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沸腾与凝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过冷,空间,模型,汽泡,气体,热流,矩形。
沸腾与凝结论文文献综述
郑志皋,黄理浩,陈榴,陶乐仁[1](2018)在《φ19.05mm水平单管管外凝结与沸腾换热性能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制冷剂及单管的蒸发冷凝机制,设计与搭建一套性能稳定并且集单管管外蒸发、冷凝及降膜蒸发一体的试验装置,并进行相关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分析可知:强化换热管的总传热系数随管内水雷诺数Re增大而增大,并与光滑铜管进行比较,在相同条件下强化管的沸腾及冷凝换热性能分别是光管的2.73~3.46倍和3.43~4.73倍;在相同水流量下,随着试验段入口水温的升高,R410A的管外沸腾与凝结的总传热系数分别比R134a的大12%~22%和2.54%~4.76%。(本文来源于《第九届中国制冷空调行业信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8-08-16)
郑富伟[2](2017)在《封闭小空间内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平板热管均热器具有良好的径向均热特性,其主要是通过热管内部液体工质的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实现轴向的散热,同时改善径向散热不均匀的缺点。本文主要研究热管内部小空间内沸腾-凝结共存相变强化传热,目前由于小空间内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存在汽化核心数目较少、气泡脱离直径较大及冷凝液回流速度慢等问题。为此,本文利用自主设计的沸腾-凝结共存相变实验台,对填充泡沫铜和导热桥强化封闭小空间内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高速摄像仪记录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结合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分析和探究泡沫铜和导热桥强化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的机理,以及充液量对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的影响。对填充泡沫铜的封闭小空间内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的实验数据和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重点探究了泡沫铜对传热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实验中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的典型图像。以PPI为20,孔隙率为96%的泡沫铜为填充物,泡沫铜分为非切割泡沫铜和切割泡沫铜两种。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光滑加热表面实验结果,填充非切割泡沫铜后,沸腾表面传热效果得到强化,而冷凝表面传热效果得到弱化,总传热效果比光滑加热表面的差;沸腾表面传热的最佳充液率35.7%,而冷凝表面传热效果最佳充液率是85.7%,沸腾表面传热和冷凝表面传热的最佳充液率不一致;相比于光滑加热表面实验结果,填充切割泡沫铜后,沸腾表面传热效果和冷凝表面传热效果均得到强化,总传热效果优于光滑加热表面;而且,沸腾表面传热效果与冷凝表面传热效果的最佳充液率均为50%;相比于填充非切割泡沫铜实验结果,填充切割泡沫铜的沸腾表面传热效果弱于填充非切割泡沫铜的,而冷凝表面传热效果得到强化,但是总传热效果优于填充非切割泡沫铜的;通过可视化研究,发现填充切割泡沫铜后,汽化核心数目增多,生成气泡的直径变小,产生气泡群,沸腾液对冷凝表面冲刷次数的增多加快了冷凝表面上冷凝液的回流。对封闭小空间内导热桥结构的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的实验数据和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重点探究了导热桥尺寸和间距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实验中导热桥分为以下叁种:2mm×2mm-2mm、3mm×3mm-1mm和2mm×2mm-1mm。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光滑加热表面,导热桥强化了沸腾表面和冷凝表面之间的传热;叁种导热桥在充液率为50%时,沸腾表面传热系数、冷凝表面传热系数和总表面传热系数均达到最大值,因此50%为叁种导热桥的最佳充液率;在叁种导热桥中,2mm×2mm-1mm结构导热桥的沸腾表面传热系数、冷凝表面传热系数和总表面传热系数最大,传热效果最优,而2mm×2mm-2mm结构导热桥的传热效果最差,所以导热桥的最佳细铜柱尺寸为2 mm×2 mm,最佳间距为1mm;通过可视化研究,发现导热桥结构可以增加汽化核心数目,生成气泡的直径变小,沸腾液对冷凝表面冲刷次数的增多加快了冷凝表面上冷凝液的回流。(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期刊2017-05-01)
崔文彬,程一伟,陈伟南,王聪,李海军[3](2016)在《不凝结气体对多壁碳纳米管传热表面池沸腾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不凝结气体对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MWCNT)纳米结构表面核态池沸腾过程的影响,使用气体沉积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在硅表面制作MWCNT纳米结构表面,并使用光滑硅表面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实验操作中,将驱气前后的工作液体应用于两种表面的池沸腾实验,传热表面过热度控制在0.0~35.0℃,工作液体过冷度分为40.0和50.0℃。实验结果表明,液体中含气量的变化对MWCNT纳米结构表面影响较小,而对光滑硅表面的影响较大;对比硅表面,MWCNT纳米结构表面能够有效提升沸腾传热效果,对于驱气后的工作液体提升效果更为明显。(本文来源于《热科学与技术》期刊2016年04期)
张广孟[4](2014)在《封闭有限空间内沸腾-凝结共存相变换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围绕着热沉-热源相对几何尺寸及封闭有限空间内沸腾-凝结共存相变换热的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主要工作包括:建立了热沉一维传热模型,并给出了分析解和可用于热沉-热源相对几何尺寸设计的热沉最高温度的解析表达式;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微电子散热的高效单向重力热管。利用热沉一维传热模型的解析解对影响热沉最高温度的两个描述热沉几何尺寸及传热特性的无量纲参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增大热沉相对于热源的几何尺寸可以降低热源最高温度,但随着热沉尺寸的增大其效果逐渐减弱。根据重力热管的传热特点,对用于微电子散热的热管内部结构和传热过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出一种可用于微电子散热的高效单向重力传热热管,该热管可以强化蒸发段的蒸发过程和冷凝段的凝结过程,降低冷凝液回路的阻力,从而可以大幅度改进热管的传热性能。搭建了用于系统研究封闭有限空间内沸腾-凝结共存相变换热现象的实验测试平台,并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实验系统和数据处理方法的可靠性。作为相变腔的实验段是一个封闭的有限空间。相变腔的加热面是一个顶部具有延展薄膜的加热铜柱,设置延展薄膜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消除沸腾边缘效应;相变腔的侧壁是透明石英玻璃管,以便于对实验现象的可视化观察;上部带水冷肋片阵列的铜柱下表面为相变腔的冷凝面,并与加热面相对。为了确认具有延展薄膜加热铜柱内一维温度分布假设和热流密度及加热表面温度推算方法的可靠性,对加热铜柱内的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和实验测试,并进行了比较分析,证明了实验系统和数据处理方法的可靠性。对封闭有限空间内沸腾-凝结共存相变换热的现象与特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重点研究了充液高度和热流密度对传热特性的影响,并结合可视化观察获得了典型的沸腾-凝结共存相变现象的图像。在沸腾面与冷凝面之间的距离固定(33mm)的条件下,得到了不同充液高度和不同热流密度条件下的传热特性,证明了存在一个最佳充液高度使得沸腾和凝结表面传热系数均达到最大值。可视化观察表明,沸腾和凝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这包括沸腾时汽泡与冷凝面及冷凝液膜的相互影响、汽泡与冷凝液滴之间的相互影响、冷凝液滴对沸腾液面的扰动等。另外,还观察到了不同于大空间沸腾时的特殊现象,包括低液位时大部分孤立汽泡脱离加热面后会“浮于”液面之上存在一段时间而不是立刻破裂、汽泡的合并过程会发生在液面之上而非液体内部以及高液位时存在的“液桥”现象等,结合传热学与汽泡动力学理论对这些现象结合典型实验图像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研究了封闭有限空间高度对沸腾-凝结共存相变换热特性的影响,并重点对了空间高度、充液率及热流密度对传热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制作了四个不同高度的封闭有限空间试验件,得到了空间高度、充液率及热流密度对沸腾-凝结共存的相变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发生在不同高度有限空间相变腔内的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过程,均存在一个最佳充液率,进一步证明了最佳充液率是封闭有限空间内沸腾-凝结共存相变换热现象的共性。可视化观察和分析表明,沸腾和凝结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强烈程度对传热效果有明显的影响,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越大,对传热越有利。对加热面为肋化表面的封闭有限空间内沸腾-凝结共存的相变换热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影响传热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所采用的肋化加热面是在带有水平延展薄膜加热面的基础上凸起的微肋(1.4×1.4×1.4mm)阵列,分别研究了两种不同的有限空间高度(48mm和33mm)在叁个不同充液率条件下的传热特性。表明在30%-70%之间的充液率范围内,有限空间的传热热阻随着充液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通过对传热特性的分析,说明决定有限空间相变腔传热能力大小的关键环节是凝结传热的强弱。建立了封闭有限空间内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的机理模型,并对影响封闭有限空间传热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和分析。结合封闭有限空间内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的主要特点及沸腾和凝结之间相互作用的形式,建立了包含汽泡尾流的容积对流换热量、液体自然对流换热量、液滴滴落所引起的传热量以及通过液体微液层蒸发所传递的热量的传热机理模型,并对充液高度、有限空间高度以及汽泡脱离直径和频率等因素对传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给出了各个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阐明了两种相变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期刊2014-06-01)
张广孟,刘中良,王晨[5](2014)在《沸腾-凝结面间距对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规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给出了在低热流密度下沸腾-凝结面间距(相变腔高度)对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规律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沸腾工质为去离子水,相变腔由水平朝上且具有薄膜延展面的紫铜沸腾面、抛光且朝下的冷凝面以及玻璃管侧壁面组成。高度为48 mm的相变腔对应充液高度分别为10 mm、14 mm、18 mm、22 mm、26 mm、30 mm和34 mm;高度为18 mm的相变腔对应充液高度分别为6 mm、8 mm、10 mm和12 mm。实验观察和测试结果表明,在所给定的有限空间范围内沸腾和凝结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沸腾和凝结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及程度是引起传热变化的主要原因。随着液面高度的增加,沸腾和凝结表面传热系数均先增加后减小,同时,在本文研究所涉及的范围内,均存在一个使沸腾和凝结表面传热系数最大的充液高度,这说明沸腾-凝结面距离对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规律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张广孟,刘中良,王晨[6](2013)在《负压条件下有限小空间内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给出了在低热流密度、负压条件下有限小空间内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沸腾工质为去离子水,换热表面材料为紫铜,有限空间由加热铜柱的上表面和冷凝铜柱的下表面以及不锈钢圈的侧壁面构成,有限空间的高度为26 mm,充液液面高度从10 mm到16 mm。实验观察和测试结果表明,沸腾和凝结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随着液面高度的增加,沸腾表面传热系数先增加后减小。对压力信号的标准偏差分析表明,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压力波动的标准差均呈现先增大后趋于常数的趋势,表明气泡受到了有限空间的影响.实验结果还表明,存在一个使沸腾和凝结表面传热系数最大的充液高度,这为优化平板热管均热器等存在沸腾-凝结共存现象的装置的设计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3年09期)
李少丹,谭思超,许超,高璞珍,徐建军[7](2013)在《窄通道内不凝结气体对过冷沸腾汽泡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窄通道内不凝结气体对过冷沸腾汽泡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高速摄影仪记录了矩形窄通道内含和不含不凝结气体的汽泡行为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冷沸腾条件下不凝结气体对汽泡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延缓了汽泡的生长和冷凝,使汽泡的直径变化呈震荡特性;从蒸汽的产生和冷凝角度分析,不凝结气体的存在有利于汽泡的生存,促进了汽泡之间的聚合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换热。(本文来源于《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2013年03期)
张广孟,刘中良,王晨[8](2013)在《有限小空间内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给出了在低热流密度下有限空间内沸腾凝结共存的相变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沸腾工质为去离子水,换热表面材料为紫铜,有限空间的高度为16 mm,充液液面高度分别为5 mm、6 mm、7 mm和8 mm。实验观察和测试结果表明,沸腾和凝结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且随着液面高度的增加,沸腾和凝结表面传热系数均先增加后减小.存在一个使沸腾和凝结表面传热系数最大的充液高度,这为优化平板热管均热器等存在沸腾-凝结共存现象的装置的设计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潘良明,谭智威[9](2012)在《过冷流动沸腾汽泡凝结变形及流场特性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过冷流动沸腾汽泡凝结质量及能量传递模型,采用VOF多相流模型,对汽泡凝结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工况下汽泡变形过程及其内部和周围流场变化,与前人研究结果吻合较好。结果表明:汽泡凝结过程中,其形貌将发生变化且受汽泡初始直径和过冷度等影响显着。过冷度越高或初始直径越大,汽泡变形越剧烈。当初始直径和过冷度都达到一定数值时,汽泡在凝结后期将发生破裂。(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潘良明,谭智威,闫晓,徐建军,黄彦平[10](2011)在《窄流道内过冷流动沸腾汽泡凝结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过冷流动沸腾汽泡凝结质量及能量传递模型,采用流体体积法(VOF)多相流模型,对汽泡凝结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相应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误差在±20%之内,能够反映真实参数变化过程。根据模拟结果分析汽泡初始尺寸、过冷度和系统压力等因素对汽泡凝结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汽泡凝结时间与汽泡初始尺寸成正比;随着过冷度增加,汽泡凝结时间将大幅减少;汽泡凝结过程中,汽泡周围会出现旋涡,过冷度越高,旋涡越强烈;在过冷度较高时,汽泡内部也会出现旋涡;随着流道内压力升高,汽泡在过冷流体中的存活时间将大大增加。(本文来源于《核动力工程》期刊2011年06期)
沸腾与凝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平板热管均热器具有良好的径向均热特性,其主要是通过热管内部液体工质的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实现轴向的散热,同时改善径向散热不均匀的缺点。本文主要研究热管内部小空间内沸腾-凝结共存相变强化传热,目前由于小空间内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存在汽化核心数目较少、气泡脱离直径较大及冷凝液回流速度慢等问题。为此,本文利用自主设计的沸腾-凝结共存相变实验台,对填充泡沫铜和导热桥强化封闭小空间内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高速摄像仪记录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结合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分析和探究泡沫铜和导热桥强化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的机理,以及充液量对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的影响。对填充泡沫铜的封闭小空间内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的实验数据和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重点探究了泡沫铜对传热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实验中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的典型图像。以PPI为20,孔隙率为96%的泡沫铜为填充物,泡沫铜分为非切割泡沫铜和切割泡沫铜两种。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光滑加热表面实验结果,填充非切割泡沫铜后,沸腾表面传热效果得到强化,而冷凝表面传热效果得到弱化,总传热效果比光滑加热表面的差;沸腾表面传热的最佳充液率35.7%,而冷凝表面传热效果最佳充液率是85.7%,沸腾表面传热和冷凝表面传热的最佳充液率不一致;相比于光滑加热表面实验结果,填充切割泡沫铜后,沸腾表面传热效果和冷凝表面传热效果均得到强化,总传热效果优于光滑加热表面;而且,沸腾表面传热效果与冷凝表面传热效果的最佳充液率均为50%;相比于填充非切割泡沫铜实验结果,填充切割泡沫铜的沸腾表面传热效果弱于填充非切割泡沫铜的,而冷凝表面传热效果得到强化,但是总传热效果优于填充非切割泡沫铜的;通过可视化研究,发现填充切割泡沫铜后,汽化核心数目增多,生成气泡的直径变小,产生气泡群,沸腾液对冷凝表面冲刷次数的增多加快了冷凝表面上冷凝液的回流。对封闭小空间内导热桥结构的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的实验数据和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重点探究了导热桥尺寸和间距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实验中导热桥分为以下叁种:2mm×2mm-2mm、3mm×3mm-1mm和2mm×2mm-1mm。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光滑加热表面,导热桥强化了沸腾表面和冷凝表面之间的传热;叁种导热桥在充液率为50%时,沸腾表面传热系数、冷凝表面传热系数和总表面传热系数均达到最大值,因此50%为叁种导热桥的最佳充液率;在叁种导热桥中,2mm×2mm-1mm结构导热桥的沸腾表面传热系数、冷凝表面传热系数和总表面传热系数最大,传热效果最优,而2mm×2mm-2mm结构导热桥的传热效果最差,所以导热桥的最佳细铜柱尺寸为2 mm×2 mm,最佳间距为1mm;通过可视化研究,发现导热桥结构可以增加汽化核心数目,生成气泡的直径变小,沸腾液对冷凝表面冲刷次数的增多加快了冷凝表面上冷凝液的回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沸腾与凝结论文参考文献
[1].郑志皋,黄理浩,陈榴,陶乐仁.φ19.05mm水平单管管外凝结与沸腾换热性能的试验研究[C].第九届中国制冷空调行业信息大会论文集.2018
[2].郑富伟.封闭小空间内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7
[3].崔文彬,程一伟,陈伟南,王聪,李海军.不凝结气体对多壁碳纳米管传热表面池沸腾性能的影响[J].热科学与技术.2016
[4].张广孟.封闭有限空间内沸腾-凝结共存相变换热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
[5].张广孟,刘中良,王晨.沸腾-凝结面间距对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规律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4
[6].张广孟,刘中良,王晨.负压条件下有限小空间内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3
[7].李少丹,谭思超,许超,高璞珍,徐建军.窄通道内不凝结气体对过冷沸腾汽泡行为的影响[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3
[8].张广孟,刘中良,王晨.有限小空间内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3
[9].潘良明,谭智威.过冷流动沸腾汽泡凝结变形及流场特性的数值模拟[J].重庆大学学报.2012
[10].潘良明,谭智威,闫晓,徐建军,黄彦平.窄流道内过冷流动沸腾汽泡凝结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J].核动力工程.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