人口在享受更多现代化便利的同时,也被更牢固地锁入生产-消费社会体系之中。维系乡村共同体的社会关系也在灾后重建运动中受到国家资源输入的瓦解,而被重新组合为国家与公民的关系纳入国家的管控体系。再次,灾后重建运动的推进依赖于强盛国家的资源动员、突生机制运作以及消解抗争等能力。这些能力通过对灾害话语和灾害应对实践的叙事构建,将灾后重建与发展元叙事绑缚在一起,支撑了国家主导的发展型灾后重建的合法性。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运动所呈现的样态正是发展时代灾害应对的一个深刻案例。无论是将其归置于中国的发展背景还是全球灾害应对实践中进行延展审视,都可以发现,继贫困、环境之后,灾害应对已经成为发展机器的另一个边疆。在其拓殖进程中,同样形成了国家力量与商品化的力量对受灾乡村地区的双重霸权。因此,从后发展研究的视野去重新审视灾害应对实践,重建社会或许应该成为消解国家力量与商品化的力量双重霸权的矫正之路。
李瑶[4](2012)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突发环境事件的频繁发生而带来的环境灾害正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突发环境事件带来的深刻影响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往往集中在直接或者间接的公众的人身、财产的利益损害和社会秩序的破坏,而突发环境事件导致的环境损害以及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生物救援和环境修复问题却少有人问津。但是,环境损害所损害的环境体现的是公众的环境利益。环境利益尽管没有人身利益和财产利益那么直观和可衡量,但是这种利益是比人身、财产利益更为重要的一种利益,是人类一切利益存在的基础和源泉。加强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的制度建设,完善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立法,是应该引起环境学者关注的重大事件,是值得环境法学界引起重视的重大事件。在突发环境事件中,政府应当负有主要应对责任,在应对中起主导作用。一方面因为政府是公共产品的供给者,责无旁贷的应当担负起环境保护的主要责任;另一方面是因为政府掌握着大量的公共资源,能够较为有效的集中力量全力以赴的应对危机。除此之外,社会公众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对于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也是必不可少。非政府组织在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上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按照突发环境事件的发展阶段,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可以分为三大阶段,即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阶段、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处置阶段和突发环境事件的事后恢复阶段。在预防阶段,主要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制度、预防措施制度、应急准备制度、监测和预警制度等;在应对处置阶段主要是应急处置与监测、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结束等;在事后恢复阶段主要是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所受影响地区的环境监测与评估制度以及生物救援、环境恢复制度。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律保障,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机制难以有效的发挥作用。而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无法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实现保护环境的真正意义,因此在理论上存在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立法必要性。在实践中,突发环境事件的案例比比皆是,以国内渤海湾溢油事件和国外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对比研究为基础,可以得出实践中的存在的种种问题,因而从实践的角度论证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立法的必要性。在我国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神倡导之下,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进行立法也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就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得法律属性而言,应该是一个交叉性的法律,在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它不仅是《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特别法,而且也是有关环境保护法律的特别法。这就注定了它既有环境法的实质,又必须借助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手段。诚然,我国有《突发事件应对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和现有的突发事件管理体系就可以包揽一切问题,事实上,对于突发环境事件所造成的环境损害,现有的应急机制是无法涵盖的。现有的应急法律中,并没有把有环境意义上“突发环境事件”纳入进去。然而,这也并不意味着只要有了突发环境事件的立法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突发环境事件本身的复杂性就决定了还需要科技技术的支持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需要与其他法律法规相互对应。事实上,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本身对于实现环境保护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现有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是帮助实现其目的的桥梁。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的基本原则应包括: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政府主导和公众参与原则;统一领导和综合应对原则以及国际合作原则。为了能够有效地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应当规定一些必要的基本法律制度。如应急预案制度、预警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应急保障制度、生态评估和调查制度、生物救援和环境修复制度等。这些基本制度使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的核心内容,是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的目的和原则的体现与具体化。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辨析、做出了更科学界定并分析了“突发环境事件”对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特殊性质。第二,论证了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一般要求,包括参与主体的政府环境责任和公众的参与机制,以及按照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而相应的设置应对机制。第三,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法理和实际案例两个角度分别论证了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立法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并探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的法律定位、原则和主要制度的构建。
阮光册[5](2012)在《贸易便利化背景下海关应对非传统安全的策略》文中研究说明贸易便利化和贸易安全是一对矛盾,平衡它们的关系是促进全球贸易发展的关键,世界各国及众多国际组织均对贸易便利和安全给予高度的重视。海关作为国家贸易监管的行政机构是国家主权的象征,承担着维护国家对外贸易安全的责任,在维护贸易便利确保安全方面应履行更多的职责。9.11后,国际反恐形势严峻,随着近几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逐年递增,贸易安全也成为我国海关关注的重点。我国与欧美国家不同,征税、监管、统计、缉私是我国海关的主要工作职能,但也面临恐怖主义(“藏独”、“疆独”、“东突”等分裂分子)、打击走私、环境保护、文化安全(侵犯知识产权)等非传统安全的威胁。由于全球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种安全问题会由一个国家或地区外溢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因此我国海关也应该高度重视非传统安全所带来的威胁。本文以贸易便利化为背景,探讨海关应对非传统安全的策略,分析并寻找贸易便利和安全的平衡点。全文共有五章,第一章探讨了贸易便利化发展过程以及贸易安全的问题,介绍了贸易便利化的概念、由来以及同贸易自由化的关系。以国际关系理论的视角探讨了贸易便利化的理论基础,从自由贸易理论、相互依存论和新自由主义、交易成本理论、关税同盟理论和新区域主义理论等多个理论中分析贸易便利化的理论根源。作者介绍各国际组织和区域联盟在推进贸易便利化进程中所作的努力,及分析便利和安全的关系。论文第二章探讨了我国海关面临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分析国际海关组织在平衡贸易安全与贸易便利关系中所作的努力,同时指出我国海关面临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的不足;本文的第三、四、五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在这三章中探讨了我国海关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基本策略:即承担非传统职能、强化国际合作、建立风险式管理模式。这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通过理论阐述、实证研究、案例分析,提出海关应该(1)改变传统职能,接受新的挑战,承担起应对非传统安全的职能。(2)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共同面对非传统安全这样一个带有全球性特征的问题,通过国家合作解决、处理海关事务。(3)海关风险式管理是应对非传统安全的必然选择,降低非传统安全的威胁需要海关能够及时、准确的预见和发现各种安全问题,并能够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及应对策略。最后笔者认为,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海关需要承担起反恐、环境保护等多种非传统职能,确保边境口岸的安全;此外,依靠国际合作,在多边、双边、区域机制下实现共同安全;最后,在贸易量不断增加而人力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实施风险式通关模式,增强海关有效监管的能力,确保贸易安全。
毛星[6](2012)在《城市公共交通危机管理研究 ——以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件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公共交通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公共交通系统作为城市的“动脉”,它的稳定运行和健康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到城市其他各系统功能的发挥。综观国内外城市公共交通领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公共交通危机管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和谐、稳定与发展,也是确保公交安全正常运转的关键措施之一。本文以“6.5”公交车燃烧事件为切入点,分析公交领域危机事件的诱因及特点,城市公交危机管理的定义及重要性,借鉴了国内外相关领域危机事件处置的经验,吸取了相关行业危机处置的教训,提出了建立相对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危机管理机制。所提出的建议针对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具有特定理论指导意义和较强的可操作性。进一步弥补了危机管理的薄弱环节,完善了我国城市公交危机管理的方法和体系,提升了公交企业危机管理能力。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采用了文献参考法、案例分析法、比较法、归纳法,将城市公交运营中突发性事件(包括意外事件、安全事故、服务纠纷)作为研究对象,从成都公交集团入手,以“6.5”公交车燃烧事件为例。首先分析此次事件暴露出的问题,以及成都危机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借鉴了国内外相关领域危机事件的处置办法,并考虑了危机管理中的难点及管理思路;最后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城市公共交通危机管理机制构建:包括预警管理、应急管理、善后恢复及信息沟通管理,使危机管理的实践层面上更周密、更专业,以提高危机管理水平、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和公共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韩颖[7](2011)在《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了其发展演变的深刻历史背景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启示。按照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阶段性,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救灾捐赠的发展演变分为三个时期: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时期(1979-1988年)、救灾捐赠的改革探索时期(1989-1999年)和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时期(2000年以来)。本文由导论、正文(四章)和结束语(第五章)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的选题意义、相关核心概念、研究现状、主要研究方法、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以及论文的基本框架结构。第一章,1949-1978年中国救灾捐赠工作回顾。通过已掌握的材料,对1949-1978年中国发生的自然灾害情况,以及党和政府开展的救灾捐赠活动进行归纳梳理,总结1949-1978年间中国救灾捐赠的特点。第二章,1979-1988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笔者认为,这一阶段救灾捐赠还处于初步恢复和摸索阶段,“左”的思想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依然存在。一方面,党和政府对救灾工作进行恢复、调整,开始尝试恢复国内救灾捐赠工作,但救灾捐赠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虽然中国开始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在救灾外援的接收、入境、运输、检验检疫、发放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些固定做法和规定,但对救灾外援的态度还比较保守、谨慎、出现犹豫反复,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将灾情、救灾和接受救灾外援与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混在一起考虑,还不够开放、理性和务实。第三章,1989-1999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探索和改革。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体制的转轨,救灾捐赠开始真正步入改革探索阶段。以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的成立、减灾被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救灾工作实行分级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民政部开始初步探索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和救灾对口支援模式,并逐步规范、完善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和制度规定,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颁布,标志着国家以法律形式对扶贫济困捐赠行为的肯定、保护、规范和鼓励,为救灾捐赠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奠定了救灾捐赠工作法制化的基础。第四章,2000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主要介绍了2000年后中国救灾捐赠在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国际救灾援助以及立法工作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笔者认为,经历了2003年防治“非典”、2008年初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4·14”玉树地震和“8·7”舟曲泥石流灾害等救灾捐赠实践,经常性社会捐助、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国际救灾援助及立法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救灾捐赠在组织、发动、接收、运输、分配、统计、信息公开、监督等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逐步规范、完善,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规范的运行模式,逐步确立了“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的救灾捐赠工作机制。结束语(第五章),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述评。分析了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取得的重大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经验启示。在对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考察过程中,本文着重对该课题研究的几个薄弱环节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系统考察了中国在对待国际救灾援助、经常性社会捐助、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和救灾捐赠立法等问题上的政策变化及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并总结其经验教训。
李鸿均[8](2010)在《公共危机应急治理中武警水电部队作用研究与建设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公共危机已呈频发态势下,如何发挥政府应急管理机制作用,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加强应急救援力量,使公共危机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已经摆上责任政府有所作为的突出位置,也是当前亟待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介绍和简要分析了危机和危机治理的涵义、危机事件带来的巨大损害,并通过对国内外公共危机治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研究回顾,分析探讨了我国当前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比国外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先进之处,阐述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并着重结合武警水电部队发展历程,多年来承担的建设任务和参与应急救援的实践,特别是以今年武警水电二总队参加的江西抚州唱凯堤封堵成功战例为案例,对水电部队在政府危机治理的应急救援行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当前管理体制的不足、建立应急救援专业化队伍尚需要完善的机制和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阐述了武警水电部队在应急救援具有强大的指挥能力、迅捷的应急机动能力、精湛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很强的装备能力。探讨了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如何建设好、使用好和管理好武警水电部队。本文旨在通过提出建立健全政府危机应急治理机制,以及建强武警水电部队这支应急救援“国家队”、“专业队”的观点,对改进当前我国危机治理机制、决策指挥体系和建强应急救援专业化队伍,对有效提高我国应对危机的能力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和深远意义。我国危机应急治理体制,以及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改革传统的决策指挥机制、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决策指挥机制、加速与国际应急救援惯例接轨是十分必要的。武警水电部队的成长历程,特别是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作出的突出贡献和在抗击自然灾害中发挥的国家应急救援的“专业队”作用日益凸显。武警水电部队作为刚刚纳入国家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体系中的一支部队,已经具备了发展、壮大应急救援作战能力的诸多条件,建设应急救援的“国家队”势在必行。
陈昊阳[9](2007)在《我国重大传染病态势及对国家人口安全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首先根据对近年来我国重大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及病种排位等数据及其在国际流行的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勾勒出当前我国重大传染病成因及发展的整体态势;其次通过梳理安全、人口安全及国家安全等问题的源起,探究了重大传染病态势与安全问题产生的理论背景和现实根源;从安全的角度对重大传染病态势进行审视,展示了重大传染病与国家人口安全的紧密切合点:这种互动关系不仅表现在重大传染病对人口健康直接危害及对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还表现在人口因素及社会因素对传染病态势的巨大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申至针对某一人种的特异性致病物质可能产生的生物攻击假想;最后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重大传染病防控的国际合作问题,强调必须开展在包括重大传染病防治在内的非传统国家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为国家人口安全提供保障。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构建对于重大传染病态势与国家人口安全问题更有解释力的分析框架;并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大量的实证材料来分析重大传染病态势与国家安全的内在联系、互动的内容、方式和影响;同时采用比较的方法,既阐明重大传染病态势与国家人口安全互动的一般规律,又展示其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特殊性。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在实践中正确认识重大传染病对我国国家人口安全的影响,是安全理论与疾病问题相结合的一种理论尝试。国际上新的安全理论的发展趋于“二元结构”,即“国家”和“人”成为两个平行的安全主体,国家只是安全的手段而非最终目的,人类安全比国家安全更重要,这是本文采取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人口的健康及社会的发展与对传染病的控制程度息息相关,提高全社会对传染病的认识是控制传染病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也是本论文最终目的所要达到的。
薛刚[10](2006)在《东亚旅游发展与合作研究》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并行发展的趋势下,发展国际旅游已成为发展国际经济关系、推进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20年,东亚各国在大力发展国际旅游的同时还注重推动本区域各层次的区域旅游合作。 本人在前人相关研究基础上,运用国际关系学、旅游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试图对东亚旅游发展与合作问题做一个初步探讨。首先从全球经济、国际文化和国际关系三个方面论述了发展国际旅游具有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能,以中、日、韩、新加坡和泰国为例分析了东亚积极发展国际旅游来推动旅游经济迅速发展的现状,指出旅游合作是东亚各国发展国际旅游的必由之路。然后在区域一体、资源互补、政府支持三点合作基础上,分别从东盟内部合作、东盟与中日韩的合作、双边合作及次区域合作四个层面论述了东亚区域旅游合作的进展。最后就有关东亚旅游面临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先从五方面指出了如何加强东亚旅游发展,推进东亚旅游合作;然后提出了借鉴东南亚旅游合作经验推动东北亚旅游合作的应对策略;最后指出应继续加强非传统安全合作来促进东亚旅游发展。 东亚区域旅游合作,目前虽仍存不少问题,但东亚自身具备旅游发展合作的有利条件,未来发展前景比较广阔。
二、国际民航组织防SARS计划(第2阶段)工作组会议纪要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民航组织防SARS计划(第2阶段)工作组会议纪要二(论文提纲范文)
(2)惠州市海上搜救应急力量联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海上应急 |
2.1.2 海上应急管理 |
2.1.3 海上应急力量整合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整体性治理公共管理理论 |
2.2.2 安全管理理论 |
2.2.3 应急管理理论 |
2.2.4 海事公共产品理论 |
2.2.5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2.2.6 服务型政府 |
第3章 惠州市海上搜救应急力量联动现状分析 |
3.1 惠州市海上搜救应急联动模式 |
3.1.1 惠州市海上应急搜救中心 |
3.1.2 惠州市海上搜救应急力量联动现状 |
3.2 惠州市海上搜救应急联动取得的成绩 |
3.3 惠州市海上搜救应急联动中存在的问题 |
3.3.1 惠州市海上搜救应急指挥协调能力不足 |
3.3.2 海上搜救应急的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完善 |
3.3.3 海上搜救应急资源不足 |
3.4 惠州市海上搜救应急联动存在的问题原因 |
第4章 国内外海上应急联动的经验借鉴 |
4.1 国内外海上应急联动的概况 |
4.1.1 国内其他地区海上应急联动的状况 |
4.1.2 国外发达国家海上应急管理的状况 |
4.2 国内外海上搜救应急联动管理的经验启示 |
4.2.1 国内海上搜救应急联动管理的经验启示 |
4.2.2 国外海上搜救应急联动的经验启示 |
4.3 国内外海上搜救应急联动经验总结 |
第5章 惠州市海上应急力量整合联动建设的建议 |
5.1 加强市海上应急搜救中心的指挥协调地位建设 |
5.2 加强海上应急搜救的经费保障 |
5.3 惠州市实施海上应急力量联动的建议 |
5.3.1 涉海职能部门的力量联动可行性 |
5.3.2 加强海上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建议 |
5.3.3 加强社会海上应急管理资源联动的建设 |
5.3.4 对海上专业救助力量在惠州海上应急联动的建议 |
5.4 惠州市海上应急区域联动和购买服务研究 |
5.4.1 惠州市海上应急区域联动建设 |
5.4.2 推进海上搜救应急的购买服务 |
5.5 加强惠州市海上应急联动支撑制度的建设 |
5.5.1 建立综合配套的海上应急管理法律体系 |
5.5.2 建立统一的海上应急搜救信息共享平台 |
5.5.3 建立统一的海上应急培训机构 |
5.5.4 建立立竿见影的海上应急奖励和补偿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废墟上的契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田野介绍 |
第二章 灾后重建的多元进程 |
第一节 国家规划:灾后重建的起点 |
第二节 项目建设:地方政府的接力,规划蓝图的具体化 |
第三节 征地拆迁:基层政府与村民的共同体验 |
第三章 灾后重建的村庄叙事 |
第一节 板村:伤于灾害,死于重建 |
第二节 柴村:在重建中艰难重生 |
第三节 树村:分类重建视野下的群像 |
第四章 灾后重建的推进机制 |
第一节 资源动员:政治、政策与资金 |
第二节 机制保障:对口支援与产业园区建设 |
第三节 消解抗争:基层政府与农民的互动 |
第五章 讨论:灾害应对与发展 |
第一节 灾害应对的背景:中国的发展 |
第二节 灾害应对:发展的另一个边疆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灾害应对及其归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突发环境事件的界定及其危害 |
第一节 突发环境事件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突发环境事件涉及的范围 |
第三节 突发环境事件的主要危害 |
一、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环境损害 |
二、突发环境事件造成人的健康、财产的损害 |
三、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社会经济危害、危及社会稳定 |
第二章 突发环境事件的特质 |
第一节 突发事件的一般特征 |
第二节 突发环境事件的特殊性 |
一、突发环境事件带来环境损害的后果 |
二、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应采取预防为主的态度和措施 |
三、需立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恢复突发环境事件所产生的环境损害 |
四、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有关法律的特别要求 |
第三章 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一般要求 |
第一节 参与主体的应对要求 |
一、政府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中的主导作用 |
二、社会公众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中的积极配合和参与 |
三、非政府组织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中不可或缺 |
第二节 不同阶段的应急处置要求 |
一、事前阶段的预防为主 |
二、事中阶段的有效处置 |
三、事后阶段的调查评估、生物救援和环境恢复 |
第四章 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立法的必要性分析 |
一、现有法律法规不能有效解决突发环境事件所带来的环境损害 |
二、从实证的角度阐释立法的必要性 |
第二节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立法的可行性 |
第五章 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的构建 |
第一节 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的法律定位 |
第二节 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的法律原则 |
一、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
二、政府主导和公众参与原则 |
三、统一领导和综合应对原则 |
四、国际合作原则 |
第三节 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的基本制度 |
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度 |
二、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制度 |
三、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制度 |
四、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保障制度 |
五、突发环境事件紧急协商制度 |
六、突发环境事件生态恢复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5)贸易便利化背景下海关应对非传统安全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 |
第一章 贸易便利化与非传统安全 |
第一节、贸易便利化概念及研究领域 |
第二节、贸易便利化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贸易便利与非传统安全的关系 |
第二章 海关的非传统安全问题 |
第一节、海关非传统安全问题 |
第二节、海关承担非传统安全的职能和定位 |
第三节、我国海关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
第三章 应对非传统安全海关职能的调整 |
第一节、海关非传统职能产生的原因 |
第二节、应对非传统安全的策略 |
第三节、美国海关非传统职能经验的借鉴 |
第四章 加强海关非传统安全的国际合作 |
第一节、国际合作形式的选择 |
第二节、海关非传统安全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
第三节、海关国际合作具体问题探讨 |
第四节、案例分析 |
第五章 海关非传统安全风险识别 |
第一节、非传统安全条件下的风险式管理 |
第二节、海关非传统安全风险识别方法研究 |
第三节、信息化环境下海关的监管 |
结论 |
附录 |
附录一、FRAMEWORK OF STANDARDS TO SECURE AND FACILITATEGLOBAL TRADE |
附录二、我与外国(地区)海关签署双边合作协议情况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6)城市公共交通危机管理研究 ——以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对危机管理问题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对危机管理问题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课题研究内容 |
1.3.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框架 |
1.4.2 课题可能的创新性 |
第2章 城市公共交通危机及危机管理概述 |
2.1 城市公共交通危机的诱因及特点 |
2.1.1 危机的诱因 |
2.1.2 城市公共交通危机的特点 |
2.2 城市公共交通危机管理的定义及重要性 |
第3章 成都公交危机的基本状况及分析 |
3.1 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件基本情况及暴露的问题 |
3.1.1 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件基本情况 |
3.1.2 “6.5”事件暴露出成都公交存在的问题 |
3.2 成都公交危机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1 成都公交危机管理现状 |
3.2.2 成都公交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国内外相关领域危机事件对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危机管理的启示 |
4.1 国内外相关领域危机事件的处置案例 |
4.1.1 美国“9.11”事件 |
4.1.2 日本“沙林”毒气泄露事件 |
4.1.3 “4.28”胶济铁路事故 |
4.1.4 国航服务事件 |
4.1.5 重庆“10.1”公交车坠桥事件 |
4.2 对城市公共交通危机管理的启示 |
第5章 危机管理机制构建的难点及思路构想 |
5.1 部分突发危机事件初始界定有一定难度——加强风险识别能力 |
5.2 危机事件发生初期的应对和控制较弱——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
5.3 公交企业“双重效益”的困境——争取政府支持和媒体沟通 |
第6章 构建城市公共交通危机管理机制 |
6.1 构建城市公交危机管理机制的基本原则 |
6.1.1 预防为主 |
6.1.2 统一指挥 |
6.1.3 快速反应 |
6.1.4 总揽全局 |
6.2 危机预警及事前管理 |
6.3 危机处理的紧急对策与实时管理 |
6.4 危机善后对策与事后管理 |
6.5 危机的信息及沟通管理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1949-1978年中国救灾捐赠回顾 |
第一节 1949-1978年的自然灾害状况 |
一、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
二、党对自然灾害认识的变化 |
三、初步提出救灾工作方针 |
第二节 1949-1978年的救灾捐赠活动 |
一、“一碗米”、“一两米”等一系列节约捐输救灾运动 |
二、社会募集救济款物 |
三、群众互助互济 |
第三节 1949-1978年救灾捐赠评析 |
一、以生产自救自助为主,有限开展救灾捐赠 |
二、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灾民以有力支持 |
三、强调国内互助,排斥救灾外援 |
四、募捐活动具有一定的零散性、偶然性、被动性 |
五、救灾捐赠具体政策较笼统,缺乏规范性 |
小结 |
第二章 1979-1988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 |
第一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救灾工作的调整 |
一、重新明确民政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 |
二、调整救灾工作方针 |
三、科学认识自然灾害 |
四、开展救灾理论研究 |
第二节 国内救灾捐赠的初步恢复 |
一、救灾与扶贫相结合的新思路 |
二、救灾与扶贫募捐工作的初步实践 |
第三节 对待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调整和反复 |
一、首次被动接受救灾外援 |
二、缩紧外援口径,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出现反复 |
三、通过联合国救灾署向国际社会提出救灾援助要求 |
四、规范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口径 |
小结 |
第三章 1989-1999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探索和改革 |
第一节 1989-1999年救灾捐赠改革探索的背景 |
一、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成立 |
二、减灾被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
三、救灾工作实行分级管理体制改革 |
第二节 经常性社会捐助的初步探索 |
一、经常性社会捐助的源起 |
二、初步探索和实践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 |
第三节 救灾对口支援模式的探索和建立 |
一、对口支援政策溯源 |
二、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探索和实践 |
第四节 国际救灾援助政策的逐步确立和完善 |
一、明确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立场 |
二、逐步完善国际救灾援助相关规定 |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颁布实施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制定的背景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关于救灾捐赠的规定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 |
小结 |
第四章 2000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 |
第一节 救灾捐赠面临机遇和挑战 |
一、“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 |
二、国家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实现小康 |
三、救灾工作方针的新变化 |
四、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
第二节 2000年以来救灾捐赠典型案例 |
一、2003年防治非典型肺炎捐赠活动 |
二、2008年初应对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捐赠活动 |
三、“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活动 |
四、2010 年玉树“4·14”地震和“8·7”舟曲泥石流灾害捐赠活动 |
第三节 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的形成和创新 |
一、加快建立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 |
二、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的创新模式——“慈善超市” |
三、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的正式形成 |
第四节 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调整和发展 |
一、适时调整救灾捐赠对口支援方案 |
二、“5·12”汶川地震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重大发展 |
第五节 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的探索和实践 |
一、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
二、救灾捐赠工作规程的制定和应急机制的完善 |
第六节 救灾捐赠激励机制的探索和建立 |
一、表彰奖励 |
二、税收激励 |
第七节 参与国际救灾援助的新变化 |
一、主动、规范、多元接受国际救灾援助 |
二、积极开展印度洋海啸等对外救灾援助 |
三、多渠道、多层次参与国际救灾减灾交流合作 |
第八节 救灾捐赠立法进程加快 |
一、出台《救灾捐赠管理暂行办法》 |
二、修订、颁布《救灾捐赠管理办法》 |
三、制定一系列指导救灾捐赠的政策规章 |
小结 |
第五章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基本评价 |
第一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的成就 |
一、救灾捐赠规范化、制度化显着加强 |
二、救灾捐赠法制化取得初步成效 |
三、救灾捐赠社会化逐步形成 |
四、救灾捐赠对外开放不断深入 |
五、救灾捐赠内容、渠道不断拓宽 |
六、救灾捐赠规模、水平快速增长 |
七、救灾捐赠社会效果凸显 |
第二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存在的问题 |
一、立法层次低,法律体系不完备 |
二、政府行政干预功能过强,非政府组织参与不够 |
三、对救灾捐赠的优惠政策和鼓励力度不足 |
四、募捐主体与受赠主体存在混淆 |
五、救灾捐赠信息公开缺乏规范性 |
六、救灾捐赠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到位 |
第三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发展演进的经验启示 |
一、完善救灾捐赠法律体系,以法制化推动救灾捐赠的科学发展 |
二、扩大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继续推进救灾捐赠社会化 |
三、完善救灾捐赠激励措施,提升公众捐赠热情 |
四、明确募捐主体资格,理顺政府角色,促进中国公民社会建设 |
五、规范救灾捐赠信息公开披露机制 |
六、建立一体化监管网络,推进捐赠文明 |
七、加强社会主义慈善捐赠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公共危机应急治理中武警水电部队作用研究与建设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论文选题的提出 |
1.2 公共危机治理的研究背景 |
1.3 公共危机治理的研究方法、思路及意义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公共危机治理概述 |
2.1 公共危机概述 |
2.1.1 危机的涵义 |
2.1.2 公共危机涵义 |
2.1.3 公共危机类型 |
2.2 公共危机造成的损害 |
2.2.1 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
2.2.2 减缓经济发展速度 |
2.2.3 引起政治动荡 |
2.2.4 引起心理恐慌、改变社会文化 |
2.2.5 损失数据分析 |
2.3 公共危机应急治理 |
2.3.1 公共危机应急治理涵义 |
2.3.2 公共危机应急治理的本质和特征 |
2.3.3 危机应急救援的紧迫性 |
第三章 国内外危机应急治理对比研究 |
3.1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
3.1.1 有专门机构统一指挥与协调 |
3.1.2 有专业的救援队伍 |
3.1.3 有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 |
3.2 当前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进程 |
3.2.1 法制建设进程加快 |
3.2.2 队伍建设进程加快 |
3.3 国内应急救援中存在的问题 |
3.3.1 危机预警机制较弱 |
3.3.2 组织运行机制不顺畅 |
3.3.3 领导决策指挥机制有弊端 |
3.3.4 专业救援力量建设不够强 |
第四章 武警水电部队在应急救援中的实践 |
4.1 多次抗震救灾行动回顾 |
4.1.1 参加1976年唐山大地震救灾战斗 |
4.1.2 参加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救灾战斗 |
4.1.3 参加2010年"4·14"青海玉树地震救灾战斗 |
4.2 多次抗洪抢险战斗回顾 |
4.2.1 参加1981年黄河洪灾抢险战斗 |
4.2.2 参加1998年抗洪抢险战斗 |
4.2.3 参加2009年广西卡马水库抢险战斗 |
4.2.4 参加2010年江西抗洪抢险战斗 |
4.3 抗击其他灾害及应急救援战斗回顾 |
4.3.1 参加2000年西藏易贡河抢险战斗 |
4.3.2 参加2006年四川宣汉天然气溢流抢险 |
4.3.3 参加2008年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战斗 |
4.3.4 参加2008年涉奥电力目标应急安保勤务战斗 |
4.3.5 参加2009年重庆武隆堰塞湖抢险战斗 |
4.3.6 参加2010年舟曲抗击特大泥石流灾害抢险战斗 |
4.4 经典战例:唱凯大堤决口封堵抢险战斗 |
4.4.1 任务背景 |
4.4.2 任务简介 |
4.4.3 决口封堵抢险战法及措施 |
4.4.4 安全保证措施 |
4.4.5 质量保证措施 |
4.4.6 战斗结论 |
第五章 武警水电部队应急救援中的困境及政府对策 |
5.1 武警水电部队在应急救援中的优势所在 |
5.1.1 具有强大的指挥能力 |
5.1.2 具有迅捷的应急机动能力 |
5.1.3 具有精湛的专业技术能力 |
5.1.4 具有很强的装备能力 |
5.2 武警水电部队应急救援中的体制困境 |
5.2.1 部队几经改变的管理体制及经济建设中的光辉业绩 |
5.2.2 与现行体制不相适应的问题 |
5.3 武警水电部队纳入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后的政府政策 |
5.3.1 改革现行的经费保障体制,经费保障"皇粮"化 |
5.3.2 改变现有的任务来源方式,工程保障"指令"化 |
5.3.3 调整现有的部队兵力部署,基本部署"合理"化 |
5.3.4 改组现有的分队工种设置,队伍建设"专业"化 |
第六章 武警水电部队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思考 |
6.1 武警水电部队在应急救援中担负的任务及兵力部署 |
6.1.1 担负的任务定位 |
6.1.2 兵力编成及任务区分 |
6.2 武警水电部队在应急救援中的行动原则及机动方式 |
6.2.1 行动原则 |
6.2.2 机动方式 |
6.3 武警水电部队在应急救援中的组织指挥 |
6.3.1 兵力调动 |
6.3.2 指挥关系及机构 |
6.3.3 情况处置 |
6.4 武警水电部队在应急救援中的各类保障 |
6.4.1 军事保障 |
6.4.2 政治工作 |
6.4.3 后勤保障 |
6.5 加强武警水电部队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的主要措施 |
6.5.1 加强队伍建设 |
6.5.2 加强装备建设 |
6.5.3 加大培训力度 |
6.5.4 加强人才建设 |
6.5.5 加强内外协调 |
结论 |
1.本文主要结论 |
2.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我国重大传染病态势及对国家人口安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
第一部分 前言 |
1 课题的立意与背景 |
1.1 对传染病的认识 |
1.1.1 悲壮的历史 |
1.1.2 残酷的现实 |
1.1.3 堪忧的未来 |
1.1.4 严峻的国情 |
1.2 对国家安全的担忧 |
1.2.1 隐蔽性 |
1.2.2 特异性 |
1.2.3 全球性 |
2 研究现状、趋势与意义 |
2.1 研究现状 |
2.2 研究趋势 |
2.3 研究的意义 |
2.3.1 现实意义 |
2.3.2 理论意义 |
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3.2.1 理论研究 |
3.2.2 实证研究 |
3.2.3 其它方法 |
3.3 难点与创新点 |
3.3.1 研究的难点 |
3.3.2 研究的创新点 |
4 概念的界定 |
4.1 传染病 |
4.2 重大传染病 |
4.3 人口安全 |
4.4 国家安全 |
第二部分 我国重大传染病态势 |
1 我国传染病史 |
1.1 中国古代关于传染病的记载 |
1.2 中国古代对于传染病的防控 |
1.2.1 顺应节气时令 |
1.2.2 巫师巫术控制 |
1.2.3 注意公共卫生 |
1.2.4 医官巡诊施药 |
1.2.5 及时处理尸体 |
1.2.6 设置隔离机构 |
1.3 中国古代传染病药物的研发 |
1.4 中国古代的传染病防治立法 |
1.4.1 主动预防,及时报告 |
1.4.2 确立标准,谨慎诊断 |
1.4.3 设立机构,强制隔离 |
2 我国重大传染病流行的现状与特点 |
2.1 我国当前传染病的总体情况 |
2.1.1 2004年情况 |
2.1.2 2005年情况 |
2.1.3 2006年情况 |
2.2 我国当前传染病的整体态势 |
2.2.1 传染病总的发病率、死亡率变化趋势 |
2.2.2 年龄别发病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 |
2.2.3 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发病率变化趋势 |
2.2.4 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的病种排位变化 |
2.3 我国当前重大传染病的态势 |
2.3.1 艾滋病 |
2.3.2 肺结核 |
2.3.3 病毒性肝炎 |
2.3.4 流感 |
2.3.5 血吸虫病 |
2.3.6 SARS |
2.3.7 鼠疫 |
2.3.8 霍乱 |
2.3.9 流行性出血热 |
2.3.10 疫苗针对性疾病 |
3 重大传染病的国际流行态势 |
3.1 HIV/AIDS |
3.1.1 HIV/AIDS全球态势 |
3.1.2 HIV/AIDS与高危行为 |
3.1.3 中国HIV/AIDS现状和态势 |
3.2 病毒性肝炎 |
3.2.1 乙型肝炎 |
3.2.2 丙型肝炎 |
3.3 结核 |
3.3.1 全球结核(TB)态势 |
3.3.2 DOTS |
3.3.3 经费 |
3.4 疟疾 |
3.4.1 全球态势 |
3.4.2 疟疾防控策略 |
3.4.3 费用 |
3.4.4 展望 |
小结 |
第三部分 从安全视角审视重大传染病态势 |
1 安全的概念 |
1.1 辞典中安全的定义 |
1.2 学者对安全的定义 |
2 传统国家安全观 |
2.1 安全重心的转移 |
2.2 国家安全的概念 |
2.3 传统国家安全观 |
3 非传统安全观 |
3.1 非传统安全观的出现 |
3.2 非传统安全观的定义 |
3.3 对传统安全观的拓展 |
3.4 相关的非传统安全观 |
4 人口安全 |
4.1 概念的提出 |
4.1.1 “人口安全”与“人口问题” |
4.1.2 我国人口安全思想的形成 |
4.1.3 人口安全概念 |
4.2 内涵与外延 |
4.2.1 人口安全的内涵 |
4.2.2 人口安全的外延 |
4.3 内外影响因素 |
4.3.1 内部影响因素 |
4.3.2 外部影响因素 |
4.4 特点与首要性 |
4.4.1 人口安全的特点 |
4.4.2 人口安全的首要性 |
5 从安全角度审视重大传染病态势 |
5.1 后果的严重性 |
5.2 打击的多样性 |
5.3 范围的广泛性 |
5.4 形成的复杂性 |
6 当前对我国人口安全威胁最大的传染病 |
6.1 结核病 |
6.2 流感与禽流感 |
6.3 艾滋病 |
6.4 病毒性肝炎 |
6.5 血吸虫病 |
小结 |
第四部分 重大传染病态势与人口安全的互动 |
1 重大传染病对人口健康的直接危害 |
1.1 全球情况 |
1.2 我国情况 |
1.2.1 显性方面 |
1.2.2 隐性方面 |
1.2.3 诱变基因 |
2 重大传染病对人类发展的严重制约 |
2.1 导致贫穷落后 |
2.2 引发经济凋敝 |
2.2.1 对经济的直接打击 |
2.2.2 对经济的间接打击 |
2.3 影响社会稳定 |
2.4 造成移民恐慌 |
3 人口因素对重大传染病态势的影响 |
3.1 人口激增与流动 |
3.1.1 人口的增长 |
3.1.2 人口的流动 |
3.2 生态改变与恶化 |
3.2.1 气候变化 |
3.2.2 环境恶化 |
4 社会因素导致重大传染病快速传播 |
4.1 全球化的生产方式 |
4.2 不合理的社会行为 |
4.3 抗生素的过度使用 |
4.3.1 加速生物进化过程 |
4.3.2 长期滥用后果严重 |
4.3.3 更新换代负担巨大 |
5 生物攻击——传染病在人口安全问题上的极端表现 |
5.1 特异性致病物质所产生的生物攻击 |
5.1.1 相关概念 |
5.1.2 战剂分类 |
5.1.3 基因武器 |
5.2 生物攻击—非传统安全的非传统特点 |
5.2.1 生物攻击的现实性 |
5.2.2 生物攻击的跨国性 |
5.2.3 生物攻击的不确定性 |
5.2.4 生物攻击的难防控性 |
5.3 生物攻击对人口安全提出的新考验 |
小结 |
第五部分 全球化背景下重大传染病防控的国际合作 |
1 我国重大传染病防控的现状及对策 |
1.1 提高全民认识,防重于治 |
1.2 增强快反能力,注重培训 |
1.3 改善医疗体系,逐步调整 |
1.4 严格药品管理,应对耐药 |
1.5 强化病源监测,摸索规律 |
1.6 合理调整布局,整体防控 |
1.7 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水平 |
1.8 推广疫苗应用,强制免疫 |
1.9 出台政策引导,整合力量 |
1.10 开展国际合作,共同防治 |
2 传染病防控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课题 |
3 重大传染病防控国际合作中的难点 |
4 全球化背景下传染病国际合作防控 |
4.1 联合国相关组织行动 |
4.2 其他国际组织的措施 |
4.3 国际及区域间的合作 |
4.4 展望 |
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10)东亚旅游发展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回顾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2 国际旅游的意义与东亚旅游发展现状 |
2.1 国际旅游的意义 |
2.1.1 国际旅游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
2.1.2 国际旅游对国际文化的影响 |
2.1.3 国际旅游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
2.2 东亚旅游发展迅速 |
2.2.1 中国:从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 |
2.2.2 日本:推进“观光立国”战略发展入境旅游 |
2.2.3 韩国:政府主导以韩流效应带动旅游发展 |
2.2.4 新加坡:旅游经济无止境理念催生旅游奇迹 |
2.2.5 泰国:“微笑国度”非常重视发展国际旅游 |
3 东亚旅游合作的基础与进展 |
3.1 东亚旅游合作的基础 |
3.1.1 东亚国家地缘和认知上的区域一体优势 |
3.1.2 东亚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的互补性优势 |
3.1.3 政府支持为东亚旅游合作提供有力保证 |
3.2 东亚旅游合作的进展 |
3.2.1 东南亚联盟内部的区域旅游合作 |
3.2.2 东南亚联盟与中日韩的旅游合作 |
3.2.3 东亚地区其他双边旅游合作 |
3.2.4 东亚地区次区域的旅游合作 |
4 东亚旅游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4.1 加强东亚旅游发展 推进东亚旅游合作 |
4.1.1 积极利用东亚各国旅游发展差异 |
4.1.2 努力推进中日韩旅游发展与合作 |
4.1.3 不断加强东亚旅游合作机制建设 |
4.1.4 加快打造东亚地区无国界旅游圈 |
4.1.5 提高东亚各国旅游电子商务水平 |
4.2 东北亚旅游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4.2.1 东南亚与东北亚旅游发展与合作比较 |
4.2.2 借鉴东南亚经验推进东北亚旅游合作 |
4.3 东亚旅游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与对策 |
4.3.1 恐怖主义等安全问题与东亚旅游 |
4.3.2 流行病和气候等因素与东亚旅游 |
4.3.3 以非传统安全合作发展东亚旅游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与出版图书 |
后记 |
四、国际民航组织防SARS计划(第2阶段)工作组会议纪要二(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政府应急预案法律规制问题研究[D]. 刘怡.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惠州市海上搜救应急力量联动研究[D]. 汪浩然. 大连海事大学, 2016(06)
- [3]废墟上的契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研究[D]. 陈世栋.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4]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法律问题研究[D]. 李瑶.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4)
- [5]贸易便利化背景下海关应对非传统安全的策略[D]. 阮光册.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3)
- [6]城市公共交通危机管理研究 ——以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件为例[D]. 毛星. 西南交通大学, 2012(10)
- [7]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D]. 韩颖.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8]公共危机应急治理中武警水电部队作用研究与建设思考[D]. 李鸿均. 南昌大学, 2010(02)
- [9]我国重大传染病态势及对国家人口安全影响的研究[D]. 陈昊阳. 第三军医大学, 2007(04)
- [10]东亚旅游发展与合作研究[D]. 薛刚. 暨南大学,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