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未知功能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因,油菜,线粒体,蛋白,载体,家蚕,绦虫。
未知功能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郭泽军[1](2019)在《毛竹中油菜素内酯调控的功能未知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及文化价值。同时,毛竹也具有特异的生物学特性,其竹笋阶段生长快速,一昼夜可伸长一米,叁个月便可长到成竹的高度。毛竹的这种快速生长机制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已有的研究认为多种激素协同调控是是竹笋快速生长所必需的。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BRs)是一组植物类固醇激素,对细胞伸长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在多种生长发育和应对胁迫反应的过程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功能。已有的转录组分析显示BR响应基因在快速生长的节间高度富集,但是BR如何调控毛竹的生长发育过程的详细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实验室前期的工作通过BR及PPZ(propiconazole,BR合成抑制剂)处理后的毛竹幼苗转录组测序实验鉴定到上千个差异表达基因。本项目根据基因组注释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到22个未知功能的基因将它们命名为BBRGs(Bamboo BR regulate genes)。克隆这些基因并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进行过量表达,观察表型并推测这些基因的功能。多个转基因植株表现出明显异于野生型的表型,本项目重点分析了其中第14个基因BBRG14的表达及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BBRG14的同源基因在目前已测序的物种中仅存在于小麦、二穗短柄草和水稻中,由于这些物种均为禾本科植物,因此将其重新命名为PSBR1(poaceae specific and BR response gene 1),荧光定量RT-PCR的结果显示,PSBR1在毛竹幼苗的叶片中相对高量表达。在快速生长的春笋(约35厘米)中,检测了PSBR1基因在茎尖分生组织,未伸长的节间,正在伸长的节间,未伸长的节,正在伸长的节和苞叶中的表达水平。PSBR1在节中高度表达,特别是在已伸长的节中,但在节间中表达较少。转录组数据及定量RT-PCR的显示表明PSBR1的表达被PPZ上调而被后续BR处理下调恢复。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无论是在烟草叶表皮细胞、拟南芥转基因植株或毛竹原生质体中,PSBR1-YFP荧光信号均能够和线粒体定位信号共定位。虽然大部分线粒体靶向序列位于N末端,通常为N末端20-60个氨基酸,但是PSBR1蛋白的前20、40、60氨基酸不足以将其定位至线粒体。PSBR1过表达植株在多个生长发育阶段表现出表现出生长受抑制的表型。转基因幼苗表现出根尖静止中心区和分生组织区的生长缺陷。营养生长阶段叶色浅绿、叶裂明显、莲座叶数量减少。生殖生长阶段,花器官变小、果夹变短、表面褶皱、种子缩短等。本研究通过分析毛竹中BR调控基因的表达及在拟南芥中的过量表达的表型,初步分析并推测了这些基因的在毛竹中的功能。随着毛竹组培及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及完善,计划将这些基因在毛竹中进行过量表达及功能缺失的分析,将为进一步解析油菜素内酯对毛竹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9-04-01)
汪羚,杨娟,李斌,尚梦珂,高坤[2](2019)在《家蚕感染BmCPV相关未知功能蛋白LOC101742613的基因克隆及表征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感染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cytoplasmic polyhedrovirus,BmCPV)的家蚕中肠组织中发现一个表达量明显下调的未知蛋白LOC101742613,与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未知蛋白LOC110378285的序列一致性为51%。利用PCR技术克隆获得了编码该蛋白质的cDNA,其序列全长为1 114 bp,最大开放阅读框(ORF)为993 bp,编码的蛋白质由33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36.6 kD,等电点为4.31。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目的基因主要在家蚕的脂肪体、精巢、卵巢和头部组织中表达,且家蚕中肠感染BmCPV后48 h和72 h其mRNA的表达量显着下调,分别为对照组的7.3%和2.1%。通过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BGIBMGA014203对去掉信号肽的目的蛋白进行原核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分析发现重组蛋白主要在包涵体中,分子质量约为37 kD。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目的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张健,张曼卡,马慧敏,宋心成,何玲玲[3](2018)在《功能未知基因C6orf120对大鼠肝脏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功能未知基因C6orf120敲除后对大鼠表型变化的影响,初步探究该基因的功能。方法将雄性野生型(wild type,WT)大鼠作为对照组,C6orf120基因敲除(C6orf120-/-)大鼠作为实验组,称量子代大鼠20 d体质量及观察子代生长情况。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技术检测大鼠肝组织TNF-α的转录水平。利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析6~8周WT大鼠和C6orf120-/-大鼠肝脏组织TNF-α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与WT大鼠相比,C6orf120-/-子代大鼠出生20 d体质量显着降低(t=5. 292,P <0. 0001)。成年C6orf120-/-大鼠TNF-α、Cleaved caspase-3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WT大鼠(P=0. 0172、0. 0301)。结论基因C6orf120可能对大鼠肝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抗炎和抗凋亡有关。(本文来源于《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张启,甄文轩,杨晓桐,卢天运,徐如强[4](2018)在《未知功能基因BnaC03g45680D的克隆和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基因BnaC03g45680D的生物学功能,以甘蓝型油菜(鼎油杂4号)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技术并进一步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植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叶片RNA扩增出介于678bp的基因片段,其与Genbank报道的甘蓝型油菜基因BnaC03g45680D预测序列的同源性为100%;构建了含有2×CaMV35S启动子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S-BnaC03g45680D。(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张曼卡,马慧敏,张健,叶小慧,何玲玲[5](2017)在《功能未知基因C6orf120缺失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大鼠CD4~+T细胞活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C6orf120基因缺失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大鼠CD4~+T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将野生型大鼠与C6orf120基因敲除大鼠分别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以30 mg/kg刀豆蛋白A静脉注射诱导自身免疫性肝炎模型。于造模前后0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处死大鼠,称量计算免疫器官指数,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比较两种大鼠脾脏、外周血以及肝内淋巴细胞中CD4~+T细胞活化的差异,并比较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值的差异。结果 C6orf120基因敲除大鼠胸腺指数显着减小(F=20.868,P<0.001)。C6orf120基因敲除大鼠在刀豆蛋白A诱导12小时以及24小时后脾脏CD4~+T细胞活化增多(t值分别为3.538、2.547,P值分别为0.003、0.023);同时,外周血以及肝内淋巴细胞CD4~+T细胞活化增多(F值分别为33.801、55.015,P<0.001)。此外,C6orf120基因敲除后CD4~+/CD8~+显着上调(F=55.989,P<0.001)。结论本研究提示C6orf120基因缺失会促进自身免疫性肝炎大鼠CD4~+T细胞的增殖。(本文来源于《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期刊2017年04期)
董平[6](2017)在《UPF0118家族中一个具有钠/氢逆向转运活性的未知功能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度嗜盐菌(Halophilic bacteria)泛指能够在3%-15%的Na Cl存在时表现出最适生长的微生物类群。中度嗜盐菌与一般的非嗜盐性细菌相比较,具有特殊的代谢途径、生理生化结构、以及独特的遗传学特性。喜盐芽孢杆菌(Halobacillus sp.)NEAU-ST10-40是本实验室从安达市分离得到的一株中度嗜盐菌,并已经鉴定该菌株代表喜盐芽孢杆菌属(Halobacillus)的一个新种,并将其命名为安达喜盐芽孢杆菌(Halobacillus andaensis)模式菌株NEAU-ST10-40T。本实验采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缺陷株KNabc(Δnha A,Δnha B,Δcha A)基因功能互补法和基因文库筛选法,从NEAU-ST10-40T中克隆得到1个能够使大肠杆菌(E.coli)KNabc在0.3MNa Cl的LBK培养基上生长的重组子。此重组子在M13F方向的序列分析显示,该重组子包含的外源基因片段长4442 bp,该片段含有4个开放阅读框(ORF1-4)以及各自的SD序列和推测的启动子序列。其中有3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2-4),ORF3和ORF4共用一个终止子序列。不完整的ORF1有推测的启动子序列但无终止子序列。其中,被截短的ORF1(M13R,2-788 bp)长789 bp,ORF1与Halobacillus trueperi中的一个推测的甘氨酸甜菜碱转运蛋白(putative glycine betaine transporter,BCCT superfamily)同源性最高(82%),其基因被命名为甜菜碱转运体,但该序列不完整。ORF2(1985-2351 bp)长369 bp,ORF2与芽孢杆菌(Bacillaceae)中的一个推测的假定蛋白(hypothetical protein,YugN superfamily)同源性最高(73%),其基因被命名为yug N。ORF3(2457-3513 bp)长1059 bp,ORF3与Halobacillus kuroshimensis中一个推测的未知功能的UPF0118 family protein,UPF0118superfamily)同源性最高(81.5%),其基因被命名为upf0118。ORF4(3551-4096 bp,M13R)长548 bp。ORF4与Halobacillussp.BBL2006中一个推测的GNAT家族乙酰转移酶(GNAT family acetyltransferase,NAT_SF superfamily)同源性最高(63%),其基因被命名为GNAT家族乙酰转移酶。通过基因亚克隆,我们发现upf0118基因能够与大肠杆菌(E.coli)KNabc发生互补,使其在0.3 M NaCl、30 mM LiCl以及碱性pH 8.0条件下生长并与重组子几乎一致。同时,利用软件对UPF0118的氨基酸残基组成和拓扑学分析显示,此蛋白由35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具有6个跨膜区,其中有225个残基是疏水性氨基酸,从而说明UPF0118是低极性的。用DNAMAN 6.0预测其分子量为39,611.01Dalton,等电点pI为9.76。这初步判断UPF0118蛋白可能具有Na~+/H~+逆向转运蛋白活性且为一个膜蛋白。构建系统发育树表明,UPF0118与其家族中的同源物单独成簇,而与所有已知的单基因Na~+/H~+逆向转运蛋白和具有Na~+/H~+逆向转运蛋白功能的单基因蛋白距离较远。蛋白同源性比对显示,UPF0118与来自于H.kuroshimensis中同源物的相似性最高为81.5%,其次为来自H.alkaliphilus(accession.version No.SFF94744.1),H.halophilus(accession.version No.W P_014643083.1),H.dabanensis(accession.version No.WP_075036522.1),H.karajensis(accession.version No.SEH70700.1),Virgibacillus sp.SK-1(accession.version No.WP_053219791.1),Sediminibacillus albus(accession.version No.SDJ74814.1),Thalassobacill us cyri(accession.version No.SEB17075.1),Pontibacillus chungwhensis(accession.version No.WP_036781630.1)and P.marinus(accession.version No.WP_027448163.1)的同源物,相似性分别为79.3%,78.7%,78.7%,77.8%,69.0%,67.3%,65.1%,63.1%和58.4%。在以上的同源物的序列比对时,我们发现了五个高度保守的花边序列(motif),分别为"LVYL IALFLFMLE","GFLKAQFLVS","PIIGSI","LLAIRRTVEPKVMGRHIGLSPLATLIAM"和"I AFNSAKEAGII"。为了进一步鉴定UPF0118的蛋白功能,本研究测试了基于大肠杆菌(E.coli)KNabc宿主菌株的反转膜蛋白活性。测试的结果证实了含有upf0118基因的KNabc/p UC-UPF0118在pH为7.5-9.5时,表现出Na~+(Li~+)/H~+逆向转运蛋白活性,且当p H 9.0时活性最高,这说明upf0118基因编码Na~+(Li~+)/H~+逆向转运蛋白对质子梯度动力势具有一定的依赖性。通过对UPF0118制备膜蛋白,利用Western blot对UPF0118进行定位实验,将UPF0118定位到细胞质膜上,从而鉴定UPF0118是一个膜蛋白。进一步说明UPF0118应该代表一种新型的Na~+(Li~+)/H~+逆向转运蛋白。(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刘辉,肖云峰,赵军,王建华,吕国栋[7](2016)在《细粒棘球绦虫未知功能基因384p02i04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克隆细粒棘球绦虫与药物应激相关的未知功能基因384p02i04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提取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法扩增384p02i04基因片段,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连锁反应(qRTPCR)法分析青蒿素、阿苯达唑和吡喹酮等药物干预对384p02i04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384p02i04基因全长449bp,通过各种生物数据库对该基因进行预测,发现384p02i04基因存在1个编码109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开放阅读框,利用BLAST数据库将其核酸及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并未发现相似度较高的基因及氨基酸,利用RNA structure软件发现384p02i04基因具有非常低的自由能,其二级结构非常稳定。在青蒿素、阿苯达唑和吡喹酮等药物干预后384p02i04基因均明显下调(P<0.05)。结论克隆获得细粒棘球绦虫的一种与药物应激反应相关的未知功能基因,为研发以该基因为靶点的抗包虫病药物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王晨芳,孙盼盼,吴忠寿,张永慧,徐妍[8](2015)在《禾谷镰刀菌未知功能分泌蛋白基因敲除及功能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泌蛋白在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参与对植物细胞的识别、信号调控、抑制植物免疫应答反应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在锈菌、白粉菌、稻瘟菌等多种活体、半活体病原真菌中均有研究。小麦赤霉病作为农业生产上一种重要病害,其主要致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1Feleomorph Gibberella zeae)作为一种半活体营养病原菌,在初期侵染寄主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分泌多种蛋白参与到与寄主的识别、互作。Brown等(2012)对预测的禾谷镰刀菌分泌蛋白组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有296个基因编码未知功能分泌蛋白。这些分泌蛋白是否会参与到与寄主的互作,影响寄主对病原菌入侵的反应,尚需进行验证。本研究将296个编码未知功能分泌蛋白的基因首先利用plexdb基因芯片表达数据进行了表达模式的分析,发现部分基因在禾谷镰刀菌侵染大麦过程中持续上调表达,或在某个时间点上调表达。同时,研究还采用Knock-out的方法对这296个基因进行了敲除,并将获得的缺失突变体进行了菌落形态、产孢量、有性杂交、致病性测定等方面的表型鉴定。研究发现有4个分泌蛋白基因对有性生殖非常重要,它们的敲除突变体中有两个不能形成子囊壳,两个影响了子囊孢子的形成或释放。在玉米须侵染测定中,有19个基因敲除突变体致病力下降了40%以上。qRT-PCR分析发现,这19个可影响致病力的基因中有9个在侵染小麦后24 h,表达量上调了50倍以上。试验将进一步对这些可影响有性和致病性的基因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禾谷镰刀菌致病机制的解析及抗赤霉病转基因材料的筛选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选择。(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07-21)
郭磊[9](2015)在《甘蓝型油菜功能未知基因Bna88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加清晰的了解甘蓝型油菜脂肪酸代谢的调控机制,发掘新的油脂代谢调控因子,本文从开花后35d的种子的SSH文库中筛选到一个功能未知基因,命名为Bna88。成功克隆了Bna88基因全长及CDS,并且对Bna88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定位。构建了Bna88基因的过表达质粒和干扰质粒,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进行油菜的遗传转化,成功获得了过表达质粒的转基因植株,并且对转基因植株Bna88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测定,判定过表达质粒是否工作。对转基因植株的种子进行了油脂含量和脂肪酸组分的测定,判定Bna88过表达会引起种子含油量变化,并对这一现象机制进行探究。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实验室前期研究成果,成功克隆到Bna88基因CDS,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得知Bna88基因来源于白菜基因组,基因CDS全长为237bp,共编码79个氨基酸,其蛋白具有跨膜结构域,且包含一个半胱氨酸富集区,与拟南芥LCR家族同源,且功能未知。通过RT-qPCR结果证实Bna88基因特异性在种子中表达,且在35d表达量最高。2.成功构建Bna88基因过表达质粒pFGC5941-Napin-Bna88CDS和干扰质粒pFGC5941-Napin-Bna88RNAi,转入农杆菌LBA4404,并且以甘蓝型油菜“湘油15”子叶柄为受体进行遗传转化。成功获得pFGC5941-Napin-Bna88CDS转基因植株1株。3.通过RT-qPCR分析转基因植株中Bna88基因表达情况,判定在pFGC5941-Napin-Bna88CDS转基因植株中Bna88基因表达量显着升高。4.提取pFGC5941-Napin-Bna88CDS T2转基因植株种子脂肪酸,通过TLC和GC分析发现,与“湘油15”相比,转基因植株种子中的叁酰甘油(TAG)含量下降约50%,并且种子油脂中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增大而油酸的含量下降。5.利用qPCR技术、蔗糖测定、以及糖诱导实验初步证实Bna88通过抑制蔗糖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SPP抑制蔗糖合成,从而通过影响糖酵解途径而影响脂肪酸合成,导致脂肪酸含量降低,此外Bna88基因表达受到蔗糖抑制,而PK表达受到蔗糖诱导。(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范世航,郝万军,华玮,陈永勤,杨之帆[10](2015)在《甘蓝型油菜线粒体功能未知基因ORF117的载体构建与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克隆了甘蓝型油菜线粒体功能未知基因ORF117,构建了带有线粒体转运信号肽序列(TP)的植物过表达载体35S∷TP-ORF117、35S∷TP-EGFP和35S∷TP-ORF117-EGFP,转化野生型拟南芥并进行抗除草剂筛选,共获得纯合的转基因拟南芥株系62个。qPCR表明,ORF117在转基因材料中得到高效过表达。用转35S∷TP-EGFP、35S∷TPORF117-EGFP拟南芥制备原生质体,经线粒体特异染料染色,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做线粒体、GFP共定位检测,GFP蛋白和ORF117-EGFP融合蛋白被准确定位到了线粒体。(本文来源于《氨基酸和生物资源》期刊2015年02期)
未知功能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感染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cytoplasmic polyhedrovirus,BmCPV)的家蚕中肠组织中发现一个表达量明显下调的未知蛋白LOC101742613,与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未知蛋白LOC110378285的序列一致性为51%。利用PCR技术克隆获得了编码该蛋白质的cDNA,其序列全长为1 114 bp,最大开放阅读框(ORF)为993 bp,编码的蛋白质由33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36.6 kD,等电点为4.31。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目的基因主要在家蚕的脂肪体、精巢、卵巢和头部组织中表达,且家蚕中肠感染BmCPV后48 h和72 h其mRNA的表达量显着下调,分别为对照组的7.3%和2.1%。通过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BGIBMGA014203对去掉信号肽的目的蛋白进行原核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分析发现重组蛋白主要在包涵体中,分子质量约为37 kD。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目的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未知功能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郭泽军.毛竹中油菜素内酯调控的功能未知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9
[2].汪羚,杨娟,李斌,尚梦珂,高坤.家蚕感染BmCPV相关未知功能蛋白LOC101742613的基因克隆及表征特征分析[J].蚕业科学.2019
[3].张健,张曼卡,马慧敏,宋心成,何玲玲.功能未知基因C6orf120对大鼠肝脏功能的影响[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8
[4].张启,甄文轩,杨晓桐,卢天运,徐如强.未知功能基因BnaC03g45680D的克隆和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贵州农业科学.2018
[5].张曼卡,马慧敏,张健,叶小慧,何玲玲.功能未知基因C6orf120缺失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大鼠CD4~+T细胞活化的影响[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7
[6].董平.UPF0118家族中一个具有钠/氢逆向转运活性的未知功能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7
[7].刘辉,肖云峰,赵军,王建华,吕国栋.细粒棘球绦虫未知功能基因384p02i04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6
[8].王晨芳,孙盼盼,吴忠寿,张永慧,徐妍.禾谷镰刀菌未知功能分泌蛋白基因敲除及功能初探[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
[9].郭磊.甘蓝型油菜功能未知基因Bna88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
[10].范世航,郝万军,华玮,陈永勤,杨之帆.甘蓝型油菜线粒体功能未知基因ORF117的载体构建与转化[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15